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水资源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黑龙江省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
北部和东部山区降雨充沛,地表迳流发育,西部和东部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及兴凯湖平原赋存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我省80个市(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参差不齐,缺水地区主要为大庆、哈尔滨、绥化等大中型城市及鸡西、七台河等矿区。
水资源缺乏已制约了上述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严重缺水地区已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饮用。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东北部,幅员辽阔,山环水绕。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控制北部和东部疆界,松花江如一条玉带从西南向东北横贯黑土大地。
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及那丹哈达岭将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和逊河平原围隔起来。
在平原中形成大型的地下水贮水盆地,在广大的丘陵山区形成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孔洞及溶洞等蓄水构造。
根据黑龙江省地下水循环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貌、含水岩组的特点,将全省地下水划分为三级资源区(资源区、亚区、子区)。
首先按地下水流域及汇水范围划分六个地下水资源区;按地形地貌划分十一个亚区。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区划分表资源区符号面积亚资源区符号面积黑龙江中上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Ⅰ10.64Ⅰ19.30逊河平原地下水亚资源区Ⅰ21.33松花江上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Ⅱ17.10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Ⅱ14.95松嫩平原地下水亚资源区Ⅱ21.21松花江中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Ⅲ8.10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Ⅲ17.81松花江中游地下水亚资源区Ⅲ20.29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汇流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Ⅳ6.22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Ⅳ11.85Ⅳ24.38乌苏里江中上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Ⅴ3.01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Ⅴ12.01兴凯湖平原地下水亚资源区Ⅴ21.00绥芬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Ⅵ0.78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Ⅵ0.78根据含水介质组成特征及赋存条件,将我省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等三种基本类型。
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鸡西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1.12•【字号】鸡政办规〔2020〕3号•【施行日期】2020.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鸡西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的通知鸡政办规〔2020〕3号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鸡西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月12日鸡西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第一章总则1.1前言1.1.1面临形势近年来,我市渔业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水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市场供应充足,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在传统养殖模式下,片面追求高产高效,与养殖水域承载能力不匹配,导致渔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进行养殖水域功能规划,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管理体制转变已迫在眉睫。
1.1.2编制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和美丽。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指出,渔业发展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以健康养殖、适度捕捞、保护资源、做强产业为方向,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升渔业生产标准化、绿色化、产业化、组织化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渔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渔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鸡西水资源概况鸡西水资源概况鸡西市属乌苏里江水系,有大小河流62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54条,有界江乌苏里江和界湖兴凯湖。
有水库35座(不含农垦),其中大型1座、中型6座、小型28座。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67毫米。
全境水资源总量42.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0亿立方米,地下水17.3亿立方米;年工业用水量0.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27.3亿立方米)的3.3%;农业用水量24.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90.5%。
2004年以来,我市水利投入6.6亿元,年均增长26%,建成一大批水利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堤防防洪工程体系。
全市共建设穆棱河堤防469.64公里,其中地方313.9公里,农垦牡丹江分局155.74公里;其他河流692.79公里,其中地方291.34公里,农垦牡丹江分局401.45公里。
保护着全市632个村屯连队,437.4万亩耕地,92.98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水资源调控利用体系。
鸡西市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68座,总库容为10.66亿立方米。
其中大中型水库11座,地方7座,农垦牡丹江分局4座;小型水库57座,地方管理30座,农垦牡丹江分局27座。
引水工程39处,其中万亩以上引水灌溉工程2处;提水工程15处;地下水供水工程514处。
上述水源工程承担着全市200多万亩水田灌溉和城市供水任务。
(三)农村灌区灌溉保障体系。
全市建成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1处,万亩以上灌区9处。
工程节水示范区3处。
建成控制5000亩以上渠首21处,提水站646处,灌溉井水源井13336眼,渠道防渗长度15.46公里。
水田实灌面积达到193.62万亩,工程节水面积达到6.32万亩。
鸡西市地理环境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一座山城,地理环境独特。
一、自然地理条件
鸡西市地处松嫩平原东部,南部为小兴安岭山脉,北部为张广才岭,地势多为丘
陵和山地,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鸡西市的独特景观和气候特点,使其成为旅游者向往之地。
二、水系环境
鸡西市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有良好的河流网络,主要河流有嫩江、松花江等。
这些河流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城市供水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提
供了有利条件。
三、植被覆盖
鸡西市山地和丘陵地带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各类植物种类繁多。
这些植
被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起到了保护土壤、净化空气等重要作用。
四、地质特点鸡西市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资源著称。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
矿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地质构造也影响着城市建设和环境
保护工作。
总的来说,鸡西市地理环境丰富多样,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
挑战。
独特地理和气候优势大豆鸡西1、黑龙江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9月上旬黑龙江省大豆处于鼓粒至成熟时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
本旬我省大部地区气温正常偏低,降水偏少,日照充足。
属于常温少雨型的农业气候,积温比去年偏多20-120℃左右。
本旬前期气象条件对大豆鼓粒灌浆较为有利。
5~9月上旬大部农区气温正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大豆长势较好。
5月西南部偏旱,东部和北部偏涝,对大豆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不利。
6月松嫩平原大部土壤干旱,大豆生长缓慢。
7~9月上旬我省大部农区光温条件适宜,促进了大豆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形成。
一、天气气候及气象灾害概况1.气温本旬我省气温正常偏低,大、小大兴安岭旬平均气温为10~15℃,其它地区平均气温在15~18℃之间。
与历年同期相比,甘南、龙江、嘉荫、肇东、尚志、鸡东偏高1℃,大兴安岭北部、哈尔滨北部、绥化南部、三江平原北部及双城、肇源、富裕、伊春、铁力、克山、拜泉偏低1℃,其它大部地区与历年持平。
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低1~2℃。
截止9月上旬末,全省大部农区≥10℃积温在2300~2700℃之间,其中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大部、牡丹江地区为2300~2500℃;松嫩平原西南部为2700~2900℃;其它农区为2500~2700℃。
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多20~120℃。
2.降水本旬我省降水偏少,松嫩平原西南部及宁安、鸡西、宝清等县(市)旬降水量在10mm以下,齐齐哈尔北部、黑河大部、哈尔滨东北部、伊春大部、鹤岗大部及桦南、桦川、虎林、牡丹江、青冈、加格达奇降水量为20~40mm,其它地区降水量在10~20mm之间。
与历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少2~8成。
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克山、讷河、杜尔伯特、嫩江、牡丹江偏多1~2倍外,大部地区偏少3~9成。
3.日照本旬我省日照时数地区分布不均,松嫩平原西部及呼兰、宾县、哈尔滨、双城、尚志、通河、依兰、汤原、佳木斯、桦川、宝清、富锦、同江、鸡西、逊克旬日照时数为80~100小时,其它大部农区为60~79小时。
鸡西市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王光明1,梁秀娟2,肖长来2(11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1;21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摘 要] 地下水资源的正确评价是进行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前提,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鸡西市缺水由来已久,其中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
在分析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通过选取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和方法,进而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鸡西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图分类号] P 6411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1184(2010)03-0034-03[收稿日期] 2009-09-21[基金项目] /十一五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4A 09-02);鸡西市水资源基础调查编图(J X 20080501)。
[作者简介] 王光明(1985-),男,云南曲靖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R esearch on E valuation of G roundw ate R esources i n J i x i C ityW ANG G uang -m ing 1,LIANG X iu -juan 2,X I AO Chang -la i2(1.K unm i ng H ydropow er Inve stiga ti on ,D esign &R esearch Institute ,CHECC ,K unm i ng Ch i na 650051;2.Env iron m en t and R esources C o llege o f J ili n U n i ve rs ity ,Changchun ,Ch i na 130026)A b srtact :T he co rrect eva l ua ti on of groundw ater resou rces i s the pre m i se o f ground w a ter resource m anagem ent and the ba -s i s susta i nable utilizati on o f w ater resou rce s .W a ter shortag e in J i x i c ity ha s be en o f long stand i ng ,i nc l ud i ng w a ter qua lit y -in -duced w ate r shortag e 、re sources w ater sho rtage and eng i nee ring w a ter shortag e .T h is pape r d iscusses st udy area g lo l ogy and hydrog eo l ogy cond iti ons ,by se lecting re lated hydrogeo logy para m e ters and m ethod ,then eva l ua tes g roundw ate r resou rce s quan -tity and a ll ow ab l e ex plo ita ti on quantity ,to prov i de sc ien tifi c bas is for usi ng rati ona ll y g round w a ter resou rce s .K ey w ord s :Ji x i C ity ;G roundw ate r R esources andE va l ua ti on0 引言在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地下水往往是主要的供水水源,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供水水源[1-2]。
鸡西市自然资源
鸡西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部,是一座煤矿资源丰富的城市。
作为煤炭工业的重要基地,鸡西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等。
同时,鸡西市还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鸡西市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鸡西市是中国著名的煤炭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这些煤炭资源不仅支撑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鸡西市还有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为当地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森林资源:
鸡西市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较高。
这些森林资源为当地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旅游业和木材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遇。
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森林资源对于鸡西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资源:
鸡西市地处黑龙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这些水资源不仅滋养着当地的农田和森林,也为居民提供了清洁的饮用水。
鸡西市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体来看,鸡西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等。
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自然资源,将有助于促进鸡西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鸡西市地理环境
鸡西市地理环境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是一座充满自然风光和资源的城市。
自然景观
鸡西市地理环境多样,山地、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境内有巍峨的群山,其中以鳌山最为著名,是市内的地标之一。
鳌山峰峦叠嶂,景色壮丽,是徒步爱好者和摄影师的天堂。
此外,鸡西市还拥有众多湖泊,如鸡西湖、船营湖等,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气候特点
鸡西市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冬季常有大雪,落雪的群山和湖泊构成了一幅银装素裹的美丽画卷。
夏季气候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
自然资源
鸡西市地理环境资源丰富,盛产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同时,市内的水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区周边的森林资源丰富,为城市增添了氧吧的绿色环境。
总结
鸡西市地理环境优越,兼具自然景观、气候特点和丰富资源,为市民提供了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未来,随着城市的发展,鸡西市的地理环境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吸引更多人前来探访和定居。
(鸡西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
水源地名称:第二水厂水源地
管理单位:鸡西市自来水公司
使用单位:鸡西市自来水公司
1、水源地简介
建成时间:1985年
位置:恒山区柳毛乡
服务城镇名称:恒山区
服务城镇人口:3万人
水源地与供水城市距离:17km
水源地以上流域面积
流域内植被覆盖面积
其中城市供水730万m3,日平均供水2.0万m3/d 居住人口较少,没有工业污染,水质良好,是理想的饮用水源。
2、 2011 年 8 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保护区范围坐标为见可研20-20页面积17.97 km2,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为 2.86 km2,二级保护区面积为15.11 km2,准保护区面积为km2。
3、保护区示意图
(鸡西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
水源地名称:第一水厂水源地
管理单位:鸡西市自来水公司
使用单位:鸡西市自来水公司
1、水源地简介
建成时间:1963年
位置:鸡冠区穆棱河大桥
服务城镇名称:城子河区
服务城镇人口:2万人
水源地与供水城市距离:
水源地以上流域面积
流域内植被覆盖面积
其中城市供水 220万m3,日平均供水0.6万m3/d 居住人口较少,没有工业污染,水质良好,是理想的饮用水源。
2、 2011 年 8 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保护区范围坐标为见可研18页面积11.08 km2,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为 1.1 km2,二级保护区面积为9.97 km2,准保护区面积为 km2。
3、保护区示意图。
鸡西市水质调查报告鸡西市水质调查报告1 基本概况水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也是大自然中天然包含的。
人们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因此,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愈来愈大。
按1984 年估计,中国江河平均年径流量为271×10 亿立方米,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 位。
但人均径流量只有世界人均径流量的四分之一,每亩耕地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二。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28.46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6.93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全市水资源总量为 39.20 亿立方米。
2012 年全市 53 座大、中、小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4672 万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总量减少5852 万立方米[1].2012 年全市供水总量为39.47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24.62 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为14.76 亿立方米,矿井水利用量为0.09 亿立方米。
全市用水总量为 39.47 亿立方米。
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为 0.70亿立方米,生产用水量为 38.77 亿立方米,生态环境建设用水量为0.002 亿立方米。
生产用水量中,第一产业用水量为37.78 亿立方米,第二产业用水量为0.83 亿立方米,第三产业用水量为0.16 亿立方米。
全市用水消耗总量为 20.92 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 53.0%.全市废污水排放量为 8218.1 万立方米,平均日排放 22.5 万立方米。
2 水质2.1 地表水水质全市主要江河有12 处监测断面,其中穆棱河9 处,七虎林河3处,总监测河长645.8km.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对各断面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全年期没有Ⅰ、Ⅱ类水质河段;Ⅲ类水质河段215.5km,占评价河长的33.4%;Ⅴ类水质河段430.3km,占评价河长的66.6%.以断面水质类别计,其中符合Ⅲ类标准的河段占监测河段总数的75.0%,Ⅴ类标准的河段占监测河段总数的25.0%.各监测断面水质主要超标污染物的最不利值分别为:化学需氧量 33.0mg/L,氨氮 1.71mg/L.2.2 地下水水质鸡西市地下水以中性的中矿化度中软水为主,地下水矿化度一般为 0.173~0.747g/L,总硬度大多在 92.1~400mg/L 之间,PH 值通常在6.4~8.1 之间。
鸡西水资源概况
鸡西市属乌苏里江水系,有大小河流62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54条,有界江乌苏里江和界湖兴凯湖。
有水库35座(不含农垦),其中大型1座、中型6座、小型28座。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67毫米。
全境水资源总量42.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0亿立方米,地下水17.3亿立方米;年工业用水量0.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27.3亿立方米)的3.3%;农业用水量24.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90.5%。
2004年以来,我市水利投入6.6亿元,年均增长26%,建成一大批水利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堤防防洪工程体系。
全市共建设穆棱河堤防469.64公里,其中地方313.9公里,农垦牡丹江分局155.74公里;其他河流692.79公里,其中地方291.34公里,农垦牡丹江分局401.45公里。
保护着全市632个村屯连队,437.4万亩耕地,92.98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水资源调控利用体系。
鸡西市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68座,总库容为10.66亿立方米。
其中大中型水库11座,地方7座,农垦牡丹江分局4座;小型水库57座,地方管理30座,农垦牡丹江分局27座。
引水工程39处,其中万亩以上引水灌溉工程2处;提水工程15处;地下水供水工程514处。
上述水源工程承担着全市200多万亩水田灌溉和城市供水任务。
(三)农村灌区灌溉保障体系。
全市建成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1处,万亩以上灌区9处。
工程节水示范区3处。
建成控制5000亩以上渠首21处,提水站646处,灌溉井水源井13336眼,渠道防渗长度15.46公里。
水田实灌面积达到193.62万亩,工程节水面积达到6.3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