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015-2006 现场直流和交流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使用导则
- 格式:pdf
- 大小:623.19 KB
- 文档页数: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Standard for hand-over test of electric equipment electric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GB 50150-2006目录1 总则.............................................. - 1 -2 术语.............................................. - 4 -3 同步发电机及调相机................................ - 6 -4 直流电机......................................... - 12 -5 中频发电机....................................... - 14 -6 交流电动机....................................... - 15 -7 电力变压器....................................... - 18 -8 电抗器及消弧线圈................................. - 27 -9 互感器........................................... - 29 -10 油断路器........................................ - 35 -11 空气及磁吹断路器................................ - 41 -12 真空断路器...................................... - 43 -13 六氟化硫断路器.................................. - 45 -14 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 - 48 -15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 - 50 -16 套管............................................ - 52 -17 悬式绝缘子和支柱绝缘子.......................... - 55 -18 电力电缆线路.................................... - 56 -19 电容器.......................................... - 60 -20 绝缘油和SF6气体................................ - 62 -21 避雷器.......................................... - 65 -22 电除尘器........................................ - 67 -23 二次回路........................................ - 69 -24 1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和馈电线路............. - 70 -25 1kV以上架空电力线路............................. - 71 -26 接地装置........................................ - 72 -27 低压电器........................................ - 74 - 附录A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 75 - 附录B 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值换算至运行温度时的换算系数- 77 - 附录C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方法....................... - 78 - 附录D 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泄漏电流参考值......... - 80 - 附录E 电流互感器保护级励磁曲线测量方法............. - 81 - 附录F 电力电缆线路交叉互联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 - 86 -附录G 特殊试验项目表............................... - 88 -1 总则1.0.1 为适应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的需要,促进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制定本标准。
部分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及注意事项根据GB50150-2006(最新版)要求,电气设备交接试验应进行以下内容:一、 发电机试验项目:容量 6000kW 及以上的同步发电机及调相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1 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2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3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4 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5 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6测量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7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8测量发电机或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同所连接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9发电机或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同所连接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10测量发电机、励磁机的绝缘轴承和转子进水支座的绝缘电阻;11埋入式测温计的检查;12测量灭磁电阻器、自同步电阻器的直流电阻;13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无刷励磁机组,无测量条件时,可以不测量);14测录三相短路特性曲线;15测录空载特性曲线;16测量发电机定子开路时的灭磁时间常数和转子过电压倍数;17测量发电机自动灭磁装置分闸后的定子残压;18 测量相序;19测量轴电压;20定子绕组端部固有振动频率测试及模态分析;21定子绕组端部现包绝缘施加直流电压测量。
注:1.电压 1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同步发电机不论其容量大小,均应按本条第1、2、4、5、6、7、8、9、11、12、13、18、19款进行试验;2.无起动电动机的同步调相机或调相机的起动电动机只允许短时运行者,可不进行本条第14、15款的试验。
备注1: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电压为电机额定电压的3 倍;2试验电压按每级 0.5 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并记录泄漏电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泄漏电流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 20μA 以下,根据绝缘电阻值和交流耐压试验结果综合判断为良好时,各相间差值可不考虑;2)泄漏电流不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当不符合上述规定之一时,应找出原因,并将其消除。
高压试验测试仪器的应用及依据标准/link?url=Qx0piPmpULKH9W8X6qDMycYZFhhP5JrzzDUts_QRCToas-l6a5_oTINsdWo5YYscD9Z6wkwW5E9Oc7qZFb7I6_vfAwA4w391XeUS43hM 4YW10绝缘靴绝缘手套测试仪DL/T 848.2-2004 高压试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工频高压试验装置①依据DL 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附录E 常用电气绝缘工具试验一览表:绝缘手套、橡胶绝缘靴试验周期,每六个月一次;②依据国电发[2002]777号《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表9,绝缘靴工频耐压试验,周期半年;表10 绝缘手套工频耐压试验,周期半年;③依据国网[2009] 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附录J 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绝缘手套、绝缘靴工频耐压试验,周期半年。
绝缘靴绝缘手套测试仪主要应用于对绝缘靴、绝缘手套的检测。
绝缘靴绝缘手套是保护人体免受电击伤害而使用的安全器具,由于使用频繁及橡胶制品易损坏、易老化,因此相关标准都要求试验周期为半年,试验项目为工频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不仅要有高的耐电强度,而且要泄漏电流在规定值,足见安全器具周期性检测的必要性。
11 交直流分压器DL/T 846.1-2004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1部分高电压分压器测量系统①依据GB/T 16927.1-201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6 交流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值:峰值除以√2。
6.2.1.2 容差:若试验持续时间不超过60s,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电压的测量值应保持在规定电压值的±1%以内;当试验持续时间超过60s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电压测量值应保持在规定电压值的±3%以内。
②依据GB/T 16927.2-2013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6 直流电压测量,对认可测量系统的要求:一般要求是按照GB/T 16927.1测量试验电压值(算术平均值)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M≦3% 7 交流电压测量,对认可测量系统的要求:一般要求是按照GB/T 16927.1在其额定频率下测量试验电压值(峰值/√2或有效值)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M≦3%。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公司交流高压电气设备试验规程(2010年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符号 (2)4 总则 (4)5 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 (7)6 互感器 (21)7 高压套管 (33)8开关设备 (36)9 电容器 (47)10 过电压保护器 (52)11 电力电缆 (61)12 接地装置 (65)13 支柱绝缘子、悬式绝缘子、复合绝缘子、RTV涂料 (67)14 变电站设备外绝缘、母线及引流线 (75)15 二次回路 (77)16 1 kV 及以下的配电装置和馈电线路 (78)17 1 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及线路阻波器 (78)18 绝缘油试验 (81)19SF6气体 (84)附录A(规范性附录)状态量显著性差异分析法 (86)附录B(规范性附录)变压器线间电阻到相绕组电阻的换算方法 (87)附录C(规范性附录)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泄漏电流参考值 (87)附录D(规范性附录)高压电气设备的交流能源试验电压标准 (87)附录E(规范性附录)气体绝缘设备老练试验方法 (89)附录F(规范性附录)抽检试验抽样规则 (91)附录G(规范性附录)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试验 (92)附录H(规范性附录)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泄漏电流参考值 (94)附录I(规范性附录)橡塑电缆内衬层和外护套被破坏进水确定方法 (95)附录J(规范性附录)橡塑电缆附件中金属层的接地方法 (95)附录K(规范性附录)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的外观检查要求 (95)附录L(规范性附录)高压支柱瓷绝缘子超声探伤检测方法及判断依据 (98)附录M(规范性附录)复合绝缘子和R防污闪涂料憎水性测量方法及判断准则 (98)附录N(参考的附录)旋转电机 (101)附录O(参考的附录)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试验电压、老化鉴定和硅钢片单位损耗 (110)附录P(参考的附录)封闭母线 (120)附录Q(参考的附录)电除尘 (120)范围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
110千伏GIS组合电器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批准实施页脚内容1目录1、作业性质与项目 (1)2、依据标准......... . (1)3、试验设备、仪器、仪表及有关专用器具 (1)4、人员安排及其职责 (1)5、试验项目及相关要求 (2)6、试验报告样张 (10)7、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11)页脚内容21、作业性质与项目页脚内容32.依据标准页脚内容43.试验设备、仪器、仪表及有关专用器具页脚内容5页脚内容64、人员安排及其职责包括一名工作负责人(小班负责人)在内不得少于四人,其中需设置至少一名专职监护人两名操作人员。
4.1工作负责人(小班负责人)职责包括正确履行工作票上的一切安全措施及现场的工作监护以及对试验结果分析与判断。
4.2操作人员一职责包括设备试验加压、读数、登高时搀扶、试验前后充分放电。
4.3操作人员二职责包括登高、接线、清揩4.3监护人员职责监护操作人员操作,兼职数据记录。
5、试验项目及相关要求页脚内容75.1导电回路电阻测量5.1.1试验目的:在GIS安装过程中或结束后,在主回路中通过≮100A电流,进行直流电阻试验。
检验GIS内母线以及各元件的连接接头安装正确,保证各个连接部分接触良好。
5.1.2接线图:线路侧三工位5.1.3 试验步骤:5.1.3.1 检查回路电阻测试仪是否正常(选用标准分流器100A75mV校对,记录误差或使用标准100µΩ电阻测试)。
5.1.3.2 如制造厂提供主回路导电电阻的具体测点,则按照出厂测点测量,电流、电压线应处于断路器出线端最内侧,电流端处于电压端外侧,并确保接触良好,试验时,断路器、闸刀处于合闸状态,试验电流不小于100A。
页脚内容85.1.3.3 如制造厂未提供主回路导电电阻的具体测点,则利用接地隔离开关测量回路的电阻值。
5.1.3.4 测量结束后,再对测量的各相结果进行比较,三相之间的直流电阻值应平衡5.1.4分析与判断:参考出厂试验报告提供的各气室直流电阻值,按实际测量范围所包括的气室数量累加,不应超过标准值的1.2倍,同时三相之间的直流电阻值应平衡。
串联谐振耐压装置介绍一、产品概述该装置主要针对10kV、35kV电缆及电力变压器、母线开关;火力发电机等所有电气主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设计制造。
电抗器采用多只分开设计,可满足高电压、小电流的设备试验条件要求。
是地、市、县级高压试验部门及电力安装、修试工程单位理想的耐压设备。
该装置主要由变频控制电源、激励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电容分压器、谐振电容器组成。
二、被试品对象1、满足35kV,240mm2,1000m交联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频率30~300Hz,电容量≤0.18uF,最高试验电压不超过52kV。
2、满足10kV,300mm2,2000m交联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频率30~300Hz,电容量≤0.75uF,最高试验电压不超过22kV。
3、满足35kV,20000kVA及以下的电力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试验频率45~65Hz,最高试验电压不超过95kV。
4、满足10/35kV,GIS高压开关、互感器、母排、绝缘子等交流耐压试验,试验频率45~65Hz,最高试验电压不超过44/95kV。
5、满足6.3kV,6000kW及以下的电动机交流耐压试验,试验频率45~65Hz,最高试验电压不超过12kV。
三、工作环境1.环境温度:-150C–45 0C;2.相对湿度:≤90%RH;3.海拔高度: ≤2500米;四、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及功能1.额定容量:108kVA2.输入电源:单相380V电压,频率为50Hz;3.额定电压:27kV:;54kV; 108kV4.额定电流:4A; 2A; 1A5.工作频率:30-300Hz;6.波形畸变率: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1%;7.工作时间:额定负载下允许连续60min;8.温升:额定负载下连续运行60min后温升≤65K;9.品质因素:装置自身Q≥30(f=45Hz);10.保护功能:对被试品具有过流、过压及试品闪络保护(详见变频电源部分);11.测量精度:系统有效值1.5级;五、设备遵循标准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474.4-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交流耐压试验》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GB/T16927.1-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DL/T1015 《现场直流和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使用导则》GB/T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与配合》GB10229-1988 《电抗器》GB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JB/T9641-1999 《试验变压器》IEC 358(1990) 《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分压器》GB4793-1984 《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GB/T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GB/T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DL/T849.6-2004 《电力设备专用测试仪器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高压谐振试验装置》六、装置容量确定:1). 35kV,300mm2,1000m交联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频率30~300Hz,电容量≤0.18uF,试验电压不超过52kV。
云南火电建设公司调试所作业指导书工程名称:220kV开化变电站工程项目名称:直流系统及UPS检验2012年05月28日发布 2012年05月30日实施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调试所发布前言为保证220kV开化变电站工程直流系统及UPS设备调试作业紧张有序地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与物力资源,以及确保本工程能安全地生产、按质量按工期地完成,确保各工序全面处于受控状态,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要求,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由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调试所提出本作业指导书由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调试所总工室归口本作业指导书起草人:崔立白春林本作业指导书审核人:本作业指导书批准人:本作业指导书由云南火电建设公司调试所负责解释目次1 适用范围2 编写依据3 工程概况4 作业流程5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6 作业准备7 作业方法8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220kV开化变电站直流系统及UPS的调试工作。
2 编写依据表2-1编写依据3 工程概况3.1、220kV开化变电站工程电气建设规模:电压等级:220kV/110kV/35kV主变压器:主变最终规模为3x180MVA,三相三卷有载调压变压器,本期建成2台。
电气主接线:220kV部分:220kV采用双母线接线,按本期规模建设I、Ⅱ组母线,220kV进出线最终6回,本期新建2回,均至220kV文山变。
110kV部分:110kV采用双母线接线,按本期规模建设I、Ⅱ组母线,110kV进出线最终14回,本期建成7回,分别至乾塘变2回,至氧化铝变专用变1回,至西山变3回,至城南变1回。
35kV部分:35kV采用独立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35kV I、II段母线,预留 35kV III 段母线,35kV不出线,接所用变及无功补偿装置。
3.2、直流系统和交流不间断电源:全站设一套GZDW220kV,400Ah直流系统,用于继电保护、监控系统、事故照明等设备的供电,直流系统电压采用220V,按双充双蓄电池配置,单母线分段接线,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和N+1热备份型式高频开关电源。
电力行业标准(总2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索引号标准号标准名称DL1000 DL/T1000-2006 标称电压高于1000V架空线路绝缘子使用导则(第1-2部分).pdfDL1001 DL/T1001-2006 复合绝缘高压穿墙套管技术条件.pdfDL1002 DL/T1002-2006 微量溶解氧仪标定方法-标准气体标定法.pdf DL1003 DL/T1003-2006 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润滑参数测量方法.pdfDL1004 DL/T1004-2006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整合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pdfDL1005 DL/T1005-2006 高温单辊碎渣机.pdfDL1007 DL/T1007-2006 架空输电线路带电安装导则及作业工具设备.PDFDL1008 DL/T1008-2006 电力市场运营系统功能规范和技术要求.pdf DL1009 DL/T1009-2006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PDF DL1010 DL/T1010-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第1-5部分).pdf DL1011 DL/T1011-200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数据交换格式规范.pdfDL1012 DL/T1012-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DL1013 DL/T1013-2006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和调整导则.pdfDL1014 DL/T1014-2006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规程.pdfDL1015 DL/T1015-2006 现场直流和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使用导则.pdfDL1016 DL/T1016-2006 电容式引张线仪.PDFDL1017 DL/T1017-2006 电容式位移计.pdfDL1018 DL/T1018-2006 电容式测缝计.pdfDL1019 DL/T1019-2006 电容式垂线坐标仪.pdfDL1020 DL/T1020-2006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pdfDL1022 DL/T1022-2006 火电机组仿真机技术规范.PDFDL1023 DL/T1023-2006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pdfDL1024 DL/T1024-2006 水电仿真机技术规范.pdfDL1025 DL/T1025-2006 核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PDFDL1026 DL/T1026-2006 核电厂非核级设备维修质量保证.pdfDL1027 DL/T1027-2006 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DL1028 DL/T1028-2006 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规程.pdfDL1029 DL/T1029-2006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导则.pdfDL1030 DL/T1030-2006 煤的工业分析自动仪器法.pdfDL1031 DL/T1031-2006 运行中发电机用油质量标准.pdfDL1032 DL/T1032-2006 电气设备用六氟化硫(SF6)气体取样方法.pdf DL1033 DL/T1033-2006 电力行业词汇(1-12部分).pdfDL1035 DL/T1035-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1-6部分).pdf DL1036 DL/T1036-2006 变电设备巡检系统.pdfDL1037 DL/T1037-2007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pdfDL1038 DL/T1038-2007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VTI法).pdfDL1039 DL/T1039-2007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pdfDL1040 DL/T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pdfDL1041 DL/T1041-2007 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现场试验导则.pdfDL1042 DL/T1042-2007 水中十八烷基胺的测定.pdfDL1045 DL/T1045-2007 钢弦式孔隙水压力计.pdfDL1048 DL/T1048-2007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用棒形支柱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pdfDL1049 DL/T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pdfDL1050 DL/T1050-2007 电力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导则.pdfDL1051 DL/T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pdfDL1052 DL/T1052-2007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pdfDL1053 DL/T1053-2007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pdfDL1054 DL/T1054-2007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pdfDL1055 DL/T1055-2007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pdf DL1056 DL/T1056-2007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pdfDL1057 DL/T1057-2007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pdfDL1058 DL/T1058-2007 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技术条件.pdfDL1059 DL/T1059-2007 电力设备母线用热缩管.pdfDL1060 DL/T1060-2007 75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 DL1061 DL/T1061-2007 光电式(CCD)垂线坐标仪.pdfDL1062 DL/T1062-2007 光电式(CCD)引张线仪.pdfDL1063 DL/T1063-2007 差动电阻式位移计.pdfDL1064 DL/T1064-2007 差动电阻式锚索测力计.pdfDL1065 DL/T1065-2007 差动电阻式锚杆应力计.pdfDL1066 DL/T1066-2007 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导则.pdfDL1067 DL/T1067-2007 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基本技术条件.pdfDL1068 DL/T1068-2007 水轮机进水液动碟阀选用、试验及验收导则.pdfDL1069 DL/T1069-2007 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导则.pdfDL1070 DL/T1070-2007 中压交联电缆抗水树性能鉴定试验方法和要求.pdfDL1071 DL/T1071-2007 电力大件运输规范.pdfDL1072 DL/T1072-2007 核电厂水泵定期试验规范.pdfDL1076 DL/T1076-2007 火力发电厂化学调试导则.pdfDL1077 DL/T1077-2007 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有机溶出物测定方法(动态法).pdfDL1078 DL/T1078-2007 表面式凝汽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pdfDL1079 DL/T1079-2007 输电线路张力架线用防扭钢丝绳.pdfDL1080 DL/T1080-2010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第1-4部分).pdfDL1081 DL/T1081-2008 12kV-40.5kV户外高压开关运行规程.pdfDL1082 DL/T1082-2008 高压实验室技术条件.pdfDL1083 DL/T1083-200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pdfDL1084 DL/T1084-2008 风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pdfDL1085 DL/T1085-2008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条件.pdfDL1086 DL/T1086-2008 光电式(CCD)静力水准仪.pdfDL1087 DL/T1087-2008 ±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二次设备抗扰度要求.pdfDL1088 DL/T1088-2008 ±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电磁环境参数限值.pdfDL1089 DL/T1089-2008 直流换流站与线路合成场强、离子流密度测试方法.pdfDL1090 DL/T1090-2008 串联补偿系统可靠性统计评价规程.pdfDL1091 DL/T1091-2008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程.pdfDL1092 DL/T1092-2008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pdfDL1093 DL/T1093-2008 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pdf DL1094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pdfDL1095 DL/T1095-2008 变压器油带电度现场测试导则.pdfDL1096 DL/T1096-2008 变压器油中颗粒度限值.pdfDL1097 DL/T1097-2008 火电厂凝汽器管板焊接技术规程.pdfDL1098 DL/T1098-2009 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pdfDL1099 DL/T1099-2009 防振锤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PDFDL1100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第1-2部分).PDF DL1101 DL/T1101-2009 35kV~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验收规范.pdfDL1102 DL/T1102-2009 配电变压器运行规程.pdfDL1103 DL/T1103-2009 核电站管道振动测试与评估.pdfDL1104 DL/T1104-2009 电位器式仪器测量仪.pdfDL1105 DL/T1105-2010 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导则(第1-4部分).pdfDL1106 DL/T1106-2009 煤粉燃烧结渣特性和燃尽率一维火焰炉测试方法.pdfDL1107 DL/T1107-2009 水电厂自动化元件基本技术条件.pdfDL1108 DL/T1108-2009 电力工程项目编号及产品文件管理规定.pdf DL1109 DL/T1109-2009 输电线路张力架线用张力机通用技术条件.pdfDL1111 DL/T1111-2009 火力发电厂厂用高压电动机调速节能导则.pdfDL1112 DL/T1112-2009 交、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pdfDL1113 DL/T1113-2009 火力发电厂管道支吊架验收规程.pdfDL1115 DL/T1115-2009 火力发电厂机组大修化学检查导则.pdfDL1116 DL/T1116-2009 循环冷却水用杀菌剂性能评价.pdfDL1117 DL/T1117-2009 核电厂常规岛焊接工艺评定规程.pdfDL1118 DL/T1118-2009 核电厂常规岛焊接技术规程.pdfDL1120 DL/T1120-2009 水轮机调节系统自动测试及实时仿真装置技术条件.pdfDL1121 DL/T1121-2009 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工程技术规范.pdfDL1122 DL/T1122-2009 架空输电线路外绝缘配置技术导则.pdfDL1123 DL/T1123-2009 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pdfDL1124 DL/T1124-2009 数字电力线载波机.pdfDL1125 DL/T1125-2009 10kV带电作业用绝缘服装.pdfDL1127 DL/T1127-2010 等离子体点火系统设计与运行导则.pdfDL1128 DL/T1128-2009 风冷式钢带输渣机.pdfDL1129 DL/T1129-2009 直流换流站二次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pdf DL1130 DL/T1130-2009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规程.pdfDL1131 DL/T1131-2009 ±8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规程.pdfDL1132 DL/T1132-2009 电站炉水循环泵电机检修导则.pdfDL1133 DL/T1133-2009 钢弦式仪器测量仪表.pdfDL1134 DL/T1134-2009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装置.pdfDL1135 DL/T1135-2009 电位器式位移计.pdfDL1136 DL/T1136-2009 钢弦式钢筋应力计.pdfDL1137 DL/T1137-2009 钢弦式土压力计.pdfDL1141 DL/T1141-2009 火电厂除氧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pdfDL1142 DL/T1142-2009 核电厂反应堆控制系统软件测试.pdfDL1143 DL/T1143-2009 压水堆核电站—回路主设备监造技术导则.pdfDL1144 DL/T1144-2012 火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pdfDL1145 DL/T1145-2009 绝缘工具柜.pdfDL1146 DL/T1146-2009 DLT860实施技术规范.pdfDL1147 DL/T1147-2009 电力高处作业防坠器.pdfDL1148 DL/T1148-2009 电力电缆线路巡检系统.pdfDL1149 DL/T1149-2010 火电厂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运行导则.pdfDL1150 DL/T1150-2012 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验收技术规范.pdfDL1151 DL/T1151-2012 火力发电厂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第1-22部分).pdfDL1152 DL/T1152-2012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pdfDL1153 DL/T1153-2012 继电保护测试仪校准规范.pdfDL1154 DL/T1154-2012 高压电气设备额定电压下介质损耗因数试验导则.pdfDL1155 DL/T1155-2012 非传统互感器技术条件.pdfDL1156 DL/T1156-2012 串联补偿装置用金属氧化物限压器.pdfDL1163 DL/T1163-2012 隐极发电机在线监测装置配置导则.pdfDL1164 DL/T1164-2012 汽轮发电机运行导则.pdfDL1166 DL/T1166-2012 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现场试验导则.pdfDL1167 DL/T1167-2012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pdfDL1174 DL/T1174-2012 抽水蓄能电站无人值班技术规范.pdfDL1176 DL/T1176-2012 1000kV油浸式变压器、并联电抗器运行及维护规程.pdfDL1177 DL/T1177-2012 1000kV交流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导则.pdf DL1178 DL/T1178-2012 1000kV交流输电线路金具电晕及无线电干扰试验方法.pdfDL1179 DL/T1179-2012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导则.pdfDL1180 DL/T1180-2012 1000kV电气设备监造导则.pdfDL1182 DL/T1182-2012 1000kV变电站110kV并联电容器装置技术规范.pdfDL1185 DL/T1185-2012 1000kV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pdfDL1186 DL/T1186-2012 1000kV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pdfDL1187 DL/T1187-2012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控制值.pdf DL1188 DL/T1188-2012 1000kV变电站电磁环境控制值.pdfDL1189 DL/T1189-2012 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导则.pdfDL1191 DL/T1191-2012 电力作业用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性能检验规程.pdfDL1193 DL/T1193-2012 柔性输电术语.pdfDL1194 DL/T1194-2012 电能质量术语.pdfDL1195 DL/T1195-2012 火电厂高压变频器运行与维护规范.pdfDL1197 DL/T1197-2012 水轮发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条件.pdfDL1198 DL/T1198-2013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技术管理规定.pdfDL1200 DL/T1200-2013 电力行业缺氧危险作业监测与防护技术规范.pdfDL1202 DL/T1202-2013 火力发电厂水汽中铜离子、铁离子的测定溶出伏安极谱法.pdfDL1205 DL/T1205-2013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分解产物试验方法.pdf DL1208 DL/T1208-2013 电能质量评估技术导则供电电压偏差.pdf DL1209 DL/T1209.1-2013 变电站登高作业及防护器材技术要求第1部分:抱杆梯、梯具、梯台及过桥.pdfDL1210 DL/T1210-2013 火力发电厂自动发电控制性能测试验收规程.pdfDL1213 DL/T1213-2013 火力发电机组辅机故障减负荷技术规程.pdf DL1214 DL/T1214-2013 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维修规程.pdf DL1221 DL/T1221-2013 互感器综合特性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pdf DL1225 DL/T1225-2013 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导则.pdfDL1227 DL/T1227-2013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技术规范.pdfDL1231 DL/T1231-2013 电力系统稳定器整定试验导则.pdfDL1232 DL/T1232-2013 电力系统动态消息编码规范.pdfDL1233 DL/T1233-2013 电力系统简单服务接口规范.pdfDL1234 DL/T1234-2013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pdfDL1236 DL/T1236-2013 输电杆塔用地脚螺栓与螺母.pdfDL1241 DL/T1241-2013 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pdfDL1244 DL/T1244-2013 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人工覆冰闪络试验方法.pdfDL1247 DL/T1247-2013 高压直流绝缘子覆冰闪络试验方法.pdfDL1250 DL/T1250-2013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带电超声局部放电检测应用导则.pdfDL1251 DL/T1251-2013 电力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pdf DL1253 DL/T1253-2013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pdfDL1259 DL/T1259-2013 水电厂水库运行管理规范.pdfDL1262 DL/Z1262-2013 火电厂在役湿烟囱防腐技术导则.pdfDL1264 DL/T1264-2013 火电厂环境统计指标.pdfDL1270 DL/T1270-2013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甩负荷试验导则.pdf DL1272 DL/T1272-2013 多点变位计装置.pdfDL1273 DL/T1273-2013 光电式(CCD)双金属管标仪.pdfDL1275 DL/T1275-2013 1000kV变压器局部放电现场测量技术导则.pdfDL1277 DL/T1277-2013 1100kV交流空心复合绝缘子技术规范.pdf DL1278 DL/T1278-2013 海底电力电缆运行规程.pdfDL1279 DL/T1279-2013 110kV及以下海底电力电缆线路验收规范.pdfDL1280 DL/T1280-2013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调试技术规定.pdfDL1281 DL/T1281-2013 燃煤电厂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技术规范.pdfDL1285 DL/T1285-2013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技术条件.pdf DL1287 DL/T1287-2013 煤灰比电阻的试验室测定方法.pdfDL1293 DL/T1293-2013 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使用导则.pdfDL1297 DL/T1297-2013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DL1302 DL/T1302-2013 抽水蓄能机组静止变频装置运行规程.pdf DL1303 DL/T1303-2013 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出口断路器运行规程.pdfDL1308 DL/T1308-2013 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技术规范.pdfDL1309 DL/T1309-2013 大型发电机组涉网保护技术规范.pdfDL1310 DL/T1310-2013 架空输电线路旋转连接器.pdfDL1312 DL/T1312-2013 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pdfDL1313 DL/T1313-2013 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规程.pdfDL1314 DL/T1314-2013 电力工程用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技术条件.pdfDL1315 DL/T1315-2013 电力工程接地装置用放热焊剂技术条件.pdf DL1328 DL/T1328-2014 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指标体系.pdf DL1329 DL/T1329-2014 火力发电厂经济性实时在线监测技术导则.pdfDL1333 DL/T1333-2014 火力发电企业标准体系实施与评价指南.pdf DL1337 DL/T1337-2014 火力发电厂水务管理导则.pdfDL1338 DL/T1338-2014 发电企业生产实时监管信息系统技术条件.pdfDL1340 DL/T1340-2014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故障应急处理导则.pdfDL241 DL/T241-2012 火电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及档案整理规范.pdfDL242 DL/T242-2012 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DL243 DL/T243-2012 继电保护及控制设备数据采集及信息交换技术导则.pdfDL244 DL/T244-2012 直接空冷系统性能试验规程.pdfDL247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pdfDL248 DL/T248-2012 输电线路杆塔不锈钢复合材料耐腐蚀接地装置.pdf DL249 DL/Z249-201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选用导则.pdf DL256 DL/T256-2012 城市电网供电安全标准.pdfDL257 DL/T257-2012 高压交直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施工、运行和维护管理规范.pdfDL259 DL/T259-2012 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规程.pdfDL260 DL/T260-2012 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pdfDL261 DL/T261-2012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导则.pdfDL264 DL/T264-201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现场密封性试验导则.pdfDL265 DL/T265-2012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现场试验导则.pdfDL266 DL/T266-2012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pdfDL267 DL/T267-2012 油浸式全密封卷铁心配电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pdf DL268 DL/T268-2012 工商业电力用户应急电源配置技术导则.pdfDL272 DL/T272-2012 220kV~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pdf DL283 DL/T283-2012 电力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1-2部分).pdfDL294 DL/T294-2011 发电机灭磁及转子过电压保护装置技术条件(第1-2部分).pdfDL295 DL/T295-2011 抽水蓄能机组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条件.pdfDL296 DL/T296-2011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导则.pdfDL299 DL/T299-2011 火电厂风机、水泵节能用内反馈调速装置应用技术条件.pdfDL302 DL/T302-2011 火力发电厂设备维修分析技术导则(第1-2部分).pdfDL306 DL/T306-2010 1000kV变电站运行规程(第1-6部分).pdfDL307 DL/T307-2010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pdfDL309 DL/T309-2010 1000 kV交流系统电力设备现场试验实施导则.pdf DL311 DL/T311-2010 11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检修导则.pdf DL312 DL/T312-2010 10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设备检修导则.pdfDL313 DL/T313-2010 1000kV电力互感器现场检验规范.pdfDL316 DL/T316-2010 电网水调自动化功能规范.pdfDL317 DL/T317-2010 继电保护设备标准化设计规范.pdfDL324 DL/T324-2010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通信规约.pdfDL329 DL/T329-2010 基于DLT860的变电站低压电源设备通信接口.pdf DL331 DL/T331-2010 发电机与电网规划设计关键参数配合导则.pdfDL334 DL/T334-2010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pdfDL338 DL/T338-2010 并网运行汽轮机调节系统技术监督导则.pdfDL339 DL/T339-2010 低压变频调速装置技术条件.pdfDL345 DL/T345-2010 带电设备紫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pdfDL348 DL/T348-2010 换流站设备巡检导则.pdfDL349 DL/T349-2010 换流站运行操作导则.pdfDL351 DL/T351-2010 换流阀检修导则.pdfDL352 DL/T352-2010 直流断路器检修导则.pdfDL353 DL/T353-2010 高压直流测量装置检修导则.pdfDL354 DL/T354-2010 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检修导则.pdfDL355 DL/T355-2010 滤波器及并联电容器装置检修导则.pdfDL356 DL/T356-2010 局部放电测量仪校准规范.pdfDL357 DL/T357-2010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技术条件.pdfDL359 DL/T359-2010 电蓄冷(热)和热泵系统现场测试规范.pdfDL360 DL/T360-2010 7.2kV-12kV预装式户外开关站运行及维护规程.pdf DL361 DL/T361-2010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使用导则.pdfDL362 DL/T362-2010 燃煤电厂环保设施运行况评价技术规范.pdfDL363 DL/T363-2010 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设备监造技术导则.pdfDL364 DL/T364-2010 光纤通道传输保护信息通用技术条件.pdfDL365 DL/T365-2010 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保护系统现场检验规程.pdfDL366 DL/T366-2010 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pdf DL367 DL/T367-2010 火力发电厂大型风机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条件.pdf DL369 DL/T369-2010 电站锅炉管内压蠕变试验方法.pdfDL370 DL/T370-2010 承压设备焊接接头金属磁记忆检测.pdfDL371 DL/T371-2010 架空输电线路放线滑车.pdfDL372 DL/T372-2010 输电线路张力架线用牵引机通用技术条件.pdfDL373 DL/T373-2010 电力复合脂技术条件.pdfDL374 DL/T374-2010 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绘制方法.pdfDL376 DL/T376-2010 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绝缘材料通用技术条件.pdf DL377 DL/T377-2010 高压直流设备验收试验.pdfDL378 DL/T378-2010 变压器出线端子用绝缘防护罩通用技术条件.pdf DL379 DL/T379-2010 低压晶闸管投切滤波装置技术规范.pdfDL380 DL/T380-2010 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pdfDL382 DL/T382-2010 火电厂环境监测管理规定.pdfDL383 DL/T383-2010 污秽条件高压瓷套管的人工淋雨试验方法.pdfDL384 DL/T384-2010 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规程.pdfDL385 DL/T385-2010 变压器油带电倾向性检测方法.pdfDL386 DL/T386-2010 二阶微分火焰光谱痕量钠分析仪检验规程.pdfDL388 DL/T388-2010 县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功能规范.pdfDL389 DL/T389-2010 县供电企业乡镇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范.pdf DL390 DL/T390-2010 县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导则.pdfDL392 DL/T392-2010 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DL394 DL/T394-2010 电力数字调度交换机测试方法.pdfDL395 DL/T395-2010 低压电力线通信宽带接入系统技术要求.pdfDL397 DL/T397-2010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图形符号分类与代码.pdfDL398 DL/Z398-2010 电力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pdfDL399 DL/T399-2010 ±8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工程主要设备监理导则.pdfDL402 DL/T402-2007 高压交流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pdfDL404 DL/T404-2007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pdfDL413 DL/T413-2006 定额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缩式附件技术条件.pdfDL414 DL/T414-2012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pdfDL417 DL/T417-2006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pdfDL428 DL/T428-2010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pdfDL432 DL/T432-2007 电力用油中颗粒污染度测量方法.pdfDL435 DL/T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膛防爆规程.pdfDL436 DL/T436-2005 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技术导则.pdfDL438 DL/T438-2009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pdfDL439 DL/T439-2006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pdfDL441 DL/T441-2004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pdf DL448 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pdfDL454 DL/T454-2005 水利电力建设用起重机检验规程.pdfDL455 DL455-2008 锅炉暖风器.pdfDL456 DL/T456-2005 混凝土搅拌楼用搅拌机.pdfDL460 DL/T460-2005 交流电能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pdfDL461 DL/T461-2004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管理导则.pdfDL462 DL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技术规范.pdfDL463 DL/T463-2006 带电作业用绝缘子卡具.PDFDL465 DL/T465-2007 煤的冲刷磨损指数试验方法.pdfDL466 DL/T466-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pdfDL467 DL/T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pdfDL468 DL/T468-2004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pdfDL469 DL/T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pdfDL474 DL/T474-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1-5部分).pdfDL475 DL/T475-2006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pdfDL476 DL/T476-2012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pdfDL478 DL/T478-2010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DL485 DL/T485-2012 电力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导则.pdfDL489 DL/T489-2006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试验规程.pdfDL490 DL/T490-2011 发电机励磁系统及装置安装、验收规程.pdfDL491 DL/T491-2008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和检修规程.pdfDL500 DL/T500-2009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pdfDL5000 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pdfDL5001 DL/T5001-2004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pdfDL5002 DL/T5002-2005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pdfDL5003 DL/T5003-2005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pdfDL5009 DL5009.2-20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pdfDL5009 DL5009.3-20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3部分:变电站.pdfDL5010 DL/T5010-2005 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pdfDL5013 DL/T5013-2005 水电水利工程钻探规程.pdfDL5014 DL/T5014-2010 330kV-75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pdfDL5017 DL/T501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pdfDL502 DL/T50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1-32部分).pdfDL5022 DL5022-2012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pdfDL5024 DL/T5024-2005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pdfDL5025 DL/T5025-2005 电力系统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pdfDL5027 DL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pdfDL5032 DL/T5032-2005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pdfDL5034 DL/T5034-2006 电力工程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程.pdfDL5035 DL/T5035-2004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pdfDL5038 DL/T5038-2012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艺规程.pdf DL5040 DL/T5040-2006 输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pdf DL5041 DL/T5041-2012 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pdfDL5044 DL/T5044-200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pdfDL5045 DL/T5045-2006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规范.pdfDL5046 DL/T5046-2006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pdfDL5049 DL/T5049-2006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程.pdf DL505 DL/T505-2005 汽轮机主轴焊缝超声波探伤规程.pdfDL5050 DL/T5050-2010 水电水利工程坑探规程.pdfDL5053 DL5053-2012 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程.pdfDL5055 DL/T5055-2007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pdfDL5057 DL/T5057-2009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dfDL506 DL/T506-200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pdf DL5061 DL/T5061-1996 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pdfDL5065 DL/T5065-2009 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范.pdf DL5072 DL/T5072-2007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pdfDL5073 DL5073-2000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pdfDL5076 DL/T5076-2008 220kV架空送电线路水文勘测技术规范.PDF DL5083 DL/T5083-2010 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pdfDL5090 DL/T5090-1999 水力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技术导则.pdfDL5091 DL/T5091-1999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pdfDL5094 DL/T5094-2012 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pdfDL5095 DL/T5095-2007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荷载设计技术规程.pdf DL5096 DL/T5096-2008 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PDFDL5098 DL/T5098-2010 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规范.pdfDL510 DL/T510-2010 全国电网名称代码.pdfDL5110 DL/T5110-2013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pdfDL5113 DL/T5113-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10-11部分).pdfDL5113 DL/T5113.1-2005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1部分:土建工程.pdfDL5113 DL/T5113-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3-6部分).pdfDL5113 DL/T5113.8-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8部分:水工碾压混凝土工程.pdfDL5115 DL/T5115-2008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PDF DL5117 DL/T5117-200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pdfDL5119 DL5119-2000 农村小型化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pdfDL5122 DL/T5122-2000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pdfDL5126 DL/T5126-2001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pdfDL5128 DL/T5128-2009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pdfDL5130 DL/T5130-2001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范.pdfDL5131 DL/T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pdfDL5136 DL/T5136-2012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pdfDL5137 DL/T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pdf DL514 DL/T514-2004 电除尘器.pdfDL5140 DL/T5140-2001 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程.pdfDL5143 DL/T5143-2002 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pdfDL5144 DL/T5144-2001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pdfDL5145 DL/T5145-2002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pdf DL5147 DL/T5147-2001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pdfDL5149 DL/T5149-2001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pdfDL515 DL515-2004 电站弯管.pdfDL5152 DL/T5152-2001 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pdfDL5153 DL/T5153-2002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pdfDL5154 DL/T5154-2012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pdf DL5155 DL/T5155-2002 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pdfDL5156 DL/T5156-2002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第1-5部分).pdfDL5157 DL/T5157-201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pdf DL5159 DL/T5159-2002 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pdfDL516 DL/T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pdfDL5161 DL/T5161-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1-17部分).pdfDL5162 DL5162-2013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pdfDL5164 DL/T5164-2002 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pdfDL5165 DL/T5165-2002 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pdfDL5167 DL/T5167-2002 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pdfDL5168 DL/T5168-2002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pdfDL5170 DL/T5170-2002 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pdfDL5172 DL/T5172-2003 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规范.pdfDL5173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pdfDL5177 DL/T5177-2003 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设计导则.pdfDL5182 DL/T5182-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技术规定.pdfDL5184 DL/T5184-2004 水电水利工程通信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pdf DL5185 DL/T5185-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pdfDL5186 DL/T5186-2004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pdfDL5187 DL/T5187-2012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1-3部分).pdfDL5188 DL/T5188-2004 火力发电厂辅助机器基础隔振设计规程.pdf DL5189 DL/T5189-2004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计技术规程.pdfDL519 DL/T519-2004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验收标准.pdf DL5190 DL5190-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6部分).pdfDL5190 DL5190-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9部分).pdfDL5191 DL/T5191-2004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pdfDL5192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pdfDL5193 DL/T5193-2004 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pdfDL5194 DL/T5194-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质分析规程.pdf DL5195 DL/T5195-2004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pdfDL5196 DL/T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pdfDL5197 DL/T5197-2004 电力勘测设计企业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pdfDL5198 DL/T5198-2013 水电水利工程岩壁梁施工规程.pdfDL520 DL/T520-2007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pdfDL5201 DL/T5201-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pdfDL5202 DL/T5202-2004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pdfDL5203 DL/T5203-2005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程.pdfDL5204 DL/T5204-2005 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设计规程.pdfDL5205 DL/T5205-2005 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送电线路工程.pdfDL5208 DL/T5208-2005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导则.pdfDL5209 DL/T5209-2005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pdfDL521 DL/T521-2004 真空净油机验收及使用维护导则.pdfDL5210 DL/T5210-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8部分).pdfDL5211 DL/T5211-2005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pdfDL5212 DL/T5212-2005 水电工程招标设计报告编制规程.pdfDL5213 DL/T5213-2005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pdfDL5214 DL/T5214-2005 水电水利工程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pdf DL5216 DL/T5216-2005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pdf DL5217 DL/T5217-2013 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pdfDL5218 DL/T5218-2012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pdfDL5219 DL/T5219-2005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pdfDL5220 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pdf DL5221 DL/T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pdfDL5222 DL/T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pdfDL5223 DL/T5223-2005 高压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pdfDL5224 DL/T5224-2005 高压直流输电大地返回运行系统设计技术规定.pdfDL5225 DL/T5225-2005 220kV~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pdf DL5226 DL/T5226-2013 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pdfDL5227 DL/T5227-2005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pdfDL5228 DL/T5228-2005 水力发电厂交流110kV~500kV电力电缆工程设计规范.pdfDL5229 DL/T5229-2005 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pdfDL523 DL/T523-2007 化学清洗缓蚀剂应用性能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pdf DL5231 DL/T5231-2010 ±8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接地极施工及验收规程.pdfDL5232 DL/T5232-2010 ±800kV及以下直流换流站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A、安装调试试运通用规程标准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工[2003]153 号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原电力部[1996]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原电力部[1996]4《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5《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电力部[1996]6《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7《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电综[1998]179 号)8《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794—20019《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SDJJS03-8810《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 号)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综[1998]全套)12《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电综[1998]179 号13《电力建设基本工程整套满负荷试运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14《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中建企协[2006]6 号)15《化学监督制度》SD246-8816《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1—95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8《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1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962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9121《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22《火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电公司[2000]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大纲编制纲要》DZB07—199824《火电工程启动试运实施细则》DZB04—199825《火电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细则》DZB05-199826《火电工程调试措施编制纲要》DZB06—199827《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B、2010年度火力发电厂13项技术监督用标准规范(西安热工研究院电站技术监督部发布)1)、绝缘监督部分1.GB/T 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2.GB/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3.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4.GB/T 20833—2007 《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及绕组局部放电的测量方法及评定导则》5.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6.DL/T 404—2007 《3。
现场直流和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使用导则Guide for application of voltagemeasuring system in DC&AC high voltage tests on siteDL/T 1015—2006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原专业标准ZB F24 002-1990《现场直流和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使用导则》。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高电压试验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大学、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雷宇高电压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根志、张致、邓春。
1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对直流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要求;直流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校验;对交流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要求;交流试验电压波形的校核。
同时提出了直流试验电压和交流试验电压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厂、变电所等现场及电力设备制造厂、修理车间、试验室等条件下的直流高电压和交流高电压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11.6 高电压测量标准空气间隙(GB/T 311.6-2005,IEC 60052:2002,IDT) GB/T 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IEC 60060-1:1989,eqv)GB/T 16927.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IEC 60060-2:1994,eqv)3 现场直流耐压试验测量系统的使用导则3.1 对直流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要求测量系统应满足GB/T 16927.2-1997中规定的要求,即直流试验电压算术平均值的测量误差应在±3%范围内。
现场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测量系统一般有:a) 高阻值电阻器与直流微安表串联的测量系统;b) 电阻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的测量系统;c) 高压静电电压表。
3.1.1 高阻值电阻器与直流微安表串联的测量系统高阻值电阻器与直流微安表串联的测量系统具有使用方便、测量准确度高的优点,因此是直流高电压测量的主要方式之一。
使用高阻值电阻器与直流微安表串联的测量系统,要求电阻器的电阻值既要尽可能大,以减小测量系统的功率损耗和发热,又要考虑其阻值过大可能带来的测量误差。
电阻器的阻值应该是稳定的,一般按工作电流为0.5mA~1mA,最小不宜小于200μA来选择其电阻值,并应校验电阻器在工作电流下的功率损耗不得超过电阻器的额定功率。
高阻值电阻器的绝缘套管最好不要分段,其高电位端应装设均压装置,低电位端应装设屏蔽装置。
此外,还要求高阻值电阻器的外绝缘在测量电压下不发生沿面闪络,为此,其表面场强可按150kV/m设计。
图1是高阻值电阻器与直流微安表串联的测量系统的原理接线图。
由直流微安表PA指示的电流值I d得到被测的直流试验电压值为式中:R ——高阻值电阻器的电阻值。
3.1.2 电阻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组成的测量系统使用电阻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的测量系统,要求电阻分压器的电阻值要稳定,分压比要准确。
电阻分压器高压臂电阻的选择与3.1.1中高阻值电阻器的选择要求相同。
与电阻分压器低压臂电阻相并联的低压电压表,要求其输入电阻应不小于分压器低压臂电阻值的100倍,以减小其对电阻分压器的分压比的影响。
为此,低压电压表可选用静电电压表或数字式电压表。
图2是电阻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组成的测量系统的原理接线图。
由低压电压表PV的指示值U 2得到被测的直流试验电压值为式中:K ——电阻分压器的分压比;R 1、R 2——分别为电阻分压器的高压臂电阻和低压臂电阻。
低压臂电阻R 2中包含低压电压表的输入电阻值。
如果低压电压表使用的是静电电压表或者是高输入电阻的数字式电压表,则其输入电阻对电阻分压器的分压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1.3 高压静电电压表由静电电压表的工作原理可知,高压静电电压表是一种直接测量电压有效值的仪表。
当被测直流电压的纹波因数S 满足GB/T 16927.1-1997中的规定,即S 不大于3%时,使用高压静电电压表测量直流电压,这时可以把高压静电电压表的指示值作为被测直流电压的平均值。
因为高压静电电压表的指示值是被测电压的有效值,如果被测电压是纯粹的直流电压,则仪表指示的就是直流电压的大小。
如果被测电压是带有纹波的直流电压,设该直流电压的平均值为U p ,纹波的幅值为δU,则仪表指示的是纹波有效值的平方加上U p 2后的平方根值。
一般情况下,直流电压的纹波不是正弦波,为简单计,仅考虑其正弦基波分量,并认为其幅值就是δU,则纹波的有效值近似为2/U δ。
因此,仪表指示的电压值为显然U与U p 不相等。
S=δU/U p 较小时,二者的差别甚小。
例如,GB/T 16927.1-1997规定的试验用直流电压的S应不大于3%,即使以S=0.03计,由式(4)可得U/U p =2/03.0122+=1.0002。
这就是说,用高压静电电压表测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直流电压,其指示值实际上可认为等于被测直流电压的平均值(其误差小于0.02%)。
在使用高压静电电压表测量直流试验电压时,应事先检查高压静电电压表的各部件是否正常,绝缘支柱表面是否清洁干燥,测试现场应无风吹和无离子流。
3.2 直流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校验用于现场直流试验的电压测量系统应每年校验一次。
3.3 直流试验电压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3.3.1 电阻器参数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直流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电阻器的阻值变化会直接引起测量误差。
因此,应保持电阻器表面干燥清洁。
必要时也可将电阻器浸入绝缘油中,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消除电晕及表面泄漏电流的影响,并降低温升,保持电阻值的稳定,以及缩小整个电阻器的绝缘尺寸。
在电阻器的高压端不应发生电晕放电,为此应在电阻器的高压端加装直径较大的屏蔽电极,电极的曲率半径应足够大,且表面光滑,屏蔽电极的直径一般为整个电阻器高度的1/4~1/3。
在测量时应注意直流微安表上的静电电荷可能引起的误差。
3.3.2 低压电压表的输入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当使用电阻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的测量系统时,低压电压表的输入电阻会改变所用电阻分压器按其高压臂电阻R 1和低压臂电阻R 2计算所得的分压比,从而引起测量误差。
为此测出低压电压表的输入电阻R 0,计算出R 2与R 0并联后的等效电阻值R ,用R 代替R ′2R ′2R 2重新计算电阻分压器的分压比K=(R 1+R )/。
′2R ′2R 3.3.3 用有效值电压表测量带有纹波的直流电压平均值引起的测量误差用有效值电压表,比如静电电压表测量带有纹波的直流电压的平均值会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
由式(4)计算可知,当S>0.35时,其测量误差将大于3%。
因此,使用静电电压表测量直流电压平均值,要求被测直流电压的纹波因数S 必须符合GB/T 16927.1-1997的规定。
3.3.4 现场带电物体的电场引起的测量误差当高阻值电阻器与直流微安表串联的测量系统的电阻元件暴露在空气中,并且靠近直流高压导线时,高压导线的离子流会引起测量误差。
如果电阻元件装在绝缘套管里,可以减小离子流引起的测量误差。
带交流电压的导体的电场不会引起上述直流电压测量系统的电压平均值的测量误差。
当使用电阻分压器与低压有效值电压表的测量系统时,如果靠近交流高压导体,交流高压导体的电场会引起直流电压平均值的测量误差。
用远离交流高压导体的办法减小或消除交流高压导体电场引起的测量误差,其估算方法见附录A 的A.1。
为了减小高压部分对低压测量回路的影响,必要时可将低压元件和测量仪表装设在金属屏蔽盒内,并将屏蔽盒接地,低压测量的连接导线采用屏蔽线。
4 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测量系统的使用导则4.1 对交流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要求GB/T 16927.1-1997中规定:交流试验电压值是指其峰值除以2。
试验电压的波形为两个半波相同的近似正弦波,且峰值与方均根(有效)值之比应在2±0.07的范围内。
交流试验电压测量系统应满足GB/T 16927.2-1997中的规定,即测量误差应在±3%范围内。
交流试验电压的测量系统一般有:a) 电容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的测量系统;b) 电阻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的测量系统;c) 高压电容器与整流桥串联的测量系统;d) 高压电压互感器;e) 高压静电电压表;f) 高压电容器与交流毫安表串联的测量系统;g) 球隙。
4.1.1 电容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的测量系统电容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的测量系统具有使用方便、测量准确度高的优点,因此是目前交流高电压测量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测量系统。
图3是电容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组成的测量系统的原理接线图。
图中C1和C2分别为电容分压器的高压臂电容和低压臂电容(包括测量电缆的电容);PV为低压电压表。
由低压电压表PV的指示值U2和电容C1、C2的值得到被测的交流试验电压为式中:K——电容分压器的分压比。
高压臂电容可以用便携式高压电容器、高压标准电容器以及变压器的电容式套管、断路器的均压电容或电流互感器的末屏电容。
如果用便携式高压电容器作为高压臂电容,其电容值(pF)与其高度(m)之比应不小于(30~40)pF/m。
低压电压表可以用有效值电压表,也可以用峰值电压表,或者同时接这两种电压表,同时要求所用低压电压表的等效输入阻抗应不小于分压器低压臂容抗(1/ωC2)的100倍。
通常用静电电压表或数字式电压表可以满足这种要求。
当交流试验电压的波形满足要求时,可以把有效值电压表的指示值直接代入式(6),得到试验电压值。
使用峰值电压表,应将其指示值U2除以2后,代入式(6)得到试验电压值。
4.1.2 电阻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的测量系统使用电阻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的测量系统测量交流试验电压的原理接线图与图2相同,被测交流试验电压的计算公式与式(2)、式(3)相同。
低压电压表宜选用高输入阻抗的静电电压表或数字式电压表,以避免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对电阻分压器分压比的影响。
应该指出,电阻分压器的高压臂电阻存在对地电容,它们沿电阻高度按一定规律分布。
在测量直流试验电压时,这些电容各自充电到相应的电位后,流过高压臂电阻的电流就只决定于电阻的大小;但在测量交流试验电压时,会有电流经过这些对地电容入地,从而使高压臂电阻自上而下的电流不再相同,整个高压臂电阻成了一个电阻电容构成的复杂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