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快速成型技术(机械制造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30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逆向工程专业《快速成型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一门学习产品级专业模型加工制作技术的课程。
主要介绍产品模型的成型原理和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使用专业三维造型软件构建产品模型,并使用专业软件对产品模型进行检查和修复,然后将处理好的产品模型进行切片处理,最后在激光快速成型机上加工出合格的产品模型。
加工好的产品模型还要经过表面处理。
本课程的推荐先修课程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先进制造技术》等。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16节课,计划教学周数2周,总课时数32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待定。
本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或者以后开设。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建模,检查,修复,加工和表面处理;使同学们了解整个产品模型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也了解到目前产品模型的最新的制造水准;使学生能够了解熔融沉积快速成型(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了解MEM320A快速成型机的基本结构,掌握MEM320A快速成型机的操作,对快速原型制造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
为了使学生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熟悉快速成型的各种方法以及软硬件。
主要以理论为主,从系统介绍、原理及过程分析入手,由浅入深,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很快的投入到毕业设计、快速成型机的使用中去,为今后参加工作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经过学习,应掌握以下三个方面:1、快速成型的基本理论;2、快速成型机的软硬件;3、快速成型技术的典型应用。
四、教学内容纲要第1章快速成型概述1.1 快速成型技术及快速成型机的系统结构1.2 系统运行环境1.3 设备维护第2章快速成型软件2.1 功能简介2.2 运行环境第3章启动Aurora3.1 安装3.2 启动3.3 载入STL 模型3.4 载入CSM 和CLI 模型3.5 打印第4章三维模型操作4.1 坐标变换4.2 处理多个三维模型4.3 三维模型合并,分解及分割4.4 STL 模型检验和修复4.5 三维模型的测量和修改第5章分层5.1 分层前的准备5.2 分层参数详解5.3 分层第6章层片模型6.1 显示CLI 模型6.2 在二维模型窗口显示6.3 设定成型位置第7章三维打印/快速成型7.1 熔融挤压工艺原理7.2 三维打印机命令7.3 手动调试7.4 打印流程7.5 准备打印7.6 打印模型第8章(项目教学)8.1 脸谱快速成型8.2 汽车标志快速成型五、课程教材教科书: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自编,《快速成型技术》参考书:刘忠伟主编.先进制造技术(第2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六、其他说明本大纲适用于逆向工程专业《快速成型技术》必修课程。
快速成型技术概述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尤其是微电子、计算机、数控技术、激光技术、材料科学的进步为制造技术的变革与进展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得机械制造能够突破传统的制造模式,进展出一项崭新的制造技术一一,快速成型技术。
诞生背景快速成型技术的诞生主要有两方面的缘由:1)市场拉动市场全球化和用户需求共性化为先进制造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市场一体化的进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的开发速度成为竞争的主要冲突。
同时用户需求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要求产品制造技术有较强的敏捷性,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能够以小批量生产甚至单件生产产品。
2)技术推动新技术的进展为快速成型技术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展、CAD/CAM技术的进展、材料科学的进展一新材料的消失、激光技术的进展为快速成型技术的产生和进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快速成型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80年月后期产生于美国并快速扩展到欧洲和日本。
由于即技术的成型原理突破了传统加工中的塑性成形(如锻、冲、拉伸、铸、注塑加工等和切削成形的工艺方法,可以在没有工装夹具或模具的条件下快速制造出任意简单外形又具有肯定功能的三维实体原型或零件,因此被认为是近二十年来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基本原理与特征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将原型(或零件、部件)的几何外形!结构和所选材料的组合信息建立数字化描述模型,之后把这些信息输出到计算机掌握的机电集成制造系统进行材料的添加、加工,通过逐点、逐线、逐面进行材料的三维堆砌成型, 再经过必要的处理,使其在外观、强度和性能等方面达到设计要求,实现快速!精确地制造原型或实际零件、部件的现代化方法。
快速成型技术的特征为:(1)可以制造出任意简单的三维几何实体;(2)CAD模型直接驱动;(3)成形设施无需专用夹具或工具;(4)成形过程中无人干预或较少干预;快速成型技术的优势(1)响应速度快:与传统的加工技术相比,RP技术实现了CAD模型直接驱动, 成形时间短,从产品CAD或从实体反求获得数据到制成原型,一般只需要几小时至几十个小时,速度比传统成型加工方法快得多"这项技术尤其适于新产品的开发,适合小批量、简单(如凹槽、凸肩和空心嵌套等)、异形产品的直接生产而不受产品外形简单程度的限制,还改善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机沟通,使产品设计和模具生产并行,从而缩短了产品设计、开发的周期,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地降低了新产品的开发成本和企业研制新产品的风险。
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简介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RPT)属于先进制造技术范畴机械工程学科非传统加工工艺(或称为特种加工)是将CAD、CAM、、激光、精密伺服驱动和新材料等先进技术集成的一种全新制造技术。
它通过叠加成型方法可以自动而迅速地将设计的三维CAD模型转化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
与传统的制造方法相比,它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并且可以灵活地改变设计方案,实现柔性生产,在新产品的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世界上投入应用的快速成形的方法有十多种,主要包括立体印刷(SLA-StereoLithgraphy Apparatus)、分层实体制造(LOM-Laminated obxxxxject Manufacturing)、选择性激光烧结(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熔化沉积制造(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固基光敏液相(SGC-Solid Ground Curing)等方法。
其中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具有成型材料选择范围宽、应用领域广的突出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SLS方法具有以下的优点:由于粉末具有自支撑作用,不需另外支撑;材料广泛,不仅包括各种塑料材料、蜡和覆膜砂,还可以直接生产金属和陶瓷零件。
且材料可重复使用,利用率高。
快速成型技术工作原理使用CO2 激光器烧结粉末材料(如蜡粉、PS粉、ABS粉、尼龙粉、覆膜陶瓷和金属粉等)。
成型时先在工作台上铺上一层粉末材料激光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照截面轮廓的信息对制件实心部分所在的粉末进行烧结。
一层完成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层厚再进行下一层的铺粉烧结。
如此循环,最终形成三维产品。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Rapid Prototyping) 技术(简称SLS技术)由于具有成型材料选择范围宽、应用领域广的突出优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