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母猪流产的几项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96.63 KB
- 文档页数:1
引发母猪流产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主要原因:
1.疾病性:由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或因母猪生殖器疾病及机能障碍,如严重大出血、疼痛、腹泻等,使胎儿或胎膜受到影响而引起流产。
2.饲养不当:由于饲料数量不足和饲料营养价值不全,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E、钙、镁的缺乏,使胎儿营养物质代谢发生障碍或因突然改变饲料配方,使妊娠母猪一时不适应而引起流产。
3.管理不善:母猪因跌摔、碰撞、挤压、踢跳、鞭打、惊吓等,使子宫及胎儿受到冲击震动,或因长期饲养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造成流产。
4.药物性:怀孕母猪服食子宫收缩药、泻药及利尿药等所致。
5.中毒性:因母猪采食发霉、变质饲料,有毒植物、饲料及农药中毒等,均会引起流产。
6.怀孕母猪过肥:过肥母猪的子宫周围沉积的脂肪较多,压迫子宫,造成供血不足等所致。
7.近亲繁殖:公、母猪高度近亲繁殖,致使胚胎生活力下降引起流产。
8.习惯性流产:因母猪前一胎流产后对子宫处理不彻底,引起内分泌机能紊乱等所致。
二、预防措施
母猪怀孕后可根据妊娠各期的营养需求,给予数量足、质量高的饲料;严禁饲喂腐败及冷冻有毒饲料,饲喂要定时定量,防止饥饿、过渴而出现暴饮、暴食;母猪怀孕期要防止挤压、碰撞、跌摔、踢跳、鞭打惊吓;保持栏舍干燥,冬季要保温防寒,夏季要降温防暑;合理选配,防止偷配、乱配和近亲繁殖;对母猪要定期检疫,预防接种和驱虫;对有遗传缺陷和习惯性流产医治无效的母猪要淘汰。
猪布氏杆菌病的病原猪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养猪技术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该病的特征是侵害动物的生殖器官。
引起流产、不育、睾丸炎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
虽然布氏杆菌病主要流行于羊场、牛场,但猪场也要做好该病的防控措施。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布氏杆菌病的病原和猪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
1、病原特征猪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布氏杆菌属中的一些成员。
该属有6个种,即马尔他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林鼠布氏杆菌、绵羊布氏杆菌和犬布氏杆菌‘1]。
每种又分为若干生物型,如羊有3个型,牛有9个型,猪有4个型。
引起猪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是猪布氏杆菌,其他种的布氏杆菌,如马尔他布氏杆菌和流产布氏杆菌也可引起猪发病。
布氏杆菌属是一群革兰氏阴性的球状杆菌或短杆菌,长0.6~1.5μm,宽0. 5~0.7 μm,多单个存在,不形成芽胞和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
以改良的柯氏染色法或其他鉴别染色去染色之后,可表现出特殊的染色反应。
各个种与生物型菌株之间,在形态及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本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
猪布氏杆菌在普通大气环境中能很好生长;马尔他布氏杆菌和流产布氏杆菌在初代分离培养时尚需5%~10%COz才能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宜pH值为6. 6~7.O。
该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需用肝汤、肝琼脂、胰蛋白胨肉汤或特别的布氏杆菌肉汤。
此菌生长缓慢,初代培养常需5~10天,甚至20~30天,方有可见生长。
在肝汤琼脂或胰蛋白胨琼脂上,菌落圆形,光滑、湿润、稍隆起、均质而中央常有细微颗粒;初无色透明,后逐渐浑浊而带灰白甚至灰黄色。
该菌对自然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土壤和水中可存活1~4个月,皮毛上2~4个月,鲜乳中8天,肉食品中约2个月。
在直射阳光下可存活4h。
但其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60℃加热30 min或70℃5min即被杀死,煮沸立即死亡。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黄贵忠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种畜场, 广西扶绥 532100从配种受胎到分娩的过程叫妊娠,是母猪繁殖生产中的关键阶段,饲养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保证母猪受精,怀孕母猪的胚胎与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生产出健壮、生活力强、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同时还要使母猪得到尽快恢复。
虽然我国养猪数量很多,但是生产水平与欧洲和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欧洲先进的养猪场已经能够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27头,而在中国养猪场平均约18头,差距很大,相当于每年少产一窝猪。
1 对于妊娠母猪的诊断分析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诊断母猪妊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诊断初期阶段,诊断能够尽早发现母猪有没有出现受胎的问题,降低空怀率。
在母猪妊娠的中期阶段,经过诊断能够增强保胎方面的工作,在母猪妊娠后期阶段,可以经过诊断预估胎儿数量,方便确定母猪的饲养定额以及进行分群管理。
诊断妊娠母猪的方式就是:第一,按照母猪发情的时间进行判定,母猪发情的时间通常是20 d,假设母猪配种以后21 d没有出现发情的情况,那么就可以判定出母猪处于妊娠时期。
母猪配种以后到第二个发情时间开始的时候,母猪未出现发情症状,那么就表明母猪处在妊娠阶段。
第二,观察母猪的行为以及外部状态改变进行判定,母猪配种以后,假设出现嗜睡以及食欲强等现象,那就说明母猪妊娠。
当母猪配种两个月的过程中,其体态出现改变,例如腹部出现下垂等就可确认母猪妊娠。
2 母猪妊娠饲养管理中的问题和举措母猪妊娠饲养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母猪保胎方面的工作,保证胎儿可以正常发育,防止疾病问题产生,出现流产现象。
2.1 关注卫生环境问题,预防疾病在进行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中,容易出现环境不卫生,导致母猪出现疾病的情况。
因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猪舍的环境干净整洁,确保空气清新,增强疾病预防以及消毒方面的工作。
关注预防母猪乳房炎与生殖道出现感染的现象,预防乙型脑炎以及细小病菌、蓝耳病和感冒等[1]。
母猪流产的诊断与防治
母猪流产是指妊娠期间猪胎儿异常死亡或机体发生异常,使其胎儿早产或自然流产,
增加了养殖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
那么,如何诊断和预防母猪流产呢?
1. 病史询问和病情观察
询问养殖场猪只史、发病时间、频率和流产情况等,以便向兽医提供更多的信息。
病
情观察可以通过查看猪的习惯行为、食欲、精神状态等来判断是否有流产的迹象。
2. 实验室检查
通过对母猪尿液、血液、乳汁进行检测,以确定流产原因、病原体是否感染等,对流
产前的预测及对后期的预防工作有重要意义。
3. 病理学检查
对流产母猪的尸检是诊断流产的最佳方法之一,可确定流产原因,如胎儿死亡、胎盘
异常等,为后期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1. 病原体防制
母猪流产与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养殖场要加强猪的防疫工作。
猪只的免疫力是防治
病害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养殖阶段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使猪只的免疫力能得
到提高。
2. 饮食保健
养殖场应对母猪的饲养和营养管理加强,合理配合饲料和草料,保证猪只每天的营养
需要,降低免疫系统的负担,提高免疫系统的反应力和抗病力,减少母猪流产的机率。
3. 环境控制
母猪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免疫力、抗病力和体质素质。
故加强母猪舒适性环境建设,保持温度、湿度、通风等,预防针对季节性疾病病原体的侵入,减少母猪受到的压力,降低其流产风险。
总之,对于养殖场来说,预防母猪流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对于猪群的健康和养
殖效益有利。
在实际养殖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阶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母
猪的健康水平和免疫力,尽可能地降低母猪流产的发生率。
母猪配种后如何保胎?要注意什么?母猪配种后如何保胎?1、母猪配种后9~13天和分娩前21天易流产,应特别加强保胎措施,尽量供给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丰富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切忌饲喂冰冻、霉烂变质的饲料。
2、怀孕母猪尽量避免机械性刺激,如拥挤、咬架、滑倒、鞭打、惊吓等。
3、猪场配种要详细的记录,避免近亲繁殖。
4、猪场内要搞疫病防治工作,特别是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布氏杆菌病等疾病的预防,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5、有流产先兆者,要立即注射黄体酮15~25mg,并内服镇静剂来安胎。
怀孕母猪保胎注意事项做好母猪保胎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母猪膘情防止流产。
怀孕母猪膘情,不要过肥过瘦。
过肥子宫沉积脂肪多,阻碍胎儿生长发育,易造成生产时难产,增加死亡几率。
母猪过瘦营养不良供给胎儿营养不足,不能使胎儿正常发育,胎儿瘦弱,生产后抵抗能力低。
因此,母猪膘情在八九成膘为宜。
2、妊娠母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5~21℃,湿度为45%~65%,应注意防寒防暑;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备,保证猪舍内部空气清新;圈舍地面应平整、干燥、清洁,并保持冬暖夏凉;粪便应及时清理,积肥坑要浅,上下坑的坡度不要太陡;圈舍应保持寂静。
3、饲养员对妊娠母猪要态度温柔有耐心,要每天察看母猪的采食、饮水、躺卧、粪尿和精神状态;要时常刷拭猪体保持其皮肤清洁,可时常抚摸腹部以有利于保胎;应避免母猪簇拥、打滑、跌倒,严禁惊吓、打骂,防止机械性流产。
母猪在妊娠中后期应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和保障胎儿的生长发育,运动应在产前1周停止。
4、妊娠母猪的营养母猪妊娠后的合成代谢显然提高,整个妊娠期体重可增添25~35kg,妊娠母猪对饲料营养的利用率可比空怀母猪增添9.2%~18.1%。
研究表明母猪妊娠后的头40天,胎儿的增重只相当于其初生分量的1%;妊娠后的第41~80天,胎儿的增重为其初生重的20%;妊娠后的第81~114天,胎儿的增重超过其初生重的60%~70%。
母猪月流产率标准
母猪的流产率标准会因养殖环境和养殖方式等因素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母猪的流产率在2%左右,但也可能因营养、疾病、管理等不同因素而有所波动。
如果养殖场有100头母猪,其中10头流产,那么流产率就是10%(10头÷100头×100%)。
如果想要控制母猪的流产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营养管理:母猪在怀孕期间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膳食必须丰富、均衡,能够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
特别是矿物质和维生素,它们的供应不足很容易导致流产。
2. 疾病防治:流产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因此,要预防流产,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和防治。
例如,预防猪瘟病毒感染和蓝耳病毒感染等。
3. 管理:提供适宜的环境,保持饮水和饲料的卫生管理,避免饮水和饲料受到外界污染,减少母猪受到疾病的影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更专业的解答,请咨询养殖专家或查阅养殖专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