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卓越)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10
写在前面本次任务书及指导书中引用的预算定额为1998年版的内容,而现在执行的预算定额是2014年版,但由于时间关系,任务书及指导书没能将该内容进行更新,故本次传给同学们的任务书及指导书称之为“第一版”,后期再将其中的预算定额的内容予以更新,后者则称之为“第二版”。
根据“第一版”任务书及指导书,同学们首先熟悉设计任务的内容,理清设计思路,然后着手进行典型工程量的计算(该部分内容比较费功夫喽!),再进行施工降排水计算。
之后,在紧张而小有成就感的心情中,迎接“第二版”任务书及指导书的到来!。
王老师2016.11.1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计划书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环节名称:苏北某船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学生专业班级:港航2013039、040、041班指导教师:王二平院、系:水利学院教研室:水力学注:此套表填写一式三份,于课程设计前一周分别交至教学督导团、教务科、教研室注: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期间每天指导时间不少于2小时。
教学院长、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填表人:王二平填表时间:2016 年11 月5日苏北某船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基本资料及指导书一、工程概况该船闸位于苏北某县城以北20公里的LD 湖东面,将LD 湖与运河相沟通(参见图1)。
L D 湖常年淹没面积为407平方公里。
每当洪水季节,常淹没下游大片土地和房屋,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命财产及运河的通航造成巨大损失。
为解决防洪灌溉及通航问题,经上级有关部批准拟建设包括节制闸、船闸、水坝等三个单项工程在内的水利枢纽工程。
计划安排整个枢纽工程分两期施工;考虑整个工程的导流及保证正常通航,拟建船闸为第一期工程,其它单位工程为第二期工程。
船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闸首及调整过渡段与下闸首及调整过渡段基本对称,均采用短涵洞输水。
采用人字形闸门,每扇门重30 ~ 40吨。
闸室结构缝间距为27 (28~ 31)米,船闸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详细尺寸见附图。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1. 船闸总体设计1.1 船闸的组成主要由闸首、闸室、引航道、导航和靠船建筑物及相应的设备组成。
986179图1 船闸的主要组成示意图1-上游引航道;2-下游引航道;3-上闸首;4-闸室;5-下闸首;6-上闸门7-下闸门;8-导航建筑物;9-靠船建筑物;10-辅导航建筑物1.2 船闸规模①船闸级数:船闸级数的选择应根据船闸总水头,通过能力可靠性和航运效益,技术水平,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管理运用等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设计水头的确定应根据各特征水位等考虑可能的组合和不利的情况,一般采用一个常遇设水头。
对一般船闸级数选择范围如下: 水头≤30m ,采用一级船闸;30m≤水头≤40m,采用一级或两级船闸。
②船闸线数:根据船闸在设计水平年内的客货运量,船闸设计(实际)通过能力,过闸的船型、船队组成,地形条件和船闸所在河流的重要性等因素而确定。
③船闸尺度:包括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水深。
应根据设计船型、船队,满足船闸在设计水平年限内各期(近期、远期)客货运量及过船量的需要而确定。
闸室有效长度:,取整数。
f c X l l L +=闸室有效宽度:=+,取8、12、16、20、23、34m。
x B ∑c b f b 门槛水深:H ≥ 1.6T最小过水断面系数:n=Ω/φ≥1.5~2.0。
船闸有效尺度示意图见图2。
上闸首下闸首图2 船闸有效尺度示意图(单位:m)④船闸各部分高程序号 计 算 内 容 计 算 水 位 计 算 式 结果1 上闸门门顶高程 上游设计最高水位 上游设计最高水位+超高+浪高2 下闸门门顶高程 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超高3 上闸首墙顶高程 上游设计最高水位 上闸门门顶高程+超高4 下闸首墙顶高程 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下闸门门顶高程+超高≥闸室墙顶高程5 闸室墙顶高程 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空载干舷高度6 上闸首门槛顶高程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门槛水深7 下闸首门槛顶高程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门槛水深8 上游引航道底高程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引航道最小水深9 下游引航道底高程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引航道最小水深10 闸室底高程 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闸首门槛高程11 上游导航及靠船建筑物顶高程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空栽干舷高度12 下游导航及靠船建筑物顶高程下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下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空栽干舷高度1.3 引航道引航道的作用在于保证船舶安全、顺利地进出船闸,供等待过闸的船舶安全停泊,并使进出闸船舶能交错避让。
航道整治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航道整治的基本概念,掌握航道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学生能描述航道整治中常用的工程措施和技术方法,了解其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掌握航道整治工程对水流、河床及生态影响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能够运用航道整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航道整治方案,并进行合理性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航道整治效果的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航道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共享成果的喜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地理知识基础,对水利工程感兴趣,具备初步的分析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航道整治的目标和意义,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上述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航道整治概述- 了解航道整治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 学习航道工程的分类及其应用。
2. 航道整治工程措施- 学习航道整治中常用的工程措施,如疏浚、筑堤、护岸等。
- 掌握各类工程措施的工作原理及其适用条件。
3. 航道整治技术方法- 学习航道整治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如生态整治、数字化管理等。
- 了解航道整治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4. 航道整治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航道整治工程对水流、河床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探讨航道整治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5. 航道整治案例分析- 分析国内外典型的航道整治工程案例,了解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水位、最低通航水位计算由1963年长江上游某基站日平均水位表得1963年水位保证率曲线计算表:水位级别(m)出现次数累计次数保证率(%)水位级别(m)出现次数累计次数保证率(%)42.19-.00 0 0 0.0 35.59-.40 0 4 1.1 41.99-.80 0 0 0.0 35.39-.20 2 6 1.6 41.79-.60 0 0 0.0 35.19-.00 1 7 1.9 41.59-.40 0 0 0.0 34.99-.80 1 8 2.2 41.39-.20 0 0 0.0 34.79-.60 1 9 2.5 41.19-.00 0 0 0.0 34.59-.40 3 12 3.3 40.99-.80 0 0 0.0 34.39-.20 4 16 4.4 40.79-.60 0 0 0.0 34.19-.00 2 18 4.9 40.59-.40 0 0 0.0 33.99-.80 2 20 5.5 40.39-.20 0 0 0.0 33.79-.60 5 25 6.8 40.19-.00 0 0 0.0 33.59-.40 3 28 7.7 39.99-.80 0 0 0.0 33.39-.20 4 32 8.8 39.79-.60 0 0 0.0 33.19-.00 7 39 10.7 39.59-.40 0 0 0.0 32.99-.80 10 49 13.4 39.39-.20 0 0 0.0 32.79-.60 9 58 15.9 39.19-.00 0 0 0.0 32.59-.40 13 71 19.5 38.99-.80 0 0 0.0 32.39-.20 9 80 21.9 38.79-.60 0 0 0.0 32.19-.00 11 91 24.9 38.59-.40 0 0 0.0 31.99-.80 12 103 28.2 38.39-.20 0 0 0.0 31.79-.60 16 119 32.6 38.19-.00 0 0 0.0 31.59-.40 18 137 37.5 37.99-.80 0 0 0.0 31.39-.20 20 157 43.0 37.79-.60 0 0 0.0 31.19-.10 24 181 49.6 37.59-.40 0 0 0.0 30.99-.90 18 199 54.5 37.39-.20 0 0 0.0 30.89-.80 16 215 58.9 37.19-.00 0 0 0.0 30.79-.70 22 237 64.9 36.99-.80 0 0 0.0 30.69-.60 22 259 71.0 36.79-.60 1 1 0.3 30.59-.50 13 272 74.5 36.59-.40 0 1 0.3 30.49-.40 25 297 81.4 36.39-.20 1 2 0.5 30.39-.30 45 342 93.7 36.19-.00 1 3 0.8 30.29-.20 16 358 98.1 35.99-.80 1 4 1.1 30.19-.10 7 365 100.0 35.79-.60 0 4 1.1 30.09-.00 0 365 100.0以分组下限值为纵坐标,累积频率为横坐标,绘制累积频率曲线由图可求得1963年累积频率为%95的水位为32.30将上游基站最枯水位和保证率%95统计如下:年份 保证率为95%的水位(m) 年最枯水位(m) 以历年最枯水位为零点的95%水位(m) 1970 31.05 30.55 1.23 1973 30.9 30.73 1.08 1962 30.78 30.75 0.96 1961 30.74 30.68 0.92 1968 30.67 30.58 0.85 1969 30.66 30.63 0.84 1960 30.6 30.55 0.78 1964 30.46 30.3 0.64 1955 30.4 30.39 0.58 1959 30.38 30.2 0.56 1967 30.38 30.36 0.56 1963 30.32 30.15 0.54 1974 30.35 30.33 0.53 1956 30.26 30.19 0.44 1957 30.26 30.25 0.44 1965 30.26 30.17 0.44 1972 30.23 30.08 0.41 1958 30.17 30.16 0.35 1971 30.14 30.11 0.32 1966 29.84 29.82 0.025 10 1520 25 30 35 40 45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累积频率(%)水位(m)以历年最枯水位为零点的95%水位为依据,利用皮尔逊曲线拟合,得到基站历年水位累积频率曲线:最后从累积频率曲线上查出%80=P (因重现期5=T 年,)11(TP -=×%80%100=)即5年一遇、保证率为%95的设计最低水位为m 42.0。
航道整治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使学生掌握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关键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航道整治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航道整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航道整治工程案例,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模拟、数据分析等,进行航道整治工程设计和评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水利事业,关注我国航道整治工程的发展。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航道整治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热爱水利事业、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航道整治工程概述- 航道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目标2. 航道整治工程关键参数- 航道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的确定- 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水流特性分析- 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泥沙运动规律3. 航道整治工程方法与技术- 航道整治工程的传统方法与新技术- 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流程- 航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4. 航道整治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 国内外典型航道整治工程案例介绍- 航道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与指标-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并提出优化建议5. 航道整治工程发展趋势- 我国航道整治工程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航道整治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学生探讨航道整治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与教材相关章节紧密结合,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内容涵盖了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概念、关键参数、方法技术、案例分析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航道整治工程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港航系2008.10《航道整治》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航道整治》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四年级第一学期2周系(部)、教研室:河海学院港海系执笔人:赵志舟、许光祥一、设计目的巩固和提高同学们已学知识,初步掌握航道整治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方法。
二、设计任务本课题系采用顺直治段上的过渡段沙质浅滩。
浅滩的基本特点为:能满足航深要求的上、下深槽宽而浅,且水深相差不大,曲率甚小,但经多年观察,深槽仍然变化不大,基本稳定;上、下边滩低坦,过渡段河面宽阔,水流分散。
拟统一采取整治(筑坝)和疏浚相结合的工程措施进行整治。
其具体整治措施为:沿溪线布置挖槽,吸引水流,增加航深;两岸用对口丁坝束窄过渡段河面宽度,抬高边滩,稳固中、枯水河槽及其主流方向,加大流速,提高水流输沙能力,确保挖槽稳定。
这个方案是根据课程设计的需要拟定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一) 设计水位、最低通航水位计算1、基站设计水位用保证率频率法推算。
按皮III型曲线“求矩适线法”配线。
采用《工程水文学》5-9、5-10和4-6表计算。
资料表中缺1963年样本水位,系由本人根据该年日平均水位资料,计算各年水位保证率曲线推求补入。
此项计算亦应提交成果。
2、用水位相关分析法求出回归方程,推求浅滩基本水尺设计水位。
用《工程水文学》4-9表计算。
3、其它水尺设计水位,根据与基本水尺相关水位资料用“瞬时水位法”推求。
4、水位桩及各计算断面设计水位用“比降图解法”确定。
(二)计算浅滩床沙特征粒径,按资料和所附表式计算,点绘粒配曲线(用半对数坐标点绘,该坐标可自制),确定d50 ,d65等特征粒径。
按所附表式计算平均粒径d cp作为本设计的计算粒径。
(三)根据地形图资料,假定局部阻力损失为零,计算整治河段特征断面至II-II断面以及II -II断面至III-III断面绘图水位时的原河床糙率供计算水面曲线用。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杨红霞题目:某II级船闸总体规划及平面布置1设计资料1.1航运资料(1)航道等级:II级。
(2)建筑物等级:闸室,闸首,闸门按II级建筑物设计;导航建筑物,靠船建筑物按III—IV级建筑物设计;临时建筑物IV级。
(3)设计船型:根据调查,该河段近、远期船型资料见表1。
表1船型资料船型顶(拖)轮马力——长x宽x吃水(m)驳船长X宽X吃水(m)船队长X宽X吃水(m)备注—顶+2x2000 370马力75xl4x(2.6~2.8) 185xl4x (2.6〜2.8) 远期船型—顶+2x1000 270马力62xl0.6x (2.0~2.2) 151.5xl0.6x (2.0〜2.2) 远期船型—拖+ 4x500 270-27.5x6.1x2.46 53x8.8x1.9 239.5x8.8x2.46 近期船型—拖+12x100 250-23x4.9x1.85 24.85x5.24x1.85 321.2x5.2x1.85 近期船型(4)货运量近期:1200万吨/年;远期:2200万吨/年。
(5)通航情况通航期N=352天/年,每天过闸次数n=8,客轮及工作船每天过闸次数n=6,船只装载量利用系数α=0.84,货运量不均匀系数β= 1.30,船闸昼夜工作时间t=21小时,一般船速V=9.5km/小时,空载干弦高度(最大)取1.5m。
1.2地质资料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得知,地基无不良地质构造情况,地层分布近似水平,地基土表层至▽7.0m以上为重壤土,厚约1.5〜3m,其下▽7.0〜6.0m为轻砂壤土,厚约1.0m, ▽6.0m 以下为亚粘土,土壤物理性质见表2。
表2各种土壤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土壤名称重度(kN/m3)土颗粒重度G (kN/m3)内摩擦角含水率ɷ (%)粘结力c (kPa)渗透系数K(cm/s)承栽力天然.十.+土ɸ (°)[σ](kg/cm2)重壤土18.91 14.7 26.17 23.0 28.4 53.90 4.8x610-225.4轻砂壤土19.11 14.90 26.17 27.5 28.3 22.524 1.03xl510-313.6亚粘土19.01 15.29 26.85 26.0 24.4 56.84 1.0x710-294.01.3水文气象资料特征水位:上游设计洪水位:▽11.2m上游最高通航水位:▽11.2m上游最低通航水位:▽8.5m下游最高通航水位:▽9.0m下游最低通航水位:▽7.2m下游校核低水位:▽6.8m检修水位:上游▽1Om;下游▽8.Om气象资料:降雨量及气温资料从略。
航运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交通航运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任务书目的本文档旨在为进行航运管理课程设计的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书,使其能够有效地完成航运管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背景航运是国际贸易中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航运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保障贸易顺畅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航运管理的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从事航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1. 课程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机会,以探索和应用航运管理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
学生将会在这门课程中,学习到包括航运管理的概述和其特点、主要的区域性、国际性和全球性市场的运作、船舶和货物的运输、航运公司的管理、抵御自然灾害和海盗袭击、安全和监管等方面的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1) 学生可以准确理解运输领域的技术细节和相关法规;(2) 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提高和应用航运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3) 学生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发挥出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高效和明确的沟通;(4) 学生可以利用实践经验进行个人和职业发展。
3. 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需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并实施一个航运管理应用系统;(2) 学生需要独立撰写一份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说明创建该航运应用系统的背景、范围、目标、功能和特点,并力求体现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3) 学生需要组建一个小组,进行项目管理和实施工作;每个小组应由2-3个人组成,其中必须设立一位组长。
4.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1) 报告需要在最后的提交日期前递交;(2) 报告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撰写,同时需要附上相关的附件,如图表、代码等;(3) 报告需要说明开发系统的过程、设计思想和经验教训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4) 报告必须具备独创性和创新性。
五、课程设计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与线上学习相结合;2. 以案例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应用;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教学,鼓励小组间交流和合作;4. 采用远程协作工具,促进学生在线上进行课程合作和项目管理。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航道工程课程设计题目:西江某水利枢纽船闸总体设计学院:船舶工程学院目录1. 设计基础资料 (3)1.1设计依据 (3)1.2设计标准、规范 (3)1.3设计背景 (3)1.4设计资料 (4)1.5设计船型 (4)2.船闸总体设计 (5)2.1船闸基本尺度的确定 (5)2.1.1闸室有效长度 (5)2.1.2闸室有效宽度 (6)2.1.3船闸门槛最小水深 (7)2.1.4船闸最小过水断面的断面系数 (7)2.1.5闸首长度 (8)2.2船闸各部分高程的确定 (9)2.2.1闸门门顶高程 (9)2.2.2闸室墙顶高程 (9)2.2.3闸首墙顶高程 (10)2.2.4闸首槛顶高程 (10)2.2.5闸室底板顶部高程和引航道底部高程 (10) 2.2.6导航和靠船建筑物顶部高程 (11)2.2.7引航道堤顶高程 (11)2.3引航道平面布置及尺度确定 (12)2.3.1引航道平面布置 (12)2.3.2引航道尺度 (12)2.4船闸通过能力计算 (14)2.4.1船队进出闸时间 (14)2.4.2闸门启闭时间 (14)2.4.3闸室灌、泄水时间 (15)2.4.4船舶、队进出闸门间隔时间 (15)2.4.5船闸通过能力 (15)2.5船闸耗水量计算 (16)3.闸首、闸阀门及输水系统选择 (17)3.1闸门的选型及基本尺度计算 (17)3.1.1门扇长度l n (17)3.1.2门扇厚度t n (17)3.2输水系统初步设计 (17)3.2.1输水阀门处廊道断面面积 (18)3.3闸首结构初步设计 (18)3.3.1闸首布置及构造 (18)3.3.2边墩设计 (19)4.闸室结构形式初步设计 (19)5.船闸总体布置原则 (19)6.船闸布置图 (20)6.1船闸总平面布置图(附图1) (20)6.2船闸纵断面布置图(附图2) (20)1.设计基础资料1.1设计依据航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1.2设计标准、规范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2001,人民交通出版社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JTJ308-2003,人民交通出版社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2001,人民交通出版社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306-2001,人民交通出版社1.3设计背景西江某水电枢纽是西江下游河段广西境内的最后一个规划梯级,枢纽横跨两岛三江,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港口航道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某港口沉箱码头初步设计“港口航道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某港口沉箱码头初步设计指导教师张劲松田兴参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1月5日一、设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某市和尚岛港区沉箱码头部分水工结构的设计,进一步掌握所学《港口航道工程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初步学会运用有关专业课、技术基础课的理论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训练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港口水工建筑物图纸的能力和技巧,以及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熟悉有关的设计规范等。
由于时间关系,本设计是在已有勘测规划及部分设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和提交所规定的设计成果。
说明书应概念明确,简明扼要,计算成果应正确无误,图纸应规范。
二、设计内容1、确定码头的等级;2、确定码头的结构形式并拟定其断面尺寸;3、确定码头的作用荷载;4、对码头进行稳定性验算。
三、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部分)一份;2、码头结构布置剖面图一张(3号图)。
四、设计资料某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气候温和,交通方便,是我国东北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的重要港口和旅游城市,工业和旅游业十分发达。
但是,多年来该市一直处于缺煤少电状态,已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该市是围绕着老港口发展起来的城市,位于市中心的某些货场(如煤场)等已严重威胁着该市的安全。
同时,由于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吞吐量的急骤增加,船舶的停泊时间长,造成政治、经济上不应有的影响和损失。
为缓和本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解决该市缺煤少电状况,并使这些货物有专用装卸码头和库场,国家计委批准兴建和尚岛港区,并列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一)概况1、地理位置和尚岛港区位于本市海湾北端的红土堆子湾。
背靠市第四发电厂,与市经济开发区隔海相望,交通方便,有公路与该市至沈阳公路相接,铁路接东北干线,可达全国各地。
港区距市内陆路25公里,水路8海里。
2、自然条件该港区属海洋型气候,平均气温10.2℃,7~8月最高,一般为25︒左右,极值达34.4︒,1~2月最低,一般为-5~-10℃,极值达-21℃。
《航道及海岸整治》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林源学号:251303238专业班级:水利水电2班指导教师:蒋北寒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十三日一、设计课题惠安县东港溪清淤整治工程二、设计资料1.东港溪水系图,河道地形平面图、断面图及特征桩号布置图2.项目概况惠安县东岭镇东港溪清淤整治工程位于东岭镇前厝村,系属东港溪流域。
东港溪发源于东岭镇荷山村西南角的小山丘(海拔55.9m)。
流经荷山村、大坵村、彭城村、赤石村、西头村、大吴村后,于路竹下东部汇入湄洲湾。
东港溪的流域面积为16.13km2,主河道长度8.20km,平均坡降3.41‰,为独立入海河道。
东港溪河道两岸以农田为主,局部为道路及民房,穿越村庄的河道被民房及围墙占用,违章建设有大量阻水建筑物;河道河床沿程淤积严重,河滩被人为侵占,大大束窄了行洪断面,造成河道行洪能力下降,无法正常排泄,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东港溪现有的防洪标准明显偏低,因此,提高该河段的防洪能力,给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本设计主要依据以下规范、标准:(1)《防洪标准》(GB50201-94);(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3)《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5)《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1-1997);(6)《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3.设计任务及规模东港溪河道较窄,河底淤积又严重,使河道行洪能力大大减小,目前,东港溪基本能够满足2年一遇的洪水标准。
通过本次河道清淤整治后,河槽的行洪能力大大增加,提高到了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惠安县东岭镇东港溪清淤整治工程整治河道长度1440m,桩号范围DG0+000.0~DG1+400.。
主要是通过河道的清淤、清障、岸坡整治等措施,达到河道功能恢复、水质洁净优良、生态系统良性的目的。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课堂中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的具体原则、步骤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和提高计算、绘图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任务及分配通过航道整治课程设计,可以将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同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的,加深专业印象,为今后从事航道工程的勘测、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求学生按照学号尾号选择对应题目。
题目组合表A1:湘江湘钢河段航道整治课程设计A2:赤水河葫市滩航道整治课程设计A3:汉江付家寨航道整治课程设计A4:湘江濠河口航道整治课程设计资料B1:原水位资料B2:原水位资料+0.5mB3:原水位资料-0.5mC1:原要求达到的通航尺度标准C2:原通航尺度标准基础上提高一级航道等级标准C3:原通航尺度标准基础上降低一级航道等级标准1、A1B1C12、A1B1C23、A1B2C24、A1B3C15、A1B3C36、A2B1C17、A2B1C28、A2B2C29、A2B3C110、A2B3C311、A3B1C112、A3B1C213、A3B2C214、A3B3C115、A3B3C316、A4B1C117、A4B1C218、A4B2C219、A4B3C120、A4B3C3学生选题规则三、设计资料、基本内容与要求(一)设计资料见各题目资料。
(二)设计需完成的主要内容1.需整理的水文泥沙资料(1)基本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2)基本站流量与滩段水尺水位相关图;(3)浅滩河床质泥沙级配曲线。
2.滩险的成因分析(1)计算天然情况下各级流量下滩段流速、比降;(2)确定滩段各特征水位。
3.整治线及整治建筑物布置设计(1)确定设计流量、设计水位;(2)确定整治流量、整治水位;(3)整治线宽度确定;(4)整治线走向及平面布置;(5)整治方案设计;(6)整治建筑物平面布置;(7)挖槽平面布置设计。
航道整治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航道整治的基本概念,掌握航道工程的关键技术;2. 学生能描述航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的影响;3. 学生能掌握航道整治中涉及的地理、物理、数学等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航道整治案例,提出合理的整治方案;2. 学生能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团队协作能力,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航道整治在我国河流治理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 学生能关注航道整治领域的最新动态,培养持续学习的兴趣;3. 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尊重他人观点,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物理、数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领域。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航道整治概念及意义:介绍航道整治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使学生了解航道整治的基本知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航道与航道整治- 内容列举:航道定义、航道整治目的、航道整治在我国的应用案例2. 航道整治关键技术:讲解航道整治中涉及的技术方法,如疏浚、筑堤、裁弯取直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航道整治技术- 内容列举:疏浚技术、筑堤技术、裁弯取直技术、生态护岸技术3. 航道整治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航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系统、周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航道整治与环境- 内容列举:航道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4. 航道整治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航道整治案例,分析其整治过程、效果及启示。
航道工程学课程设计设计课题:高良涧二线船闸的总体规划设计指导老师: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x姓名:xxxxxxxx2014年6月目录摘要 (3)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 (3)1-1 地形资料 (3)1-2 地质资料 (3)1-3 水文资料 (4)1-4 经济资料 (4)1-5 交通及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5)1-6 公路及桥梁 (5)1-7 设计依据 (5)1-8 设计标准、规范 (6)第二章船闸总体设计 (5)2-1船闸基本尺度的确定 (5)2-2船闸线数和级数的确定 (9)2-3船闸各部分高程的确定 (10)2-4引航道平面布置及尺度确定 (12)2-5 闸首的平面布置及尺度确定 (14)2-6船闸通过能力计算 (15)2-7船闸总体布置 (17)第三章附图 (17)3-1船闸总平面布置图 (17)3-2船闸纵断面布置图 (17)主要参考文献 (17)【摘要】本课程旨在洪泽湖南面设计二线船闸,按III 级船闸、II 级建筑物(闸首、闸室)、III 级附属建筑物标准设计,以方便船舶(队)往来货运通航之所需。
设计参照的规范是《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2001》,进行船闸的总体设计,譬如基本尺度、各部分高程、线数和级数、引航道平面布置及尺度、闸首平面布置及尺度、船闸通过能力、船闸总体布置等。
设计过程中了解了船闸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与注意事项,对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充和掌握。
第一章 设计基本资料1-1地形资料本船闸位于洪泽湖南面,其南面是苏北灌溉总渠,夹于两水系之间,同时两水系之间还隔有一道防洪大堤。
在大堤的北面与洪泽湖水边线之间有一片洼地,标高在0.12∇~0.14∇之间。
另外,在大堤上有一条淮阴通往南京方向的公路。
1-2地质资料高良涧二线船闸位于洪泽湖大堤,土质较为复杂。
上部为人工夯实的湖堤,多为黄色粘土,持力层为粘土、亚粘土、粉砂夹层,但层次划分不明,软硬变化较大,下卧层基本上为承载力较高的砂性土。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航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航道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
2. 学生能够描述航道工程中的关键参数,如航道宽度、深度、弯曲半径等,并解释其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3. 学生能够了解航道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和设备,并阐述其在航道建设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航道工程设计原理,独立完成小型航道工程的初步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和软件,进行航道参数的测量和计算,并提出合理的航道改进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航道工程的模拟施工,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航道工程在我国海洋运输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对航道工程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能够理解航道工程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要求,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航道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航道工程知识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航道工程基本概念:介绍航道、航道工程及其相关术语,使学生了解航道工程的基本内涵。
2. 航道工程设计原理:讲解航道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航道选线、航道宽度、深度和弯曲半径的确定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航道工程设计原理- 内容列举:航道选线、航道宽度设计、航道深度设计、航道弯曲半径设计3. 航道工程常用材料和设备:介绍航道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船舶,使学生了解各种材料和设备在航道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