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渭丰镇中心学校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研修工作方案2016.10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6
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县局“减负增效”规定,深入推进我校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西安丰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一)校本教研领导小组1、机构组成:组长:李金荣副组长:黄学工吴锦文杨新顺成员:梁建东胡其勇杨凤全何素芳2、工作职责:①、负责全校校本教研的统一规划,安排部署,组织领导等工作;检查督导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②、宣传校本教研,为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提供经费和物质保障。
③、和上级教研部门协调,邀请专家培训、指导全校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相关培训。
④、定期、不定期对校本教研学科指导小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定,确保校本教研工作扎实有效进行。
⑤、每学期末及时汇总、总结全校校本教研情况,并向上级教研部门汇报。
⑥、每学年组织评选校本教研先进教研组、校本教研先进个人、校本教研成果(课题、论文、课例、反思等)一次。
(二)校本教研学科指导小组1、机构组成:(1)语文组组长:梁吉平成员:何素芳胡立新梁建东杨凤全吉康怀(2)数学组组长:姚学旺成员:曾治国吴锦文杨新顺(3)英语组组长:付国芳成员:应婧华卉王鑫孟必正郭继余2、工作职责:①、负责本学科的校本教研规划、实施工作,指导、检查、督促各组做好实施、研究、交流等工作;与教导处一起对本学科校本教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保证学科校本教研工作顺利进行。
②、积极组织本学科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并使之经常化、规范化。
③、动员本学科教师及时收集与本学科有关的校本教研信息,并通过交流活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④、每学期末及时总结本学科校本教研开展情况,并向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汇报。
⑤、及时总结本学科校本教研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在全校进行交流和推广。
(三)校本教研信息资料小组1、机构组成:组长:宋立山副组长:衡德祥成员:何素芳吴锦文梁建东杨凤全杨新顺2、工作职责:①、及时收集、分类、整理、保存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学科指导小组与校本教研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作计划罗江县慧觉学校(2016-2017学年)新的学期即将开始,根据罗江县教育局的工作要求,我校本学期将继续加强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作,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保亭教育局新修订的《工程一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程实施方案》和《罗江县中小学校校本研修管理评价量表考核办法》文件精神,我校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作将进一步完善。
在网络教研中存在多数参训教师被动参与、部分教师对网络技术的使用不够熟练、部分教师对网络教研和校本研修重视度不够的现象,必须结合我校教研实际和教育技术水平,全面推进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二、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及责职1、领导小组:组长:王冬(校长)副组长:周波(教导主任)成员:丁黄俊(语文科组长)陈明斌(数学科组长)谢忠泉(综合科组长)网络技术指导:廖硕2、领导小组职责:①组织老师进一步深入学习《工程一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程实施方案》和《罗江县中小学校校本研修管理评价量表考核办法》。
②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和业务学习。
③定期评比优秀博客、优秀课件、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博文等,总结学校网络教研阶段性成果和经验。
④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教育技术投入和硬件建设。
3、网络技术指导职责:①完善学校现有信息技术手段,改进网络教研硬件环境。
②负责网络教研技术培训和各学科教学的技术指导。
③继续加强网络教研平台的维护及更新,提供网络教育技术支持。
三、网络教研与校本研修的工作目标(一)网络教研1、充分发挥网络研修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间的零距离交流与互动,积极开展在线研讨活动,通过网络研讨促进研修,提升教学教研能力,促进自我成长与自我发展。
2、以博客为平台,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学会分享。
3、通过网络汇集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的视频资料,学会管理和使用网络资源。
4、学校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教研活动。
旬阳县赤岩镇中心学校“国培计划(2016)”—陕西省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为了有效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更好地整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资源,增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实效性,根据国培项目组《“国培计划(2016)”——陕西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实施方案》和旬阳县《“国培计划(2016)”——陕西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遵循“培训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题化”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课堂教学,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修目标1.完成“信息技术应用”主题研修及校本实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方法策略,有效实施课程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2.完成“高效课堂建设”主题研修,明确高效课堂建设的关键因素,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实践高效课堂的能力。
3.完成“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主题研修与实践,掌握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的操作方式和成果表达规范,提升校本研修能力。
4.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全员常态化研修,逐步形成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
三、研修对象旬阳县赤岩镇中心学校未参加乡村教师工作坊项目培训和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外,都要参加本次国培研修学习,参培学员有46名。
创建校级工作坊四个(语文、数学、英语、幼儿教育),其中语文工作坊20名,数学19名,英语2名,幼儿教育5 名。
四、组织机构组长:梅平副组长:陈彪成员:刘世刚王江涛牟翌蒋慧张卉王刚刘春荣吴仪芳李和鹏向艳袁从安五、研修内容本项目采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混合培训方式,从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为主题的引领性研修,过渡到自主性研修。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实施方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围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建设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和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加大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等方面的应用力度,探索研训一体化有效途径,创新远程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培训的常态化、社区化、校本化、专业化。
教育部计划在“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中单列“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以下简称网络研修)子项目,针对中标省市的本项工作,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特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研修任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利用百年树人远程研修平台,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网上备课、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形式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以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问题和需求为中心,结合教师日常教学活动,采取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对承担省市7000名左右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为期1年不少于1左右的时间,对教师进行不少于1借助课例研究e流程常态化开展校本或校际课例研究计划。
案例课程12学时3、指导老师课例研究案例学习与平台操作(学科专家)4、管理者8月至7月,其中:l8月19日至9月10日:骨干培训者培训;l9月11月至6月30日:全员远程培训;l7月1日-7月30日:培训总结。
六、研修方式(一)组班方式原则上以本校教研组或者备课组为单位组成研修小组,教研组长或者备课组长任小组组长。
区县指导教师负责本区县多个研修小组的指导。
对于参训教师人员不足组成校本研修小组,可以用结对帮扶的方式就近跨校研修小组,结成学习共同体。
由县区负责人和参与学校共同决定小组组长。
(二)培训平台利用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搭建的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系统作为本项目的培训平台()。
户县祖庵镇中心学校国培计划(2016)校本与网络整合研修工作总结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经校领导、教研组长多次开会研讨,最终确定了我校的教研主题为《如何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历时一学期的研修,我们在县局的直接指导下,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为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使新学年的研修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成果更加显著,现在将活动总结如下:一、研修主题的生成:校本主题教研是从解决教学实际中产生的问题入手,联系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师个体的反思和教师群体的合作、交流、互助,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故而关注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教学设施落后,信息技术很难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学校偏远,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学生基础差,素质参差不齐;特殊学生(如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单亲家庭等)多,家庭教育很难配合学校工作。
诸多因素导致我校的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的困境之中。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很早就开始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恰逢县教育主管部门倡导开展学校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整合活动,我们就将我校的研修活动的主题确定为“《聚焦校本激活课堂》”,细论如何有效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二、成立研修领导机构,确立研修目标,完善研修制度接到开展主题研修活动的通知当天,我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由吴健主任担任副组长,主抓主题教研工作。
由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担任组员。
主题教研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从确定审核研修课题,到制订校本研修的各类计划,从确立相关制度,到组织培训组员工作。
领导小组分工明确:教务处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其他成员在教务处主任的统一组织下落实校本主题研修具体工作。
教研组长制定本教研组的研修主题,拟定教研组的研修计划,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展开研修活动,督促组里教师完成研培任务,做好相关资料的汇总,做好考勤、考核等工作。
2016校本研修计划及实施方案刘楼一中2016年校本研修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注重知识更新与拓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能力训练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形成一支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二、实施校本研修的目的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学者型的教育者。
2、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
3、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型组织。
三、实施校本研修的策略1、建立校本研修中心,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
(1)、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安排、布署全校校本研修工作。
(2)、学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查校本研修工作。
(3)、教科室具体组织落实校本培训工作。
2、健全校本研修制度,建立校本研修工作档案。
(1)、健全校本研修制度,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保证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
(2)、校本研修要长计划、短安排,早准备、重落实,勤记录、详收集、抓过程。
(3)、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建立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档案。
3、采取多种校本研修形式,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素质。
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2)、基本功研修:按照教师职业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的要求,组织教师学习理论、进行时间和技能培训,使教师在原有水平上有一定的提高,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
(3)、教育教学能力研修:在新课改中,主要突出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育行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尽快成长和成熟。
(4)、教育科研能力研修:积极参与校本课题研修,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等课题不断研修、挖掘、总结,提升教师问题研究水平,增强问题研究意识,提高问题研究能力。
2、实施校本研修活动中,开展“十好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做好十件事:(1)读好一本教育名著;(2)写好一篇心得体会;(3)上好一节公开课;(4)做好一个优秀课件;(5)承担好一个课题研究;(6)带好一个班;(7)交好一个“知心朋友”(学生);(8)搞好一次演讲(教学交流、研讨发言或演讲比赛);(9)写好一份教学经验总结;(10)发表一篇好论文。
(二)各阶段研修安排各个阶段的研修主题、学习时长、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如下表所示。
四、学习方式1.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本项目采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混合研修方式,基于教师实际教学情境,结合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将网络远程学习和现场研修实践相结合,引导教师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改进、在研修中提升。
2.引领性研修与自主性研修相结合。
本项目设计从引领性研修过渡到自主性研修。
引领性研修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由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设计研修主题、制定研修计划、提供研修资源和研修指导。
引领性研修告一段落后,具有一定校本研修经验的项目学校可参照引领性研修的模式组织实施自主性研修,根据学校情况自主设计研修主题计划,有效展开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
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将同时推荐研修主题,提供研修资源和研修指导。
3.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相结合。
本项目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将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相结合,学员在完成每个阶段任务包规定学习任务的同时,在研六、考核评价考核旨在以评价促研修,促动研修目标的落实;从参与度、贡献度、影响力三个维度记录并考量;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1.学员考核本次研修学员的考核分为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两项。
2.学校学科工作坊主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合格。
3.区域工作坊坊主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合格。
坊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占比50%;二是本坊成员的平均得分,占比50%。
坊主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满分100分)如下表所示:七、服务保障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使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增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客服热线电话:4007799010。
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2014年9月。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工作方案
一、项目目标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提供的平台,围绕“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主题,以学科为载体,创建学校学习共同体,探索创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有机整合的模式与活动;探索如何将项目远程培训与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常态化需求的网络社区建设有机结合;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二、项目对象
•学校全体教师。
三、召开研修动员会,创建学校工作坊
•召开学校全体教师研修动员会,动员教师全员参与。
•创建学校工作坊: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工作坊。
•四、研修安排
• 1.第一阶段研修主题:找到真问题,拟定培训时间:2016年9月12日--9月30日
•2、第二阶段研修主题:案例学习备一案,拟定培训时间:2016年10月10日--10月23日
•3、第三阶段研修主题:结伴研修破难点,拟定培训时间:2016年10月10日--10月23日
•3、第四阶段研修主题:成功共分享,拟定培训时间:2016年11月28日--12月18日
•五:项目保障措施
•1、学校制定相关奖惩制度。
•2、学校定期检查反馈进度。
六、预期成果
•沉淀优秀案例,推出优秀案例。
•形成学校资源库。
户县渭丰镇中心学校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研修工作方案
根据《陕西省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以及县教研室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2016年度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研修工作方案。
一、研修宗旨
遵循“培训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题化”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将教学、教研、网络学习、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课堂教学,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线下研修与线上远程学习相结合,深入开展“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研修活动。
借助示范性网络国培项目,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能力、提升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尝试和探究“先学后教、探究交流、当堂训练”教学策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育和打造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校级学科骨干教师,成就一批校级教学名师,丰富和提升校本研修成果,增强校本研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修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聚焦研究学科中的重点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不断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和师生的评价方法,稳中求进,全面提升我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镇教育教学事业持续稳步向前发展。
三、研修内容
1、理论研修
(1)认真听取专家讲座。
结合学科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平台,优选课程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发表感受。
(2)积极参与活动。
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的理论,并结合实际积极发表议论,最后写一篇学习心得或学习感悟;进一步深化“先学后教、探究交流、当堂训练”相关理论的学习、培训,并用于指导实践研修,提高研修的理论水平。
(3)完成作业。
积极参加作业互评,交流研讨,做好推优自荐。
2、实践研修
(1)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班班通”等信息资源应用的研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2)完善“目标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先学后教、探究交流、当堂训练”教学策略,从十月份开始,在各学科教学中开展“先学后教、探究交流、当堂训练”教学策略应用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3)扎实认真开展观课、评课、议课活动,各教研组及坊要组织开展观摩课、公开课活动,扎实做好评课活动,做好详实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听“家常课”活动。
通过“三备两磨”(流程即教师个人自己备课------听课后交流研磨------教师个人再次修改----再次听课后交流研磨------教师个人最后形成精品设计)活动打造精品课,形成一批优质教学案例或优质教学课例。
通过老年教师的献艺课、中年老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展示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四、工作思路
按照“每天学习一点点,我的课堂更精彩”的工作思路,聚焦课堂,改进实践,以学科组为单位,依照“策划与准备——实施与反思——梳理
与提升——竞赛与展示”步骤进行,通过“三备两磨”活动、课堂观察和“2+1+1”评课模式(即两项突出优点和一项值得探讨的问题和一项建议)进行研修。
结合远程培训各阶段的学习内容,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各环节中的具体应用。
五、研修成果预期
1、通过本次线下集中研修,各学科教师形成“三个一”研修成果,即每位教师完成一份优质课教学设计、一件优质课件、上一节优质课。
2、通过本次研修,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就一批教学能手。
六、活动安排
(一)策划与准备(2016.10.8—2016.11.4)
1、制定《户县渭丰镇中心学校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研修实施方案》,并组织学习。
2、制定各学科课前预习单。
3、教师进修网络课程学习,并做好笔记,写好反思。
4、优选教学内容,设计一节优质课,写好教学设计,制作优质课教学课件。
(二)实施与反思(2016.11.7—12.2)
1、围绕设计的教学设计开展案例研讨,优化教学设计,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
2、围绕优秀教学设计开展“三备两磨”课例研讨,不断总结反思,形成优秀教学课例。
3、在教学课例研讨中,形成优秀课件。
(三)梳理与提升(2016.12.5—2016.12.16)
各学科教师围绕自己线上和线下的学习研讨,梳理总结,形成教学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
(四)竞赛与展示(2016.10——2016.12)
1、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2016年10月,开展校级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以此推进本次线下研修活动。
2、通过专题培训、课例展示及研讨等活动形式,交流线下研修成果。
3、教学成果评审活动。
围绕本次线下集中研修成果,开展优秀成果评审活动。
4、开展显现研修活动评价。
围绕线下活动出勤、作业交流、设计等指标进行评价。
七、实施校本研修的策略
1、建立校本研修中心,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
(1)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安排、布署全校校本研修工作。
(2)学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查校本研修工作。
(3)教务处具体组织落实校本培训工作。
2、健全校本研修制度,建立校本研修工作档案。
(1)健全校本研修制度,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保证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
(2)校本研修要长计划、短安排,早准备、重落实,勤记录、详收集、抓过程。
(3)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建立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档案。
3、采取多种研修形式,促进个人专业发展,提高个人素质。
(1)课题带动:通过小课题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
(2)自觉充电:不断给自己“充电”,变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为主动吸取养分的过程,使理论与实践融合真正成为可能。
(3)师徒结对:校内优秀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徒弟在师傅的诊断、指导中,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同时师傅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
(4)观摩听课:广泛开展“互助——观课”和组织“说课——讲课——评课”活动,落实观课后的评课和讨论环节,为大家提供交流的契机,运用理论分析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的良好机会,引导教师获得有益信息,达到资源共享。
(5)个人自修:一方面,教师自己确定目标,寻找相应教育理论和知识武装自己,在自修和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实现自我改进和提高;另一方面,对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的传授和指导须有一个自我消化吸收的过程,才有实质性的收获和帮助。
通过此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6)校际交流:加强兄弟学校的交流、开放、互通有无,实现师资、设备、信息等资源的共享。
另外,通过网络在更大范围内、更多内容上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使教师得到充实和提高。
八、考核办法
本次研修活动严格活动考核,对学员线下的考核成绩通过量化考核进行。
具体办法如下:
满分(100),包括考勤(30)、活动参与(30)、活动成果(40)三部分。
考勤(30)
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得30分。
每缺一次扣2分。
活动参与(30)
A.根据学校研修主题及要求制订个人研修计划,10分。
B.提交2篇线下研修日志,每篇10分。
活动成果(40)
A.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教学设计+微课/课件,20分。
B.课堂实录/教学片断/说课稿,10分。
C. 教学反思,10分。
教师研修的考核采取周公布学情、月评估和学期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分为线上和线下,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并与期末绩效工资挂钩。
附:学员线下考核汇总表
学员姓名教
研
组
评价指标总
分
管理
员签
字考勤(30)研修计
划(10)
研修日志
(20)
教学设
计(20)
说课稿
(10)
教学反思
(10)
(户县渭丰镇中心学校李丹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