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及几何表示(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及几何表示(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及几何表示(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及几何表示(习题及答案)

整式的乘除及几何表示(习题)

? 例题示范

例1:计算:222(2)(2)(3)()()()a a a a a b a b ---------+. 【思路分析】

①观察结构,分部分,这道题目可以分为_______部分. 第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依照法则,进行运算; 第二部分是多个单项式的乘积的结构; 第三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 ②有序操作依法则. ③每步推进一点点. 【过程示范】

25222522522

46()

4663a a a b a a a b a a b =+--=+-+=++原式 ? 巩固练习

1. 计算下列各式:

(1)2(2)(2)x x x ----; (2)22(2)2(2)(2)a b a b b -+----;

(3)3

35243()()2()()x x x x x ???-+----÷-??;

(4)()()()()x y x y x y x y ------+;

(5)211(3)3322m m n m n ?

???------ ???????;

(6)23

2

1132(2)22---????

÷-÷--- ? ?????

2. 计算下列各式:

(1)43222(84)()(3)(2)(2)ab a b ab b a b a b --÷------+;

(2)2(3)(3)(4)(2)(2)x y x y x x y x y ---+------.

3. 有若干张如图所示的正方形

A 类、C 类卡片和长方形

B 类卡片,如果要拼成

一个长为(3)a b +,宽为(2)a b +的大长方形,则需要A 类卡片____张,B 类卡片_____张,C 类卡片_____张.

请通过拼接的方法说明(3)(2)a b a b ++的结果为__________.

b

b b

a a a

C 类B 类

A 类

4. 有足够多的正方形A 类、C 类卡片和长方形B 类卡片如图所示:

b

b b

a a a

C 类B 类

A 类

(1)如果选取A 类、B 类、C 类卡片分别为l 张、2张、1张,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不重叠无缝隙),请画出这个正方形的草图,并运用拼图前后面积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个正方形的代数意义.这个正方形的代数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想用类似方法解释多项式乘法22(2)(23)483a b a b a ab b ++=++,那么需用A 类卡片___张,B 类卡片______张,C 类卡片______张. 5. 请你用几何图形直观地解释22(2)4a a =.

6. 请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并根据几何图形直接写出(2)()a b a b ++的计算结果.

? 思考小结

1. 通过本讲的学习我们知道整式的乘除可以通过图形面积的不同表达形式进

行计算.小明尝试用这种方法解决:(a -b )(a -2b )时遇到了问题,经过思考后,他画出了如下图形,利用“面积”的不同表达形式可以得到:(a -b )(a -2b )=_____________;

b 2

-ab

-ab

b 2

-ab

a 2-

b a -b -b

a

根据小明的思路,请你通过“面积”的不同表达形式计算: (2a -b )(a -2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例题示范

例1:【思路分析】

3

积的乘方 平方差公式

? 巩固练习

1. (1)224x - (2)2a

(3)88x

(4)222y xy - (5)21

4

n - (6)40

2. (1)4ab - (2)236x xy --

3. 3

7

2

22372a ab b ++

4. (1)222()2a b a ab b +=++; (2)4 8 3

5. 图略

6. 图略,22(2)()23a b a b a ab b ++=++

? 思考小结

1. 2232a ab b -+

22252a ab b -+

青岛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5.6几何证明举例

§5.6 几何证明举例(2)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 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3. 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一步认识等边三角形。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应用。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直尺、圆规、直角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回顾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二、交流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写出证明的过程,注意几何证明的三步)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是真命题吗?怎样证明。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B=∠C 法1 证明:过点A作∠BAC的角平分线交BC于点D ∴∠BAD = ∠CAD (角平分线定义) 在△BAD与△CAD中 ∵AB = AC (已知) ∠BAD = ∠CAD (已证) AD = AD (公共边) ∴△BAD≌△CAD(SAS) ∴∠ B = ∠ 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法2 证明:作BC边上的中线 AD ∴ BD = CD (中线定义) 在△BAD与△CAD中 ∵AB = AC (已知) BD = CD (已证) AD = AD (公共边) ∴△BAD≌△CAD( SSS )

∴∠B = ∠ 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吗,怎样证明它的正确性? 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如图,在如图,在△ABC中,∠B=∠C 求证:AB=AC 证明:作AD⊥BC,垂足为D 则∠ADB=∠ADC=90°(垂直的定义), 在△ABD和△ACD中, ∵∠B=∠C (已知), ∠ADB=∠ADC=90°(已证) AD=AD (公共边) ∴△ABD≌△ACD (AAS) ∴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3)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证明: (鼓励学生当老师讲给其他同学听) ①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0°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精讲点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性质2: 2、数学语言表达: 性质1:性质2: 在△ABC ∵ AB=AC ∵ AB=AC ∴∠B= ∠C ① AD平分∠BAC (等边对等角) ②AD⊥BC ③ BD=DC ( ①,② ,③均可作为一个条件,推出其他两项 ) (三线合一) 四、典例精析 例1 已知,D是△ABC内的一点,且DE=DC,BD平分∠ABC,CD平分∠ACB 求证:AB=AC

八年级上数学几何证明练习题

C A B C D E P 图 ⑴八年级数学(上)几何证明练习题 1、 已知:在⊿ABC 中,∠A=900 ,AB=AC ,在BC 上任取一点P ,作PQ ∥AB 交AC 于Q ,作PR ∥CA 交BA 于R ,D 是BC 的中点,求证:⊿RD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 2、 已知:在⊿ABC 中,∠A=900 ,AB=AC ,D 是AC 的中点,AE ⊥BD ,AE 延长线交BC 于F ,求 证:∠ADB=∠FDC 。 3、 已知:在⊿ABC 中BD 、CE 是高,在BD 、CE 或其延长线上分别截取BM=AC 、CN=AB ,求证: MA ⊥NA 。 4、已知:如图(1),在△ABC 中,BP 、CP 分别平分∠ABC 和∠ACB ,DE 过点P 交AB 于D ,交AC 于E ,且DE ∥BC .求证:DE -DB=EC .

5、在Rt △ABC 中,AB =AC ,∠BAC =90°,O 为BC 的中点。 (1)写出点O 到△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的大小关系(不要求证明); (2)如果点M 、N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移动,在移动中保持AN =BM ,请判断△OMN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6、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 到D ,延长BA 到E ,AE=BD , 连结EC 、ED ,求证:CE=DE 7、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A =90°,BD 平分∠ABC ,DE ⊥BC 且BC =10,求△DCE 的周长。 A B C O M N

几何证明习题答案 1. 连接AD,由△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AD垂直AC,且AD=BD,∠DAQ=∠DBR=45度, 又由平行关系得,四边形RPQA为矩形,所以AQ=RP, △BRP也是等腰直角三角行,即BR=PR,所以AQ=BR 由边角边,△BRD全等于△AQD,所以∠BDR=∠ADQ,DR=DQ, ∠RDQ=∠RDA+∠ADQ=∠RDA+∠BDR=90度, 所以△RDQ是等腰RT△。 2. 作AG平分∠BAC交BD于G ∵∠BAC=90°∴∠CAG= ∠BAG=45° ∵∠BAC=90°AC=AB ∴∠C=∠ABC=45° ∴∠C=∠BAG ∵AE⊥BD ∴∠ABE+∠BAE=90° ∵∠CAF+∠BAE=90°∴∠CAF=∠ABE ∵AC=AB ∴△ACF ≌△BAG ∴CF=AG ∵∠C=∠DAG =45°CD=AD ∴△CDF ≌△ADG ∴∠CDF=∠ADB 3. 易证△ABM≌△NAC.∠NAM=∠NAE+∠BAM=∠NAE+ANE=90° 4. 略 5.(1)因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点是三角形的外心, 所以O到△ABC的三个顶点A、B、C距离相等; (2)△O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连接OA,如图, ∵AC=AB,∠BAC=90°,∴OA=OB,OA平分∠BAC,∠B=45°, ∴∠NAO=45°,∴∠NAO=∠B, 在△NAO和△MBO 中, AN=BM ,∠NAO=∠B ,AO=BO , ∴△NAO≌△MBO,∴ON=OM,∠AON=∠BOM, ∵AC=AB,O是BC的中点,∴AO⊥BC, 即∠BOM+∠AOM=90°,∴∠AON+∠AOM=90°, 即∠NOM=90°,∴△O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6. 延长CD到F,使DF=BC,连结EF ∵AE=BD ∴AE=CF ∵△ABC为正三角形∴BE=BF ∠B=60° ∴△EBF为等边三角形∴角F=60°EF=EB 在△EBC和△EFD中 EB=EF(已证)∠B=∠F(已证)BC=DF(已作) ∴△EBC≌△EFD(SAS)∴EC=ED 7. 周长为1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几何专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和训练:几何计算题、证明题 一、题型特点:四边形(五种常见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矩形的推论穿插其中,…… 二、常见新型题型:动点、折纸、开放(条件、结论开放)、探索性(数量关系、位置关系),…… 三、图形搭建:三角形中搭建四边形、四边形中搭建三角形、组合图形,…… 下面我根据图形搭建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一部分和本期几何部分(主要是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题、证明题,让我们共同来探究、解析. 一、以平行四边形搭建起来的图形 例1.ABCD Y 中,AB=4cm ,AD=7cm,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E,交CO 的延长线于F,求DF 的长? 分析: 本题要求的DF 长的途径有两条:其一.DF CF CD =-;其二. DF DE AD AE ==-. 采取第一途径可以少一些环节,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可以 比较容易得出BCF V 是等腰三角形,即CF CB =;由于平行四边形 的对边相等可以得出:,CD AB 4cm CB AD 7cm ====.故DF 743cm =-= 例2.△ABC 、△ADE 都是正三角形,CD=BF. (1)、求证:△ACD ≌△CBF (2)、当D 运动至BC 边上的何处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且∠DEF=30°, 并证明你的结论 . 分析: ⑴.证明△ACD ≌△CBF 已经有了CD=BF ,而△ABC 、△ADE 都是正三角形又可以给我们提供 ,CA CB ACD CBF 60=∠=∠=o 条件,根据“SAS ”判定方法可 以证得△ACD ≌△CBF. ⑵.根据⑴问的△ACD ≌△CBF 得出AD CF =,又△ADE 是正三角形的DE CF =,所以CF DE =;要使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可以证CF DE P . 若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则FCD DEF 30∠=∠=o ;当EDB 30∠=o 时,就有FCD EDB ∠=∠,此时就能证得CF DE P .由正△ADE 可以得出ADE 60∠=o ,则 ADB 603090∠=+=o o o ,AD BC ⊥;由于等腰三角形具有“三线合一”的特征,所以当D 运动至BC 边上中点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 练习: 1.如图,在□ABCD 中,AE ⊥BC,AF ⊥CD,∠EAF=60°,则∠B=( ); 2.□ABCD 的周长为60cm,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AOB 的周 长比△BOC 的周长多10cm,则AD=( ),DC=( ); 3.□ABCD 中,∠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E 点,若∠ABE=25°CD=5cm,BC=7cm,那么∠ABE=( ),∠BED=( ),AE=( ). 4. 已知□ABCD ,BE=AB,BF =BD. 求证:CD=CM 5. △ABC 是正三角形,AE=BD,DF ∥CE,EF ∥CD. 求证: △AGF ≌△EAC 6.以△ABC 的三边在BC 的同侧做等边△EBC 、等边△FBA 、等边△DAC. ⑴.判断四边形FADE 的形状? ⑵.当∠BAC 为多少度时,四边形FADE 为矩形? ⑶.当∠BAC 为多少度时,四边形FADE 不存在? 7. 有一块如图的玻璃,不小心把DEF 部分打碎,现在只测得AB=60cm,BC=80cm ,∠ A=120°,∠B=60°,∠C=150°,你能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AD 的长? 二、以矩形搭建起来的图形 例1.D 为□ABCD 外一点,∠APC=∠BPD=90°.求证: □ABCD 为矩形 分析:判定矩形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但在已知了四边形ABCD 是平行 四边形的情况下,要判定ABCD Y 是矩形的途径有两条:其一、找 一内角是直角;其二、找出对角线相等,即找出AC BD =. 由于本题的另一主要条件是∠APC=∠BPD=90°,要根据题中条件和图形位置转换成四边形的内角为90°比较困难,所以本题我们先想办法找出对角线相等,即找出AC BD =. 我们发现本题在APC Rt V 和BPD Rt V 的两斜边的交点O 恰好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知:O 同时是AC BD 、的中点;所以自然联想到连结PO 这条两直角三角形公共的中线(见图).根据以上条件,在APC Rt V 和BPD Rt V 中就有:AC 2PO = BD 2PO =,故AC BD =,由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判定ABCD Y 是矩形. 例2. 矩形ABCD 中,AB=3,AD=4,PE ⊥AC ,PF ⊥BD , ⑴.求PE+PF 的值? ⑵.若点P 是AD 上的一动点(不与A D 、重合),还是作PE ⊥AC ,PF ⊥BD ,则PE+PF 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分析:求线段的和或差我们会联想到证明中的“截长补短”法,但本题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 本题从面积入手可以破题:如图连结PO ,只要我们能求出APO V 和DPO V 的面积之和问题便可以获得解决. 略解:⑴.∵四边形ABCD 是矩形 M C D F B A E F D B C A D F E B C A A B C D P E F O F A B F E D A C

八年级数学上册 整式的乘除(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整式的乘除(习题) 例题示范 例1:计算328322(2)(2)(84)(2)x y y x y x x ?-+-+÷-. 【操作步骤】 (1)观察结构划部分:328322(2)(2)(84)(2)x y y x y x x ?-+-+÷- ① ② (2)有序操作依法则:辨识运算类型,依据对应的法则运算. 第一部分:先算积的乘方,然后是单项式相乘; 第二部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 (3)每步推进一点点. 【过程书写】 解:原式62634(2)(42)x y y x y =?-+- 6363842x y x y =-+- 6342x y =-- 巩固练习 1. ①3225()a b ab -?-=________________; ②322()(2)m m n -?-=________________; ③2332(2)(3)x x y -?-; ④323(2)(2)b ac ab ?-?-. 2. ①2223(23)xy xz x y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1422xy y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241334 ab c a b abc ??-?= ???___________________; ④222(2)(2)ab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32(3231)a a a a -?+--=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3)(3)x y x y +-; ②(2)(21)a b a b -++;

③(23)(24)m n m n ---; ④2(2)x y +; ⑤()()a b c a b c -+++. 4. 若长方形的长为2(421)a a -+,宽为(21)a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328421a a a -+- B .381a - C .328421a a a +-- D .381a + 5. 若圆形的半径为(21)a +,则这个圆形的面积为( ) A .42a π+π B .2441a a π+π+ C .244a a π+π+π D .2441a a ++ 6. ①32223x yz xy ?? ÷= ???__________________; ②3232()(2)a b a b -÷-=________________; ③232(2)()x y xy ÷=___________; ④2332(2)(__________)2x y x y -÷=; ⑤23632()(6)(12)m n m n mn -÷?-=_________. 7. ①32(32)(3)x yz x y xy -÷-=____________; ②2332421 12322a b a b a b a b ???? -+÷-= ? ?????_______________; ③24422(48)(2)m n m n mn --÷=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题专项练习

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题专项练习 1.如图,△ABC、△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E在AB上.求证:△CDA≌△CEB. 2.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求证:BE=CD. 3.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 (1)求证:AC∥DE; (2)若BF=13,EC=5,求BC的长. 4.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 5.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 求证:AE=CE. 6.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 7.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8.如图,在△ABC中,AC=BC,∠C=90°,D是AB的中点,DE⊥DF,点E,F分别在AC,BC上,求证:DE=DF. 9.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10.如图,已知∠CAB=∠DBA,∠CBD=∠DAC. 求证:BC=AD. 11.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12.如图,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求证:AF=DF.13.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 (1)求证:BD=CE; (2)求证:∠M=∠N. 14.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 求证:△ACD≌△CBE. 15.如图,四边形ABCD中,E点在AD上,∠BAE=∠BCE=90°,且BC=CE,AB=DE.求证:△ABC≌△DEC. 16.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且BE=BD,连结AE、DE、DC. ①求证:△ABE≌△CBD; ②若∠CAE=30°,求∠BDC的度数. 1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 (1)FC=AD; (2)AB=BC+AD. 18.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两点,DM与EN相交于点F. (1)若△CMN的周长为15cm,求AB的长; (2)若∠MFN=70°,求∠MCN的度数. 19.已知△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F. 求证:∠BAF=∠ACF. 20.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B=90°,AC=BC,D为BC边上的中点,CE⊥AD于点E,BF∥AC交CE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垂直平分DF.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几何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几何 专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和训练:几何计算题、证明题 一、题型特点:四边形(五种常见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矩形的推论穿插其中,…… 二、常见新型题型:动点、折纸、开放(条件、结论开放)、探索性(数量关系、位置关系),…… 三、图形搭建:三角形中搭建四边形、四边形中搭建三角形、组合图形,…… 下面我根据图形搭建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一部分和本期几何部分(主要是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题、证明题,让我们共同来探究、解析. 一、以平行四边形搭建起来的图形 例1. ABCD 中,AB=4cm ,AD=7cm,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E,交CO 的延长线于F, 求DF 的长? 分析: 本题要求的DF 长的途径有两条:其一.DF CF CD =-;其二. DF DE AD AE ==-. 比较容易得出BCF 是等腰三角形,即CF CB =的对边相等可以得出:,CD AB 4cm CB AD 7cm ====.故DF 743cm =-= 例2.△ABC 、△ADE 都是正三角形,CD=BF. (1)、求证:△ACD ≌△CBF (边上的何处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且∠DEF=30°, 分析: ⑴.证明△ACD ≌△CBF 已经有了CD=BF ,而△ABC 、△ADE 都是正三角形又可以给我们提供 ,CA CB ACD CBF 60=∠=∠=条件,根据“SAS ”判定方法可以证得△ACD ≌△CBF. ⑵.根据⑴问的△ACD ≌△CBF 得出AD CF =,又△ADE 是正三角形的DE CF =,所以CF DE =;要使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可以证CF DE . 若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则FCD DEF 30∠=∠=;当EDB 30∠=时,就有FCD EDB ∠=∠,此时就能证得CF DE .由正△ADE 可以得出ADE 60∠=,则 ADB 603090∠=+=,AD BC ⊥;由于等腰三角形具有“三线合一”的特征,所以当D 运动至BC 边上中点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 练习: 1.如图,在□ABCD 中,AE ⊥BC,AF ⊥CD,∠EAF=60°,则∠B=( 2.□ABCD 的周长为60cm,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AOB 的周 长比△BOC 的周长多10cm,则AD=( ),DC=( ); 3.□ABCD 中,∠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E 点,若∠ABE=25°CD=5cm,BC=7cm,那么 ∠ABE=( ),∠BED=( ),AE=( )4. 已知□ABCD ,BE=AB,BF =BD. 求证:5. △ABC 是正三角形,AE=BD,DF ∥CE,EF ∥CD. 求证: △AGF ≌△EAC 6.以△ABC 的三边在BC 的同侧做等边△EBC 、等边△FBA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整式的乘除讲义及答案

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前面的_________ ?次数:所有字母的________ 整式 ? ? _______ ?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 ?? ?次数:___________项的次数 2 整式的乘除(讲义) ? 课前预习 1. 整式的分类: ? ?定义: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 ? ? ? ? ? ? ? ?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 ?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同类项;把同类 项 合 并 成 一 项 叫 做 合 并 同 类 项 ; 合 并 同 类 项 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乘法分配律: a(b + c) = _______________. 4. 类比迁移: 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学生计算 x 5 y ÷ x 2 . 小聪是这么做的: x 5 y ÷ x 2 = x 5 y x ? x ? x ? x ? x ? y = = x 3 y x x ? x 请你类比小聪的做法计算: 8m 2n 2 ÷ 2m 2n . ? 知识点睛

③ - x 2 y ? ? (-4 y 3 ) = ______; ② ab 2c - 2ab ? ? ab =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2a) ? a 3 - 1? = _________________; 1. 单×单:_______乘以________,_________乘以________. 2. 单×多:根据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单×单. 3. 多×多:握手原则. 4. 单÷单:系数除以系数,字母除以字母. 5. 多÷单:借用乘法分配律. 精讲精练 1. ①■4 x y ? 2 x y 3 z = _______; ? 1 ? ? 2 ? ② 3x 2 y ? (-2 x 3 y 2 ) = _______; “■”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 下,单项式和其他单项式或 多项式运算时,本身可以不 加括号. ④ (-3a 3 )2 ? (-2a 2 ) ; ⑤ 2 x 3 ? (-2 x y) ? (-2 x y)3 . 2. ① 2ab ? (5ab 2 + 3a 2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1 ? 3 ? 2 ? 1 ? ? 4 ? ④ ( x 2 - 2 y) ? ( x y 2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2( x + y 2 z - 3x 2 ) ? x 2 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计算: ① (3x + 4 y) ? (3x - 4 y) ; ② (m - n) ? (3m - 2n + 1) ; ③ (-2m - n) ? (3m - 2n) ; ④ (2 x - y)2 ; ⑤ (a + b - c) ? (a - b + c)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习题练习 四、证明题:(每个5分,共10分)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E ,CF ⊥AD 于F ,求证:BE = DF 。 2、在平行四边形DECF 中,B 是CE 延长线上一点,A 是CF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B 恰过点D ,求证:AD ·BE =DB ·EC 五、综合题(本题10分) 3.如图,直线y=x+b (b ≠0)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交双曲线y=x 2 于点D , 过D 作两坐标轴的垂线DC 、DE ,连接OD . (1)求证:AD 平分∠CDE ; (2)对任意的实数b (b ≠0),求证AD ·BD 为定值; (3)是否存在直线AB ,使得四边形OBCD 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B C E O D x y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4.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2,CD=1 ,∠A=60度,∠D=∠B=90度,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5.如图,梯形ABCD 中,AD//BC,AB=DC. 如果P 是BC 上任意一点(中点除外),PE//AB ,PF//DC ,那么AB=PE+PF 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证明题 1、证△ABE ≌△CDF ; 2、 ??? ?∠=∠?∠=∠?A BDE AC DE B ADF BC DF △ADF ∽△DBE BE DF DB AD =? 综合题 1.(1)证:由y=x +b 得 A (b ,0),B (0,-b ). ∴∠DAC=∠OAB=45 o 又DC ⊥x 轴,DE ⊥y 轴 ∴∠ACD=∠CDE=90o ∴∠ADC=45o 即AD 平分∠CDE.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除计算题专项练习80题

2 整式的乘除计算题专项练习 80 题 22 1、 4(a+b)+2(a+b)-5(a+b) 2 、( 3mn +1)(3mn-1)-8m 2n 2 3、 [(xy-2)(xy+2)-2x y +4] ÷ (xy) 4、 化简求值 : (2a 1)2 (2a 1)(a 4) ,其中 a 2 5、 x 2 x 3 x 1 x 2 6 、 2xy 2 1 xy 4 1 xy 4 7、( 9a 4b 3c )÷( 2a 2b 3)·(- 3 a 3bc 2) 4 8 、计算: 2 ( x y)(x y) (x y) 9、 2 2 2 3 2 (15x 2y 2-12x 2y 3-3x 2) ÷ (-3x)

14、化简求值: 当 x 2,y 5 2 时, 求[ 2x y 2 2x y 2x y 4xy] 2x 的值 15、先化简,再求值 3x 2y 4xy 2 5xy 2 6xy 2 ,其中 x 2, y 1 2 2 2 2 3 a b a ab b b b a a , 其中 a 10、 (2a b)4 (2a b)2 11 、1232-124×122(利用乘法公式计算) 12、 (x 1)(x 2) 2 ( x) 13 2 3 2 4 3 、(2x 2y) 3· (-7xy 2) ÷ (14x 4y 3 ) 16、先化简再求 值: 2 2 2 a b a 2 ab b 2 b 2 b a 3 a 3 , 其中 a 4 ,b 17、先化简再求值: 14 ,b

2 1 18、化简求值 (x 2y) 2 (x y)(x y),其中 x 2, y 2 (a 2) 2 (2a 1)(a 4) ,其中 a 2 a b 2a b 20、已知 x a 3,x b 2,求 x 2a b 2 2 2 2 21、 m ( m) 3 ( m)2 22、 6)3 23、 ( 2 103)3 (4 104)2 844 24、 x x x 2 2 2 25、 ( a b a) ( ab) 26、 2 xy 23 ( x y) 2 xy 2 ) 27、 ( x 2 y 3z) (3x 2y) 19、先化简再求值:

初二上几何证明题100题专题训练

C A B C D E P 图 ⑴八年级上册几何题专题训练100题 1、 已知:在⊿ABC 中,∠A=900 ,AB=AC ,在BC 上任取一点P ,作PQ ∥AB 交AC 于Q ,作PR ∥CA 交BA 于R ,D 是BC 的中点,求证:⊿RD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 B 2、 已知:在⊿ABC 中,∠A=900 ,AB=AC ,D 是AC 的中点,AE ⊥BD ,AE 延长线交BC 于F ,求证:∠ADB=∠FDC 。 3、 已知:在⊿ABC 中BD 、CE 是高,在BD 、CE 或其延长线上分别截取BM=AC 、CN=AB ,求证:MA ⊥NA 。 4、已知:如图(1),在△ABC 中,BP 、CP 分别平分∠ABC 和∠ACB ,DE 过点P 交AB 于D ,交AC 于E ,且DE ∥BC .求证:DE -DB=EC .

5、在Rt△ABC中,AB=AC,∠BAC=90°,O为BC的中点。 (1)写出点O到△ABC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的大小关系(不要求证明); (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在移动中保持AN=BM,请判断△O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6、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AE=BD, 连结EC、ED,求证:CE=DE 7、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90°,BD平分∠ABC,DE⊥BC且BC=10,求△DCE的周长。 8. 如图,已知△EAB≌△DCE,AB,EC分别是两个三角形的最长边,∠A=∠C=35°,∠CDE=100°,∠DEB=10°,求∠AEC的度数. A B C O M N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数学几何习题集含答案

1、如图:在△ABC中,∠C=2∠B,AD是△ABC的角平分线,∠1=∠B,试说明AB=AC+CD 2、如图,AD是∠BA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F⊥AC,垂足为点F,且BD=CD 求证:BE=CF 3、如图,点B和点C分别为∠MAN两边上的点,AB=AC。 (1)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①AD⊥BC,垂足为D;②∠BCN的平分线CE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 ③连结BE;(2)在完成(1)后不添加线段和字母的情况下,请你写出除△ABD≌△ACD外的两对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3)并选择其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予以证明。

已知:AB=AC,AD⊥BC,CE平分∠BCN,求证:△ADB≌△ADC;△BDE≌△CDE。 A B D C M N E 4、如图,PB、PC分别是△ABC的外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A的平分线上 A B C P 5、如图,△ABC中,p是角平分线AD,BE的交点. 求证:点p在∠C的平分线上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两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C.三角形两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个角的平分线上 D.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7、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M=MC∠ABM=∠ACM求证AM平分∠BAC 8、如图,AP、CP分别是△ABC外角∠MAC与∠NCA的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P,PD⊥BM于点D,PF⊥BN于点F.求证:BP为∠MBN的平分线。

9、如图,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取OM=ON,OD=OE,DN和EM相交于点C.求证:点C在∠AOB 的平分线上. 10、如图,∠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 (1)若连接AM,则AM是否平分∠BAD?请你证明你的结论; (2)线段DM与AM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讲义及答案)

整式的乘除(讲义) ? 课前预习 1. 整式的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单项式系数:单项式前面的次数:所有字母的整式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次数:项的次数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同类项;把同类 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乘法分配律:()a b c +=_______________. 4. 类比迁移: 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学生计算52x y x ÷. 小聪是这么做的: 552 32x y x x x x x y x y x x y x x x ?????÷===? 请你类比小聪的做法计算:22282m n m n ÷.

? 知识点睛 1. 单×单:_______乘以________,_________乘以________. 2. 单×多:根据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单×单. 3. 多×多:握手原则. 4. 单÷单:系数除以系数,字母除以字母. 5. 多÷单:借用乘法分配律. ? 精讲精练 1. ①■342xy xy z ?=_______; ②2323(2)x y x y ?-=_______; ③231 (4)2x y y ??-?-= ???______; ④322(3)(2)a a -?-; ⑤332(2)(2)x xy xy ?-?-.

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题专项练习

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题专项练习1.如图,△、△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点E在上.求证:△≌△. 2.如图,⊥于点D,⊥于点E,.求证:. 3.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D. (1)求证:∥; (2)若13,5,求的长. 4.如图:点C是的中点,∠∠,,求证:∠∠D. 5.如图,点D是上一点,交于点E,,∥ 求证:.

6.如图,⊥,⊥,垂足分别为E,D,.求证:. 7.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 8.如图,在△中,,∠90°,D是的中点,⊥,点E,F分别在,上,求证:. 9.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B,∠∠,求证:. 10.如图,已知∠∠,∠∠. 求证:.

11.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 12.如图,∥,E是上一点,交于点F,.求证:. 13.已知△和△位置如图所示,,,∠1=∠2. (1)求证:; (2)求证:∠∠N. 14.如图,∠90°,,⊥,⊥,垂足分别为D,E. 求证:△≌△. 15.如图,四边形中,E点在上,∠∠90°,且,. 求证:△≌△.

16.如图,在△中,,∠90°,D为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边上,且,连结、、. ①求证:△≌△; ②若∠30°,求∠的度数. 17.如图,在四边形中,∥,E为的中点,连接、,⊥,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 (2). 18.如图,在△中,、分别垂直平分和,交于M、N两点,与相交于点F. (1)若△的周长为15,求的长; (2)若∠70°,求∠的度数. 19.已知△中,是∠的平分线,的垂直平分线交的延长线于F. 求证:∠∠.

八年级数学《几何证明初步》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几何证明初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互补的两个角若相等,则两角都是直角 B .直线是平角 C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D .和为180°的两个角叫做互补角 2.如图2,AB ∥CD,AF 分别交AB 、CD 于A 、C 并且C E 平分∠DCF,∠1=800 ,则 等于( ) A .40° B .50° C .60° D .70° 2 3 3.如图3, ,那么 等于( ) A .180° B .360° C .540° D .720° 4.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平行 B .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垂直 C .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相交 D .以上结论中只有一个不正确 5、在△ABC 中,AC=BC >AB,点P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P 与△ABC 的任意两个顶点构 成△PAB, △PBC,△PAC 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点P 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6个 D.7个 6、△ABC 中,∠C=900,AC=BC,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垂足为点E,若AB=10 则△DBE 周长为( ) A .10 B.8 C.12 D.9 7.如图点D 在A B 上,点E 在A C 上并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 件后,仍无法判断△ABE ≌△AC D 的是( ) A.AD=AE B.∠AEB=∠ADC C. BE=CD D. AB=AC 8.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如果a >b,b >c,则a >c B.因为∠AOB =∠BOC,所以∠AOB 与∠BOC 是对顶角 D.因为两角的和是1800,所以两角互为邻补角 D. 若a >b,则ac >bc E B D C A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分别交x轴,y轴于A(a,0),B(0,b),且满足a2+b2+4a﹣8b+20=0. (1)求a,b的值; (2)点P在直线AB的右侧;且∠APB=45°, ①若点P在x轴上(图1),则点P的坐标为; ②若△ABP为直角三角形,求P点的坐标. 【答案】(1)a=﹣2,b=4;(2)①(4,0);②P点坐标为(4,2),(2,﹣2).【解析】 【分析】 (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2)①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②分两种情形:如图2中,若∠ABP=90°,过点P作PC⊥OB,垂足为C.如图3中,若∠BAP=90°,过点P作PD⊥OA,垂足为D.分别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 (1)∵a2+4a+4+b2﹣8b+16=0 ∴(a+2)2+(b﹣4)2=0 ∴a=﹣2,b=4. (2)①如图1中, ∵∠APB=45°,∠POB=90°, ∴OP=OB=4, ∴P(4,0). 故答案为(4,0). ②∵a=﹣2,b=4 ∴OA=2OB=4 又∵△ABP为直角三角形,∠APB=45° ∴只有两种情况,∠ABP=90°或∠BAP=90° ①如图2中,若∠ABP=90°,过点P作PC⊥OB,垂足为C.

∴∠PCB=∠BOA=90°, 又∵∠APB=45°, ∴∠BAP=∠APB=45°, ∴BA=BP, 又∵∠ABO+∠OBP=∠OBP+∠BPC=90°, ∴∠ABO=∠BPC, ∴△ABO≌△BPC(AAS), ∴PC=OB=4,BC=OA=2, ∴OC=OB﹣BC=4﹣2=2, ∴P(4,2). ②如图3中,若∠BAP=90°,过点P作PD⊥OA,垂足为D. ∴∠PDA=∠AOB=90°, 又∵∠APB=45°, ∴∠ABP=∠APB=45°, ∴AP=AB, 又∵∠BAD+∠DAP=90°, ∠DPA+∠DAP=90°, ∴∠BAD=∠DPA, ∴△BAO≌△APP(AAS), ∴PD=OA=2,AD=OB=4, ∴OD=AD﹣0A=4﹣2=2, ∴P(2,﹣2). 综上述,P点坐标为(4,2),(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精选练习题及答案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x 2·(-x )3·(-x )2=__________. 2.分解因式:4mx +6my =_________. 3.=-?-3245)()(a a ___ ____. 4.201()3π+=_________;4101×=__________.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___________. 6.①a 2-4a +4,②a 2+a +14,③4a 2-a +14 ,?④4a 2+4a +1,?以上各式中属于完全平方式的有____ __(填序号). — 7.(4a 2-b 2)÷(b -2a )=________. 8.若x +y =8,x 2y 2=4,则x 2+y 2=_________. 9.计算:832+83×34+172=________. 10.=÷-+++++++1214213124)42012(m m m m m m m m b a b a b a b a + . 11.已知==-=-y x y x y x ,则,21222 . 12.代数式4x 2+3mx +9是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_____. 13.若22210a b b -+-+=,则a = ,b = . 14.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269y xy x ++ (x >0,y >0),利用分解因式,写出表示该正 方形的边长的代数式 . ] 15.观察下列算式:32—12=8,52—32=16,72—52=24,92—72=32,…,请将你发 现的规律用式子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13x x +=,那么441x x +=_______. 二、解答题(共68分) 17.(12分)计算:(1)(-3xy 2)3·( 6 1x 3y )2;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 几何证明的总结与练习

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知识整理 一、知识梳理: 1、有关概念: 命题、公理、定理 (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命题的形式:如果…(题设),那么…(结论)。 命题中,结论正确的是真命题,结论错误的是假命题。 (2)公理: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3)定理:用推理的方法证明为真命题,且可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4)逆命题和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就叫做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定理是互逆命题,那称它们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定理。 2、重要定理: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如图: ∵MN 垂直平分线段AB ∴PA=PB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如图: ∵PA=PB ∴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 定理: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 ∵OP 平分∠AOB PD ⊥OA ,PE ⊥OB ∴PD=PE 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如图: ∵PD=PE PD ⊥OA ,PE ⊥OB ∴OP 平分∠AOB ★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 (注意:必须先证明两个三角形都是RT ⊿,才能应用本判定定理;以前所学的ASA 、AAS 、SAS 、SSS 这四条判定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仍然适用。)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如图: ∵∠C=90° ∴∠A+∠B=90° 定理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中点→想一半) 如图: ∵∠ACB=90°, 且点D 是AB 的中点 ∴AB CD 2 1 推论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M N B A P A B O D E P A C B A C B D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