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生产学》教学大纲-8页word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8
禽生产学教案授课教师:依合丽木尼沙职称:助教课程教学:禽生产学课型:大课教材:《家禽生产学》对象:畜牧兽医禽生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科系禽生产学教案授课教师:依合丽木尼沙职称:助教课程教学:现代养禽业课型:大课教材:《家禽生产学》(2002年)对象:畜牧兽医上课时间:教学目的:1、了解《禽生产学》的基本概念;2、了解现代养禽业的特征;3、了解国、内外养禽业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1、架构养禽业的七个体系;2、养禽业生产的五大特点。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计论式+实例课时安排:1、介绍家禽概念及禽生产学概念、基本内容和其它专业基础课的关系;(8分钟)2、介绍现代养禽业的概念及含义;(8分钟)3、现代养禽业的系统工程;(20分钟)4、现代养禽业的生产特点;(图示)(20分钟)5、介绍我国及我省近年各种家禽业发展的特点、生产水平及管理水平。
(列表)(15分钟)6、了解世界养禽业发展特点、生产水平及管理水平。
(图示)(15分钟)7、小结:养禽业、《禽生产学》的基本状况(2分钟)思考题:1、学习禽生产学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何在?2、现代家禽生产的主要特点和内涵是什么?3、支撑现代家禽生产的主要技术体系有哪些? ?4、试论我国家禽业生产在现阶阶段的形势和主要发展方向。
(2分钟)禽生产学教案授课教师:依合丽木尼沙职称:助教课程教学:家禽的生物学特性课型:大课家禽的外貌教材:《家禽生产学》(2002年)对象:畜牧兽医上课时间:教学目的:1、了解家禽的生物学基本特性;2、了解家禽的外貌特征教学重点:1、新陈代谢、体温调节、繁殖、消化特点;2、掌握头部、颈部和体躯各部名称及与品种、性别、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系;3、掌握与生产性能密切相关的体尺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1、体温调控机理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计论式+实例课时安排:1、介绍家禽的生物学特性:新陈代谢特点,体温调节特点,繁殖特点消化特点,喜水性(鸭、鹅),群居、栖息、富神经质、群序行为等;(50分钟)2、介绍鸡的外貌(图示);(15分钟)3、鸭的外貌(图示);(8分钟)4、鹅的外貌(图示);(5分钟)5、体尺测量指标和测量方法。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307017040学时/学分:64/4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本课程与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学、畜牧场环境卫生与经营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关系密切。
这些课程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是基础理论与生产的结合。
本课程主要是阐述现代家禽生产中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从事家禽生产及技术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特点是“立足生产、重视实践、体现现代”,实用性强、技术性强及综合性强。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了解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2.掌握家禽的生理与生物学特性3.熟悉家禽的品种4.掌握家禽的繁殖5.熟悉人工孵化6.了解禽类的饲养环境7.熟悉家禽的常用饲料8.掌握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9.掌握产蛋鸡的饲养管理10.掌握肉用仔鸡生产11.熟悉种鸡的饲养管理12.熟悉蛋鸭的饲养管理13.熟悉肉鸭饲养管理14.了解鹅的饲养管理15.了解人工强制换羽16.掌握免疫接种与疾病防治17.了解特种禽类生产二、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专业4年制,动物科学专业5年制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理论教学部分1.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1)了解发展养禽业的重要性(2)理解现代养禽的概念及其特点(3)了解近几年我国养禽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2. 家禽的生理与生物学特性(1)了解外貌特征(2)理解内部构造与机能(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泌尿系统、内分泌器官、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器)(3)掌握家禽的生物学特性3.家禽的品种(1)了解家禽的起源与品种形成(2)理解家禽的品种分类(3)掌握家禽的主要品种及其特征4.家禽的繁殖(1)了解母禽生殖生理(2)了解公禽生殖生理(3)理解禽类的受精与持续受精原理(4)理解家禽的自然交配繁殖(5)掌握禽类的人工授精方法5.人工孵化(1)了解孵化场的建筑要求及设备(2)掌握种蛋的管理方法(3)了解禽类胚胎发育(4)理解孵化的条件及原理(5)了解机器孵化法(6)理解孵化效果的检查和分析(7)了解孵化技术新进展(8)掌握初生雏禽的雌雄鉴别方法6.禽类的饲养环境(1)理解温热环境定义(2)理解光照定义及其重要性(3)理解通风换气的重要性7.家禽的常用饲料(1)了解家禽的营养需要(2)理解家禽的饲料及其应用(3)掌握配合饲粮的方法8. 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1)理解培育雏鸡和育成鸡的任务(2)掌握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3)掌握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方法9.产蛋鸡的饲养管理(1)理解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的定义及其在生产中的实践意义(2)理解产蛋鸡的环境控制(参考第六章)(3)理解蛋鸡的光照管理方案(参考第六章)(4)掌握产蛋鸡的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合(参考第七章)(5)掌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6)掌握产蛋期的日常管理10.肉用仔鸡生产(1)了解现代肉鸡生产体系(2)掌握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方法(3)了解优质黄羽肉鸡的生产11.种鸡的饲养管理(1)掌握蛋用种鸡的饲养管理(2)掌握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12.蛋鸭的饲养管理(1)了解雏鸭的培育方法(2)理解育成鸭的饲养方法(3)掌握产蛋鸭和种鸭的饲养管理13.肉鸭饲养管理(1)理解并熟悉雏鸭的饲养管理(2)了解填鸭饲养管理要点及填饲技术(3)掌握肉用麻鸭的饲养管理(4)理解并熟悉种鸭的饲养管理14. 鹅的饲养管理(1)了解育雏的过程(2)了解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3)掌握种鹅的饲养管理(4)了解养鹅技术改革的方向(5)了解肥肝生产和禽肉加工15.人工强制换羽(1)了解强制换羽的意义及应用(2)了解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3)了解强制换羽的生物学效果分析16.免疫接种与疾病防治(1)掌握疫苗接种方法(2)掌握鸡常见几种疾病防治17.特种禽类生产(1)了解七彩山鸡及其生物学特性(2)了解肉鸽及其生物学特性(3)了解鸵鸟及其生物学特性(二)实验教学部分实验一观察家禽的生理构造(1)掌握剖检家禽时的正确宰杀方法(2)观察并熟悉家禽各系统、器官、组织的准确位置及详细构造实验二家禽的人工授精(1)掌握家禽的采精和输精过程和方法(2)理解家禽精液的常规检查重要性及其操作方法(3)理解精液的稀释和低温保存实验三孵化器的构造和管理(1)了解孵化器的构造和使用按实物依此识别孵化器的各部构造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猪生产学大纲(总8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wine production (五号宋体)课程编码:0 (由教务处统一编码)总学时:32 实验学时:16 学分:3适用对象:畜牧兽医三年制大专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包括猪场建设、猪的品种、猪的育种、猪的营养与饲料、种猪生产、幼猪培育、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和养猪场经营管理等部分。
2、目的和任务:(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国内外猪禽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猪禽品种资源及其利用、猪禽营养及饲料配合、猪禽各阶段饲养管理及各类群产品及其流通等。
(2)要求学生在学习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饲养学、家畜繁殖学、家畜育种学等课程基础上,系统学习有关猪的生产与经营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猪生产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小4号黑体)第1章:绪论授课学时: 2基本要求:1-1 正确理解养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 了解计算了解我国养猪历史及发展概况。
1-3 了解国外养猪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重点:我国养猪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难点:国内外养猪业的未来走向作业:①中国养猪生产的主要成就有哪些?②中国养猪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教学方法:①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②课堂讨论;③教学录像。
第2章:猪的生物学特性授课学时: 2基本要求:2-1 了解猪的起源与进化;2-2 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2-3 牢固掌握猪的行为学特点。
重点: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难点:猪的行为学特点作业:①野生驯化的必要条件是什么?②猪的嗅觉在仔猪寄养中有何作用?③母猪的母性行为在养猪生产中有何应用价值?教学方法:①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②提问;③教学录像;第3章:猪的品种授课学时: 4基本要求:3-1 了解中国地方猪种类型与特点;3-2 中国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3-3 掌握国外引进主要猪种特性。
《禽生产学》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课程名称:禽生产学课程类别:必修适用对象:《动物科学》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学分: 4(理论与实验)+1(教学实习)参考学时: 64+20一、课程定位和性质1、课程地位《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研究家禽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特性、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的理论和生产过程的科学。
它随着养禽业的发展而发展,养禽业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正是《禽生产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通过《禽生产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养禽业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了解优良家禽品种及育种技术,掌握从孵化到育雏期、育成期、成年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及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特点和饲料配合等各个环节的先进技术,为将来从事畜牧兽医相关专业职业教育和家禽生产研究奠定基础。
2、先修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生化学》、《畜禽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育学》、《动物微生物学》等。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禽生产学》的课程设计遵循的理念是基于“以实际生产流程为导向”,根据未来职业的工作需要,以真实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知识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之中,并按养禽生产过程和认知规律合理构建学习情景。
2、项目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总体思路是以家禽生产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本课程模块和课程内容。
鸡生蛋、蛋孵鸡、雏鸡长大后再生蛋,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产出大量的商品蛋、商品肉鸡或种鸡,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课程按这一生产流程的各环节设计教学模块,分为概述、品种繁育、孵化、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和综合实践7个教学模块。
3、课程内容选择标准由教师和实践专家共同在岗位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排序。
本课程根据家禽生产环节来设计学习情景,结合生产实际又不脱离教材。
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全过程指导,内容新颖,操作规范,实用性强。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家禽生产学是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家禽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家禽养殖的各个环节,了解家禽生产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二、课程目标1、掌握家禽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的品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方面。
2、熟悉家禽生产的最新技术和设备,了解家禽生产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3、了解家禽生产的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家禽生产的环保和安全管理工作。
4、能够进行家禽生产的设计和规划,具备家禽生产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三、课程内容1、家禽的品种、生物学特征、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家禽饲料营养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的营养需求、饲料配方、饲料加工等方面的内容。
3、家禽疫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4、家禽生产的最新技术和设备,包括智能化养殖、环保技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
5、家禽生产的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生产的环保管理、安全管理、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6、家禽生产的设计和规划,包括家禽场的规划设计、家禽品种的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四、课程形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
2、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
3、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个方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课程特色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以下特色:1、实践教学:本课程设置了许多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等,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家禽养殖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
2、案例教学: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家禽养殖的生产和管理技能。
《禽生产学》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课程名称:禽生产学课程类别:必修适用对象:《动物科学》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学分: 4(理论与实验)+1(教学实习)参考学时: 64+20一、课程定位和性质1、课程地位《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研究家禽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特性、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的理论和生产过程的科学。
它随着养禽业的发展而发展,养禽业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正是《禽生产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通过《禽生产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养禽业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了解优良家禽品种及育种技术,掌握从孵化到育雏期、育成期、成年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及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特点和饲料配合等各个环节的先进技术,为将来从事畜牧兽医相关专业职业教育和家禽生产研究奠定基础。
2、先修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生化学》、《畜禽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育学》、《动物微生物学》等。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禽生产学》的课程设计遵循的理念是基于“以实际生产流程为导向”,根据未来职业的工作需要,以真实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知识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之中,并按养禽生产过程和认知规律合理构建学习情景。
2、项目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总体思路是以家禽生产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本课程模块和课程内容。
鸡生蛋、蛋孵鸡、雏鸡长大后再生蛋,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产出大量的商品蛋、商品肉鸡或种鸡,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课程按这一生产流程的各环节设计教学模块,分为概述、品种繁育、孵化、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和综合实践7个教学模块。
3、课程内容选择标准由教师和实践专家共同在岗位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排序。
本课程根据家禽生产环节来设计学习情景,结合生产实际又不脱离教材。
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全过程指导,内容新颖,操作规范,实用性强。
辉县市一职专教案首页课程名称:畜牧学概论任课教师:胡院军第十一章:养禽生产计划学时:6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家禽的品种及外貌特征;2.了解家禽的生物学特征;3.掌握家禽的饲养管理方法。
重点:家禽的饲养管理方法难点:思考题:第一节家禽的生物学特性家禽是指通过驯化在家养条件下能够生存繁殖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鸟类。
其驯养的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近100 年内由于人们的培育和不断改善其环境条件,使其生产能力大力提高。
其固有的生物学特性,比如就巢性已减弱或不具有了。
了解家禽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有目的的加强饲养管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体温高、代谢旺盛鸡的标准体温是41.5℃。
心跳很快,每分钟脉搏可达200~350次。
鸡的基础代谢高于其它动物,为马、牛等的3倍以上。
安静时耗氧量与排出二氧化碳的数量也高一倍以上。
这就是说,鸡的生命之钟转动得快,寿命相对就短,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尽量为鸡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利用其代谢旺盛的优点,来为我们创造更多的禽产品。
一只蛋鸡年产蛋15~17kg,为其体重的10倍。
二、繁殖潜力大母鸡的右侧卵巢与输卵管退化消失,仅左侧发达,机能正常。
鸡的卵巢用肉眼可见到很多卵泡,在显微镜下则可见到12000个卵泡(有人估计远高于此数)。
高产鸡年产蛋300枚以上,大群年产蛋280枚已经实现。
每枚蛋就是一个巨大的卵细胞。
这些蛋经过孵化如果有70%成为小鸡,则每只母鸡一年可以获得200个小鸡。
鸡的繁殖潜力不仅表现在母鸡方面,而且公鸡的繁殖能力也是很突出的。
根据观察,一只精力旺盛的公鸡一天可以交配40次以上,每天交配10次左右是很平常的。
鸡的精子不像哺乳动物的精子容易衰老死亡,一般在母鸡输卵管内可以存活5~10天,个别可以存活30天以上。
不仅如此,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发育到两个胚层的原肠期,当鸡蛋被排出体外,由于温度下降胚胎发育停止,在适宜温度(5~15℃)下可以贮存10天,长者到20天,仍可孵出小鸡。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Reproduction in Poultry一、课程概况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四年制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性质:动物科学专业课课程开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总学时:57学时(其中讲课45,实验12学时)课程实习1周课程学分:2课程分类:必修课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科学教研室本课程要求在修完家畜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基础上开设本课。
二、课程内容介绍《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干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家禽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孵化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家禽生产学》主要内容包括家禽生物学、家禽育种及繁育技术、家禽的孵化、家禽的管理、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家禽的无公害化生产、禽产品的加工。
本课程共分十章,重点内容是蛋鸡生产管理、繁育及孵化技术。
三、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 ( 3 学时 )本章重点:现代家禽业系统工程的生产特点,世界和我国养禽业生产动态及和产水平,现代养禽必备条件,我国养禽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及最新研究进展。
1.现代家禽业2.国内外养禽业概况第二章家禽生物学(6学时)本章重点:家禽品种的分类方法,外貌部位的名称,外貌特征和性别、年龄的关系,家禽的新陈代谢、休温调节、繁殖特点、骨骼肌肉、呼吸、消化、生殖系统等,蛋的构造,产蛋机理及产蛋规律等。
第一节家禽品种的分类第二节家禽外貌第三节家禽生理解剖特点第四节蛋的品质构造第三章家禽育种及繁育技术(8学时)本章重点:家禽的主要性状及其它遗传,鸡、鸭、鹅的品种,多性状选择法,禽类的生殖生理,选配分类,配种方法与注意事项,常规繁育技术和现代繁育技术等。
第一节家禽的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特点第二节家禽品种第三节家禽的选择与淘汰第四节家禽配种第五节现代家禽的繁育技术第六节家禽育种的工作技术第七节家禽的繁育技术第四章家禽的孵化(8学时)本章重点:各种家禽的孵化期,胚胎发育及其所需条件,影响孵化率的因素,种蛋选择、保存、运输与消毒,孵化器,孵化过程等。
第九章养禽生产内容提要:本章介绍禽类生物学特性,家禽经济类型及代表品种,论述家禽的孵化与育雏方式,禽舍建筑与养禽设备的基本知识,蛋禽与肉用禽饲养管理的基本环节及技术,并介绍现代化养禽生产的生产指标、工艺流程与产业化体系。
我国在世界上是养禽大国。
目前禽蛋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禽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二。
我国人均占有的禽蛋量已达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现代良种家禽具有生长快,性成熟早,繁殖力强,饲料利用率高,体格小,适合于大规模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且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在短期能生产出大量价格低廉的优质动物蛋白-禽蛋和禽肉,是解决人类蛋白质食品的理想途径之一。
第一节家禽的生物学特性一、家禽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鸟纲→鸡形目→鸡亚目→鹑鸡亚目→雉科→雉亚科→原鸡属→鸡种。
2n=39对家禽:鸟类中经人类长期豢养驯化,在家养条件下能生存繁衍后代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禽类。
如鸡、鸭、鹅、火鸡、鸽、鹌鹑、珠鸡等叫家禽。
二、家禽的生物学特性家禽属于鸟类,具有以下不同于家畜的生物学特征。
1. 全身覆盖羽毛,能阻碍皮肤表面的蒸发散热,保温性强,不怕严寒。
2. 体温高、新陈代谢旺盛。
体温高41~42℃,以每kg体重计算,家禽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和散发的二氧化碳的量约为大家畜的2倍多。
3.有喙无牙,有嗉囊、肌胃。
采食量较大,为W的7%~8%,牛2%~3%,猪3%~4%。
对饥渴比较敏感。
消化道短,胃肠无消化粗纤维的酶,盲肠可分解粗纤维,饲料粗纤维含量不宜过高。
4. 骨骼愈合有气室,前肢演变成翅膀,但已失去飞翔能力。
由于骨骼细中空,在饲养时不可乱赶乱踢。
5. 无汗腺,有气囊,抗暑能力差。
除用肺呼吸散热外,传导和对流散失部分体热,排泄可带走部分体热。
6. 无膀胱,有泄殖腔。
尿液汇集在输尿管,形成尿酸盐白色结晶体,与粪便同时排出体外。
7. 卵生,雌性仅有左侧输卵管,雄性睾丸位于体腔内。
胚胎发育经过体内、体外两个阶段。
家禽生产学讲义此文档为WORD版可编辑修改目录第二章家禽的生物学第一节家禽的外貌特征第二节家禽的生理解剖第三节家禽的生殖系统第三章品种与育种第一节禽的品种和繁育体系第二节重要性状的遗传第三节育种原理和基本方法第四节鸡的育种程序第四章家禽的孵化第一节孵化厂和孵化设备第二节种蛋的管理第三节胚胎发育第四节孵化条件第五节孵化管理技术第六节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第五章家禽的管理第一节家禽的行为学第二节家禽的饲养环境控制第三节家禽的饲养方式第四节家禽管理中的技术操作第六章蛋鸡生产第一节蛋用雏鸡的培育第二节蛋用育成鸡的培育第三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第四节蛋种鸡的饲养管理第七章肉鸡生产第一节白羽肉种鸡的饲养管理第二节快大型肉仔鸡生产第三节优质肉鸡生产第八章水禽生产一、我国水禽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二、肉鸭生产的关键技术三、肉鹅生产的关键技术第九章特种经济禽类生产绪论第二章家禽的生物学第一节家禽的外貌特征一、一般特征:全身羽毛还有翼;头小眼大没牙齿;骨骼愈合有气室;肋骨还分节;小脑和胸腿肌肉发达;有嗉囊、肌胃、泄殖腔无膀胱;肺小有气囊;横隔膜只剩痕迹;雌禽产卵无乳腺,生殖器在左侧;雄禽睾丸在体内;靠肋骨与胸骨的运动进行呼吸。
二、鸡的外貌1、头部品种、性别、健康、生产性能冠:受♂H 控制,♂>♀(单冠、豆冠、玫瑰冠、草莓冠、肉垫冠、羽毛冠、杯状冠)2、羽毛羽毛按结构分为三类:真羽、绒羽、发羽羽毛更换:从出壳到成年,三次更换出壳不久5周龄齐 6~13周龄开产前来年秋冬季↑↑↑↑绒羽→幼羽→青年羽→成年羽→成年羽羽毛形状(雌性激素)母:颈羽鞍羽尾羽圆而短。
公:梳羽蓑羽镰羽尖而长3、皮肤:表皮+真皮,较薄除尾脂腺外,缺乏汗腺和脂腺。
肤色与经济价值:黄白黑三种,那种价值高?三、鸭、鹅的外貌特征(一)鸭的外貌特征1、一般特征①喙长扁平形,喙缘两侧呈锯齿形②上喙有一豆状突出称喙豆③喙的颜色是品种特征之一④前肢主翼羽尖狭而短小⑤有色羽的副翼羽上有翠绿色羽斑,称镜羽⑥后肢胫部较短⑦除第一趾外,趾间有蹼(二)鹅的外貌特征四、体尺测量1.胸角:将家禽仰卧在桌上,用胸角器两脚放在胸骨前端,即可读出所显示的角度,可反映肉禽胸肌发育的情况。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Reproduction in Poultry
一、课程概况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四年制动物科学专业
课程性质:动物科学专业课
课程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课程总学时:57学时(其中讲课45,实验12学时)课程实习1周
课程学分:2
课程分类:必修课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科学教研室
本课程要求在修完家畜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基础上开设本课。
二、课程内容介绍
《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干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家禽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孵化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家禽生产学》主要内容包括家禽生物学、家禽育种及繁育技术、家禽的孵化、家禽的管理、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家禽的无公害化生产、禽产品的加工。
本课程共分十章,重点内容是蛋鸡生产管理、繁育及孵化技术。
三、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 3 学时 )
本章重点:现代家禽业系统工程的生产特点,世界和我国养禽业生产动态及和产水平,现代养禽必备条件,我国养禽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及最新研究进展。
1.现代家禽业
2.国内外养禽业概况
第二章家禽生物学(6学时)
本章重点:家禽品种的分类方法,外貌部位的名称,外貌特征和性别、年龄的关系,家禽的新陈代谢、休温调节、繁殖特点、骨骼肌肉、呼吸、消化、生殖系统等,蛋的构造,产蛋机理及产蛋规律等。
第一节家禽品种的分类
第二节家禽外貌
第三节家禽生理解剖特点
第四节蛋的品质构造
第三章家禽育种及繁育技术(8学时)
本章重点:家禽的主要性状及其它遗传,鸡、鸭、鹅的品种,多性状选择法,禽类的生殖生理,选配分类,配种方法与注意事项,常规繁育技术和现代繁育技术等。
第一节家禽的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特点
第二节家禽品种
第三节家禽的选择与淘汰
第四节家禽配种
第五节现代家禽的繁育技术
第六节家禽育种的工作技术
第七节家禽的繁育技术
第四章家禽的孵化(8学时)
本章重点:各种家禽的孵化期,胚胎发育及其所需条件,影响孵化率的因素,种蛋选择、保存、运输与消毒,孵化器,孵化过程等。
第一节家禽的胚胎发育
第二节孵化条件
第三节种蛋的选择、保存、运输、消毒
第四节机器孵化法
第五节我国传统孵化法
第六节孵化效果的检查和分析
第七节初生雏的分级和运输
第八节初生雏的雌雄鉴别
第五章家禽的管理(6学时)
本章重点:家禽的行为,家禽的环境,不则类型禽舍环境条件的特点,光照对家禽的影响,家禽的各种管理方式等。
第一节家禽的行为
第二节家禽的环境
第三节常见的光照管理
第四节管理方式与管理技术
第六章蛋鸡生产(8学时)
本章重点:育雏条件;雏鸡的饲养管理,育成鸡的饲养管理,蛋鸡饲
养管理等。
第一节雏鸡的培育
第二节育成鸡的培育
第三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第七章肉鸡生产(4学时)
本章重点:现代肉鸡的特点及生产体系的组成,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优制黄羽肉鸡,蛋用种鸡的饲养管理,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现代肉鸡业
第二节肉用仔鸡生产
第三节优质黄羽肉鸡生产
第四节种鸡的饲养管理
第八章水禽生产(6学时)
本章重点:水禽的生活习性及生长发育规律,鸭、鹅的品种及繁育方法,雏鸭、中雏鸭、种鸭的饲养管理;雏鹅、仔鹅、种鹅的饲养管理,品种的选择与杂交,填肥技术,屠宰技术。
第一节水禽的生物学特点
第二节水禽品种与繁育
第三节水禽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肥肝生产
第九章家禽的无公害化生产(5学时)
本章重点:健康家禽与患病家禽不同表征性状比较,家禽保健的基本要求,全进全出制,隔离饲养、消毒,免疫与预防性药物。
无公害生产的
概念、HACCP在养禽生产中的应用。
1.健康家禽与患病家禽的表征
2.家禽的保健与疾病预防措施
3.家禽的无公害化生产的组织
第十章禽产品的加工(3学时)
1.第一节禽类的检疫、屠宰
2.第二节禽肉制品的加工
3.第三节禽蛋制品的加工
《家禽生产学教学实习》教学大纲(停课实习1周)
实习一禽场介绍与禽场布局
实习二禽的品种介绍、种禽测定与选择
实习三禽场管理与禽场计算机管理系统
实习四禽舍测量与禽场设计
实习五鸡场生产的日常管理
实习六水禽场生产的日常管理
实习七家禽的屠宰测定
实习八家禽的肉品分析
实习九禽的日粮配合与饲料生产
实习十讨论、汇报与总结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和课程实习。
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采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的将本课程抽象的机理、原理和调节方式展示给学生。
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能力。
2、结合生产实践和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及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二)实验(12学时)
(三)课程实习(1周)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我校的培养定位,认真组织课程实习,使学
(四)考试环节
1、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实验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主要分为:填空、简答、判断、概念与名词、综合论述和选择。
2、课程实习成绩评定:成绩与操作水平和掌握的技能及实习态度有关,根据实习表现及操作能力和实习论文心得综合评定。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使用教材:《家禽生产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动物科学专业用》作者: 杨宁主编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规模化养鸡新技术》,主编:朱庆,四川科技出版社,2003《养鸡关键技术》,主编:杨志勤,参编:朱庆,杜晓惠,四川科技出版社,2002
编写:王克超
审定:动物科学教研室
2004.6.24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