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水和油的小秘密》教案模板范文
- 格式:docx
- 大小:14.78 KB
- 文档页数:3
大班科学活动水和油的小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科学活动,学生将能够:•理解水和油的不溶性及其原因•观察、探究水和油的物理性质•进行简单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2. 教学过程2.1 导入活动在教室展示一瓶水和一瓶油,并让学生描述它们长什么样子。
引导学生发现两瓶液体中的区别。
2.2 观察实验1.分别倒入两个容器中适量的水和油,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
询问学生有没有发现它们混合在一起后有什么不同?2.让学生进行实验:将水和油混合在一起,观察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它们并不能混合在一起。
2.3 进一步探究1.分别借助放大镜观察水和油的分子结构,并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2.提问:“你们是否曾经在做饭时,因为往锅里倒了水而使油被溅得到处都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和油不能混合在一起?3.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往水中加点洗涤剂会发生什么?”,让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它们是否混合在一起。
2.4 合成总结让学生回忆本节科学活动的内容,并总结概括水和油不能混合在一起的原因。
3. 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确定时要细化具体,这样能帮助教师明确教学路径和重点。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理解水和油不溶性的原因。
同时,通过问题导入与解答引导学生思考,提升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实验过程中,将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既让学生感到身边的世界充满了知识,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在提问和回答评价时要避免使用过于板正刻板的语言,应该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并给予肯定的评价。
油和水的秘密揭晓: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引言油和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大家都知道它们不能混在一起,但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油和水背后的科学秘密。
探究过程一、小实验:油和水的分层现象我们首先可以进行一个小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1、一个透明的水杯2、饮用水3、食用油4、有颜色的彩色胶纸5、家用小勺操作步骤:1、在透明水杯中注入一些水,大约半杯即可。
2、在水的上面缓慢地倒入小勺油,不需要太多。
3、观察油和水之间的变化。
可以看到,油和水分开了,油漂在水的上面,形成两层。
4、用有颜色的彩色胶纸覆盖在水杯的边缘,这样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水和油分开的现象。
解释:油和水之所以不能混合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密度不同。
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漂浮在水的上面。
这种现象叫做“相溶度不相容”,也是油和水无法混合的原因。
二、小实验:水在油上的效果我们可以进行另外一个小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1、一个透明的水杯2、食用油3、有颜色的染色剂(如草莓汁)4、家用小勺操作步骤:1、在透明水杯中注入一些食用油,大约1/3的数量即可。
2、在油的下面缓慢地倒入小勺染色剂,直到它覆盖了油的表面。
3、观察油和染色剂之间的变化。
可以看到,染色剂表面形成了一个水珠,而且它不会混合在油中。
4、可以使用棉花棒将水珠从染色剂表面移开,观察它在移动的过程中的变化。
解释:染色剂是水性的,所以它不能和油混合在一起,但是它可以在油的表面形成一个水珠。
这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很强,它可以让水形成一个平面上的液体。
当水落在油的表面时,它因为张力的作用而形成了一个球状的液体,而且也不会混合在油中。
三、小实验:洗碗液和牛奶混合的变化我们可以进行另外一个小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1、一个透明的水杯2、牛奶3、洗碗液4、有颜色的彩色胶纸5、家用小勺操作步骤:1、在透明水杯中注入一些牛奶,大约半杯即可。
2、在牛奶里加入一小勺洗碗液。
3、观察牛奶和洗碗液之间的变化。
【导语】油和⽔是⽇常⽣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混在⼀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活动⽬标: 1、观察⽔和油混合时互不相溶的现象,激发探索的兴趣。
2、了解哪些物品可以去除油渍,开拓幼⼉的视野。
活动重点: 幼⼉动⼿操作并得出结论:⽔和油是互不相溶的。
活动难点: 幼⼉能在试验中操作,要发现油和⽔在杯⼦会发⽣什么变化,产⽣什么现象,并能得出结论。
活动准备: 1、幼⼉初步认识了洗涤⽤品。
2、烧杯、搅棒每⼈⼀套;油、⽔、洗⾐粉、洗洁精、蔬果净、洗⼿液、肥皂⽔、雪碧、盐个四份;每⼈⼀块有油渍的⽑⼱;连线标记卡。
3、制作课件:《⼩鸡和⼩鸭洗澡》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提出问题: ①教师:⼩朋友,桌上的杯⼦⾥装的是什么?(⽔和油) ②教师:那它们有什么⽤处呢? 2、既然油和⽔有那么多的⽤处,那我们来做个好玩的试验。
⼩朋友想⼀想,把油和⽔倒在你们⾯前的杯⼦⾥,会怎么样呢?(幼⼉猜测并做出回答) 3、幼⼉动⼿操作并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可以先倒⼊⽔,也可以先倒⼊油;可以油多⼀些,也可以⽔多⼀些,或者⼀样多,看看油和⽔在杯⼦⾥会发⽣什么变化,产⽣什么现象) 4、⼩结:⽔和油互不相溶,⽆论⽤什么⽅法,总是油在上,⽔在下。
⼆、基本部分 1、举⼀些常见事例,并播放课件《⼩鸡和⼩鸭洗澡》,引出⽣活中油和⽔互不相溶的现象,加深幼⼉印象。
提问: ①⼩鸡和⼩鸭在⽔⾥的时候,它们的⽻⽑怎么样了? 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鸭的⽻⽑有⼀层保护油层,⽔不能侵⼊到⾥⾯,它们的⽻⽑⼀抖,⽔就从⽻⽑上滑掉了,所以⼩鸭洗澡的时候,⾝上⼲⼲的;⽽⼩鸡⽻⽑上没有这种保护油层,⼩鸡⼀到⽔⾥,⽻⽑就浸湿了,变成了⼀只落汤鸡。
) 2、幼⼉操作,感知能去掉油渍的物品。
①刚才⼩朋友说了油的许多好处,可是有时候油也会带给我们很多⿇烦。
昨天我吃饭的时候不⼩⼼把油滴在⾐服上了,有什么⽅法来去掉油渍呢? ②出⽰准备好的实物,请幼⼉说说哪些东西能和⽔溶在⼀起,并能去掉油渍。
油和水的秘密大班教案700字范文(10篇)油和水的隐秘大班教案700字范文11.积极参与细致观看、沟通表达、验证修正的活动,主动建构自己对叶脉的科学认知。
2.感受细致观看在科学熟悉中的重要性,对科学了解叶脉的生长特点和生长规律感兴趣,有愿意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行动。
油和水的隐秘大班教案700字范文2对幼儿美术力量的评价大致是由两方面进展的,一方面是评价幼儿美术的活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评价幼儿美术作品。
因此,笔者要观看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在造型活动时的想法,同时应正确评价幼儿的集体劳动成果——蜘蛛网。
油和水的隐秘大班教案700字范文3操作表现是美术作品得以实现的必经之路,特殊是对于这样一个造型活动,通过动手操作,更是中心环节。
本活动通过为幼儿供应颜色不同的毛线,幼儿在教师供应的特定环境中进展合作编织蜘蛛网。
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相互帮助打结、跨过或爬过别人已经拉好的线,爱护好集体的劳动成果。
同时,在幼儿集体造型的时候笔者参加了较为轻快的背景音乐,盼望这样的轻松气氛能利于幼儿的创作。
此外,在活动过程中要理解幼儿,敬重幼儿,给幼儿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合作造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油和水的隐秘大班教案700字范文4审美表象摄入的目的是帮忙幼儿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具有生成性和制造性的审美意象。
首先,通过教师的“蜘蛛姐姐”的角色扮演将幼儿带入情境之中,并由“蜘蛛妈妈”的来信来引出主题。
通过视知觉感知审美对象。
众所周知,幼儿美术创作中的形象来源于视觉阅历,因此,对事物的形状特征的观看是造型的必要条件。
幼儿通过多媒体观赏蜘蛛网的各种图片,包括大自然里的蜘蛛网和画出来的蜘蛛网,能够说出蜘蛛网的各种造型和蜘蛛网的线条构成,体会到蜘蛛网独特的造型美(由中心向四周放射),并且通过自然界的蜘蛛网和画出的蜘蛛网的比照,进一步加强审美表象的摄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其次,幼儿可以在观赏过程中与教师或同伴的沟通来表达自己对于蜘蛛网的独特感受。
2024年水和油的小秘密大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水和油的特性,知道水和油不相溶的原因。
2.培养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激发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实验材料:水、油、色素、盐、搅拌棒、透明杯子、滴管、漏斗、滤纸。
2.教具:PPT、实验操作台、实验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水和油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水和油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水和油为什么不相溶吗?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实验一:水油分离1.将水和油分别倒入两个杯子中,让幼儿观察水和油的状态。
2.将水和油倒入一个杯子中,观察水和油混合后的变化。
3.请幼儿预测水和油混合后的结果。
4.实验操作:将混合后的水油倒入漏斗,通过滤纸过滤,观察过滤后的结果。
5.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得出水和油不相溶的结论。
(三)实验二:水油分层1.将水、油、色素分别倒入三个杯子中。
2.请幼儿观察水、油和色素的颜色。
3.将色素滴入水中,观察色素在水中的扩散情况。
4.将油倒入水中,观察油和水的分层现象。
5.请幼儿尝试解释水油分层的原因。
(四)实验三:水油混合1.将盐加入水中,观察盐的溶解情况。
2.将油加入水中,观察油在水中的扩散情况。
3.请幼儿预测盐和油的混合结果。
4.实验操作:将盐和油混合,观察混合后的结果。
5.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得出盐和油可以混合的结论。
1.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3.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实验结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拓展活动1.请幼儿回家后尝试制作水油分离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水和油的秘密。
四、活动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实验室,了解实验室中的水和油实验。
2.请科学家进行科普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水和油的特性。
五、活动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2.评价幼儿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本次科学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实验、观察、讨论中了解水和油的小秘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大班科学活动水和油的小秘密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和油之间的物理性质;
2.了解物体的密度对沉浮的影响;
3.提高幼儿在观察、实验、探究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 教学材料
1.油、水、果汁、小玻璃杯、小勺子、塑料袋、牙签等。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
引导幼儿回忆之前的经验,问他们从哪些物体和物质中看到过油或水。
3.2 引入新知
介绍油和水的物理性质,让幼儿先用小玻璃杯装水,再用小勺子取少量油倒到水中,观察并揣测现象。
3.3 实验探究
1.在小玻璃杯中先倒入水,再在水的表面倒入少量油。
再用牙签轻轻地搅拌一下,观察现象;
2.取另一个小玻璃杯,先倒入油,再在油的表面倒入水,观察现象;
3.取另一个小玻璃杯,倒入果汁,再在果汁中倒入一些油,观察现象。
3.4 回顾总结
让幼儿回答实验的结果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再总结并概括关于物体的密度对沉浮的影响。
4.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认识到水和油之间的物理性质,还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到物体的密度对沉浮的影响。
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实验、探究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继续加强课件的结合,注重对幼儿的观察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幼儿的科学知识与能力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4大班科学教案《水和油的小秘密》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和油的基本特性,包括颜色、气味和粘稠度。
让学生理解水和油不能相互融合的原因。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尊重自然、探索未知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水和油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不能相互融合的原因。
难点:水和油不能相互融合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水和油的区别,比如炒菜时先放水还是先放油等。
然后引出本课的主题《水和油的小秘密》。
2. 探究水和油的特性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闻的方式,了解水和油的特性。
教师展示一杯水和一杯油,让学生通过眼看、手摸、鼻闻的方式进行比较,然后总结出水透明无味、油有颜色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水和油在粘稠度上的区别。
3. 实验:水和油的混合实验教师准备好实验器材:水、油、试管、搅拌棒。
首先,让学生预测水和油能否混合,然后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水和油不能混合。
此时,教师可以讲解水和油不能混合的原因:水分子是亲水性的,而油分子是疏水性的,两者的性质相互排斥,因此水和油不能混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原理,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模型或图解进行演示。
4. 课堂练习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课堂练习和作业,如让学生画出水和油的特性表格,或者让他们在家中进行一些相关的实验,如尝试将不同种类的油和水混合,观察实验结果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调整作业的难度和数量。
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水和油的特性,以及它们不能混合的原因。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活动《水和油的小秘密》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活动《水和油的小秘密》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活动《水和油的小秘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通过实验知道油不溶于水,学习、认识、理解词汇:融合、分离,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水和油的小秘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油不溶于水。
2、培养、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认识、理解词汇:融合、分离。
4、探索各类绘画材料的特性(水粉颜料、油画颜料、蜡笔等)。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具:1、清水、牛奶、红色水、蓝色水、油各一小杯。
2、图片一张、一盆清水、一个空盆学具:1、桌面:一小碗油、红色水、黄色水、蓝色水各半杯2、桌底:一盆清水、一个空盆3、每位幼儿两个透明杯、一把小勺。
4、棉签、白纸教具的准备中,控制好有色颜料水的浓度,以便可以在清水中更好的体现出它的色彩。
选择深色系的图片,让幼儿可以清晰的观察出透过水和水杯展现出的影像。
学具的准备需要为每位幼儿准备好一套实验工具,让每位幼儿都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体会其中的乐趣。
清水和空盆的提供可以每桌一个,大家共用。
透明的水杯以选择底部较稳的杯子为宜,以免幼儿在操作中碰到后,将水洒出。
活动过程:一、巩固已有知识经验1、出示水提问:水是什么颜色的?隔着玻璃杯,透过水,可以清晰的看到图片上内容。
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水是透明的。
请小朋友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说出水的特性[.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知道水是无色、透明、可以流动的。
再出示牛奶提问:刚才水颜色是无色,那请小朋友说一说牛奶是什么颜色?幼儿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对于水的了解,小朋友们从小班开始就有了逐步的接触和认识。
所以这一系列的操作由老师进行,幼儿进行总结归纳,在锻炼了他们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于科学实验所产生的结果能用语言进行总结的技能。
2024年水和油的小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探索水和油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二章节“水和油的性质差异”和第三章节“探索水和油的相互作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水和油的物理特性,认识它们之间的不相容性,并学会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索科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水和油的性质,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和油的不相容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滴管、色素等)、教学课件、实物展示等。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滴管、色素、水和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油水分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水和油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水和油的性质差异,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和油的相互作用,探讨油水分离的原因。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5.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水和油在环保、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水和油的小秘密2. 内容:水和油的性质差异油水分离的原因水和油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和油的性质差异。
(2)举例说明油水分离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设计一个简单的油水分离实验。
2. 答案:(1)水和油的性质差异: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浸润性;油是有色、有味、透明的液体,具有不浸润性。
(2)油水分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洗油污、污水处理等。
(3)实验设计:将水和油混合,加入适量洗涤剂,观察洗涤剂对油水分离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对水和油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024年水和油的小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物质世界》第三节《水和油的小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水和油的性质对比,探究水和油混合后的现象,了解密度和溶解性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和油的性质,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提高幼儿的表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和油混合后的现象,以及密度和溶解性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和油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滴管、搅拌棒)、水和油、色素、计时器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实验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幼儿对水和油的好奇心,如:“大家知道水和油有什么不同吗?它们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呢?”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水和油,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水和油混合后的现象。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密度和溶解性的基本概念,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
(2)教师提问:“为什么水和油混合后,油会浮在水面上?”让幼儿思考和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水和油混合后的现象。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具有类似水和油的性质?”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和油的小秘密2. 板书内容:(1)水和油的性质(2)水和油混合后的现象(3)密度和溶解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水和油现象,记录并描述。
2. 答案示例:(1)炒菜时,油会浮在水的表面上。
(2)洗菜时,油污很难被水洗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了水和油的性质,以及混合后的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和油的小秘密》教案模板范文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油不溶于水。
2、培养、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认识、理解词汇:融合、分离。
4、探索各类绘画材料的特性(水粉颜料、油画颜料、蜡笔等)。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
1、清水、牛奶、红色水、蓝色水、油各一小杯。
2、图片一张、一盆清水、一个空盆
学具:
(1)桌面:一小碗油、红色水、黄色水、蓝色水各半杯
(2)桌底:一盆清水、一个空盆
(3)每位幼儿两个透明杯、一把小勺。
3、棉签、白纸教具的准备中,控制好有色颜料水的浓度,以便可以在清
水中更好的体现出它的色彩。
选择深色系的图片,让幼儿可以清晰的观察出透
过水和水杯展现出的影像。
学具的准备需要为每位幼儿准备好一套实验工具,让每位幼儿都可以自己
动手操作,体会其中的乐趣。
清水和空盆的提供可以每桌一个,大家共用。
透
明的水杯以选择底部较稳的杯子为宜,以免幼儿在操作中碰到后,将水洒出。
活动过程
一、巩固已有知识经验
1、出示水提问:水是什么颜色的?
隔着玻璃杯,透过水,可以清晰的看到图片上内容。
以此帮助幼儿理解:
水是透明的。
请小朋友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说出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透明、可以
流动的。
再出示牛奶提问:刚才水颜色是无色,那请小朋友说一说牛奶是什么颜色?
幼儿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对于水的了解,小朋友们从小班开始就有了逐步的接触和认识。
所以这一系列的操作由老师进行,幼儿进行总结归纳,在锻炼了他们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