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讨厌父母说的10句话,你有说过吗?
- 格式:doc
- 大小:509.0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三学生“最讨厌”听到父母说的五句话第一篇:初三学生“最讨厌”听到父母说的五句话初三学生“最讨厌”听到父母说的五句话.h1 {FONT-WEIGHT: bold;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22pt;MARGIN: 17pt 0cm 16.5pt;LINE-HEIGHT: 240%;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6pt;MARGIN: 13pt 0cm;LINE-HEIGHT: 173%;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6pt;MARGIN: 13pt 0cm;LINE-HEIGHT: 173%;TEXT-ALIGN: justify}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难免有些难以消除的代沟。
尤其是孩子常常对父母会有“出言不逊”的表现,站在双方的角度上看,或许各自都有不同的理由。
近日,记者调查了部分12-18岁学生和30-45岁家长,将票选前五名的最令父母和孩子头疼的5句话分别列出,并请专家点评其中的心理因素,或许对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言语误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父母最令孩子头疼的五句话:1.这种题也不会,你平时都在干什么?(孩子不解理由:“不懂就是不懂,为什么只要有不会做的题,你们就怀疑我们上课不认真听呢?”)2.不准你这样!(孩子不解理由:“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先经过爸妈的同意,我们感到很约束。
”)3.考那么差,你看别人都比你好。
(孩子不解理由:“大人间为什么都爱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较,自尊心很受挫。
”)4.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孩子不解理由:“不是不准,就是不行,我们偶尔也想自己拿主意啊。
【家庭教育】孩子最不喜欢听的10句话一些心理专家最近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最感恐惧的是家长会对他们说出如下的话:
1.“傻瓜,没用的东西。
”
2、“你简直是个废物。
”
3.“你太好了,能做这样的事。
”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如果我说不,我就是做不到!”
6、“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
7.“请不要再这样了,好吗?”
8、“你若考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买……”
9.“你做这样的事我很难过。
”
10、“你又做了错事,简直是坏透了。
”
专家认为儿童的心脏是脆弱的。
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
每一句鼓励的话都会让孩子们变得自信,但粗鲁的斥责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尊严。
轻易地否认你的孩子并怀疑他们的能力是可怕的。
“愚蠢、愚蠢、愚蠢和糟糕”是孩子们心中最严厉的判断,无情地将他们变成家庭或学校的“替代品”。
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同时,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变得灰色。
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亲一直在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爱迪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许多家长缺少发现,缺少培养的方法,而使“天才”与自己的孩子擦肩而过。
“最讨厌父母讲这句话”!对照看看你每天讲了几句!这20句话都是由孩子们整理的,他们听到的“家长经常说的话”,还附上了他们的点评。
如果想让孩子听你话,真应该好好读一下孩子的评语。
父母说:“别人为什么做得到,你为什么做不到?”孩子想:都做得到是吧,那天下大同还是梦吗?孩子最害怕父母拿别人跟自己比较,这样会挫败他们的自尊心。
父母说:“爸爸妈妈这样都是为你好!”孩子想:不解释。
这句话非常空洞,小孩子会觉得这句话最万能的地方就是要揪住自己的小辫子不放,更容易让孩子唱反调。
父母说:“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孩子?”孩子想:不解释。
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了,孩子很敏感,这种话会伤害他们一辈子。
父母说:“我们家以后就指望你了!”孩子想:虽然是这个事,但要不要把话说这么直白啊?听得心里烦。
这种话无疑会让孩子感到巨大的压力,苦不堪言,父母请少说。
父母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从小到大不知道为你操了多少心,你怎么就不知道回报呢?”孩子想:你生我下来就是为了获得回报的?对了,没经我同意你凭什么生我啊?小孩很单纯,总是把“因果关系”放在第一位,父母应尽量避开这样的语句,不要让孩子徒增压力。
父母说:“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孩子想:不解释。
孩子也知道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但是很多时候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走神。
父母应该引导他们提升注意力。
父母说:“老师说你……”孩子想:最烦的就是这句,家长眼中的老师都是神。
如果老师说的话是鼓励,是称赞,那家长就应当说。
如果老师说的是批评,那么家长也应该淡化批评,先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再找出问题。
父母说:“你这个时候还不努力,你想干啥啊?”孩子想:我想做你不让我做的事。
记住不要老是说负面词语,孩子很容易受伤,更激起反抗心理。
父母说:“跟学习无关的活动少去参加!”孩子想:可算是弄懂了为什么中国孩子会是现在这样知识面狭窄。
不要束缚孩子在学业外的兴趣爱好,宁愿要一个全能快乐的孩子,也不要书呆子。
父母说:“在同样的教室和环境下学习的,你为什么学不过别人呢?”孩子想:这句话明显悖论,懒得反驳了。
你最不喜欢父母说的三句话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教育我们,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但是,有时候他们说的话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或者不愉快。
在我看来,以下是我最不喜欢父母说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你不能做到这件事情。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的父母常常会这样告诉我。
他们认为我太年轻了,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一些任务。
但是,这种话语会让我感到很失望和无助。
它会破坏我的自信心和动力。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但有时候当我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这句话仍然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第二句话是:“你应该像别人一样做。
”当我有自己独特想法或者追求时,我的父母常常会提出这种建议。
他们认为只有按照社会上普遍接受的方式去做才能成功。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目标。
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而放弃自己的想法,那么我可能会失去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
因此,我认为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第三句话是:“你不应该这样做。
”当我做出一些决定或者行为时,我的父母常常会提出这种建议。
他们认为我的行为可能会有负面影响或者后果。
但是,有时候我需要犯错才能学习和成长。
如果我总是听从他们的意见而不尝试自己的方式,那么我可能会失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机会。
总之,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对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他们说话时,也需要考虑到我们的感受和需求。
有时候他们说的话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或者无助。
但是,我们需要学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尝试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实现目标。
孩子对父母不耐烦的十句话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孩子不耐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和父母沟通和相处的过程中。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有时候会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不耐烦的情绪。
下面是关于孩子对父母不耐烦的十句话:1. “你们老是唠叨,我知道该怎么做,不用一遍又一遍地讲给我听!”孩子在叛逆期常常觉得父母唠叨太多,不愿意听他们的忠告和建议。
2. “你们不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总是随意指挥我,我有我的自主权!”孩子希望能够被理解和尊重,而不是被父母简单地命令和控制。
3. “你们总是干涉我的私人生活,我需要自己的空间和私密性!”孩子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不希望被父母过度干涉和监管。
4. “我不需要你们的关心和照顾,我有能力照顾自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希望能够获得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被父母过度保护和包办。
5. “你们总是为我操心,我想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孩子希望能够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而不是总是依赖于父母的帮助和支持。
6. “你们从来不听我的意见和建议,只顾着自己的想法!”孩子希望能够被父母重视和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一味地忽视和否定。
7. “你们总是为我安排好一切,我想拥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权!”孩子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主导权和决策权,而不是被父母过度操控和左右。
8. “你们对我的要求太高了,我觉得很有压力!”孩子希望能够被父母循循善诱,而不是总是要求他们达到过高的标准和期望。
孩子对父母不耐烦的情绪是一种正常的情感表达,父母应该尊重并理解孩子们的心情,试着跟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让互相之间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关系。
希望父母们能够关爱孩子们,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不耐烦的孩子多少有些让人伤心,在我们阅读后也得以更明白一些】。
第二篇示例:孩子对父母不耐烦是家庭中常见的现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的不耐烦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同时也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这种情绪。
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十句话作为家长,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些话可能我们说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却有着不良的影响。
下面是我总结的十句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话。
1. “你怎么这么笨!”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生气或者着急的时候口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和无助。
孩子的智力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2. “你做错了,我不爱你了。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生气或者失控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和无助。
孩子需要知道,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不会因为他们的错误而改变。
3. “你这样做不如你哥哥/姐姐。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比较孩子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和无助。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点。
4. “你太胖了,要减肥。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关心孩子的健康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和无助。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健康饮食和运动,而不是强调他们的体重。
5. “你这样做不好,我来帮你。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帮助孩子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无助和失去自信。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分干预。
6. “你不听话,我打你。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生气或者失控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和无助。
我们应该用温和的语气和方式来引导孩子,而不是使用暴力。
7. “你这样做会让我丢脸。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关心孩子的形象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无助和自卑。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而不是过分强调外在形象。
8. “你不好好学习,将来会一事无成。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关心孩子的未来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和焦虑。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学习,但不应该过分强调成绩和未来。
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1.'你永远也不会成功':这句话会让孩子失去信心,降低自尊心和自信心,无法迎接挑战和面对失败。
2. '你真是个笨蛋':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自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3. '我不喜欢你':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影响他的情感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
4. '你应该像你的兄弟姐妹一样':这种比较会让孩子感到不公平和不被尊重,容易产生竞争心理。
5. '你的朋友都比你好':这种比较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不被重视,影响他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6. '我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烦的孩子':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愤怒,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造成不好的影响。
7. '你不值得我浪费时间':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对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8. '你的问题不重要':这种无视孩子的问题和感受会让他感到不被理解和不被尊重,可能导致他压抑自己的情感。
9. '你是我最大的失望':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无助,对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10. '如果你做不到,我会很失望':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和害怕,可能导致他们降低期望值和自我要求。
- 1 -。
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一句伤人的话带来的杀伤力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以下这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
不管再怎么生气,或者开玩笑,也不要对孩子讲。
1“咱家什么条件你不知道啊”“咱家什么条件你不知道啊。
”“谁让咱家这么穷呢!”“像我们家这么穷的人,想都别想...”这样的话,你是不是也经常脱口而出?特别是最近开学了,父母们都少不了给自家孩子置办开学装备,小到笔和本,大到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因价位选择而产生的亲子矛盾在近期尤其尖锐。
穷人家的孩子被富养,固然是一种病。
但一味地在孩子面前说穷,更给他灌输不安全的金钱观,长大后要么过分苛责自己,要么过于爱慕虚荣。
更妥当的做法是,坦诚地告诉你的孩子:我们家不富裕,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断努力,会越来越好。
比物质贫穷更可怕的,是用贫穷的思维禁锢孩子的一生。
多少父母自己缺乏努力和尝试,一生活在拧巴和仇富里,还把这种无能和戾气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一生活在负罪感里。
2“我说不行就是不行”“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这一招确实有效,孩子听过之后十有八九不会再“反驳”。
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此信服,暂时的沉默会在一次次累计之后,形成更严重的反抗。
惧怕不等于信服,口服不等于心服,家长的威信不应该用在逼孩子就范上。
要尊重孩子的选择,遇到分歧多跟孩子商量,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言拒之”。
3“你看看人家XXX ”“你看人家谁谁,你再看看你。
”“要知道你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我怎么会生下你这样的孩子。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好,早起早睡抢着做家务,天天看书从不玩游戏。
这些气话,在焦灼无望的时候,从父母嘴里说出来,简直是分分钟的事儿。
这世间多少事儿,都是一时逞快容易,再想收回来就难了。
长此以往,孩子从父母那边长期感受到否定和打击,便在心里埋下了自卑、缺爱的种子。
其实,孩子做错时,家长首先要反省的,是自己没有教育到,还是孩子故意做错事以此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永远不要跟父母说的十句话
永远不要跟父母说的十句话
永远不要跟父母说的十句话,谁没说过?父母一辈子把我们培养成人不容易!在陪伴他们的时间里面,你有没有说过下面这些话,却不知道伤了他们的心呢?
1、好了,好了,知道,真罗嗦!
2、有事吗,没事?那挂了啊。
(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理解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
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
4、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一些他们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5、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父母的建议,也许不能起到作用,可我们是否能换一种回应的方式?)
6、叫你别收拾我的房间,你看,东西找都找不到!
(自己的房间还是自己收拾好,不收拾,也不要拂了父母的好意)
7、我要吃什么我知道,别夹了!
(盼着我们回家的父母总想把所有关心融在特意做的菜里,我们默默领情就好)
8、说了别吃这些剩菜了,怎么老不听啊!
(他们一辈子的节约习惯,很难改,让他们每次尽量少做点菜就好)
9、我自己有分寸,不要老说了,烦不烦
10、这些东西说了不要了,堆在这里做什么啊!
(他们总想把跟我们成长有关的东西都收藏起来,也许占满房间,多年后,看到自己还是婴儿时的小棉袄,难道不是很惊喜吗?)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说了这10句中的一句或几句,但请体谅我们的爸爸妈妈,作为子女,我们都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人生很短,一定要珍惜你身边的亲人,爱人,朋友。
不要等到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你才知道这些人对你是多么的重要,善待生命,孝敬爸爸妈妈,要知道,不管你做错了什么,爸爸妈妈都会原谅你的,家,才是你永久的港湾。
孩子对父母不耐烦的十句话
孩子对父母不耐烦的话可能因人而异,但以下这些话比较常见:
1. 别说了,你们那一套早过时了。
2. 别问了,跟你们说了也不懂。
3. 我知道了,真啰嗦。
4. 烦不烦啊,我的事不用你管。
5. 你能不能别管我,我已经长大了。
6. 我不想和你说了,你根本就不理解我。
7. 你总是这么做,从来都不听我的意见。
8. 这是我的生活,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你管。
9. 你能不能别打扰我,我在写作业/玩游戏/看电视。
10. 你看看别人家的父母,再看看你自己,真是的。
这些话语可能会伤害到父母的感情,因此建议孩子在与父母交流时,尽量保持尊重和耐心,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最讨厌父母说的10句话,你有说过吗?
1.我们是不行了,孩子,就看你的了!
把孩子的发展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
这种家长往往得过且过,患得患失。
自我丧失感虽然是为人父母的共性,但它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里,这种心里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2.“你看看人家谁谁谁!”
或许这是家长们最长说的一句话了,而恰恰是孩子们最讨厌的一句话。
这种比较对孩子价值观确立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种破坏。
3.“没时间管你,不挣钱怎么过日子啊?”
名人言:“没有时间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抽时间和孩子相处是教育最大的前提。
4.“宝宝,爸爸不听话,打他!”
经常见到一些父母把孩子当玩具或者宠物,为了好玩,开这样或那样的玩笑。
要知道孩子小时候是不辨是非的,什么行为得到鼓励和刺激,什么行为就得到强化。
父母不应该随便利用孩子开玩笑,在这些无聊的玩笑中,孩子会养成不良的习惯,滋生不良的价值取向。
5.“进了前三名,妈妈给你买……!”
物质奖励看似是一种增强孩子动力的保障,其实弊大于利。
孩子学习不是为家长学的,考砸了惩罚,考好了奖励,破坏了孩子对知识的正常理解,也助长了孩子的功利心。
6.“没有原因,我说不行就不行!”
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长头脑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
这不仅会导致亲子关系对立,更会破坏和妨碍孩子的公正心和民主意识成长,缺乏协商能力,甚至还会滋生暴力倾向。
7.“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谁管得了你啊?”
一般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并非孩子完全不服管,可能只是不小心旧错从犯,这会让孩子觉得委屈。
此类方法前两次用或许会让孩子感到愧疚,但是用多了就会引起逆反,索性将错就错。
8.“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
因为孩子是自己养的,所以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把愿望强加于孩子,任由情绪随意发泄,无视孩子的个人意愿。
会让孩子心生怨意,久而久之形成孩子与家长关系紧张或滋生叛逆。
9.“你怎么这么笨?”
反复的言词否定,无异于毁灭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自我否定并且在面对同一件事时越来越恐惧。
10.“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要爸爸还是要妈妈?”
如果是真离婚另当别论,如果仅仅是个玩笑,那就太愚蠢了,孩子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他一定会想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离婚?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他也一定会考虑自己会跟谁,但结果更遭,因为他发现跟谁都很痛苦。
如此周而复始地焦虑不安,很可能形成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