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作品赏析新古典主义

文学作品赏析新古典主义

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法国新古典主义美

古典主义(法语:Le Classicisme 英语:Western classical),形成并繁盛于17世纪的法国,从古希腊罗马文化里面吸取艺术形式和题材,主张拥护中央集权,尊崇王权,歌颂

义风格以冷静、克制、均衡为特点,常常选取宗教和古典历史主题,构思复杂深奥,它反对

新古典主义出现于法国大革命前夜。18世纪初,法国的传统封建贵族仍然把持着国家政权,他们掌控着政治、经济、艺术界,流行精致的洛可可风格。但是,资产阶级在此时逐渐壮大,他们对政治经济环境开始感到不满,逐渐在政治上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伴随着革命的热情,新古典主义慢慢显露。新古典主义被罗伯斯庇尔等革命领袖在掌权后定为新政权的官方艺术风格,不过这里的古典主义已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的古典主义。虽然还是如同古典主义一般以古希腊和古罗马题材为典范和样板,但表现和宣扬的内容核心却变成了体现革命精神和维护共和政体,它“以希腊为典范的旗帜”,追求古典文化和英雄精神。

文学批评由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转变

文学批评由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转变 由美国康奈尔大学M.H.Abrams教授撰写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以下简称《镜与灯》)出版于1957年,被公认为西方文艺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着作。以构建可以统贯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文艺理论体系的范式开始,Abrams教授明确提出了以文学批评四要素:世界、欣赏者、艺术家和作品为基础组成的范式体系。在这个着名而影响深远的体系当中,“作品”作为论述对象,被置于中心地位,与其他三个要素分别构成“作品——世界”“作品——欣赏者”“作品——艺术家”三种关系。据此,Abrams把自古希腊时代至浪漫主义时期的文艺批评理论归纳为“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三种学说,使读者对这一时期的西方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史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总的来说,从一开始一直到19世纪初,批评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这样描述:先是模仿说,由柏拉图首创,到亚里士多德已经做了一些修改;继而是实用说,它始于古希腊罗马时期修辞学写作诗法的合并,一直延续到几乎整个十八世纪;再到英国浪漫主义批评(以及较早的德国)表现说。” 在序言中Abrams提到了使用“镜与灯”这两个批评术语中典型隐喻的目的:“本书的书名把两个常见而相对的用来形容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另一个则把心灵比作一种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前者概括了从柏拉图到18世纪的主要美学思想特征,而后者则是浪漫主义关于诗人心灵的主导观念。[……]从新古典主义批评到浪漫主义批评的变迁,可以初步表述为批评术语中典型隐喻的根本变化。”Abrams认为,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取代风靡整个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成为主流批评思潮,这一变迁意义极其重大,因为这是两千年批评传统中,西方文艺理论首次将风向标指向艺术家自身。从柏拉图到18世纪新古典主义批评,主流理论主要着眼于论证作品与世界,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即主要被统筹在模仿说和实用说的范畴之下。而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可以被看作是英国批评理论中模仿说和实用说被表现说取代的标志。表现说被比作灯,这一学说认为,艺术家心灵犹如灯光一样向外部投射,由此创作出艺术品。艺术品(诗歌)必须忠实于“人类情感”而非外部对象,艺术品的本质是艺术家心灵世界的外化。虽然主流浪漫主义理论家们在诸多方面意见不一,然而在理论批评方向即认为艺术是作家内心的反映,这点

第二节 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

西方文论-中国人民大学精品课程?首页 ?课程简介 ?教学团队 ?教学内容 o教学大纲 o课程讲义 o课后习题 o期末考试 ?教学手段 o教学导引 o问题解答 o教学交流 o师生互动 o相关批评术语 ?教学条件 o教材及参考书 o教学材料 o教师文库 o相关网站 ?教学成果 o现场教学 o教改研究 o课程评价 第二节 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 一、布瓦洛及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论的源流 在《六个概念的历史》(History of Six Ideas,中译本为《西方美学概念史》)一书中,波兰学者塔塔科维茨归纳出70多个“永恒的美学论题”,作为对各个时代、各种不同思想的基本描述。关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塔塔科维茨认为包括这样一些内容:普桑的论题是关于“透视”的视觉理论,拉辛的论题是将“或然性”、“像真性”视为摹仿性艺术的最高特征,布瓦洛的论题是以“规则性”作为艺术的普遍条件,笛卡尔的论题即是智者学派以来的“主观论”,休谟的论题是晚期希腊怀疑主义的延续,莱辛的论题则继承了古希腊至古罗马时代关于诗与画之关系的讨论。 塔塔科维茨的归纳似乎相当清晰,但是这样的“清晰”是来自“简化”,而这样的“简化”常常意味着“错误”。在许多表面上相似的论题之中,推论过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省略掉推论的过程,被抽象出来的论题可能根本无法说明作者的思想,从而也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作为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基本标志的17世纪法国和布瓦洛(Boileau,1636-1711)本人,当然也可以用一种相当简约的方式加以读解。因此一般认为,

新古典主义思潮的政治背景在于君主专制制度,其思想基础在于笛卡尔所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其艺术倾向则被概括为“拥护王权、崇尚理性、尊奉古人”等等。 至于布瓦洛《诗的艺术》、《书简诗》及其新古典主义的三原则,可以找到非常清晰的关联和线索,即:从“理性的原则”、“自然的原则”和“道德的原则” 推至布瓦洛的“美即真”、“真即自然”、“自然即人性”以及“自然即古典”的循环。 “理性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布瓦洛关于“美即真”的命题。“只有真的才是美的,只有真的才可爱,真应该统治一切,虚构也不是例外。”这一点在后来的浪漫主义文论中遭到了全面的颠覆,但是在17-18世纪,特别是在法国,“像真性”或者“逼真”的要求却是相当普遍的。正如布瓦洛所说:“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 “自然的原则”是对“理性”之“真”的进一步解说。“美”的创造是通过“真”的追求,而“真”的也就是“自然”的。“惟有自然是真实,……在一切事物中,人们喜爱的只有自然。”那么“自然”是什么?在布瓦洛的描述中,“自然”其实就在于“人性”:“作家啊,……你们唯一钻研的就该是自然人性”。但是“人性”实际上被布瓦洛概括为以往戏剧实践中的几种普遍的性格类型,比如阿迦门农的“骄蹇而自私”、伊尼对天神的“敬畏”、青年人的“躁急”、中年人的“成熟”、老年人的“抑郁”以及“老实”、“荒唐”、“糊涂”、“吃醋”等等。所以“摹仿自然”的最直接方式,也许就是“摹仿古人”,从而又有所谓的“自然即古典”——这同贺拉斯将“摹仿”转换为“借鉴”的思路完全一致。 从“自然”追索到“人性”和古人的典范,必然涉及诗人的人格修养和作品的道德要求。因此布瓦洛的“道德的原则”,一方面强调“著名的作品载着古圣的心传,……利用诗向人类心灵输灌”;另一方面是主张“有德的作家具有无邪的诗品;……要爱道德,使灵魂得到修养”等等。 对布瓦洛而言,上述的主张之间的关联是可以自圆的:求“美”先要求“真”,求“真”便是求“自然”,对“真”而言的“自然”体现于“人性”,“人性” 的最佳表达则是“古典”的作品,而回到对“古典”创作的学习和借鉴,也就实现了新古典主义所要追求的“道德”之“美”。 如果这样大致概括布瓦洛及其代表的新古典主义文论,那么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贺拉斯以来的古典主义传统,其中似乎也无所谓“新”。而在布瓦洛之后,18世纪的西方文论仍然体现着类似的观念,按照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的说法:18世纪的伏尔泰是“法国古典主义后期最优秀的代表”,狄德罗、莱辛等等也都是“用新名词来重新阐释古典主义”。韦勒克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根据,是因为他认为新古典主义文论就是要为文学批评建立一种完整、系统的理性框架;而直到18世纪,西方文论的主流并没有脱离这一传统。 进而言之,我们或许可以从贺拉斯的古典主义和布瓦洛的新古典主义当中看到一种共同的倾向,即:他们都为文学艺术设定了两种基本目的——“写实”的和“道德”的目的;这两种目的在文学理论上的落实,便是要为创作建立一套理性的规则。这可能是各种“古典主义”的共同特征。

《墓园挽歌》简析

《墓园挽歌》简析 [摘要] 《墓园挽歌》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美的诗歌之一,是18世纪英国伤感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全诗共128行,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贫苦不公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淳朴本质的赞扬。本文试图从其作者、创作背景、文学特点及诗词解读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之作。 [关键词] 墓园挽歌托马斯.格雷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墓园挽歌》是其作者托马斯.格雷历经了八年时间创造的经典之作。该诗创作于1742年,其时托马斯.格雷的好友理查德•韦斯特刚去世不久。因此,整个诗篇弥漫着伤感的愁绪,是伤感主义的代表之作。然而,作为一篇被世人传诵的经典之作,其对逝者的缅怀不仅仅限于某一人身上。诗中诗人流连于黄昏中的乡村墓园,所见的是一座座平民的墓穴。让诗人想要去缅怀的不是显赫的权贵,而是对权贵、虚荣、奢华的蔑视和对那些普普通通的社会底层平民的同情和赞扬,体现了托马斯.格雷的民主情怀。该诗以严谨的构思、精美的格式、老练且富于典故的风格、自选的措辞以及变形的词序广为传唱,堪称英国最著名的抒情诗。被认为是英国十八世纪乃至英国文学史上最好的诗歌之一。 《墓园挽歌》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着这样重要的地位,受到文学评论家的青睐,主要是因为“第一,它凝聚了一个时期中的某种社会情绪;其次,它有比较完整的形式表达了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革新旧传统的问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一、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墓园挽歌》的作者托马斯.格雷(1716~1771)是英国18世界重要诗人之一,也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西欧掀起的文学运动——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浪漫主义文学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描写及歌颂大自然,体现对自然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渴望。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浪漫主义文学的这一主旨在格雷的《墓园挽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出生于伦敦一个普通经纪人家庭的格雷的一生可谓是中规中矩,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并于1768年开始在剑桥大学教授历史和当代语言。尽管格雷是18世纪享有盛名的诗人之一,但相对其他的诗人,格雷一生的诗词并不多,仅有十余首传世。格雷写作十分谨慎、极为斟酌用词,注重形式和诗句的完美,诗歌外观精美,诗意复杂间接,人工雕琢的迹象十分明显。也正是因为格雷的严谨和自律成就了《墓园挽歌》在结构、措辞、语音、意象、意境等方面都的完美体现和和谐统一,使《墓园挽歌》以严谨的构思,精美的格式,老练且富于典故的风格,自选的措辞和多变的词序成为广为传唱的佳作,堪称是英国18世纪乃至整个英国文学史上最精致,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 二、创作背景及文学特点

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的简介及特点-------- 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或文艺流派。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中吸取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被称为“古典主义”。 从17世纪初起,法国诗人马莱伯等为反对一切方言与俚语,确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规范做了大量工作。诗人梅莱在悲剧《索福尼斯贝》中,最早实现了意大利学者提出的三一律原则,即一个情节线索、一天时间和一个地点。这是古典主义剧作家创作的基本准则。法国文艺理论家N.布瓦洛的《诗艺》是一部具有古典主义文艺宣言性质的重要论著,依据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提出理性至上的美学原则。 古典主义在法国的代表人物---------- 文学中的代表者有高乃依、拉辛、布瓦洛、莫里哀、拉封丹等; 绘画的代表者有普桑、勒布朗、大卫等; 建筑中的代表者有芒萨尔、勒诺特尔等。 他们在政治上拥护王权,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民族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塑造了为崇高社会理想而服务的人物典型;他们的创作基本上为宫廷服务,对民间文学采取轻视态度。古典主义由于过分强调理性主义、普遍性和情节的集中、单一,往往忽视个性,突出类型,不少作品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新古典主义-------- ?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在建筑上的表现------在建筑方面,最著名的就是杰佛逊设计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除了维吉尼亚大学外,杰佛逊连住家都是自己亲手设计的。 ?

9新古典主义文论(第九讲)1

新古典主义文论 一.新古典主义概念 新古典主义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形成的一种文学思潮和艺术理论。它发源于17世纪的法国,而布瓦洛《诗的艺术》正是这种思潮和理论的全面系统的总结。 17世纪的西欧,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进一步强大的时期,也是趋向没落的封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强化王权的时期。封建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腐朽生活,不得不依靠新兴的资产阶级的钱袋,而新兴的资产阶级由于本身的力量还不够,寄希望于开明的君主,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条件。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处于既斗争又妥协、势均力敌的状态,但政权仍然掌握在封建贵族手里。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强化封建王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秩序和理性,与此同时在文论上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的理论体系,于是便出现了新古典主义。 所谓“新”古典主义,就是因为它是在17世纪的“新”时代产生的,以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古典主义文论思想为依据;而且,它以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强调“先天观念”,认为人类先天就有辨别真伪美丑的能力,理性高于一切,理性是判断一切的准则,这相对于中世纪对上帝至高无上地位的强调和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彰显而言,也有其“新”的特征。唯理主义是17世纪法国的主导哲学思想,核心是崇拜理性而轻视感性和情感,它认为人世间存在着一种普遍永恒的人性,即天赋的良知,也就是理性,每个人都应该唯理性是从。唯理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作为文艺复兴时期高扬人性的继续和发展,作为科学进步的产物,以理性反对宗教迷信,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历史要求,但唯理主义的形而上学性质又适应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秩序和法则的需要,成为一股思潮,这股思潮反映在文艺上,就强调以理性为文艺立法,以此来整顿文艺复兴以来的“混乱”的文艺状况。 以上就是新古典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这种背景,模塑了它的特征。 从总体上看,新古典主义的特征表现在∶崇尚理性,主张摹仿自然,拥护王权,鼓吹规范化。新古典主义的这些文论主张,往往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加以强制推行。1635年法国成立的法兰西学院,就是推行新古典主义文化政策和文艺原则的官方机构。新古典主义主要出现在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和“王朝复辟”时期的英国,德国由于当时还未形成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没有发展起来,因而德国的古典主义有其自身的特点,为后来形成“德国古典美学”准备了条件。

古典文学赏析必看掌握这些技巧轻松读懂经典之作

古典文学赏析必看掌握这些技巧轻松读懂经 典之作 古典文学赏析必看掌握这些技巧轻松读懂经典之作 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审 美价值。然而,由于古典文学作品晦涩难懂,许多读者常常感到困惑 和无法融入其中。本文将分享一些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技巧,帮助读 者轻松地读懂经典之作。 一、了解背景知识 要深入理解古典文学作品,首先需要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 的生平背景。时代背景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风貌等方面,而作者的生平背景则涉及到其学识修养、人生经历等。通过了解 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学作品的表达意图以及其中蕴 含的思想内涵。 二、研究文本结构与批注 古典文学作品常常采用特定的文本结构,例如章回小说、对仗诗等。在阅读古典小说时,我们可以注意章回之间的衔接关系,把握故事情 节的发展。对于诗歌作品,可以关注其韵律与格律,领悟其中蕴含的 意境。此外,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会附有注释和批注,可以参考这些注 释来理解生僻词汇或典故的含义。 三、把握人物形象与心理活动

古典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形象深刻的人物。通过对人 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思想、行为以及与其他人 物的关系。此外,要注意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他们的情感变化 和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四、解读古文的修辞手法 古典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例如夸张、对比、 借代等。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理解作品的意义和美感至关 重要。通过仔细品味古文的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想要 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五、参考权威解读和研究成果 古典文学作品经过了千百年的研究与传承,有许多权威解读和研究 成果可供参考。我们可以阅读相关的权威著作和学术论文,借鉴专家 学者的解读观点和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理解 古典文学作品,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其意义和价值。 六、注重阅读体验与欣赏 在赏析古典文学作品时,我们要注重阅读体验与欣赏。古典文学作 品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欣赏古文的优美 句法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享受到阅读带来的愉悦和启发。 总结起来,要轻松读懂古典文学经典之作,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背景 知识、研究文本结构与批注、把握人物形象与心理活动、解读古文的 修辞手法、参考权威解读和研究成果,以及注重阅读体验与欣赏。只

(整理)西方艺术史:理性、明晰的新古典主义(上)

西方艺术史:理性、明晰的新古典主义(上) 作者:春华 “古典”(classic,classism)一词,含有传统的、典范的意涵,通常是指来源于古代希腊、罗马艺术美的价值或风格。最早用于文学,十七世纪以后才运用在美术上,当时的学院普遍认为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已为未来立下典范,如文艺复兴也是受到古艺术的启发,才从中世纪的不成熟走向艺术的鼎盛。所以“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都是指受古希腊、罗马文学、美术、建筑等艺术影响的思潮和美的风格,其特征在追求完美与永恒的价值,强调理性、秩序、明晰,形式上偏好结构的单纯、平衡与比例的整体和谐;精神上则崇尚尊严、高贵、平和等内敛性质。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在十八世纪中叶兴起于罗马,风潮所至,涵盖绘画、雕刻、建筑、文学、戏剧和音乐等不同领域,甚至连陶器、家俱、纺织品等工艺,都受到影响。究其成因则有天时、地利环境和人文制度等条件,如庞贝等古城出土引发的“仿古”热潮、美学家温克尔曼对古典精神的推崇,在学院制度中艺术的传承和后来拿破仑的大力倡导等等,都是促使新古典主义高度发展的重大因素。 ㄧ、新古典主义兴起的背景概述 (ㄧ)、庞贝等古城出土引发研究热潮 十八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两个古罗马城赫克拉宁(Herculaneum 于一七三八年)与庞贝(Pompeii于一七四八年)相继被挖掘出来,引发各界研究古代文化热潮。 庞贝城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Naples)东南,西临那不勒斯湾,北靠维苏威(Vesuvius)火山。这座城市始于西元前八世纪前叶腓尼基人的开发,到了

西元前七世纪,希腊人赶走腓尼基人继续统治,到被纳入罗马属地、西元前八十七年成为罗马的自治城市,人口约两万。西元六十三年,维苏威火山发生过强烈地震。正当庞贝居民由震灾逐渐恢复之时,七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中午,维苏威火山又突然喷发,熔岩落地时凝固成石块,覆盖火山附近地面,岩浆奔流,所经之处尽成焦土;接着又下暴雨,挟带着石块和火山灰泥流,将庞贝城整个埋没。 一千多年来,庞贝城逐渐被遗忘在维苏威山脚五至六公尺深的地下。历史学者在查阅罗马古书时,知道有个庞贝古城,但难以知晓它的遗址。一五九九年,建筑师封塔纳(Fontana)在建造、挖掘水道工程时,发现了庞贝遗迹;十八世纪初,意大利农民在维苏威火山西南八公里处修筑水渠时,曾挖出一些古罗马的钱币,以及雕琢过的大理石碎块;一七三八年,与庞贝同样遭遇的古城—赫克拉宁,被发掘出来;一七四八年,人们在附近挖出一块刻有“庞贝”字样的石块后,庞贝被重新发现,同时开始正式挖掘。持续至一八六○年,由考古学家指挥领导,对庞贝古城進行有系统、大规模的挖掘工程之后,使整座庞贝古城得以重见天日。 庞贝城内面积1.8平方公里,石砌城墙四周长4.8公里,设有七座城门。被挖掘出来的物品,皆显示深受古希腊文化影响。而希腊人于此地,所曾留下的建设与文化影响,亦可由城内壁画得知。这些壁画和遗迹,除了显示出当时罗马帝国的发达富裕,工艺精美成熟之外,却也深刻反映了人们沉溺酒色、骄奢淫靡的风气。庞贝不是逐渐没落废弃的城市,而是突发的天灾瞬间摧毁的昨日繁华。遗迹中保留了当时的真实景况,包括人们死前的逃命挣扎……如此惨烈的景象仿佛上天给人“道德沉沦招致天谴”最真实的警示。

新古典主义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和启示

新古典主义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和启示 新古典主义是一种流行于18世纪欧洲的艺术运动,其通过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与现代审美标准相结合来表达对古典文化的追溯与热爱,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再现与延续。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7世纪)是欧洲艺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复兴与发展对当今社会仍然产生着深远影响。而新古典主义的出现则是对文艺复兴的一种“再评价”,在文化层面上继承并发扬其艺术理念与审美标准,从而对后继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探讨新古典主义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及其对艺术的启示。 一、对文艺复兴的再现与延续 文艺复兴将传统的宗教艺术与古典文化相结合,倡导人本主义、个性主义,主张人类应该追求人本身的完善。而新古典主义的出现则是一种对文艺复兴的一种“再评价”,试图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念与审美标准进行继承与延续。 新古典主义强调回归古希腊罗马艺术的传统,提倡纯粹性、和谐性以及“大美”的理念。艺术应当始终追求真善美,面对真正的文学艺术作品,而不是被社会习俗所束缚,从而强调了作品内部的秩序感。 新古典主义的延续与复兴,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得到了铭刻在人类文化史上的永恒展示,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赋予了人类文化更丰富的内涵与样式。 二、对当代艺术的启示 传统文化是人类的宝库,新古典主义的延续与发扬,为当代艺术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提供了启示。

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山水画正是体现了这种观念。新古典主义强调艺术作品的纯粹性与和谐性,而中国山水画在色彩、意境、态势上均能体现这种美学标准。因此,结合新古典主义的美学理念,可以将山水画在当代艺术上进行再评价,并进一步发挥其文化价值。 此外,新古典主义所强调的道德伦理观也能够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一个良好价值观的基础。当代艺术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如何“应对传统,与时代同行”,新古典主义具有很好的哲学借鉴和思想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三、新古典主义的局限性 新古典主义强调回归古典传统,符合当时欧洲社会对“古典主义”审美标准的期望。然而,其追求纯粹和谐美的立场并非所有时期的社会都接受,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被批判、质疑。例如,在19世纪后期,艺术家们开始关注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探索,强调情感表达和社会批判,与新古典主义相反。 此外,新古典主义也容易被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所滥用,并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因此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民族、种族对美学的体现会出现差异。而新古典主义的这种纯粹性和和谐美的追求,也可能会使人们忽视各个社会层面的多样性和不完美性。 总之,新古典主义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环境下的审美观念,其体现的美学标准和哲学观念可以启发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但对于当今多元化社会的艺术发展仍需保持谨慎的态度。

《西方文学理论》 西方文艺理论家库 4.第四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4.3温克尔曼

温克尔曼 温克尔曼〔Winckelmann,1717—1768〕是德国18世纪启蒙主义早期的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家,他打破了新古典主义的传统,由诗转向造型艺术的研究,由崇尚古罗马转向古希腊的研究,从而拓宽了美学研究的领域,成为德国从法国新古典主义向古典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他出生于德国东北部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领地勃兰登堡,父亲是贫困的鞋匠。温克尔曼少年时代就学习勤奋,对古代哲学、历史、文学等极有兴趣。1738年进入哈雷大学学习神学。但他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他也研究英国的自然神学,并从自然神学锋利批评?圣经?及其教义的理论中获得教益。同时,对泛神论也深感兴趣,是一个多神教者,这种思想方式对他本人或我们理解他的理论都是非常重要的。他在1755年发表了论文?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摹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这里已含有他后来在?古代艺术史?里所提出的一些美学观点的雏形。由于这篇论文博得了赞赏,萨克森国王出钱送他到罗马去研究古代艺术。温克尔曼于1764年发表了他的名著?古代艺术史?。 温克尔曼最大的奉献在于,他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第一次认真地研究了古希腊罗马古代艺术的兴衰史,写出了欧洲第一部艺术史专著?古代艺术史?。他以开展的观点看待艺术史,运用实地考察的实物来说明艺术的起源、开展、演变和衰落,认为艺术随时代的变迁、民族的差异、作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风

格。从此,开创了艺术史的研究,特别是以风格来划分艺术史过程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他根据希腊艺术品中呈现出来的美、审美和风格的特征,把希腊艺术史分为四个时期。第一阶段为远古风格,在雕刻家斐狄亚斯〔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艺术还仅在初步尝试阶段,“轮廓刚毅但僵硬,雄伟但不典雅,表现的力破坏了优美。〞这个阶段艺术家的技艺操作的特征是“精细的完善性〞。其次,到了斐狄亚斯时代,希腊艺术就到达了造型艺术的最高阶段,显出“崇高的或雄伟的风格〞,其特征在于纯朴和完整,从僵直、剧烈表现和有棱角的人体部位“转向轮廓的柔和,赋予不自然的姿势和运动以更多的完善和合理性,而显示出来的与其说是知识性,不如说是优美、崇高和宏伟〞。第三阶段是典雅风格。即到了雕刻家普拉克什特〔公元前4世纪〕时代,此时,艺术的技巧已到达高度成熟,艺术才具有“美的风格〞,显现出圆润清秀典雅的特点。在这个阶段的作品里,“心灵似乎通过宁静、流动的外表表现出来,任何时候都不带汹涌澎湃的激情,在描绘痛楚时,剧烈的折磨仍然是隐蔽的,……艺术的哲理性统率着感情。〞第四阶段是模仿者的风格。也就是到了亚力山大时代以后,希腊艺术就失去了过去的蓬勃的朝气和活力,专门从事模仿,把过去不同的风格杂糅在一起,这是文艺在衰颓时期的特点。这时的希腊艺术的特色在于试图用细仔来弥补知识的缺乏,在局部进行精工细雕,显现为“迟钝〞、“细小〞、“平面〞的风格。但是,温克尔曼并未从根本上否认第四阶段,而是认为古代艺术在衰落时期也还保存着好的趣味:“古代艺术一直到它的衰落为止,始终保存着它意识到的自己尊严的美质。〞 温克尔曼的艺术趣味、审美理想和文论观点都留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影响。他主张模仿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作品,认为“无论是就姿势还是就表情来说,希腊艺术杰作的一般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他说,“希腊人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一个伟大的沉挣的灵魂,尽管这灵魂是处在剧烈情感里面;正如海面上尽管是惊涛骇浪,而海底的水还是寂静的一样,希腊艺术家所塑造的形象,在一切剧烈情感中都表现出一种伟大和平衡的心灵〞。以?拉奥孔?雕像群

古典主义文学特点

古典主义文学特点 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 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繁琐的装饰的厌恶, 罗马庞贝遗址的发掘,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新古典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名称,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中叶欧洲的建筑装饰设计界, 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家具设计界。 从法国已经开始,革新派的设计师们已经开始对传统的作品展开改进精简,运用了许 多代莱材料和工艺,但也留存了古典主义作品优雅端庄的优雅气质。这一风格很快获得了 顺利,欧洲各地纷纷效仿,新古典主义自此沦为欧洲家居文化流派中特色独特的关键一支,至今长盛不衰。 文学理论中的定义: 新古典主义就是在古典美学规范下,使用现代一流的工艺技术和崭新材质,再次演绎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具备端庄、典雅、显著的时代特征。古典与现代的轻松融合的新古 典主义风格源于古典时代,却不是仿古、复古,而是尊崇相像。新古典主义风格用精简手法、现代新材料和目沼的工艺技术回去探究传统的内涵,以装饰效果的著重去进一步增强 历史文化底蕴。 古典主义指对古代文学作品和文论的学习发扬。在贺拉斯与朗吉弩斯提出向古代借鉴 的原则之后,后世文学用“古典主义”表达这一思想。17世纪法国的新古典主义创造实践与文艺都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和依据。故有“古典主义”之称。“新”是较之于古罗马的“古典主义”而言的。 起源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一直 延续到19世纪初叶,成为欧洲文学艺术的主要思潮。所谓古典主义,就是以古希腊、罗 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而得名。到了18世纪中叶,庞贝城的发掘,德国学者温克尔曼美学 思想的传播,引起了人们对古典主义的兴趣,古典主义又重新复兴起来,故称新古典主义。 17世纪发生的一个崭新现象。法兰西人做为拉丁民族,就是古罗马的继承人。在政治上罗马帝国始终就是法兰西人心目中的光辉的榜样。“帝国”这个嘹亮的称号就是当时法 国统治阶级所心醉神迷的。他们想要在法兰西的土地上恢复正常和古罗马帝国处于奥古斯 都时代的那种宏大的排场,在文艺上也很想要效仿古罗马的风格。所以说道,法国古典主 义的原型就是拉丁古典主义。 法国的17世纪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这位称霸欧洲的君主不忘建立统一的官方艺坛。为国王及其统治集团服务的艺术,把古代和当时的思想、天主教和世俗的思想兼收并蓄,

《西方文学理论》 文献资料 4.第四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L4.2屈雷顿、蒲柏、约翰生——其他文献引述

一、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 蒲柏?论批评?的保守倾向 然而,英国新古典主义批评中的保守倾向在德莱顿之后不是削弱了,而是强化了。即使从形式上看,蒲柏的((论批评?(An Essay On Criticism,1711)由于摹仿贺拉斯和布瓦洛而采用诗体写成,也说明了这种保守倾向的滋长。虽然蒲柏把自己的论著命名为“论批评〞而不是“论诗艺〞,似乎说明他的忠告首先是针对批评家,其次才是针对诗人的,但就根本精神而言,蒲柏的见解却与他所推崇的那些批评家〔亚理斯多德、贺拉斯、朗吉弩斯和布瓦洛等人)如出一辙。 蒲柏在((论批评))一开篇就指出,批评家的工作与诗人的创作同样不易,同样需要天才、趣味、判断力和学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的失误甚至比创作的错误危害更大:“写作的错误较小,而评判的毛病却多,十个错误的批评针对一个写作的错误;一个愚人只有他自己曝光一次,而诗文中的一个愚人却招致批评中的许多蠢蛋。〞因此,在蒲柏看来,要真正赢得批评家的高贵称号,防止批评中的失误,“就应该认识你自己和你的造诣,认识你的天才、趣味和学问有多高;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而要审慎,划清理智与愚钝的界线〞。 显然,蒲柏的核心思想依然是“摹仿自然〞。在他看来,无论从事诗歌创作,还是从事文学批评,首先就必须忠实于普遍永恒的自然: 首先要追随自然,让你的判断力 以它永远同样正确的标准构成: 正确无误的自然!永远神圣灿烂, 一种清晰的、不变的和普遍的光芒, 以生命、力量和美灌注一切, 它是艺术的源泉,也是艺术的目的和检验。 而“追随自然〞,就意味着诗人的想象和感情必须遵从理性的指引。正如他所说的:“重要的是引导而非鞭策缪斯的骏马,抑制其暴怒而非刺激其速度;那长着双翼的骏马,就像一匹大度的坐骑,一旦你控制其进程,它便愈益显出真正的气概。〞 而要正确地摹仿自然,在蒲柏看来,最便捷的一个方法,就是遵从亚理斯多德和贺拉斯所制订的诗艺规那么。因为这些规那么不仅是从自然中发现的,而且是“条理化的自然〞。举例来说,当初维吉尔构思史诗,除了探寻自然的源泉什么都不屑一顾,最后却发现“自然与荷马原为一体〞,从此他便以古人的规那么指导创作,深知“摹仿自然就是摹仿它们〞。p刮因此,正像贺拉斯、’年劝告罗马作家:“你们应当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一样,蒲柏也这样告诫英国诗人: 你学习和欣赏的应是荷马的作品, 白天阅读它,夜晚沉思它; 由此形成你的判断,引发你的箴言,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特征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a19284481.html,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特征浅析 作者:王玉红 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2期 [摘要]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是英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历史时期,它们的文学特点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也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他们的诗歌一直流传至今。文章通过对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对它们的代表诗人和诗歌的对比,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让读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文学 [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74-02 王玉红(1983-),陕西人,西安外国语大学高职部助教。 众所周知,文学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它的发展必然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其中,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阶级斗争也激励文学的发展。文学的历史使命就是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记载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因此,文学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都深深烙印着时代的特点。英国文学史上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也不例外,它们也是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真实反映。 一、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相同点 新古典主义在英国文学中主要是指1660-1798年这一阶段,即从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去世后,查理二世(Charles Ⅱ,1630-1685)王位复辟开始到1798年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和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共同出版诗集《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1798)为止。英国新古典主义受到了1688年的光荣革命和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革命派分化为两个敌对政党:自由的辉格党和保守的保守党。文学的主题也不可避免地由这些竞争派系的利益所主宰。 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一些公共咖啡馆和众多的私人俱乐部悄然出现在伦敦街头,它们成为了作家们的最爱,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会经常光顾这些咖啡馆。自然地,人们在这里闲聊和讨论的话题就成为作家们文学中的主题。与此同时,私人俱乐部的老板们总是时尚的引领者,他们注重礼仪,从行为举止到穿着打扮,无不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这些也影响到作家们,他们的文学更加强调形式或风格的规范性,像艾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一样创作散文,或是像蒲柏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一样创作诗歌。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一样,也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运动早在18世纪的下半叶就在英国出现了。随着由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柯勒律治

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论的哲学基础

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论的哲学基础 新古典主义文论主要形成于17世纪的法国,其哲学基础主要包括理性主义、古典主义、均衡对称以及道德教化等多个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新古典主义文论的核心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新古典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理性主义强调人类理性的力量和重要性,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理性认识世界,进而理解和解释现实。这种理性主义的观点在文艺创作中体现为对作品内在逻辑和秩序的追求,以及对作品中所展现的人类情感的理性分析和解读。 2.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新古典主义文论的另一个重要哲学基础。古典主义强调古代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认为古代的经典作品是后世创作的典范。在新古典主义文论中,古典主义强调作品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要符合古代戏剧和诗歌的传统,同时要求作家使用清晰、准确、优雅的语言。 3.均衡对称 均衡对称是新古典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均衡对称强调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布局要对称、平衡,以达到美的效果。这种美学原则在文艺创作中体现为对作品整体结构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以及对作品细节的精致雕琢。

4.道德教化 道德教化是新古典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价值观。道德教化强调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宣扬道德伦理,引导读者走向善良和高尚。这种价值观在文艺创作中体现为对道德主题的关注和探讨,以及对正面人性和道德的宣扬和倡导。 综上所述,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论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理性主义、古典主义、均衡对称以及道德教化等多个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新古典主义文论的核心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文学简史 4新古典主义(18世纪)

The Neoclassical Period (18th century) Definitions of literary terms 英语081班汪志超5101108095 1) 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The 18th-century England is known as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or the Age of Reason.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was a progressive intellectual movement which flourished in France & swept through the whole Western Europe at the time. The movement was a furtherance of the Renaissance of the 15th & 16th centuries. Its purpose was to enlighten the whole world with the light of modem philosophical & artistic ideas. The enlighteners celebrated reason or rationality, equality & science. They called for a reference to order, reason & rules & advocated universal education. Famous among the great enlighteners in England were those great writers like John Dryden, Alexander pope & so on. 2) Neoclassicism In England, neoclassicism is initiated by John Dryden, culminated in Alexander Pope and continued by Samuel Johnson. It wa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fire of passions that blazed in the later Renaissance. It found its literary artistic model in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ancient Greek and Latin authors, such as Homer, Virgil, Horace. The neoclassicists have their artistic ideas: order, logic, symmetry, restraint, accuracy, good taste, good sense, decorum and so on. In drama, they follow the Three Unities closely. 1Richard Steele(1672-1729) and Joseph Addison(1672-1719) The Tatler ; The Spectator (the earliest periodicals) 2Samuel Johnson(1709-1784) Samuel Johnson, commonly called Dr. Johnson,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figures of 18th-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He was the last great neoclassicist enlightener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He had a hand in all the different branches of literary activities. He was a poet, dramatist, prose romancer, biographer, essayist, critic, lexicographer & publicist. His major works : poems: "London", & "The vanity of Human Wishes" a romance: The History of Rasselas, Prince of Abyssinia ; a tragedy: Irene hundreds of essays in the two periodicals :The Rambler & The Idler; English dictionary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传记文学双星:Life of Johnson by James Boswell,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e by Elizabeth Cleghon Gaskell 3Alexander pope(1688-1744)poet Pope is one of the fore-most satirists in world literature as well as a great poet. Pope's mock-heroic poem The Rape of the Lock is one of the finest examples of English comic vers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Enlightenment, Pope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introduce rationalism to England. He was the greatest poet of his time. His major works 1). The Rape of the Lock A delightful burlesque of epic poetry, it ridicules the manners of the English nobility. The poem is based on an actual incident in which a young nobleman stole a lock of a lady's hair. 2) An Essay on Criticism His first important work, An Essay on Criticism was a long didactic poem in heroic couplets. In this work, he reflected the neo-classical spirit of the times by advocating good taste, common sense & the adherence to classical rules in writing & criticism. The whole poem is written in a plain style, hardly containing any imagery or eloquence &therefore makes easy reading. 3)The Dunciad Generally considered Pope's best satiric work, The Dunciad goes deep in meaning & works at many levels. Its satire is directed at Dullness in general, & in the course of it all the literary men of the age. Poets mainly who had made Pope's enemies, are held up to ridicule. But the poem is not confined to personal attack. Dullness as reflected in the corruptness of government, social morals, education & even religion, is expertly exposed & satirize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