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 (程其襄 著)【khdaw_seven】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 (程其襄 著)【khdaw_seven】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章冷热疗法习题及答案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下列影响冷疗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冷疗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 B.冷疗效果与面积成正比 C.冷疗时间与效果成正比 D.不同个体对冷的反应不同 E.环境温度影响冷效应 2.为患者进行冷疗时,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A. 20min B. 30min C. 40min D. 5Omin E. 60min 3.使用烤灯照射创面时,灯距和照射时间为 A. 30-50cm,20-30min C 50 - 60cm ,20 - 30min 30 - 40min E. 20 ~ 30cm 。 (二)A2型题 4.小张因走路不慎导致脚踝扭伤,护士为其应用化学致冷袋冷敷局部,可维持冷疗的时间为 A. lh B. 2h C. 3h D. 4h E. Sh 5.陈某,女,61岁。因经常便后出血,经检査患有痔疮,行痔疮手术。术后医嘱热水坐浴。以下热水坐浴措施中,错误的是 A.浴盆和溶液须无菌B.操作前需排空膀胱 C.水温控制在50℃左右 D.坐浴后更换敷料 E.坐浴时间15 -20min 6.患者,男,38岁,扁桃体摘除术后。护士为其使用冰囊颈部冷敷,以下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冲去冰块棱角 B.冰块应装满冰袋后,排气并拧紧盖子 C.使用中如冰块融化,需重新更换 D.冰袋放人套中后才能使用 E.冷敷时间不超30min 7.女,38岁,急性阑尾炎术后2h,意识淸醒,主诉畏寒,T35.9℃。护士为其加盖被服并在足底放置化学加热袋。使用化学加热袋时,最高温度可达 A. 46℃ B. 56℃ C. 66℃ D. 76℃ E. 86℃ 8.患者,男,35岁,因颅脑外伤入院,行甘露醇静脉滴注后,左上肢出现静脉炎,护士应用硫酸镁进行局部热湿敷,热湿敷水温应控制在 A. 32-34℃ B. 38-41℃ C. 43 – 46℃ D. 50 – 60℃ E.60-70℃ 9.患者,男,30岁,鼻唇沟处有一感染化脓灶,以下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肌内注射抗生素 B. 口服抗生素 C.局部换药处理 D.局部湿热敷 E.局部涂抗生素药膏 10.李先生,35岁,左侧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与肿胀,早期应 A、冷热交替敷 B.局部按摩C.冷湿敷 D.热湿敷 E.松节油涂擦 11.张女士,50岁。腹痛难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询问病史 B.使用热水袋减轻疼痛 D.通知医生 E.病情监测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 第8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 习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一) 1.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 A.昏迷者 B.患儿 C.口鼻手术者 D.呼吸困难者 E.肛门手术 者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 A.颅内压增高 B.贫血 C.冠心病心绞痛 D.急性左心衰 E.心 源性休克3.脉搏短绌常见于 A.发热者 B.房室传导阻滞者 C.洋地黄中毒者 D.心房纤颤 者E.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呼吸过速B.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 5.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

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 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6.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A.上呼吸道狭窄B.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呼吸面积减少7.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 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 8.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 A.0.1-0.2MPa B.0.2-0.3MPa C.0.3-0.4MPa D.0.4-0.5M Pa E.0.5-0.6MPa(二)A2型题 9.患者吴某,女,27岁。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给予冰袋降温,其原理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制下丘脑E.蒸发 10.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在对患者的护理措

施中不妥的是A.密切况察病情变化B.测体温每天二次C.冰袋冷敷头部D.口腔护理E.鼓励多饮水 11.患齐姚某,男,28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40.3℃,最低39.0℃,此热型符合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 12.患者汪某,男,34岁。8am体温骤升至39.2℃,持续6h后降至36.9℃,2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回归热13.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14.患者林某,女,50岁。诊断为“菌痢”。护士测量体温时得知其5min前饮过开水,为此应A.嘱其用冷开水漱口后再测量B.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C.改测直肠温度D.暂停测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解:(1)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2.8×10-5=k ×(0.002)a (0.001)b ① 1.1×10-4=k ×(0.004)a (0.001)b ② 5.6×10-5=k ×(0.002)a (0.002)b ③ 由②÷①得: 2a =4 a=2 由③÷①得: 2b =2 b=1 (2)k=7.0×103(mol/L)-2·s -1 速率方程为 (3)r=7×103×(0.0030)2×0.0015=9.45×10-5(mol ·L -1·s -1) 3解: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7.5×10-7=k ×(1.00×10-4)a (1.00×10-4)b ① 3.0×10-6=k ×(2.00×10-4)a (2.00×10-4)b ② 6.0×10-6=k ×(2.00×10-4)a (4.00×10-4)b ③ 由③÷②得 2=2b b=1 ②÷①得 22=2a ×21 a=1 k=75(mol -1·L ·s -1) r=75×5.00×10-5×2.00×10-5=7.5×10-8(mol ·L -1·s -1) 5解:由 得 ∴△Ea=113.78(kJ/mol ) 由RT E a e k k -=0得:9592314.81078.11301046.5498.03?=?==??e ke k RT E a 9解:由阿累尼乌斯公式:RT E k k a 101ln ln -=和RT E k k a 202ln ln -=相比得: ∴ 即加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提高了3.4×1017倍 因△r H θm =Ea(正) -Ea(逆) Ea(逆)=Ea(正)-△r H θm =140+164.1=304.1(kJ/mol) 10解:由)11(ln 2 112T T R Ea k k -=得: )16001(314.8102621010.61000.1ln 2 384T -?=??-- T 2=698(K ) 由反应速率系数k 的单位s-1可推出,反应的总级数为1,则其速率方程为 r=kc(C 4H 8) 对于一级反应,在600K 下的)(1014.110 10.6693.0693.0781s k t ?=?== - ) ()(2O c NO kc r b a =)()(107223O c NO c r ?=) ()(355I CH c N H C kc r b a =)11(ln 2112T T R E k k a -=)627 15921(314.8498.081.1ln -=a E ) /(75.41046.5656314.81078.113903s mol L e e k k RT E a ?=??==??--36.40298314.810)140240(ln 32112=??-=-=RT E E k k a a 1712104.3ln ?=k k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习题】 一、填空题 1.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 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的)学科。 2.《基础护理学》的教学目的时(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满足病人心理社会的需求);(满足病人的治疗需 要);认识自身的价值。 3.基础护理学的进行范畴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名词解释 护理学: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应用学科。 三、简答题简述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帮助个体和人群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四、论述题 请论述如何掌握基础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要理解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意义,树立热爱生命,关爱,为病人服务的信念;在学习基础护理学时与前期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相关技术联系,从而理解基础护理技术的概念、原理、真正做到知起然又知起所以然;在学习过程中,要刻苦练习护理技术,切实掌握基本要点和程序。由于熟练的技能技巧来源于手、脑并用,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才能达到准确、规范。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实践锻炼;同时要注培养思考、评判性思维和总结能力。边学边作边观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体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的行为规范,达到提高基本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环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是(B) A.地方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B.诱发恶性肿瘤 C.急、慢性中毒 D.诱发呼吸道疾病 E.诱发眼结膜疾病 2.为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E) A. 0.6m B. 0.7m C. 0.8m D.0.9m E.1m 3.关于病室温度错误的说法是(C) A. 室温过高干扰呼吸功能 B.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C. 室温过高有利于消化 D.室温过低缺乏动力 E. 室温过低容易受凉 4.关于病室湿度错误的说法是(E) A. 湿度过低对气管切开病人不利 B. 湿度过高加重病人肾脏的负担 C. 湿度过高可抑制出汗 D. 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 E.应保持病室湿度在30%~40%之间 5.病室湿度过高,病人不适的表现是(B) A.口干舌燥 B.气闷 C.咽痛 D.烦渴 E.肌肉紧张 6.病室湿度过低,可表现为(A) A. 口干舌燥,咽痛,烦渴 B.憋气,闷热,难受 C. 血压增高,头晕,面色苍白 D.食欲不振,疲倦,头晕 E.多汗,发热,面色潮红 7.病室最适宜_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D) A.14~15℃15%~25% B. 10~17℃ 30%~40% C.20~22 ℃ 40%~50% D. 18~22℃ 50%~60 ° E.15~16℃ 60%~70% 8.通风的目的哪项是错误的(E) A.增家病人的舒适感 B.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C.减少室内细菌含量 D.增加汗液蒸发及热的散失 E.避免噪音刺激 9.适宜于病人休养的环境是(B) A.中暑者,室温应保持在4℃ B.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应保持在22~24℃ C.产休室应保暖.不能开窗,以防 产妇受凉 D.气管切开者,室内湿度应保持在30% E.医院白天噪音的强度维持在50~60dB之间 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噪音标准,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音强度是(D) A. 5~15dB B. 15 ~25dB C.25~35dB D.35~45dB E. 45~55dB 11.以下关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噪音的危害程度与音量、频率有关 B.噪音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 C.只有噪音到达120dB时才能对人产生干扰 D.处于120dB 以下环境中可造成永久性失聪 E.常时间处于80dB以下的噪音环境可导致耳鸣、血压升高等 12.关于户外日光照射的作用不正确的是(E) A.可使照射部位血循环增加 B. 可使照射部位温度升高

结构动力学习题解答一二章

第一章 单自由度系统 1、1 总结求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与步骤。 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求法有:牛顿第二定律法、动量距定理法、拉格朗日方程法与能量守恒定理法。 1、 牛顿第二定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系统所受的合力; (2)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x m &&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2、 动量距定理法 适用范围:绕定轴转动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与动量距分析; (2) 利用动量距定理J ∑=M θ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3、 拉格朗日方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设系统的广义坐标为θ,写出系统对于坐标θ的动能T 与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求出拉格朗日函数的表达式:L=T-U ; (2)由格朗日方程 θθ ??- ???L L dt )(&=0,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4、 能量守恒定理法 适用范围:所有无阻尼的单自由度保守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对系统进行运动分析、选广义坐标、写出在该坐标下系统的动能T 与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出机械能守恒定理的表达式 T+U=Const (2)将能量守恒定理T+U=Const 对时间求导得零,即 0) (=+dt U T d ,进一步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1、2 叙述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与步骤。 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有两个:衰减曲线法与共振法。 方法一:衰减曲线法。 求解步骤:(1)利用试验测得单自由度系统的衰减振动曲线,并测得周期与相邻波峰与波谷的幅值i A 、1+i A 。 (2)由对数衰减率定义 )ln( 1 +=i i A A δ, 进一步推导有 2 12ζ πζδ-= ,

基础护理学思考题答案

基础护理学思考题答案

基础护理学思考题答案【篇一:《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xt>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一 .单选题 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d a.肝脏 b.心脏 c.肺脏 d.皮肤 e.肌肤 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b a. ℉ = ℃ⅹ 5/9+32 b. ℉ = ℃ⅹ 9/5+32 c.℃= ℉ⅹ 5/9+32 d. ℉ =(℃-32)ⅹ 5/9 e. ℉ =℃+32 ⅹ 5/9 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为发热:b a.37℃ b.37.2℃ c.37.5℃ d.37.8℃ e.38℃ 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b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以上都不是 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以上都不是

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 a.口腔中部 b.舌下热窝 c.舌上1/3处 d.舌上2/3处 e.舌下2/3处 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c a.39℃ b.40℃ c.41℃ d.42℃ e.43℃ 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头晕、恶心、无汗 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 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 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c a.0.1-0.2℃ b.0.3-0.6℃ c.0.5-1℃ d.1-1.5℃ e.1.5-2℃ 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 d a.40-60次/分 b.40-80次/分 c.60-80次/分 d.60-100次/分 e.80-120次/分 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 c a.60次/分 b.80次/分 c.100次/分 d.120次/分 e.140次/分 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 c a.〈40次/分 b.〈50次/分 c.〈60次/分 d.〈70次/分 e.〈80次/分

基础护理学第十二章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在下列给药途径中,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吸入疗法 D.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 2.皮内注射进行药物皮肤试验时,选择前臂掌侧下段是因为该处 A.皮肤较薄、肤色较淡 B.无大血管 C.离大神经远 D.皮下脂肪薄 E.操作较方便 3.服磺胺药物需多饮水的目的是 A.避免结晶析出堵塞肾小管 B.避免损害造血系统 C.减轻服药引起的恶心 D.避免影响血液酸碱度 E.增加药物疗效 4.无痛注射方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注意力 B.进针要快 C.拔针要快 D.推药液慢 E.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液,再注射刺激性弱的药液 5.两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时最好选用 A.臀大肌 B.前臂外侧 C.股外侧肌 D.上臂三角肌 E.臀中肌、臀小肌 6.皮内试验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无菌操作 B.针尖与皮肤呈5°角刺入 C.严格核对 D.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 E.用70%乙醇消毒皮肤 7.以联线法取肌内注射部位的定位法是 A.髂嵴与脊柱联线外1/3处 B.髂嵴与尾骨联线外1/3处 C.髂前上棘与脊柱联线外1/3处 D.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外上1/3处 8.灭菌注射器及针头哪部份手可接触 A.针尖 B.针梗 C.活塞 D.针栓 E.乳头 9.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为 A.15°~20° B.50°~60° C.20°~25° D.90° E.30°~40° 10.肌内注射时,为使臀部肌肉放松,应采取的姿势为

A.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B.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C.俯卧位,足尖分开,足跟相对 D.坐位,腰背前倾 E.站立位,身体需挺直 1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时,首选药物是 A.盐酸肾上腺素 B.盐酸异丙嗪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盐酸麻黄素 12.表示饭后的外文缩写的正确写法是 A.hs B.ac C.pc D.sos E.Co 13.同时服用下列药物,最后服用的是 A.维生素B1 B.复方阿司匹林 C.麦迪霉素 D.硫酸亚铁片 E.止咳糖浆 14.下列哪种病人给药时须将药研碎溶解后用 A.鼻饲病人 B.发热病人 C.禁食病人 D.腹泻病人 E.呕吐病人 15.药物保管原则中,下列哪一项不妥 A.药柜宜放在光线充足处 B.由专人保管,定期检查 C.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别保管 D.麻醉药应加锁 E.瓶签模糊的药物应认真核对 16.不妥的药瓶标签是 A. 内服药用蓝色边 B.外用药用红色边 C. 剧毒药用黑色边 D. 瓶签—药名应用中文,不可用外文 E.瓶签上可涂蜡保护 17. 剧毒药品必须 A. 放在柜子里 B. 与普通药统一领取 C. 专柜加锁,专人保管 D. 随便放置 E. 医生保管 18.王先生,因外伤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局部皮丘红肿,硬结1.7cm,痒感。其处理是A. 禁用破伤风抗毒素 B.将全量分三次肌内注射 C. 将全量平均分成四次注射 D. 将全量分四次注射,剂量递增 E.将全量分四次注射,剂量递减 19. 易氧化的药物是 A. 红霉素片 B. 硫酸亚铁 C. 维生素C D. 乙醚 E.TAT

化学动力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习题答案 1. 某放射性元素经14天后,活性降低了%。试求:(1)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2)若要分解掉90%,需经多长时间 解: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符合一级反应规律。 设反应开始时,其活性组分为100%,14天后,剩余的活性组分为100%%,则: A,031A,011100 ln ln 5.0710d 14100 6.85 c k t c x --===?-- 312 ln 2/ln 2/(5.0710)136.7d t k -==?= A,03A,0A,0111ln ln 454.2d 0.9 5.071010.9 c t k c c -===-?- 2.已知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某简单级数反应,给某病人在上午8时注射该药物,然后分别经过不同时刻t 测定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c (以mmol?L -1表示),得到如下数据: t / h 4 8 12 16 c/(mmol?L -1) 如何确定该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反应级数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分别是多少 解:此题可用尝试法求解反应级数。先求出不同时刻的ln c : t / h 4 8 12 16 ln c ? ? ? ? 以ln c 对t 作图,得一直线,相关系数为,所以此为一级反应,即n=1。 直线的斜率为?,则有此反应的速率常数为;半衰期1/2ln 2 7.24h t k ==。 3.蔗糖在酸催化的条件下,水解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经实验测定对蔗糖呈一 级反应的特征: 122211261266126H C H O H O C H O C H O + +??→+ 蔗糖(右旋) 果糖(右旋) 葡萄糖(左旋)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第八章生命体征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一 .单选题 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D A.肝脏 B.心脏 C.肺脏 D.皮 肤 E.肌肤 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B A. ℉ = ℃ⅹ 5/9+32 B. ℉ = ℃ⅹ 9/5+32 C.℃= ℉ⅹ 5/9+32 D. ℉ =(℃-32)ⅹ 5/9 E. ℉ =℃+32 ⅹ 5/9 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为发热:B A.37℃ B.37.2℃ C.37.5℃ D.37.8℃ E.38℃ 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B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 热 E.以上都不是 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 热 E.以上都不是 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 A.口腔中部 B.舌下热窝 C.舌上1/3处 D.舌上2/3 处 E.舌下2/3处 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C A.39℃ B.40℃ C.41℃ D.42℃ E.43℃ 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头晕、恶心、无汗 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 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 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C A.0.1-0.2℃ B.0.3-0.6℃ C.0.5-1℃ D.1-1.5℃ E.1.5-2℃ 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 D A.40-60次/分 B.40-80次/分 C.60-80次/分 D.60-100次/ 分 E.80-120次/分 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 C A.>60次/分 B.>80次/分 C.>100次/分 D.>120次/ 分 E.>140次/分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地下水动力学》 习 题 集 第一章 渗流理论基础 二、填空题 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孔隙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 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在多孔介质中,不连通的或一端封闭的孔隙对地下水运动来说是无效的,但对贮水来说却是 有效的。 4. 地下水过水断面包括_空隙_和_固体颗粒_所占据的面积.渗透流速是_过水断面_上的平均速度,而实际速度是_空隙面积上__的平均速度。 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 测压管水头 ,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 不会相交。 5. 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_水头梯度值_,方向沿着_等水头面_的法线,并指向水头_降低_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坡度。水力坡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分别为_H x ?-?_、H y ?-?_和_H z ?-?_。

6. 渗流运动要素包括_流量Q_、_渗流速度v_、_压强p_和_水头H_等等。 7. 根据地下水渗透速度_矢量方向_与_空间坐标轴__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运动。 8. 达西定律反映了渗流场中的_能量守恒与转换_定律。 9. 渗透率只取决于多孔介质的性质,而与液体的性质无关,渗透率的单位为 cm2或da。 10. 渗透率是表征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而渗透系数是表征岩层透水能力的参数,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主要是岩层颗粒大小以及水的物理性质,随着地下水温度的升高,渗透系数增大。 11. 导水系数是描述含水层出水能力的参数,它是定义在平面一、二维流中的水文地质参数。 12. 均质与非均质岩层是根据_岩石透水性与空间坐标_的关系划分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岩层是根据__岩石透水性与水流方向__关系划分的。 13. 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岩层中是_标量_,在各向异性岩层是__量_。在三维空间中它由_9个分量_组成,在二维流中则由_4个分量_组成。 14. 在各向异性岩层中,水力坡度与渗透速度的方向是_不一致_。 15. 当地下水流斜向通过透水性突变界面时,介质的渗透系数越大,则折射角就越_大_。

基础护理学第12章 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执行给药原则中,下列首要的是 A.遵医嘱给药 B.给药途径要准确 C.给药时间要准确 D.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E.给药过程中要观察疗效 2. 剧毒药及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 A.与内服药分别放置 B.放阴凉处 C.装密封瓶中保存 D.应加锁并专人保管,认真交班 E.应有明显标签 3. 剧毒药瓶上的标签颜色是 A.蓝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E.黄色 4.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 A.氨茶喊 B.苯巴比妥钠 C.泼尼松(强的松) D.胎盘球蛋白 E.青霉素 5.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 口服 B.外敷C吸入 D.皮下注射 E.静脉注射 6.股静脉的穿刺部位为 A.股动脉内侧0.5cm B.股动脉外侧0.5cm C.股神经内侧0.5cm D.股神经外侧0.5cm E.股神经和股动脉之间 7.在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原理中,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的装置是 A.超声波发生器 B.雾化罐透声膜C雾化罐过滤器

D.晶体换能器 E.电子管 8.超声波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水槽内的水温超过多少时应及时调换冷蒸馏水 A. 30℃ B. 40℃ C. 50℃ D. 60℃ E. 0℃ 9.肌内注射时,选用联线法进行体表定位,其注射区域正确的是 A.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B.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C.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D.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后1/3处 10.肌肉小剂量注射选用上臂三角肌时,其注射区是 A.三角肌下缘2~3横指处 B.三角肌上缘2-3横指处 C.上臂内侧,肩峰下2 ~3横指处 D.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E.肱二头肌下缘2~3横指处 11.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现患者局部肿胀、疼痛、试抽有回血,可能的原因是 A.静脉痉挛 B.针头刺人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 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 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 E.针头刺入皮下 12.氧气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应调至 A.0.5L/min B.1-2L/min C.2-4L/min D.6-8L/min E.8~10L/min 13.臀大肌注射时,应避免损伤 A.臀部动脉 B.臀部静脉 C.坐骨神经 D.臀部淋巴 E.骨膜 14.小儿头皮静脉注射,应除外的是 A.贵要静脉 B.耳后静脉 C.额静脉 D.枕静脉 E.颞浅静脉 15.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苜选药物是 A.盐酸异丙嗪 B.去氧肾上腺素C盐酸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16.青霉素皮内注射的剂量是、20~50U

电动力学习题解答2

第二章 静电场 1. 一个半径为R 的电介质球,极化强度为2 /r K r P =,电容率为ε。 (1)计算束缚电荷的体密度和面密度: (2)计算自由电荷体密度; (3)计算球外和球内的电势; (4)求该带电介质球产生的静电场总能量。 解:(1)P ?-?=p ρ2 222/)]/1()/1[()/(r K r r K r K -=??+??-=??-=r r r )(12P P n -?-=p σR K R r r /=?==P e (2))/(00εεεε-=+=P P E D 内 200)/()/(r K f εεεεεερ-=-??=??=P D 内 (3))/(/0εεε-==P D E 内内 r r f r KR r V e e D E 2002 00 )(4d εεεεπερε-= = = ?外 外 r KR r )(d 00εεεε?-= ?=?∞r E 外外 )(ln d d 0 0εε εε?+-= ?+?=??∞r R K R R r r E r E 外内内 (4)???∞-+-=?=R R r r r R K r r r K V W 42200222022202d 4)(21d 4)(21d 21πεεεεπεεεE D 2 0))(1(2εεεεπε-+=K R 2. 在均匀外电场中置入半径为0R 的导体球,试用分离变量法求下列两种情况的电势: (1)导体球上接有电池,使球与地保持电势差0Φ; (2)导体球上带总电荷Q 解:(1)该问题具有轴对称性,对称轴为通过球心沿外电场0E 方向的轴线,取该轴线为 极轴,球心为原点建立球坐标系。 当0R R >时,电势?满足拉普拉斯方程,通解为 ∑++ =n n n n n n P R b R a )(cos )(1 θ? 因为无穷远处 0E E →,)(cos cos 10000θ?θ??RP E R E -=-→ 所以 00?=a ,01E a -=,)2(,0≥=n a n 当 0R R →时,0Φ→? 所以 010 1000)(cos )(cos Φ=+-∑+n n n n P R b P R E θθ? 即: 002010000/, /R E R b R b =Φ=+?

基础护理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执行给药原则中,下列首要的是 A.遵医嘱给药 B.给药途径要准确 C.给药时间要准确 D.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E.给药过程中要观察疗效 2. 剧毒药及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 A.与内服药分别放置 B.放阴凉处 C.装密封瓶中保存 D.应加锁并专人保管,认真交班 E.应有明显标签 3. 剧毒药瓶上的标签颜色是 A.蓝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E.黄色 4.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 A.氨茶喊 B.苯巴比妥钠 C.泼尼松(强的松) D.胎盘球蛋白 E.青霉素 5.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 口服 B.外敷C吸入 D.皮下注射 E.静脉注射 6.股静脉的穿刺部位为 A.股动脉内侧0.5cm B.股动脉外侧0.5cm C.股神经内侧0.5cm D.股神经外侧0.5cm E.股神经和股动脉之间 7.在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原理中,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的装置是 A.超声波发生器 B.雾化罐透声膜C雾化罐过滤器

D.晶体换能器 E.电子管 8.超声波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水槽内的水温超过多少时应及时调换冷蒸馏水 A. 30℃ B. 40℃ C. 50℃ D. 60℃ E. 0℃ 9.肌内注射时,选用联线法进行体表定位,其注射区域正确的是 A.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B.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C.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D.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后1/3处 10.肌肉小剂量注射选用上臂三角肌时,其注射区是 A.三角肌下缘2~3横指处 B.三角肌上缘2-3横指处 C.上臂内侧,肩峰下2 ~3横指处 D.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E.肱二头肌下缘2~3横指处 11.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现患者局部肿胀、疼痛、试抽有回血,可能的原因是 A.静脉痉挛 B.针头刺人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 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 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 E.针头刺入皮下 12.氧气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应调至 A.0.5L/min B.1-2L/min C.2-4L/min D.6-8L/min E.8~10L/min 13.臀大肌注射时,应避免损伤 A.臀部动脉 B.臀部静脉 C.坐骨神经 D.臀部淋巴 E.骨膜 14.小儿头皮静脉注射,应除外的是 A.贵要静脉 B.耳后静脉 C.额静脉 D.枕静脉 E.颞浅静脉 15.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苜选药物是 A.盐酸异丙嗪 B.去氧肾上腺素C盐酸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及答案(1)

《地下水动力学》 习题集 第一章渗流理论基础 二、填空题 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孔隙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在多孔介质中,不连通的或一端封闭的孔隙对地下水运动来说是无效的,但对贮水来说却是有效的。 4. 地下水过水断面包括_空隙_和_固体颗粒_所占据的面积.渗透流速是_过水断面_上的平均速度,而实际速度是_空隙面积上__的平均速度。 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测压管水头,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不会相交。 5. 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_水头梯度值_,方向沿着_等水头面_的法线,并指向水头_降低_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坡度。水力坡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 三个分量分别为_ H x ? - ? _、 H y ? - ? _和_ H z ? - ? _。 6. 渗流运动要素包括_流量Q_、_渗流速度v_、_压强p_和_水头H_等等。 7. 根据地下水渗透速度_矢量方向_与_空间坐标轴__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运动。

8. 达西定律反映了渗流场中的_能量守恒与转换_定律。 9. 渗透率只取决于多孔介质的性质,而与液体的性质无关,渗透率的单位为cm 2或da 。 10. 渗透率是表征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而渗透系数是表征岩层 透水能力 的参数,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主要是岩层颗粒大小以及 水的物理性质 ,随着地下水温度的升高,渗透系数增大 。 11. 导水系数是描述含水层 出水能力 的参数,它是定义在 平面一、二 维流中的水文地质参数。 12. 均质与非均质岩层是根据_岩石透水性与空间坐标_的关系划分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岩层是根据__岩石透水性与水流方向__关系划分的。 13. 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岩层中是_标量_,在各向异性岩层是__张量_。在三维空间中它由_9个分量_组成,在二维流中则由_4个分量_组成。 14. 在各向异性岩层中,水力坡度与渗透速度的方向是_不一致_。 15. 当地下水流斜向通过透水性突变界面时,介质的渗透系数越大,则折射角就越_大_。 16. 地下水流发生折射时必须满足方程_11 22 tan tan K K θθ=_,而水流平行和垂直于突变界面时则_均不发生折射_。 17. 等效含水层的单宽流量q 与各分层单宽流量q i 的关系:当水流平行界面时_1n i i q q ==∑_,当水流垂直于界面时_12n q q q q === =_。 18. 在同一条流线上其流函数等于_常数_,单宽流量等于_零_,流函数的量纲为__2/L T __。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三章习题和答案

、选择 (一)A1型题 1. 住院处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的主要依据是 A. 单位xxB转院证明C门诊病历 D.住院证E公费医疗单 2. 对门诊就诊的患者首先 A. 心理安慰 B.卫生指导C预检分诊 D.査阅病案资料E健康教育 3. 患者床单位不包含以下物品 A. 照明灯 B.床旁桌、床旁椅C输液架 D.呼叫装置E供氧和负压吸引管道 4. 被套式备用床的被头边缘与床头的距离是 A. IOcn B. 15cm D. 25 cm 5.特级护理适用于 A.肝移植患者 B.肾衰竭患者 C. 昏迷患者 D. 择期手术者 E. 年老体弱者 6. 协助患者向平车挪动的順序为 A.上身、臀部、下肢 B.上身、下肢、臀部 C.下肢、臀部、上身

D.臂部、下肢、上身 E.臀部、上身、下肢

7. 护送坐轮椅的患者xx 时应做到 A. 患者的头及背应向后靠 B.轮椅往前傾 C. 拉上手闸 D. 为患者加上安全带 E.护士走在轮椅前面 8. 被套式备用床枕头放置的正确方法为 A.枕套开口背门,横立于床头 B.枕套开口背门,平放于床头 C.枕套开口朝向门,横立于床头 D.枕套开口朝向门,平放于床 头 E. xx立于床头 9. 下列关于患者出院当日的护理项目不正确的是 A.办理出院手续 B.停止病区内的治疗 C. 给予卫生指导 D. 征求患者意见E?铺好暂空床,迎接新患者 10. 协助患者更换卧位不妥的方法是 A.动作轻,不拖拉B?牵引患者放松牵引 C. 手术患者应先检查敷料 D.翻身间隔最长不超过4h E. 带导管者应先将导管放置妥当 11. 护士为乙型肝炎痊愈出院患者提供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嘱咐患者洗澡后换上淸洁衣服,并帮助患者将换下的衣服装好 ,便于带回浆洗B.病室用2%过氧乙酸熏蒸 C. 病室的地面用%--3%氯胺喷洒 D. 家具用% %过氧乙酸擦拭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章冷热疗法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A1 型题 1. 下列影响冷疗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 冷疗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 B. 冷疗效果与面积成正比 C. 冷疗时间与效果成正比 D.不同个体对冷的反应不同 E. 环境温度影响冷效应 2. 为患者进行冷疗时,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A. 20min B. 30min C. 40min D. 5Omin E. 60min 3. 使用烤灯照射创面时, 灯距和照射时间为 A. 30-50cm,20-30min C 50 - 60cm ,20 - 30min E. 20 ~ 30cm 。30 - 40min (二)A2型题 4. 小张因走路不慎导致脚踝扭伤,护士为其应用化学致冷袋冷敷局部, 可维持冷疗的时间为 A. lh B. 2h C. 3h D. 4h E. Sh 5.陈某,女,61 岁。因经常便后出血,经检査患有痔疮,行痔疮手术。术后医 嘱热水坐浴。以下热水坐浴措施中,错误的是 A.浴盆和溶液须无菌 B.操作前需排空膀胱 C.水温控制在50 C左右 6. 患者,男,38 岁,扁桃体摘除术后。护士为其使用冰囊颈部冷敷,以下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D.坐浴后更换敷料 E.坐浴时间15 -20min

A.用水冲去冰块棱角 B.冰块应装满冰袋后,排气并拧紧盖子 C. 使用中如冰块融化,需重新更换 D. 冰袋放人套中后才能使用 E. 冷敷时间不超30min 7. 女,38岁,急性阑尾炎术后2h,意识淸醒,主诉畏寒,T35.9 C。护士为其加盖被服并在足底放置化学加热袋。使用化学加热袋时, 最高温度可达 A. 46 C B. 56 C C. 66 C D. 76 C E. 86 C 8. 患者, 男,35 岁,因颅脑外伤入院, 行甘露醇静脉滴注后, 左上肢出现静脉炎,护士应用硫酸镁进行局部热湿敷, 热湿敷水温应控制在 A. 32-34 C B. 38-41 C C. 43 - 46 C D. 50 - 60 C E.60-70 C 9. 患者,男,30 岁,鼻唇沟处有一感染化脓灶, 以下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肌内注射抗生素 B. 口服抗生素 C.局部换药处理 D. 局部湿热敷 E. 局部涂抗生素药膏 10. 李先生,35 岁,左侧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与肿胀,早期应 A、冷热交替敷 B.局部按摩C.冷湿敷 D. 热湿敷 E.松节油涂擦 11. 张女士,50 岁。腹痛难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 询问病史 B. 使用热水袋减轻疼痛 D.通知医生 E.病情监测(三)(12-14 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52岁,发热待查入院,T 39.8 C ,护士遵医嘱为其乙醇拭浴。 12. 乙醇擦浴前, 先置冰袋于头部, 其目的是 A. 防止反射性心率减慢 B. 降低头部温度 C. 增加局部血流 D.防止脑水肿 E.防止颅内压升高

电动力学习题解答

第五章 电磁波的辐射 1. 若把麦克斯韦方程租的所有矢量都分解为无旋的(纵场)和无散的(横场)两部分,写出E 和B 的这两部分在真空中所满足的方程式,并证明电场的无旋部分对应于库仑场。 解:真空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t ?-?=??/B E , (1) 0/ερ=??E , (2) t ??+=??/000E J B εμμ, (3) 0=??B (4) 如果把方程组中所有矢量都分解为无旋的纵场和无散的横场,并分别用角标L 和T 表示,则:由于0=??B ,所以B 本身就是无散场,没有纵场分量,即 0=L B ,T B B =; T L E E E +=,0=??L E ,0=??T E ; T L J J J +=,0=??L J ,0=??T J ; 由(1)得:t T T T L ?-?=??=+??/)(B E E E (5) 由(2)得:0/)(ερ=??=+??L T L E E E (6) 由(3)得:t L L T L T ?+?++=??/)()(000E E J J B εμμ )/()/(000000t t T T L L ??++??+=E J E J εμμεμμ (7) 由电荷守恒定律t ?-?=??/ρJ 得:)/(/0t t L L ???-?=?-?=??E J ερ 又因为 )/(00t L L ???-?==??E J ε,所以 t L L ??-=/0E J ε,即 0/0=??+t L L E J ε (8) (7)式简化为t T T T ??+=??/000E J B εμμ (9) 所以麦克斯韦方程租的新表示方法为: ????? ????=??+==????+=???-?=??0 /0///00 000t t t L L L L T T T T T E J B E E J B B E εερεμμ (10) 由0=??L E 引入标势?,?-?=L E ,代入0/ερ=??L E 得, 02/ερ?-=? 上式的解就是静止电荷在真空中产生的电势分布,所以L E 对应静止电荷产生的库仑场。 2. 证明在线性各向同性均匀非导电介质中,若0=ρ,0=J ,则E 和B 可完全由矢势A 决定。若取0=?,这时A 满足哪两个方程 解:在线性各向同性均匀非导电介质中,若0=ρ,0=J ,则麦氏方程表示为: t ?-?=??/B E (1) t ??=??/D H (2) 0=??D (3) 0=??B (4)

基础护理学课后答案

基础护理学课后答案 【篇一:《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xt>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一 . 单选题 1. 可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的溶液是:d a. 浓缩白蛋白 b. 右旋糖酐 c. 血浆 d. 晶体溶液 e. 全血 2. 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血压的溶液是:e a.5% 葡萄糖 b.10% 葡萄糖 c.0.9% 氯化钠 d. 林格氏液 e. 低分子右旋糖酐 3. 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c a. 过敏反应 b. 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c. 发热反应 d. 空气栓塞 e. 静脉炎 4. 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是:d a. 过敏反应 b. 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c. 发热反应 d. 空气栓塞 e. 静脉炎 5. 输血的主要适应症是:d a. 贫血 b. 低蛋白血症 c. 严重的感染 d. 大出血 e. 凝血异常 6. 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e a. 血液加热 b. 细菌污染 c. 剧烈振荡 d. 血液储存过久 e. 输入异型血 7. 从早上 9 点开始输液,液体总量为 1500ml ,输液速度为 60 滴 / 分,其输液结束的时间应是:b a.15 时 b.15 时 15 分 c.15 时 30 分 d.15 时 45 分 e.16 时 8. 从早上 9 点开始输液,若使 1000ml 液体在 5小时内滴完,输液速度为每分钟:c a.40 滴 b.45 滴 c.50 滴 d.55 滴 e.60 滴 9. 输液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是:d a. 咳嗽、呼吸困难 b. 心慌、恶心、呕吐 c. 紫绀、烦躁不安 d. 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性痰、气促、胸闷 e. 胸闷、心悸伴呼吸困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