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3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一、流行病学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估计,NAFLD的全球患病率约为25%。
其流行率似乎一直在增加,估计每年有360万新增病例。
NAFLD与NASH都与肥胖、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与仅患有NAFLD或一般人群相比,NASH患者更容易肥胖或出现代谢紊乱。
配对活检(治疗前后)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NASH可能会逆转为NAFLD;无NASH但其活检结果提示纤维化的患者可能代表其曾存在NASH 但已发生逆转。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时,约25%的NAFLD患者纤维化分期在F2或以上(表1)。
表1 NAFLD活动度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约有40%的NASH患者纤维化程度会不断加重,其速度约为每十年进展1个阶段。
NASH患者罹患肝细胞癌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其年发病率是NAFLD的12倍(5.77 vs. 0.44人/1000人)。
长期研究表明,与普通人群相比,NASH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和肝脏相关死亡率更高。
NASH患者的年死亡率比NAFLD患者高1.7倍(25.56 vs. 15.44人/1000人),肝相关死亡率比NAFLD患者高15倍(11.77 vs 0.77人/1000人)。
尽管肝脏相关死亡率在增加,但心血管疾病仍是NASH与NAFL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二、临床表现大多数NASH患者无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的症状,如疲劳或轻微腹痛。
超声或CT扫描显示右上象限脂肪变性或实验室检查显示转氨酶升高,可能提示NAFLD 或NASH,需进一步检查。
如果患者尚未进展为肝硬化,体格检查通常无异常或仅有向心性肥胖。
三、NASH的诊断NAFLD的确诊需要在没有过量饮酒的情况下,有超过5%的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像学或组织学证据。
相比之下,NASH的确诊需要活检和组织学检查,显示肝脂肪变性超过5%,伴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和肝小叶炎症(图1)。
图1 NASH 的组织学特征四、NASH的治疗1. 改变生活方式对于NASH,理想的治疗效果是有效逆转肝损伤和纤维化,并改善其他代谢指标或心血管并发症(或至少不使后者恶化)。
2024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全文)《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进行的修订,主要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筛查和监测、诊断和评估、治疗和随访等临床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指南推荐意见一览推荐意见1: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肝病,应该加强筛查和防治(B,1)。
推荐意见2:肥胖、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MetS)组分、过量饮酒、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等高风险人群应该筛查脂肪肝和纤维化(B,1)。
推荐意见3:MAFLD 患者应该筛查并监测肝纤维化(B,1)。
推荐意见4:合并进展期纤维化的MAFLD 患者应该筛查肝细胞癌( HCC),明确诊断肝硬化时还应筛查食管静脉曲张和肝脏失代偿事件(B,1)。
推荐意见5:MAFLD 患者应该筛查并监测MetS 组分和T2DM(B,1)。
推荐意见6:MAFLD 患者应该筛查慢性肾脏病(CKD)和亚临床动脉硬化,并评估心血管病(CVD)风险(B,1)。
推荐意见7:MAFLD 患者应该坚持参加基于年龄分层的各种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C,1)推荐意见8:诊断MAFLD 基于以下 3 个标准:(1)影像学诊断脂肪肝和/ 或肝活检发现≥5% 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2)存在 1 项及以上MetS 组分;(3)排除过量饮酒、营养不良、肝豆状核变性等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其他原因(B,1)。
推荐意见9:酒精性肝病(ALD)和其他原因脂肪肝患者有肥胖和/或T2DM、MetS 时需要考虑合并MAFLD(C,1)。
推荐意见10:MAFLD 可以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类型肝病合并存在(B,1)。
推荐意见11:超声显像是影像学诊断脂肪肝以及筛查和监测HCC 的首选方法(B,1)。
推荐意见12: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超声衰减参数( CAP/ UAP)和肝硬度值(LSM)可以用于慢性肝病患者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与评估(B,1)。
如何辨别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言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征为肝脏脂肪堆积,但不与酒精摄入有关。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由于NAFLD在早期通常无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预防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如何辨别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1. 症状在大多数情况下,NAFLD的早期阶段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当NAFLD进展到晚期,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 肝区不适或轻度疼痛 - 肝区膨胀感 - 疲劳 - 肝功能异常然而,这些症状并不特异,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因此仅凭症状是无法明确诊断NAFLD的。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对于辨别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特异性有限。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现: - 轻度肝脏肿大:肝脏边缘可触及,但通常不会超过肋缘下2厘米。
- 肝区压痛:可能存在肝区不适或压痛。
然而,这些发现并不能单独用于诊断NAFLD,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3. 影像学检查应用影像学检查是明确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种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3.1 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是诊断NAFLD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它可以检测到肝脏脂肪沉积、肝脏大小和形态变化等。
超声结果通常将肝脂肪沉积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2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腹部CT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信息以判断肝脏脂肪沉积情况,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但由于其辐射剂量较大,不适合作为常规筛查手段使用。
3.3 磁共振成像(MRI)腹部MRI可以提供更为精细的肝脂肪成分信息,并有助于排除其他病因。
但由于其成本较高,目前主要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4.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金标准,但一般仅在必要时(如手术中)才进行。
通过取出肝脏组织,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明确肝脏是否存在脂肪沉积、炎症、纤维化和肝细胞坏死等病理学改变。
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解读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在中国的患病率逐渐增加,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规范和统一诊疗标准,中国肝病学会于近期发布了新版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诊断标准在新版指南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影像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来确定。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而组织学检查则是通过肝脏活检来确定。
此外,患者还需排除其他引起脂肪肝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药物性肝病等。
二、分级和分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病情一般表现为简单脂肪肝,中度病情则为脂肪肝伴有轻度炎症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而重度病情则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
三、治疗原则针对不同分级和分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新版指南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
对于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来控制病情。
对于中度和重度病情,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以降低脂肪肝的进展和并发症的风险。
四、药物治疗在新版指南中,药物治疗被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糖尿病药物、降脂药和抗氧化剂等。
其中,利用抗糖尿病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二甲双胍等。
五、其他干预措施除了药物治疗,新版指南还强调了其他干预措施的重要性。
这包括减肥、戒酒、戒烟以及避免饮食中的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习惯。
此外,适量的体力活动和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为了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和发展,新版指南还强调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患病率。
总结: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的发布,对于规范和统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肥胖症的日益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最新的诊疗策略和研究进展。
本文首先概述了NAFLD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然后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断以及病理诊断等方面详细描述了NAFLD的诊断流程。
接下来,文章重点介绍了NAFLD的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新兴的非侵入性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
本文还讨论了NAFLD患者的管理和随访,以及预防NAFLD的策略。
文章总结了当前NAFLD研究的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疾病概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随着全球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流行率的增加,NAFLD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并被认为是导致HCC的第二大病因。
NAFLD不仅影响肝脏,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NAFLD的深入研究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NAFLD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临床表现上,多数NAFLD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肝功能异常,但通常无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MRI等可用于诊断NAFLD,其中超声检查因操作简便、经济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而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然而,影像学检查难以区分单纯性脂肪肝和NASH,因此对于疑似NASH的患者,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一、概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又称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其中NASH是NAFLD进展的重要中间阶段。
NASH最早于1980年由Ludwig描述,当时认为它是一种好发于滴酒不沽的肥胖、糖尿病女性群体的良性肝病。
事实上,NASH亦可发生于每周饮用乙醇量小于210g的体型消瘦和无糖尿病和血脂正常的男性,并可诱发进展性肝纤维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当前NASH已成为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的重要肝硬化前期病变之一,并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转氨酶异常的常见病因,NASH 的有效防治可望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病相关残疾和死亡的发生。
二、流行病学文献报道NAFLD/NASH的患病率及其病因构成比差异很大,主要与调查年代及其所用诊断方法、检查对象的年龄、性别、伴随疾病状态以及酒精和药物消耗等因素不同有关。
近十余年来,随着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的多元代谢综合征的高发,NAFLD/NASH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NAFLD现已成为最常见的肝病之一。
美国普通成人NAFLD的患病率为10~40%(平均20%),NASH 为2~5%(平均3%)。
在肥胖、糖尿病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慢性升高者等特殊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更高,并且NAFLD的起病渐趋低龄化。
1987年Friedman报道,美国成人健康查体者血清转氨酶异常率0.5%,其中75%与肥胖和嗜酒有关。
1988年Gillon发现,2.4%苏格兰献血员血清转氨酶异常,其中82%与肥胖和酒精性脂肪肝有关。
脂肪肝的分类与分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细胞内脂肪的异常积聚。
根据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脂肪肝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酒精性脂肪肝(AFLD)两大类。
本文将重点介绍脂肪肝的分类与分级。
一、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在无明显饮酒史的情况下,肝脏出现脂肪变性和脂肪细胞浸润的疾病。
根据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NAFLD可分为简单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两种类型。
1. 简单脂肪肝简单脂肪肝是指肝脏细胞内有脂肪积聚,但没有明显的炎症和纤维化。
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进展为NASH。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是NAFLD的一种进展形式,其特点是肝脏细胞内脂肪积聚、炎症反应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NASH患者常常伴有肝功能异常和肝纤维化,甚至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二、酒精性脂肪肝(AFLD)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酗酒引起的肝脏病变。
酒精摄入过多会导致肝脏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导致脂肪在肝脏内的异常积聚。
三、脂肪肝的分级为了更好地评估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医学界提出了一些脂肪肝的分级系统。
目前较常用的是NAFLD活动性指数(NAFLD Activity Score, NAS)和肝纤维化程度评分(Fibrosis Score)。
1. NAFLD活动性指数(NAS)NAS是评估NASH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包括肝脏炎症的程度、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和脂肪积聚的程度。
NAS的分数范围为0-8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重。
2. 肝纤维化程度评分(Fibrosis Score)肝纤维化程度评分是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常用的评分系统有METAVIR评分、Ishak评分等。
这些评分系统根据肝组织病理学的特点,将纤维化程度分为多个等级,从F0(无纤维化)到F4(肝硬化)。
综上所述,脂肪肝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又可进一步分为简单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esease NAFLD)是一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
NAFLD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
流行病学NAFLD常合并肥胖和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
NAFLD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和肥胖明显相关,肥胖者NAFLD发病率增高4.6倍,躯干性肥胖也是NAFLD重要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与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的代谢综合症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
二次打击学说:初次打击主要为胰岛素抵抗,各种病因所致的NAFLD几乎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
胰岛素抵抗通过促使外周脂解增加和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肝细胞脂肪储积,并诱致对内外源性损害因子敏感性增高;二次打击主要为反应性氧化代谢产物增多,导致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因子、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以及Fas配体被诱导活化,进而导致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
肠道系统发酵产生的乙醇、内毒素、肝毒药物、缺氧、肝脏CYP2E1表达增强,以及肝组织铁负荷过重和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均可作为二次打击参与NASH的发病。
一、病因与分类1.原发性NAFLD 营养过剩致体重增长过快和体重过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症相关脂肪肝,以及隐源性脂肪肝2.继发性NAFLD 营养不良、全胃肠外营养、减肥手术后体重急剧下降、药物毒物中毒所致的NAFLD。
⑴肝脂肪变的分期1级:《33%肝细胞脂肪变2级:33%-66%肝细胞脂肪变3级:》66%肝细胞脂肪变⑵脂肪性肝炎的分级1级:轻度脂肪变:大泡性为主,小叶内脂变的肝细胞《66%。
气球样变:偶可见到(腺泡三区肝细胞)小叶内炎症:低倍镜下可见1-2个炎症灶,为散在性和轻度急性(多形核)炎症,偶见慢性炎症(单个核细胞)汇管区炎症:无或轻度9多为慢性炎症)2级:中度脂肪变:通常为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累及33%以上的肝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