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衡传》经典教案设计

《张衡传》经典教案设计

《张衡传》经典教案设计
《张衡传》经典教案设计

《衡传》教案

课型:新授

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0 年前,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记述的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衡传》《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诗集传》

(传记)(传记)

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衡传》。

《后汉书》作者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容各有侧重。

(1) 写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

因──────────→果

③谦虚、踏实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然而(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②③④)

(3) 写衡的政治才干( ⑤)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

衡传

课型:新授

授课时数: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容:

一、查讲评作业

从书题三、四、五可见,课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既有文言词句方面的知识,也有文史、文化方面的常识。只有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扫清阅读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从而理解文章的涵。对课文中涉及地这些文化、语言方面的知识,必须经常地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并迁移动用,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二、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学问和技能)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2.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④元丰七年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西鄂人也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衡字平子②屈原名平

③愈字退之④轼字子瞻

⑤辙字子由⑥诸亮字孔明

⑦备字玄德⑧关羽字云长

⑨飞字翼德⑩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班固字孟坚

4. 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1) 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三、语言知识

1.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⑥毋:王畏,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2. 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楼之大观也(景像)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楼(于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穆公)

⑤脚著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②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楼,增其旧制(规模)

3. 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⑥身客死于,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⑧惑于袖,外欺于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附录】

板书设计

衡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本文的容和结构,初步了解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

【教学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一篇文章《数星星的孩子》,可见主人公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晔《后汉书》中的《衡传》一文,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位被郭沫若称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的汉代科学家衡。

二、作者简介

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三、诵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读准字音:

属(zhǔ)文连辟(bì)

逾侈( chǐ ) 邓骘( zhì)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教案 1、课程标准要求(选自“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中有关要求) 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课程标准解读 第8条目标是从文体阅读角度提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要求,第9条目标是从语体角度提出对一般文言文阅读的要求,这两条目标是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必修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不分年级层次,应贯穿高中三个年级。 第8条从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方法论两方面阐释。“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突出古代文学作品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性,“体会”一词强调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体验和领会,强调了学习古代作品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让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精神的底子。二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则需要“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的统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要求读者要有历史的眼光,看到那个时代对待自然、人生、社会乃至宇宙万象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吸收其合理内核,“从中汲取民族智慧”;但任何阅读又是当下的阅读,所以在评价古代作品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时,应从当下社会语境出发,根据今天的价值标准作出理解和判断,即“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第9条提出阅读文言文的基本目标和方法要求。首先,文言文阅读目标定位在“读懂”即“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所谓“理解词句含义”,课根据由易到难的层次分解为:说出此语境中的词句含义,能说出词句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能根据不同语境准确说出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亦可根据不同的层次分解为:能大致复述文章内容,能准确翻译句子内容,能准确表达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深层含义。其次,强调文意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境,注重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重点体现“文言语法知识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习得,而非在教师的理论指导中记忆”这一基本理念。“了解”意为“知道”,可以外显为行为动词“说出”;“梳理”则包含“积累——整理——总结”三个行动层级,体现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基本方法的要求;“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可以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实词、18个常用虚词、词类活用及4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最后,强调古代诗文的学 习手段为诵读,要求学生在诵读和背诵中积累语感,积淀语文素养。 2、教材分析 《张衡传》是必修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它与《论无性造人》共同组成“探索科学奥秘”

版式设计 全套教案

课程:版式设计 系院:美术系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09级5班 时间:2010.11—2010.12

《版式设计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01101612 课程名称:《版式设计Ⅰ》英文名称:Format designⅠ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3分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本科) 三、课程教学目标 版式设计Ⅰ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文字的韵律美感及书写规律;培养学生和训练学生快速设计和书写能力。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版式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关系、设计要素及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的传达给读者。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字体设计基本概念和字体的基本功能;了解字体的发展简史及字体的类型,掌握字体绘写的基本方法与要求及字体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充分认识字体设计在商业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字体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该结合实践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版式设计的讲解,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字体设计案例。因此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多准备实例素材,通过幻灯、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讲解,并通过校外课堂示范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版式设计步骤。从工艺与制作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文字的概述(共11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充分了文字的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1.1 由图画到字体的演变 1.2 东方文字的发展历史 1.3 西方文字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文字的演变 教学难点:中西方文字的演变 (三)小结: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了解字体发展概况。 第二章文字创意的基本方法(共13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造型结构,汉字书写的一般规律,掌握字体设计笔画结构变化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2.1 文字设计的目的和价值 2.2 文字创意设计的原则 2.3 中西文字的表征 2.4 文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汉字的基本造型结构

《张衡传》鉴赏

《张衡传》鉴赏 《张衡传》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范晔继承了司马迁、班固等人关于史传文写作的传统,并因人取事,因事敷文,形成了自己记写人物传记的特色。张衡一生行事众多,成就卓著,品格高尚,如何取其精又不失于偏,虑及全又不流于繁,写其形又得其神,确要费一番匠心。 叙学习,显示其成就的基础。张衡的朋友崔瑗曾称赞他说:“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瑰辞丽说,奇技伟艺,磊落炳焕,与神合契。”张衡多才多艺,德高品洁,是和他的学习、实践分不开的。范晔写他的学习,说他“少善属文”,自幼聪颖明慧,而更突出了他的“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系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而游学到“三辅”之地,并进入京城洛阳太学参观、学习。当时学界盛行的是“章句之学”,完全是一套陈腐的死学问,张衡涉足社会,不惜远游,目标远大,直入太学,这就使他达到“通五经,贯六艺”的地步。把五经、六艺都融会贯通了,他不是食而不化,也非固步自封,不仅读书本而且看实际,不只钻典籍而且研技艺,不单捧册页而且知世情。张衡贯古通今,知书识世,明道谙理,可是“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谦虚谨慎,既是取得重大成就的条件,也是为人处世的美德。作者仅用了三十四个字,就概及张衡学习的各个方面:内容、方法、精神、成就。这真可谓用墨精当得能收海于勺,缩龙成寸。作者先叙张衡的学习,为下文叙述他的善为人、善作文、善机巧、善理政奠定了基础。 叙品行,显示其高尚的节操。张衡对为官作宦,“从容淡静”;对贪官酷吏,嫉恶如仇;对科学技术,不遗余力。有的人把学问作为沽名之具,钓利之饵,登官之梯,而张衡参透人生,洁身自守,他辞谢了多次的举荐与征召。作者连用“连辟”“累召”“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强调了他的不慕利禄,无意仕途。后来的出仕,也只是“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一些从事科技、史学方面的业务性职务。“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不想握权柄以抬高地位,居高位以谋私利。 张衡没有官欲,但并非没有官才。他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明的政治手腕。他看到“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不惜花了十年工夫,模拟班固的《两都赋》,而写了《二京赋》。在《西京赋》和《东京赋》中,极力铺写了二京的所有宫室、动植物、游侠辩论之士、角牴大傩之戏,讽谏当朝的穷奢极侈。这是婉转的讽喻。有时他也挺身而出“上疏陈事”,“讽议左右”,向皇上直言进谏,弹劾奸佞。一旦由他掌握了一定权力,也就大力剪锄奸徒丑类。他出为河间王刘政的相时,看到刘政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他一到任就能“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收到“上下肃然,称为政理”的效果,可见张衡不仅具有如何做官的认识、理论,而且有着实际施行的本领。 张衡上究天文,下穷地理,精于历算,擅于机械,自然也洞察当时社会世情。官场之中,

《张衡传》教案

15 张衡传 [ 文本扫描]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 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如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简得体,伸缩自如。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张衡(78--139)东汉著名科学家和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 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 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 节。《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问题导引] 1.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 提示: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2.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 提示: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4 .本文和《屈原列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提示: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截取重点片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表现屈原的高洁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文笔充满感情,有抒情散文的特点,主观性较强。而《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

《张衡传》打印教案

张衡传 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张衡的成就,感悟张衡的人格魅力。 1、疏通文本,翻译句子。 2、了解张衡,感悟张衡 对“因入京师”中的“因”,“权移于下”中的“于”等字 词用法的准确把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汶川大地震时的图片。08年的汶川大地震遇难6万9千多人,37万多人受伤。从触目惊心的图片也可以看出地震的危害特别大,因此人们想了解地震,预防地震。早在1900多年前,东汉时期的张衡对地震就很有研究,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能检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一项发明比欧洲早1700多年。今天我们学习《张衡传》,进一步走近张衡。 板书题目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这样两个目标: 二:明确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张衡的成就,感悟张衡的人格魅力。 上节课已经预习这篇课文了,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呢,老师要检测一下,先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张衡传,开始。 三、检测预习 1、齐读课文 …… 同学们读的很流畅,字音把握的很准确,可以看出同学们很认真的预习了。我们掌握了字音,还要了解字义。请看多媒体,重点看红色和蓝色字的意义和用法。 (Ppt显示重要的字词)

2、解释字词: 文言知识归纳:见《教材解析》P 哪位同学解释第一自然段的字词? ……(可用笔做记录) Xx解释的怎么样,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见解? …… 好,解释(补充)的很好。 问题预设:“因入京师”中的“因”解释成“趁机”还是“于是”? 如果是“于是”的话,表示一种承接关系,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想一下张衡在三辅游学时,还不具备直接进入京师的能力,需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因此“趁机”比较符合他当时的身份。 下面看第二段的字词,这一段请哪位给解释? …… 刚才我们了解一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但这样还不够,学习文言文,翻译句子更重要,考试时翻译占10分呢。 3、翻译句子 老师在文中选了4个句子供同学们翻译。翻译时除了解释字词的意义,还要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文言现象。

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 [课程导入] 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 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编排上来。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进入到一门新的课程环节,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用? 需要怎样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

何谓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版式设计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诸如广告、包装、报纸、杂志、书籍、宣传手册、CI、网页设计等(见图)。 版式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四大要素的构成关系。 课题设计训练的目的: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 总之,通过强化版式设计创意能力,使版式设计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单一走向无限。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让设计者能更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主题思想表达的版式创意设计,使版式设计更有情趣、更富内涵、更显新颖。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文字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

《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大纲 Writing and format design 课程学时:70学时,学分:4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教学,明确版式设计原理在设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二、学习方法指导 1、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对优秀版式设计作品剖析和模仿,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概念。 2、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确定专题性课题设计及组织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在实战训练中熟练掌握设计原则。 三、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通过课题设计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 难点是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整体与局部的构成关系。 四、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概念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构成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导入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籍的版面术语名称 2、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设计特征 第二章版式设计原则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整体概念理解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整体设计的意识 第一节整体性原则 1、主次分明 2、分类编排 3、设计元素处理 第一节简洁性原则 第三章版式设计原理 [知识点提示] 设计原理 [重、难点提示] 黑、白、灰与点、线、面的整体布局关系,协调性与空间 第一节分类 1、同类合并原则

张衡传重点学习的教案.doc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教案 (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 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 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 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 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 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 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1、“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 传主的特点。 范晔 (398-445) 南朝宋顺阳 ( 在今河南浙川东 ) 人。他根据前人撰 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 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 年的历史, 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 “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范晔 (398-445) 南朝宋顺阳 ( 在今河南浙川东 ) 人。他根据前人 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 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 195 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版式设计教案

《版式设计》教案 课程名称:版式设计课程编号:0042051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授课班级:02级艺术设计(1)班授课学期:04-05第1学期授课学时:48学时 总学分: 2.5学分授课教师:邱红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课程编号:00420510 1. 学分: 2.5 2.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3.总学时数:48 4.实验课时:4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1、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 2、教学目标和任务: 版式设计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编排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设计要素及其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性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地传达给读者。 3、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核心内容是视觉思维方式引导下的形式语言研究与训练。 1)视觉思维的训练—-讲授视觉思维的基本理论,分析编排设计的视觉要素,培养以视觉方式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2)形式语言的训练—-了解编排设计表现的形式语言,掌握运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描述、重构的方法。 3)表现手法的训练—-了解视觉语言形式表现的多种手法,自如运用多种体裁、材料、媒介、技法、效果。 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综合性要素提取与方法归纳,体现编排设计的内在形式元素建构,在内在规律与系统方法叙述中,实现理性分析与感性实践的融合。以此为出发点,强化课程的功能,整合课程的结构,选择课程的内容,优化课程的课题。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组织方式之一: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每位任课教师自行设计课题,形成各具特色的内容与作业方式,他们之间所形成的差异,正是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供比较与选择的空间。 组织方式之二: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设计10-12个课题以系列课题的方式建构出“一体化课程”,以课题之间的串联关系形成内部结构,将一定的内容—知识以课程的方式进行逻辑组织。以此打破原来分离、琐碎的片断知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编排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是通过课题练习体现的,而教学的设计思想及方法就充分体现在课题设计的思维路径与方法中,并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学效果。 1、过程性与生成性: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形式生成的理性方式与形式推导的逻辑过程。 2、思辨性与分析性:通过教学,尤其是课题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分析、思考、比较、选择及发展的方式方法。 3、认知性与开发性:通过教学,在课题训练中使学生的心智与能力得到综合面协调的发展。 4、民族性与时代性: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把握时代精神,从中外优秀民间、民族文化中汲取设计营养。 5、结合各级专业设计展览,鼓励并指导学生开展专业设计创作,踊跃参展,近年来有多幅作品获各类奖项,成果丰硕,在本省以及周边省份同类高校中特色显著。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突显课题设计在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以课题的方式、资源、线索、内容、媒介、程序体现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以分解与综合、趣味与理性、发散与交

《张衡传》公开课教案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教案教书人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范晔及《后汉书》。 (2)梳理掌握文言知识及相关文体文化知识,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人物传记写人叙事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采用质疑导读法,让学生在自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全面发展的伟大科学家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2、体会本文凝练简洁的语言。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质疑导读法、探究法、旧知归纳法。 教学计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疑难词句的处理。 2、探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文章重点记叙了张衡的科学成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一篇文章《数星星的孩子》,可见主人公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位被郭沫若先生称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的汉代科学家张衡。 二、问题设置: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采用明段意分段法,理清文章结构。) 2、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3、张衡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让学生文章原句多角度探究问题原因。教师巧妙运用质疑导读法,鼓励学生将疑难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逐步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文句自己组织答案。) 师问(1)张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在文章第一段找出相关语句,并概括说明其中原因。 启发:(2)张衡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 生: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学生查字典,疏通难点从容淡静)不慌不忙,镇静,淡泊宁静。 译文注释为: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

《版面设计》课程教案

《版式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和任务: 1、教学目标和任务: 版式设计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编排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设计要素及其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性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地传达给读者。 2、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核心内容是视觉思维方式引导下的形式语言研究与训练。 1)视觉思维的训练—-讲授视觉思维的基本理论,分析编排设计的视觉要素,培养以视觉方式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2)形式语言的训练—-了解编排设计表现的形式语言,掌握运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描述、重构的方法。 3)表现手法的训练—-了解视觉语言形式表现的多种手法,自如运用多种体裁、材料、媒介、技法、效果。 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综合性要素提取与方法归纳,体现编排设计的内在形式元素建构,在内在规律与系统方法叙述中,实现理性分析与感性实践的融合。以此为出发点,强化课程的功能,整合课程的结构,选择课程的内容,优化课程的课题。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组织方式之一: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每位任课教师自行设计课题,形成各具特色的内容与作业方式,他们之间所形成的差异,正是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供比较与选择的空间。 组织方式之二: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设计10-12个课题以系列课题的方式建构出“一体化课程”,以课题之间的串联关系形成内部结构,将一定的内容—知识以课程的方式进行逻辑组织。以此打破原来分离、琐碎的片断知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编排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是通过课题练习体现的,而教学的设计思想及方法就充分体现在课题设计的思维路径与方法中,并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学效果。 1、过程性与生成性: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形式生成的理性方式与形式推导的逻辑过程。 2、思辨性与分析性:通过教学,尤其是课题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分析、思考、比较、选择及发展的方式方法。 3、认知性与开发性:通过教学,在课题训练中使学生的心智与能力得到综合面协调的发展。 4、民族性与时代性: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把握时代精神,从中外优秀民间、民族文化中汲取设计营养。 5、结合各级专业设计展览,鼓励并指导学生开展专业设计创作,踊跃参展,近年来有多幅作品获各类奖项,成果丰硕,在本省以及周边省份同类高校中特色显著。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突显课题设计在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以课题的方式、资源、线索、内容、媒介、程序体现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以分解与综合、趣味与理性、发散与交

(完整word版)《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二、知识积累 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 《后汉书》纪传体东汉断代史,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传八十卷、志三十卷。纪、传为南朝宋范晔撰。志为晋司马彪撰,一般称《续汉志》。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初中课文《乐羊子妻》便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代表作《二京赋》(《东京赋》、《西京赋》的合称)。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地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天文学方面,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相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车”等。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到3.1622之间,比欧洲早了1300多年;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木飞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出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张衡在科学文艺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与文艺的双子星。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文体知识 《张衡传》是一篇精彩的人物评传。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的基本特点: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传记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前预习】 自主翻译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2分钟)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一个新的单元,进入一个新单元我们应该先干嘛? 翻开课文55页,打开单元导读。 告诉老师,第四单元我们要学习什么?(人物传记)好,那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人物传记都是选自哪里的?《史记》《汉书》,这些传记的主人公都干了些什么,能让后人为他们写传?要么政绩突出,要么品德高尚,或者是文学才干名垂青史,才能使后人景仰、追慕,为他写传。 单元导读还告诉我们,要如何学习这些作品呢?(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体会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倾向) 要注意什么?这些传记多样的叙事写人手法,体味文章的风格和韵味。 那我们今天呢,就以《张衡传》为第四单元开篇。 二、人物简介(3分钟)

版式设计教学大纲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教学,明确版式设计原理在设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本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二、学习方法指导 1、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对优秀版式设计作品剖析和模仿,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概念。 2、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确定专题性课题设计及组织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在实战训练中熟练掌握设计原则。 三、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通过课题设计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 难点是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整体与局部的构成关系。 四、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概念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构成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导入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籍的版面术语名称 2、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设计特征

第二章版式设计原则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整体概念理解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整体设计的意识 第一节整体性原则 1、主次分明 2、分类编排 3、设计元素处理 第一节简洁性原则 第三章版式设计原理 [知识点提示] 设计原理 [重、难点提示] 黑、白、灰与点、线、面的整体布局关系,协调性与空间第一节分类 1、同类合并原则 2、确定中心内容 3、邻近原则 第二节分区 1、黑、白、灰关系 2、面的构成 3、空白空间 第三节分栏 1、网格构成 2、版式设计中的线 3、重复原则 阶段性小结与讲评 第四章文字的编排设计 [知识点提示] 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编排 [重、难点提示] 标题、副标题与正文在编排中的关系、文字易读性 第一节字体 1、宋体 2、黑体 3、文艺复兴字体 4、巴洛克字体

人教版必修四:《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诗集传》 (传记)(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最新中职语文张衡传同步教案

中职语文张衡传同步教案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 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如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简得体,伸缩自如。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科学家和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

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问题导引] 1.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 提示: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2.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 提示: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版式设计教案内容

课程名称:第一章版式设计的概述 教学目的:(1)了解版式设计的目的 (2)理解版式设计的相关原则 (3)掌握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教学要求: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 教学重点: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教学难点:字体、行距、字距。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图片分析并使学生展开对版式设计目的的讨论。 教学用具:幻灯片,黑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参考书目:1、《版式设计原理》佐佐木刚土著,武湛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年版 2、《版式设计》贺鹏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年9月第一版 教学过程: 一、首先介绍课程的性质,通过看一些设计图片来引申出版式设计的目的与 概念。 二、深入教学,请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谈谈对版式设计的认识,并思版式 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三.在对版式设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思考并总结版式设计的原则。课程作业:上网搜索2个优秀的和2个不好的版式设计,并给予解释 教学内容:

第一节版式设计的目的 版式设计是一门特殊而关键的课程,更大程度上它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为以后的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以及一切需要通过平面来表达的设计课程打下基础。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主要是关于版式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法则和审美把握,它是一门认识课程而不是技法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一是要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版式的设计法则;二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审美结构;三是要训练学生和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四是要养成学生的动手习惯,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这就是版式设计的教学目标。 版式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它能体现出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风貌等,被广泛地应用于广告、书刊、包装、装潢、展机、机构视觉形象和网页等传播领域。 1、有效提高版面的注意值 当纷繁复杂的视觉信息展现在眼前的时候,哪些信息更能让我们愉快地去接受呢?哪些版式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呢?很显然,那些美感突出,对比强烈的画面更引人注目。现代版式设计早已不是单纯的技术编排,而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人们的视觉习惯不断改变,设计师的观念也不断更新,新的版式效果不断呈现。那些形式独特、美轮美奂、现达完善的画面让人们过目不忘,注意值当然得到大大的提高。 2、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 版式设计本身并不是设计师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的手段。凡是成功的版面,首先必须明确表达目的和主题思想,还要有上佳的创意策划和表现手法,做到主题鲜明、形象突出、美感强烈。在若干复杂纷乱的信息,无法让我理解,如果通过版式的精心设计,把各种元素根据特定内容进行组合排列,既可以使画面形式更加服从内容,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和效率,使版面更加风趣,富有内涵。 3、强化传达效果的持续留存 当今视觉传达设计大多都带有商业色彩,主要宣传的是企业及品牌形象。因此如何让企业形象得到很好的传播和留存是许多设计师强调的重点。因此说优秀的版式设计,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使画面生动、有趣、幽默,这样能够深度刺激大脑皮层,保持信息的持续留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