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设备校正及状态测试方法(日照昆城)
- 格式:doc
- 大小:874.00 KB
- 文档页数:13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校验方法与仪器校准指南引言: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用于检测材料和构件的缺陷、损伤和其他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无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验方法和仪器校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校验方法和仪器校准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校验方法1. 校验目的和意义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校验方法是为了确定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其能正确地检测和评估材料和构件中的缺陷和损伤。
通过校验方法,可以验证无损检测仪器的性能参数是否满足要求,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校验步骤和流程校验方法的步骤和流程可以根据不同的无损检测技术和仪器来进行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准备校验样品和标准:校验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并且包含已知的缺陷或损伤,以用于校验无损检测仪器的检测能力。
(2) 设置校验参数和标准:根据校验要求,设置合适的校验参数和标准,包括频率、增益、灵敏度等。
(3) 进行校验测试:使用校验样品和标准进行实际的校验测试,记录并分析测试结果。
(4) 评估和调整:根据校验测试结果,评估无损检测仪器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如有必要,调整相关参数和标准。
(5) 准确度评价:通过与已知缺陷的比对和分析,评价无损检测仪器的准确度,确定其误差和误报率。
3. 校验方法的要求在校验方法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校验样品的选择:校验样品应具备代表性,包含不同类型和尺寸的缺陷和损伤,以验证无损检测仪器对各种问题的检测能力。
(2) 校验参数和标准的确定:校验参数和标准应根据具体的无损检测技术和应用要求来确定,以确保校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记录和分析:校验测试结果应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便对无损检测仪器的性能进行评价和改进。
二、仪器校准指南1. 仪器校准的目的和意义仪器校准是保证无损检测仪器准确度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通过仪器校准,可以验证仪器的性能参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校正和调整,以确保无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CTP设备使用过程中碰到过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冲版机传动齿轮磨损现象:冲版机传动齿轮部位的黄油和机油已耗尽,因没有及时加注,致使整个冲版机传动齿轮部位严重磨损。
解决办法:要求操作人员每隔半年就要打开冲版机的罩壳,加注黄油和机油,防止传动齿轮磨损。
2双张进版现象:在设备的供版器和CTP主机间有一个双张感应器,激光曝光印版时会产生一些尘埃,一段时间后,尘埃堆积会使双张感应器的灵敏度降低。
此时,若将两张印版同时安装到CTP主机的版头夹上,双张感应器便无法及时感应信号,从而容易导致印版无法夹紧,从而导致双张进版,算坏设备。
解决办法:制版人员认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擦拭设备,对于擦拭不到的位置,需用气枪除尘。
3生产环境不适宜在冬夏两季需开空调保持车间的工作温度恒定。
工作中温度过低,容易导致CTP设备不能正常运转。
CTP设备对气源的要求也很高,干燥、干净的空气能提高设备的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专气专用。
4“吃透”线性化曲线为保证印版质量数据化,笔者公司专门购置了一台印版网点测量仪,并在印版的拖梢部位制作了测控条。
第一张印版制作完成后,马上测量3%、50%、100%色块的网点值。
因为线性化曲线虽然已设定好,但设备的冲版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判断制得的印版是否合乎要求,就需要通过测量这些色块数据来实现。
5搞定两大制版难题磨版传统PS版经碘镓灯充分曝光,耐印力相对较高,可达10万份以上。
笔者所在企业承印的报纸最大印量有7万份,最初使用CTP时,印到5万份左右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版。
解决办法:首先,通过调整滚筒压力和包衬厚度来减少印刷压力,从而提高印版耐印力;然后,待印刷机调整到最佳状态后,调整制版相关参数,进而提高印版质量。
印版起脏引起印版起脏的原因很多,如激光偏弱、显影液浓度偏低、温度设置过低等。
解决办法:对于印版起脏,可通过增强激光强度、提高显影液浓度、延长冲版时间,必要时可将印版在冲版机中再快速走一遍来解决。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影像质量保证检测项目、要求及实施方法(学生掌握内容)表 CT 机检测项目与要求序号检测项目检测条件验收检测状态检测稳定性检测要求要求周期要求周期 1 ±2 ±3 定位光精度mm 头部体模 2年 2 ±10% s≥8 ±15%层厚偏差(s)mm 2年与基线值偏差 s>2mm时,±25% ±30% 8>s>2 2年 ±1。
0mm s≤2 ±50% ±70% 2年 s<2mm时,±50% 3 ±4 ±6 CT值(水),HU 头部体模 2年与基线值偏差±4 4 噪声头部体模 2年基线值的±10%参照厂家数据 5 +5 +6 均匀性,HU 头部体模 2年与基线值偏差±2 剂≤0。
8mm ≤1。
25mm 2年基线值的+15% 每季 6 高对比分辨力头部体模量 mm或LP/cm ≥4。
0LP/cm 基线值的—15% ≥6。
25LP/c头部体模小于 m 50 mGy 7 ≤4。
0 ≤5。
6 低对比分辨力(对头部体模 2年比度0.6%)mm ≤8。
0 ≤12。
0 头部体模 8 CT辐射剂量指数头部体模中心 2年基线值的±20% 半年参照厂家数据(CTDI)mGy 表面体部体模中心表面 9 ±2 ±2 ±2 诊断床定位精度定位 2年每月mm ±2 ±2 ±2 归位 2年每月 10 ±15 ±2 扫描架倾角注:1. 头部体模的直径可在15-22cm范围,体部体模直径可在30-32cm范围内。
2. 测低对比分辨力时,若所用体模对比度不是0。
6%,可根据在同一条件下,低对比分辨力与对比度乘积为一常数(称为对比度细节常数)的特点进行推算.3。
大修后的验收检测可根据具体情况按状态检测要求执行. 实施方法一、定位光检测 1 采用均质材料制成圆柱形模体,其表面应有清晰易见的定位标记,内部嵌有与均质环境成高对比的特定形状的物体,此物体的形状、位置应与模体表面定位标记具有严格的空间几何关系. 2 将模体放置在诊断床上,使模体圆柱轴线垂直于扫描平面并处于扫描野中心位置,微调模体使表面定位标记与定位光标重合。
ctp机器操作流程
CTP(Computer-to-Plate)是一种数字化的印前制版技术,它
将计算机生成的印刷文件直接输出到印版上,省去了传统的胶片制
版过程,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CTP机器的操
作流程。
首先,操作人员需要将设计好的印刷文件保存为适合CTP机器
的格式,通常是PDF格式。
然后,将这些文件传输到CTP机器的电
脑系统中。
在电脑系统中,操作人员需要设置印刷参数,包括印刷
颜色、印刷尺寸、印刷分辨率等。
接下来,操作人员需要准备好印版。
将印版放置在CTP机器的
工作台上,并根据需要进行校准和定位。
然后,将印版固定在机器上,并关闭机器的保护罩。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操作人员可以开始启动CTP机器。
机器会
自动扫描印版表面,并根据预设的印刷参数进行输出。
在输出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注意监控机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印版的输出质量。
当印版输出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将印版取下,并进行后续的
处理。
这包括清洗印版表面、干燥印版、检查印版质量等步骤。
最后,将处理好的印版送到印刷机上进行印刷。
总的来说,CTP机器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文件准备、印版准备、
机器设置、输出印版和后续处理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有序进行,可以确保印版的输出质量和印刷效果。
CTP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
了印刷效率,还减少了印刷成本,是印刷行业的重要技术进步。
仪器设备校验作业流程仪器设备校验作业流程是指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校准和验证的全过程。
该流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下面是一份关于仪器设备校验作业流程的示例,供参考。
1.流程概述(1)确定校验的目标仪器设备;(2)制定校验计划和校验任务书;(3)准备校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4)进行现场校验操作;(5)分析校验结果;(6)编制校验报告。
2.确定校验的目标仪器设备根据需求和要求,确定需要进行校验的仪器设备。
重点考虑仪器设备的关键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及对测试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
3.制定校验计划和校验任务书制定校验计划,明确校验的目标、范围、方法和标准。
制定校验任务书,明确校验的具体内容、步骤和要求,以及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4.准备校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根据校验任务书的需求,准备好校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校验标准、参考资料、校验程序和校验探头等。
确保校验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5.进行现场校验操作在现场校验前,先对仪器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测试。
确认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使用状态。
然后按照校验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校验操作。
包括校验仪器设备的各项参数和性能指标,例如测量范围、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等。
6.分析校验结果根据校验结果,对校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判断仪器设备的校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和标准。
如果有不符合的情况,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然后重新校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7.编制校验报告根据校验结果,编制校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校验的目的、范围,校验的方法和标准,校验结果的数据和分析,以及对仪器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评价。
报告还应包括对校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议,以及下一次校验的建议。
以上是一份关于仪器设备校验作业流程的示例,具体的流程和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进行仪器设备校验作业时,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校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验,以及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TP版材检测方法与标准转自:/hyzxCTP/show_82.html印刷技术日新月异,CTP版材也走过了一条高速发展、不断变革的道路,从刚开始的银盐版材到后来的树脂版材;从光敏技术到热敏技术;从一种技术独领风骚到现在的光敏、热敏、CTcP等百家争鸣,市场仍在急剧的发展之中。
但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使用和操作的不规范。
在数字化印刷的进程中,版材质检的标准不再是保证1%~99%网点还原、空白部分不起脏这么简单。
为了在印刷过程中还原更多层次并有效控制印品质量,通常会借助印刷网点补偿曲线进行层次调整。
CTP版材质检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完美地在印版上再现这条补偿曲线。
本文将主要介绍对显影设备的调整及利用测试控制条来评估和控制版材质量。
显影设备的调整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印刷企业使用的热敏CTP版材都是需要化学处理的(即显影),而对版材的质量评估是在显影之后进行。
首先介绍显影机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表明,数字测控条的面积很小,要通过这个局部反映整个版面情况的前提是显影机显影均匀。
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对数字测控条各参数的评估才有意义。
理论上,不曝光的胶层是不溶解于显影液的。
但实际上在显影过程中,在传动辊对版面的挤压摩擦和显影毛刷的冲刷作用下,即便是未曝光的胶层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解。
要长期稳定印刷网点补偿曲线,需要显影机对胶层有较稳定的溶解度。
一般用留膜率来描述并监控显影机的这一属性,留膜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网点面积率。
1.留膜率测定留膜率是通过测量版材显影前和显影后的实地密度计算得到的,是判断显影效果的重要指标。
留膜率=(D前/D后)×100%公式中,D前代表版材未经曝光时的实地密度,D后代表版材经显影后的实地密度,在保证空白部分干净的前提下,留膜率越高越好,FIT阳图热敏型版材需要确保留膜率≥90%。
使用爱色丽X-Rite500系列分光密度计,C通道(无光学滤镜)来测量版材的D前、D后。
空白部分的干净程度对印刷过程中亲水性及是否上脏起决定作用。
CTP质量的检查方法和控制措施作者:王冬梅来源:《今日印刷》2014年第05期图文检查CTP需要将C、M、Y、K四色版同时展开,对彩色签字样进行分色检查;对于黑白签字样,将CTP四色版作为整体检查。
整个版面的图形、文字、书眉、页码等所有信息必须与签字样完全符合,同时检查版面是否有乱码。
乱码产生是由于造字没有转成曲线,或是图文中某字体在发排字库里没有对应的字体(Post Script),因此对客户带来的电子文件,一定要了解是否有造字等特殊字体,在发排之前检查RIP文件,处理掉产生乱码的隐患。
另外,要检查折标、作业号、色标及台号说明是否在相应的位置,图文是否变形、交错,版面是否有脏污和凸凹痕迹。
尺寸依照客户提供的成品尺寸和订法,对CTP进行尺寸检测,包括夹刀尺寸和出血。
对于骑订和锁线胶订,不需要考虑装订尺寸;对于胶订,胶订尺寸一般在1~3mm,根据客户的成品尺寸和提供纸张大小确定。
同时测量拼版后的整体尺寸,判定是否在所提供的纸张幅面之内。
根据印刷机机型不同,确定叼口尺寸是否合适。
同时检查版心位置,成品是否有易被裁掉的图文,只要距成品线大于3mm可视为安全。
总之,尺寸的检测非常重要,尺寸就是版面规矩,任何一个尺寸检测都不能忽视,否则会给装订工序带来麻烦甚至损失。
拼版CTP版面大小通常为对开以上,而实际成品尺寸有32开、16开、12开、8开等,所以在印刷前需要拼成大版,常见的是对开版。
根据客户要求的成品尺寸和装订方式及纸张的大小,选择印刷机机型,确定拼版方式。
首先做折台,有两折、三折、四折等。
对于较大克数的纸张,不能三折或四折,需要两台合在一起,装订时先断开再折。
对于不能构成整印张的零散版面,往往需要组版。
有的正反面组合在一起即一版翻,使用一套版在正反面印刷,结果节省一套印版。
特别对于那些幅面尺寸相同而印数不同的作业,合理拼版更重要。
某些客户为了广告的需要,在不同的发行区域设计不同的四封版面,印数相近的直接拼在同一个版面上;如果印数不同,印数多的需要连二或连三,尽可能拼在同一个对开版面。
管电压(KV)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方法一、射线检测1、曝光曲线的核查方法1.1核查周期射线设备均应制作曝光曲线,曝光曲线每年至少核查一次;射线设备更换重要部件或经较大修理后,应及时对曝光曲线进行核查。
1.2准备准备一块阶梯试块(图1)和2块补充试块,材料与被透照工件相同或相近。
其中补充试块尺寸长*宽*高为210*100*10(mm)。
胶片、增感屏等材料与制作曝光曲线时一致。
图1 制作曝光曲线的阶梯试块1.3 透照各机型按表一选择低、中、高三个管电压进行曝光三次,曝光时其他参数(曝光时间、焦距)与制作曝光曲线时一致。
得到一组胶片。
表一机型低中高1605 60 100 1402005 80 130 1802505 120 180 2303005 140 210 2801.4 暗室处理:按照制作曝光曲线时的暗室处理条件进行冲洗胶片。
1.5 测定:分别测定底片黑度为3.0(该黑度值与曝光曲线一致)时,对应的阶梯试块厚度。
1.6 核查结果判定:当上述测定的三个厚度值,与低、中、高管电压查原曝光曲线的厚度值之差在±2mm范围内,曝光曲线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应重新制作。
1.7 曝光曲线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0”的表格进行记录。
2、黑度计(光学密度计)的核查方法2.1. 适用范围本规程用于对射线照相底片的黑度测量的黑度计的校验,使黑度计能够对射线底片黑度作出可靠的测定。
黑度计应每6个月校验一次,标准黑度片应每2年送计量单位检定一次。
2.2. 校验需用标准器具检定合格的标准黑度片一个。
2.3 操作步骤2.3.1 接通黑度计电源和测量开关,预热10min 左右。
2.3.2 用标准黑度片的零黑度点校准黑度计零点。
校准后顺序测量黑度片上不同黑度的各点的黑度,记录测量值。
2.3.3 按3.2的规定反复测量三次。
2.3.3 计算出各点测量值的平均值,以平均值与黑度片该点的黑度值之差作为黑度计的测量误差。
日照昆城印业有限公司设备校正测试印前设备1.1 CTP制版系统1.1.1 设备描述1.1.1.1 CTPCTP是高速双激光头CTP直接制版机,该设备采用(内/外)鼓式设计和多激光技术,在2400dpi的分辨率下输出B1尺寸版材可达到版/小时,在1200dpi的分辨率下输出B1尺寸版材可达版/小时。
光源使用405nm波长60mW的紫激光,激光使用寿命可达5年之久,降低了激光维护成本。
特点:(1)操作者手动上版。
(2)版材直接输出至冲版机,然后收版机自动收版。
(3)采用60mW的紫激光头,激光寿命可达5000小时(曝光时间)。
(4)使用黄色安全光,工作方便。
(5)药水的使用寿命可达2个月或3000m2。
(6)MMI操作(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界面)可以对机器发布指令和确认机器运行状况。
(7)MMI操作(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界面)以图标方式操作简单、容易。
(8)具有“自动光量校准功能”,能保证稳定的光量。
(9)支持多种幅面印版输出,见表1。
表 1 最大印版幅面1.1.1.2 CTP光敏版自动沖版机CTP光敏版自动沖版机用于紫激光光聚合版材的显影,其主要功能有:(1)可连接各品牌的CTP制版设备,进行连线或离线作业。
(2)适合各种品牌CTP版材的显影要求。
(3)适用于0.15~0.4mm厚度的CTP版材。
(4)显影液温控系统精确稳定、平均度好,温控系统误差低于±0.5℃。
(5)特殊显影液循环过滤及涡流控制,显影稳定。
(6)精确的自动显影液耗损及氧化补偿系统。
(7)自动滚筒润湿控制及清洗提示功能。
(8)机型的显影水洗双毛刷系统,显影稳定清洁。
(9)显影液油渍残渣过滤系统,确保版面清洁。
(10)卡版退版功能。
(11)可选配如下配件:①.自动补充水洗循环过滤节水设备。
②.连线过桥及同步自动收版机。
③.加温水洗过滤循环装置。
④.显影液自动注入装置。
设备参数如下:表 2 冲版机设备参数1.1.2 的测试与校准方法1.1.2.1 焦距与光强设定CTP的焦距和光强必须由专业工程师根据版材特性设定,作业人员直接调用对应文件即可。
1.1.2.2 CTP的线性测试CTP需要定期测试设备输出的线性化效果,具体方法是输出专门的数字化测试标版,使用印版测量仪器,如X-rite Dot,检测印版线性。
建议每天输出第一块印版时加梯尺检查其线性情况,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就必须进行调整。
1.1.2.3 CTP的线性化方法CTP的线性化是通过在畅流中制作线性化曲线来完成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图1线性化曲线制作流程图注意:(1)制作印版的线性化曲线前,需要首先确定设备工作状态的稳定性。
方法是在印版的周向与轴向边缘加实地密度测控条,使用密度测量仪器,如X-rite 508,测量印版不同区域的实地密度值,密度均匀后方可制作印版的线性化曲线。
(2)制作线性化曲线时,输出的印版是不调用任何曲线的。
1.1.2.4 的网点线性基准数据标准表3 网点线性基准数据标准1.1.2.5 作业环境要求表4 作业环境要求1.1.3 冲版机的测试与校准方法1.1.3.1 设定冲版参数冲版参数主要包括显影温度、速度、动态补偿和静态补偿等。
冲版参数在版材测试中由专业工程师完成。
1.1.3.2 冲版参数的监控在CTP正常的条件下,定时监控显影液的温度、补充、PH值,出现异常立即调整。
具体方法是:印版输出前,测量并记录显影液的温度与PH值,检查是否达到额定要求(温度为28℃,PH为12±0.25)。
输出一块印版后,再测量药液温度与PH值,两者进行比较,如果偏差较大,则应做相应调整,如增加或减少药液补偿量。
定时检查显影液温度与PH值。
1.1.3.3 印版网点再现在CTP正常的条件下,需要检查网点再现情况,日常采用25~100放大镜目测1%、5%、50%、98%的网点,同时观察印版表面的均匀性。
1.1.3.4 冲版条件表5 冲版条件1.1.3.5 作业环境要求表6 作业环境要求1.1.4 设备维护与保养1.1.4.1 日维护(1)每日工作前检查显影补充液桶、保护胶桶液面,并及时进行补充。
(2)每日检查溢流桶内的液面并及时清理。
(3)每日工作前检查水压,观察喷淋部分(观察水是否从喷水孔里喷出,若是滴下,效果就不好)。
可以通过调整冲版机右侧挡板内的两个开关来分别控制预水洗和喷淋两部分用水的水压。
(4)每日冲版前检查显影液温度与PH值并进行适当补充。
(5)每日清洗预水洗橡胶辊、胶辊、冲洗最后一组橡胶辊(在胶辊后面)(在每个工作日下班前)。
(6)每日工作结束后,清洗冲版机,打扫CTP操作室卫生。
1.1.4.2 周维护(1)每周进行一次激光能量自动校正。
(2)每周清洁一次冲版机内各辊组。
(3)每两周清洗一次预水洗和喷淋的毛刷,以及预水洗(前后两根),喷淋的喷水管(上下两根)。
1.1.4.3 月维护(1)每月清洁制版机外部机盖。
(2)每月清洁MMI触摸屏。
(3)每月清洁制版机鼓筒,以避免鼓筒内部的微尘导致版材曝光时出现小斑点;如果版材卡版或出现微粒,需立即清洁制版机鼓筒。
清洁部分包括鼓筒内表面,机械孔部分,推杆。
(4)每三个月用专用高质量镜头纸或棉签蘸无水酒精或丙酮清洁一次扫描转镜;清洁时沿一个方向进行擦拭,擦镜布上擦拭过的部位不要再继续擦拭,换用其他干净的部位擦拭。
如发现印版表面出现脏点,若查明为扫描转镜的问题,应立即清洁扫描转镜。
(5)运行作业和测试功能,定期进行版材测试,测量版材的网面质量、光栅质量、插图质量、龟纹、网点情况。
(6)每两个月(或冲3000平米版材后)以及PH值无法补充到规定值时,更换药液,也可根据冲版量灵活调整。
每次换药水时清洗药槽以及显影槽里的一根喷液管,并对机器做清洗。
(7)每两个月更换一次显影槽刷洗辊绒布套及显影液滤芯。
(8)根据走版数量,对版材机械传动装置进行清洁。
关闭制版机并真空清洁以下区域:版材传动所需的辊子,输入键盘,版材输入和输出的传送辊子,显影机的缓冲辊组。
(9)定期更换PAT空气过滤器滤芯,共3层滤芯,更换周期分别为3个月,6个月及1年。
其对应的指示灯显示为橙色时,表示滤芯已只有两周时间可以继续使用,当显示为红色时表示滤芯使用到期,PAT将会持续报警提示,因此请根据设备提示及时进行滤芯的更换。
1.1.4.4 注意事项(1)注意工作开关机顺序。
①.开机顺序:冲版机――收版机――稳压电源――CTP(照版机)――输出服务器。
②.关机顺序:是以上顺序的逆向操作。
③.PAT空气过滤器建议24小时连续开机(除进行设备维护的时候),以防止灰尘的进入。
(2)严禁显影补充液和补充胶的补充管插错位置。
(3)根据气候变化,定期检查显影机的预加热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冬季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升高温度已适应版材表面温度。
(4)进水口前端最好安装优质的水净化设备,或加装几个过滤器,且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滤芯;每两周检查一次喷头,疏通堵塞的喷水孔。
(5)每输出300-500张版更换一个滤芯(冲版机右侧挡板内的蓝色过滤芯桶),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酌情定期更换。
(6)日常不要打开CTP工作室的门窗,保持21-25℃恒温,50%-60%湿度(需准备非超声波型加湿器) 。
(7)日常工作时不要把刷过胶的版重新送入冲版机,防止保护胶粘到预水洗橡胶辊上。
2 印刷设备2.1 设备描述海德堡速霸CD102设备参数。
表1设备参数海德堡速霸SM74设备参数。
表2 设备参数2.2 印刷机状态测试方法无论印版(PS或CTP)的质量有多高,如果没有状态稳定的印刷机,我们都无法获得优质的印刷品,因此对印刷机进行稳定性状态测试与优化十分必要。
印刷机状态测试前要设计印刷机状态测试标版,对印刷机的各个墨区(SM74为23个墨区、CD102为32个墨区)进行监测,测量要素包括实地密度、50%处的密度与网点扩大。
标版如图1:图1 印刷机状态测试用标版若检测到有个别墨区无论如何调节都无法实现密度均匀,则应对该墨区进行检查,做相应的调整,如重新调整胶辊等,直到实现印刷密度均匀稳定。
测试评价标准:实地密度分别为:K(1.8-1.85)、C(1.55-1.65)、M(1.5-1.6)、Y(1.0-1.1);50%处的密度变化:最大最小密度相差不超过0.03;50%网点扩大:CMY(12%-15%)、K (15%-18%)。
2.3 印刷机的校准测试2.3.1 印刷机校准测试方法印刷机的关键控制要素包括水墨平衡、印刷压力、套准控制和油墨干燥,而印刷机的工作状态可以通过印刷样张的相关属性来量化,如实地密度、印刷反差、叠印率、网点扩大、套准精度、色差等。
通过评测印张的这些属性,指导印刷机控制要素的调节,从而使印刷机的工作状态符合标准要求。
具体的方法是:印刷包含这些印刷属性的测试样张,使用色彩测量仪器结合人眼的观察来评测测试样张,从而评价印刷机的工作状态。
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印刷机做相应的补偿以达到优化印刷机工作状态的目的。
2.3.2 印刷校准与优化测试标版的制作制作的标版应该能够全面的评价印刷机的工作状态,因此需要在标版中放置各种能反映印刷状态的测控元素,基本的测控元素包括:分辨率控制条、数字印版控制条、数字梯尺、星标、图像套准测试块、墨斑检测条、灰平衡测试表、三色灰度测控条、数字校样比较模块、转印套准、色彩校正测控条、油墨覆盖测控条、二十级阶调梯尺和渐变条、网点大小比较模块、扫描灰平衡测控条、实地油墨条、单排六色测控条、双排六色测控条等,另外还有暗调、亮调、群体肖像、女士肖像、中性灰、全色调、记忆色等图片。
通过数据测量与视觉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与评价印刷机的工作状态。
标版如图2所示:图2 印刷测试用标版2.3.3 单张纸印刷机的测试与校准流程(见图3、图4)2.3.4 畅流中建立补偿曲线的方法图3 印刷机测试校准流程CTP图4 印刷机测试校准流程CTF图5 制作印刷补偿曲线的流程图2.3.5 测量仪器与标准(1)测量仪器测试中使用的测量仪器主要有X-riteDot 、X-rite 518、PH计、温湿度计、50/100倍放大镜。
(2)测量标准印刷测量标准如表3所示:表3单张纸印刷机的基准数据标准(密度标准为纸张下机时的湿密度)2.4 设备维护2.4.1 日维护2.4.1.1 清洁印版滚筒、橡皮布滚筒及压印滚筒的轴承。
2.4.1.2 清洗墨刮刀,每次洗完后需清洁附着于橡皮布刮刀上的脏物。
2.4.1.3 清洁输纸板下的电眼。
2.4.1.4 自动清洗橡皮布滚筒与压印滚筒。
2.4.1.5 未通电前检查单元循环油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2.4.1.6 放掉高压空气压力表集水玻璃杯中的水,并检查工作压力是否为(5~6)×105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