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错用成语及病句修改共3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03 MB
- 文档页数:33
100个典型病句及答案1.正说病句一直心存理想和抱负,未能实现。
【修改建议】心存理想和抱负,却未能实现。
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热爱并投身其中。
【修改建议】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热爱且投身其中。
他每天都要过得忙忙碌碌。
【修改建议】他每天都过得忙忙碌碌的。
风和日丽,气候宜人。
【修改建议】风和日丽,气候宜人。
他满脸堆笑,热情地接待客人。
【修改建议】他满脸堆笑,热情接待客人。
2.病句缺少主语为了追赶时间,昨天早上忘记吃早餐了。
【修改建议】为了追赶时间,我昨天早上忘记吃早餐了。
为了调动士气,突出战豆的优势。
【修改建议】为了调动士气,我们突出了战豆的优势。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
【修改建议】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采用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禁止乱丢垃圾。
【修改建议】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我们禁止乱丢垃圾。
3.并列结构混乱守望相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体现,互帮互助也是一种美德。
【修改建议】守望相助和互助互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她过去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她现在也是一位著名的导演。
【修改建议】她过去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如今她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导演。
4.用词不当瞧这孩子内衣穿得多漂亮。
【修改建议】瞧这孩子衣着打扮多漂亮。
他的房子真宽敞,楼上楼下都有厕所。
【修改建议】他的房子真宽敞,上下两层都有厕所。
他早已负债累累,却还在生意上不断冒险。
【修改建议】他早已负债累累,却依然在生意上不断冒险。
5.语序混乱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修改建议】自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修改建议】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使得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开展文明素质提升活动,增强市民的文明素质。
【修改建议】开展文明素质提升活动,旨在增强市民的文明素质。
6.时态不一致他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决定要了解更多信息。
【修改建议】他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决定要了解更多信息。
专题03 病句修改【课内知识点总结】一、病句修改知识(一)病句的定义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二)初中常见病句类型一、用词不当1.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含贬义,可改为“学习”)2.关联词使用不当。
如: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关联词语一般成对使用,“只要”一般与“就”搭配,“只有”与“才”搭配。
)3.意思表达不当。
如:他这个人,性格直爽,为人忠厚,说起话来信口开河。
(“信口开河”意为“随口乱说一气”,此处误用为“快言直语”。
)4.词性误用。
如:从大量统计资料来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
(“疑问”是名词,应改为“置疑”。
)5.大词小用。
如:每个老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事业”应改为“工作”。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主语“音容笑貌”不能“回响”应改为“出现”。
)2.动宾搭配不当。
如:为了推行农村医疗合作,各镇各村都建立了农民档案工作。
(动词“建立”与“工作”不搭配,可将“工作”删去。
)3.主宾搭配不当。
如:夏天的青岛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
(主语“青岛”与宾语“季节”不搭配,可将季节改为“地方”。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他在学术研究方面花了很大心血。
(“很大”与“心血”不搭配,应该为“很多”。
)5.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除非你肯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能帮助你实现梦想。
(“除非”与“才”连用。
)三、语序不当1.动作的先后顺序不当。
(常考知识点)如: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学习”和“讨论”应交换顺序。
)2.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如: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2024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语文修改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在给定的句子或段落中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
这种题型考查学生对语法、词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掌握能力,对学生的细致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下面是对2024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的类型进行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错别字错别字是语文修改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之一。
在修改句子时,同学们应该仔细审题,避免因为一个小小的错别字而导致整个句子的错误。
常见的错别字有:用字不规范、写错字形、音近字混淆等。
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多积累词汇,掌握常见的错误拼写,并加强对字义、音近字的区分。
例句1:他把两个价值连城的首饰当成了家庭装饰。
修改:他把两个价值连城的首饰当成了家庭装饰品。
例句2:在中国梁山泊的小说情节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生动。
修改:在《水浒传》小说情节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生动。
二、成语搭配错误成语是语文修改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之一。
同学们在修改中考试卷时,应注意成语的用法和搭配,避免因成语的错误而导致整个句子的错误。
常见的成语搭配错误有:用词不当、颠倒搭配等。
例句1:他对别人的批评一直充耳不闻。
修改:他对别人的批评一直充耳不畏。
例句2:他拒绝了老师的好意,一脚把老师揣到了门外。
修改:他拒绝了老师的好意,一脚把老师踹到了门外。
三、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语文修改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之一。
同学们在修改句子时应注意主谓一致、时态、语态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句子的语法正确。
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主谓不一致、动词形式错误、时态错误等。
例句1:她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道如何去回家。
修改:她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道如何回家。
例句2: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将在下个学期开始进行消防演习活动。
修改: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将在下个学期开始进行消防演习。
四、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错误是语文修改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之一。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语义(词意)重复、归类不当、前后矛盾、词序颠倒、指代不明、不合事理。
你知道病句常常会用到哪些修改符号吗?一、类型一:(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2、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3、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一)成分残缺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方法:补。
即补充成分法。
补充成分法,就是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
不完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
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细分析。
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
由于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啥。
例: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按照补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成分,并补上合适的。
通过分析,句中缺少主语,谁“受教育”,没有交代清楚。
所以在“很受教育“前补上主语“我(我们)”。
句子改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很受教育。
例: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没有交代清楚,句子缺少宾语成分,可补“精彩节目”等。
二、类型二:(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2、在联欢会上,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二)用词不当1、用词不当。
也就是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成语、病句错误常见类型(供识记用)一、成语:成语是常用而定型的词组或语句,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
侧重考查容易用错的成语,考查的角度有近义成语的辨析,有使用对象、范围、语境的判断,词义准确性的考查,词义感情色彩的分辨等。
下面拟结合近几年高考题来探寻此类题型设置干扰角度的一般规律。
1、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如:"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文不加点"、"别无长物"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成语的含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豆蔻年华"语出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句中用来形容十八岁以上的"大学生",显然不当。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美轮美奂"、"汗牛充栋"、"左右逢源"、"车水马龙"、"蓬荜生辉"、"偃旗息鼓"、"蔚为大观"、"鳞次栉比"。
3、忽视语境,不分范围。
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考生的错误判断。
如: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2024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范本题记:病句错题悉数收录,常见易犯尽在此。
导语:语文考试作为中考的一项重要科目,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
在语文考试中,常考易错的类型就是病句修改题目。
下面总结了____年中考语文病句修改常考易错类型,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一类常见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单复数关系不一致。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主谓不一致错误类型:1. 不定代词作主语与谓语不一致例题:1) 一个学生高兴地说:“今天我们有名演员来学校演讲。
”修改为正确的句子:一个学生高兴地说:“今天我们有名演员来学校演讲。
”分析:一个学生与高兴地说是主语,谓语应该用单数形式。
2) 前面的主语与后面的谓语不一致例题:2) 张华和李明是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学习。
修改为正确的句子:张华和李明是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学习。
分析:张华和李明是前面的主语,应该用复数形式。
二、语序颠倒语序颠倒是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与正确的语序不一致。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语序颠倒错误类型:1. 主语与谓语颠倒例题:3) 跑过来一个男孩。
修改为正确的句子:一个男孩跑过来。
分析:主语一个男孩应该放在谓语后面。
2. 宾语与动词颠倒例题:4) 写一封信给我。
修改为正确的句子:给我写一封信。
分析:宾语一封信应该放在动词前面。
三、连词用法错误连词用法错误是指句子中连词的选择不准确,与句子结构不符合。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连词用法错误类型:1. 并列连词使用错误例题:5) 我喜欢音乐和打篮球。
修改为正确的句子:我喜欢音乐和打篮球。
分析:喜欢音乐和打篮球之间是并列关系,应该用并列连词和。
2. 连词搭配错误例题:6) 既然明天有时间,我们不如出去玩。
修改为正确的句子:既然明天有时间,我们就出去玩。
分析:既然是因果关系,应该用连词就。
四、形容词与名词搭配错误形容词与名词搭配错误是指形容词与名词之间的搭配不准确。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形容词与名词搭配错误类型:1. 形容词的位置错误例题:7) 生活在乡村,空气新鲜。
语文易错成语归纳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技巧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语文常见的病句种类以及相关练习题目1.词性错误例:他很拼搏,为了他的目标不懈的努力。
改正:他很拼搏,为了他的目标不懈地努力。
练习题目:(1) 她喜欢跑步,每天都坚持去散步。
(2) 他的声音低低的,听上去很温柔。
2.主谓不一致例:我喜欢游泳、跑步和骑自行车是我的三项爱好。
改正:我喜欢游泳、跑步和骑自行车,它们是我的三项爱好。
练习题目:(1) 他和我去了公园,看到了很多花和树。
(2) 她喜欢唱歌、跳舞和打乒乓球是她的爱好。
3.成语使用错误例:这个问题很难,但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她身上下手。
改正:这个问题很难,但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别的地方下手。
练习题目:(1) 老师一直在向我们强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 她很聪明,很会掌握机会,所以在工作中很成功。
4.句子结构混乱例: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们需要做出决定,因为这个问题很麻烦。
改正:我认为我们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做出决定,因为这个问题很麻烦。
练习题目:(1) 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复习。
(2)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因为这个问题很紧急。
5.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例:她是一位辛勤工作的医生,从早到晚都在为病人诊治,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改正:她是一位辛勤工作的医生,从早到晚都在为病人诊治,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练习题目:(1) 我喜欢看书唱歌跳舞因为这些都是我爱做的事情。
(2) 她很努力工作,每天都将工作做得很好,是我们的榜样。
1. 主谓不一致的病句:病句示例:他们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为他们的队友拼尽了全力。
修改后:他们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为自己的队友拼尽了全力。
2. 句子结构混乱的病句:病句示例:为了赶时间,他连着跑带着跳地奔向火车站。
修改后:为了赶时间,他边跑边跳地向火车站奔去。
3. 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病句示例:她的妈妈经常叫她“傻瓜”,她一点也不知道这是一种贬义词。
修改后:她的妈妈经常叫她“傻瓜”,她一点也不知道这是一种贬义词语。
4. 形容词用词不当的病句:病句示例:那个小区的环境非常臭氧,居住在里面很难受。
常用成语(背诵词意,了解其感情色彩及适用语境)成语误用的类型: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不合语境、谦敬错位、搭配不当、自相矛盾和前后重复。
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博闻强识: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差强人意: 差:尚,略;强:振奋。
勉强使人满意。
强人所难:勉强人家做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
星罗棋布: 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
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举步维艰: 举,动的意思(举动),举步就是迈步;维,保持的意思(维持)。
举步维艰,直意:动一步站稳都困难;引申意:事情困难重重,每一步都遇到困难。
积重难返: 重:程度深;返:回转。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触类旁通: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
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曲高和寡: 旧指知音难得。
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脱颖而出: 颖;尖子,脱颖而出指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本领全部露出。
毛遂自荐: 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叹为观止: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走马观花: 走马:骑着马跑。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孑然一身: 孑:单独。
孤孤单单一个人。
一蹴而就: 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义不容辞: 容:允许;辞:推托。
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美轮美奂: 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皓首穷经: 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
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无本之木: 源:水源;本:树根。
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
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越俎代庖: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病句成语类型及例句及修改语序不合理。
(一)举例:1、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病因:“听取”和“讨论”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应该是先“听取”,然后才“讨论”,把它们倒过来不合事理。
2、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病因: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
应该改为“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3、每一个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病因:这个句子中的“将来”本应用在“成为”前头作状语,却用在“希望”的前头,表达不合事理。
(二)练习试试看:1、这次大会对工作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2、我们普遍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3、我校两个初中二年级的篮球队正在进行友谊比赛。
4、大庆石油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5、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6、对于各科的习题我试题,为了学习方便,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做出了答案和提示。
7、那位美国老人在去机场途中才发现遗失在饭店房间三个钻石戒指。
8、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运输工作中的缺点。
9、正在印度访问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同印度文化界人士在非正式的、亲切的气氛中交流了经验。
10、他多次碰到,年轻力壮的农民,向他伸出血淋淋求援的残手。
四、句式杂糅。
(有时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意思表达不清。
)(一) 举例: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病因:这句话是由一个主谓句和一个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的,可以改用下边两种句式中的一种来表达。
(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
(2)、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2、我们的部队一队一队一批一批扛着枪支火药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病因:一个意思应该分成两句话来说,却并在一句话里说,思想跳跃得太快,语言表达跟不上,造成句式杂糅。
高考成语主要错误类型(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宽畅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三)色彩失当,语境不分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彩、语体色彩和谦敬色彩。
从感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从谦敬色彩上分为谦辞和敬辞。
在使用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误用褒贬,情感错位成语和有些词语一样是有感彩的,使用成语时,须要使成语的感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
例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蠢蠢欲动:形容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将捣乱。
)2、谦敬失当,不合语境词语有谦敬色彩。
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例如: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四)语义重复,自相矛盾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例如: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五)搭配不当,不合习惯有些成语还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的词义轻重与语境是否协调。
例如: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六)两栖词语,仔细斟酌有些成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彩,这称为词语的“两栖现象”。
高考成语主要错误类型(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宽畅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三)色彩失当,语境不分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彩、语体色彩和谦敬色彩。
从感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从谦敬色彩上分为谦辞和敬辞。
在使用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误用褒贬,情感错位成语和有些词语一样是有感彩的,使用成语时,须要使成语的感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
例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蠢蠢欲动:形容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将捣乱。
)2、谦敬失当,不合语境词语有谦敬色彩。
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例如: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四)语义重复,自相矛盾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例如: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五)搭配不当,不合习惯有些成语还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的词义轻重与语境是否协调。
例如: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六)两栖词语,仔细斟酌有些成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彩,这称为词语的“两栖现象”。
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一、望文生义①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
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②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
分析:①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
无须修改。
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
”①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
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②中的“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
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
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
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
二、近义混用①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②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分析:例①中“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
“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
例②中的“等量齐观”应改为“一视同仁”。
这两个成语虽说都有“同样看待”的意思,但“等量齐观”一般用于生命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
而“一视同仁”着重强调的是对人或动物的态度是平等的,不分厚薄亲疏,如:“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三、褒贬失当①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跃跃欲试)②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分析:①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
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②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例句中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作者以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病句修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张冠李戴,用错对象1.国际田联专家诊断,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
2.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3.王羲之以才名世,为政清廉,他是一个内心很矛盾的人,既想在政治上无所不为,又对政界的尔虞我诈非常厌恶,所以一次次推辞不就。
4.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中的的没法忍受。
它表达主观上想要忍受却实在是忍不住了。
处指疼痛,不能搭配。
,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5.阿兰在演唱《赤壁》主题歌时,以高亢、清澈的声音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导演吴宇森称赞阿兰的歌声有如空谷足音,令人鼓舞激荡。
6.珠宝专卖店的柜合里,各种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皆是,吸引了众多顾客。
7.小张看中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8.小品《不差钱》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9.春节前后股市暴涨暴跌,一张一驰,不如去年那样走势平稳,他随时准备一有机会敦把手中被套住的股票抛出去10.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她们互相鼓励,举案齐眉。
在她的文章中说:“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安慰和鼓励。
11.网络剧、微电影近年来渐有星火燎原之势,数量多了,难免良莠不齐,到底应该如何规范市场,值得有关单位深思。
12.华北较大的张家口张北牲畜交易市场,5年前每天上市的毛驴有600多头,现在每天上市的只有一两百头。
阿胶药品一再涨价,是原料端的黔驴技穷、驴皮供不应求造成的。
13.许多事情的真相稍纵即逝,如果无法追索,紧随其后的将是一场近于残配的良心较量。
14.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针时弊,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