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茂旗水草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模型与优化配置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279.87 KB
- 文档页数:3
达茂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状况的调查作者:武培云王亚兵王亮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12期一、工程基本情况及防护设施的损毁状况(一)风沙源治理工程概况“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达茂旗实施十年来,共完成治理面积350.4万亩。
其中,模拟飞播17.5万亩,人工造林20.7万亩,人工种草10.7万亩,封山育林69.8万亩,围栏封育179.2万亩,飞播牧草4万亩,小流域治理30.715万亩,基本草场建设2.78万亩,种苗基地3处,饲草料机械1190套,水源井1940处,节水工程1958处,生态移民3860人、895户。
除此项目,同时推进的生态建设项目还包括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休牧还草项目和易地移民项目,四个项目十年来共治理843.195万亩国土面积。
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达茂旗草原生态逐步得以恢复,很好地发挥了京津地区生态屏障的作用。
(二)风沙源治理工程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十年间,达茂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共累计投入资金39436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29490万元,是此项工程的主要投资主体;地方财政投入资金9856万元。
累计建设围栏杆696.9千根,建设围栏网6969千米。
配备专(兼)职防护人员5人,每年人均防护费用为0.5万元。
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工程建设物资采取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和相关部门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招投标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三)防护设施的损毁情况“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持续时间较长,防护网、防护栏等相关防护设施使用年限长,存在一定的损毁现象。
据当地相关项目人员估计,每年丢失、损毁的防护铁丝网有3千米-5千米,丢失、损毁的防护杆有300根-500根,对应地使约10万亩防护区草场、草地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
防护设施损毁使防护区草原生态环境再次面临威胁,使沙源防护工程治理效果打了折扣。
二、防护设施损毁的主要原因及维护的几点经验(一)防护设施损毁的主要原因由于相关防护设施使用年限长,部分防护铁丝网表面的镀锌层自然脱落,经风化腐蚀,铁丝网逐渐断裂,造成一定程度的自然损毁。
内蒙古荒漠草原承载力综合评价宋向阳;邢启明;常书娟;郑淑华;杨勇;李兰花【摘要】[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accurately and truly reflect the changes 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desert steppe eco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Method] The desert steppe in Damao Banner was taken as the object of study,the change of vegetation coverage,grassland produc-tivity and carrying capacity in recent more than 30 years was studied by using 3S technology. [Result] The coverage of grassland vegetation in Damao Banner was increased by 2% compared with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2000;the productivity of grassland in Damao Banner decreased from south to north,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2003;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Damao Banner grassland was increasing compared with the 1980s and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2000. [Conclusion] The resul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ner Mongolia to make up ecological management decision.%[目的]明确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定达茂旗为研究对象,运用3S技术,对草地植被覆盖度、草地生产力和载畜量30多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达茂旗草地植被覆盖度相比2000年初期升高了2百分点;达茂旗草地生产力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相比2003年有所升高;达茂旗草地载畜量相比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初期整体水平有所升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制定生态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14【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荒漠草原;草地覆盖度;草地生产力;草地载畜量【作者】宋向阳;邢启明;常书娟;郑淑华;杨勇;李兰花【作者单位】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气象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荒漠草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生态边界带,生态稳定性较差,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干扰作用容易使该生态系统产生波动。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收稿日期:2003-03-07作者简介:王怀章(1956,10-),男(汉),山东龙口,副教授主要研究农田水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0431)595599122269。
王怀章1,姜相镐2(1.长春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长春130012;21和龙市水利局,和龙133500)摘 要:围绕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区如何利用紧缺的水资源,获取最好的作物品质和最大的作物产量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此模型可用于灌区的科学计划用水与配水。
关键词:水资源;LP 模型;计划用水;约束条件中图分类号:T 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984(2004)0120042202在我国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区,水资源紧缺,作物的品质与产量得不到保证,争抢水资源现象严重。
上级主管部门为分配水资源,常根据上游(水库、河道等)来水状况及基层上报的用水申请,经过逐级商讨、协调,制定出大家能够接受的年度配水计划,最后按计划分配水资源。
这种配置模式,不仅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而且易造成盲目引水,浪费水资源或分配不均,更不利于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
为改变传统分配模式的不足,现介绍一种水资源优化配置新模型,使水资源配置与作物需水、作物生育期、大气降雨相结合,通过工程适时适量供水,达到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之目的。
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前期工作(1)收集不同灌溉控制区(如第一支渠下辖的)的各种作物在各个生育期的净灌水定额M i ,j ,k (即第i 灌渠第j 种作物在第k 次灌水的每公顷净水量)(m 3/hm 2)。
该资料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大,可通过收集本区(或相近、相似地区)的高产灌水经验、半理论水量平衡方程及高产灌水试验等取得;(2)收集各种作物在不同灌溉控制区的种植面积A i ,j ;(3)收集不同灌溉控制区的年均灌溉水利用系数ηi ;本系数可由试验、调查资料等,用下式确定(如第2干渠):η2干水=η2干・η支・η斗・η农・η田式中:η2干水———2干渠范围内的灌溉水利用系数;η2干、η支、η斗、η农———分别为2干渠道及其下辖的典型支渠、典型斗渠和典型农渠的渠道水利用系数;η田———2干渠范围内的农田水利用系数。
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2021年膜下滴灌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目录1 综述 (1)1.1 工程概述 (4)2 工程区根本情况 (7)2.1 工程区自然、地理情况 (7)社会经济状况 (10)根底设施 (10)3 工程设计方案 (11)总体设计 (11)典型设计 (17)4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29)4.1 原那么和依据 (29)4.2 费用构成 (30)4.3 投资概算成果 (31)5 效益分析 (36)5.1 经济效益 (36)5.2生态效益 (39)社会效益 (39)6 工程建设与管理 (40)6.1 工程建设期管理 (40)6.2 工程运行期管理 (42)附:滴灌平面布置图1 综述工程概述工程实施的背景本次膜下滴灌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位于达茂旗石宝镇红山子行政村和乌克镇东河行政村、乌克行政村。
工程区土地平整肥沃,集中连片,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条件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和开展。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旗对该工程区实施了水源开发和节水工程建设。
但由于资金所限,水利设计标准低,田间没有配套节水灌溉设施,加之农业根底差,管理水平低,综合效益不高。
因此,要提高当地经济开展水平,必须合理有效地调配和利用水资源,大力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的开展。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群众普遍认识了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尤其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已呈现出群众自发集资,建设和推广节水灌溉工程的新局面。
我们要落实好“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部署〞精神,紧紧抓住这个历史开展机遇,在工程区重点实施高效节水,有效地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从根本上解决灌溉水利用率低的现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到达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1.2 工程建设范围该工程涉及农区二个镇中的3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
具体选择在石宝镇红山子行政村园房子、南二楞滩、北二楞滩村,乌克镇东河行政村东河、下红崖湾、下滩村和乌克行政村的乌克、小草滩、东滩、后卜子村。
A Credibility Theory-Based Model for Optimal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作者: 刘年磊;赵林;毛国柱
作者机构: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出版物刊名: 环境科学研究
页码: 377-38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可信性理论;模糊模拟;猴群算法
摘要:针对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提出了模糊环境下基于可信性理论的CFCCP模型(可信性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衡水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研究中.CFCCP模型以衡水市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供需水量、区域协调发展等为不确定性约束,以各水源在各子区不同部门间的分配为决策变量,并且设计了基于模糊模拟的猴群算法进行求解.CFCCP模型可反映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收益的影响,计算了各规划水平年置信水平为0.8时的水资源配置风险-收益权衡方案,得到2015年和2025年的区域经济效益分别为198 365.30×104和266 227.30×104元,缺水量分别为25 299.36×104和20 990.96×104 m3,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12 808.47和13 000.44 t.同时,通过与传统优化算法的比较,证明了基于模糊模拟的猴群算法在求解多维优化问题时的有效性.。
《基于MILP模型的沙区产业共生多目标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沙区产业共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促进沙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对沙区产业的布局和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而传统的决策方法和优化手段在处理此类复杂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本研究引入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以实现沙区产业共生多目标优化。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沙区生态环境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对沙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构建产业共生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而MILP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优化工具,可以处理具有多个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的复杂问题,因此,将其应用于沙区产业共生多目标优化具有重要价值。
三、MILP模型构建本研究构建的MILP模型,旨在实现沙区产业共生多目标优化。
模型中包含了多个决策变量,如各产业的生产规模、资源分配、废弃物处理等。
同时,模型还考虑了多个约束条件,如资源供应、市场需求、生态环境保护等。
通过优化这些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实现沙区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四、模型求解与应用本研究采用先进的优化算法对MILP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各产业的最佳生产规模、资源分配和废弃物处理方案。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优化后的产业布局能够显著提高沙区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外,我们还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包括模型的适用范围、局限性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等。
五、研究结果与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ILP模型的沙区产业共生多目标优化是可行的,且具有显著的优势。
优化后的产业布局能够有效地促进沙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模型的简化、数据的不完善等。
未来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是进一步完善MILP模型,提高其适用性和准确性;二是加强数据收集和整理,为模型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三是将模型应用于更广泛的沙区产业布局优化中,以验证其普适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