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和理解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分析 教材
学情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
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我 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属于中上等。
教学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学 生通过自己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记 录数据,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得出规律
分析 教材
布置适当作业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感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如果稍微改动一下实验器材,会获得更好的实 验效果。本实验用5颗LED灯组成的正五边形光 源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板作为光屏 有以下优点:
1、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 屛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2、光源为正立的正五边形,而所成的像为倒立 的正五边形,很容易比较出像与物是倒立的,也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教学
探究--凸透镜成像
制定计划,观察探究
程序 考虑到学生从未接触过光具座,我先展示器材介绍构造 (投影),再示范调节透镜、光屏和烛焰使三者的中心 在同一高度,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怎样观察虚像? (3)如何测物距和像距?
教学 程序
探究--凸透镜成像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法
提问
引导
探究--凸透镜成像
交流
在规律的探究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的 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猜想——探究 ——创新三位一体的目标。使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 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 来的,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然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结构的一部分。
学法
探究--凸透镜成像
3、零刻线刻在标尺的中央,可直接读出物距和 像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