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08重庆社科规划项目立项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2
教育部关于下达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9.12.21•【文号】教技函[2009]91号•【施行日期】2009.1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教育部关于下达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教技函[2009]91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你们报送的有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版)收悉。
根据专家立项评审意见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意见,经研究,现将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下达给你们(详见附件),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工程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大学)的技术创新基地,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条件与资金必须切实落实:依托“985工程”和“211工程”计划的高等学校建设的工程中心,其建设经费由所在高校的“985工程”和“211工程”相关平台建设经费中支出;依托地方高校组建的工程中心采取省部共建的方式,其建设经费由所在地方政府和依托高校落实和自筹。
二、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依托高校依据确认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组建方案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及时启动工程中心建设项目,切实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确保建设质量,定期报送项目建设进展报告。
建设期间,我部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
三、工程中心的建设期为2~3年。
建设任务完成后应及时申请验收。
不能及时验收的应行文说明原因,申请延期验收。
通过验收的工程中心,我部将正式授牌。
对于优秀的工程中心,我部将优先推荐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
附件: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教育部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附件:。
2008—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统计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对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中职业教育类课题的立项率、立项数、地域分布状况、承办单位状况以及研究领域等方面的统计分析,了解了我国近几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司立项中职业教育课题的基本情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文社科项目职业教育项目立项课题教育部教育部社科司立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立项的课题,包括法学、港澳台问题研究、管理学、国际问题研究、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逻辑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与文化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统计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外国文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中国文学、宗教学等学科,教育类课题从2007年开始涉及职业教育方面。
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反映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和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对近几年的职业教育立项课题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家层面的研究现状。
总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立项项目少,承担单位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本研究以教育部公布的2008—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的教育类立项一览表为原始数据,利用SPSS17.0建立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统计数据库,对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立项率、承办单位及其所在地区分布状况、立项课题研究类型等进行了分析整理。
二、数据分析(一)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量与级别分析1.立项课题数量分析。
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数量分别为:2008年1293项、2009年2949项、2010年4611项、2011年4255项、2012年3961项、2013年3240项,六年共计20304项。
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以及平台分类与认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成果的管理,提高学校科学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质量导向,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与成果的分类和认定。
第三条人文社会科研项目及成果分类与认定包括科研项目、论文类成果、著作类成果、应用类成果、获奖成果、创作成果等六类。
第四条所有项目必须以“西南大学”为第一承担单位,成果必须以“西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论文类成果若为通讯作者,必须是末位排名者;若是学生在读期间和导师在国内共同发表的学术成果,排名学生之后的第一导师视为第一作者。
第二章科研项目第五条项目分类项目按来源分为国家项目、部委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厅局项目、横向项目(地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学校项目七大类。
第六条项目认定项目按来源和经费额度分为T、A、B、C、D、E、F七个级别,除F级项目外,其余项目均须有立项单位资助的在校经费。
T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文化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建设);合同经费在80万元及以上的A级项目。
A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资助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教育、艺术、军事单列学科);教育部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培育);在校经费10万元及以上且单独建帐的T级项目的一级子课题;合同经费在30万元及其以上的B级项目;年在校经费累计80万元及以上的单个D级项目。
B级:教育部及中央其他部委立项资助的社科规划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年度重大、重点项目;合同经费在15万元及以上的C级项目、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及国家智库立项项目;年在校经费累计30万元及以上的单个D级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名单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名单包括:
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研究”;
2.中国人民大学李政道院士研究中心“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记忆”;
3.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中心“改革开放40年国际视野下中国思想发展史研究”;
4.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自由化改革探究”;
5.厦门大学历史文化研究院“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6.西南大学教育发展中心“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改革评估及研究”;
7.复旦大学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发展变迁研究”;
8.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史研究”;
9.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研究”;
10.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环境资源发展评估研究”。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项目也被立项,涵盖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社会和教育各方面的学科发展及其研究史,为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委托研究项目结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8.03.28•【文号】教社科司函[2008]51号•【施行日期】2008.03.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委托研究项目结项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08]51号)各有关高等学校:根据《关于下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党建、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稳定工作)委托研究项目的通知》(教社政司函〔2004〕256号),为加强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将结项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结项要求1.项目负责人(课题研究首席专家为项目负责人)按申请立项时填写、专家评审认可的《项目申请书》完成预定研究任务,已完成的最终成果与《项目申请书》申报内容相一致。
2.著作类成果必须正式出版,论文类成果必须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研究报告类成果要有使用单位的采纳意见。
出版社开具的拟出版证明、杂志社开具的拟发表证明均不能作为申请项目结项的依据。
3.最终成果必须在显著位置注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资助”等字样。
二、结项办法1.项目结项工作采取随时申报随时受理的办法。
凡已完成项目研究工作、符合结项条件者,经学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可随时申请结项,按本通知规定的结项程序报送结项材料。
如项目按规定的研究期限正常结项,审核通过后剩余研究经费一般在每年年末拨付,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颁发结项通知书。
结项评审未通过的项目、2008年5月31日前未申请结项的项目,不再拨付剩余研究经费,不予办理结项审核。
2.项目负责人可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信息网(http://)”下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委托研究项目终结报告书》的WORD表格,填写终结报告。
科研立项课题名称(2008-2010)2008——2010年部分课题立项、结题2010年:序号负责人项目或成果名称项目类别项目来源或成果出处时间主持/参与,排名1邓龙安灾后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立项)省级纵向四川省科技厅2010主持2方发龙《灾难医学》(立项)横向光华基金、四川社科院2010.3主持3方发龙《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与未来重点研究》(立项)校基金校基金2010.4主持4方发龙杨明娜《成都市城乡劳动者就业统筹的途径与对策研究》(立项)纵向校统筹城乡建设专项基金2010.4第一负责人5方发龙《协同推进四川灾后重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结题鉴定良好(立项)省级纵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0.1第二6胡世强浙粤节能产业园项目发展规划研究(立项、结题)市级纵向资阳市科技局2010.8主持7王影《农村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立项)纵向校统筹城乡建设专项基金2010.4主持8周庆在四川设立政府引导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问题研究(立项)省级纵向四川省教育厅2010.1主持9周庆在四川设立政府引导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问题研究(立项)校基金成都大学2010.4主持10韩勇四川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立项)省级纵向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0.2主持2009年:序号负责人项目或成果名称项目类别项目来源或成果出处时间主持/参与,排名1张强成都市人才培训效果评估研究(立项、结题)市级纵向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2009主持2邓龙安技术范式演进下企业边界变动的管理研究(立项)部级教育部2009.6主持3邓龙安技术范式演进下企业边界变动研究(立项)校基金成都大学2009.3主持4许虹产业结构变动对四川综合能耗的影响分析(立项)省级纵向四川省投入产出办公室、四川省统计科学计划项目领导小组2009第二5许虹四川旅游资源的安全与保护问题探索(立项)省级纵向四川省教育厅2009.9第一6陈建西省社科联“十一五”规划项目:灾后农村移民安置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立项)省级纵向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09.11主持7方发龙《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城镇化的步骤和新情况研究》(立项)省级纵向四川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10主持8方发龙《协同推进四川灾后重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结题)省级纵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9.0859方发龙《高平铺水电站开发建设社会环境影响的效果分析》(结题)横向四川省社科院能源发展研究中心2009.1110唐凯江四川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政策引导视角(SC09B032)(立项)省级纵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9.1211杨明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监护人培训教材研究横向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2009112杨明娜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创新研究(结题)省级纵向省教育厅2009主持13刘金彬“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创新研究”项目(结题)省级纵向省教育厅200922008年:序号负责人项目或成果名称项目类别项目来源或成果出处时间主持/参与,排名1张强大学毕业生到村级基层任职长效机制研究(结题)市级纵向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2008主持2张强成都市人才培训经费管理办法研究(结题)市级纵向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2008主持3胡世强对四川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结题)省级纵向四川省人民政府农业普查领导小组2008-1参与4杨明娜基于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链接的研究市级纵向市社科联2008主持5杨明娜宜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特点研究市级纵向宜宾农业普查办2008主持6李琳四川省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志愿者服管理研究省级纵向四川省教育厅2008主持7孙平基于价值创造过程的经理控制权激励研究部级教育部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08-1至2010.8参与8孙平企业经理激励博弈分析部级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5.12-2008.12参与。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4年市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3.11•【字号】渝教高[2014]8号•【施行日期】2014.03.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4年市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渝教高〔2014〕8号)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推进我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培育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渝教高〔2009〕10号)规定,决定开展2014年高等教育市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拟立300项左右,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立项原则针对我市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影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遴选一批研究项目,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力求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鼓励创新。
紧密结合我市高等教育和各高校的实际,鼓励在已有研究与探索的基础上,从理论探讨、研究方法、实践应用、成果推广等不同层面积极探索创新,力求反映前瞻性理论和前导性实践应用趋向。
(二)注重实践。
坚持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相结合,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努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成果要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整合。
新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要充分体现继承性,积极消化、吸收、应用和整合、集成、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
提倡各高校利用各种资源优势,选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跨学科、跨学校及校企联合研究。
(四)突出重点。
重点资助覆盖面广、推广价值大、有利于形成教学成果的项目。
鼓励各高校集中优势力量,选择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重要作用的项目进行攻关研究,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第41卷第2期2021年2月CURRICULUM,TEACHINGMATERIALANDMETHODVol.41,No.2February,2021论中小学场馆学习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付 积,王牧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摘要:场馆学习是一种以实物为学习内容、以体验为学习方式、学习者掌握学习主动权的非正式学习,它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互动生成的学习环境、参与真实实践的学习机会以及创造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对优化和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将场馆学习纳入中小学教育实践,采用以项目驱动学习、以主题统整学习和以博物馆流程引导学习的实践策略,可以优化传统的育人方式和学校教育教学。
关键词:场馆学习;中小学;实物学习;博物馆流程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0186(2021)02 0064 08基金项目: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战略取向与实施路径研究”(2017ZDJY08);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创造力培养导向的中小学学习环境建构研究”(2017 GX 007)。
作者简介:付积,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王牧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随着非正式学习理念的不断崛起,场馆学习受到西方学习科学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成为学习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场馆真实的学习情境、丰富的学习资源、独特的学习方式以及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学习者兴趣的吸引与发展、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建构以及学校课程教学的优化与变革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应用领域从社会教育逐渐向义务教育扩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陆续发布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场馆的重要育人作用,将“博物馆参观”列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要求组织学生开展深入的场馆体验活动;还要求优化教学方式,重视情境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因此,本文研究重点从场馆学习的本质特性、价值意蕴以及实践策略三个维度,论述场馆学习以何、为何以及如何优化和变革学校教学方式,以期为我国育人方式改革与教学方式创新提供可行建议。
西南大学文件西校〔2015〕621号关于印发《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以及平台分类与认定办法》的通知各单位:《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以及平台分类与认定办法》已经校学术委员会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西南大学2015年12月31日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以及平台分类与认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成果的管理,提高学校科学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质量导向,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与成果的分类和认定。
第三条人文社会科研项目及成果分类与认定包括科研项目、论文类成果、著作类成果、应用类成果、获奖成果、创作成果等六类。
第四条所有项目必须以“西南大学”为第一承担单位,成果必须以“西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论文类成果若为通讯作者,必须是末位排名者;若是学生在读期间和导师在国内共同发表的学术成果,排名学生之后的第一导师视为第一作者。
第二章科研项目第五条项目分类项目按来源分为国家项目、部委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厅局项目、横向项目(地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学校项目七大类。
第六条项目认定项目按来源和经费额度分为T、A、B、C、D、E、F七个级别,除F级项目外,其余项目均须有立项单位资助的在校经费。
T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文化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建设);合同经费在80万元及以上的A级项目。
A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资助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教育、艺术、军事单列学科);教育部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培育);在校经费10万元及以上且单独建帐的T级项目的一级子课题;合同经费在30万元及其以上的B级项目;年在校经费累计80万元及以上的单个D级项目。
西南大学文件西校〔2015〕620号关于印发《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成果及平台分类与认定办法》的通知各单位:《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成果及平台分类与认定办法》已经校学术委员会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西南大学2015年12月31日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成果及平台分类与认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基本的依据和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涉及的科技项目是指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明确科学研究或开发应用目标并由科研管理部门单独立项管理的科技任务。
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与发展、成果应用及其他科技服务等,不包括仅提供原始数据的委托测试类任务。
第三条本办法所涉及的科技成果指我校科技工作者在自然科学领域以“西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取得的具有学术价值或经济社会价值的智力产出。
科技成果包括论文、著作、知识产权、产品、奖励与表彰、应用、创意设计等七个大类。
科技成果定级按类别根据成果质量和成果价值分别设置分级数量和定级标准,不同类别之间不作对应认证。
第四条本办法所涉及的科技平台指由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批准依托学校建设的从事自然科学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测试鉴定、资源保存、试验观测、孵化转化、科技服务、专门人才引进与培养等科技活动的基地或机构。
第二章分类定级标准第一节科技项目第五条科技项目按项目来源分为纵向项目、横向项目和学校项目三个类别,其中纵向项目包括国家项目、部委项目(课题)、省(区市)项目、国际项目。
(一)国家项目指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的项目(课题)或在科技部统筹下由其他行业部委批准的专项项目(课题),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五大类科技计划所属的项目(课题);(二)部委项目指由国家各部委(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的其他项目(课题);(三)省(区市)项目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及其各部门、省级科学技术协会批准的项目(课题);(四)国际项目指受国(境)外政府或其他机构直接委托的项目(课题);(五)横向项目指由省级(自治区、直辖市)以下政府及其各部门批准或受校外企事业单位、自然人委托的项目(课题),各级各类重点科技平台设立的开放课题;(六)学校项目指由我校相关部门批准或委托的项目(课题)。
111 1 12008年度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立项一览表重大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1 重大自然灾害统计应急机制研究郝康理四川省统计局2 民生问题统计评价研究孙凤清华大学社会学系3 中国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统计研究凌亢南京人口学院4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李纲国家统计局研究所5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的应用体系研究张永光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6 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能源消费统计研究孟庆欣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7 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李飞跃贵州省黔东南州政府重点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1 农业税减免和农业补贴对农户行为的影响及政策效应的统计评价钟春平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2 住户调查样本采集及抽样框设计研究王雁南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3 信息化对企业绩效与行为影响的测评方法研究刘敏西安财经学院4 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夏明会广州大学商学院5 人口迁移的统计方法研究王卫重庆市统计局科研所6 中国劳动力流动中的城乡分割统计研究钱雪亚浙江大学7 基于统计的组合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李卫东北京交通大学8 政风行风民主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武军定天津市统计局9 我国工业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江苏为例冯缨江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所10 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研究钱海婷西安财经学院11 人口迁移对人口出生率影响的测度杨益民南京财经大学12 煤炭企业节能减排体系研究刘中文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3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财政支出统计与绩效评李社宁西安财经学院价问题研究14 统计数据管理方法研究胡帆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15 企业统计会计核算系统整合研究刘焕峰桂林工学院16 政府统计组织模式改革与统计流程再造史代敏西南财经大学17 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效应研究马成文安徽财经大学18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结构式凯恩斯乘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武康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 我国煤炭成本统计与计量问题研究刘传哲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0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评价陈正西安财经学院21 统计数据质量的协商智能评价与管理体系研究樊相宇西安邮电学院22 中国人口、能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门可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学院统计系23 基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我国卫生服务公平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胡西厚滨州医学院24 住户部门非SNA生产核算方法研究徐蔼婷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25 服务业统计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问题研究杨灿厦门大学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26 基于羊群效应的商业银行信贷范式研究邹新月广东商学院27 中国金属期货价格指数编制研究徐国祥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28 社会调查中样本容量的确定耿修林南京大学商学院29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张建刚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0 县级统计工作运行机制及其完善徐晓海国家统计局政策法规司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测度与评价研究曾学文北京师范大学32 中国社会救助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刘凤芹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33 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核算与评估王亚菲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34 收入分配统计核算体系研究叶青湖北省统计局35 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潜力与趋势研究王桂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6 服务业核算方法制度研究与实证孙秋碧福州大学37 人口迁移的统计方法研究王桂新复旦大学一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1 中国能源消费及能源进口需求:能源平衡模型的冯蕾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应用2 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李伟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3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施凤丹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4 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江苏为例徐瑾南京审计学院5 苏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崔琳琳盐城工学院6 长三角地区家族企业发展与绩效评价的统计研究吴梦云江苏大学7 百货业服务水平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张泳暨南大学8 住户调查样本采集误差与修正方法研究彭现美安徽财经大学9 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统计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马有才山东科技大学10 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组织沿革研究章国荣国家统计局11 空间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基于投入产出地区间分析框架的实证与对策研究张宝军中央财经大学12 中国金融发展宏微观效应实证研究黄炳艺厦门大学13 基于房地产市场结构的调控体系研究刘树枫西安财经学院14 代际贫困的统计监测陈年红安徽财经大学15 我国政府R&D预算拨款或支出(GBAORD)调查方案研究钟卫中国人民大学16 重点税源监控与评估的统计研究张伦俊南京审计学院17 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顾建平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18 国家能源使用安全测度理论与实证研究邹艳芬江西财经大学19 金融开放的统计测度及国际比较研究刘颖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20 辽宁省社会核算矩阵编制研究陈瑾玫辽宁大学21 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质量的测评方法与控制体系研究张杰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2 大学生择业意向的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潘晓凤西安财经学院23 非线性经济模型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马薇天津财经大学24 城镇居民住房消费能力的实证分析——以浙江为对象阮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5 我国能源结构、消费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实证研究高巍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26 能源消费与节能空间的统计研究马立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7 我国农民工受职业病危害等级划分及预警体系研究杨振光鲁东大学28 科研团队R&D绩效统计评价研究何娣江苏大学工商学院29 中国家庭等值尺度研究—以上海为例陆康强复旦大学30 技术扩散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夏万军安徽财经大学31 粮食安全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王广深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2 基于S(森)指数的贫困度量研究洪名勇贵州大学33 汇率变化与纺织业上市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魏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任英华湖南大学统计学院35 我国粮食产量的省级风险区划及其保险定价研究梁来存湘潭大学商学院36 统计数据汇总视角下政府统计体制改革问题研究袁淑清白城市行政学院37 典型地区农民工收入状况的统计研究彭建平徐州师范大学38 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监测评价方法及软件系统安文山东工商学院39 企业高新技术创新项目R&D绩效测度与评价研究赵峰山东科技大学40 能源及节能统计问题研究李林梅西安财经学院41 人口迁移的统计方法研究王培勋西安财经学院42 居民“财产性收入”统计的国际比较—方法、现状与启示王志平中共上海市委党校43 信息技术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张红历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44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中的货币政策实证研究毛剑峰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45 人口迁移对新疆绿洲的影响分析方敏石河子大学商学院46 全球化视角下我国金融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杨振宁安徽财经大学47 我国资本外逃规模测算及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计量分析尹伟华安徽财经大学48 Copula的理论及其拟合优度检验研究张孔生安徽财经大学49 “有指导”的电话调查技术—基于数据挖掘的理念马景义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50 新货币政策影响下的中小企业资金缺口统计分析—以珠三角为例胡竹枝华南理工大学51 产业转移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周文良华南农业大学52 中国海洋的经济贡献度研究伍业锋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53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意愿与选择研究李立清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54 县乡政府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及供给标准研究李燕凌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55 城乡差距程度与趋势研究史修松淮阴工学院56 产业内贸易统计指标研究及中国贸易状况实证喻志军中国人民大学分析57 企业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改进研究宋永春江苏省盐城工学院58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演化分析与实证研究石岿然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59 统计工作成本问题研究王爱华山东科技大学60 我国投入产出消耗系数预测及修订实证研究耿显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1 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贾晓峰南京审计学院62 当前人口态势下劳动力供求预测与公共政策选择卢继宏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3 统计需求与统计供给问题的研究杨殿学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64 进口废五金循环再利用的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与评价宁自军嘉兴学院65 中国IPO市场效率的统计研究贺炎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6 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影响的统计调查与实证分析韩兆洲暨南大学统计学系67 我国政府统计工作成本问题研究苏永明山东工商学院68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颜卫忠西安财经学院69 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公平性的统计研究亢大麟西安财经学院70 区域人口迁移矩阵及其应用研究李新运山东经济学院71 统计工作中成本核算与控制问题研究陈爱玲西安财经学院72 我国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刘玉玲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73 天津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中的金融支持与创新李红继天津财经大学74 关于生产率增长内生化问题的研究金剑河北大学75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李林杰河北大学76 基于IT治理的政府统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研究孙晓琳西安财经学院77 经济时间序列数据结构转折点的诊断研究与应用崔畅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78 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溢出效应吴江西南财经大学79 我国不动产价格与通货膨胀联系研究黄树青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80 中国民生指数评价体系研究陈钰芬浙江工商大学81 教育数据中的非参数统计推断陈希镇浙江省温州大学数学学院82 中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结构优化与绩效提高研究韩东林安徽大学83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安徽的统计研究黄永兴安徽工业大学8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效果研究张桂香首都医科大学8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空间统计理论与实证分析闵素芹中国传媒大学86 放权与经济增长:对我国计划单列城市的实证研究史宇鹏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87 电子商务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袁建文广东商学院88 电子商务统计研究曾鸿成都信息工程学院89 非参数计量经济模型中的伪回归问题研究李松臣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90 R&D核算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王孟欣河北大学91 创新型企业评估研究-以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张琳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92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刘凤娥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93 城市居民休闲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以烟台威海地区为例白日荣山东工商学院94 畜牧业抽样调查方法研究及样本估计雷怀英山西财经大学95 城市环境设施产业投资绩效的经济统计评价与改进对策研究张伟济南大学96 收入分配差距的测度与税收政策体系研究刘明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97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博弈分析和制度改进熊祖辕四川省统计局98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路维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99 四川旅游产业监测方法制度研究郭凡春四川省统计局100 我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实证研究吴诣民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8年立项项目清单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918300抑郁症的蛋白质组学和多肽组学研究 谢 鹏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市科委2009CB918400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发生与调控机制及其生理病理效应陈国强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委教育部2009CB918500基于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的计算生物学研究 蒋华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918600蛋白质高分辨结构测定与高效制备技术 刘买利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918700蛋白质整体功能的在体遗传操作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吴 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918800与重要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施一公 清华大学 教育部2009CB918900癌细胞微环境中蛋白质因子的功能与调控 李鲁远 南开大学 天津市科委 教育部2009CB919000脂质代谢关键蛋白质的功能与调控机制 宋保亮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2009CB929100基于物质新有序状态的量子调控研究 谢心澄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2009CB929200磁性微结构电子态的量子调控研究 金晓峰 复旦大学 教育部上海市科委2009CB929300微纳结构中的量子调制和应用探索 李树深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1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929400单原子/单分子尺度的精确量子表征、检测及其在量子调控中的应用薛其坤 清华大学 教育部2009CB929500若干关联系统中多重量子序的共存、竞争与调控研究吴 迪 南京大学 教育部2009CB929600量子信息基本逻辑单元和关键器件的研究 邹旭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2009CB939700纳米材料与结构在环境气体污染物检测与治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赵修建 吉林大学 教育部2009CB939800化石资源转化用新型高效纳米催化材料与结构研究 洪茂椿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939900节能领域纳米材料机敏特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谢 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2009CB930000面向组织修复与替代的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 丁建东 复旦大学 教育部上海市科委2009CB930100纳米生物材料的合成、组装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李峻柏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2009CB930200应用纳米技术解决新型抗艾滋病药物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梁兴杰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2009CB930300纳米技术改善难溶性药物功效的应用基础研究 张 强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09CB930400纳米结构材料的程序化组装 宋卫国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2009CB930500金属/介质纳米异质结构中的局域耦合效应及其在光电转换器件中的应用徐现刚 山东大学 教育部2009CB930600有机纳米材料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及相关原理 黄 维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省科技厅— 2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930700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新纳米结构体系和传感器 徐红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2009CB930800复杂纳米体系的凝聚行为、输运过程及应用技术研究曹则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2009CB940900发育与生殖相关的小分子化合物库及相关技术平台的建立谢 欣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2009CB941000猪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及其分化发育研究 刘 林 南开大学 天津市科委 教育部2009CB941100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重编程机制 王 纲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2009CB941200调控内胚层组织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 罗凌飞 西南大学 教育部 重庆市科委2009CB941300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发育基础研究 毕国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2009CB941400神经元发育与退行性病变的分子细胞遗传机制 肖 波 四川大学 四川省科技厅 教育部2009CB941500植物重要器官形成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理研究 曹晓风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941600畜禽肌肉和脂肪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袁 立 厦门大学 教育部2009CB941700环境和遗传因素导致男性不育与出生缺陷的分子机制孙 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