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第2节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知道参照物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学习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习难点】参照物的概念、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自主学习】知识点1.机械运动(1)叫做机械运动。
(2)讨论:你现在在做机械运动吗?(3)举几个做机械运动的例子。
(4)机械运动只是运动的一种形式,还有那些形式的运动?知识点2.参照物1.思考: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真的很容易吗?举实例:(1)叫参照物。
(2)以为参照物时,你现在是运动的。
(3)以为参照物时,你现在是静止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由来决定的。
通常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2.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1)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小组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有关。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
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为了方便,我们常用作参照物。
(3)小组讨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物体以它们中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
【典型例题】1.有一首歌曲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云朵C.人D.月亮2.下面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科学家研究发现,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2.9cm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C.菊花幼苗两个月长高了15cm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3.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参照物的含义,会用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知道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由所选的参照物决定,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及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难点:物体运动的描述。
【温故知新】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时间的测量工具是:3. 不可避免,可以避免;通过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自学指导一】机械运动1.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飞机、船只、太阳、房屋、树木:运动的有;静止的有。
2.讨论16页‘想想议议’。
再观察教材图1.2-1,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学生举出一些运动的例子。
归纳: 叫做机械运动。
讨论:你现在在做机械运动吗?举几个做机械运动的例子:。
4.机械运动只是运动的一种形式,还有那些形式的运动?【练习1】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南辕北辙B.夸父逐日C.顺水推舟D.精忠报国【练习2】下列诗句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孤帆一片日出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D.霜叶红于二月花【自学指导二】参照物5.讨论:17页‘想想议议’6.回答:你现在在做机械运动吗?7.阅读课本17页下面两段话,完成:(1) 叫参照物。
(2)以为参照物时,你现在是运动的。
(3)以为参照物时,你现在是静止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由来决定的。
8.阅读课本17页最后一段话,完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一般也不同,例如: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如果以为参照物,则汽车是运动的;如果以为参照物,则汽车是静止的。
所以一个物体既可以描述成运动的,又可以描述成静止的,这完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9.讨论:课本18页‘想想议议’和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的运动以为参照物(2)“月亮穿过云层”,月亮的运动以为参照物(3)乘客静坐在奔驰的列车中,列车的运动以为参照物【练习4】写出下表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1)地球绕太阳公转参照物(2)“小小竹排江中游参照物(3)“巍巍青山两岸走参照物(4)车中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参照物【自学指导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练习5】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在路旁的乙车中的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B.乙车C.路灯D.地面【练习6】某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边快速驶过,若以那辆车为参照物,则此人 ( )A.向北运动B.向南运动C.静止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基础过关】1.下列运动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物体从高空落下B.气温升高C.飞机在空中飞行D.自行车在公路上转弯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3.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4.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自己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D.跳台5.十堰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6.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7.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运动的描述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习指导一机械运动参照物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6、17、18页内容,认识物体运动形式的判断。
完成下列问题:1.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2.一位同学从自己的座位走到黑板前,他的发生了变化,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3.你们肯定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请各举3例.静止的物体:,、。
运动的物体:、、.小组讨论1.如果你的一位同学和你一起并肩向前走,你认为他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站在路边的人又认为他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可见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的对象不同,结论一般不同.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3.试着描述图1.2—3和1.2—4各种情形中物体的运动状况,总结一下选择参照物的方法技巧.精讲和点拨(如需要)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跟踪练习1.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乘客是静止——参照物是.(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在江中游——以作参照物青山在走——一以为参照物.(3)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月亮钻了出来——参照物是.2.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D.图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学习指导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自主预习以图示为例子:以乘客为研究对象,对路边的小朋友来说:乘客是;以司机来说,乘客是。
说明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具有。
1.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能选择的参照物不止一个,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相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2.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状态.小组讨论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解: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分析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选作)运动具有和.跟踪练习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止?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的物理知识所致。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00002学习目的:1、了解参照物的概念。
2.会应用参照物的知识剖析生活中的现象。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运动是相对的。
学习重点:1.参照物的概念2.运动和运动的相对性课前预习: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运动,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空中 B.路边的房屋 C.所骑的自行车 D.远处的平地2.如下图,小红同窗与其他几位同窗坐在滑行的〝香蕉〞船上在海下游玩,假定说小红是运动的,那么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海边的沙滩 B.小红她们骑着的香蕉船C.海水 D.站在沙滩上给小红照相的同窗3.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的飞行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上完成衔接,构成组合体〔如下图〕.为我国的空间站树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关于构成的组合体运动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对接成功后神舟八号飞船相关于天宫一号运动 B.对接时神舟八号飞船相对地球运动C.对接时天宫一号相对地球运动 D.对接成功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都相对与地球运动4.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以下说法是错误的选项是〔〕A.往常所说的运动和运动都是相关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定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讨其它物体运动状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画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讨物体运动,选择空中做参照物最适宜,由于空中是真正不动的物体5.以下物体之间不能够坚持相对运动的是〔〕A.卡车和结合收割机在一同收割麦子 B.大型加油飞机在空中给客机加油C.变速方式的汽车中的司机何乘客 D.地球和太阳自学探求我们在周末放学坐车回家时,你会发现路边的树木在向车的前面迅速移动,而身边的同窗那么没有动,这是为什么呢?互学探求效果1:讨论课本图1.2—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相似的运动,依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进程中,你的什么发作了变化?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下行驶有什么不同?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依据什么?小组展现:分小组展现讨论结果,教员点评。
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导学过程一、温故请同学们阅读第十二章的章首短文,这是对一场滑雪比赛的描述。
从中我们能想到的一句话是“生命在于运动”。
请同学们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运动的?答:二、链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这是因为尽管飞机和子弹都在飞,但对飞行员来说那颗子弹是的。
三、互动课堂(一)、运动和静止谈一谈:观察下列图2中的几幅图片,在结合自己平时对运动物体的观察,谈谈你对“运动”的认识。
想一想:物体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就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了?点一点:一切物体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说一说:教室中的我们是静止的,是以(或黑板、或教室、或外面的树)为参考标准的,我们与参考标准的位置没有变;“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我们是运动的,是以为参考标准的,我们与参考标准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记一记: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被选作参考的标准物体,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了,就说该物体是的;位置没有变,就说该物体是的。
记一记: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说一说:选择参照物的方法:(1)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应该选择最合适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的汽车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若研究人在汽车上的运动情况时,常以车厢为参照物,这样研究起来比较简单,可以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2)既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又可以选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3)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第2节运动的描述》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的学习主题是“运动的描述”,为初中物理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节课程旨在通过理解与运动有关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的具体表现,为进一步探索力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物理规律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如相对运动、绝对运动等。
2. 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3.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
4.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以及实验操作的能力。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运动描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测验评价:通过定期的测验,了解学生对运动描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现象,如公交车内的站立和坐下时感受的不同等实例,引导学生体会运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知识讲解:首先介绍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相对性原则,再介绍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结合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 实验演示:利用器材演示物体运动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运动的性质和规律。
4. 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习题练习,加强学生对运动描述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一次简单的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运动描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物理书籍或网上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六、学后反思1. 学生自我反思:学生在完成本课学习后,应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学案导学【自学指导】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讨论课本图1、2-3: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
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
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2)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课本图1、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应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结论:如果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如果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是静止的。
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
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要点总结】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2 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习重难点: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一、机械运动:1.大家观察周围的世界,你认为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 静止的物体:总结:凡是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都发生着改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
二、参照物:2.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 。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同一情况,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
这说明了。
一、机械运动:1.讨论课本图中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根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⑴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⑵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⑶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小结:在物理学里,我们把 叫做机械运动。
2.问题:⑴下列现象中的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A.蜡烛燃烧B.电梯上升C.飞机飞行D.太阳升空⑵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 ,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 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可见,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二、参照物:3.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一时间,你觉得 前置性小研究课前热身、自主预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相反方向开去了。
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4.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