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 格式:ppt
- 大小:706.00 KB
- 文档页数:37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本章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等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对边际效用逆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等存在于消费的内在规律有清楚认识。
3.熟练掌握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等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于解释多种效应效果,分析需求的产生和规律以及消费者均衡。
二、学习提要消费者行为理论又可称为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以及消费方式的理论,其主要理论流派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无论采取哪种流派的观点和方法,我们都能得到相同的最优消费结构的判定标准。
1.基数效用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基数效用论认为,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分析得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为:λ==PyMUy Px MUx ,即消费者的购买任意两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亦称为边际效用相等规律。
2.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序数效用论认为,在既定的偏好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称为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可以描述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存在于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遵循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者的预算线与某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所决定的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就是保证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的消费量从而实现了消费均衡。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为:yx p p MRS xy = 3.价格消费线和消费者需求曲线运用消费者均衡条件可推导出商品的需求曲线。
边际效用分析认为,商品的需求曲线就是边际效用曲线。
序数效用分析显示,价格消费线(P ·C ·C )用于描述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使用既定收入获得的最大效用的两种商品组合方式的变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