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点评探讨
- 格式:ppt
- 大小:670.00 KB
- 文档页数:31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增加,中药饮片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的建立,对于规范中药饮片的处方和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意义1.规范中医处方:中药饮片是中医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点评制度,可以规范中医处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2.提高用药质量:通过点评制度,可以对中药饮片的质量进行评估,提高用药的质量和疗效。
3.促进临床实践: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可以促进中医药临床实践的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原则1.临床合理性:中药饮片处方应符合中医药临床诊疗规范,保证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药物搭配合理:中药饮片搭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进行合理搭配,避免不良反应。
3.用药安全性:中药饮片处方应遵循用药安全的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可靠。
三、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流程1.接诊与问诊:中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全面问诊,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
2.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拟定中药饮片处方。
3.处方填写:中医师应按规定填写中药饮片处方,包括药名、药量、用法等信息。
4.审方和签字:处方填写完成后,中医师应进行审方和签字确认,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5.点评审核:医院药事部门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审核,评估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6.处方调剂:药剂师根据处方要求进行中药饮片的调剂和配制。
7.用药指导:药剂师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解释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四、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管理1.建立档案: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2.信息共享: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建立中药饮片处方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处方审核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定期检查:医院药事部门应定期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抽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结语: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的建立,可以规范中医处方、提高用药质量、促进临床实践的发展。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处方是否合理:评估处方中所选药物的种类和用量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并考虑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
如果处方符合中医理论,并且药物之间的配伍合理,可以认为处方合理。
2.药物用量是否适当:评估处方中每种药物的用量是否合理。
用量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影响疗效,因此应尽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确定药物的用量。
3.药物选用是否准确:评估处方中所选的中药饮片是否适合患者的病情。
中药饮片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因此,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药物非常重要。
4.处方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评估处方中药物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
中药的调理和配伍是中医药方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需要考虑处方的合理性、药物的用量是否适当、药物选用的准确性以及处方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等方面,以综合评价处方的质量。
中药处方点评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
各位中医爱好者或者同行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中药处方点评的事儿。
就像侦探查案一样,咱们得从一张张处方里找出线索,看看这用药有没有啥讲究,是妙笔生花呢,还是有点小问题。
二、资料来源与方法。
三、点评结果。
# (一)合理处方。
1. 精准辩证,用药得当。
有些处方那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就像[医生姓名]开的那张治疗感冒的方子。
患者是外感风寒,那医生开的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简直就是黄金搭档。
麻黄发汗解表,桂枝助麻黄发汗,杏仁降肺气止咳,甘草调和诸药。
这就好比一个篮球队,每个球员都知道自己的位置,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这张方子体现了医生对中医辩证论治的精准把握,从病因(外感风寒)到治法(辛温解表),再到用药,一气呵成,就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
2. 灵活配伍,照顾整体。
还有治疗失眠的一个方子也很赞。
患者不仅失眠,还伴有心烦、口苦、舌苔黄腻等症状。
医生开了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半夏、陈皮化痰理气,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枳实下气破结,茯苓健脾渗湿,再加上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
这里面既有针对心烦口苦(热象)的清热药,又有解决失眠的安神药,还照顾到了因为痰湿内阻可能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通过化痰理气、健脾渗湿来调整身体的整体状态。
这就像修理一辆汽车,不仅修好了发动机(失眠这个主要问题),还顺便检查了轮胎(脾胃等相关问题),确保整辆车都能正常运行。
# (二)不合理处方。
1. 药味过多,主次不分明。
有几张方子啊,那药味多得像开中药铺子似的。
比如说一张治疗脾胃病的方子,好家伙,里面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二十多味药。
这里面可能医生是想面面俱到,把所有可能影响脾胃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但是这么一来,主次就不分明了。
就像一群人一起说话,你都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这么多药堆在一起,君药的力量就被分散了,就像一个合唱团里,主唱的声音被和声淹没了一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 药物剂量不合理。
一、引言中成药处方点评一直是中医药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关于中成药处方点评的专家共识编写思路、依据与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成药处方点评专家共识的编写思路、依据与方法进行探讨。
二、专家共识编写思路1.明确编写目的专家共识的编写首先需要明确编写的目的和意义,确定编写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内容,明确编写的范围和重点,确保专家共识的编写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建立编写组织确定专家共识编写的组织形式和领导机构,明确编写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专家共识编写的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确保专家共识的编写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3.收集相关资料对相关的中成药处方点评文献、专家研究成果、临床经验和实践案例进行梳理和整理,对相关的问题和观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为专家共识的编写提供丰富的依据和素材。
4.召开专家座谈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开展专家座谈会,就中成药处方点评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专家共识的编写提供权威的参考意见。
5.编写专家共识根据专家座谈会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相关资料和文献,撰写中成药处方点评专家共识的草稿,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完整的专家共识文件。
三、依据1.临床实践专家共识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临床实践的经验和成果,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依据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治疗研究,确保专家共识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2.科学研究专家共识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发现,依据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理论探讨,确保专家共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政策法规专家共识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规范要求,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确保专家共识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四、方法1.多学科综合专家共识的编写需要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充分整合中医药学、临床医学、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理论,确保专家共识的学科交叉和专业性。
2.案例分析专家共识的编写需要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总结中成药处方点评的经验和教训,确保专家共识的具体性和实用性。
中药处方点评总结
中药处方点评总结
1. 处方选药要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和冲突。
在点评中应重点关注处方中药品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相同功效的重复药材,或者药材之间存在冲突的情况。
2. 强调中药的药性和功效特点。
在点评过程中要注重对中药药性和功效的分析,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有助于判断处方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搭配,以及潜在的问题。
3. 注意给药途径和剂型选择。
中药的给药途径和剂型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针对不同病症和患者的特殊需求。
点评应重点关注药物给药途径和剂型的选择是否合理。
4. 着眼于安全问题。
中药处方的点评还需要关注潜在的安全问题,包括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患者的健康状况相符合程度等。
在点评中应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在进行中药处方点评时,我们应关注药物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药性和功效的分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给药途径和剂型的选择以及安全问题的评估。
点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药处方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药处方点评符合规范、用药合理、无不良反应;不合理处方:存在问题、需干预改进;严重不合理处方:存在严重问题、需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干预和改进。
改进处方质量的思考1、加强医师用药知识培训,提高用药水平;2、建立科学的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处方审核和干预;3、加强药学服务,提供专业用药建议;4、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5、推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合理用药和降低医疗费用。
内网站上公开曝光;对医生进行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处方规范化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都是不合理处方的表现。
不规范处方包括书写不规范、药品信息不清晰、用法用量不明确等问题,而用药不适宜则指的是药品选择、剂型、用法等方面不适宜患者情况的问题。
超常处方则是指医生开具药品超过规定用量、使用高价药物或超说明书用药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临床与医生讨论用药方案、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用药会诊、推行基本用药目录、实施用药指南、进行合理用药教育等方式进行技术干预,也可以通过公示曝光、处罚医生等方式进行行政干预。
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
以下是对每段话的小幅度改写:事前干预包括药师审核处方时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并及时要求医生进行改进等。
在我院,89%的不合理处方在调剂时被发现并及时纠正。
事后干预的目的是减少用药安全隐患,防止再次发生。
该过程包括随机抽查门诊处方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评价等。
处方点评的工作流程包括:(A)分析不合理用药,(B)填写处方点评相关表格,(C)向处方者反馈意见,(D)提出合理用药建议,(E)总结并提出下阶段工作计划。
根据XXX的规定,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增加了味数和费用项进行评价。
具体要求包括:(1)每张处方原则控制在20味以内;(2)严格掌握贵细药材的使用指征;(3)对于医保规定病种如恶性肿瘤等,可适当放宽至25味;(4)三级医院帖均费用不超过40元(膏方除外);(5)二级医院及其他所有医疗机构帖均费用不超过30元(膏方除外);(6)原则上每帖费用不超过50元;(7)每月上报中药饮片处方总贴数、中药饮片处方总金额、中药味数超过25味的饮片处方贴数、本月饮片帖均费用、本月与上个月贴均费用增减幅度(±%)。
中国乡村医药基层医院中药处方点评工作探讨林寒寒随着中医药优势的普及,使大量的成方、中成药及部分中西药合用的处方应用于临床,引发的中药不合理使用问题比西药更甚。
中药处方点评在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但中药处方点评在基层医院无可靠经验可供借鉴,也无系统化的实施要点以供参考,各基层医院开展少、水平较低,实施难度大,难以满足临床药学工作的要求,且与西药处方点评存在较大差距。
笔者针对基层医院中药处方点评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中药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1 中药处方存在的问题分析1.1 中药饮片处方 ① 临床诊断不明确:某些中药处方上未写疾病名称或未注明证型,部分中药处方只写西医诊断的疾病名称,缺乏中医辨证,影响中药师在调配审方时判断处方用药是否合理。
② 临床诊断与应付的炮制品不一致:如《温病条辨》中加味参苓白术散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肠鸣泄泻的方剂,需要使用麸炒白术,因麸炒白术健脾、益气、止泻的作用较强,若使用生白术达不到治疗效果,并会使泄泻加重,效果适得其反[1];临床诊断产后回乳一般用炒麦芽消食回乳,但某些医生开具处方为焦麦芽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此用法不适宜;附子、半夏、姜等不同规格炮制品,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③ 用法用量不当,重复或超剂量用药:如朱砂直接开具处方中煎服,其是硫化汞矿物,受热易分解出汞,毒性增加,一般不入汤剂,应入丸散剂服用,此为用法不当;重复用药一般为开具处方时疏忽重复书写,或某些功效相似、相近的中药一同罗列入处方中;超剂量使用一般是某些性味苦寒、功效强烈、有毒性的中药,如石膏100g,生大黄40g,黄芩、黄连各30g,大苦大寒,易伤脾胃;还有桂枝、干姜各30g,淡附子30g等,药性辛燥猛烈,易耗气伤阴。
④ 存在配伍禁忌,脚注不明确:配伍禁忌主要是某些处方中含有“十八反,十九畏”的中药[2],未注明或标注错某些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用法的中药。
中药房处方点评范例
尊敬的医生,
感谢您给出这个中药处方,以下是我对该处方的点评:
1. 草药配方合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您选择了逍遥丸和桃仁蜜丸来组成该处方。
逍遥丸有舒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缓解痛经和经前症状;桃仁蜜丸则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痛经伴有腹痛和腹部胀满感的情况。
2. 注意服用方法:您在处方中明确指出了逍遥丸和桃仁蜜丸的用法和用量,患者应该按照您的建议每天服用2次,饭前服用,每次2粒。
这样的服用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草药的疗效。
3. 注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逍遥丸和桃仁蜜丸都是中药配方,虽然副作用较小,但还是要提醒患者在使用草药之前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以及注意草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等。
总体来说,这个处方合理、简洁明了。
希望我的点评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知。
祝您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XXX。
中药处方点评探讨中药处方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准确的处方可以增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处方的必要性、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药处方的必要性不容忽视。
处方是中医诊断的结果和治疗的指南,能够起到指导用药和调节药物配伍的作用。
通过处方,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合的中药组方。
处方还可以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疗效,方便医生进行复诊和调整用药。
因此,中药处方是中医治疗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其次,中药处方的准确性对治疗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通过全面地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确定患者的证候,然后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准确的处方可以针对性地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提高治疗的效果。
而不准确的处方则可能导致治疗的方式和方法错误,浪费患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因此,中药处方的准确性是保障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此外,中药处方的合理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合理的处方应该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选用相应的中药并进行合理的搭配。
合理的处方不仅能够治疗疾病的所见所闻,还可以调理患者的整体机能和体质,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如果处方不合理,则可能导致药物的副作用增加,甚至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因此,中药处方的合理性是实现良好疗效的重要前提。
最后,中药处方的安全性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中药是草本药材,其药性复杂,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在选择中药时,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遵循相应的用药规范和剂量。
同时,中药的加工和煎煮也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以确保药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患者在使用中药时也要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药量。
只有保证中药处方的安全性,才能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中药处方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准确的处方可以增加治疗的有效性,合理的处方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安全的处方可以保护患者的健康。
因此,在中药处方的制定和使用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需要充分了解中药的作用和禁忌,保证处方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处方点评指南中药处方点评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对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进行综合评价和点评的过程。
通过中药处方点评,可以发现不合理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使中药处方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安全。
下面将从中药处方的合理性、药物选择、剂量用法、药味搭配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南。
一、处方的合理性中药处方应该符合中医学理论体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调配。
在进行处方点评时,需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病情辨证是否准确:医生所辨病症是否符合中医辨证要求。
通过对症状、脉象、舌象等综合分析,确立准确的中医辨证依据。
2.药材选择是否合适:医生所选药材是否能够针对患者的辨证要求,达到肯定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药材的品质应该符合国家标准,避免药物质量问题。
3.药方是否符合患者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由于体质、年龄、生理状态等差异,对同一疾病的治疗需求也不同。
处方点评需要考察医生是否根据患者的差异,进行个体化调整。
二、药物选择中药处方中的药物选择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
在进行点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主药的选择是否准确:主药是处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起到治疗的核心作用。
需要考察医生选择的主药是否能够直接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
2.辅药的选择是否合理:辅药在处方中起到协同作用,通过增强主药的效应或减轻主药的副作用。
需要考察医生选择的辅药是否能够与主药相互配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佐药的选择是否适当:佐药起到调节整体疗效的作用。
需要考察医生选择的佐药是否能够辅助主药和辅药,使处方更加全面。
三、剂量用法合理的剂量用法能够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进行处方点评时,需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配伍是否合理:不同药物之间有可能存在配伍禁忌,会产生药理不良反应。
需要考察医生是否遵循中医药学中的配伍禁忌原则,避免不良反应。
2.药物用量是否恰当:药物的用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调整,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
3.用药时间和疗程是否合适: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的用药时间和疗程。
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分析中成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形式之一,其疗效被广泛认可,并且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中成药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合理的处方、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对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中成药处方点评的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分析。
1. 临床合理性评价中成药处方点评的首要任务是评估处方的临床合理性。
其中包括评估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等是否符合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
对于不合理的处方,可以通过沟通与交流的方式,与临床医生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还可以积极开展医师培训,加强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医师的用药水平和质量。
2. 药物相互作用评估中成药处方中,存在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相互作用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在点评工作中,可以利用药物信息数据库和专业的软件,对处方药物进行相互作用的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相互作用问题,并提示医生进行调整或更换,以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3. 药物安全性评价考虑到中成药的成分多样性和复杂性,处方点评中还需要对中成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对处方中药物的毒副作用、过敏反应、不良事件等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和长期用药患者,更需要加强安全性评价。
4. 用药指导与监测在处方点评过程中,可以通过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监测服务,帮助患者正确使用中成药,并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处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和依从性。
1. 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通过对中成药处方的点评和干预,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用药行为和用药问题,提出合理的调整和修改建议,从而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加强临床效果的保障。
2. 减少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中成药处方点评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质量,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中药处方点评中药处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
通过合理的搭配和运用中药,可以有效地调理身体,恢复健康。
然而,有时候一些中药处方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更加细致的点评和改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中药处方做出一些评价和建议。
希望对读者了解中药处方有所帮助。
首先,中药处方在搭配上需要注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有些中药在一起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反应,甚至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因此,医师在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清晰的认识,避免不当的搭配。
此外,对于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中药处方中应当考虑到药物的积累效应,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中毒。
其次,中药处方在药物的用量上也需要谨慎。
有些药物在用量过大时可能会引起药物中毒,而用量过小则难以发挥治疗作用。
因此,医师在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用量,避免出现过度或不足的情况。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过敏史来调整处方,避免产生过敏反应。
另外,中药处方中药材的品质也至关重要。
有些中药材存在着劣质伪劣产品,使用这些药材可能会影响疗效甚至对身体造成危害。
因此,医师在配药时应当选择正规的药材供应商,确保药材的品质符合标准。
此外,医师也应当对药材的来源和生产过程有清晰的了解,杜绝使用有问题的药材。
综上所述,中药处方在搭配、用量和药材品质等方面都需要医师有深入的认识和把握。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点评和调整,才能确保中药处方的疗效和安全性。
希望医师们在开具中药处方时能够谨慎用药,加强对中药的认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药处方点评分析报告范文一、前言。
各位中医同道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中药处方点评的事儿。
这就像是给中药处方来一场“大体检”,看看它们是不是都规规矩矩、健健康康的呢。
二、点评目的。
咱点评中药处方啊,主要就是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这就好比是给病人的用药安全上个保险,还得让中药发挥出最大的功力,别让那些不合理的地方坏了事儿。
三、点评范围和样本。
这次咱点评的范围呢,就是[具体时间段]在咱们[医院名称]开出来的中药处方。
咱随机抽取了[X]张处方,就像从一群羊里随机挑几只看看情况一样。
四、点评标准。
1. 辨证论治准确性。
这可是中医的精髓啊。
就像打仗得知道敌人是谁一样,用药得先辨证准确。
要是把寒证当成热证来开药,那就像是给冬天的人送冰棍儿,完全不对路嘛。
2. 配伍合理性。
中药配伍就像是组建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作用,得相互配合。
比如说麻黄和桂枝经常一起用,那是一对好搭档,能起到发汗解表的作用。
要是乱配一通,就像把一群互相掐架的人放在一个屋里,肯定得出乱子。
3. 用药剂量合理性。
剂量也很关键啊。
药少了,就像挠痒痒,不管用;药多了呢,又怕像洪水猛兽,把病人给冲垮了。
得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剂量。
4. 用药禁忌。
这里面的讲究可多了。
像孕妇禁用的药,那要是不小心开给孕妇了,就像在雷区里蹦跶,危险得很呢。
还有十八反、十九畏,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可不能乱了套。
五、点评结果。
# (一)总体情况。
这[X]张处方里啊,大部分还是比较靠谱的,就像大多数学生都能遵守学校纪律一样。
但是呢,也有一些小问题,就像调皮捣蛋的孩子,需要咱们好好教育教育。
# (二)存在的问题。
1. 辨证论治方面。
有几张处方啊,辨证有点模糊。
比如说有个病人明明是脾胃虚寒的症状,但是处方里却有一些清热的药。
这就好比把病人当成上火来治了,完全没搞清楚状况。
这就像厨师做菜,都没搞清楚客人爱吃甜的还是辣的,就乱炒一通,那客人肯定不满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