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格式:pptx
- 大小:9.80 MB
- 文档页数:34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威”第一框题“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等。
“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侵害公民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增强宪法责任等。
本框题通过“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和“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宪法原则和精神。
本课内容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深化,在了解宪法确认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从宪法对国家权力的作用引导学生体认宪法价值,明确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理念,落实本单元教育目的。
本框题内容还为下一框题“如何坚持宪法至上”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学习了《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的内容,已经对法律、法治、宪法有了初步浅显的了解,对法律的信仰相比于小学得到了增强,具有一定的学习《维护宪法权威》这一课的基础。
但是由于初中生更多的时候关注自己身边的小事,公民权利意识淡薄,对国家宪法少有关注,知之甚少,缺乏一定的敬畏感。
在人权知识方面,学生在其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感知到国家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切,但对国家从宪法的角度上尊重和保障人权则了解甚少。
因此,增强中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提升宪法在中学生心中的权威,增强公民的人权意识,是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要求也是中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人权、珍惜自己的人权;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产生敬意。
2、能力目标: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为推动人权的实现而努力。
3、知识目标:明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原则;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了解我国人权主体和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懂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知道我国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如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主要观点】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武装力量等内容,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很广泛,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环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及组织活动原则等,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切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8、宪法从所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来看,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9、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10、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于以追究和纠正。
11、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1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相关,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坚持宪法至上,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1.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课的主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认识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体现,从而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宪法的基本知识,对宪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认识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的意识和法治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体现。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宪法知识和案例的资料。
2.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3.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相关的新闻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宪法的基本知识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同时,呈现一些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体现。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考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法。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3.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6.我们要积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
8.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9.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
10.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11.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2.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1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4.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15.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16.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17.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可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8.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19.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背景介绍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我国新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法律文件,目的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
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学生们将学习到本文档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习目标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掌握隐私权、人身自由、财产权等公民常见的权利;
•明确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对法律的意识和尊重。
学习内容
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民主权利和参政权利
2.人权、基本自由权和平等权利
3.教育权利和劳动权利
第二章公民的个人权利
1.人身自由
2.隐私权和通信自由权
3.财产权
4.维权和申诉权
第三章公民的社会权利
1.健康环境权和文化教育权
2.信息自由权和知识产权
3.社会保障权
思考问题
为什么公民权利的保护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结
通过学习《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我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体作用和贡献社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牢记自己的权利,学会杜绝侵犯个人权益的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尊重法律和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为什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书P4探究分享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6、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4、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非常广泛,①人权的主体: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②人权的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国家如何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习题答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教材第2页运用你的经验:XXX的周记在周记中,XXX接着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对XXX的这三个问题,你怎么回答?【答案】(1)人民检察院、XXX、人民大会堂、出境入境口岸、国家驻外使馆领事馆等。
(2)因为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在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不仅表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同时也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教材第4页探究与分享: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明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答案】公民通过参加人民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会和推举人大代表等途径和形式。
3.教材第5页探究与分享: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我们中学生也是国家的主人,我们要从现在做起,积极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关注国家发展、关心国家大事,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教材第6页探究与分享:(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答案】(1)分别说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权、劳动权。
通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并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实现的。
(2)如城乡居民最低糊口保障制度、棚户区革新工程、发展均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进步企业职工最低工资尺度等。
5.教材第8页探究与分享: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
你怎么看?【答案】网上办理、网上服务可以提高办事效率,省时省力省事,方便群众办事,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案
【稳固练习】
1.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充分地说明了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只有人民才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④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根本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根底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一制度( )
①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奠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根底③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形式④表达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底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以及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宪法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作用理解不深,对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缺乏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到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的情感。
4.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
2.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法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知道宪法吗?宪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宪法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石。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