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电子教案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
- 格式:docx
- 大小:48.69 KB
- 文档页数:8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工仪表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化工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工仪表的分类和基本原理2. 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3. 化工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4. 常用自动控制仪表及其应用5.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应用。
2. 演示:通过实物或动画演示化工仪表的工作原理和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化工仪表模型、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1. 导入:通过提问或情景创设,引发学生对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化工仪表的分类、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设计。
3. 演示:展示化工仪表模型或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化工仪表和自动化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4.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动态。
本课程的地位:专业必修
本课程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实际应用
本课程的地位:专业必修
本课程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实际应用
本课程的地位:专业必修
本课程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实际应用
本课程的地位:专业必修
本课程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实际应用
本课程的地位:专业必修
本课程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实际应用
本课程的地位:专业必修
本课程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实际应用
本课程的地位:专业必修
本课程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实际应用
习题二
1.工业控制仪表有那些类别?调节单元有什么作用?
2.过程控制仪表在信号传递过程中采用什么信号制?
3.什么是单元组合仪表?有那些特点?
4.画出DTL-3110调节器的正面面板图,说明各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5.什么是硬手动?什么是软手动?如何进行软手动、硬手动、自动的切换?
6.写出单元组合仪表各单元的作用。
7.什么是PLC?PLC有和特点?
8.PLC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作用?与个人计算机相比,工业控制计算机有什么不同?
9.PLC按照I/O容量分成哪几种?按照结构分为哪几种?
10.执行器有哪几种?
11.气动执行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12.选用气开、气关形式的原则是什么?
13.电/气阀门定位器的作用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
14.电动执行器有什么特点?
15.电磁阀的工作原理?举例说明其应用情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化工仪表基础知识•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化工仪表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目录•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与挑战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0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应用领域列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在石油、化工、制药、冶金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01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基本概念介绍化工仪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阐述自动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02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回顾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概述掌握化工仪表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应用。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能够正确选型和使用化工仪表,具备基本的自动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讨论课和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包括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
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实验成绩占20%。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期末考试成绩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完成情况评定。
02化工仪表基础知识仪表的分类与功能用于测量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工艺参数。
用于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包括调节阀、执行器等。
用于显示测量结果,如指针式、数字式显示仪表等。
包括信号转换器、隔离器、安全栅等,用于保证仪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检测仪表控制仪表显示仪表辅助仪表仪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工作原理化工仪表通过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等),将这些物理量转换为可识别的信号(如电信号),并进行传输、处理、显示和控制。
结构组成化工仪表主要由传感器、变送器、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大学教案(首页)院(系):电子工程教研室(系):自动化大学教案学时:2学时:4学时:4大学教案学时:2本章思考题和习题习题:1-5思考题:哪一种形式的仪表是根据压电效应实现压力测量的思考题: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测量部分如图所示,问其中哪部分是作为测量膜片的电容动极片?主要参考资料范玉久.《化工测量及仪表》.化学工业出版社吴九辅.《现代工程检测及仪表》.石油工业出版社侯志林.《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机械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主编.《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下)复习教程与模拟试题》. 天津大学出版社.备注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本章思考题和习题某流量自动控制系统,用纯比例控制器进行控制。
图示为采用不同比例度时系统的过渡过程(其中曲线b、c为比较满意的控制结果)。
试判断四条过渡过程曲线中哪一条对应的比例度最大?A 曲线aB 曲线bC 曲线cD 曲线d主要参考资料历玉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学工业出版社赵玉珠,《测量仪表与自动化》,石油大学出版社张宝芬,《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周泽魁,《控制仪表与计算机控制装置》,化学工业出版社康光华,《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备注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本章思考题和习题习题:4-3,4-5思考题:图为贮罐液位控制系统,为安全起见,贮罐内液体严禁溢出。
当选择流出量Q 为操纵变量时,其控制阀和控制器分别应如何选择作用方向?(A)气关式、正作用(B)气开式、正作用(C)气关式、反作用(D)气开式、反作用主要参考资料历玉鸣.《化工仪表自动化》.第三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吴九辅.《仪表控制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刘巨良.《过程控制仪表》.化学工业出版社侯志林.《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机械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主编《.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下)复习教程与模拟试题》. 天津大学出版社.备注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大学教案学时:241。
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化工仪表基础知识•自动化控制系统原理•化工过程参数检测仪表•化工过程控制技术应用•自动化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实验教学与案例分析•课程总结与展望课程背景及意义化工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具备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内容及安排化工自动化技术常见化工仪表及应用流量仪表、物位仪表等常见化工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化工仪表基础知识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结合实例讲解化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方案设计与实施。
实验与实训分析仪表包括对物质成分进行分析。
包括液位计、料位计等,用于测量容器中液体或固体物料的高度。
流量测量仪表包括流量计、流量开关等,用于测量管道中流体流量。
温度测量仪表包括热电偶、热电阻等,用于压力测量仪表仪表分类及功能测量误差与精度测量误差来源精度等级误差处理仪表选型与安装安装要求选型原则确保安装位置合适,避免干扰和振动,保证测量准确性。
维护保养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接收设定值和测量值,根据控制算法输出控制信号。
被控制的工艺设备或过程,其输出量受到控制信号的影响。
将被控对象的输出量转换为标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接收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驱动被控对象实现控制目标。
控制器被控对象测量变送器执行器控制原理与方法反馈控制原理通过比较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以减小偏差。
前馈控制原理根据已知干扰量或预测值,提前调整控制信号以抵消干扰。
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根据被控对象特性和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控制器设计与参数整定控制器设计01参数整定02整定方法03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红外测温仪弹性式压力表电气式压力计液压式压力计差压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浮子式液位计静压式物位计雷达物位计1 2 3液体输送设备流量检测与调节压力检测与控制液体输送过程控制精馏塔过程控制精馏塔结构温度检测与控制压力检测与控制化学反应过程控制反应器类型温度检测与控制压力检测与控制蒸发过程控制蒸发设备01温度检测与控制02压力检测与控制03DCS(分布式控制系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SCADA(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DCS/PLC/SCADA系统介绍系统集成方法与技术系统集成方法包括硬件集成、软件集成和网络集成等,其中硬件集成涉及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的选型和配置;软件集成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的选择和开发;网络集成涉及通信协议、数据传输、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和实施。
第三章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教学要求:掌握基本控制规律的数学表示形式掌握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掌握气动、电动执行器的组成和特点了解 DDZ-Ⅲ控制器的组成及特性掌握工作流量特性和理想流量特性掌握执行器的选型、气开气闭方式的选择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工作过程重点: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理想流量特性执行器气开、气闭方式的选择难点: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直线流量特性分析执行器气开、气闭方式的正确选择§3.1 概述一、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的分类和特点控制仪表------控制器、执行器、运算器以及可编程控制器等。
按所用能源分类:气动、电动、液动等。
电动仪表和气动仪表应用的最多。
按信号类型分类: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气动控制仪表的特点。
电动控制仪表的特点。
模拟式传输信号通常为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其线路简单,操作方便,价格较低模拟式仪表:基地式单元组合式组件组装式仪表数字式传输信号为断续变化的数字量。
现场级数字仪表可编程调节器可编程控制器二、信号制及供电方式气动控制仪表:~的模拟气压信号,作为仪表间的标准联络信号。
电动控制仪表:0~10mA(DC)电流信号作为电动Ⅱ型仪表的统一标准联络信号, 4~20mA(DC)电流信号和1~5V(DC)电压信号确定为过程控制系统中电动Ⅲ型仪表统一标准的模拟信号。
电动仪表信号之间的传输方式是:进出控制室的传输信号采用电流信号,控制室内部各仪表间联络信号采用电压信号,电动仪表的供电方式有交流供电和直流集中供电两种形式。
§基本控制规律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一、基本控制规律概述1. 控制规律概述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正作用控制器:输入e 与输出Δy 的变化方向相同; 反作用控制器:输入e 与输出Δy 变化方向相反。
本节中以正作用的控制器为例进行研究。
工程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规律为比例(P )、积分(I )、微分(D )控制规律,简称PID 控制规律,各种控制器的运算规律均由这些基本控制规律组合而成。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第一章:化工仪表概述1.1 仪表的定义和分类1.2 仪表的作用和重要性1.3 仪表的性能指标1.4 仪表的选用和安装第二章:压力仪表2.1 压力仪表的分类和原理2.2 压力仪表的选用和安装2.3 压力仪表的校验和维护2.4 压力仪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第三章:流量仪表3.1 流量仪表的分类和原理3.2 流量仪表的选用和安装3.3 流量仪表的校验和维护3.4 流量仪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温度仪表4.1 温度仪表的分类和原理4.2 温度仪表的选用和安装4.3 温度仪表的校验和维护4.4 温度仪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第五章:液位仪表5.1 液位仪表的分类和原理5.2 液位仪表的选用和安装5.3 液位仪表的校验和维护5.4 液位仪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自动化控制系统基础6.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念6.2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6.3 控制器的分类和原理6.4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评价第七章:模拟式控制器7.1 模拟式控制器的原理和结构7.2 模拟式控制器的参数设置和调整7.3 模拟式控制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7.4 模拟式控制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第八章:数字式控制器8.1 数字式控制器的原理和结构8.2 数字式控制器的编程和操作8.3 数字式控制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8.4 数字式控制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第九章:执行器9.1 执行器的分类和原理9.2 执行器的选用和安装9.3 执行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9.4 执行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第十章: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0.1 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10.2 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10.3 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10.4 系统维护和保养的注意事项第十一章:DCS(分布式控制系统)11.1 DCS的基本概念和组成11.2 DCS的架构和工作原理11.3 DCS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案例11.4 DCS的维护与管理第十二章: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12.1 现场总线的概念与分类12.2 工业以太网的技术特点与应用12.3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在化工仪表中的应用12.4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故障诊断与维护第十三章:过程控制仪表与系统13.1 过程控制仪表的分类与原理13.2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与作用13.3 常见过程控制系统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13.4 过程控制仪表与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四章:化工过程优化与先进控制14.1 化工过程优化的基本方法14.2 先进控制策略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14.3 化工过程模拟与仿真14.4 化工过程优化与先进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第十五章:仪表与自动化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15.1 仪表与自动化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15.2 仪表与自动化在化工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5.3 仪表与自动化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15.4 安全生产中仪表与自动化的案例分析与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各类仪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性能、执行器的选用和安装、以及仪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内容。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教学设计简介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教学是化工工程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涵盖了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运行及仪表的选型、使用等内容。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化工生产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前沿技术,从而提高化工工程实践的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化工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并了解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2.掌握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3.掌握常见的仪表类型和使用方法,具备进行仪表选型和调试的能力;4.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化工自动控制系统和仪表的原理及应用。
化工自动控制系统化工自动控制系统是化工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结构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网络等四个部分。
该模块的教学重点包括:1.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念和结构;2.化工自动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的原理和应用;3.常用的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模型;4.化工生产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
仪表原理及应用仪表是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用不同的物理量来反映化工过程的各种参数,并通过控制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化工生产的自动化控制。
该模块的教学重点包括:1.常见的仪表类型和应用场合;2.仪表的电气特性和仪器指标;3.仪表选型和调试;4.仪表在化工自动化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本课程设置了多个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包括:1.传感器的线性化及测量误差分析;2.实验室模拟化工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3.自动化流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调试;4.仪表的调试与使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包括: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义、PPT、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2.实验教学:在实验室中进行,涉及到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以及仪表的选型、调试等;3.问题解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解答。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教案标题: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工仪表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3. 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 学习使用常见的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控制设备;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工仪表的分类和特点:a. 按功能分类:测量仪表、控制仪表、调节仪表等;b. 按测量对象分类:压力仪表、温度仪表、流量仪表等;c. 仪表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化工仪表的工作原理:a. 压力测量原理及常用压力传感器;b. 温度测量原理及常用温度传感器;c. 流量测量原理及常用流量传感器;d. 液位测量原理及常用液位传感器;e. 分析仪表的基本原理。
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a.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网络等;b.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c. PID控制器的原理和调参方法。
4. 常见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使用:a. 压力变送器的安装和调试;b.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c. 流量计的选型和安装;d. 液位计的使用和维护;e. PLC控制器的编程和应用。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演示等方式,介绍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实践操作各种仪表设备,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问题解决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评估方法: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分析和心得体会。
2.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考察学生对于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项目设计:要求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设计,包括化工仪表的选择和应用,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工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常见化工仪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措施。
3. 培养学生对化工自动化系统的认识,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化工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化工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 压力仪表、流量仪表、温度仪表和液位仪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及应用4. 常见自动化仪表(如调节阀、变送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5. 化工仪表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工仪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采用演示法,展示仪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仪表的应用和故障处理。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 准备实物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模型,以便进行演示和操作。
3. 准备案例素材,用于分析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化工仪表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实操演练:评估学生对仪表操作和维护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问题分析解决方面的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化工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第9-16课时:压力仪表、流量仪表、温度仪表和液位仪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第17-24课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及应用第25-32课时:常见自动化仪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观化工企业,了解仪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 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仪表操作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开展仪表维护保养竞赛,培养学生对仪表保养的意识。
第三章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教学要求:掌握基本控制规律的数学表示形式掌握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掌握气动、电动执行器的组成和特点了解DDZ-川控制器的组成及特性掌握工作流量特性和理想流量特性掌握执行器的选型、气开气闭方式的选择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工作过程点: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理想流量特性执行器气开、气闭方式的选择点: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直线流量特性分析执行器气开、气闭方式的正确选择§3.1 概述、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的分类和特点控制仪表---- 控制器、执行器、运算器以及可编程控制器等。
按所用能源分类:气动、电动、液动等。
电动仪表和气动仪表应用的最多。
按信号类型分类: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气动控制仪表的特点。
电动控制仪表的特点。
模拟式传输信号通常为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其线路简单,操作方便,价格较低模拟式仪表:基地式单元组合式组件组装式仪表数字式传输信号为断续变化的数字量。
现场级数字仪表可编程调节器可编程控制器信号制及供电方式气动控制仪表:0.02〜0.1MPa的模拟气压信号,作为仪表间的标准联络信号。
电动控制仪表:0〜10mA( DC)电流信号作为电动n型仪表的统一标准联络信号,20mA ( DC)电流信号和1〜5V (DC )电压信号确定为过程控制系统^4中电动川型仪表统一标准的模拟信号。
电动仪表信号之间的传输方式是:进出控制室的传输信号采用电流信号,控制室内部各仪表间联络信号采用电压信号, 电动仪表的供电方式有交流供电和直流集中供电两种形式。
§3.2基本控制规律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基本控制规律概述1.控制规律概述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正作用控制器:输入 e 与输出△ y 的变化方向相同; 反作用控制器:输入 e 与输出△ y 变化方向相反。
本节中以正作用的控制器为例进行研究。
工程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规律为比例(P )、积分(I )、微分(D )控制规律,简称PID 控制规律,各种控制器的运算规律均由这些基本控制规律组合而成。
2.控制规律的表示形式 PID 控制器的一般形式为:△ y = f (e )几种常用控制规律的微分方程表达式可分别表示为:比例作用(P )比例积分微分作用(PID )二、PID 控制规律对控制过程的影响1 .比例控制规律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当控制器只具有比例控制规律时, 关系为△ y = K p eK P 是一个重要的系数,它决定了比例控制作用的强弱。
K p 越大,比例控制作用越强。
K P 越小,比例控制作用越弱。
K p e比例积分作用(PI )K p (eT it 0edt)比例微分作用(PD ) K p (eT D》K P (e — T I 10edt T D 些) 0dt 称此控制器为比例控制器。
比例控制的输出与输入的比例作用最大的特点:及时、迅速(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成正比,只要有偏差存在,控制器输出就会马上与偏差成比例地变化)2 .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积分作用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的积分成比例的作用。
数学表达式为:只要存在偏差,积分控制器的输出就会不断地随时间积分而增大,只有当偏差为零时, 控制器才会停止积分,保持在一定的输出值不变。
积分作用的一个重要优点是能够消除余差, 积分时间T I 的物理意义 T l积分时间是指在阶跃信号作用下, 控制器积分作用的输出等于比例作用的输出所经历的 时间。
积分时间T l 是一个常数,它可以用来表示积分速度的大小和积分作用的强弱。
3 .比例微分控制规律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 理想微分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关系为: deyT D d?通常称微分控制为“超前控制”。
比例微分输出的大小与偏差变化速度及微分时间T D 成正比。
微分作用的强弱用微分时间来衡量。
由图 3.8可以看出微分时间 T D 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强。
4. PID 控制规律PID 控制规律是三种控制规律的线性组合。
它吸取了比例控制的快速反应功能、积分控制的 消除余差功能和微分控制的预测功能,§3.3 DDZ -m 型控制器PID 控制器的组成原理3.3.2 P ID 控制器的特性分析1. 输入电路输入电路 ——偏差差动电平移电路。
作用------产生与输入信号和给定信号差值成比例的偏差信号。
(是对输入信号和给定信号进行综合比较,获得偏差信号并进行放大, 同时实现电平的移动,把以零伏为基准的输入电压转换成以10V 参考电压为基准的输出电压信号)输入信号和给定信号均为1〜5V 直流电压信号。
2. PD 电路比例微分电路的作用是对输入电路的输出信号3. PI 电路1 ty 丁0妙T i V oi 进行比例微分运算。
PI 电路的作用是对 PD 电路的输出信号 V O2进行比例积分运算,然后输出以10V 为基准的1〜5V 的电压信号至输出电路。
4. 输出电路川型控制器的输出电路是一个具有电平移动的电压〜电流转换器。
它的输入和输出 关系见控制器组成框图中输出电路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经过PID 运算的以 V B 为基准的 15VDC 电压信号输出给负载,并转换成 4〜 20mA 的电流信号进行输出。
5. 手动操作电路 在控制系统投运过程中,一般总是先手动遥控,待工况正常后,再切向自动。
这个过程中应该保证控制器的输出不变, 这样才能保证执行器的位置在切换的过程中不发生突变, 从而不会对生产过程产生扰动, 这种对生产过程不产生扰动的切换被称为无扰动 切换。
⑴⑵ 6. 控制器输入信号指示电路和给定信号指示电路相同, 指示电路输入以零伏为基准的 1 5VDC,输出以V B 为基准的1〜5mADC 电流信号,用0%-100%刻度的双针指示电流表显示。
§3.4 执行器一、 概述 执行器组成: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
控制机构又称控制阀。
执行器作用: 接受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 并将其转换为直线位移和角位移, 操纵控制 机构,自动改变操作变量,从而实现对过程变量的自动控制。
根据执行机构所使用能源的不同,执行器可以分为气动、电动、液动三大类。
气动执行器特点。
电动执行器特点。
液动执行器特点。
执行器的选择和使用将直接影响过程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气动执行器1.气动执行器的结构和原理气动执行器接受0.2X 105〜1.0X 10’ P a 的标准气压信号,气动执行器由气动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两个部分组成。
按执行机构的差别可分为薄膜式和活塞式两种。
气动活塞式执行结构主要适用于大口 径、高压降控制阀或蝶阀的推动装置,工业上薄膜式应用最多。
气动薄膜执行机构主要由弹性薄膜平衡弹簧和推杆组成。
执行机构是执行器的推动装 置,即它接受标准气压信号后,经膜片转换成推力,使推杆产生位移,同时带动阀芯动作, 使阀芯产生相应位移,改变阀的开度。
气动执行机构按推杆位移的方向有: 正作用形式:如果当输入气压信号增加时,推杆向下移动 反作用形式:当输入气压信号增加时,推杆向上移动控制机构直接与介质接触,其结构、材料、和性能将直接影响过程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软手操电路硬手操电路指示电路可靠性和系统的控制质量。
根据流体力学的观点,控制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变的节流元件。
通过改变阀芯的行程而改变控制阀的阻力系数,以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控制阀有直通双座控制阀、直通单座控制阀、蝶阀、三通阀、高 压阀、角形阀、隔膜阀等多种结构形式。
2. 控制阀的流量特性控制阀的流量特性是指介质流过控制阀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即阀的相对位移) 之间的关系。
其数学表达式为:Q Q maxf(r )从过程控制的角度看, 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 制。
⑴理想流量特性当控制阀阀前后压差固定不变时得到的流量特性就叫做理想流量特性, 理想流量特性取决于阀芯的形状,不同的阀芯曲面得到的理想特性是不同的。
理想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 对数、抛物线和快开四种。
流量特性是控制阀最重要的特性, 它对整个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通过改变控制阀阀芯与阀座间的流通截面积,便可实现对流量的控① 直线流量特性控制阀的相对流量与阀芯的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
直线流量特性小开度时,流量相对变化量大,在大开度时,流量相对变化量小。
② 对数(等百分比)流量特性阀杆的相对位移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该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 系数随相对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对数流量特性的曲率是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的, 化值是相等的。
由于对具有对数流量特性的控制阀而言, 稳缓和,大开度时,放大系数较大,控制及时有效,因此, 性是有利的。
③ 抛物线流量特性相对流量与阀杆的相对开度成抛物线关系,即平方关系。
④ 快开流量特性在小开度时流量就比较大,随着开度的增大,流量很快达到最大。
⑵工作流量特性实际应用中,控制阀与其他设备串联或并联安装在管道中,其前后的压差是变化的,此时的 流量特性称为工作特性。
理想流量特性会因控制阀前后压差遭受阻力损失而畸变成工作流量 特性。
即控制阀的放大 但是相对行程变化引起的流量相对变 小开度时,放大系数较小,控制平 从过程控制看,利用对数流量特3.控制阀的选择控制阀的选择,主要是流量特性、流通能力以及气开、气关形式和结构的选择。
选择时 要根据流体性质、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参考各种控制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① 控制阀结构与特性的选择控制阀的结构形式主要根据工艺条件来进行选择,如考虑介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以及编程器外部设备引用户输出设备温度压力等条件。
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确定后, 接下来需要确定其流量特性。
控制阀流量特性 的选择一般分两步进行。
首先按照过程控制系统的要求,确定工作流量特性,再根据流量特 性曲线的畸变程度以及工艺要求和工艺配管情况,确定理想流量特性。
② 控制阀作用方式的选择有压力信号时阀关,无压力信号时阀开为气关式执行器;反之,则为气开式。
气开、气关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在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安全生产的要求。
考虑的原则是: 信号压力中断时,应保证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③ 控制阀口径的选择§3.5可编程序控制器一、概述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新一代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简称 PLC 的基本功能⑴逻辑控制功能逻辑控制是PLC 最基本的应用。
它可以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装置, 也可取代顺序控制和程序控制。
逻辑控制功能实际上就是位处理功能。
在PLC 中一个逻辑位的状态可以无限次的使用,逻辑关系的变更和修改也十分的方便。
⑵闭环控制功能PLC 具有D/A 、A/D 转换、算术运算以及 PID 运算等功能,可以方便地完成对模拟量 的处理。
⑶定时控制功能PLC 中有许多可供用户使用的定时器,定时器的设定值可以在编程时设定,也可在运 行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使用方便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