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垃圾分类
- 格式:pptx
- 大小:8.74 MB
- 文档页数:17
日本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日本的生活垃圾一共分几大类:可燃烧垃圾,比如厨余垃圾、庭院杂草、树枝和碎纸等;不可燃烧垃圾,如金属制品和玻璃陶瓷等;再生垃圾,如书本、杂志和报纸等纸制品以及旧衣物;粗大垃圾,如淘汰的冰箱、电视和家具等。
旧电池和打火机必须单独装在透明塑料袋中丢弃,医疗废弃物(针头、药瓶)等则是需要特别处理的垃圾。
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呢?在日本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周二、周六扔可燃烧垃圾,周五扔不可燃烧垃圾,周六扔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
粗大垃圾则不能随便丢弃,而是给市区环保局打电话派人来拉,还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关于特殊垃圾(会污染环境的物品,如电池类),管理更是严格,一个月只有1-2次的回收。
这些要求已经被日本公民认为是一种“国家规定,公民必须执行”责任,反之便是违法、违背道德的事情。
偶尔也有偷偷丢弃粗大垃圾的现象,一旦被发现就会被罚款,甚至遭到起诉。
日本对垃圾分类规定执行得一丝不苟。
他们在扔可燃烧时挑得非常仔细,一点不可燃垃圾也不能混入,就是一个小小的塑料药袋也要挑拣出来。
扔瓶子就更没有那么简单了,所以在有的垃圾箱上,你会看见多出一个小筐子,里面堆满了瓶盖儿。
我曾经看见一位朋友,他把一支废圆珠笔的金属笔尖拧下来,分投在不可燃烧的垃圾袋中。
当时我很震惊,就问:“就那么一点点金属,你也拆下来,不怕麻烦吗?”他说:“习惯了就不觉得麻烦了,举手之劳嘛。
”从日本人的认真,也可见日本垃圾分类细化到什么程度,真是让人惊叹!如果问刚到日本的留学生或游客最不习惯的事情是什么,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扔垃圾太麻烦,分类太细。
我见过有位热心的邻居老太太,她把留学生扔的垃圾袋解开,把丢错的垃圾拣出来,重新归类,还和颜悦色地给留学生讲解。
日本装垃圾的塑料袋外面都印着“可燃烧”和“不可燃烧”字样。
垃圾袋中超市中出售,价格还是很便宜的。
有的日本家庭还购买了小型厨余垃圾处理器,随时把家中的厨余垃圾处理成肥料,供自家花园、花坛用,是很好的肥料。
日本垃圾分类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
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日本垃圾分类一是分类精细,回收及时。
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
可燃类:简单讲就是可以燃烧的--但不包括塑料,橡胶制片,一般剩菜剩饭,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属于可燃垃圾。
资源类:报纸,书籍,塑料饮料瓶,玻璃饮料瓶不可燃类:废旧小家电(电水壶,收录音机)衣物,玩具,陶瓷制品,铁质容器。
粗大类:大的家具,大型电器(电视机,空调),自行车。
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
试看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
不过,这与德岛县上胜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该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
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
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
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
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
在一些公共场所,也往往会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每个垃圾箱上还写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
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废弃物按照不同的属性和特性分类,以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垃圾分类成为了全球各大城市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垃圾分类行为并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全球各地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
一、德国的垃圾分类法规德国是垃圾分类领域的先行者,其垃圾分类制度被广泛认可和模仿。
德国垃圾分类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垃圾袋颜色标准化:德国规定不同颜色的垃圾袋用于不同类型的垃圾。
例如,黄色垃圾袋用于装填可回收物品,绿色垃圾袋用于装填有害垃圾等。
2. 分类准则明确:德国规定了垃圾分类的具体准则,并要求市民按照准则进行垃圾分类。
例如,可回收物品应进行清洗并简化处理,有害垃圾应当单独收集。
3. 制定罚款措施:为了确保市民遵守垃圾分类法规,德国设定了相应的罚款措施。
对于无视垃圾分类规定的个人和企业,将面临较高的罚款金额。
二、日本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日本是另一个垃圾分类工作做得相当好的国家。
日本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如下:1. 不同垃圾箱颜色的标准化:日本规定不同颜色的垃圾箱用于不同类型的垃圾。
例如,蓝色垃圾箱用于可回收物品,黄色垃圾箱用于塑料包装物,红色垃圾箱用于一般垃圾等。
2. 分类标签的使用:日本要求市民在垃圾袋上粘贴适当的分类标签,以便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回收。
3. 灾害垃圾的处理:日本法规中还包括了对应灾害情况下的垃圾处理规定。
当灾害发生后,市民需要遵循专门的垃圾处理指南,将灾害垃圾分类存放。
三、中国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近年来,中国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
1. 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中国于2020年10月正式颁布了《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全面规范了城市垃圾分类的各项措施和管理要求。
该条例从垃圾分类的责任分工、机构设置、投放、收运、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规定。
为什么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最严格的国家?最近关于垃圾分类的话题很热,今天我们来聊聊日本的垃圾分类。
为什么日本人可以把垃圾分类做到如此细致呢?要说刚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最初会陷入苦战,那就是垃圾分类。
“不知道应该把什么东西扔到哪里”、“规定太多了”等,对于外国人来说在日本垃圾分类很麻烦。
在日本生活的人不论是谁都会按照市政府发放的垃圾分类指南扔垃圾。
将垃圾分为“不可燃垃圾”、“可燃垃圾”、“纸”、“瓶子”、“罐”、“金属”等资源垃圾和生活垃圾、塑料垃圾等,并按类别分别装入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必须在指定的日期、指定的时间内丢弃。
如果在错误的日子扔错垃圾的话,就有可能不被拿走,或者被送回居民那里去。
日本的垃圾处理规则的细致和严格可以说是世界第一。
没有比这更严格、如此诚实地遵守规则的国家了。
那么,日本为什么成了对待垃圾分类如此严格的国家呢?这次来介绍日本的垃圾分类的做法与国外的垃圾分类有4个区别。
你对日本的垃圾分类情况有什么看法?1.1990年在日本开始意识到减少垃圾的必要性是在1990年。
“二噁英”(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问题被大写特写,是一个规制发达的时代。
之前可以用家庭的焚化炉进行垃圾处理,因此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垃圾处理方式。
因此,作为议题的当然是最终处理场的减少问题。
如何处理不断增加的垃圾的问题,对于地方自治团体而言已成为一大问题。
另外,根据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削减温室效应气体的总排放量等,可以说是整个国家从以往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转变为“环保”的时代。
没有1990年代就没有现在的垃圾分类,社会对垃圾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国民的价值形成的时代。
2.严格遵守规则的国民性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减少垃圾。
但是,像日本人那样恪守规则的国家不是没有吗?即使是在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姑且分辨垃圾。
但是垃圾的分类方法不像日本那么细,只有“普通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两种。
另外,尽管分类这么简单,把“可回收垃圾”放进“普通垃圾”用的箱子里的人也不在少数。
介绍日本人的圾处置经验日本人的圾处置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高效和环保的方式之一、他们通过创新的方法和严格的规定,成功地减少了垃圾量,并将回收和循环利用作为重要的环保理念。
首先,日本人十分注重垃圾分类。
他们通常将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两类,再根据不同的垃圾类型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
这样一来,垃圾袋内仅装入同一类别的垃圾,方便后续的回收处理。
例如,他们将塑料、纸张、玻璃瓶等可回收物品分别放入专门的回收袋中,而将湿垃圾、厨余废料等放入饭店废料袋中。
由于分类明确,垃圾处理的效率大大提高。
其次,日本人非常重视回收利用。
他们积极推广各种回收设施和回收方法,例如回收箱、回收站和回收点等。
这些设施常常位于社区内或小区附近,方便居民随时投放回收物品。
此外,日本还对回收物品进行多种处理措施。
许多回收物品通过高温焚烧来发电,或者经过特殊的处理工艺制成再生材料。
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为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日本人通过创新的垃圾处理技术来减少垃圾量。
他们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使其变得更加密集。
此外,他们还鼓励居民在购买产品时,尽量选择体积小巧、易于储存和处理的包装。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垃圾的体积,并减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成本负担。
此外,日本政府和居民也非常注重环保教育。
他们通过学校、社区和媒体等渠道,向公众普及垃圾分类和处理的重要性。
儿童从小就接受环保教育,养成了垃圾分类和环保行为的习惯。
这种教育导向使得日本社会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氛围。
总的来说,日本人的圾处置经验是一个集体努力的结果。
他们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创新技术的应用,成功地减少了垃圾的数量并循环利用资源。
这种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了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日本垃圾的分类日本的垃圾分类非常细,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资源性垃圾还具体分为干净的塑料、纸张、旧报纸杂志、旧衣服、塑料饮料瓶、听装饮料瓶、玻璃饮料瓶等等。
除此之外,更换电视、冰箱和洗衣机还必须和专门的电器店或者收购商联系,并要支付一定的处理费用。
大件的垃圾一年只能扔4件,超过的话,要付钱。
但是看起来如此麻烦的事情,日本人却乐此不疲。
喝完一瓶可乐后,他们会洗净饮料瓶,揭下外面的塑料包装,把它扔到可回收的塑料垃圾袋中。
瓶盖属于不可燃垃圾,而瓶子本身则要放入专门的塑料瓶回收箱。
更为麻烦的是扔垃圾。
在日本,每户家庭的墙上都贴有两张时刻表,一张是电车时刻表,另一张就是垃圾回收时间表。
每周7天,回收垃圾的种类每天各不相同。
居民需要在垃圾清运当天早晨8点前,把垃圾堆放到指定地,不能错过时间,否则就要等下周。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会进行环保再利用。
日本的免费公厕都提供免费卫生纸,在这些卫生纸上,也打印着一行小字:这些卫生纸都是利用回收的车票做成的。
日本人对超市垃圾的处理也是值得学习的。
以白色饭盒为例,人们在超市买了白色饭盒装的东西回家后,不会随手把饭盒扔掉,而是在使用后把饭盒再交回超市,由超市把饭盒统一返还给厂家进行再利用。
目前日本一共有40个生产饭盒的工厂,其中8家工厂既生产饭盒,又回收饭盒。
而这8家的生产量,占到日本总饭盒生产量的90%。
这样的结果与日本政府的环保管制和宣传得力是分不开的。
在日本,市民如违反规定乱扔垃圾,就是违反了“废弃处置法”,会被警察拘捕并课以3万~5万日元的罚款。
但是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成为日本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你如果你不严格的执行垃圾分类的话,将面临巨额的罚款,在以住宅团地为单位的区域社会,落下个“不履行垃圾分类”的名声,那可是老丢人的事了。
所以大家即使没人监督也会严格执行。
日本的垃圾分类是母亲手把手教下一代的。
从出生开始就学起的。
有些学到老也分不对的也大有人在。
日本垃圾分类学习第一类:可燃垃圾源。
包括厨房垃圾:食物残渣、茶叶烟灰、蛋壳等“生活垃圾”,尿不湿、不能再生的纸类(餐巾纸,包装袋等)、木屑、鲜花、小木棒、烟头等;塑料制品:水桶、录像带、光盘、笔;橡胶制品:胶皮手套、胶皮水管、皮球等;皮布制品:皮包、鞋、旧衣服、窗帘;已污损的塑料包装:洗发香波、洗洁精的瓶子,果酱塑料瓶、牙膏管等。
第二类:金属、陶器及玻璃制品。
包括陶瓷类:碗、陶瓷、砂锅等;玻璃制品:杯子、化妆品的玻璃瓶、电灯泡等;金属制品:菜刀、炊具、剪子、保温瓶、溜冰鞋、雨伞、打火机、手表、小型煤气罐、喷雾器、铝制品等;小型电器:熨斗、吹风机等。
第三类:可再利用资源类垃圾。
包括塑料类:方便面的塑料碗、一次性塑料水杯、豆腐、饭团和便当等的塑料包装盒、各种塑料包装袋、泡沫塑料缓冲材料、清洗干净的饮料、酒类、酱油、食用油、沙司、洗洁精的塑料瓶等;纸类:报纸、宣传单、杂志、蛋糕包装盒、信纸、硬纸箱等,面积大于明信片的纸张属于“资源垃圾”;金属类:罐头盒、易拉罐等;玻璃类:酒类、醋、酱油瓶、威士忌酒瓶、玻璃杯、啤酒瓶、玻璃渣等;其他:干电池、荧光灯管等。
第四类:大型垃圾。
包括电器类:如空调、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冰柜等;家具类:废旧家具、家用电器柜、被褥、电磁炉、电热器等;其他:如自行车、音箱、旅行箱等。
分类:垃圾分为10 类1、生活垃圾(可燃垃圾):包括食品残渣、吸油纸、贝壳、蛋壳、破损纺织品、吸尘器的灰卷、女同胞的“生理用品”、绷带、创可帖、草木以及其他任意边长不超过40cm 的可燃物等等。
生活垃圾必须使用调布市指定的橙色垃圾袋(超市有卖)盛放。
竹签、木棍需折成不长于40cm 再装袋。
盛装牛奶用的纸盒不属此类,后文专门有叙述。
2、不可燃垃圾:包括金属、陶瓷、橡胶、小型废旧电器、传统钨丝电灯、CD、雨伞、毛绒玩具、化妆品的瓶以及其他任意边长不超过40cm 的不可燃物。
不可燃垃圾必须使用调布市指定的蓝色垃圾袋(超市有卖)盛放。
日本通常将垃圾分为4类:1 一般垃圾,包括厨余类、纸屑类、草木类、包装袋类、皮革制品类、容器类、玻璃类、餐具类、非资源性瓶类、橡胶类、塑料类、棉质白色衬衫以外的衣服毛线类。
2 可燃性资源垃圾,包括报纸(含传单、广告纸)、纸箱、纸盒、杂志(含书本、小册子)、旧布料(含毛毯、棉质白色衬衫、棉质床单)、装牛奶饮料的纸盒子。
3 不燃性资源垃圾,包括饮料瓶(铝罐、铁罐)、茶色瓶、无色透明瓶、可以直接再利用的瓶类。
4 可破碎处理的大件垃圾,包括小家电类(电视机、空调机、冰箱/柜、洗衣机)、金属类、家具类、自行车、陶瓷器类、不规则形状的罐类、被褥、草席、长链状物(软管、绳索、铁丝、电线等)。
第一类:可燃垃圾厨房垃圾(菜叶子、剩菜剩饭、蛋壳等“生垃圾”),不能再生的纸类(餐巾纸,面积大于明信片的纸张属于“资源垃圾”),木屑及其他(小棒棒棍棍、草草、烟头、湿毛巾、尿不湿、宠物粪便、宠物用灰沙、干燥剂、抗氧化剂等)方法:厨房垃圾需要沥干水分用报纸包好、棍棒类砍成约50厘米的长度捆牢,食用油或废油需要用抹布擦干净,瓶口用报纸封堵,牛奶盒尽量回收到设在超市门口的回收箱。
第二类:塑料瓶类饮料、酒类、酱油等塑料瓶(装饮料、果汁、茶、咖啡、水等的塑料瓶),酒类(日本酒、烧酒、料酒等塑料瓶),酱油食用油、沙司、洗洁精的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塑料”方法:拧开瓶盖,揭开塑料商标,用水洗净瓶内、压扁瓶身,装入透明或半透明塑料袋里。
第三类:可回收塑料商品的容器或包装袋、蛋糕、蔬菜的口袋、方便面的口袋、洗头香波洗洁精的瓶子,蛋黄酱塑料瓶、牙膏管洋葱或橘子等的网眼口袋,超市购物袋方法:洗净并撕下附着在口袋上东西,剪开蛋黄酱或番茄酱的塑料瓶将会利于清洗瓶罐的塑料盖也属于可回收塑料、装食物的发泡包装尽量回收到设在超市门口的回收箱第四类:其他塑料容器、包装以外的塑料、录像带、cd及其盒子、洗衣店的口袋、牙刷、圆珠笔、塑料玩具、海绵、拖鞋、鞋类、布制玩具等方法:含有金属或陶瓷的物品属于“不可燃垃圾”,软管类需要剪成30厘米的长度第五类:不可燃垃圾陶瓷类(碗、陶瓷、砂锅等)、小型电器(熨斗、吹风)其他(耐热玻璃、化妆品的玻璃瓶、保温瓶、溜冰鞋、雨伞、热水瓶、电灯泡、一次性取暖炉、一次性和非一次性打火机、铝制品、金属瓶盖)。
垃圾分类的国际经验学习先进做法垃圾分类是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行的环保举措之一。
为了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各国纷纷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并采取一系列先进的垃圾分类做法。
本文将探讨几个国际上的垃圾分类经验和先进做法,以供参考。
一、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日本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垃圾分类的典范之一。
日本的垃圾分类法规十分细致,几乎涵盖了各类垃圾。
他们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有害垃圾四大类,每类垃圾都有其专门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日本政府通过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使整个垃圾分类系统趋于完善。
日本垃圾分类的先进之处在于他们不仅仅依赖于居民的自觉性,更侧重于强制性措施。
政府对于垃圾分类违规行为实施罚款制度,严厉打击不按规定分类垃圾的行为。
此外,还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将垃圾处理视为每个居民的责任。
二、德国的垃圾回收模式德国是欧洲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他们实行了高度有效的垃圾回收模式,以减少可回收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德国将垃圾分为纸类、塑料类、玻璃类等各类可回收垃圾,居民需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投放。
德国政府还鼓励居民回收利用,并设立了大量的回收站点,方便居民回收投放。
德国垃圾回收的先进之处在于他们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垃圾回收的质量。
政府组织专业的回收公司负责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定期对回收公司进行审核和检查,防止所收集的可回收垃圾被误处理或被转卖。
三、新加坡的垃圾焚烧处理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家,土地资源有限,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垃圾填埋。
因此,他们采用了垃圾焚烧处理的方法,将垃圾通过高温焚烧转化为能源,同时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
新加坡垃圾焚烧处理的先进之处在于他们实施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控措施。
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对焚烧厂的排放进行严格监测,确保排放符合标准。
同时,他们还积极研究和推广垃圾焚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美国的可持续垃圾管理美国是一个大国,垃圾处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不同国家的垃圾分类实践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保举措,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为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创造条件。
不同国家在垃圾分类实践方面有着各自的经验和措施。
本文将分析和比较几个国家的垃圾分类实践,包括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
一、德国的垃圾分类实践德国在垃圾分类方面非常注重,他们采用了一种袋子分类的方法。
每个家庭都会收到几种颜色不同的垃圾袋,如蓝色袋子用于包装可回收垃圾,黄色袋子用于装有生活垃圾,绿色袋子则是专门用来装有有机垃圾。
这种分类的方法便于用户进行垃圾分类,并方便回收处理厂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二、日本的垃圾分类实践日本被誉为垃圾分类的典范,他们实行了高度细分的垃圾分类制度。
日本将垃圾分为多个类别,如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纸类、塑料类等。
并且根据不同的分类要求,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焚烧、回收、填埋等。
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使得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更加高效和环保。
三、美国的垃圾分类实践相对于德国和日本,美国的垃圾分类实践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
一些城市开始推行可回收物单独收集和处理,鼓励市民将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
此外,一些地区还致力于发展可生物降解的垃圾袋和容器,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美国的垃圾分类实践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但整体上正在朝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四、中国的垃圾分类实践中国的垃圾分类实践经历了多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推行的初期阶段。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一些城市采取了类似于德国和日本的袋子分类方式,也有一些城市采用了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然而,由于垃圾分类意识的普及程度和执行力度的不一致,中国的垃圾分类实践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宣传推广不到位、设施和设备建设滞后等问题。
总结:不同国家的垃圾分类实践显示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德国和日本通过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和高效的处置方式,实现了有效的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美国和中国则分别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都在努力推进垃圾分类事业,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十分严格且相对成熟的国家。
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公司家庭,都要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
日本居民扔垃圾时非常认真,他们会将废旧报纸和书本捆得非常整齐,将有水分的垃圾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就连一个塑料瓶也要将瓶盖、瓶身以及外包装商标分开放置,并将瓶身用水涮干净、压扁后才投放进专用垃圾箱。
如此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与政府的有力推动是密不可分的。
严格法律,有法可依制定严厉的法律制度,确保垃圾分类有法可依。
日本制定并实施了相关法律,对垃圾分类处理进行规范。
如《废弃物处理法》《家电回收法》《关于包装容器分类回收与促进再商品化的法律》《食品回收法》等,都是与垃圾减量相关的法律。
在日本,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不仅会面临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还会受到严厉处罚。
比如,《废弃物处理法》中第25条14款规定:胡乱丢弃废弃物者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如胡乱丢弃废弃物者为企业或社团法人,将重罚3亿日元。
法律还要求,公民如发现胡乱丢弃废弃物者要立即举报。
另外,日本政府还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对垃圾收集日、具体投放时间、投放类型等进行了规定,居民如果错过了规定时间,就只能存到下个收集日再进行投放。
所以,在日本的街道上几乎不设垃圾桶,一般只在便利店门口和自动贩卖机旁边设置公共垃圾桶,或者在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会有临时的垃圾桶。
细化标准,有据可依在实施垃圾分类的初期,日本人仅将垃圾分为可燃烧与不可燃烧两类,分类效果不明显。
如今,日本垃圾分类的细化程度和复杂程度早已远远超出最初的设想。
他们将垃圾分类为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几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
如爱媛县新居浜市生活垃圾被分为可燃烧垃圾、不可燃烧垃圾、塑料容器和包装、瓶和罐、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标识的塑料瓶、废纸类、有害垃圾和大型垃圾8类。
日本垃圾分类措施简介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
由于这些因素,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一直是日本政府和居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日本的垃圾分类措施是全球闻名的,并且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
本文将介绍日本的垃圾分类措施,包括其背景、政府的角色、居民的责任以及取得的成就。
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增加,日本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垃圾问题。
过去,垃圾处理主要是通过焚烧或填埋来进行。
然而,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决定实施垃圾分类措施。
政府的角色日本政府在推动垃圾分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以规范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政府还组织了宣传活动,向居民们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意识。
此外,政府还与垃圾处理公司合作,建立了垃圾处理设施,并提供资金支持。
居民的责任在日本,居民有义务参与垃圾分类。
居民需要将垃圾分成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和有害物三类。
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不可回收物主要是食物残渣、纸巾等,而有害物则包括电池、荧光灯等。
居民需要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将垃圾放置在指定的垃圾箱中,并确保准确分类。
居民还需要积极参与垃圾回收和再利用活动,例如废纸回收、家电回收等。
成就日本的垃圾分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统计数据,日本的垃圾处理率在近年来保持在90%以上的高水平。
通过有效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日本成功地减少了对焚烧和填埋的依赖,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
此外,垃圾分类还为日本创造了经济效益,通过回收利用垃圾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垃圾分类措施的成功也使日本成为了其他国家在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方面的学习对象。
总结日本的垃圾分类措施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政府、居民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这一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垃圾分类,日本成功地减少了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从日本的经验中学习,并借鉴其成功的垃圾分类模式。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处堆积的垃圾不仅影响城市环境的美观,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威胁。
而在这个问题上,日本的垃圾分类管理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与启示。
首先,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日本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的方式,对垃圾分类管理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他们制定了垃圾分类的具体标准,并且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来监督和管理垃圾分类工作,如环境保护署和地方自治体。
政府的举措有效地引导了公众的行为,使垃圾分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自觉行为。
其次,日本注重教育与宣传也是垃圾分类管理成功的关键。
日本社会普遍对垃圾分类有着较高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这得益于日本政府、社区组织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如电视广告、海报和网络,向公众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巧。
社区组织和学校则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如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和垃圾分类讲座,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再次,日本注重技术创新,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日本的垃圾处理设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垃圾焚烧发电、厌氧消化和有机废弃物的堆肥处理等。
这些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垃圾的体积和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将垃圾转化为资源,提供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
此外,日本还鼓励研发和应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产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最后,日本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强制和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也是其成功的关键。
日本政府对垃圾分类实行了强制性的措施,如规定垃圾分类的具体细则和罚款制度。
同时,政府还给予了垃圾分类的积极奖励,如减免公共服务费、发放购物券和提供免费垃圾袋等。
这样一来,既约束了公众的不当行为,也激励了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结合日本的垃圾分类管理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启示。
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垃圾分类管理的重要保障。
政府要明确垃圾分类管理的目标、标准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