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心理状态调查及干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5.95 KB
- 文档页数:3
心理辅导咨询对唇腭裂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目的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探索改善其消极心理的有效途径而进一步提高唇腭裂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方法选取唇腭裂患儿父母40人在心理辅导咨询之前和之后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根据实际个人感觉在适当的分数上“√”表示,不能错过每一项,也不要再相同的一个项目上重复的评定,将两次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经过心理疏导后,被问卷调查家属40人的SAS量表得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
结论唇腭裂患儿父母存在焦虑的心理问题,实施全面的科学序列治疗和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家长心理状态。
关键词唇腭裂;父母;焦虑;心理咨询1.方法1.1 研究设计采用焦虑量表自评方式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焦虑心理情况,了解他们经过心理咨询前后的内心变化,采用描述及统计学分析研究。
1.2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2月到2018年3月之间40例唇腭裂(5个月≤年龄≤6 岁)患儿父母。
其中男5人,女35人,(22≤年龄≤37)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含高中)6人,高中以下(不含)24人。
1.3研究工具/方法1.3.1研究工具焦虑自评量表(SAS)本量表含有20个反应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率分别为四级评分,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五个为反向评分。
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
(1)在自评者评定以前,让其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含义弄明白,然后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其评分标准“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小部分时间有;“3”表示相当多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
根据患儿父母在接受心理咨询前后心理情绪状况作出问卷,填写量表。
(2)如果评定者文化程度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AS问题的内容,可由工作人员逐条念给他听,让评定者独自做出评定。
(3)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一下评定结果,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评某一项,也不要在相同一个项目上重复评定。
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身健康状况调查及早期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摘要】目的:探讨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治疗的唇腭裂患儿父母共计50例护理资料。
结果:观察组患儿父母护理后评分均值(112.5±10.4)分,与护理前相比[(160.3±17.4)分]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父母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的改善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最大限度消除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有助于日后获得患儿手术治疗前后的家庭配合。
【关键词】唇腭裂,心理干预,护理,心理健康唇腭裂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病之一,我国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1.6,唇腭裂患儿的出生往往令其父母产生沮丧等心理,甚至出现焦虑和敌对情绪等表现,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1],为了进一步探讨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方法,笔者总结50例相关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唇腭裂患儿父母共计50例,患儿年龄为7个月-38个月,50例患儿父母中有35例有固定职业,15例无固定职业;有46例为双亲,有4例为单亲;有18例生活在城市,有32例生活在乡镇。
纳入标准:患儿父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感、抑郁感、敌对表现、自卑感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患儿父母均为患儿的生物学意义父母(即亲生父母);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排除存在精神异常史者,排除因个人隐私原因不能配合调研工作者。
50例患儿父母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心理护理的25例为对照组,早期心理干预的25例为观察组,两组患儿父母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父母进行常规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在患儿父母有明显忧虑、抑郁表现时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和安慰,通过讲述治愈病例等方式来提高父母对唇腭裂患儿治疗的信心,最大限度消除患儿父母的心理阴影等。
浅谈唇腭裂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唇腭裂是口腔颌面比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据世界卫生组织权威机构统计,全球约7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唇腭裂患者,占人类先天性畸形的25%。
唇腭裂患儿的降生给其家庭、父母带来的心理压力及患儿长大后承受的心理损伤是难以估量的。
该病症治疗期间,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科学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 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分析1.1 亏欠感由于家长知识缺乏对唇腭裂这种疾病的病因认识不全面,又顾虑孩子今后的生活、事业、前途等会受到影响,使患儿父母倍感压力,心理上更是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平日常常百倍的呵护、溺爱,甚至娇纵成性,我行我素。
1.2 焦虑情绪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医,初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口音的不同以及受长期负面心理阴影的影响,一时间沟通交流会比较困难,往往医护人员善意的建议也不被理解和接受,以至于给护理和治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3 顾虑重重很多家长对手术情况不了解,有些家长已咨询了很多地方患儿手术后的情况。
根据他们了解的情况,个别不成功的手术、不良的病例及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加剧了患儿家属担心手术失败和手术预后的压力。
1.4 抵触情绪住院后患儿家属看到别的孩子手术前禁食、静脉穿刺等非常痛苦,出于心疼孩子的心理,有时会对医护人员正常的治疗护理产生抵触情绪。
1.5 素质差异患儿和家属来自天南地北,从农村到城市、从省内到省外,生活方式、日常习惯各不相同,对喂养知识了解不同,以及孩子营养状况不同,家属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影响医疗护理的正常进行。
2 减轻患儿家属心理压力的护理措施2.1 不定期与患儿家属进行彻底的、细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其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打消不必要的顾虑和担心,对年龄较大患儿进行同样的健康心理教育,帮助其尽快恢复心理健康。
唇腭裂患儿及家长围手术期的双向心理护理【摘要】唇腭裂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发育畸形,我国的发生率为1.82%[1]。
由于此类患儿表现出与一般患儿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而患儿家长的心理特点也是决定患儿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唇腭裂;围手术期;双向;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05-01我们对患儿及家长同步加强了心理护理,为手术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唇腭裂患儿128例,其中男57例,女71例,年龄最小3个月,平均2岁5个月。
1.2 结果:通过对128例唇腭裂患儿的双向心理护理,消除了患儿的恐惧,孤独感,增强了患儿的信心的同时,使家长全面了解了有关唇腭裂疾病的知识等,稳定了家长的情绪,使家长密切配合,手术均取得了成功。
2 患儿的心理护理2.1 术前心理护理:①熟悉环境患儿从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环境,对医院的特殊场景和特殊设施,缺乏安全感。
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患儿及向家长介绍院内规章制度和病室环境,协调好病室间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患儿熟悉环境、尽快从从陌生环境和孤独中解脱出来。
②树立信心唇腭裂患儿进食有一定的困难,食物易从鼻腔溢出,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同时打击患儿的自信心。
给患儿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强调这种现状是暂时的,经过手术治疗以后能恢复其正常容貌和生理功能,把同年龄组患儿安排在同一病室,介绍成功的手术案例,树立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③尊重患儿,消除自卑心理唇腭裂患儿发音呈腭裂语音,担心受人歧视,不愿与人交往,表现得害羞、孤僻、胆怯。
对患儿多鼓励,保护患儿的自尊心,鼓励患儿与其他人多交流,不过多注视其面容,不在其面前讨论,更不能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同时注意患儿意志的培养。
④除恐惧心理面对临床处置和特殊检查加上害怕手术等产生恐惧。
唇腭裂患儿母亲身心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黄韬;王晓萌;农晓琳【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5)004【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唇腭裂患儿母亲身心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症状量表及访谈对96例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及42例健康儿童的母亲进行心理调查.将病历资料根据不同因素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病例组患儿母亲在总分、心理、家庭、社会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2)唇裂伴或不伴牙槽突裂组(CL±A)的总分、心理、家庭、社会功能水平均较唇腭裂组(CLP±A)、腭裂组(CP)低(P<0.05);(3)患儿年龄、唇腭裂类型、母亲的职业、居住地、生育年龄可对病例组不同维度得分有影响(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心理压力较正常儿童母亲大,伴腭裂者压力更甚,乡镇母亲需要更多序列治疗的宣教及治疗指导,应注重在患儿治疗前、后期持续为其提供心理疏导.%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 (CLP).Methods:Using the self-made symptom scale to investigate 96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CLP and 42 mothers of normal children.Results:The quality of life ment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family well-being scores of the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CL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s (P<0.05).In terms of the psychological,social function dimension,cleft palate (CP) group lower than cleft lip (CL)±alveolarcleft (A) and CLP±A group (P<0.05).The children'age,the type of CLP,mother's occupation,residence and childbearing age could influence the differentdimensions scores of case group(P<0.05).Conclusion:Mothers of CLP children have higher psychological pressure than normal children's mothers.Township mothers need more mission and treatment guidance on team approach,and medical staff should focus on provid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ontinuously to them through the treatment period.【总页数】4页(P551-554)【作者】黄韬;王晓萌;农晓琳【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语音室,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宁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8【相关文献】1.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状况对照研究110例 [J], 赵雯;黄志平;刘旭峰;张杰2.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健康状况的城乡对比研究 [J], 张馨月;周婕妤;蒙田;吴越琳;石冰3.唇腭裂患儿母亲与正常儿童母亲心理状态对照分析 [J], 魏雪琼;董美燕4.唇腭裂患儿母亲怀孕期间的生活调查 [J], 王雷5.基于"互联网+"模式早期干预对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创伤成长水平及喂养情况的影响 [J], 杨婷;康红涛;靳绍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中地区农村唇腭裂患儿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王伯钧;玉铭;韦青松;秦小云;文琼仙;周思;陈廷生【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27)001【摘要】目的:了解桂中地区农村唇腭裂患儿家属心理健康现状,探索对其进行心理支持和治疗的新思路,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对500名桂中地区农村唇腭裂患儿家属分别在入院第一天和出院当天进行心理调查,同时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入院第一天调查的患儿家属多个项目分值高于国内常模,而出院当天调查的项目分值有所下降而趋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中农村唇腭裂患儿家属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必须早期及时加强心理健康的指导.【总页数】3页(P151-153)【作者】王伯钧;玉铭;韦青松;秦小云;文琼仙;周思;陈廷生【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柳州,545002;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柳州,545002;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柳州,545002;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柳州,545002;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柳州,545002;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柳州,545002;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柳州,54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2【相关文献】1.心理干预对唇腭裂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 [J], 马灵灵;王禹锟;龙梅2.遵义市某三甲医院PICU患儿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J], 何庆荣3.唇腭裂二期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给予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J], 马志伟;崔晓旭;赵书娥;李彦荣;张铮;杨伟卓;王新;李秀芳;陆亚玲;徐晓兰4.433名"微笑列车"唇腭裂修复患儿家属对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 [J], 廖林英;欧阳冰5.唇腭裂序列治疗中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 [J], 高红;赵巧云;黄金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47中国美容医学2019年1月第28卷第1期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 Jan. 2019.Vol.28.No.1•护理美学•唇腭裂患儿手术修复治疗及围术期共情护理干预分析杜胜华(通城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湖北 通城 437400)[摘要]目的:探究引入基于共情层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技术对唇腭裂患儿美容效果及家属对面部美容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将笔者医院收治的148例唇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2)。
两组患儿在全麻气管插管麻醉下进行唇腭裂同期修复。
对照组在围术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引入基于共情层面的心理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儿的病情恢复情况、情感状况、面部美容效果以及家属对其面部美容的满意程度。
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SAS、SDS评分及各项CBC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对面部美观的满意度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唇腭裂患儿的临床护理期间引入基于共情层面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患儿的抑郁焦虑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面部美观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关键词]唇腭裂;患儿;共情心理干预;病情康复;情感状况;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9)01-0147-03Surgical Repair and Perioperative Empath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Cleft Lip and PalateDU Sheng-hua(The First Department of Surgry, Tongche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Tongcheng 437400,Hubei,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n the effects of beauty and facial beauty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empathy aspect in children with cleft palate. Methods 148 cases of cleft palate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76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72 case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wo groups were given the simultaneous repair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under the anesthesia of 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n the basis of above,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troduc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empathy aspect. The recovery status, emotional status, facial cosmetic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family members on facial cosmetic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SAS, SDS scores and CBCL scores of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9.4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5.00%,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2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6.67%, P<0.05). Conclusion In clinical nursing of children with cleft palate, the introduc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empathy aspec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bad mood, and the children'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tatus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improve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beauty of the face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cleft lip and palate; children; empath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ehabilitation of illness; emotional status; nursing intervention唇腭裂作为常见的先天性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患者不仅仅伴随有严重的呼吸、咀嚼、吞咽、语言等口腔功能障碍[1],同时由于其严重的生理缺陷通常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及社会行为障碍,对其正常地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护理干预对围术期唇腭裂患儿家长心理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对围手术期唇腭裂患儿的家长心理问题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将70例唇腭裂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对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
结果围手术期唇腭裂患儿的家长焦虑水平在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根据围手术期唇腭裂患儿的家长心理特点,实施科学、细致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
【关键词】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家长心理问题[中图分类号]R7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9-0080-01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我国发病率约为1.624:1000,男女比例为1.5:1。
[1]在我国,目前唇腭裂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综合序列治疗。
[2]唇腭裂患儿家长由于孩子面部畸形的事实,加之巨额治疗费用以及孩子以后上学、就业、婚姻等问题都给他们带来很大心理压力,而家长的心理状况却是决定患儿能否接受治疗的关键。
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自2009年8月至今,依托民政部-李嘉诚联合基金会实施的贫困家庭患儿“重生行动”项目,已为近百例贫困家庭唇腭裂患儿实施了修补整形术。
我们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将专科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针对围手术期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全程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颌面外科病房住院手术的唇腭裂患儿家长70例,其中男性33名,女性37名,年龄21~44岁,文化程度小学16例,初中38例,高中及以上6例;患儿类型分别为唇裂20例,腭裂20例,唇腭裂30例,其中男孩28例,女孩42例,年龄0.3~19岁。
1.2调查方法1.2.1一般个人信息:包括家长姓名、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状况以及患儿出生时诊断、手术年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