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九:1、运动的描述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8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1课时《运动的描述》学案班级姓名组长知识提炼一、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1、概念:。
2、研究地面附近物体运动情况时,我们一般选择或为参照物较为方便。
三、运动具有性1、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的。
2、我们平常说物体静止实际是相对于而言的。
合作探究例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谓的参照物是指绝对不运动的物体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运动的物体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为参照物较为方便例2、有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什么?例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
你认为这颗子弹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为什么?体验成功A级1、人们经常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这里人选的参照物是( )A、地球B、月亮C、人D、云2、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以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3、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的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级4、蒸汽火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的,由此可知,相对于地面火车的运动方向是(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C级5、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在向上运动,你能判断,甲、乙、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吗?。
涟源金石中学八年级(上)综合组物理科导学案编号:128180102 主备人:金茜备课组长:审核:课型:预+展班级:姓名: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和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通过体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基础知识】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这个作为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如图所示,以司机为参照物,在车上的乘客是的;以路边站着的人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的。
4.写出下表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
运动参照物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东升西落“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车中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中【展示提升】1.填空题某人坐车看到路边的树木正向南运动,此人是以为参照物;若他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车正在向运动。
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2.选择题①.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地球绕着太阳转动 B.乌云遮住了太阳C.树木在不停地生长D.蚂蚁在地上爬行②.以下关于“静止”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看上去是“静止”的B.空中加油机的飞行员看到被加油的战斗机是“静止”的C.法国飞行员在空战中,伸手抓住“静止”的子弹D.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感觉飞船是“静止”的3.问答题①.分析教材图1.2-4中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它们是运动还是静止的?②.观察教材图 1.2-5,说一说甲、乙两图中的人与战机选什么样的参照物是运动的,选什么样的参照物是静止的?【当堂反馈】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A.参照物只能是静止的物体B.参照物只能是运动的物体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D.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机械运动的情况一般也不同2.★A、B两列火车同向并列停在车站内,当B车启动时,A车内的乘客感觉错误的是()A.看车站自己是静止的B.看B车自己在向前运动C.看B车自己在向后运动D.看车站上流动售货车自己是运动的。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21运动的描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过程一、运动的世界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二、机械运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
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1、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
三、参照物1、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
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
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
2、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1.2《运动的描绘》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机械运动的现象.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知道参照物.2、会选择参照物描绘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绘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方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难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参照物的概念学法指导:体验通过日常现象,自主学习描绘物体运动的方法。
选择适宜的参照物有利于辨别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分析法)请同学们阅读第一章的章首图片和短文,这是人与鸟的“比翼齐飞”。
从中我们能想到的一句话是“生命在于运动”。
请同学们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运动的?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这是因为即使飞机和子弹都在飞,但对飞行员来说那颗子弹是的。
一、机械运动1、观察课本16页甲、乙、丙图可知这些物体都在。
2、讨论课本图1.2—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根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个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得出结论:在物理学里,我们把叫做机械运动。
3、以下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五四运动B、太阳升上天空C、心情激动D、铁生锈了二、参照物1、在描绘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总要选择某一物体作为______.假如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______的;假如没有变化,就说它是______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2、讨论:假如你的一位同学和你一起并肩向前走,你认为他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站在路边的人又认为他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结论:可见描绘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的对象不同,结论一般。
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精选11篇)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1一、设计思想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分为: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中,机械运动的概念较为简单学生理解也相对容易,所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后两部分,在参照物的教学中通过一个小实验,钢笔放在书本上推动书本运动。
利用机械运动的概念讨论钢笔是运动还是静止?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选择不同的标准获得不同的运动形式,自然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整体的设计思路利用身边的现象赖引导学生理解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概念,期间可通过穿插一些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理解更加具体、生动和深刻。
二、教材分析初二时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本章是人教版的起始章的第二节内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
在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学生先从身边最简单的运动着手,对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入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本节不熟悉的参照物,教材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最终理解运用。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物理思维还未建立,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弱。
该年龄段的学生有好奇心,但是对问题缺乏深刻的思考,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缺乏训练。
比如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形式不同。
学生容易将参照物和研究对象混淆,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先通过明确谁是参照物谁是研究对象,再讨论后续的相对运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
(2)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使学生能灵活选取参照物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生观教育,通过“STS”教学,激发学生学好科学技术,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12.1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画、音乐)。
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1、什么是机械运动?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课时】1课时【教具】电脑多媒体、玩具汽车【教法】启发、讲解、讨论【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进行新课1.运动的世界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请看图2-1—图2-3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学生举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他们眼中的运动是什么)2、运动的描述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如:(学生举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看图2-4(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请听我国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筝曲(“高山流水”)。
听一段后让学生谈有什么感受?是一首什么曲子。
告诉学生我国在音乐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有非常多的著名的民族乐曲。
如中国十大名曲。
问: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看课本上“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5分钟。
提问:小明为什么说花花跑得真快呢?原来花花的位置发生的改变。
告诉学生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1)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2)设疑提问讨论a)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
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b)小王骑自行车上街。
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c)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分析上面的三个场景中有不少的物体,我们看书包对李明位置不变小王对自行车位置不变静止坐椅对汽车位置不变物体物体李明对学校位置改变自行车对树木位置改变运动汽车对电线杆位置改变物体物体(4)概括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motion)。
九年级物理教案:《运动的描述》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基本概念;•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文字描述、位置-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等;•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基本概念;•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速度-时间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平时所见到的运动,并进行简单的讨论,从而切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与讨论(30分钟)2.1 运动的描述教师通过讲解或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运动的本质、三要素:运动状态、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并引导学生能够简单地进行文字描述,了解位置-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2.2 文字描述的运动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板书的形式呈现物体的文字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再进行总结,进一步明确文字描述的局限性,探讨运动状态、运动轨迹、速度等需要使用什么形式来描述。
2.3 位置-时间图像的运动教师带领学生逐步学习位置-时间图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位置-时间图像的解释和分析,分析出位置-时间图像所能表示的内容,掌握如何将图像转换为文字和运动轨迹。
2.4 速度-时间图像的运动教师向学生介绍速度-时间图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速度-时间图像所表示的是物体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速度,由此掌握如何使用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3. 实践与应用(2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运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解答,例如:一辆汽车从某处出发,以10m/s的速度匀速向前行驶,经过20秒钟后停下来,求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节运动的描述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机械运动.2.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会选择参照物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典型例题例1.世界X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觉脸旁似乎有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此时子弹相对于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方法总结:课堂达标1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相同的速度前进收割麦子,则收割机相对于_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2.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我国向世界展示了空中加油机,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它相对于________是静止的.3.当我们乘坐电梯上楼时,则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运动的,而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静止的.4.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例 2.坐在行驶的轮船内的乘客说岸边的树木向后运动,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岸边的人则说轮船在飞速前进,则岸边的人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方法总结:课堂达标21.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则以________为参照物,太阳是运动的.2.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3.“我坐在奔驰的汽车里,静靠在椅背上,观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退去……〞文中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静靠〞______;“奔驰〞________;“后退〞_________.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认真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课后稳固1.一汽车沿着湖边的公路以54Km/h的速度行驶,则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是________的.2.说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_____为参照物;彩云遮住太阳是以______为参照物.3.平直的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推断三人骑车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4.以下两个物体可以认为保持相对静止的是( )A 地球和太阳B 月球和地球C 地球和它的同步卫星D 人行走时左脚和右脚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A 甲上升B 乙下降,但比甲快C 乙下降,但比甲慢D 丙下降,但比甲快6.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缓缓下降的顾客,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的参照物是()A电梯B地面C商场的柜台 D柜台前购物的顾客7.妈妈送小云上了火车,突然听见火车一声长鸣,只见旁边并列的列车缓缓向后离去,于是妈妈急着要下车,而小云从另一侧窗外看了看车站,又看了看手表,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乘的车还没开呢!〞母女俩结论不同的原因是( )A 她们听到的火车鸣叫声不同B 母女俩所处的地点不同C 母女俩所处的时间不同D 母女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8.据报道,某地的一幢高楼正在施工,天气突变,一片乌云飞快的飘过高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叫“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推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A地面B乌云C自己D 高楼9.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升空的过程中,地面上的人看到他快速向高空飞去,而他在舱内却感觉不到自己运动,则地面上的人和杨利伟分别以______和______为参照物.10.一小说中写到:“一阵大风,将院内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之外〞.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井B 地面C 院子D 篱笆课堂小结合上你课本检验一下你学会了这些知识了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2.推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其它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3.用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学案 (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速度.2.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3.了解计算速度的公式及其各物理量的单位.4.会进行m/s和km/h之间的换算.5.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6.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7.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8.正确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课前预习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其它在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4.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典型例题例1.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在女子50m自由泳决赛中荣获冠军,还以24.79S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24.98S的世界纪录.假设她以25s的时间匀速游完全程,则她的速度是多少m/s是多少km/h 课堂达标 11.我国优秀运发动刘翔在2022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X,成绩为12.91S.则他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6km/h,则哪个速度比拟快2.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40k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例 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则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多长时间课堂达标 21.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如果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跑完全程,则需要多长时间2.猎豹是动物世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则经过0.5min,它能跑多远解题方法总结1.用速度公式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路程的单位是m,则时间的单位是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如果时间的单位是h,则路程的单位是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2.要学会公式的正确变形.由v=s/t可得:t=_______;s=________.。
九年级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青龙县官场初级中学章路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想象、讨论等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物理学知识。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
【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观看桃林口水库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教师由人在竹排上的感觉, 导入《运动的描述》课题。
二、探究新知 .运动的普遍性()教师播放视频动画。
()师生思考生活中看似不动的物体是否也在运动,从而得出“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机械运动的概念()让学生试着说一说什么叫做运动?()教师进行总结,指明这里的运动,物理学上叫做“机械运动” 式的运,物理学上还有别的形动。
.参照物的概念()教师播放“乘客动与不动”视频,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
()师生交流,得出参照物的定义。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活动: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师生交流,总结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
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师由学生实验,分析出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7、让学生看课文第30页图12.1—4。
想想,图中关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在运动依旧静止?活动五:A、五四运动B、太阳升上天空C、心情兴奋D、铁生锈了A、地面B、云朵C、人D、月亮A、对面开来的列车B、自己乘坐的列车教学反思C、平行铁轨上同向运动,快慢相同的列车D、从身旁走过的列车员[课后小测] (1).某人坐在匀速向西行驶的列车中,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人看到路边的房屋向 _________运动。
(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为迎接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经改建后,姑苏城内外河畔的景色更加秀丽迷人,关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_的。
(3).兰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
以电梯的扶手为参照物,她是的,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的。
(4).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刚于小明并肩行走,以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5).航天飞机在太空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现在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状态.[中考链接]1.(2018沈阳)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内学。
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假如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_______km/h。
2.(2018吉林)如图7所示,2011年1月12日,长吉城际铁路正式运营。
早上6点50分CHR5型“和谐号”列车由长春开往吉林。
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200km/h,全程约为110km,全程运行时刻大约是;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
3.(2018鸡西)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4.(2018自贡)2005年10月,“神州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坐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DA、太阳;B地球;C、月球;D、工作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