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申报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对2007年全省供销社及社属企业进行综合考核的通知【法规类别】供销合作【发文字号】供办[2007]85号【发布部门】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发布日期】2007.12.28【实施日期】2007.12.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对2007年全省供销社及社属企业进行综合考核的通知(供办〔2007〕85号)各市、县(市、区)供销社,省社各投资企业:为检查落实年初全省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营造“增先创优”的氛围,省社决定对2007年全省系统工作进行综合考核。
现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客观、公平、科学地反映各地供销社及社属企业改革和发展情况。
二、考核类型对市、县、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及社属企业进行分类考核,并按“先进市级供销社”、“先进县级供销社”、“先进基层社”、“先进专业合作社”和“全省供销社先进企业”五个序列进行评比表彰。
三、考核办法(一)先进市级供销社1、考核对象:各市供销社。
2、指标设置:按主要经济指标、服务“三农”指标、体制创新指标、“新网工程”建设指标和加分指标综合计分。
(1)主要经济指标(基准分95分):共设5项,指标均据全省系统上报的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计算出全系统当年各项考核指标的平均值和各单位对应指标的实际值,并将全省系统平均值作为评判各指标最终得分的依据。
①利润总额(基准分45分)。
指年度汇总利润,以各地上报的电讯月报数字为准。
上年实现利润为正值,以上年实绩为计分依据。
达到上年实绩可得基准分,每增加5万元在基准分上增加0.1分(以总分65分封顶),每减少5万元在基准分上减0.1分(以0分为底线)。
上年利润为负值,当年实现扭亏为盈,计45分;并依据利润增加幅度,每增加5万元另计0.1分。
②净资产收益率(基准分15分)。
指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供销社综合业绩考核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供销合作【发布部门】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发布日期】2012.10.22【实施日期】2012.10.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供销社综合业绩考核办法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供销社,省社各投资企业:为贯彻落实省政府53号文件和省供销社二届三次理事会议精神,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各地供销社工作业绩,进一步推进全省系统各项工作加快发展,切实增强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为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根据全国总社考核办法,特制定2012年全省供销社综合业绩考核办法,请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社工作大局,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参照全国总社考核办法,按照省供销社二届三次理事会议要求,突出工作重点,优化考核指标,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各地供销社及投资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努力开创供销社改革发展新局面,大力推进全省供销社实现创新发展、联合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和安全发展。
二、考核类型对市、县、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及社属企业进行分类考核,并按“先进市级供销社”、“先进县级供销社”、“先进基层社”、“先进专业合作社”、“先进综合服务社”和“全省供销社先进企业”6个序列进行评比表彰。
三、考核办法(一)先进市级供销社和先进县级供销社1.考核对象:各市、县(市区)供销社。
2.指标设置:分五个方面共150分(基准分)。
按照22类、41项考核指标综合计分。
各项考核指标均设基准分。
(1)主要经济指标(基准分60分):共设销售总额、利润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4类8项考核指标,指标均据全省系统上报的会计报表(2012年12月份电讯月报)和统计报表(2012年统计年报表)。
①销售总额(基准分7分):以全省平均值为基准分。
②销售增长率(基准分8分):以全省平均增长率为基准分。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已撤销)•【公布日期】•【文号】供销厅合字[2010]87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其他规定正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的意见(供销厅合字〔2010〕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合作社: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总社决定在“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实施基础上,自2010年起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活动。
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国发40号文件和“五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立足供销合作社优势和资源,以规范化建设为手段,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为重点,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供销合作社流通网络为纽带,全面提升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带动力和影响力,推动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自2010年起,每年选择一定数量的专业合作社,引导其加强规范化管理,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示范带动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其制度更加健全、管理不断规范、竞争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
2010年建设200个示范专业合作社,平均每个发展社员500户以上,带动社员1000户以上,帮助每户社员年实现收入5000元以上。
二、主要内容(一)规范化管理。
一是强化组织机构建设。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健全相应工作机构,明确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理阶层的职责和理事长、监事长和经理的责权利关系。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开展2012年度全省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供销合作【发布部门】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发布日期】2012.12.06【实施日期】2012.12.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开展2012年度全省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供销社,省社各投资企业:为全面总结年度工作,认真检查年初省社二届三次理事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省政府53号文件、省社二届三次理事会议精神,努力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省社决定正式开展2012年全省系统综合考核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围绕省社二届三次理事会议和省社有关文件要求,全面、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各地供销社及投资企业改革和发展情况,推动全省系统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二、考核类型按“先进市级供销社”、“先进县级供销社”、“先进基层社”、“先进专业合作社”、“先进综合服务社”和“全省供销社先进企业”6个序列分类进行考核评比。
三、考核办法按照《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供销社综合业绩考核办法的通知》(供办〔2012〕35号)、《2012年全省基层工作任务分解表》(详见供发合〔2012〕53号)执行。
四、考核程序及评比、表彰办法(一)先进市社:由各市社自查后,根据附表1据实认真填写上报,所填报的数据必须与上报省社的统计数据、财务数据相一致。
对“资产总额、政府发文支持供销社改革与发展、政府专项发展资金”及其他省社不能直接调取的数据指标及证书复印件等,各市社必须随附表1集中上报省社考核办。
省社考核办对上报材料进行复审,届时未收到相关文件及证明不予加分,除理(监)事会是否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协会)、政策环境指标外,市社的其他数据含辖县区级社,但不含省直管县。
省社通过考核打分排序,16个市全部纳入考核范围,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授予“2012年度全省先进市级供销社”称号。
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供销合作【发布部门】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发布日期】2014.04.09【实施日期】2014.04.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供销社,省社各直属企业:现将《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4年4月9日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简称“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保证资金有效使用,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推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农业综合开发制度,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型合作示范项目是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全国总社”)组织地方供销合作社实施、地方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参与管理的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与农业综合开发地方项目协调发展。
第三条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分为一般项目和产销对接项目。
(一)一般项目是指由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主体实施的项目,包括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和流通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以专业合作社为主、兼顾龙头企业,中央财政资金用于扶持专业合作社的比例70%以上,专业合作社项目不低于50万元、龙头企业项目不低于100万元。
(二)产销对接项目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由一个从事农产品流通加工的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龙头,带动与其有出资关系和其他利益联结关系的多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申报、共同实施的产加销组合项目。
中央财政资金投入产销对接项目不低于600万元,其中用于专业合作社比例不低于50%。
第四条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等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安徽省司法厅,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0.07.01•【字号】皖农合[2010]207号•【施行日期】201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皖农合〔2010〕207号)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水产)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局,司法局,财政局,商务局,人民银行各市中心支行,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银监局:为贯彻落实农业部等11部委《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推进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重要意义2005年以来,我省通过组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创建工程”,培育了一批组织机构健全、带动能力较强、促进农民增收效果较明显的示范合作组织,为推动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
实践证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是探索新形势下政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加大扶持,努力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扎实、有效地推进。
二、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省委4号文件精神,始终围绕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观念,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服务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通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进一步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努力使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带动农户能力明显增强。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关于申报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的通知
【法规类别】供销合作
【发布部门】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
【发布日期】2012.08.02
【实施日期】2012.08.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关于申报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供销总
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的通知
各市供销社、农发局,广德、宿松县供销社、农发局、省社各投资企业:
根据全国总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供销经联字〔2012〕6号),为做好2013年我省供销社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要求
1、申报项目必须符合总社和国家农发办《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
《申报指南》在总社网站/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农业综合开发栏目下载。
2、项目申报以扶持合作社项目为主,兼顾龙头企业项目,中央财政资金的70%以上用于扶持合作社。
所以各地申报项目要突出合作社的重点,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打造农业
综合开发项目示范点。
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项目优先安排。
按照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对金寨。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印发《关于实施“612”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棉花、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供销合作【发布部门】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发布日期】2009.02.19【实施日期】2009.02.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印发《关于实施“612”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棉花、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供销社,省社各投资企业: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意见》(皖政〔2008〕46号),全面提升我省棉花、茶叶两大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省供销社制定了《关于实施“612”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棉花、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现予印发,请各地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九日关于实施“612”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棉花、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意见》(皖政〔2008〕46号),全面提升我省棉花、茶叶两大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根据“532”提升行动的总体要求和两大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实施“612”行动计划的具体意见。
一、充分认识省政府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重要意义为加速提升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省政府决定,从2008年开始,在全省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
其主要内容是:从2008年起,经过五年的努力,即到2012年,着力提升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3000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全省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
这是在新的起点、新的层次上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历史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全省棉花、茶叶两大主导产业通过实施“121强龙工程”及多年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龙头企业实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两大产业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公布2014年度安徽省供销社“新网工程”示范网点评选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供销合作社
•【公布日期】2015.03.12
•【字号】供发业〔2015〕22号
•【施行日期】2015.03.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公布2014年度安徽省供销社“新网工
程”示范网点评选结果的通知
供发业〔2015〕22号各市、县(市区)供销社,省社各投资企业:
根据《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度安徽省供销社“新网工程”示范网点的通知》(供发业〔2015〕16号)文件精神,省供销社评共选出31个“新网工程”示范网点,并授予“安徽省供销社‘新网工程’示范网点”称号。
现
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
各单位要扎实推进“新网工程”“642”提升行动,充分发挥示范网点带动作用,为提升我省流通现代化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2014年度安徽省供销社“新网工程”示范网点名单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
2015年3月12日附件:。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申报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新型
合作示范项目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布部门】安徽省供销合作社
【发布日期】2011.07.26
【实施日期】2011.07.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申报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的通知
各市供销社、农发局,省社各投资企业:
根据全国总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供销经联字〔2011〕6号),为做好2012年我省供销社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扶持范围、对象和重点
(一)合作社、龙头企业项目
1、扶持范围:围绕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桑蚕、畜产品、蜂产品等供销合作社传统特色产业实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合作社实施的种植养殖基地、加工以及流通类项目,龙头企业实施的加工、流通设施项目。
2、扶持对象: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合作社、龙头企业。
其中合作社要求供销社通过资金
入股领办、主办,形成紧密产权关系、资本纽带,具有较强的控制力;龙头企业要求供销社持股比例应达到相对控股以上,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3、扶持重点:继续以扶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