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2019硕士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含概论、图形学基础)893)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202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 地理信息科学
还应有基本运算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2、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
排序从易到难。
编制人签名:院长审核签名:
年月日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 地理信息系统
说明:1、考试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有些课程还应有基本运算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2、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
排序从易到难。
编制人签名:院长审核签名:
年月日。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0000000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总学分:2四、适用专业及年级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
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福州大学2019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 物理化学(乙)
还应有基本运算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2、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
排序从易到难。
3、大纲中禁止出现“考点”、“要点”、“重点”等字样。
“科目说明”(本科目须带何工具入场)届时将打印在考生的准考证上,考生大纲及目录系统中的“科目说明”必须能满足答题需要,且内容一致。
编制人签名: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组长审核签名:
年月日。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44 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网络一、考试要求:计算机网络主要研究网络体系结构中相关各层协议及其内容,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运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的设计和应用。
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体现三个方面: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解及运用,特别要针对各层协议的分析以及相应实践环节的验证和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特别是针对协议首部各字段的理解和掌握,这对后续网络编程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本课程开设对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对网络协理解、设计及运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其网络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考试内容:(一)概述1. 因特网的概念和组成;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分类;3.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二)物理层1. 物理层基本概念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 物理层的传输介质;3. 信道复用技术;4. 数字传输系统和带宽接入技术。
(三)数据链路层1. 点对点地信道数据链路层及其PPP协议;2. 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及其以太网;3. 扩展的以太网和高速以太网。
(四)网络层1. 网路层提供的两种服务;2. 网际协议IP数据报格式及分组转发的流程;3. 子网划分合构成超网;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6. IP多播、VPN和NAT。
(五)运输层1. 运输层的基本概念;2. 用户数据报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3. 可靠的传输工作原理;4. TCP报文的首部及可靠传输的实现;5. TCP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6.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六)应用层1. 域名系统;2.文件传输协议FTP;3.远程终端协议TELNET;4.万维网WWW及其协议标准;5.电子邮件协议;6.动态的主机配置协议DHCP;7.简单的文件管理协议SNMP。
第一篇:数字媒体概述与软硬件环境□对数字媒体的认识□数字媒体编创的硬件系统: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数字媒体编创的软件工具: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数字视频编辑软件采集功能在视频采集卡硕件正常安装和安装驱动后才能使用!1>对数字媒体的认识媒体、媒介、媒质□在人类社会屮,'信息的表现形式称为媒体,它有两层含义:□ 一指存储信息的实休,一般称为媒质。
如磁盘、光盘等□二指传递信息的载体,一般称为媒介,如声音、图像、文字等。
□实际上媒质和媒介是不可分!□传播类杂志称为:新闻媒介、大众媒介,计算机类书刊称为多媒体(multimedia)o 多媒体□简单说:多种媒体的组合,如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的混合。
□多媒体來源于多媒体计算机,即多种载体(媒介)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媒体(媒介)用于计算机进行采集、存储、编辑、显示和传播等综合处理技术。
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第一媒体:报刊□第二媒体:广播□第三媒体:电视□第四媒体:万维网(WWW广域网)□新媒体、手机媒体、数字媒体□ 一是数字化的手段,显然与计算机有关□二是信息的传播与艺术传达的方式有关□如:新媒体、手机媒体、网络媒体□数字媒体的概念将从更广更深入的角度来承载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的传播特性!□数字技术、传播、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应用领域□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 content industry)「欧盟)或(e-content industry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基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内容产业□涉及电脑动画、网络游戏、数字影视、数字出版、数字创作、数字馆藏、数字广告、互联网信息、移动内容、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i・i・数字媒体编创的硬件系统: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2数字媒体处理系统(硬件)的构成:声卡。
视频采集卡声卡□声卡也称为音频卡,是实现声波/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一种硬件,它集成了输入与输出功能为一体,卡上的输入\输出接口与相应的输入\输出设备相连。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0000000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总学分:2四、适用专业及年级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
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
1. 数字媒体概述:介绍了数字媒体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2. 图像处理:介绍了数字图像的表示方法、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包括图像增强、图像滤波、图像压缩等。
3. 视频处理:介绍了数字视频的表示方法、视频编码和解码技术,以及视频编辑、合成和效果处理的基本方法。
4. 声音处理:介绍了数字音频的表示方法、声音采集和处理技术,包括音频编码、音频效果处理和音频合成等。
5. 三维图形与动画:介绍了三维图形的表示方法、三维几何变换和渲染技术,以及三维动画的制作和渲染流程。
6.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介绍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应用,以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交互和体验设计。
7. 多媒体通信与网络:介绍了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技术,包括多媒体数据压缩和传输协议,以及多媒体应用在网络中的实现和优化。
8. 用户界面设计:介绍了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用户需求分析、界面设计规范、界面布局和交互设计等。
通过学习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具备数字媒体制作和处理的基本能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福州大学202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含概论、图形学基础)二、招生学院(盖学院公章):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基本内容:《数字媒体技术概论》1、数字媒体技术概论数字媒体概念、特性及其分类,数字媒体传播模式,数字媒体技术主要研究方向。
2、数字媒体音频技术基础模拟音频、数字音频的基本概念,数字音频技术应用。
3、数字音频技术基础音频技术概念及其特性,音频数字化,数字音频质量及格式,数字音频的编辑技术,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4、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基础,彩色空间的线性变换,数字图像的描述属性,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5、数字视频技术电视与电影,电视图像数字化,数字视频的获取,数字视频编辑技术,数字视频处理技术及应用。
6、数字动画技术数字动画界定、基本原理、制作过程,二维动画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动画创意设计流程以及数字动画的应用,数字动画最新发展前沿技术7、数字游戏技术游戏概念、特点、分类,游戏设计基本原理、游戏设计相关技术、游戏案例分析与设计,数字游戏最新发展前沿技术。
8、虚拟现实交互技术虚拟现实交互的概念与特点、发展,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的构成,虚拟建模概述、几何建模、物理建模、运动建模,实施绘制技术,虚拟声音交互技术、虚拟现实工具软件与自然交互技术,虚拟现实交互设备,虚拟技术的最新发展前沿技术。
9、网络多媒体技术万维网的基本概念,网站的主要开发过程分析,Web的工作原理,JavaScript基础,HTML语言基础,综合案例。
10、数字媒体压缩技术数据压缩的重要性和分类,量化基本原理,通用的数据压缩技术,数字媒体数据压缩国际标准。
11、数字媒体的传输技术数字媒体传输技术的含义与分类,流媒体概述,流媒体技术原理,典型的流媒体系统及其应用,P2P技术概念和特点、原理及其工作方式,IPTV技术概念、特点及其工作原理,数字媒体传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数字媒体传输最新发展前沿技术。
1、传递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介;存储信息的实体,称为媒质。
2、按照国际电信联盟分类,将媒体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媒体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接收的方便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化网张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
数字媒体的特性:数字化,交互性,趣味性,集成性,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模拟调音台特性或概念:调音台具有多路输入,每路的声音信号可以单独被处理。
音频数字化的过程步骤:一:将话筒转化过来的模拟电信号以某一频率进行散化的样本采集,这个过程就叫采样。
二:将采集到的样本电压或电流值进行等级量化处理,这个过程就是量化。
三:将等级值变换成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值(0或1),并进行存储,这个过程就是编码。
奈奎期特定理中:要想不产生低频失真,则采样频率至少是录制的最高频率的两倍,这个频率通常称为Nyquist极限。
要衡量一个数字音频的音质好坏,可参考指标:采样频率:即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采样间隔时间越短,音质越好。
量化深度(量化分辨率):指单位电压值和电流值之间的可分等级数。
可分等级数越多,音质越好。
音频流码率:数字化后,单位时间内音频数据的比特容量。
流码率越大,音质越好。
单声道的流码率比双声道的流码率好。
WAV格式:通过无直接导出的格式。
题:1、选择采样频率为22Khz、样本精度为16bit的声音数字化参数,在不采用压缩技术的情况下,录制1min的双声道音频信号需要的存储空间为多少(KB)请写明计算步骤。
2、下列采集的波形声音质量最好的量(D)A,单声道、8位量化、采样频率 B,双声道、8位量化、采样频率A,单声道、16位量化、采样频率 B,双声道、16位量化、采样频率3、以下的采样频率中,(B)是目前声卡所支持的A、20kHz B C 100kHz D 50kHz24位颜色可称之为真彩色颜色深度为24的图像的大小为768×576×3\(1024×1024)=(MB)当按下快门时,镜头将光线会聚到感光器件CCD上,它代替了普通相机中胶卷的位置,功能是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新闻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数字媒体技术》是新闻与传播类本科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通过系统化、理论化地梳理当前数字媒体上各类应用软件的基本类别与发展情况,结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演变规律,提高学生对于数字媒体与各类应用软件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媒介、社会、文化方面的分析与思考能力,课程的内容结构包括社交类软件、音视频类软件、生活类软件等方面。
此外,本课程还将融合数字媒体的实践,教授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的使用与操作方法,加强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英文简介:New Media Applications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ombining the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it systemat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sorts out the contemporary basic categories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apps in new media so that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laws of various apps. The course aims at raising student awareness of new media and various apps, and developing their thinking and analytical ability about media, society and culture. It covers social software, audio and video software, life software. Another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s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al ability by teaching how to use and operate some relevant app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针对新闻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当前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类别与发展情况,来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数字媒体技术的演变历史与发展规律。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设计学基础理论考试科目代码:[625](A卷:数字媒体基础 B卷:工业设计基础)本科目分为A卷(数字媒体基础)和B卷(工业设计基础)两部分,每一部分均独立构成一套150分试题。
考试时间180分钟。
A卷:数字媒体基础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设计学、数字媒体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设计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设计的特性,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方法、类型、审美特征;理解信息革命以来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设计的变革及其对人类生存模式的影响;能够灵活运用设计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分析和把握设计活动的本质、设计美的规律、以及设计在塑造人类文明中的传播方式和文化意义,理解设计的人文精神。
二、考试内容:I、数字影视理论(50分)1)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制作2)影像技术与电影剪辑3)电视技术的发明与影视剪辑4)蒙太奇的概念与分类5)剧本、导演、表演与蒙太奇6)剪辑艺术中的蒙太奇7)电影的结构与节奏8)电影创作中的时空艺术9)镜头语言的理解与运用10)数字化剪辑的革命1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12)电影的分段、分句法与蒙太奇技巧II、设计学概论(50分)1)设计与艺术、科学技术、经济的多重关系2)中国设计史与传统设计思想3)西方设计史与传统设计思想4)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5)设计的现代分类6)设计师与设计批评7)当代西方设计思潮III、数字媒体理论(50分)1)媒介进化与数字媒体2)数字媒体与数字艺术(图像、新媒体、数字电影、网络媒体、电子游戏、交互艺术)3)数字媒体艺术理论4)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历史5)科学、技术与数字媒体设计6)数字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7)数字媒体艺术与信息化设计8)数字媒体艺术的未来三、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1)题型结构A:概念题(20分)B:简答题(30分)C:论述题(50分)D:分析题(50分)2)内容结构A:数字影视理论(50分)B:设计学概论(50分)C:数字媒体理论(50分)四、参考书目1.姚争. 《影视剪辑教程》(第2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尹定邦,邵宏. 设计学概论(全新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3.李四达.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B卷:工业设计基础一、考试要求工业设计基础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工业设计史、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