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

2018届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

2017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试卷 2018.4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却疑春色在邻家。(王架《雨晴》)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草色烟光残照里,。(柳永《蝶恋花》)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柱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从体裁看,本诗属于( )(2分)

A.古体诗

B.律诗

C.绝句

D.七言诗

7.诗中“凌”的含义是 (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8分)

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越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待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8.本文的作者是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降也。

10.节选的两段文字分别着重强调了、的重要性,(3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题(12分)

艾子讲道于嬴①博之间,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一日讲文王羑里②之囚,偶赴宣王召,不及竟其说。一士怏怏返舍,其妻问之曰:“子日闻夫子之教,于归必欣然,今何不乐之基?”士曰:“朝来闻夫子说周文王,圣人也,今被其主殷纣囚于羑里,吾怜其无辜,是以深生愁恼。”妻欲宽其忧,姑慰之曰:“今虽见囚,久当放赦,岂必禁终身?”士叹息曰:“不愁不放,只愁今夜在牢内难过活耳。 (陆灼《艾子后语》)

【注释】①嬴博:指“嬴”与“博”,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个城邑。②羑里(you li):古地名,

又称羑都,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 ) (2)于归.必欣然( )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今天为什么不高兴?

B.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到那里?

C.今天哪里会不高兴呢?

D.今天为个什么那么不高兴?

13.以下选项中对文中“士”的评价合理的两项是( )( )(4分)

A.谦虚谨镇

B.富有同情心

C.迁腐僵化

D.能言善辩

二、现代文(4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

曾文轩

①我一直坚信,阅读是一种行为, 是一种人生方式。

②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它们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室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触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始意义上的人。现代对人的定义是:一种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便是阅读。

④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游戏,比如洗脚房,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批判。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③古人对读书很在意,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等等。

⑥但是古代一般的读书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一番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达抵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①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血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来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耸心中。有时我会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风范,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③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14.第①段两处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但

B.不…而……

C.不仅………还

D.即使……也

15.第③④段中作者提到的三种人分别是:(6分)

(1)认为人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的人。

(2) 。

(3) 。

第⑤段横线上填写的内容不合适的一项是()(3分)

A.囊萤映雪

B.凿壁偷光

C.悬梁刺股

D.纸上谈兵

17.第⑦段划线句的作用是。(4分)

18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和不阅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

B.中国古人很在意读书,但对读书的认识不够深刻。

C.阅读的美感来自于阅读时的审美陶醉。

D.阅读的熏陶使人变得更加具有魅力。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

陀螺

①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做“冰冰嘎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②冰嘎儿的前身是木头,好的冰嘎儿要在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便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不了几圈,就会头重齿豁,不堪造就了,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听从你的鞭打, ,抽冰嘎儿的小伙伴们。

都爱比个高低上下,彼此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嘎儿,然后让它们互相朝对方撞去,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带着搏斗的勇敢,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于是重整旗鼓再战一一直到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3我是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嘎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④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的那天送我一只陀螺,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神情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俊的风姿。

○5叔叔的礼物不错!

⑥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虽然它

远不如我幻想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叔叔的礼物,恨不得马上就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7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种各样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部位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模样,使我的士气也大受挫折,只好在一旁抽打,不再向任何一方挑战。

○8然而世间很多事都是不可预料的,我追求“和平”仅只是个人愿望,小伙伴们可不甘寂寞。他们中的一位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向我做慢地挑衅,大陀摇头晃脑,挺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小心翼翼地闪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到了无法避开的地步,他们狠狠地撞上了。

○9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虽然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能照样旋转。加上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来进行旋转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种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人仰马翻,十分耻辱地溃败了。

⑩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也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一一直到现在我还能津津乐道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11我的“冰嗄儿”,一只丑小鸭生出的“丑鸭蛋”方被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就这样以它的旋转,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予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表的自豪。

○12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9.第①段中“顾名思义”的意思是。(2分)

20.第②段横线上填入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在冰面张牙舞爪,穷凶极恶

B.在冰面旋转舞蹈,憨态可掬

C.在冰面锢头晃脑,杀气腾腾

D.在冰面横冲直撞,左右逢源

21.第③----11段,作者的心理经历了“懊恼——(1)——(2)沮丧——(3)

”的过程.。(6分)

22.分析第8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23.下列选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记录了一段儿时玩陀螺的回忆。

B.文章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C.文章多处“大词小用”,读来富有童趣。

D.文章表达了对人的外貌的深刻思考。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

新华社近期发表的《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一批)》中规定了媒体报道中的102条禁用词,对六类(时政和社会生活类、法律法规类、民族宗教类,港澳台和领土、主权类,国际关系类)用词作出了新的规定。

某同学摘录了以下禁用词条:

①通稿报道中,不使用“影帝”“影后”“巨星”“天王”“男神”“女神”等词汇,可使用

“著名演员”“著名艺术家”等。

○2不使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法,而使用“一带一路”倡议

③对各民族,不得使用旧社会流传的带有污辱性的称呼。不能使用“回回”“蛮子”等,而应使用“回族”等,不能随意简称,如“蒙古族”不能简称为“蒙族”,“维吾尔族”不能简称为“维族”,“朝鲜族”不能简称为“鲜族”等。

④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

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或“智障者”等词汇。

○5不得将香港、澳门与中国并列提及,如“中港”“中澳”等,不宜将内地与香港、澳门简称为“内港”“内澳”,可以使用“内地与香港(澳门)”,或者“京港(澳)”“沪港(澳)”等。

⑥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前苏联",而使用“苏联。

24.该同学对词条的类属有疑问,请告诉他以上禁用词条中属于“国际关系类”的是( )(3分)

A①③ B.②④ C.②⑥ D.⑤⑥

25.该同学就“新华社发布禁用词”事件对学校同学们进行了调查访谈。以下是两段回复。请据此推断,他所提的问题可能是: (4分)

甲同学回答:新华社对新闻信息报道的用词作规范很有必要,大家都应该看看。毕竟,说话得体、恰当、准确,能反映出一个人较高的综合素养。

乙同学回答:没必要禁用,历史自然会淘汰那些不好的词语,十年前流行的网络用语现在谁还会去用?

26.该同学要为学校设计一条宣传规范用语的标语,下列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不使用规范汉语,就不是合格的中国人!

B.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C.风度在优雅谈吐中体现,文采在规范语言里洋溢。

D.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信息高速公路的直通车。

四、写作(60分)

27.题目:我读懂了他(她/它)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2017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初三模拟考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谁家新燕啄春泥2.蜂蝶纷纷过墙去3.病树前头万木春4.山河破碎风飘絮5.无言谁会凭阑意(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6.(2分)B 7.(2分)登上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8分)

8.(2分)诸葛亮(诸葛孔明)9.(3分)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繁荣昌盛的原因。(亲,远,所以)10.(3分)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亲信贤臣(亲贤臣)【一空2分,2空3分】(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

11.(4分)(1)跟随,跟从(2)返回,归来12.(4分)D 13.(4分)BC

二、现代文(4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

14.(3分)C

15.(6分)(2)只知享乐(只被物质金钱娱乐所吸引)(1分)而浑浑噩噩(未曾想过阅读这件事)(1分)的人;(3)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1分)却又禁不住享乐诱惑(1分)而不去阅读(1分)的人。

16.(2分)D

17.(4分)运用富有画面感的描写(排比叠加的手法/呈现事实论据)(1分)表现出那些饱学的先生们所具有的非凡魅力(1分),有力地论证了(1分)“阅读使人变得更有气质和魅力”(1分)的观点。

18.B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

19.(2分)看到名称就想到它的意义。20.(3分)B

21.(6分)期盼、兴奋(高兴)、自豪(欢乐、惊喜等)

22.(7分)划线句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和小伙伴斗陀螺的过程(状态)(2分);表现出我因为自己的陀螺其貌不扬而不敢正面抗击对手的心理状态(2分);为后文我的陀螺反败为胜做铺垫(与后文构成欲扬先抑的情节波澜)(2分)。

23.(4分)D

三、综合运用(10分)

24.(3分)C

25.(4分)你认为新华社有必要发布禁用词吗?(你怎么看待新华社发布禁用词这一事件?你对新华社发布禁用词这一事件的态度如何?)【疑问句1分,对象感1分,内容2分】

26.(3分)A

感谢沈老师的供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