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方案

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论文篇一

摘要:

主要讲述了根据地基工程开挖的施工特点,地基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

到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地基上的建筑物具有沉降量大、沉降快、沉降后

稳定时间久的特点,地基基础施工是建筑物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建

筑工程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非常重要。

关键词:

地基、处理方法、基础工程

一、地基基础的施工方法

1.1地基的分类及特点

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天然地基是基础未经加固直接在上面

建筑房屋,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基础类型。人工地基是由于天

然地基不够坚固或不良的地质条件,需先进行人工处理,然后才能在上面

施工。天然地基施工简单造价低,人工地基施工较复杂造价较高。

1.2地基的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地基的处理方法有置换、排水固结、灌入固化物、振密或挤密、加筋、冷热处理、托换、纠倾共八类。

1.21置换法

置换是用较好的岩石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的部分不良材料,形成复合

地基,以及达到要求。主要包括有换土垫层法、挤淤置换法、褥垫法、振

冲置换法、强夯置换法、砂石桩置换法、石灰桩法、EPS超轻质料填土法。换土垫层法是将不良土开挖至一定深度,回填抗剪强度大的土,形成双层

地基,提高基地承载力,减少沉降,适用于软弱土地基。挤淤置换法是通

过抛石置换淤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地基。褥垫

法是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在压缩性小的区域通过换填法铺设一定厚度,以

减少沉降差,适用于建筑物坐落在基岩上。振冲置换法是利用振冲器把粗

粒状的石头振密成碎石桩,碎石桩与桩之间形成复合地基,以此来提高承

载力,减少沉降,适用于人工填土。强夯置换法是采用边振碎石边强夯置

换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由碎石墩与碎石垫层形成的复合地基,提高承

载力,减少沉降,适用于人工填土。砂石桩置换法是在软粘的地基中采用

沉管法设置碎石桩,来置换同体积的粘性土,形成复合地基,提高承载力,适用于软粘土地基。石灰桩法是通过机械或人工填土,在软弱的地基中填

入生石灰,通过石灰吸水膨胀,放热等力学性能,形成石灰桩复合地基,

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适用于杂填土。EPS超轻质料填土法用EPS具有

较好的强度和压缩性能,有效的减少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打到更好的效果,适用于软弱地基上的填方工程。

1.2.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是通过土体在一定荷载下固结,土体强度提高,孔隙比减小

到地基处理目的。主要包括有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

空预压与堆载联合作用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法。加载预压法是指天

然地基在预压荷载作用下,压密,固结,地基产生变形,地基土强度提高,卸去预压荷载后再造建筑物,完工后沉降小,地基强度也提高,适用于软

粘土,粉土等。超载预压法是指预压荷载大于建筑物的实际荷载,超载预

压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适用于软粘土,粉土等。真空预压法是指通过

埋设于砂垫层的抽水管进行长时间的不断抽气和抽水,使砂垫层和砂井中

造成负气压,而使软粘土层排水固结,适用于软粘土,粉土。真空预压与

堆载联合作用法是指当真空预压达不到要求的荷载时,可以和堆载联合使用,适用于软粘土,粉土。降低地下水位法是指通过降低地下水位,改变

地基土受力状态,使地基土固结,适用于砂性土。电渗法是指在地基中设

置阴极阳极,然后通电,土中水流向阴极,采用抽水设备将水抽走,达到

地基土体排水固结效果,适用于软粘土地基。

1.2.3灌入法

灌入固化物是向土体中灌入水泥或石灰,在地基中形成增强体,以达

到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包括有深沉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灌入性灌

浆法、劈裂灌浆法、压密灌浆法、电动化学灌浆法。深沉搅拌法是指利用

深沉搅拌机将水泥和地基土原位搅拌形成圆柱状水泥土增强体,形成复合

地基提高承载力,减小沉降,适用于淤泥,含水量较高的地基。高压喷射

注浆法是指利用钻机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进预定位置,用浆液置换部分

土体,形成水泥土增强体,高压喷射注浆剂可以形成复合地基提高承载力,减小沉降,适用于淤泥,粘性土,粉土。灌入性灌浆法是指在灌浆压力作

用下,将浆液灌入土中原有孔隙,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适用于中砂,粗砂。劈裂灌浆法是指在灌浆压力作用下,使地基中原有的孔隙或裂缝扩张,形成新的裂缝和孔隙,用浆液填充,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适用

于岩基,砂,粘性土地基。压密灌浆法是指通过钻孔向土层中压入浓浆液,通过压密和置换改善地基性能,灌浆过程中因浆液的挤压作用可产生辐射

状上抬力,引起底面局部隆起,可以纠正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适用于中砂

地基。电动化学灌浆法是指在通电时含水量降低,在土中灌注化学浆液,

就能达到改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目的,适用于粘性土地基。

1.2.4振实挤密法

振密、挤密实采用振动或者挤密的方法使没有饱和的土密实以达到地

基处理的目的,主要包括表层原位压实法、强夯法、振冲密实法、挤密砂

石桩法、爆破挤密法、土桩,灰土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孔内夯扩桩法。表层原位压实法是指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使土密实,适用于杂填土、疏

松无粘性土。强夯法是指采用夯锤从高处自由落下,地基土在强夯的冲击

力和振动力作用下密实,可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适用于碎石土,粘土。振冲密实法是指一方面依靠振冲器的强力振动使饱和砂浆发生液化,另一

方面依靠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加回填料使砂层挤密,从而提高承载力,

减小沉降,适用于疏松傻性土地基。挤密砂石桩法是指采用沉管法在地基

中设置砂桩,在成桩过程中会周围土进行挤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

承载力和减小沉降的效果,适用于疏松砂性土,杂填土。爆破挤密法是指

在地基中爆破才生挤压力和振动力使地基土密实以及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提高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疏松砂性土,杂填土。土桩,灰土桩法是

指采用沉管法和冲击法在地基中设置土桩,由挤密的桩间土和密实的土桩

形成复合地基,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夯实水泥土桩法是指

通过人工挖土,回填水泥和土拌合料,制成水泥土桩并挤密桩间土,形成

复合地基,可提高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各种软弱地基。孔内夯扩桩法是指通过人工挖土,分层夯击,夯扩桩体,挤密桩间土,形

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各种软弱

地基。

1.2.5加筋法

加筋是指在地基中设置强度高,模量大的钢材,以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包括加筋土法、锚固法、树根桩法、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筋土法是指在土体中埋置土工合成材料,增大

压力扩散角,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适用于堤坝软土地基处理。锚固法

是指锚杆一端锚固于地基土中,另一端与建筑物相连以减少建筑物受到的

水平向作用力,适用于锚固的土层,岩层。树根桩法是指在地基中设置如

树根状的灌注桩,提高地基的稳定性,适用于各种地基。低强度混凝土桩

复合地基法是指在地基中设置低强度的混凝土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适用于各类深厚软弱地基。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是指在地基中设置钢

筋混凝土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适用于各类深厚软弱地基。

1.2.6冷热处理

冷热处理是通过冻结或加热土体改变土体物理力学性能以达到地基处

理的目的,主要包括冻结法和烧结法。冻结法是指冻结土体,改善地基土

截水性能,提高土体抗剪强度,适用于饱和砂土,软粘土。烧结法是指钻

孔加热,减少土体含水量和压缩性,提高土体强度,适用于软粘土、湿陷

性黄土。

1.2.7托换法

托换是指对原有建筑物地基和基础进行处理、加固和改建。主要包括

基础加宽托换法、墩式托换法、桩式托换法、地基加固法、综合托换法。

基础加宽托换法是指通过加宽建筑物基础底部接触压力,使原地基达到加

固目的,适用于原地基承载力较高。墩式托换法是指通过托换,在原基础

下设置混凝土墩,是荷载传到较好的土层,达到加固的目的,适用于地基

不深处有较好的持力层。桩式托换法是指在原建筑物基础下设置刚筋混凝

土桩以提高承载力,减小沉降,适用于原地基承载力较低。地基加固法是

指通过土质改良对原有建筑物地基进行处理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作用,

适用于原地基承载力较低。综合托换法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托换方法综

合应用达到加固目的,适用于原地基承载力较低。

1.2.8纠倾发

纠倾是指对于沉降不均匀造成倾斜的建筑物进行矫正的手段,主要包

括加载迫降法、掏土迫降法、黄土浸水迫降法、顶升纠倾法、综合纠倾法。加载迫降法是指通过堆载使沉降较小的一侧产生沉降,是不均匀沉降减小,达到纠倾目的,适用于深厚软粘土地基。掏土迫降法是指在建筑物沉降较

小的部位以下的地基中掏取部分土体,迫使沉降较小的部位进一步产生沉

降以达到纠倾的目的,适用于各类不良地基。黄土浸水迫降法是指利用黄

土浸水湿降使沉降较小的一侧黄土倾水产生沉降达到纠倾目的,适用于黄

土地基局部倾水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工程事故。顶升纠倾法是指通过

在墙体中设置顶升梁,不仅可以调整不均匀沉降还可以整体顶升至要求标高,适用于各类不良地基。综合纠倾法是指将加固地基与纠斜结合,适用

于各类不良地基。

二、地基基础的主要问题

2.1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问题

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如果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地基会产

生局部或整体的剪切破坏,造成安全隐患。

2.2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沉降或不均匀沉降超过相应的沉降值时,建筑

物将会发生严重的沉降问题,对建筑物的危害较大,影响正常使用,造成

安全隐患。

2.3渗流问题

地基的渗流量超过其允许值,会发生水量损失,使地基失稳,造成建

筑物毁坏。

三、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3.1地基

建筑物地基施工应具备临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类型、分布及结构质量情况。砂、石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地基施工结束后应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质量验收。

3.2桩基础

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群桩为20mm,单排桩为10mm。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

结语

地基处理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由于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应根据工程施工状况,对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技术、经济及适用性进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确保地基处理的质量,才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方案 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论文篇一 摘要: 主要讲述了根据地基工程开挖的施工特点,地基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 到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地基上的建筑物具有沉降量大、沉降快、沉降后 稳定时间久的特点,地基基础施工是建筑物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建 筑工程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非常重要。 关键词: 地基、处理方法、基础工程 一、地基基础的施工方法 1.1地基的分类及特点 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天然地基是基础未经加固直接在上面 建筑房屋,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基础类型。人工地基是由于天 然地基不够坚固或不良的地质条件,需先进行人工处理,然后才能在上面 施工。天然地基施工简单造价低,人工地基施工较复杂造价较高。 1.2地基的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地基的处理方法有置换、排水固结、灌入固化物、振密或挤密、加筋、冷热处理、托换、纠倾共八类。 1.21置换法 置换是用较好的岩石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的部分不良材料,形成复合 地基,以及达到要求。主要包括有换土垫层法、挤淤置换法、褥垫法、振

冲置换法、强夯置换法、砂石桩置换法、石灰桩法、EPS超轻质料填土法。换土垫层法是将不良土开挖至一定深度,回填抗剪强度大的土,形成双层 地基,提高基地承载力,减少沉降,适用于软弱土地基。挤淤置换法是通 过抛石置换淤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地基。褥垫 法是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在压缩性小的区域通过换填法铺设一定厚度,以 减少沉降差,适用于建筑物坐落在基岩上。振冲置换法是利用振冲器把粗 粒状的石头振密成碎石桩,碎石桩与桩之间形成复合地基,以此来提高承 载力,减少沉降,适用于人工填土。强夯置换法是采用边振碎石边强夯置 换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由碎石墩与碎石垫层形成的复合地基,提高承 载力,减少沉降,适用于人工填土。砂石桩置换法是在软粘的地基中采用 沉管法设置碎石桩,来置换同体积的粘性土,形成复合地基,提高承载力,适用于软粘土地基。石灰桩法是通过机械或人工填土,在软弱的地基中填 入生石灰,通过石灰吸水膨胀,放热等力学性能,形成石灰桩复合地基, 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适用于杂填土。EPS超轻质料填土法用EPS具有 较好的强度和压缩性能,有效的减少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打到更好的效果,适用于软弱地基上的填方工程。 1.2.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是通过土体在一定荷载下固结,土体强度提高,孔隙比减小 到地基处理目的。主要包括有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 空预压与堆载联合作用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法。加载预压法是指天 然地基在预压荷载作用下,压密,固结,地基产生变形,地基土强度提高,卸去预压荷载后再造建筑物,完工后沉降小,地基强度也提高,适用于软 粘土,粉土等。超载预压法是指预压荷载大于建筑物的实际荷载,超载预 压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适用于软粘土,粉土等。真空预压法是指通过 埋设于砂垫层的抽水管进行长时间的不断抽气和抽水,使砂垫层和砂井中

基础施工方案(完整版)

基础施工方案(完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施工方案说明 1.工程概况 2.设计要求 3.现场条件 第二部分土方施工方案 1.XXX开挖 2.XXX回填 第三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1.模板及机具计划 2.施工程控 3.质量控制 4.应注意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5.模板拆除 6.成品保护

7.安全要求 8.施工大样图 第四部分钢筋施工方案 1.钢筋绑扎 2.钢筋加工机具的配置及计划 3.钢筋施工程控 4.质量控制 5.成品保护 6.安全要求 第五部分混凝土施工方案 1.基本要求 2.机具配备 3.劳动力配置 4.施工进度控制 5.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部分地下室防水方案

第一部分基础施工方案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一座地下室,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地下室深度为5米,采用桩基础。本施工方案包括土方、模板、钢筋和混凝土施工方案。 2.设计要求 地下室结构设计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现场条件 地下室位于城市住宅区,周边有居民楼和商业建筑。施工现场狭小,交通不便,需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部分土方施工方案 1.XXX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机械开挖和手工清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方开挖。开挖深度为5米,开挖面积为500平方米。开挖后,要及时清理场地,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2.XXX回填 土方回填采用机械回填和手工夯实相结合的方法。回填土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夯实密实,不得有空鼓、松散现象。 第三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1.模板及机具计划 模板采用钢模板,机具包括吊篮、脚手架等。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模板和机具使用计划。 2.施工程控 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进行模板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3.质量控制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小节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放基槽线→开槽→清土至垫层下皮标高→处理桩头→验槽→浇素砼垫层→弹轴线及外边线→绑扎基础梁、承台钢筋→支基础梁、板模板→浇筑砼→拆模板→回填土。 第二小节钢筋工程 1、基础施工前熟悉图纸,作好翻样工作。钢筋进场后,应对其规格、形状、型号、品种经过检验,挂牌堆放。复核钢筋应用的规格、数量进行备料,并作好材质试验,试验合格后配料。 2、钢筋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箍筋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10D,弯钩135度。 3、受力钢筋的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且应相互错开。搭接接头面积不应超过钢筋总截面积的1/4,所有受力钢筋与箍筋交界处均应绑牢,不得跳扣。 4、构造配筋应根据构造要求绑扎准确。 5、钢筋保护层承台梁为50mm,其它梁保护层厚度35mm。 6、钢筋绑扎时,绑扎搭接接头当为HPB235级钢筋时,端部另加弯钩。当为HRB335、HRB400级钢筋时,端部不设弯钩。 7、纵向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接头,其接头形式、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也可采用焊接接头,钢筋焊接接头类型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8、主次基础梁相交处,若无特殊情况,次基础梁的正负纵向筋均应分别放在主基础梁正负纵筋之下,遇基础梁双排筋相交处应分排交叉布置。 9、绑扎好柱的生根钢筋,满足端部弯折长度300mm。 10、钢筋网长度、宽度允许偏差±10mm,网眼尺寸±20mm。 11、钢筋骨架的宽度、高度允许偏差±5mm,长度±10mm。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排距±5mm,保护层允许偏差±10mm。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基础工程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基础工程作为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其施工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必要性、制定流程和技术要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必要性 基础工程是建筑物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挡土墙、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和基础设施等。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至关重要。首先,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确保基础工程在设计预期条件下有效运行,避免因施工不当导致的结构失稳或功能失效。其次,施工方案的制定能够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因此,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流程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制定的流程分为前期准备、方案设计、方案评审和方案实施几个阶段。 首先,在前期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对基础工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明确施工目标和要求。施工单位还需要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工程环境和地质条件,为后续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力依据。 接下来,根据对基础工程的分析和勘察结果,施工单位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环境要求和工期限制等因

素,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在设计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与设计 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然后,施工单位将制定好的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评审过 程主要包括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方 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评审反 馈进行优化和修改,直至方案达到相关要求。 最后,经过评审通过的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将由施工单位组织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操作,并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同时,施工单位还需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三、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技术要点 在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有几个技术要点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是地质条件的分析和评估。地质条件是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施工单位需要对地下水位、地层结构和地质活动等进行综合分析 和评估,以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其次是基础工程的布局设计。合理的基础工程布局能够提高施工效 率和质量,减少土方开挖和土石方回填量。施工单位应充分考虑结构 设计的要求和现场情况,合理安排基础工程的位置和形式。 最后是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的确定。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布 局设计,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和工序。施工工艺和工序的选择应综合 考虑施工效率、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基础工程的顺利进行。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 一、前期准备工作 1. 施工前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了解地形和地质情况,确定合适的支架类型和位置。 2. 预先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包括支架材料、钢筋、混凝土、施工机械等。 3. 协调施工期间的交通管制和施工场地的封闭,确保施工安全。 二、支架基础施工步骤 1. 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铺设防护层,用以保护地面和防止浸泡和结构损坏。 2. 根据支架安装图纸,在地面上标出支架的位置和尺寸。 3. 依据支架安装图纸,在支架位置用钻机打孔,深度和直径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4. 根据设计要求,在钻孔处安装钢筋,钢筋的直径和数量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5. 在支架孔内灌注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充孔洞,并将钢筋牢固地嵌入其中。

6. 考虑到施工周期和支架的稳定性,采用间歇施工方式,每次施工一节支架。 7. 等待混凝土凝固和强度达到要求后,开始安装支架的其他部分。 8. 根据支架安装图纸,在基础部位安装支架立柱和横梁,确保与地面和其他支架的连接紧密。 9. 检查支架安装情况,确保每节支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均符合要求。 10. 安装支架的其他附件,如扶手、防护栏等。 三、施工注意事项 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强度。 2. 施工前必须检查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确保符合施工要求,并做好记录。 3. 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和杂物。 4. 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和检验每个施工步骤的质量。

5. 对于边坡陡峭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6. 施工期间要定期检查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7. 施工结束后,对支架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通过以上的基础施工方案,可以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强度,满足施工需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注意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支架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石基础施工方案

石基础施工方案 1. 介绍 石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施工方式,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并分散到地面。石基础施工方案是为了确保基础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本文将介绍石基础施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施工步骤 2.1 地面准备 在进行石基础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地面进行准备。首先,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和垃圾,确保地面平整。然后,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基础设计图纸,在地面上标记出基础的位置和尺寸。

根据基础设计图纸的要求,使用挖掘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进行基础开挖。确保开挖的深度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避免附近管线和其他地下设施的损坏。开挖完毕后,清理基坑内的杂物和泥土,确保基坑底部平整。 2.3 基础垫层 在基坑底部铺设一层砂浆垫层,厚度一般为10-20厘米。垫层的作用是填平基坑底部的不平整,并提供一个均匀的支撑面。 2.4 石基础铺设 根据基础设计图纸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石材进行基础铺设。常用的石材包括花岗岩、大理石等。将石材逐个铺设在基坑上,确保石块之间的间隙均匀。在铺设过程中,可以使用水平仪来确保石块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在石材铺设完毕后,使用指定的填缝材料对石块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填缝材料一般选用耐水、耐候性能较好的材料,如环氧树脂填缝剂。填缝材料颜色的选择一般要与石材的颜色相匹配,以保持整体的美观性。 2.6 基础固结 石基础施工完毕后,需要让填充材料充分固结。在填缝材料固化之前,应该避免施加重物或施加过大的荷载,以防止填缝材料的移位或开裂。同时,可以在施工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基础进行定期巡检,确保填缝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施工注意事项 •在进行石基础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基础设计和计算,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石基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基础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基础的尺寸和形状。

地基施工方案基础施工方案

地基施工方案基础施工方案 引言 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编制一份合理的地基施工方案非常关键。本文将介绍地基施工的基本流程和重点控制措施,以达到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目的。 一、前期准备工作 1. 地质勘探和试验 地质勘探和试验是地基施工前不可或缺,它可以提供关于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的重要信息。在地质勘探和试验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钻孔取样:根据规划要求,在施工区域选取一定数量的钻孔,并在不同深度取样。 •岩土试验:对取样进行岩土试验,包括颗粒分析、含水量测试、抗剪强度试验等。

•地质调查报告:根据实验结果,编制地质调查报告,总结地质特征和土壤性质。 2. 设计方案评审 设计方案评审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在地基施工前,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细致的评审,确保方案与实际施工条件相符,同时满足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设计方案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 •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如土石方加固、灌注桩等。 •施工工艺流程: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顺序和要求。 •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准备:评估所需设备和材料的数量和规格,确保充足供应。

二、地基处理工程 1. 土石方加固 土石方加固是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式,适用于土地基本稳定,只需加固局部地段的情况。下面是土石方加固的基本施工流程: 1.清理场地:清理场地上的草木杂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 2.开挖土方:根据设计要求,对需要加固的地段进行开挖,同时保留原有土 方坡度和形状。 3.修整土层:对开挖的土方进行修整,使其满足设计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4.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在土方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起到隔离和加固作用。 5.回填土方:将开挖的土方回填到原有土方上,分层回填,并加以压实。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经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一、土石方工程 (一)平整场地 根据设计图纸的场地面积要求,按设计建筑场地面积平整场地,场地平整前先用测量控制桩测设出整个施工范围,并用石灰粉标示出来;在内作好控制开挖和回填高程的高程控制桩。场地平整工作先用人工配合机械清除场地内地面的附着物,清运出场地外或回填在没有建(构)筑物的场地内。有积水的区域采用水泵抽排到就近的场地外水沟。挖方区土方采用机械开挖转运至回填区,用装载机摊平碾压,对作为地基的回填土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 (一)土石方开挖 一)、施工准备: 1、施工要求: 1)标高水准点依据建设单位给定的高程点已引入施工区。 2)熟悉施工图纸及地质情况,埋设好轴线控制桩,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检查挖土及运输机械的准备情况,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和安全交底工作。 3)制定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安排工期计划。 2、现场准备: 1)进行定位放线,放出基坑开挖线和边坡线。 2)落实基坑支护队伍,以便开挖与支护同时进行。 二)、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测量定位、机械进场、土方开挖、人工修边角、基底平整、基底普探。

2)施工方法:采用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配合外运。 人工刷坡:待基坑开挖出一定范围后进行人工刷坡,依据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计划坡比,人工刷坡与机械开挖同时进行。要求配合机械挖土的施工人员清楚挖土区域及机械前后行走范围及回转半径,严禁在机械前后行走范围及回转半径内行走及施工配合作业。 三)、普探与验槽: 1、普探 基坑挖至设计深度后进行普探,普探应按《建筑物场地基坑探察与处理暂行规定》对基坑进行探察,会同建设单位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地质情况负荷,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后,即可进行灰土回填。如有地下墓坑、软土层等情况,需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提出处理方案,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施工。 2、验槽:基坑施工完毕后,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验槽,在相关单位人员签字盖章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四)、质量保证措施: 1、土方工程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正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进行复测和检查,保证其正确性。 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等变化情况经常检查,做好原始记录,若发现地基土质与设计不符时,需经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确保基坑工程质量。 五)、安全施工措施: 1、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国家、省、市及公司的安全施工法规、制

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一、基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准备 (2) 三、施工流向和施工段的划分 (6) 四、施工工期 (6) 五、施工机械和人员配置 (6) 六、基础施工 (8) 七、独立柱基础、嵌岩条基及筏板基础的施工 (10) 八、基础钢筋 (13) 九、砼浇筑 (16) 十、土方回填 (18) 十一、模板施工技术措施 (18) 十二、地下室底板施工(接受商品砼) (18) 十三、附件 (21) 施工平面布置图 基础施工进度支配表 一、基础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长70.5M,宽36.9M,总建筑面积为28125.41m2,占地面积为2540.6m2,工程基础接受嵌岩条基和独立基础及筏板基础。基础置于中风化砂岩上,基础平安等级二级.基础嵌入中风化砂岩1500mm以上;基础底部中等风化砂岩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MPa;中等风化砂岩层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frk=40.1MPa。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20,独立柱基础C55,挡土墙为C55,抗渗等级P8。其余具体状况见施工图纸、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纪要及设计变更。设计砼强度等级不同时,接受双层钢丝网(0.7×12.7×12.7mm)分隔施工。 依据现场实际地质状况,基础基坑(槽)接受人工开挖,基础为原槽浇灌,独立柱基、条基下作100厚C20砼垫层。为确保上身主体结构支撑系统的稳定,基础工程施工完毕,立刻浇筑砼地面垫层,在砼地面垫层上进行上身主体结构支撑系统搭设。本工程场地狭窄基槽(坑)土石方开挖后现场无场地堆放,为确保工程质量、平安,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基础工程接受人工边开挖边运输方式进行施工。基础石方人工转运至塔式起重机械起吊点,由人工装渣、塔式起重机械吊装上车,除渣汽车密闭外运至建设单位指定渣场。指定专人(3人)清洗除渣车辆后方可出场。 二、施工准备 施工用水及现场排水 为保证整个施工现场足够的临时用水,施工时接受DN50的管径,由市政管网干脆供水引入施工现场,为保证整个现场足够的临时供水和排水顺畅,使管网简洁化、规范化,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结合工程的用水排水特点及要求,对本工程临时供水管网进行规划布置,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1、施工供水支配

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图纸。 2、招标文件。 3、相关的规范、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二、概况 本工程基础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及部分筏形基础,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垫层素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基础砖采用KP1页岩实心砖,强度等级Mu15,M10水泥砂浆砌筑。 三、施工进度计划表 见附表 四、施工工艺 (一)定位放线及水平点引测 根据总平面定位图的尺寸,并依据测绘单位绘制的引测定位点,在引测定位点外侧不影响施工的距离处做控制引桩,以备挖槽破坏定位桩点做再次放线的依据。 将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换算成本工程±0.000标高,并引至建筑物附近的固定建筑或水平控制桩上。 复测无误,经监理及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用混凝土实行护桩处理。 (二)挖土方及槽底触探 挖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槽底标高为-2.100米,机械挖土予留20cm留待

人工清槽,以免扰动基槽土层。用小型机械小铲实行挖掘,桩身周围300mm范围内用人工清除,避免机械碰撞桩身,且每500mm一步,分层实行挖掘,放坡比例为1:0.43。挖土时,挖掘机应在基槽两侧行驶,严禁在基槽上面行走,防止损坏CFG混凝土桩。挖土时在基槽四角处做渗水井,渗水井的深度低于槽底很多于1000mm。沿槽底四周做排水沟,排水沟深400mm、下口宽400mm,上口宽500mm。 挖土方要求:槽底平整、标高一致,槽壁清扫干净。若桩位偏移超出规范要 求的应即时与相关单位及设计,拿出处理方案后方可实行下步施工。若挖至设计标高有杂填土,需要继续深挖至原土层。 挖土方完成,对整个槽底实行钎探。钎探深度为1.5米,探点间距为1.5米,梅花形布置。钎探前先用白灰放标出探点位置,然后三人一组开始钎探,一人扶钎探杆,一人持落锤,另一人记录落锤数。扶钎探杆要做到扶正扶稳,持落锤者要保证 其自由落距的一致,不可用力下砸。钎探完成,经相关单位验收后用细砂将钎探 孔填实。 (三)破桩头 17#楼为钢筋混凝土沉管灌注桩,破桩头时先锤钻头剔凿至桩头设计标高上10厘米处,留10厘米人工剔凿,予留的10厘米,用小锤钻细心剔凿至设计标高,要 求桩头上表面平整清洁其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0mm,桩身周围不得有缺棱少角的现象。最后,放线核查桩位。剔桩头时不得随意弯折钢筋,并检查钢筋的锚固长度。长度不够的按设计要求实行接长。 18#-21#楼为CFG桩,用切割机在设计桩顶标高处沿桩顶四周锯3厘米深的槽 后再用锤钻将桩头凿掉,桩顶表面用小锤钻细心剔凿平整,其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0mm。然后放线核查桩位。 (四)回填石硝。 1、设计要求石硝层的回填厚度为200mm,其宽度大于垫层200mm,用50cm高

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方案 一、基础施工测量 1、轴线 根据总平面图和轴线定位图,利用CAD绘图软件具有捕捉和查询坐标的功能,在电脑上标出各轴线交点的坐标,同时用计算器复核,以确保万无一失。利用布设的轴线控制网,使用经纬仪和钢尺,即可进行日常放线。对于局部经纬仪不方便的地方,可用全站仪配合。 2、细部放线 基础施工阶段,平面轴线定位主要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向待测面投测控制点,采用全轴线控制。为保证测设的精度要求,在两个控制桩上进行,并与其它的轴线控制点进行校核。每个待测面至少要投测3个控制点。使用前要角度距离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轴线。为便于测设,每个施测面的控制点应保持上下一致,以保证层间平面轴线逐层向上传递。 基础轴线、轴线、墙体线投测:依据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及基础、主体结构施工图,向基坑内投测基础、主体轴线,钉桩控制并在边坡护壁上做出明显标记。 建筑物轮廓线、基坑开槽灰线控制:根据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及基础施工图,在待建场地内投测建筑物轮廓线;依据土方施工方案基坑放坡系数,在建筑物轮廓线基础上放出基坑开槽灰线。基坑上下口宽度,根据结施、建施各部位的基槽下口与上口开挖尺寸,并计算出基槽线折线点(无折线点的为径向轴线点)之坐标。 开挖上下口的测放:根据已计算好的坐标点,用全站仪实地施测钉桩,以此作为开槽挖土的依据(为便于边线桩的保留以利检查,边线桩应考虑据上下口一定距离)。

垫层平面位置投测:根据基础轴线网,投测垫层边沿线,在每个拐角处增加钉桩控制;高程变化交接部位也放出边线并钉桩控制。 当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二、土方施工 本工程设计要求:桩基施工完毕后, (一)基坑排水 在基础垫层以外设300mm宽,500mm深的排水沟,坡度1%~2%,排水沟与集水井和大口井贯通,以保证基础施工时基底干燥。 (二)土方开挖 1、挖槽方法 基础采用一次开挖。土方采用大放坡开挖。大开挖到-0.950m余下的采用条形开挖或局部开挖,见下图:

地基施工方案基础施工方案

地基施工方案基础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 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为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下是地基施工准备的步骤: 1. 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进行细致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和土壤性质,确定适宜的施工方式和基坑形状。 2. 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制定适合的地基施工方案,包括基坑开挖深度和形状、土方开挖与填筑等内容。 3. 施工材料准备:准备好必要的施工材料,如土方机械设备、混凝土、钢筋等,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是地基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清理现场:在开挖前,清理基坑周围的杂物和垃圾,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 2. 安全措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搭建围护结构、设置施工警示标志等,确保工人的安全。 3. 逐层开挖:按照设计方案,逐层进行开挖,及时排除泥水和渗流水。

三、土方处理 土方处理是基坑开挖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 注意: 1. 土方质量检测:对挖掘的土方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土方符合相关 规范要求。 2. 土方处理:按照设计方案,对土方进行处理,如削平、填筑或者 运输到其他位置。 四、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是地基工程的核心环节,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打桩: 对地基进行打桩,增加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浇筑混凝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基础的混凝土浇筑,确保底座 的稳定。 五、基础防护 为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长久使用,基础防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包括以下措施: 1. 防水处理:对基础部位进行防水处理,防止地下水对地基的侵蚀。 2. 防腐处理:对基础部位进行防腐处理,延长基础的使用寿命。 六、施工结束

预埋基础施工方案范文

预埋基础施工方案 一、项目概况 预埋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基础结构,为楼体提供稳固的支撑。预埋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将以某个住宅开发项目为例,介绍预埋基础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 1. 确定设计方案 根据项目需求,确定预埋基础的尺寸、深度和数量,以及钢筋等细节设计。施工前需精确确认明细,明确施工要求。 2. 勘察设计基础 在确认设计方案后,施工前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复核,并在现场勘察基础。需要检查地面是否平整、坚硬,是否有流动水,是否需要进行填平整平。 3. 进行土方施工 在勘察完基础后,需按照设计方案对基础进行土方施工,需要耐心细致地刨平土地,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充和夯实。 4. 准备材料工具 施工前需要准备预埋件、水泥、石子、沙子以及铁筒、钢筋等材料和手动工具,保证顺畅施工。

三、主要施工步骤 1. 钢筋加工和搭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将钢筋加工好,按照设计图纸搭配好,以保证预埋件的承重能力。钢筋的直径、层数以及间距都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搭配。 2. 安装预埋件 在钢筋搭配完毕后,可以开始安装预埋件。先将钢筋放入 预埋件内,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固定好预埋件,以确保其在混凝土浇筑完后能够承受相应的压力。 3. 混凝土浇筑 当预埋件安装完毕后,开始对预埋件四周进行细心打磨、 清理无灰尘;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以保证预埋件的联系稳固。 4. 校正 在混凝土完全硬化之前,需要仔细检查设置角度及偏移量,并进行校正。校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预埋件与建筑物支撑平面的相对水平。 5. 维护 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保持施工现场湿润。七天 时间内需全天候不断地保护水泥,并维护预埋件与建筑物支撑面之间的接触良好,确保预埋基础的稳定性。 四、施工注意事项 在进行预埋基础施工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安 全; 2.施工人员要仔细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正常使用;

基础工程施工顺序及方案

基础工程施工顺序及方案 一、基础工程概述 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和施工工艺等内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工程 的施工顺序和方案制定对于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对 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及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主要包括场地准备、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基础施工等环节。下面将 结合具体的施工实例对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场地准备 在进行基础工程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准备。这个阶段主要包括场地清理、 场地平整和临时设施搭建等工作。场地清理主要包括清除场地上的杂物、垃圾和不可移动 的障碍物。场地平整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对场地进行平整,为后续的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 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临时设施搭建主要包括搭建临时办公室、仓库、生活区和施工设备 的停车场等。 2. 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基础工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地基处理主要 包括地基勘测、地基改良和地基处理。地基勘测是通过地质勘察技术对场地地基进行勘测,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和地基承载能力。地基改良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提高地基的承载能 力和稳定性。地基处理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消除地基的不稳定因素。 3. 基础设计 基础设计是基础工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建筑物的基础类型、尺寸和强度等参数。基础设计主要是由结构设计师进行设计,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地基条件、建筑结构和 荷载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基础设计方案。 4. 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是基础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按照设计要求对基础进行施工。基础 施工主要包括基础开挖、基础浇筑和基础验收等环节。基础开挖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基础 进行开挖,为基础的浇筑提供合适的基坑。基础浇筑是指将混凝土浇筑到基础基坑中,形 成基础结构。基础验收是指对已经完成的基础进行验收,检验基础的质量和符合性。 三、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方案

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方案 概述 混凝土基础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的土壤中。一个良好的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安全。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基础施工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地基准备 在进行混凝土基础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地基进行准备。地基准备包括清理、平整和

压实。清理地基是为了清除任何混泥土、树根或其他障碍物。平整地基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分布和整个基础的稳定性。压实地基是为了提高地基的密度和承载能力。 2. 基础设计 在施工混凝土基础之前,需要进行基础设计。基础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尺寸和确定混凝土强度等。常见的基础类型包括浅基础(如基础板和地基梁)和深基础(如桩基和沉井基础)。基础尺寸的计算通常基于建筑物的重量、土壤的承载能

力和地震要求等。混凝土强度的确定通常是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要求来决定的。 3. 配筋布置 在施工混凝土基础之前,需要进行钢筋的布置。钢筋布置旨在对混凝土基础进行加固,提高其抗剪和抗弯承载能力。钢筋的布置应 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的建筑标准进行。布置 的钢筋应满足最小间距、最小保护层和受力 要求等。 4.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基础的施工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建筑标准进行,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在浇筑 混凝土之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混凝土 施工接缝,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必要 的措施来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空洞。 5. 养护 混凝土基础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工作。养护是指为了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稳定,以促进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展。养护应根 据混凝土的类型和厚度进行,一般需要持续

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方案 桥梁基础施工 第一节概述 桥梁上部承受的各种荷载,通过桥台或桥墩传至基础,再由基础传给地基。基础是桥梁下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础工程在桥梁结构物的设计与施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对结构物的安全使用和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影响。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建筑物失事70%~80%是由基础失败而引起。 桥址处构成地基的岩体与土层性质的复杂多变性,其规律是难以掌握的,故从施工角度来说,基础类型与施工方法的正确选择,不仅关系到造价的高低、工期的长短,而且还关系施工的难易程度甚至结构物的成败。 合理的施工方案选定,必须根据桥址处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桥梁结构体系、环境条件以及施工条件等诸因素,经过综合考虑和反复论证比选之后才能加以确定。 各种施工方法的适用性,为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合理地选用不同基础类型与施工方案。 第二节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扩大基础或明挖基础属直接基础,是将基础底板设在直接承载地基上,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基础底板直接传递给承载地基。 扩大基础的施工方法通常是采用明挖的方式进行的; 在开挖基坑前,应做好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并应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支护方案以及地面的防水、排水措施。 如果地基土质较为坚实,开挖后能保持坑壁稳定,可不设置支撑,采取放坡开挖。 实际工程由于土质关系、开挖深度、放坡受到用地或施工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需采取各种加固坑壁措施,诸如挡板支撑、钢木结合支撑、混凝土护壁等等。 在开挖过程中有渗水时,则需要在基坑四周挖边沟或集水井以利排除积水。 在水中开挖基坑时,通常需预先修筑临时性的挡水结构物(称为围堰),将基坑内水排干,再开挖基坑。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必须抓紧进行坑底土质鉴定、清理与整平工作,及时砌筑基础结构物。故明挖扩大基础施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的定位放样、基坑开挖、基坑排水、基底处理以及砌筑(浇筑)基础结构物等。

基础施工方案通用15篇

基础施工方案通用15篇 基础施工方案1 一、模板及支撑的材料要求 (1)、钢模板 (2)、木枋:50×100或60×80杉木枋或松枋; (3)、支撑尾径:Ф10以上钢管支撑。 二、作业条件 (1)、木模板备料:模板数量按设计方案结合施工进度要求进行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用量。 (2)、根据图纸要求,弹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标高控制点。 (3)、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预埋件已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安放,并办好隐蔽验收手续。 (4)、按照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施工队组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 三、模板的配制与安装要求 (1)、模板配制要求 ①、按图纸尺寸现场配制模板。 ②、本工程采用钢模板施工,所采用钢材不得弯曲、锈蚀的钢材,且模板在使用前均需刷油。 ③、侧模、底模:钢模板

④、底楞、立档:50×100或60×80杉枋或松枋;支撑尾径:Ф10以上钢管支撑。 (2)、模板安装要求 ①、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②、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③、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④、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 ⑤、支撑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所浇捣的结构不致发生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⑥、根据GB502049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四、独立式基础模板施工方法 台阶形基础模板每一阶模板有四块侧模拼钉而成,其中两块侧板的尺寸与相应的台阶侧面尺寸相等。四块侧板用木档拼成方框。上台阶模板的其中两块侧模的最下一块拼板要加长(轿杠木),以便搁摆在下层台阶模板上,下层台阶模板的四周要设斜撑及平撑。斜撑和平撑的一端钉在侧板的木档(排骨档)上,另一端顶紧在木桩上。上台阶的四周也要用斜撑和平撑支撑,斜撑和平撑的一端钉在台阶侧板的木档上,另一端可钉在下台阶侧板的木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