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全能生2016届高考全国卷26省联考(乙卷)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21
超级全能生2016届高考全国卷26省联考(乙卷)数学(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1{|2,1},{|1}1x U y y x A x x ==≥-=≥-,则U C A =( ) A . 1[,2]2B .[2,)+∞C .1[,2][2,)2+∞UD .1[,2)(2,)2+∞U 2、复数z 满足z i z i=-,则z =( ) A . 12i + B .12i - C .1i + D .1i -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k 的为( )A . 7B .8C .9D .104、从1,2,3,4,5,6,7,8,9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则这七个数的平均数是5的概率为( )A . 23B .13C .19D .185、如图所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 163B .4C .3D .2 6、在平面内,过定点P 的直线10mx y +-=与过定点Q 的直线30x my -+=相交与点M ,则MP MQ 的最大值是( )A . 102B .10C .10D .5 7、若函数()f x 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性质:①()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②对任意的x R ∈,都有()4f x π-+()0f x -=;③()f x 在(,)42ππ上是减函数,则()f x 的解析式可能是( ) A . ()sin 2cos2f x x x =+ B .()sin 2f x x = C .()sin()8f x x π=+D .()cos2f x x = 8、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3274x y x y a+≤⎧⎨-≤⎩,且z ax y =+的最大值为4,则a =( )A . 2B .23C .-2D .-4 9、若函数()()12,f x f x 满足12()()0(0)aa f x f x dx a -⋅=>⎰,则称()()12,f x f x 是区间[],a a -上的一组Γ函数,给出下列四组函数:①()()212,1f x x f x x ==+ ②()()12cos ,tan f x x f x x ==③()()1221,21f x x f x x =-=+④()()12sin ,cos f x x f x x ==其中是区间11[,]22-上的Γ函数的组数是( )A . 0B .1C .2D .3 10、已知,a b r r 是单位向量,且夹角为60o ,若向量p u r 满足12a b p --=r r u r ,则p u r 的最大值为( )A . 12B .1C .32D .2 11、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棱11A B 中点,点Q 在侧面11DCC D 内运动,若1PBQ PBD ∠=∠,则动点Q 的轨迹所在曲线为( )A .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12、已知函数()22ln ()x x m f x x +-=,若存在[]1,2x ∈使得()()0f x x f x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 (,2)-∞B .5(2,)2C .5(0,)2D .5(,)2-∞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超级全能生2016高考全国卷26省联考数学(理科乙卷)一、 选择题1.已知{y |y 2,x 1}x U ==≥-,1{x |1}1A x =≥-则U C A =( )A.[1/2,2]B.[2,)+∞C.[1/2,1](2,)+∞D. [1/2,1)(2,)+∞答案:C解析:[1/2,),(1,2]U A =+∞=2.复数z 满足zi z i=- 则z =( ) A.12i + B.12i - C. 1+i D. 1-i答案:B解析:设z a bi =+ 代入解得1/2a b ==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k 为 A. 7 B. 8 C. 9 D. 10 答案:B解析:348log 2log 3...log 7lg2/lg81/3S =⨯⨯⨯==4.从自然数1~9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则这七个数的平均数是5的概率为( ) A. 23 B. 13 C. 19 D. 18 答案:C解析:基本事件总数729936C C ==平均数为5的事件包括:辍选1,9;2,8,3,7;4,6共四种可能 5.如图所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63 B.4 C. 3 D. 2答案:D解析:四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底面为直角梯形AA ’EC ,()22a S a =+⨯=四棱锥的高FB ,2h ==123V Sh ==6.在平面内,过定点P 的直线1mx y +=与过定点Q 的直线30x my -+=相交于点M ,则||||MP MQ ⋅的最大值为( )A.102 B. 10 C. 10 D. 5 答案:D解析:查考过定点的直线系定点(0,1),(3,0)P Q - PQ =设MQ=x ,MP=y ,则222210/2x y PQ xy xy +=≥⇒≤7.若函数f(x)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性质:(1)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2),()()04x f x f x π∀∈-+-=R ;(3)f(x)在(,)42ππ上是减函数,则f(x)的解析式可能是( )A.()sin 2cos 2f x x x =+B. ()sin 2f x x =C. ()tan(/8)f x x π=+D.()cos 2f x x =答案:A解析:三个性质分别对应周期性、奇偶性和单调性 首先由单调性排除正切函数其余三个函数周期性与单调性均满足考查()/4)f x x π=+(/4)/4)f x x ππ--正好满足性质(2)8.设x,y 满足约束条件3274x y x y a +≤⎧⎨-≤⎩且z ax y =+的最大值为4,则a =( )A. 2B. 23 C. -2 D. -4答案:A解析:联立线性方程得交点72283,1111a ax y +-== 22(214)411ax y a a +=++= 因此2280a a +-= 即a=2或-4 其中a=-4使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平行故舍去 9.若函数12(),()f x f x 满足12()()dx 0(0)aaf x f x a -⋅=>⎰,则称12(),()x f x 是区间[-a, a]上的一组Γ函数,给出下列四组函数: (1) 212(),()1f x x f x x ==+ (2) 12()cos ,()tan f x x f x x == (3) 12()21,()21f x x f x x =-=+(4) 12()sin ,()cos f x x f x x ==其中是区间[-1/2, 1/2]上的Γ函数的组数是( ) A. 0 B. 1 C. 2 D. 3 答案:C解析:对称区间上定积分为零,被积函数一定是奇函数,因此只有(2)(4)10.已知a,b 是单位向量,且夹角为60°,若向量p 满足|a b p |1/2--=,则|p|的最大值为( )A. 12B. 1C. 32 D. 2 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单位向量|a-b|=1因此|1|p |||a b p |1/2|p |11/2-≤--=⇒≤+11.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B ’C ’D ’中,P 为棱A ’B ’中点,点Q 在侧面DCC ’D ’内运动,若∠PBQ=∠PBD’,则动点Q 的轨迹所在曲线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答案:C解析: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如图所示 平行于圆锥旋转轴BP 的截面截得双曲线 而侧面DCC ’D ’显然平行于旋转轴BP12.已知函数22ln (x m)()x f x x+-=,若存在[1,2]x ∈使得'()()0f x x f x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 (-∞, 2)B. (2, 52)C. (0, 52)D. (-∞, 52)答案:D解析:考查导数及二次不等式22[2/2()][2ln (x m)]'()x x m x x f x x+--+-= 因此2'()()2()0f x x f x x m x ⋅+=+-> 不等式可转化为2()10,[1,2]g x x mx x =-+>∈ 本题要求存在x ,即(1)0(2)05/2g g m >>⇒<或 若要求恒成立,则根据对称轴x=m/2的位置分类讨论 当122m ≤≤时()02mg m φ>⇒∈ 当/21m <时(1)02g m >⇒< 当/22m >时(2)0g m φ>⇒∈二、 填空题13.已知:p x m ≤,:|2|1q x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 答案:[3,)+∞解析:{x |x m}P =≤ {x |1x 3}Q =<< 题设等价于Q P ⊂14.已知n 为正整数,在2(1n 与(1)n x +展开式中2x 项的系数相同,则n=___ 答案:2解析:4222(21)(22)(23)/24(1)/2n n C C n n n n n n =⇒---=-化简得24802n n n -=⇒=15.在等腰ABC ∆中,AB=AC ,||26AC BC +=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答案:4解析:如图所示,设等腰ABC ∆底边上的高AO=h 底角α为锐角,设OC=x ,则BC=CD=2x ,由三角形法则得AD =ABC S hx ∆==22224(249)9()163S x x x =-=--+当24/3x =时面积S 取最大值416.设12,F F 是椭圆22:15x C y +=的两焦点,点P (异于两焦点)关于两焦点的对称点分别为12,P P ,线段PQ 的中点在椭圆C 上,则12|PQ||P Q|+=___答案:解析:特殊点法,设P(0,0),Q(2a,0),则P1(-2c,0),P2(2c,0)则12|PQ||P Q|+=2a+2c+2a-2c=4a ,而a =三、 解答题17.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2222,*n n S a n n n N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n(n)}n a -的前n 项和n T解析:15/3a =当2n ≥时2112(1)2(1)2n n S a n n --+=-+-+,作差得1321n n a a n --=+,整理得13()(1)n n a n a n --=--因此{()}n a n -为首项2/3、公比1/3的等比数列因此23n n a n =+(2) 2n(n)3n n na -=2122(...)333n n n T =+++ 2311122(...)3333n n n T +=+++作差得2121112(...)33333n n n n T +=+++-因此31(1)233n n n n T =--18.某商场五一进行抽奖促销活动,当日在该商场消费的顾客即可参加抽奖活动,抽奖情况抽奖箱中有9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4个红球、3个白球、2个黑球(每次只能抽取一个,且不放回抽取).第一种抽奖方式:若抽得红球,获奖金10元;若抽得白球,获奖金20元;若抽得黑球,获奖金40元.第二种抽奖方式:抽到白球,获得奖金50元;若抽到黑球,获奖金100元.(1)若某顾客在该商场当日消费金额为2000元,用第一种抽奖方式进行抽奖,求获得奖金70元的概率(2) 若某顾客在该商场当日消费金额为1200元,请同学们告诉这位顾客哪种抽奖方式对他更有利.解析:(1)X=2000可抽奖4次,得奖金70元,共有两种情形:抽得3红1黑;抽得1红3白因此所求事件的概率为3113424349221C C C C P C +== (2) X=1200可抽奖2次用第一种抽奖方式,获得奖金可能为20,30,40,50,60,8024291(20)6C P C == 1143291(30)3C C P C == 23291(40)12C P C ==1142292(50)9C C P C == 1132291(60)6C C P C == 22291(80)36C P C ==期望20/630/340/12100/960/680/3640E ξ=+++++= 用第二种抽奖方式,获得奖金可能为0,50,100,150,20024291(0)6C P C == 1143291(50)3C C P C == 2113422911(100)36C C C P C +== 1132291(150)6C C P C == 22291(200)36C P C ==期望050/31100/36150/6200/36700/9E η=++++=明显第二种抽奖方式更有利。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Ni 59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的是A. .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 . 某种物质可插入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的是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 随后细胞中的复制发生障碍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 随后细胞中的转录发生障碍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 .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 .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 .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 . .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 . 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的是A . .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 . .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 .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 .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 .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 .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 .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英的种群密度D . .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 .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 、g 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 G 对g 完全显性。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超级全能生”2016高考全国卷26省联考(乙卷)理科综合全国中高考教学考试研究院命题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Mg-24 Fe-56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不同B、丙酮酸消耗的途径和场所不同C、[H]的消耗途径和场所不同D、同质量C6H12O5氧化分解生成ATP的量不同2、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B、遗传信息从RNA流向蛋白质离不开核搪体C、HIV的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DNAD、线粒体中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DNA3、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为使插条比较容易生根存活,下列处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A、去掉插条上衰老的叶片、保留芽和幼嫩的叶片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插条形态学上端C、用浓度较小的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条形态学下端D、用浓度较高的生长素溶液沾蘸插条形态学下端4、一片山坡上的丛林因山崩全部毁坏,一段时间后,经历草本、灌木和乔木等阶段逐步发育出一片森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山坡发生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B、竞争不会改变不同阶段的优势物种C、森林阶段相对稳定的群落不再发生演替D、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变得复杂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腺细胞中含有发达的内质网有利于性激素的合成B、浆细胞(效应B细胞)中抗体的形成过程伴随高尔基体膜组分的更新C、动物细胞细胞膜的组成中含有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D、高等植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必须依赖其膜上的受体6、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与研究方法的创新。
下列科学发展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相匹配的是( )7A、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维勒合成尿素,突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D、食品保鲜膜、保鲜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K+、NH4+、Cl-、SO42-B、加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Na+、NO3-、Cl-、Ba2+C、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熔液:Na+、ClO-、Cl-、S2-D、c(H+)/c(OH-)=1013的溶液:Fe2+、Cl-、MnO4-、SO42-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N A个NO分子和0.5N A个O2分子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为22.4 LB、7.8gNa2O2与足量的CO2和H2O(g)混合气体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C、某温度下,MgCO3的Ksp =4⨯10-6,则饱和溶液中含Mg2+数目为2⨯10-3N AD、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C-Cl键数为0. 4N A10、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100mL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pH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6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A、11B、12、C121144、DRR、3?1?R○16.A的阻值分别是和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和图中电阻为,?421、3断开时,电流表理想交流电流表,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U。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的示数为;当S II42 、AB、34 C、5D、目前,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
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若仍仅用三颗同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
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1h B、4h C、8h D、16h1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a19.,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悬挂于O'OO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
秘密★启用前“超级全能生”2016高考全国卷26省联考(乙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全国中高考教学考试研究院命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Mg-24 Fe-56第I 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我国古代力学的发展较为完善。
例如,《淮南子》中记载“物之功,动而有益,则损随之”。
这里的“功”已初步具备现代物理学中功的含义。
下列单位分别是四位同学用来表示功的单位,其中正确的是( )A 、N ·m ·s -1B 、kg ·m 2·s -2C 、C ·V ·sD 、V ·Ω·s15、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银河系的质量,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例如按照目侧估算,在离恨河系中心距离R=3⨯109R 0的范围内聚集的质量M=1.5⨯1011M 0,其中R 0是地球轨道半径,M 0是太阳质量。
假设银河系的质量聚集在中心,如果观测到离银河系中心距离R 处的一颗恒星的周期为T=3. 75⨯108年,那么银河系中半径为R 的球体内部未被发现的天体的质量约为( )A 、4.0⨯1010 M 0B 、1.9⨯1011M 0C 、4.0⨯1011 M0 D 、5.5⨯1011 M 016、如图所示,某竖直弹射装置由两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以及质量不计的底盘构成,当质量为m 的物体竖直射向空中时,底盘对物体的支持力为6 mg(g 为重力加速度),已知两根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60°,则此时每根弹簧的伸长量为( )A 、3mg kB 、 4mg kC 、5mg kD 、6mg k17、如图所示,电荷量均为+q 的两个点电荷相距2r ,O 点是其连线的中点,P 点是其中垂线上的电场强度最大的点。
“超级全能生”2016高考全国卷26省联考(乙卷)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Mg-24 Fe-56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不同B、丙酮酸消耗的途径和场所不同C、[H]的消耗途径和场所不同D、同质量C6H12O5氧化分解生成ATP的量不同2、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B、遗传信息从RNA流向蛋白质离不开核搪体C、HIV的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DNAD、线粒体中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DNA3、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为使插条比较容易生根存活,下列处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A、去掉插条上衰老的叶片、保留芽和幼嫩的叶片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插条形态学上端C、用浓度较小的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条形态学下端D、用浓度较高的生长素溶液沾蘸插条形态学下端4、一片山坡上的丛林因山崩全部毁坏,一段时间后,经历草本、灌木和乔木等阶段逐步发育出一片森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山坡发生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B、竞争不会改变不同阶段的优势物种C、森林阶段相对稳定的群落不再发生演替D、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变得复杂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腺细胞中含有发达的内质网有利于性激素的合成B、浆细胞(效应B细胞)中抗体的形成过程伴随高尔基体膜组分的更新C、动物细胞细胞膜的组成中含有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D、高等植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必须依赖其膜上的受体6、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与研究方法的创新。
下列科学发展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相匹配的是( )选项科学家科学发展使用的技术或方法A 沃森、克里克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构建概念模型B 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C 艾弗里证实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噬菌体培养技术D 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同位素标记法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维勒合成尿素,突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D、食品保鲜膜、保鲜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K+、NH4+、Cl-、SO42-B、加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Na+、NO3-、Cl-、Ba2+C、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熔液:Na+、ClO-、Cl-、S2-D、c(H+)/c(OH-)=1013的溶液:Fe2+、Cl-、MnO4-、SO42-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N A个NO分子和0.5N A个O2分子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为22.4 LB、7.8gNa2O2与足量的CO2和H2O(g)混合气体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C、某温度下,MgCO3的Ksp =4⨯10-6,则饱和溶液中含Mg2+数目为2⨯10-3N AD、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C-Cl键数为0. 4N A10、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100mL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c(H+)约为②处c (H+)的两倍B、可依据②处数据计算所溶解的n(Cl2)C、③处表示氯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完全D、曲线③④段有离子反应:HClO+OH-=ClO-+H2O11、分子式为C10H14的芳香烃中,苯环上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的物质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向新生成的AgCl悬浊液中滴入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含有Na+,不含K+C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熔点:氧化铝>铝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13、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X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溶液的pH 如下表:实验编号c(HX) c(NaOH) 混合溶液的PH甲0.2 0.2 pH=a乙c10.2 pH=7丙0.2 0.1 pH>7丁c2c2PH=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甲组情况分析,若a=7,则HX为强酸;若a>7,则HX为弱酸B、在乙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X-)=c(Na+)C、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X是弱酸,D、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 mol/L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我国古代力学的发展较为完善。
例如,《淮南子》中记载“物之功,动而有益,则损随之”。
这里的“功”已初步具备现代物理学中功的含义。
下列单位分别是四位同学用来表示功的单位,其中正确的是( )A、N·m·s-1B、kg·m2·s-2C、C·V·sD、V·Ω·s15、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银河系的质量,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例如按照目侧估算,在离恨河系中心距离R=3⨯109R 0的范围内聚集的质量M=1.5⨯1011M 0,其中R 0是地球轨道半径,M 0是太阳质量。
假设银河系的质量聚集在中心,如果观测到离银河系中心距离R 处的一颗恒星的周期为T=3. 75⨯108年,那么银河系中半径为R 的球体内部未被发现的天体的质量约为A 、4.0⨯1010 M 0B 、1.9⨯1011M 0C 、4.0⨯1011 M0 D 、5.5⨯1011 M 016、如图所示,某竖直弹射装置由两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以及质量不计的底盘构成,当质量为m 的物体竖直射向空中时,底盘对物体的支持力为6 mg(g 为重力加速度),已知两根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60°,则此时每根弹簧的伸长量为( )A 、3mg kB 、 4mg kC 、5mg kD 、6mg k17、如图所示,电荷量均为+q 的两个点电荷相距2r ,O 点是其连线的中点,P 点是其中垂线上的电场强度最大的点。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关于P 点的位置和P 点的电场强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233,34p kq OP r E r ==B 、2243,29p kq OP r E r== C 、22,2p kq OP r E r ==D 、233,4p kq OP rE r ==18、如图所示,abcd 为一正方形区域,e 、f 分别是ad 、cd 的中点。
若该区域内只存在有由d 指向b 的匀强电场,沿对角线ac 方向以速度v 入射的带电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恰好从e 点射出。
若该区域内只存在有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滋场,沿对角线ac 方向以速度。
入射的带电粒子恰好从f 点射出。
则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比值为( )A 、vB 、2vC 、3vD 、10v1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6+5t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则该质点( )A 、第1s 内的位移是10 m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C 、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 2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20、如图所示,某交流发电机的线圈共n 匝,面积为S ,内阻为r ,线圈两端与R 的电阻构成闭合回路。
当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绕轴OO '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2nBS E ω= B 、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 横截面的电荷量nBS q R =C 、线圈经过中性面时,感应电流达到了最大值D 、线圈中的电流每经过时间πω方向改变一次2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A 和质量为m B 的重物B 由跨过定滑轮D 的轻绳连接,A 可在竖直杆上自由滑动,杆上的C 点与滑轮D 的连线水平。
当轻绳与杆夹角为37°时,A 恰好静止;当在B 的下端悬挂质量为m Q 的物体Q 后,A 恰好上升到C 点。
已知sin37°=0.6,cos37°=0. 8,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上升到C 点时,加速度大小a=gB 、rn B =mC 、m Q =0.75mD 、A 上升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始终等于rn B g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40题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 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如图所示为一种摆式摩擦因数测量仪,可侧量轮胎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其主要部件有:底部固定有轮胎橡胶片的摆锤和连接摆锤的可绕轴O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轻质细杆。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I 、将测量仪固定在水平地面上;II 、将摆锤从与O 等高的位置由静止释放;III 、当摆锤摆到最低点附近时,侧量出橡胶片紧压地面摩擦过的一小段距离s(s<<L),之后继续摆至最高位置,测量出细杆与竖直方向的角度θ。
(1)为测量轮胎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 ;(2)若将摆锤对地面的压力视为大小为F 的恒力,重力加速度为g ,橡胶片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为进一步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本实验还可以在哪些地方改进?。
23、(9分)某同学用下列器材组装的简易欧姆表,如图所示。
a 、干电池一节:电动势为1.5 V 且其内电阻可忽略;b 、电流计一块:量程为0至1mA ,最小刻度0.1 mA ,内电阻20Ω;c 、可变电阻一只:阻值范围为100Ω至2500Ω。
(1)测量电阻前,先进行欧姆调零。
将可变电阻P 的阻值调节为R= ,此时电流计指针指到最大刻度;(2)欧姆表正确调零后,将待测电阻的两端分别连至红、黑表笔,若电流计的示数为0.5 mA ,待测电阻的阻值R x = ;(3)若将电流计示数范围限制在0.1mA 到0.9mA 之间,欧姆表可量测的电阻范围为_ ;(4)如果将r=20Ω的电阻与电流计并联,重新调零后,与第(3)问相比,可测见的电阻范围将如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