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景观设计中时间维度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134.67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

ART PANORAMA2007・08设计平台

关于建筑或景观的空间设计,已经被提得很多了。而我热衷于

对时间维度的关注、感受和思考。“为什么静态的景观被认为是正常的?也许是该改变我们对美的概念的时候了。”

(哈格里夫斯)天光的变幻,四季的变迁,气候的流转,岁月的成长,作用在景观材料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常常让人忍不住惊叹和感动。时间的设计,应该成为景观设计体系中一个必要且重要的元素。希望本文能为景观的这个“第四维空间”的设计领域开启一个小小的窗口,吸引更多敏感的眼睛。

其实所谓“时间的设计”,说到具体处就是一个“变”字。太阳光和四季的交织变化使自然处于不断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而设计通过时间性术语来诠释景观的这种演替变化,使人们在其中亲身

感受时刻变化的姿态,使风景更具有进深感。时间手法的运用使景观设计顺应自然的运行,体现了变化中的永恒。

一、 从晨曦到日暮——天光的变幻

白昼和黑夜之间,光和影扮演了运动的精灵,日光和月光、灯光交替上演。设计师的任务是怎样尽善尽美地把握这些转换的轨迹和节奏。

如日本景观大师佐佐木叶二(Sasaki)设计的众议院议员议长官邸庭园,在融合了静与动、和式与洋式风格的同时,巧妙利用了天光变幻对景观的塑造效果。白天,“白沙青松”的月形沙洲与青青的草坪以柔和的“绿色海岸线”相接,一棵枫树在白沙上投下斑驳的圆形影子。随着日光逐渐暗淡,宫殿式建筑窗内的灯光便慢慢明亮起来,在黑暗中,原本默默无闻的场景被灯光变换成充满生机的世界——“在黑暗中,我们将寻找光明”(艾略特)。而在庭园内却并未设计人工照明以尽显自然本色,在蓝色笼罩一切的夜晚,

“月形沙洲”借助从建筑物泄漏出来的柔和光线微微地浮出水面,描绘着美丽海岸线的细沙和石子将庭园变成一片大海。日夜交替使庭园的景观效果生动丰富且意蕴悠长。

二、四季轮回——季节的气息

春芽夏花,秋天的落叶,冬日的雪枝,景观的形态和色彩无不随季节而变化。枫叶的凋零或生长彰显出季节的轮回,灰色树皮上布满褶皱,在四季的更迭中呈现出不同的容颜。一年四季中色调发生微妙变化的材料独创了自己的语言和空间,使人能够感受到自然气息的变迁,而时间在持续变化的虚实间找到对话的焦点。

《园冶》中所谓“一鉴能为,千秋不朽”。如杭州的“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扬州的“四桥烟雨”等主题景观,在特定的季节、时间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充分发挥了其感染力的最佳状态。

《扬州画舫录》中李斗曾描写槭槲(秋色叶树种)四季叶色变化时说,“……半山槲叶当窗棂间,碎影动摇,斜晖静照,野色连山,古木色变;春初时青,未几白,白者苍,绿者碧,碧者黄,黄者赤,赤变紫,皆异艳奇彩,不可殚记。”称其室为“珊瑚林”。树木随着季节变化,叶片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而使园林有了明显季相变化。秋季很多树种叶色绚烂艳丽,观赏效果不亚于姹紫嫣红的花朵。

佐佐木叶二的作品NTT武藏野研究开发中心总部庭园,保留原有的树木和古樱树,通过把水面和草坪配制成两色相间的鲜明的

方格状形式,以几何图形的景观构成自然气息浓厚的校园风景。与水面相间的草坪随着春冬由绿到黄,再从黄变绿。如镜的水面折射出栩栩如生的画面,水面上映照着枝叶天空,构成一系列流动的景象,飘舞在水面上的樱花花瓣述说着季节的变迁。

三、气候流转——宏观和微观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日照时间、日照强度。从宏观上看,气候因素在构建景观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考虑到,夏季的阳光、繁茂的树荫、温差的影响、冬季景观等。风景如画的大空间和小地区,以及由植物确立和强化的地域感,从最广义上讲,本身就是由气候决定的设计成果。微观气候则包括风向的变化、冷热空气的交替和昼夜的温差。布伦达・科尔文在其著作《土地和景观》中说:“气候因素通常被认为是次要的……但是,植物本身就是设计的素材,仅次于场地的设计。植被和土地都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必须认识到,在所有的景观设计中,气候是一个基本的影响因素。”维克托・奥尔加伊的《设计与气候》也详细论述了气候对设计的影响。

目前某些北方地区的景观设计中一味盲目引进常绿树种,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并不符合当地情况。北方气候变化明显,烈日下需要茂密绿荫为人们遮挡骄阳,而冬季落叶则为暖阳腾出更多位置,落叶树的功能和景观效果都是常绿树无法替代的。太阳、水、土、风等最基本因素,当地的气候对于设计而言至关重要。挪威的奥利・布尔斯广场在景观建筑师英格利德・荷科兰德、阿恩・苏伦和雕塑家亚斯博岩恩・安德森的共同努力下,巧妙利用当地气候创造了景观的时间感。广场所在地伯根是个多雨的城市,因此“在雨天也能

景观设计中时间维度的思考

文/郭恒张 炜

The Time Dimension in Landscape Designs

2007・08161

美术大观设计平台使游客心驰神往”是广场的设计意图之一。4000块铺石由中心的灰色片麻岩和花岗岩逐渐过渡到边角的粉红色花岗岩,共选用了6种不同的饰面材料。安德森设计的蓝石板雕塑在中心跳跃,整个广场犹如石块奏出的交响乐章,湿润的铺石尽显其色彩、纹理和图案的斑斓。石块从晴天到雨天,从质朴到晶莹,从干到湿的微妙变化,使其宛如一幅精美的地质环境画,成就了气候与景观的完美合作。

四、景观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这里有一个时间、自然和人之间的互动作用。植物在阳光雨露的培育下长大、开花,物质和材料表面色彩的剥落和质感的微妙变化,人通过适宜的主动力参与“成长”,达到主动与被动的平衡,这是一种动态的交互方式。

美国景观设计师托弗尔・德莱尼主张时间效果是她花园创作的一个主题要素。除了维度上的四季变迁和光影变化昭示出的日出日落外,她的时间效果还强调于花园创造的无终结性。她认为“花园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花园创造只是一个转变(transformation)过程”。在花园设计中,德莱尼让客户自己建立起对花园的兴趣和责任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园也不断地演变,渐渐融入大地的脉络中去。这些花园无始无终,在设计师的创造下成为场景和实践的统一体,需要得到精心的照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园将不断演变。在室外,时间不可捉摸,却可以观察,花园在不断演进中进入大地的脉络,艺术作品成为日常生活、生命轮回、个体经历及场景历史的一部分。正如米歇尔・高哈汝所说:“我意识到景观是在不断演变的,而我必须融入其中。场地都具有某种动力,但有待于设计调整。严格意义上讲,我不是进入空间,而是进入一种演变过程。”美国风景园林大师、“风景过程的诗人”乔治・哈格里夫斯也建立了“建立过程,而不控制终端产品”的设计理念。他的作品有意识地接纳相关的自然因素的介入,将自然的演变和发展的进程纳入开放的景观系统中,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风景过程的神韵。吉尔・克莱芒是《动态花园》的作者。他的动态花园的设计理念,完整地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成的巴黎安德烈・雪铁龙公园之中。雪铁龙公园中有一个主题花园,就叫“动态花园”,它由野生草本植物精心配置而成。吉尔・克莱芒并非刻意地去养护管理那些野生植物,而是接受它们并给它们定向,使其优势得以发挥,从而营造出优美独特的园林景观。而野生植物的生长变化,则完全处于设计师的掌握之中。动态起伏是克莱芒设计作品的风格,也正是他着重强调的方式方法,自然或人工植物是他创作的主要素材。

五、 时光流淌过读者的心灵

之所以把景观的观赏者称作“读者”,是因为我认为景观不是只靠眼睛,而是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且最重要是需要用心来解读的。佛家有云:“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是要游人通过身临其境的感悟,深刻体会景物本身之外所包含的时空,而达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感受。“其结果,空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仅是记忆和个人体验的场地,而且成了一个具有丰富纵深和褶皱的场所。领会了风景的这种风景,恢复了与环境的上下文语境。”(佐佐木叶二《风景是沉默的吗?》)眼前的一切也许融合了一系列历史花絮,也许是某些凝固的记忆,或者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重新获得精神和感官上的宁静。“它既是一个形象的花园,也是一个感性的花园——这种体验既来自实际的固有空间,也来自主观的视觉感受——即旁观者的眼睛。”当客观的景观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便产生了自我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的关系。也许景观本身是静止的,但当其中某些元素与读者的心灵相碰撞,从没有感情的事物中可以感受景观的精神实质,能够触动对时光的感悟与岁月的沉思,甚至听到时间的脚步声。

郭 恒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张 炜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能返回自我的时间、只有两

个人的时间,具有这种功能的空间为风景向纵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佐佐木叶二)“作为个体的人生、情感、感悟是在曲折的历史过程中趋于终极的目标或理想的。一个人未必能发现他可以要探寻的东

西;相反,在他的冥想中,却能知道如何激发自身的灵感,从而保持永不枯竭的创意和价值。”(莫里斯・梅洛蓬蒂《间接语言和静籁之音》)因此,景观设计应该考虑这样的元素,令环境保持永恒的活力。

德莱尼在个体客户花园的设计中通过对主体使用者经历和情感的诠释与转译,融入了使用者的个体精神而彰显出独特的场所精神。她把她的花园设计对应于环境使用主体的童年经历来创作,通过对客户个体经历的研究,把客户潜在的记忆和愿望诠释成一种“编码信息”,通过构图、材质、色彩和更多细节的设计传递出客户的独特信息,将客户(环境主体使用者)的精神自然渗透到花园的土地实体中。其代表作古普塔花园,业主是保罗・古普塔,来自印度。德莱尼通过与他的谈话和经历研究,将他童年记忆中的花园印象,如植物、色彩以及花园中的活动等以“编码信息”形式表现出来。设计用彩色混凝土墙(橙色、绿色和粉红色)来诠释他的记忆,橙色的弧形围墙,像是印度妇女的“莎丽”,裹住了花园的面庞,鼠尾草似雕塑点缀在橙色弧墙前。德莱尼通过橙色、深蓝色混凝土矮墙、绿色和粉红色建筑化矮墙诠释了古普塔的记忆和经历,并将其化为一种哲学思量,在花园的色彩和空间穿插组合中实现。花园的主人保罗・古普塔常常沉浸于静寂的光景中,“我总喜欢细细品味这一空间的韵律特征,它将我带入一个神圣空间,一个独一无二的庇护所。”

总之,景观设计需要在重视空间之外也关注时间的脉络、环境、轮廓及光影的效果。时间是通过光影及四季的变迁来感受的,通过它们衍生出多样的时空与距离,营造出变化的景观。时间通过不言语的景观来说话,它创造了一个世界: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是如此的默契,它们相互更迭,同步发生,井然有序。时间维度让景观变得如此立体,深远,并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这是自然的真谛,也是生命体验的一部分:超越静态,

在变化发展中延续其生命力。

责任编辑/

王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