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债务资金的筹集
- 格式:ppt
- 大小:225.02 KB
- 文档页数:20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债务资金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债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债务资金,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三条债务资金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规范债务资金筹集、使用、偿还等行为。
(二)安全可控原则:确保债务资金安全,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三)统筹兼顾原则: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债务偿还能力,合理安排债务资金使用。
(四)公开透明原则:债务资金筹集、使用、偿还等行为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债务资金的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包括:(一)制定债务资金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债务资金的筹集、使用、偿还等工作。
(三)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四)监督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安全。
第二章债务资金筹集第五条债务资金筹集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编制债务资金筹集计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选择合适的债务融资方式,包括政府债券、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
(三)依法签订债务融资合同,明确债务资金的使用范围、期限、利率等事项。
第六条债务资金筹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债务资金用途明确、合理。
(三)债务偿还能力充足。
(四)债务风险可控。
第三章债务资金使用第七条债务资金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优先保障重点领域和关键项目。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资金监管,防止资金挪用、浪费。
第八条债务资金使用范围包括:(一)基础设施建设。
(二)公共服务。
(三)环境保护。
(四)科技创新。
(五)其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用途。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专项债务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单位使用专项债务资金的财务管理。
第三条专项债务资金是指为支持特定项目、事业发展或特定领域而设立的债务资金。
第四条专项债务资金的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专款专用原则;(二)合规使用原则;(三)绩效导向原则;(四)公开透明原则。
第二章资金筹集与管理第五条专项债务资金的筹集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规定,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方式进行。
第六条专项债务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监督。
第七条专项债务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一)项目资本金;(二)项目配套资金;(三)偿还债务;(四)其他经批准的用途。
第八条专项债务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二)项目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项目资金需求合理,资金来源明确;(四)项目实施方案完整,审批手续齐全。
第三章资金拨付与使用第九条专项债务资金的拨付应遵循以下程序:(一)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二)进行项目评审;(三)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四)拨付资金。
第十条专项债务资金的使用应按照项目进度、资金需求进行拨付,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第十一条项目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项目单位应定期向专项资金管理机构报告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监督检查。
第四章资金监督与绩效评价第十三条专项债务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接受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专项资金管理机构应定期对专项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和项目调整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责任追究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专项资金使用不当、损失浪费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六条违反本制度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方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地方债务,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辖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机构通过举借或者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金,用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条地方债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规范运作;(二)量力而行,控制规模;(三)风险可控,防范风险;(四)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第四条地方政府是地方债务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地方债务管理制度,加强债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债务管理水平。
第五条国家财政部门负责全国地方债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方债务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地方债务规模控制第六条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模,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债务限额、债务风险控制要求、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合理确定。
第七条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不突破国务院规定的债务限额;(二)不新增隐性债务;(三)不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四)不新增以政府名义担保的债务。
第八条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债务风险评估机制,对债务规模、期限、利率、偿还能力等进行评估,确保债务风险可控。
第九条地方政府应当定期编制债务限额和债务风险报告,报上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地方债务结构优化第十条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应当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
第十一条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应当优先采用市场化方式,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资金。
第十二条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应当合理确定债务期限,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比例应当合理。
第十三条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应当合理确定债务利率,利率水平应当与市场利率相适应。
第十四条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应当优化债务投向,优先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
2015年中级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第四章筹资管理(上)考点解析笔记本章考情分析题型2012年2013年2014年单项选择题4题4分4题4分4题4分多项选择题1题2分1题2分1题2分判断题1题1分合计5题6分5题6分6题7分2015年教材主要变化2015年教材的主要变化是删除了原有教材中个别错误的表述,实质内容不变。
第一节筹资管理的主要内容种类含义创立性筹资动机指企业设立时,为取得资本金并形成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支付性筹资动机支付性筹资动机,是指为了满足经营业务活动的正常波动所形成的支付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扩张性筹资动机指企业因扩大经营规模或对外投资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调整性筹资动机是指企业因调整资本结构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提示】企业筹资的目的可能不是单纯和唯一的,通过追加筹资,既满足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的资金需要,又达到了调整资本结构的目的。
这类情况很多,可以归纳称之为混合性的筹资动机。
【例题1·判断题】调整性筹资动机是指企业因调整公司业务所产生的筹资动机。
()(2014年)【答案】×【解析】调整性筹资动机是指企业因调整资本结构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二、筹资管理的内容(一)科学计算资金需要量(二)合理安排筹资渠道、选择筹资方式(三)降低资本成本、控制财务风险三、筹资方式四、筹资的分类分类标志类型举例1.按企业所取得资金的权益特性不同股权筹资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债务筹资发行债券、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取得的资金混合筹资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2.按是否借助于金融机构为媒介直接筹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接投资间接筹资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3.按资金的来源范围不同内部筹资利用留存收益外部筹资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利用商业信用4.按所筹集资金的使用期限不同长期筹资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取得长期借款、融资租赁短期筹资商业信用、短期借款、保理业务【例题2·单选题】下列筹资方式中属于混合筹资方式的是()。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四章讲义2债务资金的筹集4.3 债务资金的筹集二、筹集债务资金的方式(一)发行公司债券1.公司债券的种类(1)按债券是否记名,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2)按能否转换为公司股票,可分为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和不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3)按是否上市流通,可分为上市债券和非上市债券;(4)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5)按支付利息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利息债券、浮动利息债券和贴息债券;(6)按发行的保证条件不同,可分为抵押债券、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
2.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债券发行价格=债券面值的现值+债券各期利息的现值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有溢价、折价和平价三种:当票面利率 >市场利率,溢价发行;当票面利率 <市场利率,折价发行;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平价发行。
经典例题-3【基础知识题】某公司发行一种债券,该债券的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8%,每年年底付息一次,期限为10年。
若市场年利率为10%,则该债券的发行价格为多少?若市场年利率为6%,则该债券的发行价格为多少?[答疑编号6312040103]『正确答案』根据债券估价模型:(1)当市场年利率为10%时:P=A×PV k,n+I×PVA k,n=1 000×PV10%,10+1 000×8%×PVA10%,10=1 000×0.3855+80×6.1446=877.1(元)(2)当市场年利率为6%时:P=A×PV k,n +I×PVA k,n=1 000×PV6%,n+1000×8%×PVA6%,10。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务管理第四章 筹资管理(上)知识点:债务筹资的优缺点● 详细描述:(一)各种长期负债资金筹集方式之间特点的比较负债筹资方式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筹资速度快慢快最多较少最少筹资的限制条件筹资弹性大小-筹资数量有限大有限社会声誉-提高-资本成本较低居中最高内容说明优点 1.筹资速度较快与股权筹资比,债务筹资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手续和证券发行程序,如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可以迅速地获得资金。
2.筹资弹性大利用债务筹资,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灵活地筹集资金数量,商定债务条件,安排取得资金的时间。
3.资本成本负担较轻一般来说,债务筹资的资本成本要低于股权筹资。
其一是取得资金的手续费用等筹资费用较低;其二是利息、租金等用资费用比股权资本要低;其三是利息等资本成本可以在税前支付。
例题:1.与银行借款相比,下列各项中,属于发行债券筹资特点的有()。
A.资本成本较高B.一次筹资数额较大C.扩大公司的社会影响D.募集资金使用限制较多正确答案:A,B,C解析:发行公司债券筹资的特点包括:(1)一次筹资数额大;(2)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条件少;(3)资本成本负担较高;(4)提高公司的社会声誉。
选项D说资金使用的限制较多,所以是不正确的。
2.与银行借款相比,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融资租赁筹资特点的是()。
4.可以利用财务杠杆债权人从企业那里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或租金,不能参加公司剩余收益的分配。
当企业的资本报酬率高于债务利率时,会增加普通股股东的每股收益,提高净资产报酬率,提升企业价值。
5.稳定公司的控制权债权人无权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利用债务筹资不会改变和分散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缺点1.不能形成企业稳定的资本基础债务资本有固定的到期日,到期需要偿还。
2.财务风险较大债务资本有固定的到期日,有固定的债务利息负担,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取得的债务资本使用上可能会有特别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