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程和方法:实验及PPT

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

导入:化学史——化学发展与实验的关系

一、化学实验安全

化学实验安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

3、掌握药品、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

具体详细知识word展示

(1)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高中化学常见的可能事故及处理方法

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知识与技能:物质分离和提纯一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过程和方法:实验

导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就必须获得纯净的物质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P5阅读

1、过滤和蒸发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粗盐的提纯

实验1-1和实验1-2

总结:1、物质分离和提纯遵循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具体需考虑问题:化学原理及试剂的选择、加入试剂的顺序、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2、蒸馏和萃取

蒸馏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1-3

萃取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1-4

其他物质分离提纯及检测方法

结晶、升华、洗气等;P9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计算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导入:P11 第一自然段

宏观物质计量、日常计量单位长度—米,质量—千克

设问:微观粒子如何计量

例:C+O2=CO2方程式意义(符号意义、计量意义)

1、物质的量

概念: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计量对象:微观粒子或原子团

符号:n 单位:摩尔mol

计量注意事项:微粒种类

国际规定:0.012Kg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

2、阿伏伽德罗常数

概念: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N A 数值:6.02*1023单位mol-1

微粒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N A N1/N2=n1/n2

例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辨析:氢的物质的量为2mol;小米的物质的量为1mol

练习例题2 0.2mol氯化钡中含有多少摩尔钡离子,多少摩尔氯离子

2mol氧气约含多少个氧气分子,多少个氧原子

0.1mol的硫酸钠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分别为多少,离子总数为多少

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复习原子结构知识

例题3、1mol钠原子含多少摩尔质子,多少摩尔电子,1mol钠离子、1mol氢氧根、1molNH3又分别是多少

例题4 多少摩尔的水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摩尔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相同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与氧气,其分子数之比、原子数之比分别为多少

例5 amol硫酸分子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第二课时摩尔质量

知识与技能: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掌握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质量的计算导入: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质量不同,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

P12

观察结论: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二、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单位g.mol-1

相对原子质量Ar 相对分子质量Mr

例:Ar(O)=16 M(O)=16 g.mol-1

Mr(CO2)=44 M(CO2)=44 g.mol-1

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的关系n=m/ M

例题1 学与问

1.5摩尔硫酸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

1.5摩尔碳酸钠中碳酸根的质量为多少

0.01摩尔某物质A,其质量为1.06g,则A的摩尔质量为多少,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物质微粒数与其质量之间关系N=m N A/M

例题2 50g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分子数为多少?

例题3 质量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例题4 12.4gNa2R 含有Na+0.4mol 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多少,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含R的质量为1.6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多少?

5、设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金属钠全部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

B、2g氢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C、17gN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

D、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比为16:1

6、已知8gA能与3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一定质量的D,现将16gA和70gB 的混合物充分反应,生成2molD和一定量的C,则D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与技能:物质的分类(分类法简介),两类化学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

导入:事物分类介绍(课本)

常见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

概念、应用范围

2、树状分类法

概念,应用范围

利用该分类法对化学物质、化学概念分类

第二课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例:p25实践活动

1、转化关系图

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

2、各类化学物质通性

金属通性(与氧气、酸、盐)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酸(指示剂、较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盐)

碱(指示剂、酸性氧化物、酸、盐)

盐(与酸、碱、盐)

第三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知识与技能:分散系分类,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导入:纯净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概念

2、分类形式(状态、分散质粒子直径)

3、胶体的制备、性质、应用

制备:原理、操作

性质:介稳性、丁达尔效应、电泳、聚沉

应用:农业生产(土壤保肥);医疗卫生(血液渗析)等

4、溶液、胶体、浊液比较

第二节离子反应

知识与技能:认识离子反应及相关概念(电解质、电离)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导入:离子反应重要性简介

导电实验:(1)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

(2)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固体—加热熔化—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物质所属:酸、碱、盐、部分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

2、导电原因

电解质(水中或熔融电离)——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电场)——定向移动——导电

例:氯化钠水溶液导电

3、电离、电离方程式

概念

例:NaCl=Na++Cl-

盐酸、硫酸、硝酸电离

HCl=H++Cl-H2SO4=2H++SO42-HNO3=H++NO3-

思考:电解质的判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例1:硫酸钠、氢氧化钙、磷酸、水、盐酸溶液、铁、二氧化碳、甲烷

属于电解质的有

2、写出硫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钡、氯化铵、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4、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及分类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类比酸的定义给出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辨析:酸式盐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的电离

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导入:P31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

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实验2-1 现象、理论分析

实质: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难溶性的硫酸钡沉淀

可以用这样一个式子表示该过程

Ba2++SO42-=BaSO4

2、离子方程式

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实验2-2 P32表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由酸电离出来的H+和由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了H2O

意义:(1)表示出了溶液反应的实质

(2)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第三课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导入:一、复习初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金属单质与酸和盐反应——锌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与水、与碱——二氧化碳与水、与氢氧化钠

碱性氧化物与水、与酸——氧化钙与水、与盐酸

酸与碱、与碱性氧化物、与盐——盐酸与氢氧化钠、与氧化钙、与硝酸银

碱与酸性氧化物、与酸、与盐——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与盐酸、与碳酸钠

盐与酸、与碱、与盐——碳酸钙与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钙

二、酸、碱、盐溶解性表

可溶性酸:强酸:盐酸、硫酸、硝酸,弱酸:碳酸

可溶性碱:强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弱碱:一水合氨

可溶性盐: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钙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

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该写方程):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容的物质、气体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

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物质——可溶性强酸、强碱、盐

不电离或难电离物质: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物、弱酸、弱碱等

微溶物:生成物不拆,反应物浓度小拆、大不拆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例:锌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氧化钙与盐酸

盐酸与氢氧化钠、硝酸银

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盐酸、碳酸钠,石灰乳与盐酸

石灰石与盐酸、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碳酸钠与氯化钙、硫酸钠与氯化钡、氯化钠与硝酸银练习:P34 第9题作业:第10题

第四课时复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例:一水合氨与盐酸、与氯化镁,硫酸铵与氢氧化钡

醋酸与石灰石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

有反应条件限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物质的剂量限制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碱过量,二氧化碳过量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练习: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提示:盐酸与碳酸盐反应,先生成碳酸氢盐再生成二氧化碳)反应要求限制(溶液恰好中和、某离子恰好完全沉淀)

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反应

溶液恰好成中性、钡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第五课时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及离子共存问题

实验2-3

一、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

二、离子共存问题

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类型:生成难溶物、气体或者难电离物质

隐含限制条件:溶液颜色、溶液酸碱性(可以推测溶液酸碱性的条件—指示剂、试纸、特征反应等)

第六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

P33

1、混合物的分离、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清除水中的污染物

第七课时离子反应知识点提升

一、电解质知识点拓展

1、电解质按导电环境细分

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电解质:酸、碱、盐

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电解质:强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影响因素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离子所带电荷量——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判断依据:方程式书写是否客观,拆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例:铁与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氢氧化钠与过量的二氧化碳,石灰乳与硝酸,铜与硝酸银

三、离子共存中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共存问题

多元弱酸酸式离子在酸或碱性条件下下均不能大量存在

常见多元弱酸:H2CO3、H3PO4等

常见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HCO3-、HPO42-、H2PO4-等

它们与酸或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四、离子推断问题

出发点:常见离子的性质、溶液的电中性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钠、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实验(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对比、信息收集、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属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入:本章介绍(内容、地位、功能、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1、物质认识路线(外线: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内线:物质结构——性质——用途)2、金属对比掌握

第一课时

初中金属知识复习

金属元素存在及性质

存在形式:100多种,多数化合,少数游离(单质)地壳中含量(氧、硅、铝、铁….)物理通性:金属光泽、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

化学通性:与氧反应,与酸反应、之间在盐溶液之间置换(遵循规则—金属活动顺序表)

一、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1、钠与氧气反应

实验3-1 观察、操作、现象、结论

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金属光泽、密度小(保持于煤油),质柔软

常温:4Na+02=Na20(白)

实验3-2 钠在空气中加热(石棉上、坩埚内(事先加热好))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加热:2Na+02202(淡黄)

反应对比分析:反应条件——反应本质——反应现象——产物

2、其他较活泼金属与氧气反应

铁——潮湿空气——铁锈 4Fe+302=2Fe203

铝镁——空气中——氧化铝(镁)

氧化膜:氧化铁——疏松多孔——铁易腐蚀

氧化铝(镁)——致密——不易腐蚀物理因素

氧化铝(镁)熔点高——耐火材料

科学探究:铝箔燃烧

资料卡片:氧化膜知识拓展

归纳总结: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易失去(还原性)——易被氧化——化学性质活泼

其他非金属与氧反应:金属与氯化合——氯化物与硫化合——硫化物

作业:P53 1-4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金属与酸和水反应

过程与方法:知识整合设计实验(铁与水蒸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实验热情

重点:钠与水蒸汽反应难点:铁与水蒸气反应设计

导入:金属与酸反应回忆,对比标题及生活中水与金属是否反应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实验3-3 仪器、操作、现象(钠、水中、外界)注意安全

1、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现象及分析:浮、游、熔、响、红;钠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它的性质非常活泼,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了气体,推动钠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响声;反应放出了热量,钠熔点低,熔化成银白色小球;溶液变红了,生成了碱

反应方程式:2Na+2H20==2NaOH+H2

应用:钠的保存及失火处理

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科学探究:生活中的铁与冷热水均不反应,但我们看过炼铁的淬火现象(白烟)问: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状态(铁粉、水蒸气)能否反应

P50教材阅读

思考分析:完成实验所需装置: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物检验

PPT展示 ,图3-8演示实验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含水的棉花水不能太多,铁粉离棉花近点但不能使水与铁粉接触,导气管用长一点

第三课时

知识与技能: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重点:铝化学性质的特性

难点:金属化学性质归纳与总结

三、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实验3-4 对比实验现象

结论: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用铝制品应用注意事项:

金属化学性质归纳总结:

通性: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

铝特性:铝与碱反应

详细分析: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泼与较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单质(氧气、硫、氯气)反应,与酸和水反应,强弱之间

的置换

不活泼金属:化学性质惰性

知识点拓展:活泼金属与盐反应

拓展实验:钠与硫酸铜反应与铁与硫酸铜反应对比

理论解释:钠与硫酸铜溶液体系,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Cu离子被水合)

第四课时

知识与技能: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溶度应用于化学定量研究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导入: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实用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初中(物质类别、微粒个数、质量多少)

高中:Na+2H2O=2NaOH+H2 微粒扩大NA倍,结论: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系数可以计量反应中大量粒子集合体

即: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系数之比

应用:所有关于化学计量学的工具

例题一:P52 注意:列式横比、纵比的一一对应性

例题二: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500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投入10.8g铝粉,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所给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题三:将4.6g的金属钠投入4摄氏度,35.6ml的水中,反应完全后,试计算:(1)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溶度

例题四:在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有0.5 mol高锰酸钾参加了反应,试问:(1)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3)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多少,还原性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钠的重要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实验,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对比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金属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应用

第一课时

导入:金属元素的自然界存在形式——金属化合物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外线: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的盐

内线:物质认识流程结构——性质——性质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P55页,第一自然段

1、氧化钠(Na20)和过氧化钠(Na202)

实验3-5

物理性质:Na20 Na202

颜色状态白色粉末淡黄色粉末

化学性质:Na20碱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Na2O + H2O = 2NaOH

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 + CO2 = Na2CO3

Na202过氧化物

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结论:钠的氧化物化学性质氧化钠——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氧化还原性

拓展:除此之外,过氧化钠因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

应用:过氧化钠做供氧剂(与其他供氧剂对比)

2、碳酸钠Na2CO3与碳酸氢钠NaHCO3

Na2CO3 NaHCO3

俗名:苏打小苏打

科学探究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可溶于水白色晶体,可溶于水溶解性: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化学性质:水溶液碱性水溶液碱性相同条件,同浓度碳酸钠碱性强

热稳定性:热稳定热不稳定2 NaHCO3==Δ== Na2CO3 + H2O + CO2↑

与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HCl 、Ca(OH)2、CaCl2)

拓展:碳酸盐与碳酸氢盐区别

碳酸氢盐热不稳定,可以与氢氧根反应,与酸反应速率快

应用:制洗衣服、胃药(NaHCO3)、食品添加剂

3、焰色反应

实验3-6

用于金属元素鉴别,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

归纳: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P69

第二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拓展

知识与技能:钠化合物相关的计算;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1、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计算

客观事实:过氧化钠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再与水反应

例:2mol过氧化钠与2mol的碳酸氢钠固体混合物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冷却后,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变式:在相同条件下,总质量为2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全部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则固体增加的质量为多少?

2、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质量差,气体体积差、物质的量差)

●例:加热50g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直至没有气体放出时,固体质量变为43.8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标准状况下,将5.6L的CO2迅速通过过氧化钠固体,得到4.48L气体,试计算:这

4.48L气体的质量。

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计算——化学中量变与质变问题

原理:当CO2不足时:2NaOH+CO2=Na2CO3+H2O 当CO2过量时,会继续发生反应:Na2CO3+H2O+CO2= 2NaHCO3

节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量之比2比1, 1比1

题型:1、一定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缓慢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中阴离子种类及物质的量随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变化图像

3、用1L 1.0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的CO2,所得溶液中碳酸根

与碳酸氢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

铝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性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分析、总结、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铝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

重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两性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第一课时

导入:铝化合物的应用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

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熔点高,俗名人造刚玉(硬度大)

化学性质:导入(铝两性基因)

两性氧化物:能与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2O3+6H+=2Al3++3H2O

Al2O3+2OH-=AlO2-+H2O

电解反应:2Al2O3(熔融)=通电= 4Al+3O2 ↑(活泼金属冶炼方法Na、Mg)2、氢氧化铝Al(OH)3

制备方法:可溶性铝盐与氨水

实验3-7 现象

物理性质: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固体,具有吸附性

制备方程:Al2(SO4)3+NH3·H2O= 2Al(OH)3+3(NH4)2SO4

化学性质:两性氢氧化物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热稳定性:

2Al(OH)3= = Al2O3+3H2O

应用:胃药(与NaHCO3对比)

3、铝盐

硫酸铝钾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硫酸铝钾KAl(SO4)2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俗名:明矾

组成:K+、Al3+、SO42-

应用:净水(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归纳: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拓展

知识与技能: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总结

铝盐与强碱反应及氢氧化铝沉淀图像问题

一、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归纳

与酸、与强碱

二、铝盐与强碱反应及氢氧化铝沉淀图像问题——化学中量变与质变问题例: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实验演示、记录现象、原理分析

1、氢氧化铝物质的量随碱的物质的量变化图像——坐标图

2、体系中铝元素存在形式——数轴图

(分类:沉淀体系中的铝元素、溶液中的铝元素)

例:向20ml 2mol/L AlCl3溶液中加入30ml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0.78g 沉淀,试求: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铁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与亚铁盐

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探究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导入:Na Al重要化合物回顾——铁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复杂性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铁元素自然界的存在形式:+2 +3化合态形式——化合物种类多

1、铁的氧化物

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化学式FeO Fe2O3 Fe3O4

物理性质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有磁性)都不溶于水俗名铁红(铁锈)

化学性质:(1)FeO 、Fe2O3碱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 复杂氧化物(含+2 、+3两种铁)

与酸反应:Fe3O4+8H+=Fe2++2Fe3+4H2O

=2 Fe3O4

(2)FeO热不稳定:

(3)铁的冶炼:Fe x O Y+xCO=xFe+yCO2

应用:氧化铁——红色油漆、涂料

2、铁的氢氧化物

实验3-9 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制备:可溶性盐与碱(类比氢氧化铝制备)

方程式:

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

化学式Fe(OH)2Fe(OH)3(()

物理性质: 白色不溶于水固体红褐色不溶于水固体

化学性质:Fe(OH)2 不稳定性(氧化还原稳定性)

4Fe(OH)2+2H2O+O2====4Fe(OH)3

学与问:(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对比)

Fe(OH)2 、Fe(OH)3 不溶性碱:碱的性质

思考:Fe(OH)2沉淀制备实验改进

考虑因素:试剂条件、外界条件——如何实施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Fe2+ 、Fe3+的检验、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重难点:Fe2+ 、Fe3+的检验、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3、铁盐与亚铁盐

(1)Fe2+ 、Fe3+的检验

物理方法:通过颜色Fe3+(黄色)Fe2+(浅绿) 条件(无其他有色离子、浓度较大)

实验3—10

化学方法:Fe3+溶液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Fe2+将其转化为Fe3+检验

Fe2+加(过氧化氢、氯水等)再加KSCN—溶液变红

回忆Na+、Al+检验

(2) Fe2+ 、Fe3+的相互转化及性质

科学探究:现象、反应离子方程式

结论:

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方程式辨析:Fe3++CU Fe3++Zn

应用:铁盐净水、铁(亚铁盐)食品防腐

课后思考:检验Fe3+中的Fe2+

第三课时

知识与技能: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答辩,实践活动

第五课时

知识与技能:利用电子守恒律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进行配平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步骤

难点:电子转移的判断

导入:本章学生的实际需要(教材方程式的记忆、后续化学方程、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一、利用电子守恒律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进行配平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原子守恒(观察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步骤:1、标价态(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找出变价元素)

2、判得失(判断变价元素单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相等)

3、用守恒配系数(找最小公倍数,使得失电子总数相等,配平变价原子系数;在

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它原子系数)

4、查正误(利用原子守恒查其它原子是否守恒)

例:学生练习钠与水反应

问:铜与稀硝酸反应

复杂题型:1、部分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

2、歧化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3、归中反应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氨气与一氧化氮的反应(分数意义)

4、多元素变价反应

二硫化亚铁与氧气反应硝酸铵加热分解(产物:硝酸、氮气、水)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本章导入:元素化学(非金属元素)

内容分析:1、地位与功能

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是后续化学知识(元素周期律)学习的基础;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

2、内容结构

本章在教材上选择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上使知识与应用相结合。具体编排流程是:先介绍与我们生活接触较多的硅元素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再介绍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最后介绍与环境有关的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习方法:外线: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

1、实验观察分析对比归纳

2、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对比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一时硅元素与二氧化硅简介

知识与技能:硅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分布;二氧化硅的存在与分布,结构与性质

过程与方法:阅读——整合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硅及二氧化硅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应用

一、硅元素

硅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分布:以化合态(亲氧元素)形式存在,是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排名第二

硅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分析:与碳类似,最外层4个电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化学性质常温不活泼

二、二氧化硅SiO2

1、二氧化硅的存在与分布

硅石、石英—水晶、玛瑙、沙子

2、结构与性质

[SiO4]四面体立体网装结构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光学性能加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发生一些反应

与强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SiO2+CaO=CaSiO3

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氢氟酸简介,该反应应用

3、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石英光导纤维

第二课时硅酸及硅酸盐

知识与技能:硅酸、硅酸盐简介

过程与方法:阅读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硅酸盐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硅酸

硅酸的认识性质与制备

二、硅酸盐

硅酸盐的组成、性质,表示方法

最简单的硅酸盐:硅酸钠简介(俗名、性质与应用)

传统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

历史文化、制备过程

第三课时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单质简介

知识与技能: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几种代表,硅材料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阅读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材料的改进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代表物(含硅的物质):金刚砂、硅钢、硅橡胶、人工分子筛(性能与应用)、

新型陶瓷: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特性、应用领域)

三、硅单质

硅单质历史介绍(硅的获得)——硅单质性质介绍(与碳对比,存在形式、结构、性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具有半导性)——应用于信息技术、光能源——制备P81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知识与技能:氯元素简介、氯气、次氯酸(次氯酸盐)、氯水性质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氯元素应用的双面性

第一课时氯元素及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知识与技能:氯元素简介,氯气性质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与硅元素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氯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氯的两面性

导入:硅元素存在与分布(不活泼非金属)——氯元素存在与分布(活泼非金属)

氯元素简介: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自然界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有成盐元素之称——氯化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易得电子——强氧化性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及确认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软锰矿与浓盐酸加热,反应方程式书写

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强烈刺激性气味,有毒,可溶于水,可液化

化学性质:1、强氧化性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直接化合——与金属化合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2Fe+3Cl2=点燃=2FeCl3 H2+Cl2=2HCl(苍白色火焰)

思考与交流

燃烧的条件与本质:不一定需要氧气;剧烈的,伴随发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2、与水、碱发生歧化反应

Cl2+H2O=HClO+HCl Cl2+2NaOH=NaClO+NaCl

次氯酸次氯酸

第二课时次氯酸次氯酸盐

知识与技能:次氯酸、次氯酸盐的性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次氯酸、次氯酸盐实用性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发展的循序渐进性

导入: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一种叫做次氯酸的物质,今天我们来介绍次氯酸以及它的衍生物次氯酸盐的性质及应用

一、次氯酸HClO

HClO:氯气溶于水生成的一种含氧酸,酸性很弱,只存在于水中,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杀菌漂白的作用。——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较弱:HClO

应用:自来水厂氯气杀菌消毒(替代品——二氧化氯、臭氧等)

二、次氯酸盐

氯气消毒的实用性(不大)——次氯酸盐(氯气与水和碱反应本质联系)

84号漂白液NaCl0,漂白粉与漂粉精Ca(Cl0)2

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制备方法:Cl 2+2NaOH==NaClO +NaCl+H20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工业原料——石灰石、水、氯气)

次氯酸盐代替次氯酸原因:稳定,易保存

应用:漂白棉、麻、纸张,游泳池环境消毒剂

氯气用途:氯气活泼,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反应——化工原料——产品(制取硅、锗中间物,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第三课时氯水的性质及氯离子的检验

知识与技能:氯水的性质探究,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实验去解决化学问题的意识

导入:氯水是一种多组分的分散系,性质较多,对其研究,有利于思维开发

氯离子检验——实用性大(自来水消毒剂的鉴别)

一、氯水

氯水的形成(氯气的溶解度、氯气的化学性质)

1、成分:物质种类——水、氯气、盐酸、次氯酸;粒子种类——H2O Cl2HClO H+ Cl- ClO-

2、性质: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如何验证

实验探究:药品——新制氯水与久制氯酸、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解释

思考:新制氯水与久制氯气的区别、氯水的保存注意事项、使用氯水如何获得

二、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4-6

探究总结:氯离子检验方法:待测液——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是否产生白色沉底

第四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简介及改进,掌握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流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视频

导入:氯气的重要性——实验室的研究

实验原理的确定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又称氧化浓盐酸法)

实验药品与仪器的选择

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尾气处理装置——考虑因素:氯气的性质、实验室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

铁架台及铁圈、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恒压管、洗气瓶、烧杯

二氧化锰、浓盐酸、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浓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流程

仪器搭建、气密性检验、反应获得氯气

实验衍生问题处理:浓盐酸浓度下降反应停止;装置气压较大浓盐酸滴落不下来等

实验改进:药品改进:二氧化锰用其他强氧化剂代替、浓盐酸用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混合物代替

仪器改进……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知识与技能:硫和氮及其典型氧化物(SO2、NO2等)的性质及应用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过程与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不但要认识到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有环保意识以及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需知识

第一课时硫及其氧化物(SO2、SO3)

导入:个人出发——环境问题——环保意识——社会责任——学习目的

学习路线:大气污染检测指标——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性质——所造成的污染——解决办法

硫元素的存在、分布及性质P89

存在形式及分布:单质硫硫化物、硫酸盐化石燃料等

性质:俗名(硫黄)黄色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一种有机溶剂)

S+O2=点燃=SO2

一、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

1、二氧化硫SO2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从SO2 所属物质类型及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猜测SO2 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实验4-7

现象:PH试纸变红,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复色

结论:SO2 水溶液显酸性,且具有漂白性,但漂白具有可逆性

(联想CO2)

分析:二氧化硫水溶液显酸性,说明含有酸

SO2 +H2O==H2SO3 说明SO2 属于酸性氧化物

H2SO3:亚硫酸,弱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硫和水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反应既可以向正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可逆符号。

品红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加热复色,漂白可逆

SO2 漂白本质: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无色物质,不稳定无色物质加热分解

应用:漂白食品——危害

设计实验验证SO2氧化还原性

氧化性:二氧化硫与硫化氢

还原性: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氯水、三氯化铁等

2SO2+O2=催化剂(加热)=2 SO3

2、三氧化硫SO3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

SO3+H2O==H2SO4工业制硫酸

三氧化硫与氧化钙,氢氧化钙反应

课后思考:与二氧化碳对比,思考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备及鉴别方法,预测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物

第二课时氮及氮的氧化物

导入:环境问题因素的多面性

氮元素的存在及性质

存在:游离态氮(N2),空气主要成分,占其体积的五分之四;化合态氮(硝酸盐)

性质:无色无味,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难液化,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

二、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1、一氧化氮NO

N2+O2=放电或高温=2NO (自然界固氮)

性质:与CO类似

2NO+O2==2NO2

2、二氧化氮NO2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中夹杂氧化还原性类似(二氧化硫与氯气的结合体)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学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计算 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桂林的溶洞也十分漂亮,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这是经过了亿万年岁月的沉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非常慢的,慢的化学反应不常见,但是快的化学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同学们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出来吗?可以发现化学反应是有快慢之分的。 二、新课讲授 【师】必修二我们学过化学反应速率,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说来听听……【学生】讨论回答 【讲解】一、化学反应速率 定义: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取正值)。 表达方法: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表达式:V=Δc/Δt 单位:mol/(L·min)或mol/(L·s) 【基础初探】例题:反应4NH3+5O2 4NO+6H2O 在5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30秒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此反应的平均反应 速率用NO来表示为多少? 【学生】计算:v(NO)=0.002mol/L·s 【思考交流】问题1:若用O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速率是多少? 【学生】计算:v(O2)=0.0025mol/L·s 【思考交流】问题2:v(NO)=0.002mol/L·s 与v(O2)=0.0025mol/L·s是否表示此反应的同一种速率?数值上有何规律? 【讲解】1、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是可以不同的,但是这些数值都表示同一个反应速率。因此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必须 说明用哪种物质来做标准。 2、用同一反应体系中不同物质表示同一速率时,其数值比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思考交流】问题3:小结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时的注意点、规律 【总结】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 1.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对象:所有化学反应。 2.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3.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没有负值。 4.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 学反应速率。 5.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段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 同一个反应的速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指明是 用反应体系中的何种物质。 6.对某一个化学反应来说,用不同物质的浓度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往往不同,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 比。 【课堂专练】见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优秀3篇】-最新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优秀3篇】 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小偏整理了2021年Si对比C实验高中化学必修一,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3篇《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高一化学必修1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是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教材的引入是从初中学习过的质量分数开始的。通过复习旧知识,回忆溶液的组成,表示浓度的方法,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中的不便之处。自然顺畅的引出表示溶液组成的另一种方法。量体积是很方便的,同时物质的量的使用比起质量来也很简便。由此展示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着重分析了以下几点: 概念的理解。表达式更加简洁明了。与质量分数有明显的区别。而且通过公式的变形可以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也就是说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教材中以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其一:物质的量浓度中涉及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其二:从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变化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但是二者的比值没变。对于这一点必须给学生澄清。此处可以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象说明。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正确操作很重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方法,学会容量瓶的使用。 关于计算,教材中按照不同类型分成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均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具体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训练解题的规范性。此处的计算不宜过多的拓展。例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新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介绍,目的是分散难点。有关稀释的问题,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加水稀释”,因此不宜加深,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不作要求,只是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可以作为知识的拓展。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精选5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精选5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1 一、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其原因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对人类十分重要。能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人们目前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化学反应产生的,又通过化学反应来利用能量,因此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充分利用能源的方法,更可促使学生找到新能源以及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即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二为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条件。教材内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反映了化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如把一些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如放热反应中的热量的利用,煤的燃烧,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开发新能源等。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自学能力。又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化学实验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设置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 二、说方法 因为大纲对本节的要求都是A层次要求,我们可尝试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使具有不同思维优势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自由表达各自观点来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材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说程序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且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当今家喻户晓的话题,学生很易于发挥,是学生把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有机结合,同时培养自学能力的较好内容。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 全册 教案(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全册教 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课题:引言授课 班级 课 时 1 教学目的知识 与技 能 了解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程 与 方法 了解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1、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同学们对 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热爱化学这们学科。 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重 点 化学的新认识 难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方法

点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 引言 一、再说化学: 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合成的自然科学。 二、学习内容 三、学习特点: 我的几点要求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 放一组现代化学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图片 [导入]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从现在开始,我和同学们一道来探索化学的奥秘 [讲]化学研究的领域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化学反应,一些现代生物领域及物理领域都需要我们化学家参与研究,如刚才看到的几组图片,可以说无论从生活还是将来的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板书]一、再说化学: [展示并总结] 1、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1) 解开许多物质结构之迷,在工厂大规模生产化工[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引言内容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学生的怨言:面宽,琐碎,难学,易忘。针对学生

产品,如人工牛胰岛素 (2) 合成并开发诸多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和新材料 (3) 为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提供更多的有效途径 (4) 利用化学高效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国民经济能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2、化学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 ①衣:由于化学纤维、染料的合成与发展,人们穿上了各种鲜艳、光彩夺目、非常漂亮的化纤服装,生活丰富多彩. ②食:由于化肥河农药的生产和使用,使农作物增产增收,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让人们的餐桌更为丰富,吃得营养、吃得好。 ③住:钢铁、水泥、玻璃、涂料等一些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使用,建起许多高楼大厦,使人们住得舒适,生活愉快。 ④行:人造橡胶的合成、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是汽车工业普及的基础;镁铝轻合金、钢铁、钛等金属材料和一些功能材料得应用,制成了飞机、轮船,宇宙飞船,使人日行万里不再是梦想.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让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充满信心与挑战.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精选多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33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离子反应1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 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通过观察与思考,我们可以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推进新课〗 老师提问:“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 学生思考、讨论。 〖小结〗 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电子,而电解质溶液导电则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离子。 而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 〖板书〗 1、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例题剖析〗 【例题一】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 ①nacl②naoh③h2so4④h2o⑤盐酸溶液⑥小苏打⑦fe⑧ca(oh)2 〖学生回答〗略 〖教师精讲〗 电解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判断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定义来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首先,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所以⑦错误;电解质也不是混合物,所以⑤也是错 误的,小苏打是俗名,是纯净物,小苏打(nahco3)是电解质,因此,最后的正确答案为:①②③④⑥⑧。 〖小结〗我们接触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电解质? 〖结论〗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

化学必修一教案

化学必修一教案 【篇一: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习题+答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学习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 3.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 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5.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 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学习导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温馨提示:请你仔细阅读下列实验室规则。 1.只有当教师在场时才能进行实验,不能进行未经允许的实验。2.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地阅读和思考实验内容,做好实验预习。 3.有些化学药品的化学式或名称非常相近,所以在取用药品时,要 仔细检查化学药品的标签,确保取用药品正确。 4.未经教师允许,不要把多余的药品放回到原来的试剂瓶中。 5.不要品尝实验药品。口香糖、食物或饮料不应带进实验室。 6.闻物质的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不要把鼻子直接 靠近瓶口闻味。 7.实验时,不要把试管的开口端朝向自己或你周围 的同学。 8.任何实验室事故,无论多小,都应立刻报告教师。 9.一旦化学药品溅洒到你的皮肤或衣物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溅洒 部位。如果溅到眼睛上必须立刻用水冲洗并尽快送往医院。 10.实验完毕,将废物倒入指定容器内,并按要求做好清洁、整理 工作。 2.识别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标识。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二、混合物的分离 和提纯 1.过滤 当粗盐中含有泥沙时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过滤的方法可以 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操作要点是: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优秀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优秀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一 一、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约15~20分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认识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讲解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请问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啊? 学生答: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 嗯,是这样的!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那么这些粒子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 对!它们都很小! 我们知道,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但是这些微粒都太小,显然我们是不能一个一个将它们取出来进行反应吧! 那大家告诉我,在实验室里我们是怎样取用物质来进行化学反应的啊? 学生答:天平称固体的质量,量筒量液体的体积。 嗯,虽然我们说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微利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是称取一定质量(g)或者量取一定体积(mL)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我们需要的化学反应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微观粒子的数目和物质宏观的质量或者体积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 板书课题:物质的量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实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程和方法:实验及PPT 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导入:化学史——化学发展与实验的关系一、化学实验安全化学实验安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 3、掌握药品、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具体详细知识word 展示 (1)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高中化学常见的可能事故及处理方法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知识与技能:物质分离和提纯一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过程和方法:实验 导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就必须获得纯净的物质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P5 阅读 1、过滤和蒸发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粗盐的提纯实验1-1 和实验1-2 总结:1、物质分离和提纯遵循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具体需考虑问题:化学原理及试剂的选择、加入试剂的顺序、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2、蒸馏和萃取蒸馏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1-3 萃取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实验1-4 其他物质分离提纯及检测方法结晶、升华、洗气等;P9 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计算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导入:P11 第一自然段宏观物质计量、日常计量单位长度—米,质量—千克设问:微观粒子如何计量例:C+O2=CO2 方程式意义(符号意义、计量意义) 1、物质的量概念: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计量对象:微观粒子或原子团符号:n 单位:摩尔mol 计量注意事项:微粒种类国际规定:0.012Kg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约为6.02*10 23 2、阿伏伽德罗常数 概念: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N A 数值:6.02*10 23单位mol-1 微粒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N A N1/N2=n1/n2 例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辨析:氢的物质的量为2mol; 小米的物质的量为1mol 练习例题2 0.2mol 氯化钡中含有多少摩尔钡离子,多少摩尔氯离子 2mol 氧气约含多少个氧气分子,多少个氧原子 0.1mol 的硫酸钠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分别为多少,离子总数为多少 1.204*10 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复习原子结构知识

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精选5篇)

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精选5篇) 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篇1】 知识技能: 使学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组成、性质及鉴别方法,了解蔗糖的用途;初步学习蔗糖水解反应的`实验方法及基本操作;理解低聚糖、二糖的定义,了解麦芽糖的性质。 能力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科学思想: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关键,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及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协作进行实验、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从而学习新知识这一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 通过对砂糖、冰糖等蔗糖水溶液的还原性实验的现象进行对比与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学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蔗糖的水解反应及对水解产物的还原性进行检验,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重点、难点 蔗糖的非还原性;蔗糖的水解反应;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实验方法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篇2】 一、对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的分析 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 ①离子键; ②电子式的书写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引言 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引言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序言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化学1(必修)的序言部分是联系初、高中化学课程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序言的教学,使学生能正确全面认识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序言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化学的种子;通过序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课程结构,交流学习经验,从而为以后学好高中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②认识化学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交流初中化学的学习经验,归纳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②通过介绍某些领域的发展历程,深化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对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

②赞赏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推动力; ③体会化学是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融合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之中。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2)学习方法的归纳。 教学难点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讲述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导入】播放视频----法兰琳卡化妆品广告:一位女歌手含热泪、表情夸张、手舞足蹈、歇斯底里地尖叫着:“我们恨化学”“我们恨化学”“我们恨化学” 【教师】同学们,看完视频后你对化学学科有何感想?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各小组长做总结。 [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 【老师】总结学生的叙述:从正反两方面谈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公正辩证地看待化学对人类的影响。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人教版 教案标题: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 本教案主要围绕高中化学必修一的教学内容展开,包括以下几个单元: 1. 化学与生活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3. 化学键与化合物 4.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 5. 溶液与溶解性 6. 酸碱与盐 7. 金属与非金属 8. 碳与碳化合物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现象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归纳。 4. 深化学习: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化 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 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解决问题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 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和反馈。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实验教学法:通过组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探究性学习法: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评估方式: 1. 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 况等方面的评估。 2. 作业评估: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评估,包括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和分析、结论归纳等方面。 教学资源: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 (配合新课标编写) 目录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物质的量 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金属材料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内容,是完成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的重要载体,其将初中所学的单一、孤立的物质及反应梳理扩展为高中阶段多样、系统的物质反应体系,渗透分类观、物质转化观等化学学科学习的基本思想方法,旨在用其发现物质及变化的规律,并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本课以图片导入,共有“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转化”两部分内容。具体来说,先介绍了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来认识物质世界;继而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引入了胶体这一基本概念,补充了初中对混合物体系的认识,然后精选代表物质,探寻了从“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以及“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分别代表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并用其指导生产生活实际。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初中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 1、基于分类观,按照元素组成,能对已知物质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简单分类,利用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等建立元素与物质的联系。 2、学会从微粒大小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理解分散系、胶体等基本概念,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 3、基于物质类别探究物质转化的规律,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联系及转化特征。 4、能应用分类观及物质转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观察能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

2023年高中必修一化学教案全套人教版

2023年高中必修一化学教案全套人教版前言 高中化学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基础上的深入拓展和扩展,是掌握近代科学和技术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之一。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023年起高中必修一化学教材将依据新的科技发展、社会需求、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更新完善。本篇文档提供了全套人教版2023年高中必修一化学教案。 一、电子 教学目标 •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以及电子的性质和结构 •掌握电子组态的规律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表现形式 •熟练掌握轻元素电子互相配对原则和多电子原子的阶梯式排列方法 •知道化学键的形成机理和电子互补原理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性质 教学内容 1.电子的发现过程及其性质 2.原子核和电子云的结构 3.电子组态的规律 4.元素周期表中电子构型的表现 5.化学键的形成机理和电子互补原理 6.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性质 教学重点 •电子的发现过程及其性质 •电子组态的规律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表现形式 •化学键的形成机理和电子互补原理 教学难点 •多电子原子的轨道排布方式 •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电子互补原理 二、周期表 教学目标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并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方法

•掌握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变化规律 •了解元素周期表中新元素的命名和发现历程 •掌握常见元素化合价和离子价的规律 教学内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2.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方法 3.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变化规律 4.新元素的命名和发现历程 5.元素的各种价的规律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变化规律 •元素的各种价的规律 教学难点 •元素周期表中的内外电子层数和价电子数 •用元素的位置和电子亲和能、电离能等证明周期性 三、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目标 •掌握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和键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理解分子和晶体的概念及其构成原理和特点 •了解物质晶体性质以及弱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熟悉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1.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和键型 2.分子和晶体的概念及其构成原理和特点 3.物质晶体性质以及弱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4.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5.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和键型 •分子和晶体的概念及其构成原理和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新课标化学必修1(人教版) §2.2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教材分析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的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的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二、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让学生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2.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演示初中已做过实验“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一、电解质 定义:略。 【讲解新课】 (提问)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展示)展示氯化钠电离的动画。(根据条件也可用简笔画展示)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结论】在水溶液中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练习1】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

①NaCl ②NaOH ③H2SO4④H2O ⑤盐酸⑥小苏打⑦Fe ⑧C a(O H)2⑨蔗糖⑩CaCO3 学生独立练习。 【教师精讲】电解质属于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判断时,要严格按照定义来分析,做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是混合物,应是纯净物。所以,⑤⑦不属于电解质。小苏打是俗名,是纯净物,属于电解质。另外④⑨它们在熔融状态及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所以也不是电解质。⑩虽然难溶于水,但总会溶极少量,用灵敏电量计会测出,并且其熔融状态也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答案:②③④⑥⑧⑩ (请一位同学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提问】那么什么叫电离方程式呢? (师生共同总结,体会并得出其概念) 【板书】二、电离方程式 【练习2】请同学们写出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 (巡视、检查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正) 【合作探究】 【练习3】请同学们写出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的电离方程式。 检查同学们完成情况。 【提问】根据上述电离方程式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1页,自己得出结论。 【提问】当你得出酸的定义后,你还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也可以得出碱和盐的定义。 (请同学们讨论给出碱和盐的定义。) 【板书】三、酸、碱、盐的定义 【练习4】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C.固态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化时或溶于时都能导电 D.液体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氨气是电解质 B.将硫酸钡溶于水,不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C.氢硫酸溶液中,c(H+)=2c(S2-) D.醋酸在溶液中主要以醋酸分子形式存在 3.重金属粒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 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钡离子,如将甲、乙两种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 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42- B.Cu2+和Cl- C.K+和SO42- D.Ag+和NO3-【小结】指导学生自主总结。 【布置作业】教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略。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全套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全套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教案全套人教版篇1 一、教材分析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以化学基本概念为基础,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教学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材内容具有概念比较多,且抽象又难于理解的特点。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认识引入物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 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新的“量”和“摩尔”这个新的“单位”,学生是很陌生的,而且也很抽象,但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米、千克等。可采用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属性上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同的一种科学方法。如物质的量与其他学生熟悉的量类比、摩尔与其他国际单位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等,运用类比思想阐释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能够提高这两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兼容性,有利于对这两个陌生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 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 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的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和巩固概念。 (2)通过阅读课本、参考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探究的意识。 (3)体验学习材料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微观与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对科学思想的尊重。 (2)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的概念; (2)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涵义;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自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煤、石油、自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冗杂的改变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行再生的。一起看看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欢迎查阅!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描述使用氢气、自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列举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燃料的选用来培育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2.通过商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进展的关系。 2.通过试验和商量逐步养成擅长合作、勤于思索、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数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1.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2.新能源、新燃料的开发和利用。 难点:1.对燃料燃烧产物的分析。 2.新能源、新燃料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课(约5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近年来人类患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南极的冰川融化也在加速,这是为什么呢?回答:是因为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提出人们关怀的问题,用一连串的问题增添学生回顾学过的学问和新的悬念 提问:那么又是什么污染了我们呼吸的空气呢?是什么使全球变暖呢?思索,回答:是一些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二氧化碳过多形成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提问:那么这些有害气体,以及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此问题,思索,急于知道答案。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三使用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进入课堂情境。 二、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约30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展示幻灯片,把问题给学生,展示答案思索、回答相关的问题回顾学过的学问 给学生发放试验药品及器材,展示学生要做的试验1和试验2进行探究试验,观看并记录试验现象,回答相关问题培育学生的试验探究能力 展示酸雨的成因及危害观看幻灯片增加感性认识 提问: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可实行怎样的防止和爱护措施?思索、回答下列问题(酸雨可能会破坏植物的生长,腐蚀建筑等;削减工业废气的排放)。通过试验联系实际 小结:煤燃烧都能产生什么?各引起什么样的后果?一边听问题,一边思索并集体回答擅长归纳总结 汽车尾气的污染、相关的问题思索,回答学问的联系 提问:那么如何来削减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呢?分组商量,总结归纳防治措施: 学问的由于

【精品教案系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案Word版(共75页)

【精品教案系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案(共6课时)【教材分析】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

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重点难点】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阐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提问〗 在初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哪些实验安全问题是要注意的?〖学生思考并交流〗制取并收集氧气、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浓硫酸的 稀释三【精品教案系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案第(1)页 个实验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假如这些问题我们忽视了,容易引起什么后果?〖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讲解〗在做这几个实验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无论什么实验,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固体试剂用镊子、药匙或纸槽取用,液体试剂用量筒、滴管取用或直接倾倒。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若给液体或固液混合物加热则试管口向上,若只有液体则要放碎瓷片。若固体加热易熔化(比如草酸晶体)呢?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之后应该先撤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若制取的是有毒气体则应要注意什么问题?如果用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应采用什么装置?4.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酒精灯内酒精的量要适当,不能给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有气体参加或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教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精品教案 教案编号:1 课题:初中知识复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学习基本操作 2、复习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 【道德情感目标】建立从实验学化学的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难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器材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归纳整理]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填上分离物质及应用举例及二、离子的检验。并交流答案。 [板书] 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 [投影]

[讲述]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 [ 思考]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提问]过滤、蒸馏注意事项 [投影] [讲述]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如图: ①“一贴”: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略低约 1cm),以防止未过滤的液体外溢。 ③“三接触”:漏斗颈末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接触;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使玻璃棒一端与滤纸三折部分轻轻接触;承接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接触,使欲过滤的液体在玻棒的引流下流向漏斗。过滤后如果溶液仍然浑浊,应重新过滤一遍。如果滤液对滤纸有腐蚀作用,一般可用石棉或玻璃丝代替滤纸。如果过滤是为了得到洁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洗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