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二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3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0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
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周国平)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
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
(莫言)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段材料是周国平的话语,意思是,在这喧嚣的社会中,他选择安静的生活方式,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不受外界的喧嚣干扰或诱惑,守得住自己的内心。
第二段是莫言在2014年南国书香节上演讲的观点摘录。
意思是,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人都不能避免直面喧嚣。
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安静”和“喧嚣”。
如果把“安静”理解为“宁静”“安宁”“平静”,把“喧嚣”理解为“喧闹”“热闹”,不作偏题处理。
“内容”层面,可侧重对“安静”和“喧嚣”意义的直接解读;“含意”层面,可以由“安静”和“喧嚣”引申到对现代人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的思考。
关于“自选角度”,学生可以在“安静”和“喧嚣”两者中任选一个作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思考。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有一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
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造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上面的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社会生活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这一段话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在于我们对材料的指向的理解。
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拘泥于陌生人的叙写,显然失之于肤浅;如果转向陌生人的不可或缺,也属于蜻蜓点水。
材料的提示语中,“结合社会生活与认识”应该是我们思考的方向:对于陌生人,我们只怎样的态度?陌生人之间相处时是怎样的状态?有怎样的戒备心理?麻木冷漠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我们渴求怎样的人际关系?怎样才能建立理想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一番问询之后,我们便可发现,这则材料指向的是人际关系。
9月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原卷版)一、(2024届甘肃兰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的“材料二”中,有这样的表述:中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存在、历经变化而不被解构,在于它有一种“通过自身的变化而把外部性转化为可以借力的力量”。
材料中所说的这一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2024届安徽滁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新词语不断涌现,为汉语增添了新鲜的生命力,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丰富的文化现象。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于2023年12月12日发布了2023年十大网络用语,分别为:爱达未来、烟火气、数智生活、村BA、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主打一个……、多巴胺穿搭、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新职人。
这些网络热词是否也曾悄悄走入你的生活,并引发你的思考?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结合其所体现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现象,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2024届贵州贵阳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有三思,思过去,思现在,思未来。
有人认为,思过去才知道自己的得失,思现在才知道自己的责任,思未来才知道自己的决心。
也有人对“人生三思”的内在关系有不同的见解。
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2024届广西壮族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心里真的有一片海,一直在翻滚着,而自己的魂灵如果没有一个重重的东西去压住——类似于压舱石的东西,例如信念、理想和爱,等等。
只要某一刻某一个小小的情绪的浪过来,魂灵就会被这么打翻,沉入那海底去了。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二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郑州47中高三年级期中试题)有一个小和尚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太慢,感觉不出自己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艺……”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呵乐呵了。
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老禅师舒心的笑了。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银川一中3月)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
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
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
”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
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
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
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
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元济中学摸底考试))有位商人,把儿子派往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那里,去讨教人生的要义。
智者认真地听了少年所讲的来访原因,他建议少年在他的宫殿里转上一圈,两个小时后再来找他。
智者又递给少年一个汤匙,在里面滴进了两滴油,“当你走路时,拿好这个汤匙,不要让油洒出来。
”少年开始沿着宫殿的台阶上上下下。
两个小时之后,他回到了智者面前。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百题2写作佳苑2014-05-10 05055d56b7b40102ejq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百题224.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
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
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
”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
”“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
”“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
请您一定打。
”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
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尽管没有工作经验,但是面试细节反映了她具有一个财务人员所应当具有的良好素质和人品。
我们可以从“良好的素质和人品,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切入来构思作文。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女大学生应聘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选择某方面切入来构思作文⑴从坚毅的品格切入。
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但却毫不气馁一再争取。
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⑵从诚信的品格切入。
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她却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这种诚信的品格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
⑶从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切入。
即使没被录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担责任,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
⑷从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
女孩自掏电话费,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当然,也还可以从人事经理善当伯乐,善于见微知著,从一个个细节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才切入来构思作文,等等。
25.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精彩8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篇一关键性语句是指所给材料的中心句和关键句。
在区分这些关键性语句时,要注意联合复句、偏正复句或联合句群、偏正句群的辨识。
例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①在美国阿拉斯加一个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
②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③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
④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
⑤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⑥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这是个叙述性材料。
纵观全段文字,⑤⑥两句是关键性语句,句⑤从反面说明错误做法导致的不良结果,句⑥用转折复句从正面指出恢复生态平衡所收到的不错效果,由此不难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例2【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
总课时数:教学时间:教学内容: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二)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另外三种方法审题立意;2.新材料作文“卵石与海洋”写作。
重点难点:新材料作文“卵石与海洋”写作。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第一次作文训练讲到的知识:1.高考材料作文主要可分哪几类?2.立意有哪些要求?二、新知学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被一个小学生认出。
小学生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根据以上内容,判断上述材料作文的类型:____________。
(2)本题可采用提炼中心法审题立意,分析这则材料,你可以提炼出怎样的中心意思?(3)认真审题,你能根据材料确立哪些立意?(4)请思考本题的最佳立意。
答案(1)叙事类材料作文(2)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3)①做人不可随便②做人不能徒有虚名,而要有真才实学③身外之物不可重④淡泊名利与成就自我 (4)略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刀子放在中间。
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已被切开。
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果核的轮廓呈现规则的五角星外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根据以上内容,判断上述材料作文的类型:____________。
作文指导之第一篇审题2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真题1.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请从蜗牛和老鹰角度分别分析,并提炼出论点】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二
[练习一] (2015·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好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审题立意]
认真审题,确定材料的立意。
答案:(参考示例)材料的中心是“路”,要弄清三种路的含义。
“没有路”是指要创新,“走错路”是指走路过程中遭遇困难、挫折等,“没有走不通的路”是指大胆走心中的路。
三句话的共性是“走”。
可围绕创新、困难、信仰、理想等来立意,联系社会时事来写作,写“走创新之路,成就辉煌人生”“大胆走坚持的路”等。
2.[立意过程]
请思考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然后拟写三个能直接亮明观点、铿锵有力的题目。
答案:(
②何妨开拓且前行
③让梦想在路上起飞
④打破藩篱,走自己的路
[练习二] (2013·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
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早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
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
字。
1.[审题立意]
认真审题,确定材料的立意。
答案:(参考示例)敬畏自然需尊重自然;无心之举不可轻;人与人交往应学会尊重;做人处世需谨慎
2.[立意过程]
请思考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然后拟写三个化用诗文名句、含蓄典雅的题目。
答案:(
[练习三]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
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审题立意]
认真审题,确定材料的立意。
答案:(参考示例)野生动物的角度:它们的珍贵之处在于不依赖人类且能保持动物原始的本性。
那么我们可以从“反对依赖”“保持本性”的角度立意。
自然保护区的角度:自然保护区人员懂得怎样保持动物的本性,所以才会给游客写警示语。
我们可以从“理智的爱”“更长远的保护”的角度立意。
游客的角度:游客的行为是单纯的对野生动物的喜爱,而这种喜爱反而会对动物产生不利影响,由物及人,我们会想到娇生惯养的人容易失去自力更生的能力。
所以可以立意为“要以正确的方式爱”。
另外,自然保护区是在制定规则,游人是在破坏规则,考生还可从“规则”的角度立意。
2.[立意过程]
请思考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然后拟写三个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题目。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