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段辊子不锈钢堆焊工艺范例
- 格式:docx
- 大小:21.67 KB
- 文档页数:3
大型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扇形段更换修复工艺编制:湘钢检修大队一、概况宝冶检修分公司05年2月承接了湖南湘钢宽厚板制造厂的检修任务,于2月底成立了宝冶湘钢检修大队,并进驻湘钢。
主要的检修区域有转炉、连铸、轧钢。
其中大型连铸机械设备的维备对于检修分公司用乃至整个宝冶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湘钢检修大队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和挑战,而这对于检修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自05年3月进入湘钢后,大队技术人员从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入手,通过学习一些有关书籍和设备的图纸、工艺资料,再加上一部分实践,迅速地撑握了连铸设备的结构要点和维修的重点,同时还组织人员进行培训,请专家讲解连铸设备的组成,传动和工作原理。
经过18个月的努力,湘钢检修大队在检修中对连铸所有的设备几乎都进行过更换和维修,也在实践过程中对各种检修方法进行了验证和调整,完成了一整套大型连铸机械的维修作业标准,打造出了一支技术素质过硬、能吃苦耐劳的大型连铸机械设备的专业检修队伍,填补检修分公司连铸设备检修的空白,对我们进一步拓展检修市场做出贡献。
本工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结晶器更换工艺;2.结晶器修复工艺;3.弯曲段修复工艺;4.扇形段更换工艺;5.扇形段修复工艺。
二、板坯连铸技术简介2.1连铸技术及国内外现状:所谓连铸就是把高温钢水连续不断地浇铸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一定尺寸规格铸坯的生产工艺进程。
完成这一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就是连铸成套设备,连铸成套设备的核心设备就是板坯连铸机。
板坯连铸机在连铸技术的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板坯连铸机的工艺性强、设备结构复杂、总体技术水平高。
随着连铸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板坯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生产率、拉速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和改造的各类板坯连铸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使得连铸技术迅速普及,世界各地连铸坯产量比达到93.6%。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连铸比也由1970年的仅有4.4%,迅速提高到2004年的94%,达到了世界连铸比的平均值水平。
20MnMo超厚锻件不锈钢堆焊工艺1 前言粗甲醇水冷器设备管板为20MnMo锻件堆焊不锈钢耐蚀层,尺寸为φ2700×400mm堆焊耐蚀层厚度为6mm。
由于堆焊工作量大、工期紧我们决定采用埋弧自动带极堆焊,对锻件边缘无法进行带极堆焊的部位采用焊条电弧焊。
2 焊接性分析及对策20MnMo锻件的供货热处理状态为淬火+回火(Q+T),经过淬火+回火后的显微组织是回火低碳马氏体、下贝氏体或回火索氏体,这类组织虽然可以保证较高的力学性能但在焊接?嵊跋烨?容易产生冷裂纹和韧性下降[1]。
焊接热影响区韧性下降的问题可以通过控制焊接热输入的大小的方法来解决,焊接热输入的大小已通过事先的焊接工艺评定验证进行了验证。
本文着重介绍施焊过程中为预防焊接冷裂纹的产生所采取的措施。
众所周知,焊接冷裂纹产生的三要素是拘束应力、扩散氢以及淬硬倾向。
超厚20MnMo锻件调质状态下的淬硬倾向以及拘束应力敏感性都很大。
待施焊的管板是厚度达到400mm的超厚锻件,厚度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焊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拘束应力,同时厚度较大如果预热不均匀也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
为了防止冷裂纹的产生施工过程中我们从拘束应力、扩散氢以及淬硬倾向三个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1)严格清理待焊表面铁锈、氧化皮、油污等;(2)严格按要求烘干焊条、焊剂;(3)预热采用大型加热炉进行炉内预热保证预热均匀;(4)预热好后出炉将除了待堆焊面外的各个面用保温石棉包裹防止热量散失过快;(5)焊接过程中停止施焊或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焊后消氢处理;(6)焊后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3 减小焊接变形埋弧自动带极堆焊的热输入较大,为防止管板产生超差变形我们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中心对称交叉的焊接顺序。
沿着中心线将圆周按逆时针标注为0°、90°、180°、360°,第1层的第1道沿直径从0°方向起弧焊到180°熄弧;第2道从直径的右侧从180°方向启弧焊到0°熄弧;第3道从直径的左侧从0°方向启弧焊到180°熄弧,按如此规律上下两半圆周对称施焊且相邻两焊道(即2和4道,3和5道)的施焊方向相反。
《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优化》篇一一、引言在当代制造业中,焊接工艺一直被视为制造高品质、高性能金属构件的关键环节。
而作为现代焊接技术中的重要分支,FCAW(Flux Cored Arc Welding)即药芯焊丝电弧焊,以其高效率、高质量的焊接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金属材料焊接。
其中,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因其材料特性与工艺特性在众多应用中尤为突出。
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焊接工艺的效率和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的优化策略,以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效率。
二、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概述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指的是采用无铋型不锈钢药芯焊丝,通过FCAW工艺进行堆焊的一种技术。
该工艺具有焊接速度快、热影响区小、焊缝质量高等优点,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焊接过程中的热裂纹、气孔等缺陷,以及焊接效率与质量之间的平衡问题。
三、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优化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的效率和品质,本文提出以下优化策略:1. 优化焊丝材料:针对无铋不锈钢的特性和应用需求,研发新型的焊丝材料,以提高其抗热裂纹、抗气孔等性能。
2. 改进焊接参数:通过实验研究,确定最佳的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热输入和焊缝成型。
3. 引入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引入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焊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
4. 优化焊接环境:通过改善焊接环境,如减少风速、控制湿度等,降低外界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5. 强化后处理工艺:对焊后工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或机械处理,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四、优化效果分析通过实施上述优化策略,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的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热裂纹和气孔等缺陷,提高了焊缝的质量和可靠性。
不锈钢堆焊工艺1. 引言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某些情况下,不锈钢的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堆焊,以修复或增强材料的性能。
不锈钢堆焊工艺是一种将不锈钢材料焊接到基材上的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不锈钢堆焊工艺的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不锈钢堆焊工艺的过程不锈钢堆焊工艺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表面准备在进行不锈钢堆焊之前,首先需要对基材进行表面准备。
表面准备的目的是清除基材表面的污垢、氧化物和油脂等杂质,以确保焊接的质量。
常用的表面准备方法包括机械清理、化学清洗和溶剂清洗等。
2.2 堆焊材料选择不锈钢堆焊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堆焊材料应与基材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热膨胀系数等特性。
2.3 堆焊工艺参数设定堆焊工艺参数的设定对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堆焊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和填充材料的厚度等。
这些参数应根据具体的堆焊材料和焊接要求进行合理设定。
2.4 堆焊过程控制在堆焊过程中,需要控制焊接参数、焊接速度和填充材料的均匀性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焊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以避免产生过高的温度导致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等问题。
此外,还需要注意堆焊过程中的保护气体的选择和流量控制,以防止氧化和污染。
2.5 堆焊接头质量检验堆焊接头质量检验是确保堆焊工艺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用的堆焊接头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可视检查、超声波检测和X射线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焊接接头的缺陷、裂纹和气孔等问题,以确保接头的质量合格。
3. 不锈钢堆焊工艺的方法不锈钢堆焊工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3.1 熔化堆焊熔化堆焊是将填充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并与基材融合形成焊接接头的方法。
熔化堆焊可以使用电弧焊、气焊或激光焊等方法进行。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锈钢的大面积堆焊和高强度要求的场合。
磨辊堆焊工艺哎,说起磨辊堆焊工艺,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得有两把刷子才行。
我有个哥们儿,他可是干这行的老手了,每次听他讲起这个,我都听得津津有味的。
这哥们儿告诉我,磨辊堆焊,简单来说,就是给磨辊穿上一件“铁甲”,让它更耐磨、更耐用。
这活儿可不简单,得精确控制,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他给我讲了一次他亲身经历的堆焊过程,那细节,听得我目瞪口呆。
那天,他一大早就到了工厂,换上了工作服,戴上了安全帽和护目镜。
他说,安全第一,这是必须的。
然后,他就开始检查设备,什么焊机啊、焊条啊,都得一一检查,确保一切正常。
他告诉我,这就像战士上战场前检查武器一样,马虎不得。
接下来,就是堆焊的重头戏了。
他把磨辊固定在工作台上,然后开始预热。
他说,预热很重要,能让金属表面达到一个合适的温度,这样焊条熔化后,就能更好地和磨辊融合在一起。
他一边说,一边调整着温度,那专注的样子,就像在进行一场精密的手术。
预热完成后,他就开始堆焊了。
他拿着焊枪,一点一点地在磨辊上堆焊。
他说,这得慢慢来,不能急。
每一道焊缝都要均匀,不能有气泡,也不能有裂缝。
他一边焊,一边用小锤子敲击焊缝,说是这样可以释放应力,防止焊缝开裂。
焊完后,他还得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焊的地方,或者焊缝不均匀的地方。
他说,这就像画家完成一幅画后,总要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瑕疵。
最后,就是清理和打磨了。
他用砂轮机一点点地打磨焊缝,直到磨辊表面光滑如新。
他说,这最后的打磨,就像给磨辊穿上了一件新衣,让它焕然一新。
听他讲完这个过程,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磨辊堆焊工艺,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需要精湛的技艺和极大的耐心。
我那哥们儿,就是靠着这门手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认可。
每次看到他那专注工作的样子,我都忍不住想,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啊!。
《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优化》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堆焊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无铋不锈钢FCAW(Flux Cored Arc Welding,即药芯焊丝电弧焊)堆焊工艺作为一种高效的堆焊方法,在提高产品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堆焊过程中涉及到的工艺参数较多,如何优化这些参数以提高堆焊质量和效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的优化,以提高堆焊质量和效率。
二、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现状及问题目前,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在工业应用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对堆焊质量的影响较大,不合理的参数设置会导致焊缝成型不良、气孔、裂纹等缺陷。
其次,堆焊过程中的热输入和热循环对基材和焊材的性能产生影响,如何控制热输入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此外,堆焊层的组织和性能对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如何优化堆焊层的组织和性能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优化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优化方法:1. 优化工艺参数:通过实验研究,确定最佳的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参数,以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型和较小的热输入。
2. 控制热输入: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如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控制焊接线能量等,以减小热输入对基材和焊材性能的影响。
3. 优化堆焊层组织和性能:通过调整焊接材料的成分和添加合金元素等方法,优化堆焊层的组织和性能,提高设备的使役性能和寿命。
四、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无铋不锈钢FCAW堆焊工艺的优化。
首先,通过调整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参数,获得了良好的焊缝成型和较小的热输入。
其次,采用多层多道焊接和控制焊接线能量的方法,有效减小了热输入对基材和焊材性能的影响。
114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艺流程与应用中国设备工程 2020.05 (下)湛江钢铁一期工程2台2150mm 连铸机为西门子奥钢联设计两机两流,垂直弯曲型连铸机,采用连续矫直弯曲技术,连铸机基本半径为9500mm,铸机长度为37.044m,生产板坯厚度230mm,宽度900~2150mm,于2015年9月27日投入使用。
2台2150mm 连铸机扇形段在线装机量及备件总共88台,辊子装机数量庞大,扇形段在线检修更换长影响浇铸计划生产顺行,扇形段连铸辊磨损及辊缝大肚子直接影响铸机精度及铸坯质量。
该连铸机投产初期,扇形段装机连铸辊新品制造均使用埋弧堆焊技术,生产铸机辊缝精度敏感性钢种时出现铸坯低倍不合格现象,尤其7号扇形段至12号扇形段连铸辊使用寿命与同类型连铸机相比使用寿命较短,这较大程度降低了扇形段在线使用寿命,严重影响品种钢生产,同时需要提高连铸辊周转数量及增加维修成本。
为此,本文针对连铸辊的明弧焊和埋弧焊工艺进行了浅析,以寻找提高辊子在线使用寿命。
埋弧堆焊焊与明弧堆焊工艺技术相比,埋弧堆焊工艺技术特点局限了其应用范围,较难修复中高碳合金钢、高铬铸铁等连铸辊工件。
明弧堆焊其特征对加工件热输入量滴同时减少工件变形,特别适合奥钢联设计的三分节辊堆焊,与此同时,适用于埋弧焊加工出来的连铸辊辊套。
1 连铸辊作业环境连铸坯从结晶器出来到水平段表面温度高达1000℃,在铸坯及气雾冷却工作环境下,连铸辊承受高温急冷和挤压磨损,辊子转动一周表面温度约在420~480oC 变化,辊套表面承受承受铸坯鼓肚力和扇形段夹紧力,尤其在连铸机轻压下技术实施区域;连铸生产过程使用二冷气雾冷却,连铸辊承受冷热疲劳应力和高温磨损,并接触含氟离子的二冷喷淋水,具有腐蚀性。
连铸辊表面直接接触高温铸坯及长期磨损从而导致连铸辊表面质量劣化为扇形段辊缝大肚子关键因子。
鉴于连铸辊磨损因素决定了连铸辊表面须具备抗氧化、耐腐蚀、耐高湿高湿和抗热疲劳的性能。
扇形段辊子修复技术协议甲方:河北新金轧材有限公司乙方:双方就甲方扇形段辊子的修复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一、技术要求:1.辊子材质:42CrMo+堆焊层。
2.堆焊前把辊身加工到成品尺寸减8mm,堆焊后精加工完成。
堆焊层厚度要求不小于4mm。
3.修复后的辊子机械性能:①辊子的许用弯曲应力:55MPa②许用最大挠度:≤1mm③辊面的硬度:HRC40-45④辊面的粗糙度Ra0.84.堆焊后精加工前全部辊子磁粉探伤(MT).①线状、圆形状缺陷:2mm 4mm以下②分散缺陷:4mm 6mm以下③裂纹缺陷:不允许5.机械加工精度:①辊子修复完成后,要求直径偏差控制在%()h9范围内,轴头装配轴承部位偏差控制在%()f6范围内。
②辊子的轴头视损坏情况决定是否修复,如没有明显磨损现象,且偏差在f6范围内,不修复。
如果超出这两项要求,必须修复。
要求修复后的轴头和辊面的同心度在±0.02mm范围内.6.最终精加工后辊子表面着色探伤①线状、圆形状缺陷:1mm 2mm以下②分散缺陷:2mm 4mm以下③裂纹缺陷:不允许7.最终加工合格后全面涂抹防锈剂。
二、辊子修复完成后,乙方要在轴头外露部位做标识,以便于甲方跟踪其修复质量。
三、辊子在修复过程中,甲方有权到乙方现场监督修复情况,乙方不得拒绝。
四、保证值及考核1.设备验收以设备图纸和本技术协议书要求的为准。
2.质保期为直径<Ф250的辊子过钢量要求达到10万吨,直径≥Ф250的辊子过钢量要求达到40万吨。
质保期内凡出现辊面镀层脱落或辊面镀层厚度磨损量超3mm。
视为不合格产品,供方免费负责修复。
五、售后服务:供方承诺在质保期内实行免费三包服务。
设备出现质量问题,供方应在4小时作出应答;如需派人的,制造厂应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
六、工期与进度:见商务合同七、交货运输时,做好包装,严禁损伤。
八、资料交付:随货附带探伤和热处理报告、尺寸、硬度、粗糙度、径跳等质量检验单,相关材质报告单。
板坯连铸机引锭头修复技术要求本钢炼钢厂板坯连铸机引锭头在使用过程中,受液态钢水侵蚀和热应力影响,在引锭头弧形表面产生凹坑和热应力裂纹,一旦钢水进入裂纹中与引锭头母体材料产生焊接,在脱引锭时无法顺利脱锭,将会造成冻坯严重事故,为此,需对引锭头弧形表面进行修复处理。
由于引锭头母体材料为ZG42CrMo,焊接性能差,因此,要求修复的引锭头弧形面材料必须保证较高的耐热及耐液压钢水侵蚀性,经与乙方技术交流后,由乙方负责对甲方损坏的引锭头进行修复,采用特殊焊接材料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保证修复部位的焊接强度和耐热侵蚀能力。
经协商,双方达成如下技术协议:(一):修复范围及相关技术参数料号中文名称型号规格图号品牌材质数量单位LG0514011 680 引锭头920mm8.362635.K组合件 1 件LG0514011 681 引锭头1220mm8.396542.G组合件 1 件LG0514011 682 引锭头1320mm8.362634.H组合件 1 件LG0514011 683 引锭头1520mm8.396544.B组合件 1 件LG0514011引锭1720mm 8.3626组合 1 件684 头30.S 件液压钢水温度:1400℃—1600℃铸坯拉速:0m/s-1.4m/s扇形段驱动辊数量:24/28根驱动辊直径:¢220/240/260mm驱动辊压力Max21Mpa(二):技术协议1、甲方为乙方提供需要修复的引锭头及相关图纸资料。
2、乙方负责对甲方提供的引锭头损坏部位进行切削处理,直到母体材料无热疲劳裂纹为止。
3、乙方负责对引锭头缺陷部位进行堆焊修复,乙方保证所采用的焊接材料与引锭头原材质ZG42CrMo具有较好的融合性,同时保证焊接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疲劳性能,保证多层堆焊内部无夹杂及焊接缺陷。
4、乙方在引锭头整体堆焊修复完成后的热处理工艺要保证引锭头表面硬度不低于原设计硬度240-260HB。
5、乙方修复的引锭头弧形表面需保证原图纸尺寸,各部位弧形半径需用样板进行校核并磨削处理,保证弧形表面粗糙度为6.3。
一种连铸辊堆焊新工艺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连铸业也在不断发展。
为了使连铸设备更加耐用,堆焊工艺是必
不可少的。
然而传统的连铸辊堆焊工艺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焊缝质量难以保证、耗费时
间长、焊接温度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种新的连铸辊堆焊工艺被提出。
该工艺是在传统的连铸辊堆焊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新型工艺,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引入
电磁辅助加热技术,使辊材表面温度得到控制,从而保证焊缝质量。
同时,工艺过程中使
用了快速堆焊技术和高效冷却技术,使得焊接时间大大缩短,焊接温度降低。
该工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在传统的连铸辊堆焊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辊材表面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包括清洗、除油、切割、研磨等。
2. 将待焊接的辊材放置在焊接台上,使用焊接枪进行快速堆焊。
在堆焊过程中,利
用电磁加热技术对辊材表面进行加热,使得焊接过程温度控制更加稳定。
3. 焊接完成后,利用高效冷却技术对焊接部位进行快速冷却,使得焊接部位温度迅
速降低。
与传统的连铸辊堆焊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 焊缝质量更好。
利用电磁加热技术可以控制辊材表面温度,从而保证焊接质量。
2. 焊接时间更短。
快速堆焊技术和高效冷却技术使得焊接时间大大缩短。
3. 焊接温度更低。
在焊接过程中控制了焊接温度,避免了一些可能对辊材性能产生
不利影响的因素。
总之,该连铸辊堆焊新工艺是一种非常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辊材
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并且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连铸机扇形段辊子不锈钢堆焊工艺范例2008-06-09 14:04:28一.辊子材料及制造工艺流程扇形段辊子直接影响连铸机的过钢量,对辊子材料总的要求,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为提高辊子母材在高温时的机械性能,对辊子母材必须进行调质热处理,其制造工艺如下:粗炼→精炼→真空除气→锻造→锻后热处理→粗加工→无损探伤→调质→中精加工→无损探伤→焊前预热→不锈钢堆焊→焊后热处理→精加工→无损探伤从辊子制造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其质量过程检验尤为严格。
二.连铸机辊子的堆焊2.1 连铸机扇形段辊子不锈钢明弧焊接2.1.1 充填材料第一层充填焊丝RW-chromecore430-0第二层充填焊丝RW- chromecore414N-0第三层比同第二层2.1.2 充填材料要求其英国进口充填焊丝堆焊的辊子必须分别做出持久的标识标准设计最终精加工后堆焊层为4㎜,根据用户要求可加厚,其含Cr至少≥12. 5%,硬度值HRC44~50。
2.1.3 明弧堆焊工艺带振动的单焊丝工艺2.1.4 工艺取样堆焊后取长度100㎜圆柱体用于检验,金相组织分析,机械性能试验。
2.1.5 质量检验根据辊子不同工序技术要求分别进行PT渗透剂检验,UT超声波检等无损探伤,母体MT磁粉探伤,并达到相应的探伤等级技术要求。
2.2 连铸机扇形段辊子不锈钢埋弧焊接2.2.1 充填材料第一层材料H1Cr13Ni2Mo第二层材料H1Cr13NiMoVNb第三层同比第二层并相应配置能补偿合金元素的焊剂2.2.2 充填材料要求各类不同充填材料堆焊的辊子分别作持久标识,硬度值:HRC37~47,含Cr量≥12.5%,标准机加工后焊层厚度3㎜,按客户要求可适当扩大2.2.3 埋弧焊工艺单线或双线振荡工艺2.2.4 工艺取样堆焊后取200㎜工件圆柱体用于检验,金相组织分析,机械性能试验2.2.5质量检验根据辊子不同工序技术要求,分别进行PT着色渗透检验,UT超声波检验,母体MT磁粉探伤,并达到相应的探伤等级技术要求三.向用户提供的技术文件1.产品合格证2.化学成分表3.机械力学性能表4.超声波探伤记录(UT)5.磁粉探伤记录(MT)6.着色渗透探伤记录(PT)7.尺寸及形位公差检验记录8.硬度检查记录。
连铸辊堆焊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连铸辊堆焊的材料、工艺评定、制造工艺、使用寿命、质量检验、标志、包装和储运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连铸辊的堆焊复合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3.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GB/T223.1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GB/T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GB/T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GB/T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T223.25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镍量GB/T223.26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GB/T223.3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中和滴定法测定氮量GB/T223.40钢铁及合金铌含量的测定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GB/T223.43钢铁及合金钨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GB/T223.5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GB/T223.65钢铁及合金钴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223.67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3375-1994焊接术语GB/T4879-2016防锈包装GB/T11345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12604.1-2020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12604.3-2013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GB/T26953焊缝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验收等级JB/T13496-2018板坯连铸机用堆焊辊通用技术条件YB/T4326-2013连铸辊焊接复合制造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3375-1994、GB/T12604.1-2020和GB/T12604.3-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连铸机扇形段辊子不锈钢堆焊工艺范例
2008-06-09 14:04:28
一.辊子材料及制造工艺流程
扇形段辊子直接影响连铸机的过钢量,对辊子材料总的要求,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为提高辊子母材在高温时的机械性能,对辊子母材必须进行调质热处理,其制造工艺如下:
粗炼T精炼T真空除气T锻造T锻后热处理T粗加工T无损探伤T调质T中精加工T 无损探伤T焊前预热T不锈钢堆焊T焊后热处理T精加工T无损探伤从辊子制造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其质量过程检验尤为严格。
二.连铸机辊子的堆焊
2.1连铸机扇形段辊子不锈钢明弧焊接
2.1.1充填材料
第一层充填焊丝RW-chromecore430-0
第二层充填焊丝RW- chromecore414N-0
第三层比同第二层
2.1.2 充填材料要求
其英国进口充填焊丝堆焊的辊子必须分别做出持久的标识
标准设计最终精加工后堆焊层为4伽,根据用户要求可加厚,其含Cr至少》12. 5%,硬度值HRC44〜50。
2.1.3 明弧堆焊工艺
带振动的单焊丝工艺
2.1.4 工艺取样
堆焊后取长度100伽圆柱体用于检验,金相组织分析,机械性能试验。
2.1.5 质量检验
根据辊子不同工序技术要求分别进行PT渗透剂检验,UT超声波检等无损探伤,母体MT 磁粉探伤,并达到相应的探伤等级技术要求。
2.2连铸机扇形段辊子不锈钢埋弧焊接
2.2.1 充填材料
第一层材料H1Cr13Ni2Mo
第二层材料H1Cr13NiMoVNb
第三层同比第二层
并相应配置能补偿合金元素的焊剂
2.2.2充填材料要求
各类不同充填材料堆焊的辊子分别作持久标识,硬度值:HRC37〜47,含Cr量> 12.5%,标准机加工后焊层厚度3伽,按客户要求可适当扩大
2.2.3埋弧焊工艺
单线或双线振荡工艺
2.2.4工艺取样
堆焊后取200伽工件圆柱体用于检验,金相组织分析,机械性能试验
2.2.5质量检验
根据辊子不同工序技术要求,分别进行PT着色渗透检验,UT超声波检验,母体MT 磁粉探伤,并达到相应的探伤等级技术要求
三.向用户提供的技术文件
1.产品合格证
2.化学成分表
3.机械力学性能表
4.超声波探伤记录(UT )
5.磁粉探伤记录(MT )
6.着色渗透探伤记录(PT)
7.尺寸及形位公差检验记录
8.硬度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