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欧洲急性心力衰竭院前和院内管理专家共识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34
2016 年欧洲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16-07-01 09:24 来源:丁香园作者:iang字体大小-|+5 月21 日~24 日,欧洲心力衰竭年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本次会议正式颁布2016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
与2012 年ESC 急性和慢性心衰指南相比,新指南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针对左室射血分数位于40%~49% 之间的心衰患者,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射血分数中等范围的心衰;(2)明确指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等范围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的诊断标准;(3)制定一套新的心衰诊断流程;(4)对预防和延缓临床型心衰发生或死亡作出推荐;(5)对血管紧张素受体- 脑啡肽酶抑制剂——Sacubitril/ 缬沙坦共晶化合物作出推荐;(6)修改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建议;(7)提出在完善急性心衰相关检查时早期进行合适干预的概念;(8)根据是否存在充血/ 低灌注制定急性心衰诊治结合方案。
下面,让我们来看指南具体内容。
1.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射血分数中等范围的心衰以及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三种心衰类型的定义2. 心衰诊断流程3. 可疑或确诊心衰患者心脏影像学检查推荐4. 心衰患者诊断检查推荐5. 预防或延缓临床型心衰发生或死亡的治疗推荐6. 有症状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药物治疗推荐7. 心衰患者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推荐8. 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推荐9. 射血分数保留以及射血分数中等范围的心衰的治疗推荐10. 心衰合并房颤治疗推荐11. 症状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或持续性/ 永久性房颤血栓栓塞预防推荐12. 心衰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推荐13. 心衰合并心动过缓治疗推荐14. 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性(纽约心功能Ⅱ-Ⅳ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的治疗推荐15. 合并高血压的症状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治疗推荐16. 心衰合并其它合并症的治疗推荐17. 急性心衰检查推荐18. 急性心衰氧气及机械通气治疗推荐19. 急性心衰药物治疗推荐20. 急性心衰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推荐21. 心源性休克患者管理推荐22. 急性心衰入院患者临床状态监测推荐23. 难治性心衰患者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治疗推荐指南中的「彩蛋」:玩味《2016 年欧洲急慢性心衰诊治指南》2016-06-16 12:05 来源:丁香园作者:麦憬霆字体大小-|+看指南,当然最重要的是看指南表格里面的推荐,其直接规范指导临床工作。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2015欧洲共识建议佚名【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1页(P83-83)【正文语种】中文1.尽管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发病率较高,但不推荐对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室性心律失常筛查,建议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或至少定期测量脉搏,针对高危人群应重点管理无症状心房颤动。
2.持续室性心律失常无论伴或不伴临床症状均应给予治疗。
★ 心房颤动1.心力衰竭(射血分数降低)和心房颤动患者应根据CHA2DS2-VASc评分给予口服抗凝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VKA)或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并考虑其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可应用SAMe-TT2R2评分帮助决策采用VKA或NOAC治疗。
2.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率控制效果不优于节律控制,但有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应尝试节律控制。
3.胺碘酮是节律控制的首选药物,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或两者联合应用以控制心室率,需要定期筛查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4.心率控制似乎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策略,但心力衰竭急性期后应重新评估节律控制的适应证。
5.不应仅以改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预后为目的而使用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和心房结构良好的患者可考虑导管消融术;有症状或心率未控制的难治性心房颤动患者应考虑植入双心室起搏器后行房室结消融术(起搏和烧灼);持续性心房颤动而双心室起搏无效(融合搏动)的采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有必要行房室结消融。
★ 心动过缓1.不可逆且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应根据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Ⅰ~Ⅲ)起搏指南考虑植入CRT装置,并避免仅右心室起搏。
2.伴房室传导阻滞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从CRT起搏中获益,但需要比较标准起搏(RV)和植入CRT装置的进一步证据。
★ 室性心律失常1.持续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排除潜在的可逆因素后如有明显的电解质紊乱或急性心肌缺血,则需要ICD治疗;此外,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逐渐加量可能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欧洲急性心力衰竭院前和院内管理专家共识解读急性心力衰竭(AHF)是一种致死性的常见临床综合征,通常需要急诊医师、心血管医师、重症监护及护理等相关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最大获益。
由于缺少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大量的治疗决策是基于临床经验而非循征证据。
相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而言,AHF领域尤其是早期处理相对滞后。
2015年5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协会(HFA)联合欧洲急救医学会(EuSEM)、急救医学学术学会(SAEM),共同发表了AHF院前和早期院内管理专家共识。
该共识的推荐实用性强,易于操作,对我国的急诊医生和心脏病专科医生也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AHF的定义AHF是指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急性加重,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升高。
AHF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处理,通常导致紧急入院。
AHF患者早期血压大多数正常或升高,并伴有显著的充血症状和/或体征,而非低心输出量。
AHF院前及早期诊疗策略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AHF的患者,"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故所有AHF 患者均应尽快接受合适治疗。
院前的AHF患者,能从以下措施中获益:①在接触患者几分钟内,尽快无创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及连续心电监测,如可能从急救车上开始。
②若血氧饱和度<90%,应常规氧疗。
③呼吸困难者给予无创通气。
④根据血压和/或充血程度决定应用血管扩张剂和/或利尿剂(如呋塞米)。
⑤尽快转运至最近的有心脏科和/或CCU/ICU的医院。
⑥一旦到达急诊/CCU/ICU,立即同时开展检查、评估、及治疗。
AHF患者尽早开始治疗非常重要。
当AHF临床诊断明确时,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应立即开始治疗,而不是等待进一步的检查。
到达急诊/CCU/ICU后的初步临床评估对疑似AHF(排除心源性休克)的初始评估,关键的第一步是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需记录以下结果:①客观评估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包括呼吸频率、能否仰卧、呼吸费力和缺氧程度;血压;心率与心律;客观评估体温、有无低灌注症状/体征(如如四肢阙冷、脉压小或精神淡漠)。
欧洲急性心衰院前和院内处理最新共识解读以往国内外指南已指出,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是大于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AHF预后极差,住院病死率平均为3%,6个月再住院率约50%,1年病死率可达30%,5年病死率高达60%。
2015年5月,欧洲《急性心力衰竭院前和院内早期处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新共识”)公布,该共识由欧洲心脏学会心力衰竭委员会、欧洲急诊学会和理论急诊医学会联合制定。
其简要版本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完整版本发表于《欧洲心力衰竭杂志》。
新共识指出,其目的不是替代目前指南,而是根据最新资料,基于专家建议,为临床医生和其他相关专业工作者提供指导。
新共识特别强调了“及时治疗”的理念,并将该理念贯穿新共识始终,对于AHF院前和急诊科及时救治提出的建议亮点颇多,部分内容已在2014年英国NICE发表的急性心力衰竭指南中有所体现。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AHF的诊治工作,特对新共识做简要解读。
1 概述新共识指出,和其他疾病处理不同,目前AHF处理大部分基于缺乏有效证据的专家意见,例如,在2012年ESC/HFA急慢性心力衰竭指南中,仅有一个推荐的证据来源级别为A,少部分为B,大部分为C。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AHF领域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以改善目前窘迫的现状。
新共识中,AHF定义为:心衰症状急性发作或加重,并伴有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升高。
与以往相比,该定义强调了脑利钠肽的价值。
流行病学方面,新共识通过分析以往大型研究中AHF临床特点指出,与住院患者比较,急诊或院前AHF的特点在于,绝大多数患者的血压正常或升高,伴有肺淤血症状和体征,而不是低心输出量。
新共识通过对流行病学特点的分析,奠定了其院前和急诊阶段AHF治疗推荐的理论基础。
2 院前诊疗新共识指出,研究表明,尽早接受治疗会有更多的潜在获益,不幸的是,AHF的治疗直到近期才认识到这一点。
AHF获得早期治疗的方式之一在于,院前即开展急诊急救。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心衰指南解读一、指南更新要点1.新概念指南将心衰分成三种类型: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HFrEF,LVEF<4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LVEF 40%~49%)、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LVEF≥50%)。
对三种心衰的诊断标准做出明确建议;2.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s,诺欣妥)适应证的推荐;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应证的修正;二、指南建议要点(一)疑诊或确诊心衰患者影像学检查的建议1. 疑诊心衰的患者,建议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以确定HFrEF、HFmrEF或HFpEF诊断。
(I类推荐,C级证据);2. 建议用TTE评估LVEF,以便识别出适合循证药物和装置(ICD、CRT)治疗的HFrEF患者。
(I类推荐,C级证据)3. 建议用TTE评估已经确诊心衰(无论是HFrEF、HFmrEF,还是HFpEF)患者的瓣膜病、右心室功能和肺动脉压,以便识别出适合矫正的瓣膜病患者。
(I类推荐,C级证据)4. 建议用TTE评估心肌结构和功能,以便发现可能损伤心肌的治疗(如化疗)。
(I类推荐,C级证据)5.建议心脏磁共振(CMR)用于声窗差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结构和功能(包括右心)的评估(应考虑CMR的注意事项或禁忌证)。
(I类推荐,C级证据)6.疑诊心肌炎、淀粉样变性、结节病、恰加斯病的心肌组织的表征,法布瑞氏症致密化不全心肌病变和血色素沉着症时,建议CMR用于心肌组织特征显像(应考虑CMR的注意事项或禁忌证)。
(I类推荐,C级证据)7. 在决定血运重建前,可以考虑无创负荷成像(CMR、负荷超声心动图、SPECT、PET)用于评估心衰和冠心病(适合冠脉血运重建术)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和心肌存活性。
(IIb类推荐,C级证据)8. 建议冠状动脉造影用于心衰患者和需要药物治疗,或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复苏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适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以便确诊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
欧洲心脏病协会心力衰竭指南解读(完整版)在过去30年中,心力衰竭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显著降低了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住院率并提高了生存率,尽管预后仍不尽人意,但近30年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心力衰竭是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
结合近年来临床研究进展,2016年欧洲心力衰竭指南[1]较2012年版增加了不少新内容,提出了新理念。
新指南对心力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预防、治疗和管理等内容均作了全面清晰的阐述,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应用到心力衰竭诊治决策中。
1 心力衰竭类型及诊断标准2016年欧洲心力衰竭指南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将心力衰竭分成3种类型:HFrEF、射血分数中间范围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并提出了明确的诊断标准(表1)。
HFmrEF 是新提出来的诊断术语,指LVEF 40%~49%的心力衰竭,这部分患者在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2]中分类为临界HFpEF。
既往HFrEF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纳入的是LVEF<35%或<40%的患者,研究证实治疗使HFrEF 的住院率、死亡率显著降低。
既往指南一直认为HFpEF与HFrEF之间存在"灰区",这部分患者可能主要为轻度收缩功能不全,但也有舒张功能不全的特点。
新的心力衰竭分类有助于对HFmrEF这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生理特点和治疗策略进行研究。
表1心力衰竭类型及诊断标准新指南中利钠肽诊断心力衰竭的界值与2012年欧洲心力衰竭指南的标准相同,即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125 pg/ml、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35 pg/ml,利钠肽诊断心力衰竭的阴性预测值高,但阳性预测值低,利钠肽增高存在很多心血管和非心血管的原因,其中心房颤动、年龄和肾衰竭是最重要的影响利钠肽测值解释的因素,因此需注意鉴别非心血管原因的利钠肽升高。
2016 年欧洲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16-07-01 09:24 来源:丁香园作者:iang字体大小-|+5 月21 日~24 日,欧洲心力衰竭年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本次会议正式颁布2016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
与2012 年ESC 急性和慢性心衰指南相比,新指南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针对左室射血分数位于40%~49% 之间的心衰患者,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射血分数中等范围的心衰;(2)明确指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等范围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的诊断标准;(3)制定一套新的心衰诊断流程;(4)对预防和延缓临床型心衰发生或死亡作出推荐;(5)对血管紧张素受体- 脑啡肽酶抑制剂——Sacubitril/ 缬沙坦共晶化合物作出推荐;(6)修改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建议;(7)提出在完善急性心衰相关检查时早期进行合适干预的概念;(8)根据是否存在充血/ 低灌注制定急性心衰诊治结合方案。
下面,让我们来看指南具体内容。
1.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射血分数中等范围的心衰以及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三种心衰类型的定义2. 心衰诊断流程3. 可疑或确诊心衰患者心脏影像学检查推荐4. 心衰患者诊断检查推荐5. 预防或延缓临床型心衰发生或死亡的治疗推荐6. 有症状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药物治疗推荐7. 心衰患者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推荐8. 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推荐9. 射血分数保留以及射血分数中等范围的心衰的治疗推荐10. 心衰合并房颤治疗推荐11. 症状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或持续性/ 永久性房颤血栓栓塞预防推荐12. 心衰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推荐13. 心衰合并心动过缓治疗推荐14. 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性(纽约心功能Ⅱ-Ⅳ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的治疗推荐15. 合并高血压的症状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治疗推荐16. 心衰合并其它合并症的治疗推荐17. 急性心衰检查推荐18. 急性心衰氧气及机械通气治疗推荐19. 急性心衰药物治疗推荐20. 急性心衰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推荐21. 心源性休克患者管理推荐22. 急性心衰入院患者临床状态监测推荐23. 难治性心衰患者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治疗推荐指南中的「彩蛋」:玩味《2016 年欧洲急慢性心衰诊治指南》2016-06-16 12:05 来源:丁香园作者:麦憬霆字体大小-|+看指南,当然最重要的是看指南表格里面的推荐,其直接规范指导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