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与国家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建设助力国家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与发展的关系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认识到文化作为高端产业形态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的现实和趋势。尤其是发达国家率先调整、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并在这一领域规划、布局,抢占创意制高点。

六中全会以来,“文化建设”受到舆论的更多关注。“文化”历来贴近政治,所以它融入了历史上的很多复杂记忆。一谈文化,表达各种意见的愿望总是很强烈。一般认为,“建设”对于文化的形成方向有客观影响。一些人主张,文化应当脱离“国家的管制”,并应“自下而上”形成。这种主张显然有相当强的政治寓意。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发展不只是手段,更是目的。

1995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我们的创造的多样性”报告认为,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发展不仅包括得到商品和服务,而且还包括过上充实、满意、有价值和值得珍惜的共同生活,使整个人类的生活多姿多彩。因此,文化尽管有时候可以作为发展的手段,但它最终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或仆从这样一个次要的地位。

文化与现实相结合,首先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相结合。认为发展流行文化就是贴近群众,是浅薄的。历史上在不同国家里都有过政府主导的“文化建设”不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目标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叠部分太少,国家强行说代表了人民利益,其实不是。

中国今天谈“文化建设”及“文化强国”,是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社会对“文化”的认识已经变得相当成熟之后。当前的基本现实是:一方面,通过自上而下“文化建设”在中国推行某种极端路线已无可能。另一方面,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产生了一些文化后果,它们的到来令中国社会准备不足。

国家利益向个人利益渗透的过程很复杂,偏差也时有发生,但客观而言,当前是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契合度最高的时期。原因是中国在快速崛起,它的受益面在覆盖中国全境,尽管不同人群受益的速度是不一致的。中国的这个大现实,中国人民的这个最大利益,都需要有文化的同步发展予以支撑、配合。

当然,文化也有其政治之外作为普通精神消费品的一面。文化产品的消费功能越强,越能得到受众的信任,它们一旦负载某种政治功能,威力也越大。以往的中国,对提高文化的消费品质投入太少,对它的政治潜力则过度开发,这制造了相当负面的后果。

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不仅要认真,还应实事求是。作为大文化,它首先应当是中国对自我及对世界的客观认知,是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形态。对于具体文化产品的升级,如何把握好文商结合的市场化“度”,既要鼓励推动它,又不能

使它走向“市场中心主义”的极端,中国很缺这方面的经验,但它却是中国未来文化健康度的关键性因素。

所以,实施文化创新发展工程不仅仅是在文化产业中提高高科技含量,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文化自身具有的性质:当代文化日益具有主体筹划、投射、设计和创造的特征。也就是说,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从观念、形式、体制、管理到操作实践全面实施文化创新创意工程。文化领域必须积极参与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参考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建设国家文化创新创意体系,丰富、扩大和提升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内容与含量。

目前,我国IT业、互联网和信息传播业的发展正迫切需要内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推动。这就为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提供了高端起步,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它应推动新兴数字技术支持的新媒体信息内容文化率先产业化,从新兴的创意内容产业等高端产业入手,以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促进文化的产业化,改造传统文化生产流通方式,带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断,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放到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的高度来认识,凸现出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深刻性和全面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从党的建设来看,无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国家的发展战略来看,无论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更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关键在发展,还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能掌握主动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所谓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主要是指人民群众期望国家和社会能够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包括文化参与权和享受权,其主要内容包括:受教育权益;参加文化、

娱乐、体育等文化活动的自由权利;充分享受公共文化产品设施的权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凡此种种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是迅速构建起新时期的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新时期中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来塑造全社会的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念。中国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是建立在整个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发展战略,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彻底实现主流文化价值观。

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我们要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同时,文化生产又是一种硬实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文化观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文化体制的改革,通过文化生产进一步壮大文化生产力。由于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日益火爆,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文化产业的出现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与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市场主体的数量将会逐步增多、实力也会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将形成,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贡献和地位不断上升,文化产业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会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导行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