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的公式已知速度和时间,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求解路程:
路程 = 速度× 时间。
这是最基本的物理公式之一,其中路程以米(m)为单位,速度以米每秒(m/s)为单位,时间以秒(s)为单位。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解决许多与速度、时间和路程有关的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物体以每秒10米的速度运动了5秒,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它的路程:
路程= 10 m/s × 5 s = 50 米。
这个公式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非常常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物体的运动和位置。
当然,在实际问题中,可能会涉及到更复杂的情况,比如速度随时间变化等,但基本的公式始终是这样的。
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公式,比如当速度恒定时,路程也可以
表示为:
路程 = 初速度× 时间+ 0.5 × 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这个公式适用于速度恒定的情况。
总之,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公式来计算路程,但最基本的公式还是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六年级速度路程时间复习材料
速度的概念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 = 距离 ÷时间。
距离的计算
要计算物体的距离,可以使用公式:距离 = 速度 ×时间。
时间的计算
要计算物体的时间,可以使用公式:时间 = 距离 ÷速度。
实例练习
1. 一个小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
求它行驶的距离。
- 距离 = 速度 ×时间 = 60公里/小时 × 3小时 = 180公里
2. 一辆自行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4小时,
求它行驶的距离。
- 距离 = 速度 ×时间 = 15公里/小时 × 4小时 = 60公里
3. 一个人步行行走了30分钟,速度为每小时6公里,求他行走的距离。
- 时间 = 30分钟 = 0.5小时
- 距离 = 速度 ×时间 = 6公里/小时 × 0.5小时 = 3公里
4. 一个火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求它行驶的距离。
- 距离 = 速度 ×时间 = 80公里/小时 × 2小时 = 160公里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你加深对速度、距离和时间的理解,并提高你的计算能力。
注意事项
- 在计算速度、距离和时间时,单位要保持一致,比如都使用小时或分钟。
- 在实际问题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加速度、减速度等,但在六年级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关注简单的速度、距离和时间计算。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中的速度和时间计算在小学数学中,速度和时间计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准确计算速度和时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中与速度和时间相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一、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
一般用V表示速度,用m/s(米每秒)或km/h(千米每小时)等单位来表示。
在小学数学中,速度的计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如果已知速度V和时间T,要求计算出所经过的路程S,可以使用以下公式:S = V × T例如,小明以10m/s的速度行走2秒钟,我们可以使用该公式来计算他所走的距离:S = 10 × 2 = 20(米)2. 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如果已知路程S和时间T,要求计算出速度V,可以使用以下公式:V = S ÷ T例如,小红用了5分钟(即300秒)跑了600米,我们可以使用该公式来计算她的速度:V = 600 ÷ 300 = 2(米/秒)二、时间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时间是指事物发生、存在或持续的长度。
在数学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计量单位,也与速度的计算密切相关。
1. 已知速度和路程,求时间如果已知速度V和路程S,要求计算出所花费的时间T,可以使用以下公式:T = S ÷ V例如,小杰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180千米,我们可以使用该公式来计算他所花费的时间:T = 180 ÷ 60 = 3(小时)2.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如果已知速度V和时间T,要求计算出所经过的路程S,可以使用以下公式:S = V × T例如,小丽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2.5小时,我们可以使用该公式来计算她所经过的路程:S = 50 × 2.5 = 125(千米)三、速度和时间计算的应用速度和时间的计算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可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速度路程时间的公式推导
我们要推导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三个概念的基本定义。
速度(v)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路程(s)定义为:物体移动的总距离。
时间(t)定义为:物体移动所花费的时间。
根据速度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
v = s/t
这意味着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一个物体在2秒内移动了10米,那么它的速度是5米/秒(因为10米除以2秒等于5米/秒)。
所以,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公式为:v = s/t。
高中物理速度路程时间的知识点高中物理中,速度路程时间是一个基础性的知识点,也是我们学习物理的第一步。
速度路程时间是指物体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所经历的时间,同时也是物体在运动时的基本参数。
下面,我们来详细地介绍关于速度路程时间的知识点。
一、速度的概念速度指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经过的路程与经过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的比值,在国际标准单位制中,速度用米/秒(m/s)表示。
在物理中,速度有正负之分,正速度表示物体向右运动,负速度表示物体向左运动。
二、路程的概念路程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距离,也就是物体移动的路径总长度。
路程并不关注物体经过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只关注这段路程的长度。
三、时间的概念时间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时间,是衡量物体运动的重要参数。
在国际标准单位制中,时间用秒(s)表示。
四、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方法在计算速度路程时间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
其中,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路程的单位为米(m),时间的单位为秒(s)。
比如,一辆车从起点行驶了100米到达终点所需的时间为10秒,则这辆车的速度为:速度=100/10=10(m/s)。
2.路程和时间单位的转换在计算速度路程时间时,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在国际标准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路程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
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单位进行转换,如将路程的单位从米转换为千米,时间的单位从秒转换为小时。
比如,一辆车从起点开了300千米到达终点所需的时间为3小时,则这辆车的速度为:速度=路程÷时间=300千米÷3小时=100(千米/小时)。
五、速度路程时间的应用速度路程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一项基础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速度路程时间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如汽车、飞机、火车等。
2.运动员的成绩,如运动员跑步、跳跃、投掷等项目的成绩。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引言在物理学中,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三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它们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
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它可以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路程,也可以定义为位置矢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或千米每小时(km/h)。
速度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所给的信息选择不同的公式。
如果已知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速度:速度 = 路程 / 时间例如,如果一个物体在2秒内移动了20米,那么它的速度可以计算为:速度 = 20米 / 2秒 = 10米/秒时间时间是描述事件发生顺序的物理量,用来衡量事件之间的顺序和持续时间。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中,时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计算速度和路程的关键因素。
时间的计算方式通常是根据实际的测量或给定的条件。
路程路程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所经过的总长度。
它是一个标量量,可以用来衡量运动物体所经过的总距离。
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或千米(km)。
计算物体的路程需要根据给定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公式。
如果已知物体的速度和时间,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路程:路程 = 速度 × 时间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是5米/秒,时间是10秒,那么它所移动的总路程可以计算为:路程 = 5米/秒 × 10秒 = 50米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它们的关系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和推导。
•如果已知速度和时间,可以计算路程;•如果已知路程和时间,可以计算速度;•如果已知速度和路程,可以计算时间。
这些关系通过三个基本公式相互联系起来。
实例分析假设有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问它在2小时内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物理路程时间速度公式
物理路程时间速度公式的主要内容有:
1.基本概念:
a.物理路程时间速度公式是计算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外一个位置所消耗的时间的公式。
公式的根本是一个简单的等式:“路程时间=距离/速度”。
2.应用举例:
a.对于一架飞机由A地飞往B地的实际情况,假设飞机在A地发射,以某一固定速度飞行开往B地,则可以设定计算“距离=B到A的距离”,“速度=飞机飞行的实际速度”;从而得出“路程时间=距离/速度”,为飞机飞行到B地实际所消耗的时间。
3.速度变量:
a.物理公式中的速度可以是恒定的或可变的,甚至可以用一些值的函数来变化。
当物体的速度变量,比如速度改变了,那么公式中的距离也可以改变,从而导致总路程时间也发生变化。
4.公式的物理应用:
a.除了用来计算飞机行程的时间,这种公式还可以用在其他多种物
理应用中,比如:可以用来计算行程中某个物体究竟经历了多少距离;或者用来计算某个物体到达某个地点所花费的实际时间。
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速度题型一、简单计算类。
1.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解析: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时间是3小时,所以路程 = 60×3 = 180(千米)。
2. 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0米/分钟,他骑了10分钟,一共骑了多远?- 解析:已知速度为150米/分钟,时间为10分钟,路程 = 速度×时间,即150×10 = 1500米。
3. 一架飞机的速度是800千米/小时,飞行5小时的路程是多少?- 解析: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这里速度为800千米/小时,时间为5小时,路程 = 800×5 = 4000千米。
4. 一辆客车的速度是75千米/小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路程 = 速度×时间,速度75千米/小时,时间4小时,甲乙两地相距75×4 = 300千米。
5. 小辉跑步的速度是200米/分,他跑了15分钟,跑了多少米?- 解析:路程 = 速度×时间,速度200米/分,时间15分钟,跑的路程为200×15 = 3000米。
二、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类。
6. 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据速度 = 路程÷时间,路程是240千米,时间是3小时,速度 = 240÷3 = 80千米/小时。
7. 小明步行1500米用了30分钟,他的步行速度是多少米/分钟?- 解析:速度 = 路程÷时间,路程1500米,时间30分钟,速度 = 1500÷30 = 50米/分钟。
8. 一架飞机飞行4800千米用了6小时,飞机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速度 = 路程÷时间,路程4800千米,时间6小时,速度 = 4800÷6 = 800千米/小时。
时间与速度的计算公式时间和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一些计算公式来计算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与时间和速度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时间与速度的计算公式。
一、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在物理学中,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平均速度用v表示,通过的路程用s表示,所用时间用t表示。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v = s/t其中,v代表平均速度,s代表通过的路程,t代表所用的时间。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a = (v - u) / t其中,a代表加速度,v代表物体的末速度,u代表物体的初速度,t 代表通过的时间。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加速度。
三、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和速度计算公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恒定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匀速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如下:v = (s - s0) / t其中,v代表速度,s代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0代表物体的初始位置,t代表通过的时间。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
四、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和速度计算公式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会不断增加。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如下:v = gt其中,v代表速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t代表通过的时间。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加速度的数值约等于9.8m/s²。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速度。
综上所述,时间和速度的计算公式在物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运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速度以及加速度。
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速度的单位是m/s和km/h。
速度不变为V'的时候,任何距离等于不变的速度V'乘以均衡的时间T。
速度变化的时候,等式虽然不成立,但是比例关系也就会出错,所以不考虑速度变化和时间变化的不均衡属性。
不均衡的属性属于其相对性当中的单位和模式的关系问题,这个只能通过常数来解决。
扩展资料:速度等于位移和发生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符号:v【注:希腊字母υ表示另一物理量“位移”】定义式:v=s/t。
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米/秒(m/s)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性质:矢量。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量纲是LT^(-1),基本单位为米每秒,符号m/s。
最大值:真空光速c=299 792 458m/s 。
物体通过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无论做任何形式的运动)。
是物体位移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间隔之比,速度公式v=s/Δt只能大体反应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它是对物体运动情况的一种粗略描述。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相等,也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即:。
1、物理上的速度是一个相对量,即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参照物)位移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的大小。
2、物理上还有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一段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为物体在该位移的平均速度,平时我们说的多是瞬时速度。
3、平时我们形容单位时间做的某种动作的快慢或多少时也会用到速度。
比如:打字速度、翻译速度。
4、速度是矢量,无论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都是矢量。
区分速度与速率的唯一标准就是速度有大小也有方向,速率则有大小没方向。
时间速度公式一、基本公式。
1. 速度的定义公式。
- 速度v=(s)/(t),其中s表示路程(在初中物理中,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表明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例如,一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用时2小时,根据公式v = (s)/(t)=(120)/(2) = 60千米/小时,它的速度就是60千米/小时。
2. 时间的计算公式(由速度定义公式变形得到)- t=(s)/(v)。
如果已知路程和速度,就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时间。
一个人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要跑100米,那么他所用的时间t=(s)/(v)=(100)/(5)=20秒。
3. 路程的计算公式(由速度定义公式变形得到)- s = vt。
当知道速度和时间时,可以求出路程。
例如,一列火车以80米/秒的速度行驶了30秒,那么它行驶的路程s=vt = 80×30 = 2400米。
二、公式的应用拓展。
1. 平均速度的计算。
- 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我们可以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
公式为v_平均=frac{s_总}{t_总}。
例如,一个人先以3米/秒的速度走了100秒,然后又以5米/秒的速度走了80秒。
- 首先计算总路程s = s_1 + s_2,s_1=v_1t_1 = 3×100 = 300米,s_2 =v_2t_2=5×80 = 400米,所以s_总=300 + 400 = 700米。
- 总时间t_总=t_1 + t_2=100 + 80 = 180秒。
- 则平均速度v_平均=frac{s_总}{t_总}=(700)/(180)≈3.89米/秒。
2. 相对速度(在人教版教材中简单提及)-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相对速度的计算如下:- 如果两个物体同向运动,相对速度v = v_1 - v_2(v_1>v_2时),例如,一辆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15米/秒的速度同向行驶,那么汽车相对于摩托车的速度v = 20 - 15=5米/秒。
四年级速度、时间、路程题型训练一、速度问题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计算速度的公式为:速度 = 路程 / 时间例题1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骑到学校,全程10公里,用时1小时。
请计算小明的速度。
解答:速度 = 路程 / 时间速度 = 10公里 / 1小时速度 = 10公里/小时例题2小红跑步从公园到家,全程2公里,用时20分钟。
请计算小红的速度。
解答:首先,将时间转换为小时,因为速度的单位是公里/小时。
时间 = 20分钟 = 20/60小时 = 1/3小时速度 = 路程 / 时间速度 = 2公里 / (1/3)小时速度 = 6公里/小时二、时间问题时间是物体完成一次运动所需的时间。
计算时间的公式为:时间 = 路程 / 速度例题3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骑到学校,全程10公里,速度是20公里/小时。
请计算小明骑行所需的时间。
解答:时间 = 路程 / 速度时间 = 10公里 / 20公里/小时时间 = 0.5小时 = 30分钟三、路程问题路程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距离。
计算路程的公式为:路程 = 速度 * 时间例题4小红骑自行车从家骑到公园,骑行速度是15公里/小时,用时1小时。
请计算小红的骑行路程。
解答:路程 = 速度 * 时间路程 = 15公里/小时 * 1小时路程 = 15公里例题5小明骑自行车从学校回家,骑行速度是10公里/小时,用时30分钟。
请计算小明的骑行路程。
解答:首先,将时间转换为小时。
时间 = 30分钟 = 30/60小时 = 0.5小时路程 = 速度 * 时间路程 = 10公里/小时 * 0.5小时路程 = 5公里以上是关于四年级速度、时间、路程题型训练的内容。
希望对你有帮助!。
速度时间路程的公式
速度时间路程的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的位移。
它可以简单地表示为:位移= 速度× 时间。
这个公式表明,物体的位移受到速度和时间的双重影响。
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把它应用到自然现象中去,认为物体的位移与速度和时间成正比。
在现代,这个公式仍然被广泛使用,在物理和化学等科学领域中,它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运动学中,可以用这个公式来求出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移量。
假设一个物体以20m / s的速度运动,持续时间为10s,则它在这10s内的位移量是:位移=20m/s × 10s = 200m。
在化学反应中,也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反应物的位移量。
假设有一种化学反应,一种反应物以每秒1mol的速度反应,持续时间为10s,则这种反应物在这10s内的反应量是:位移=1mol/s × 10s = 10mol。
总的来说,速度时间路程的公式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物理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移量,也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物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反应量。
速度路程计算公式嘿,咱们来聊聊速度路程计算公式这事儿。
你知道吗,这速度路程计算公式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魔法,能帮我们搞清楚好多有趣的事儿。
先来说说速度。
速度这玩意儿啊,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比如说,一辆汽车一小时跑了 60 公里,那它的速度就是 60 公里每小时。
这就好像是一个运动员在跑步比赛中,大家看他在规定时间里跑了多远,来判断他跑得快不快。
再讲讲路程。
路程呢,就是物体移动所经过的轨迹长度。
想象一下,你从家走到学校,这中间走过的那段距离就是路程。
而速度路程计算公式,最常见的就是:路程 = 速度 ×时间。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骑自行车。
我们约好要骑到一个挺远的公园去玩。
出发前,我特意看了下手机上的地图,显示距离那个公园大概有 15 公里。
我们一路上骑得那叫一个带劲,边骑边聊天,感觉时间过得挺快。
我骑的速度差不多是每小时 10 公里。
我就心里默默算了算,按照这个速度,得骑 1.5 个小时才能到。
结果呢,还真差不多,骑了一个小时半左右,我们就到了公园门口。
这一路上,我就一直在想,要是速度快一点或者慢一点,到达的时间可就完全不一样啦。
就像有时候我们坐高铁,速度快得很,一会儿就能到好远的地方;要是坐那种慢悠悠的绿皮火车,那可得花不少时间呢。
在学习和生活中,这个公式用处可大了。
比如,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说一个人跑步的速度是每秒 5 米,跑了 10 秒,让我们算跑了多远。
这时候,用路程 = 速度 ×时间,一下子就能算出来是 50 米。
还有啊,要是知道了路程和时间,也能算出速度。
比如说,从学校到家一共 3 公里,走路花了 30 分钟,那速度就是 3÷0.5 = 6 公里每小时。
在实际生活里,比如快递员送快递,得根据路程和预计到达的时间,来安排自己骑车的速度;消防员去救火,也得根据火灾地点和需要到达的时间,来决定消防车要开多快。
总之,速度路程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真的是无处不在,帮我们解决了好多实际的问题。
关于路程,时间,速度方面的计算
速度=路程除以时间:V=s/t 路程=速度乘以时间:s=Vt
时间=路程除以速度:t=s/V 1m/s=3.6km/h
1,一辆汽车在5min内通过的距离是36000m,求汽车的速度?
2,一辆汽车在做匀速运动速度是30m/s,它在3min内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一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25m/s,它行驶了900m,求汽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4,一运动物体在1min内行驶了0.12km,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行驶1km 需要多少时间?
5 ,一个运动物体在3min内行驶了900m,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行驶2h,物体能运动多远?
6,一个运动物体从甲地行驶到乙地,在前一段路用4min行驶了0.72km,在后段路用了6min行驶900m刚好到达了乙地,问物体从甲地到达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某人在山谷中,大喊一声后,2s钟听到第一声回声,再过1s后听
到第二声回声。
求:此人离较近的山有多远?此人离较远的山有多远?两座大山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追击问题:是速度之差:时间=路程除以(大速度—小速度)
既:t=s/(V1—V2)
8.甲乙两地相距1km,甲人从甲地以9m/s的速度去追乙人,而乙人从乙地与甲人同时,同向以7m/s速度跑,问:甲人追上乙人需要多少时间
相遇问题:是速度之和:时间=路程除以(速度1+速度2)
既:t=s/(u1+u2)
9:甲乙两地相距5km,甲以20m/s速度从甲地出发,乙以30m/s的速度从乙地出发,他们同时同向行驶,问:他们需要多少时间相遇?
10,一座大桥全长是300m,一列火车长为200m,火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求: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11,一座大桥全长300m,一列火车以20m/s匀速通过大桥,需要40s 钟完全通过大桥,问:火车的长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