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2.5分)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答案】B

2.(2.5分)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与( )

A. 平均水平的高低

B.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

C. 标志值水平的高低

D.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

【答案】B

3.(2.5分)把两个地区同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对比所得的指标是( )。

A. 比较相对指标

B. 动态相对指标

C. 结构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答案】A

4.(2.5分)增长量指标就是( )

A.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B.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C. 动态相对指标

D. 发展速度-1

【答案】A

5.(2.5分)动态相对指标是指( )。

A.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对比

B. 同一现象在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对比

C.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同空间上的对比

D. 不同现象在不同时间同空间上的对比

【答案】C

6.(2.5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

A. q1p1

B. q0p1

C. q1p0

D. q0p0

【答案】D

7.(2.5分)下列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 )。

A.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答案】D

8.(2.5分)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 人均钢产量

B. 价格

C. 劳动生产率

D. 平均工资

【答案】A

9.(2.5分)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 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B. 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C. 不受权数的影响

D. 不能确定其移动方向

【答案】B

10.(2.5分)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答案】C

11.(2.5分)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答案】A

12.(2.5分)相关系数( )

A. 只适用于直线相关

B. 只适用于曲线相关

C. 既适用于直线相关,又适用于曲线相关

D. 既不适于直线相关,又不适于曲线相关

【答案】A

13.(2.5分)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灵活程度不同

B. 作用不同

C. 组织方式不同

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答案】D

14.(2.5分)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

A. 各工业企业

B. 各工业企业的全体职工

C. 一个工业企业

D. 每位职工

【答案】B

15.(2.5分)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来比较。

A. 标准差系数

B. 平均差

C. 全距

D. 均方差

【答案】A

16.(2.5分)把某地区2004年的出口额与该地区2003年的出口额进行对比所得的指标是( )。

A. 比较相对指标

B. 动态相对指标

C. 结构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答案】B

17.(2.5分)结构相对指标是( )。

A. 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

B. 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

C.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D. 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

【答案】B

18.(2.5分)要了解城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 )。

A. 典型调查

B. 普查

C. 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答案】D

19.(2.5分)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

A. 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 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 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答案】D

20.(2.5分)某企业2004年计划要求销售收入增长8%,实际增长12%,则超额完成计划程度

为( )。

A. 103.70%

B. 50%

C. 150%

D. 3.7%

【答案】D

21.(2.5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对比,属于( )。

A. 平均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答案】D

22.(2.5分)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

【答案】A

23.(2.5分)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适度左偏分布,则有( )式成立。

【答案】B

24.(2.5分)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答案】A

25.(2.5分)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产品成本调查

D. 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答案】D

26.(2.5分)当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随之减少,则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 )

A. 直线相关关系

B. 曲线相关关系

C. 正相关关系

D. 负相关关系

【答案】C

27.(2.5分)对全市科技人员进行调查,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则科技人员的职称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变量

D. 指标

【答案】A

28.(2.5分)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答案】D

29.(2.5分)统计报表大多数属于( )。

A. 一次性全面调查

B. 经常性全面调查

C. 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D. 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答案】B

30.(2.5分)在纯随机不重复抽样的情况下,调查了全及总体的19%,其抽样误差比纯随机重复抽样小( )。

A. 10%

B. 19%

C. 38%

D. 81%

【答案】A

31.(2.5分)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适度左偏分布,则有( )式成立。

A.

B.

C.

D.

【答案】A

32.(2.5分)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 ( )。

A. 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B. 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C. 非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D. 非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答案】A

33.(2.5分)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 )

A. 37.5%

B. 125%

C. 115%

D. 15%

【答案】D

34.(2.5分)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 260

B. 230

C. 215

D. 185

【答案】B

35.(2.5分)一个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答案】D

36.(2.5分)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质量情况,总体是( )。

A. 每一个企业

B. 所有60家企业

C. 每一双皮鞋

D. 60家企业生产的皮鞋

【答案】D

37.(2.5分)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 )。

A. 越小越好

B. 越大越好

C. 取决于统一的抽样比例

D. 取决于对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

【答案】D

38.(2.5分)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 每个省的人口

B. 每一户

C. 全国总人口

D. 每个人

【答案】D

39.(2.5分)上限是指( )。

A. 每个组的最小值

B. 每个组的最大值

C. 每个组的中点数值

D. 每个组的起点数值

【答案】B

40.(2.5分)如果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

A. 低度相关关系

B. 高度相关关系

C. 无相关关系

D. 完全相关关系

【答案】D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分配数列中的次数是指( C ) A、用以分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统计分组后各组对应的单位数 D、分组的次数 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4、对某市机动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 A ) A、每一辆机动车 B、每一个机动车车主 C、所有的机动车 D、所有的机动车车主 5、累计增长量( A ) 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 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 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 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 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 A、商品库存量 B、商品销售量 C、平均每人销售额 D、商品销售额 7、按全国总人口数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C A、平均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 A、历年全国的铁路总长度 B、历年全国的招生人数 C、历年全国的在校人数 D、历年全国的职工人数 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B ) A、低度相关关系 B、完全相关关系 C、高度相关关系 D、完全不相关 10、某校共20个班级;现从中按班级序号间隔相等地抽取5个班;并对这5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此类抽样调查属于( D ) A、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11、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12、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 A、次数分布 B、次数密度 C、各组次数 D、各组组距 1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 A、480 B、420 C、450 D、460 14、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同类商品;今年比去年少买20%;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了B A、10% B、25% C、15% D、20% 1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0≤r≤1 B、-1≤r≤2 C、-1≤r≤1 D、0≤r≤2 16、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B) A、100名学生 B、每一名学生 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 绩 17、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 1、一个统计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统计学期末练习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 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 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 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分解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分解 1、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 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名学生 D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 B 、工业设备调查 C 、职工调查 D 、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

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 C 、间断时点数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A 、%4%5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去年试题 1、一个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2000名学生 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名学生 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 B 、工业设备调查 C 、职工调查 D 、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 C 、间断时点数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 A 、%4%5 B 、% 104% 105 D 、%4%5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 1、一个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2000名学生 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名学生 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 B 、工业设备调查 C 、职工调查 D 、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 C 、间断时点数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 A 、%4%5 B 、%104%105、%4%5 13、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产量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A 、1.8% B 、2% C 、20% D 、18% 14、在不重复抽样中,抽样单位数从5%增加到25%,抽样平均误差( )。 A 、增加39.7% B 、增加约3/5 C 、减少约3/5 D 、没有什么变化 15 )。 A 、x > e M >o M 、x >o M >e M D 、以上都不对 1、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 、性别 B 、年龄 C 、职务 D 、民族 E 、工资 2、从表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 A 、总标题 B 、主词 C 、纵栏标题 D 、横行标题 E 、指标数值 3、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 A .结构相对数 B .比例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动态相对数 E .计划完成相对数 4、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 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 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 B.劳动生产率 C.所有制形式 D.企业名称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 B.每一个油田 C.每一台采油设备 D.所有采油设备 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 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 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 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英国人威廉·配第 B.德国人康令 C.德国人阿亨瓦尔 D.比利时人凯特勒 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 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 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B.品质标志是用文字表示的 C.数量标志是用数字表示的 D.数量标志说明总体量的特征 9.关于变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能取整数的变量是离散变量 B.可以用小数表示的是连续变量 C.只能用小数表示的是连续变量 D.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 10.关于指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量指标说明总体规模和水平 B.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C.质量指标只能用相对数表示 D.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四、多项选择题 1.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 A.国内生产总值 B.企业数 C.身高 D.体重 E.人数2.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 )。 A.增加值 B.学校数 C.机器台数 D.销售额 E.粮食产量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年龄 B.性别 C.政治面貌 D.职业 E.学习成绩(百分)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总体是由多个单位构成的 B.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转化 C.总体中单位在各个方面都相同 D.总体具有同质性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 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1、一个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2000名学生 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名学生 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 B 、工业设备调查 C 、职工调查 D 、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 C 、间断时点数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 A 、%4%5 B 、%104% 105 C 、%96% 95 D 、%4%5 13、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产量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A 、1.8% B 、2% C 、20% D 、18% 14、在不重复抽样中,抽样单位数从5%增加到25%,抽样平均误差( )。 A 、增加39.7% B 、增加约3/5 C 、减少约3/5 D 、没有什么变化 1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A 、x > e M >o M B 、x o M >e M D 、以上都不对 1、ACD 2、ACDE 3、BC 4、ABCDE 5、ADE 6、ABD 7、CD 8、AC 9、ABC10、ACE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 、性别 B 、年龄 C 、职务 D 、民族 E 、工资 2、从表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 A 、总标题 B 、主词 C 、纵栏标题 D 、横行标题 E 、指标数值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 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 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 B 城市较大 C 城市和乡村一样 D 不能比较 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 B 4% C 5% D 无法计算 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年距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 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 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 的样本,则可采用( )。 A Z 检验法 B t 检验法 C 2 检验法 D F 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 A 应选择奇数 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 C 应选择偶数 D 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 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 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 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5.5%、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 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 应选( )。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 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 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A 乡村较大 B 城市较大 C 城市和乡村一样 D 不能比较 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

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A 3% B 4% C 5% D 无法计算 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年距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 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为主体.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个变量? A、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与1之间10.算术均匀数的离差之和等于() A、零 B、1 C、-1 D、2 11.统计有三种含义,即统计活动、统计学和() A、统计数据 B、人口统计 C、外贸统计 D、数理统计12.()尺度只能区分事物的类别,但无法比较类别间的大小。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13.时间数列包括绝对数数列、相对数数列和() A、时期数列 B、平均数数列 C、时点数列 D、属性数列 14.下列变量中不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A、企业产值 B、卒业生人数 C、生产工人数 D、工资额 15.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质量检验,需要采用下列那种办法获得数据()A、全面查询拜访B、普查C、重点查询拜访D、抽样查询拜访16.分配数列由统计分组和()两个要素组成 A、频数或频率 B、观察值 C、随机变量D标准差17.在假设检验中,如果希望所考察的数值越小越好,一般要进行():A、左单侧检验B、右单侧检验 C、双测检验 D、单侧检验 18.序时平均数是一种() A、中位数 B、众数 C、动态平均数 D、静态平均数 1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关于概率的定义和性质,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概率是随机试验的长度 B. 概率是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C. 概率是统计学中的一种方法 D. 概率是随机事件的发生次数 答案:B 2. 设A、B为两个随机事件,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事件的关系? A. A和B互斥,且A和B都发生的概率为0 B. A和B互斥,且A和B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1 C. A和B互不相干,且A和B都发生的概率为0 D. A和B互不相干,且A和B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1 答案:C 3. 设X为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函数为f(x),则下列哪个选项给出了X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 A. 对于任意实数x,f(x)≥0

B. ∫(f(x)dx) = 1 C. 对于任意实数x,x在X的取值范围内 D. 对于任意实数x,x的取值范围在X内 答案:B 二、填空题 1. 样本均值是随机变量X_i (i=1,2,...,n)的平均值,其中X_i是第i个观测值。请给出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 答案:(X_1 + X_2 + ... + X_n)/n 2. 设X和Y是两个独立的随机变量,其方差分别为σ^2_X和 σ^2_Y。请问Z = 2X + 3Y的方差是多少? 答案:4σ^2_X + 9σ^2_Y 三、计算题 1. 某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20人。现从该班级中随机选取5名学生,求选出的学生中至少有一名男生的概率。 答案:设事件A为至少选出一名男生的概率,事件B为选出的学生全为女生的概率。则P(A) = 1 - P(B) P(B) = C(20, 5) / C(40, 5) ≈ 0.008 P(A) = 1 - 0.008 ≈ 0.992 四、应用题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去年试题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A、B、C、D、 13、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产量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1、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d )c A、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b)。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b)。c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b)。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c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c)。b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 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 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 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 B.劳动生产率 C.所有制形式 D.企业名称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 B.每一个油田 C.每一台采油设备 D.所有采油设备 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 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 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 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英国人威廉·配第 B.德国人康令 C.德国人阿亨瓦尔 D.比利时人凯特勒 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 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 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附含答案解析)

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d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b >。c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c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c 。b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b。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

统计期末试题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 1、指出下面的变量那一个属于分类变量( D)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2指出下面的变量那一个属于顺序变量(D )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3、指出下面的变量那一的属于数值型变量(A ) A.年龄 B.性别 C.企业类型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总体是(B ) A 2000个家庭 B 200万个家庭 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 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5.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是(A )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总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6.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参数是(D )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7.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C )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8一项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总体是(A ) AIT业的全部从业者B500个IT从业者CIT从业者的总收入DIT从业者的消费支付方式 9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A )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10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平均每月生活费支出是50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总体是(C )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B该校所有大学生的总生活费支出C该大学所有的在校本科生D所调查的200名学生11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平均每月生活费支出是50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参数是(B )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人数B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C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生活费支出D所调查的200名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12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平均每月生活费支出是50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统计是(D )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人数B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C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生活费支出D所调查的200名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13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D ) A参数B总体C样本D统计量 14为了估计某城市中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抽取500个家庭的一个样本,得到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为35%,这里的35%是(B ) A参数值B统计量的值C样本量D变量 15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称为(A )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数值型变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