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4课 知识让人生亮丽(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27.52 KB
- 文档页数:3
1 知识让人生亮丽
本课教学内容及层次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转变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本课由导言和三个项目内容构成。“导言”用简练、引人思考的语言,描述了学习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感悟。
本课设置三个项目的内容———“学习———成才的阶梯”、“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学会学习”。这三个项目以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中心内容,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端正学习应掌握的学习方式、方法,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为基本目标。
重点难点分析:
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因为增强权利义务观念的目的就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但如何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既需要方法上的指导,又需要策略上的指点。如,如何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别人侵权怎么办等等。总之,真正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化为现实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因为初一学生法律知识较为贫乏,对宪法、基本权利、基本义务等概念较为生疏,接受起来较为困难;由于初一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对于受教育与个人、国家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把握起来也有较大的难度。教学中,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利用通俗生动的事例材料,深入浅出,以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本课内容采用分析讨论法、阅读法、自主探讨学习法以及讲授法等。
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三课时授完,每框用一课时。
第三课时(总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第四课第三框课——“学会学习”。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
(1)导入:“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是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雅克·德洛尔的一段话。他还指出:“学会学习,
转变学习方式是作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2)板书框题: (三)学会学习
二、讲授新课
1、转变学习方式
(1)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
活动一:(见教材P46页)阅读材料思考讨论。
议一议:“我们”为什么会赢得胜利 ?(材料主要体现了合作学
习,也渗透了探究学习的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转变学习的方法,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所以我们取得了胜利。)
想一想: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 ?(说明学习方法对成功是致
管重要的,告诉我们转变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学习不是只停留在书面知识上,而是要主动、积极地探究,并且
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彼此之间的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交
流中撞击出成功的火花。
(2)转变成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怎样转变 教材——(46页)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知识点-1)
教材——(47页)
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要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为此,我们要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知识点-2)怎样转变学习方式? 2 (学生先阅读教材,在进行活动)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人们在观察事物、理解事物做出反应时所具有的独特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感情上和生理上所产生的种种反应的总和。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如前例材料)
活动二:交流——
说一说:在平时的学习中,自己采用了哪些
学习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相关链接:几中常用的学习方式(见教材P47页)
2、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
(1)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活动三:读一读,想一想——
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不要金子,而要点金术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活动四:出主意,想办法:(P48页)
想一想:◇ 这两位同学的问题出在哪儿?
◇ 请帮助两位同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两名同学一个是学习方法不对路,一个是盲目学习他人的方法)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并说明好的学习
方法的标准:符合认识规律、符合自己个性特点。这两
位同学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活动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阅读情景材料,按要求讨论回答)
要求: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分学科进行总结,并征求一下同学和老师的意见。
教师讲述: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做到事半功倍。是不是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很容易
地搞好自己的学习呢?
(3)再好的方法也离不开勤奋和努力
有些学生总是想找一种一劳永逸的学习方法,
不愿付出自己的汗水。学习没有真正的捷径。
读一读:(教材P50页材料)
想一想:这份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教师讲述:教材提供了哈尔滨男孩董志成如何学习的案例,
这里面包含了好的学习态度、方式、方法和习惯等诸多方
面。在这里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一些好的学习方式、方法和习惯等,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学习没有捷径,学习的奥秘就是:端正的学习态度,自强不息、刻苦好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板书: 态度 + 精神 + 习惯 + 方法 = 效果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六:比一比 说一说(教材P50页)
◇ 以上哪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1)自主学习
用的学习方式 (2)合作学习
(3)探究学习
教材——(48页)
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在学习中,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知识点-3)
教材——(49页)
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学科儿异。好的学习方法,应该符合认知规律,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知识点-4)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材——(49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再聪明的人,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都需要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才能学有所成。学习不是应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积累。成功,永远属于那些踏踏实实付出汗水的人。
(知识点-5)“书山有路勤为径”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材——(51页)
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勤学好问、专心致志、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认真思考、劳逸结合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习更有条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很好地学习效果。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回让我们收益终身。 (知识点-6) 3 ◇ 自己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它给自己
的学习带来了什么好处?
教师讲述:
三、课堂小结
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联系紧密,可以说后两者是前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化。从学习方式的转变到学习方法的选择,再到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由一般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面对信息时代我们应该转变学习方式,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四、本课知识点
(1)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2)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要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为此,我们要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3)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
(4)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学科儿异。好的学习方法,应该符合认知规律,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5)“书山有路勤为径”。再聪明的人,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都需要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才能学有所成。学习不是应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积累。成功,永远属于那些踏踏实实付出汗水的人。
(6)勤学好问、专心致志、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认真思考、劳逸结合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习更有条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很好地学习效果。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回让我们收益终身。
五、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知识点
2、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法?
3、“再好的学习方法也离不开勤奋和努力”(辨析观点)(参考教材P49—50页)
4、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不好的习惯?你打算怎样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