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展示品种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618.49 KB
- 文档页数:3
2012年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为进一步了解玉米新品种在我地生产条件下的特征、特性,完善其配套栽培技术;并从参试品种中筛选出适宜我地推广的优良品种,给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给种子使用者、经营者提供一个了解新品0种、新成果平台,从而加速玉米新品种推广和新成果转化,根据省、市种子管理站安排,今年我们开展了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概况1、展示田试验地设在嵩县农业科学试验站院东试验地内。
该试验地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周边无村庄和障碍物,经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化验有机质含量14.5g/kg,有效磷5.1mg/kg,速效钾140.1 mg/kg,属中上等肥力条件,粘质壤土,灌溉方便,前茬作物为小麦。
2、供试品种参加展示的为近年来生产上表现优秀和近年审定中表现突出的品种,共42个,设每亩3000-3500株和4000-5000株二个区组,品种密度3000-3500组按审定密度下限或下降500株,4000-5000株按审定密度,均以郑单958做对照,共设46个处理(详见有关附表),供试种子分别有河南省、洛阳市种子管理站统一提供。
3、试验设计处理间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长20.84米,宽3.2米,小区面积66.7平方米,等行距种植,平均行距0.6米,每小区种植5行,处理两端设保护区,试验四周各设走道1米,走道外种植保护行。
4、田间管理按当地习惯管理,小麦收获后于6月12日,根据不同品种的种植密度,人工划线开沟摆播,每穴播种子2-3粒。
因干旱6月14日浇了一遍濛头水,6月25日用50%乙莠玉米除草剂,每亩180毫升,兑水60公斤进行地表喷雾。
7月18日追肥1次,每亩追施尿素50公斤,10月3日收获。
5、田间调查生育期间调查相关性状、生长情况等,记载、计算相关数据。
收获时对各小区全部湿净穗称重,并随机抽取10穗样品,将样品晒干后进行室内考种,记载穗部相关性状,测算亩产。
二、气候影响今年玉米生长期间的6-9月份,总降雨量529.9毫米,较历年同期406.1毫米多123.8毫米;平均气温25.0℃, 较历年同期23.5℃高1.5℃;日照时数588.6时,较历年同期773.5时少184.9时。
河南农业2016年第2期(上)LIANG ZHONG LIANG FA良种良法匀,即先用机播耧等行距冲沟(在机播耧冲沟时,每667m 2深施白然后2天水玉米地表。
622日每2次,日进行。
年仍(92.8℃,68月下旬)连遭3次暴风骤雨的袭击,由于风力过大,致使部分品种发生了严重倒伏、倒折现象,并使这部分品种的产量也受到了较大影响。
四、品种评述(一)京品50产量居本试验第1位。
京品50:平均亩穗数4 952穗,每667m 2实产763.6kg ,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长8.74%。
生育期96d ,属中熟品种,幼苗叶鞘紫色。
成株期株高289cm ,穗位116cm ,叶片稍窄长,株型较紧凑。
花丝浅紫色,雄穗分枝13~15个。
苞叶中等,果穗中间形。
穗长18.2cm ,穗粗4.8 cm ,虚尖中等。
穗行数14.6行,穗粒数520粒,千粒重320g 。
籽粒深黄色,半马齿形,外观品质好,红轴,轴粗2.6cm ,出籽率89.2%。
主要优点:苗期较耐旱,株型紧凑,较适于密植,抗锈病、青枯病,活秆成熟,较抗倒伏,中等穗较匀,千粒重较高,轴细出籽率高,产量突出。
由于该品种抗病高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建议每667m 2种植5 000株,南乐县大田推广种植。
(二)XY1140产量居本试验第2位。
XY1140:平均亩穗数4 457穗,每667m 2实产753.3kg ,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长7.28%。
该品种生育期98d ,属中熟偏晚品种。
幼苗叶鞘浅紫色,苗期长势较旺。
成株期株高316cm ,穗位128cm ,株型半紧凑,花丝浅紫色,雄穗分枝8~10个,苞叶中等,果穗中间形。
2015年南乐县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和籽仁产量分居第2位、第1位。
(三)豫花37号该品种为珍珠豆型品种,生育期116d 左右。
叶片绿色、椭圆形、中,荚果多茧形,果嘴轻微,网纹粗、浅,缩缢稍浅,籽仁短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橘黄色,单株结果数18.9个,百果重189.9g ,百仁重71.5g ,果数648个/kg ,出仁率73%。
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农业大省之一,也是玉米生产大省。
黑龙江省地广人稀,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是玉米种植的理想之地。
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有许多优质玉米品种,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些优质玉米品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黑龙江玉米产业。
一、哈尔滨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1. 金种子玉米
金种子玉米是哈市农科院选育的一个优质杂交玉米品种,具有早熟、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强,耐寒性和抗倒伏性较好,适合哈尔滨地区的种植。
2. S双D958
3. 双柔多用玉米
以上这些玉米品种都在哈尔滨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和应用,它们的优质特性为当地的玉米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齐黄3号
3. 齐齐哈尔玉米
1. 黑枞优31
黑枞优31是由牡丹江地区选育的一个优质玉米品种,具有生长期短、耐旱抗倒、产量高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广,适合不同的土壤条件和环境,是牡丹江地区的主要玉米品种之一。
2. 农科152
2. 临西玉米
总结:
在黑龙江省的不同地区,有许多优质的玉米品种,它们在适应性、产量、抗逆性等方面都有着优秀的表现。
这些玉米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为黑龙江省的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种植的玉米品种,科学种植、合理施肥、加强管理,助力黑龙江省的玉米产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 为加快沈丘县玉米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农业共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确保全县粮食生产稳定安全,按照沈丘县农业农村局的安排,沈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进行全县玉米新品种示范试验,进一步对示范品种的抗逆性、丰产性适应性及其他特征特性进行综合比较鉴定,对表现优良、适应沈丘县生态气候和生产条件的玉米新品种的生长规律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总结,提出品种的生产利用与布局意见,加大玉米优良新品种示范宣传和推广力度,加速高产、稳产、多抗、优质优良玉米品种的推广利用面积。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示范试验地位于县城北部,白集镇境内,距县城约10公里,国道220东侧。
地势高稍、土壤肥沃、排灌设施齐全、交通方便,前茬作物小麦。
2、试验地设计采用顺序排列,不设重复。
根据品种特性示范每亩设4444株和4938株两个密度组,等行距种植,行距54cm ,四周设保护行4行。
3、田间管理及观察记载6月6日,机械铁茬等行距播种,底肥亩施总含量40%复合肥(28-6-6)50公斤。
6月22日进行化学除草,每亩用24%烟嘧·莠去津120ml 。
病虫害防治进行了两次,7月22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用21%甲维·虫螨腈悬浮剂20ml 、30%己唑醇悬浮剂10ml 、0.01%芸苔素内酯乳油10ml 、磷酸二氢钾100克,无人机喷雾;第二次8月27日在玉米抽雄期亩用21%甲维·虫螨腈悬浮剂20ml 、30%己唑醇悬浮剂10ml 、0.01%芸苔素内酯乳油10ml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先科追肥精320ml,无人机喷雾。
根据试验要求,及时做好生育期调查、苗期调查、抗逆性调查、产量调查。
二、产量结果与分析1、生育期参加示范的6个品种,生育期在98天-103天之间,最长的为金农149,生育期为103天;最短的为郑原玉432,生育期为98天。
品种生育期差异不大,均不影响下季作物的农事操作。
鑫满仓916玉米品种一、鑫满仓916玉米品种介绍鑫满仓916是一种高产、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
该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的产量,因此备受农民青睐。
下面将从外观特征、生长习性、抗病虫害能力等方面对鑫满仓916进行详细介绍。
二、外观特征鑫满仓916玉米植株高大挺拔,株高约2.5米左右,叶片宽大且垂直生长,叶色鲜绿。
其穗长达25-30厘米,穗粒饱满,黄色且颗粒饱满,具有良好的品质特征。
鑫满仓916的株型整齐、紧凑,耐倒伏能力强,枝叶繁茂,根系发达。
三、生长习性鑫满仓916玉米品种生长周期适中,生育期为130-140天。
它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适合在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此外,它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
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鑫满仓916的生长速度较快,早期生长势旺,中期生长平稳,后期籽粒迅速充实。
四、抗病虫害能力鑫满仓916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有效抵抗玉米常见的病害和虫害。
它对玉米锈病、白粉病、灰斑病等病害有一定的抵抗力,能够减少病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同时,鑫满仓916还对玉米螟、斜纹夜蛾等虫害有一定的抗性,能够降低虫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五、适宜种植区域与推广价值鑫满仓916适宜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种植,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等地。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合鑫满仓916的生长。
由于其高产、抗逆性强的特点,鑫满仓916在这些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同时,鑫满仓916还可以作为玉米种子的良种供应,满足农民对高产优质种子的需求。
六、种植技术要点1. 土壤选择:鑫满仓916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但以沙壤土和壤土为宜。
2. 播种时间:鑫满仓916适宜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确保玉米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
3.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科学施肥,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确保鑫满仓916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2020 年云南通海县鲜食糯玉米品种展示比对总结摘要:为了加快通海县糯玉米产业发展,促进玉米科学成果转化,满足人们舌尖上的需要,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该文针对11个糯玉米品种进行试验比对,结果表明荆彩11号、京科糯2000、天贵932、云鲜糯1号这4个品种从口感、产量、生育期、抗逆性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建议续试并同步进行生产和市场推广。
关键词:通海县;糯玉米;试验;总结通海县位于云南中部,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6.3℃,最热月(5月)平均气温20.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8℃,年温差12~13℃,年平均无霜期266d,年降雨量880mm,属中亚热带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总时数2286.3h,日照率52%,四季如春。
这里种植的各类绿叶蔬菜销往深圳、广州、上海、长沙、香港等地,出口越南、泰国、老挝、新加坡、加拿大等国,是中国的蔬菜园国际蔬菜港。
通海县四季如春的气候适合玉米生长,采用幼苗移栽的方法,鲜食玉米每年可以种三茬,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在我县具有得天独厚环境优势。
2020年通海县鲜食甜脆玉米种植面积为2827hm2(品种为花超902),但鲜食糯玉米的种植面积不到67hm2,糯玉米在我县整个玉米种植结构占2%,鲜食糯玉米与甜脆玉米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主要是没有一个适合本县种植,市场占有率高的主推糯玉米品种,现所种的糯玉米只局限在本地市场上销售。
所以选择出适合本地种植、口感好、有市场竞争率的品种,对提高农民收入,满足人们舌尖上的需要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试种方法展示田选择在河西镇甸心村五组,北纬N24°9′58″,东经E102°38′24″,海拔1816米,属于坝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离县城22公里。
试验前茬栽种作物为娃娃菜,土壤肥力中上等,粘质壤土。
参试品种均是糯玉米,品种为云鲜糯1号、石糯2号、天紫23、京科糯2000、彩糯9号、申糯2号、黄糯9号、红玉2号、荆彩11号、天贵932;申糯8号共11个。
栽培原料,具有很多的共同性,也具有差异性,用玉米芯代替部分棉籽壳的配方与采用纯棉籽壳的配方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从灭菌的角度来讲,同等温度与压力下,玉米芯灭菌会彻底一些;从保水性、通透性来说,玉米芯要比棉子壳要好,明显提高菌丝生长速度,缩短栽培周期,提高菇房利用率;从产品品质上讲,用玉米芯代替部分棉籽壳,生产出的银耳糯性更好;从成本角度来说,玉米芯价格比棉籽壳价格低的多,在银耳工厂化瓶栽中采用玉米芯加棉籽壳,可降低培养料成本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佳的经济效益。
(2)玉米芯和棉籽壳都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玉米芯和棉籽壳栽培食用菌,既解决了食用菌的生产原料,又可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破坏。
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食用菌,研究其最适配方,即对解决食用菌生产原料和降低生产成本有着积极作用,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1]黄年来.中国银耳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187.[2]丁湖广.银耳袋栽高产优质技术[J].生物学通报,1998,33(2): 47-48.为了加快现代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加快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和更新换代,提高农作物品种科技贡献率,挖掘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保驾护航,特在本地区展开玉米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展示,在同等条件下,展现各品种的优势,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参试品种共15个:龙育11、大德317、德美亚3号、垦沃6、绿单2号、江单10、迪卡(S1627)、富尔6003H、绥玉19、垦单12、龙垦134、龙垦11、垦单26、德美亚4号、丰垦139。
1.2试验方法1.2.1试验设计采用小区对比法,每处理6行,行长10m,垄距0.65m,每小区面积39m2,亩保苗株数为5000株。
1.2.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二九一分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站,土壤类型草甸黑土,土壤质地黏重,土壤有机质含量39.2g/kg,碱解氮236.5mg/kg,有效磷29.3mg/kg,速效钾316.9mg/kg,pH值7.03。
1.2.3栽培管理试验地秋整地,秋起垄,前茬大豆。
基肥:玉米专用复合肥23kg/亩,比例为23∶10∶12,追肥尿素13.3kg/亩。
4月26日人工播种,播后镇压,5月22日间苗。
除草为苗后化除:烟嘧磺隆166.7mL/亩+莠去津60mL/亩+硝磺草酮66.7mL/亩。
1.3气象条件分析2018年的气候条件总体表现为:全年积温2930℃,5~9月日照时数1217.1h,降雨量445.7mm,终霜期4月27日,初霜期9月10日,无霜期135d。
整个生育期温度较高,降水适中,光照充足。
具体表现:4月下旬降水量比历年多0.8mm,玉米展示品种总结潘微褚玉宝周兆芳(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二九一农场双鸭山155923)摘要:在双鸭山开展玉米高产优质新品种展示,参试品种共15个。
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好、熟期正常、产量高的品种有江单10、大德317、绿单2、垦沃6、垦单26,其中江单10比对照增产21.3%。
关键词:玉米;品种;产量71--品种名称播种期出苗期抽丝期散粉期成熟期生育日数活动积温(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d )≥10℃(℃)龙育114/265/157/167/139/131222411大德3174/265/157/157/149/151242445德美亚3号4/265/147/137/139/151252465垦沃64/265/147/147/149/151252465绿单2号4/265/167/177/169/171252455江单104/265/157/127/149/131222411迪卡(S1627)4/265/147/167/169/131232431富尔6003H 4/265/157/167/169/271362581绥玉194/265/157/167/179/261352581垦单124/265/147/157/159/141242449龙垦1344/265/147/187/179/281382611龙垦114/265/147/157/189/281382611垦单264/265/157/147/149/191282504德美亚4号4/265/157/187/189/291382604丰垦1394/265/137/157/159/171282513表1生育期调查表2生育性状调查品种名称株高(cm )穗位高(cm )空秆率(%)倒伏程度级倒伏比例(%)大斑病级灰斑病级丝黑穗病率(%)瘤黑粉病率(%)茎基腐病率(%)整齐度籽粒类型粒色轴色龙育1127011300011004齐硬质橙粉大德31729911000011003齐偏马齿黄粉德美亚3号28910810011004齐偏马齿黄白垦沃631110320011012齐偏硬质橙粉绿单2号24793000110019齐偏硬质橙粉江单102609400011003齐偏硬质橙白迪卡(S1627)245106000110019齐硬质橙粉富尔6003H 28610000011017齐硬质橙粉绥玉1929510210011005齐偏硬质橙白垦单12282103000110030齐偏马齿橙粉龙垦13429811100011001齐硬质橙白龙垦1129712100011000齐偏马齿黄粉垦单26277104000110011齐偏硬质橙白德美亚4号27511100011011齐偏硬质橙粉丰垦13927889111齐硬质橙粉5月平均气温15.5℃,降水量27.4mm ,播种后墒情适宜但气温偏低,播后持续6d 最低温度低于5℃,造成玉米品种之间出苗间隔时间长;6月平均气温19.7℃,月降水量102.8mm ,降水充足,土壤墒情较72--好,玉米幼苗生长旺盛,适宜的水分与温度促进了玉米的拔节;7月中下旬进入到玉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转换期,较高的气温和适宜的降水有利于玉米的散粉和吐丝;8月平均气温比历年低0.7℃,日照时数较历年少15.6h,玉米灌浆缓慢;进入9月上中旬昼夜温差大玉米灌浆及脱速率较慢,下旬温度与降水量较历年持平,光照充足,有利于收获。
2结果与分析2.1生育期调查由表1可知,在参试的15个品种中,生育期为122~138d,生育期最短的品种为龙育11、江单10,生育期最长的品种为龙垦134、龙垦11、德美亚4号。
2.2生育性状调查植物生长季内无灾害性气候发生,植株长势良好,叶部病害轻,各品种均未发生倒伏。
由田间植株生育性状调查表(见表2)可知:植株最高的品种是垦沃6,株高311cm,植株最矮的品种为迪卡(S1627),株高245cm。
垦沃6空秆率最高为2%,德美亚3、绥玉19空秆率为1%,其他品种无空秆现象。
各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茎腐病发生,其中茎腐病率最高的品种是垦单12,为30%,其次是绿单2号和迪卡(S1627),为19%。
2.3产量性状由各品种实测产量及室内考种结果分析(见表3)可知,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龙垦11、江单10、大德317、德美亚4号、绿单2、垦沃6、垦单26、龙垦134、富尔6003H,增产幅度在3.2%~22.3%之间,但其中龙垦11、德美亚4号、龙垦134、富尔6003H熟期较晚,建议谨慎种植。
比对照减产的品种有丰垦139、迪卡(S1627)、垦单12、绥玉19、龙育11。
3结论在参试的15个品种中筛选出综合表现好、熟期正常、产量高的品种有,江单10、大德317、绿单2、垦沃6、垦单26,其中江单10比对照增产21.3%。
各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及施肥量等配套种植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参考文献[1]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00-101.[2]范厚民.玉米不同种植方式研究[M].中国名人论大全,2003: 69-73.[3]佟屏亚.中国玉米科学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1.[4]郝建平.玉米高产原理与栽培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57-67.表3室内考种调查品种名称穗长(cm)穗粗(cm)秃尖长(cm)穗行数(行)行粒数(个)百粒重(g)收获时籽粒水分(%)公顷产量(kg)比对照±(%)顺位龙育1117.4 4.90.614~163634.737.78826.5-16.614大德31720.4 5.0 1.014~164638.028.412526.818.43德美亚3号18.2 5.20.014~163636.125.710580.1-垦沃618.4 5.00.012~163436.325.412220.115.56绿单2号20.2 5.1 2.612~143638.432.212306.516.35江单1020.6 5.10.814~163843.729.912829.021.32迪卡(S1627)18.0 4.7 2.616~183229.429.49944.0-6.011富尔6003H18.6 5.0 1.412~163737.035.110913.4 3.29绥玉1919.2 4.90.212~163635.434.59576.4-9.513垦单1218.4 5.00.814~163933.330.29662.1-8.712龙垦13417.8 5.3 2.616~183434.135.911582.79.58龙垦1122.0 5.3 2.216~164334.737.712937.122.31垦单2619.6 5.3 2.414~163835.834.412194.415.37德美亚4号21.8 5.1 2.416~203837.638.612411.317.34丰垦13918.8 4.60.614~163633.028.910152.3-4.0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