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司治理基本理论修定版
- 格式:ppt
- 大小:175.00 KB
- 文档页数:48
2023年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修订版公司监督管理(2023年9月2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7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根据2023年12月26日、2023年12月20日、2023年10月3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2次委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转让和发行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上市公众公司(以下简称公众公司)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其股票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一)股票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者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二百人;(二)股票公开转让。
第三条公众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本办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做到股权明晰,合法规范经营,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四条公众公司公开转让股票应当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全国股转系统)进行,公开转让的公众公司股票应当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集中登记存管。
第五条公众公司可以依法进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重组等。
公众公司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等证券品种,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第六条为公司出具专项文件的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证券服务机构,应当勤勉尽责、诚实守信,认真履行审慎核查义务,按照依法制定的业务规则、行业执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发表专业意见,保证所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接受中国证监会的监管。
第二章公司治理第七条公众公司应当依法制定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应当符合《公司法》和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公众公司应当建立兼顾公司特点和公司治理机制基本要求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明晰职责和议事规则。
公司治理基本规则讲义公司治理基本规则讲义第一章引言1.1 目的与重要性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和外部各方合作的一系列机制,旨在确保公司平稳运营、合规经营并保护股东权益。
公司治理的良好运作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稳定运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2 定义与原则公司治理是一套关于权力分配、决策、监督和控制机制的原则和规则,强调公平、透明、权利平等、责任追求和公司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章企业治理结构2.1 董事会2.1.1 定义与职责:董事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企业战略、监督执行和核查绩效。
2.1.2 董事会成员:(1)独立董事:具有独立性和专业能力,独立董事与公司关键利益相关方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2)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
2.1.3 董事会议事规则:(1)董事会会议应定期召开,讨论决策事项,记录决议并追踪执行情况。
(2)会议应当遵循决策的公正、合规和有效原则,相关文件与资料需要提前分发给董事。
2.2 高级管理团队2.2.1 定义与职责:高级管理团队是董事会直接汇报的管理层,负责公司日常运营和具体决策。
2.2.2 任命与绩效评估:高级管理团队成员的任命应当根据其能力和经验,进行绩效评估并与公司长期利益挂钩。
第三章公司治理机制3.1 内控制度3.1.1 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是公司建立的一系列机制,旨在合规、防范风险、保护公司利益。
3.1.2 内部控制制度组成:(1)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机制。
(2)内部审计:独立评估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3)合规管理:建立合规政策和流程,确保公司遵守法律法规。
3.2 薪酬与绩效考核3.2.1 薪酬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励高绩效员工,提高公司绩效。
3.2.2 绩效考核:建立明确的绩效指标,对员工进行定期评估,激励优秀员工,提高整体绩效。
3.3 股东权益保护3.3.1 普通股东权益:股东拥有公司的财产和收益,并享有表决权、知情权和财产分配权。
《公司治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理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理解企业制度的演变。
2、掌握公司治理的概念,理解公司治理的内容。
3、了解目前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理解各种模式的特点。
4、重点掌握两种观点的公司治理理论,并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分析比较。
5、理解公司治理的趋同性二、教学方法:讲解与提问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内容1.1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1.1.1 企业制度的演进1.1.2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和表现1)业主制企业的治理问题特征本章思考题案例分析题推荐阅读资料网络资源参考文献第10章公司治理的外部制约机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证券市场的概念并掌握证券市场的主要特征。
2、了解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概念,重点掌握如何加强和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
3、重点掌握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及现状,掌握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思路。
4、理解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内涵,重点掌握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思路。
二、教学方法:讲解与提问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内容证券市场的治理10.1.1 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作用10.1.2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公司治理10.1.3 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10.1.4 完善证券市场,促进公司治理信贷市场的治理10.1.5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10.1.6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模式10.1.7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本章思考题案例分析题推荐阅读资料网络资源参考文献10成绩考核方式:考试(闭卷考试):占60%作业:占20%平时:20%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张咏莲《公司治理学(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参考资料:1、马连福,公司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出版社,20172、陈万江,公司治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3、刘彦文,公司治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12)合伙制企业的治理问题特征3)公司制企业的治理问题特征⑴大股东控制和小股东控制的公司治理问题⑵经理人控制问题⑶债权人利益与有限责任的问题公司治理的意义公司治理的核心概念1.2.1 公司治理的概念1)经济学:主要是制度学说2)管理学:主要是决策学说和组织结构说1.2.2 公司治理的概念1.2.3 公司治理的内容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1.2.4 外部控制主导型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证券市场主导(一)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成因分析(二)英美公司治理的特点1.2.5 日德公司治理模式:银行的外部主导和双层内部主导的治理模式(二)德国公司治理的特点(三)日本公司治理的特点1.2.6 韩国和东南亚的家族治理模式1.2.7 转轨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的理论概述1.2.8 以股东利益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理论1)两权分离的背景2)代理理论1.2.9 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理论1)人力资本理论背景2)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的最新发展1.2.10 全球化的背景1.2.11 各种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1.2.12 治理趋同(一)在治理理念方面(二)在内控结构方面(三)在约束机制方面(四)在银行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方面(五)在持股比例方面1.2.13 相机治理1.3 公司治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1.3.1 公司治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1.3.2 公司治理学学科的性质1.3.3 公司治理学的研究方法1.3.4 公司治理学学科的发展1.3.5 目前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本章思考题案例分析题推荐阅读资料网络资源参考文献第2章公司治理与股东权利制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股东的概念并掌握股东权利分类的内容,掌握中国股东权利制度相关规定;2、理解股东会的概念并掌握股东会决议等相关内容;3、了解股东投票方式,重点掌握几种常用投票制度;4、了解中国公司治理中小股东现状,掌握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救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