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课件(青岛版八年级下册) (2)
- 格式:ppt
- 大小:335.50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数学下册 9.5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导学案青岛版9、5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2)课本内容:79页----80页课前准备:刻度尺三角尺一副计算器学习目标:1、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
2、熟知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的过程。
一、自主预习:课本79页例3 独立完成第一问题与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批注(1)画出示意图并计算在课堂上学生展示预习结果。
二、预习课本79页例3第二个问题,完成下列问题1、通过把实物图抽象为几何图形,画出示意图2、根据数据EF=20米∠AEF=35 ,计算出EF的长度,再说明AF与CE的关系,ED与FB的关系,计算出ED的长度。
根据ED的长度说明北楼一楼被影响采光的高度。
A C FEBD3、熟知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概括示意图。
三、巩固练习:1、例3第二问题能否根据南楼高度16、8米,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35计算南楼影子是否影响北楼一楼的采光。
批注(2)小组交流达成共识,某小组展示,形成明确答案。
2、在某广场上空飘着一只气球P,A、 B 是地面上相距90米的两点,他们分别在气球的正西和正东,测得仰角∠PAB=30,求气球P的高度。
P BH四、达标检测:1、课外活动小组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当太阳光线与地面35时,测的旗杆AB在地面的投影BC长为23、5米,则旗杆AB的高度是()米。
(精确到0、1米)。
A CB3、汶川地震后抢险队派一架直升机去A 、B两个村庄抢险,飞机在距地面450米上空的P点测得A 的俯角为30,测得B的俯角为60,求A、B两个村转的距离。
30QP60ACB五、课后提升1、小明要测量河内小岛B到公路C的距离,在A点测的∠BAD=30゜,在C点测得∠BCD=60゜又测得AC=50米,则小岛B到公路的距离为()米。
B ACD3、为了测量河流某一段的宽度,在河的北岸选了点A,在河的南岸选取了相距200m的B,C两点,分别测得∠ABC=60゜,∠ACD=45゜球这段河的宽度AD的长。
9.4解直角三角形学案2山东省单县终兴中学编写人王敏吴新峰审阅人吴吉杰一学习目标:能综合运用勾股定理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问题,并养成“先画图,再求解”的习惯。
二知识回顾:1解直角三角的概念:有直角三角形中求出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情况。
(1)已知,求第三边及两锐角。
(2)已知和一个,求其它两边及另一锐角。
三导学探究:例3如图,在△ABC中,已知∠A=600,∠B=450,,AC=20cm,求AB的长。
A B 例4在△ABC中,已知AB=1,AC=2,∠ABC=450,求BC长B练一练:1如图,在Rt△ABC中,∠A=900,AD⊥BC,垂足为D,∠B=600,AD=3,求BC的长。
BC2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且一腰长于底边长的比 是5︰8,求sinB.cosB 的值。
当堂达标:1在△ABC 中,∠B =450,cosC =53,AC =5a ,则△ABC 的面积用含a 的式子表示 是B2 如图,在△ABC 中,AB =5,AC =7,∠B =600,求BC 长BC3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tanB =cos ∠DAC , (1) AC 与BD 相等吗?为什么? (2) 若sinC =1312,BC =12,求AD 长 +B4 △ABC 中,已知∠B =450,∠C =600,BC =53+5,求AB 和AC 长5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20,AC =30,∠A =1500,求△ABC 的面积C六能力提升:1 在Rt△ABC中,∠C=900,CD⊥AB,垂足为D,AB=6,AD=2,求sinA,cosA,tanA 的值,2如图,在△ABC中,∠ACB=1180,BC=4,求AC边上的高A。
八年级数学下册 9.4 解直角三角形(2)导学案青岛版9、4 解直角三角形课本内容:P74-P75课前准备:三角板学习目标:1、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
一、完成下列各题。
小组内讨论1、RtABC中,∠C=90, CD⊥AB于D, AD=3, ∠B=60,求AB,BC【1】批注【1】XXXXX:让学生了解已知元素和需求元素所在三角形,数形结合能力 C B D A2 △ABC中,AB=AC, AB:BC=5:8, 求sinB, cos B、【2】批注【2】XXXXX:怎样构建直角三角形?应把已知元素和所求元素构建在同一直角三角形中。
A B C二、板书例3、△ABC中,∠A=60, ∠B=45,AC=20厘米,求AB的长。
CA B1、小组交流构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辅助线的做法)【3】批注【3】XXXXX:小组内交流统一意见后,考虑解法,引导学生能解哪个直角三角形?需要解直角三角形?2、最后统一解题格式。
三、巩固练习【4】批注【4】XXXXX:提醒学生数形结合,利于解决问题1、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面积为3,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2、在△ABC中,已知∠B=30,SinC=4/5,AC=10,求AB的长。
四、达标测试1、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上一点A,OA=52,求点A 的坐标。
Y y=x A O X2、等腰三角形,顶角120,腰长10cm,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五、作业:P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