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藤野先生 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藤野先生》同步练习1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邮差(chāi)B.泄漏(xiè) 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ì)C.绯红(fēi) 芋梗(gěng) 发髻(jì) 系住(jì)D.匿名(nì) 霉菌(jūn) 畸形(qí) 诘责(jié)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啡谤托辞油光可鉴精通时事B.胶菜掌故好意难却小而言之C.宛如裹脚查无消息几次三翻D.诘问驿站如梗在喉抑扬顿挫3.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B.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D.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第11-22段,完成下列4—6题。
4、“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这样”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直”一词说明了什么?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直:——————————————————————————————————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事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吃了一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藤野先生1. 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 ) 油光可鉴.( ) 朱舜.水( ) 杳.无音讯( )畸.形( ) 订.正( ) 诘.责( ) 深恶.痛疾( )解剖.( ) 芋梗.汤( ) 不逊.( ) 抑扬顿挫.( )凄.然( ) 匿.名( ) 烂熳.( ) 霉菌.学(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油光可鉴精通时事发髻托辞B.好意难却小而言之胶菜掌故C.解散辫子瞥见客死裹脚D.几次三翻正人君子驿站教悔3.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1)漂亮。
( )(2)质问并责备。
( )(3)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 )(4)考试不及格。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B.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D.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5.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有明暗两条,它们是( )。
A.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B.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
D.“我”到日本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同步练习1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写在括号里)2.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驿站辫子熟悉托辞B.凄凉掌故辨论适值C.翻译教诲霉菌解剖D.悔恨栖息侮辱拖拉3.不全都是近义词的一组是A.思忖忖度揣摩琢磨B.管窥端量瞥见鸟瞰C.指教见教执教聆教D.就义献身殉国殉职4.挑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进来C.北京的春天简直就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D.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都很丰富5.调整句序:(将下面打乱的句子顺序调整过来)①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②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③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④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6.叙事散文和短篇小说最主要的区别是A.小说篇幅长而散文篇幅短B.小说故事性比散文强C.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在创作方法上比小说有更多的自由D.散文的内容是真实的,而小说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一般是虚构的二、阅读并回答问题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1.这段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在文中的作用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画出三个比喻句(标上序号),并依次说明各是比喻中的哪种,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段除比喻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举出例句说明,并谈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0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06课藤野先生(课下注释小练)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匿名诘责深恶痛绝xùn piēyǎo不___见无消息(答案自查)【答案】nì;jié;wù;逊;瞥;杳【解析】【分析】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
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比如“逊"是半包围结构,“瞥”是上下结构。
“恶"是多音字,在“深恶痛绝”中读wù。
【分析】先用普通话读准拼音,然后根据语境写词语,注意理解词义,不要写错字。
(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藤野先生》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_____ ,暗线是___ 。
本文按顺序组织材料。
【答案】“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我”思想感情的变化;时间先后【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藤野先生》明暗两条线索及写作顺序的把握。
文章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我”的思想感情变化为暗线,既怀念了藤野先生,也抒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本文以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事件的,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分析】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作者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连珠缀玉般地组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线索的选定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及其全局构思的配合。
记叙的线索大致有: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空间为线索;4.以事件为线索;5.以物品为线索;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7.以某一问题为线索。
另外,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即明线和暗线。
2.写出下列句子主要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①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②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③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含答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凄然(qī)匿名(nì)诘责(jié)解剖(pāo)B. 绯红(fēi)和蔼(ǎi)发髻(jì)斥责(chì)C. 系住(jì)宛如(wǎn)不逊(xùn)扒手(bā)D. 驿站(yì)订正(dìng)畸形(qí)瞥见(piē)2. 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___,给我____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_____________,不倦的_________________。
A. 鼓舞感激希望教导B. 感激鼓舞期望教诲C. 感谢鼓励教诲希望D. 感激鼓励希望教诲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安徽庐江发现的西汉古墓中的千年古棺由金丝楠木制成,油漆鲜艳无比,油光可鉴。
B. 老鼠和麻雀经常到庄稼地或粮仓粮库等地方偷吃粮食,这一点在当时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尤其令人深恶痛疾。
C. 我知道他疏懒,本不以杳无消息为奇,但有时也颇怨他不给一点消息。
D. 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区管理人员说:“防疫期间,建议家长禁止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B. 地摊经济放开以来,我们小区窝在家里的人数比起放开以前减少了一倍。
C. 通过“停课不停学”网络学习,培养了我们自觉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D. “直播带货"是目前非常红火的一种网上销售形式,令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
5.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藤野先生》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诘责(jié)解剖(pōu)芦荟(huì)深恶痛疾( è )B.畸形(jī)匿名(nì)叮嘱(zhǔ)杳无消息(yǎo)C.绯红(fēi)发髻(jì)挟带(jiā)抑扬顿挫(cuò)D.不逊(xùn)瞥见(piě)扒手(pá)诲人不倦(h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声调愤然霉菌几次三翻B.照像芋梗威慑油光可鉴C.亵渎枪毙和蔼好意难却D.绎站寓居脱漏毫不介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冒伪劣口罩屡禁不止,致使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
B.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我们不能不以为意,应做到出门戴口罩、见面免握手、回家勤洗手。
C.电视剧《新世界》以金海、铁林、徐天三兄弟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北平解放的前22天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惊险的故事,故事情节抑扬顿挫,扣人心弦。
D.小丹的哥哥去北京工作已经整整三年了,至今仍杳无消息,全家人都非常想念他,迫切想得知他的消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语修辞的一项是()A.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D.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截至2019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将近20 000多所。
《藤野先生》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30分)(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10分)绯红..()深恶.痛疾()..()匿名..()不逊.()诘责宛.如()驿站..()油光可鉴.()..()解剖..()畸形(二)解释下列词语(10分)1. 标致:2. 落第:3. 匿名:4. 诘责:5. 油光可鉴:(三)文学常识填空(10分)《藤野先生》选自《______》,作者______,原名______,字______,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
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______》《______》等,散文集《______》,散文诗集《______》,杂文集《坟》《热风》等。
本文是一篇______(体裁),文中回忆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______之情。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20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分)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3.文中“标致”一词是什么意思?作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4. 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20分)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藤野先生》同步练习一、夯实基础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心灵的工程师。
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你班组织开展了“感念师恩”手抄报比赛,以下是你班小语同学设计的手抄报的四个板块,请你欣赏并完成下列任务。
【板块一·鲁迅之师】【甲】解剖.学是两个教shòu( )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cuò( )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将走的前几天,他还说希望将我的照相也送他。
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节选自《藤野先生》,有删节) 【乙】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扁道 A 三味书屋 B 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 C 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D 我对他很恭敬,如果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删节)1.小语对【甲】语段中拼音对应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不是很确定,请你查阅字典,帮他补充完整。
解剖学( ) 教shòu( ) 挟着 ( ) 顿cuò ( )2.请你参考《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适”和“值”的部分解释,选出下列对【甲】语段画横线词语“适值”的意思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适:①适合;②恰好;③舒服值:①价格,数值;②指有意义或有价值,值得;③遇到,碰上(某个时间);④轮流担任一定时间内的工作A. 适合的价格内B.正好轮到C. 恰好遇到3.下列关于【乙】语段中标点符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处应该填一个表提示内容的标点符号,因此应用冒号。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教诲( )瞥见( )畸形( )诘责( )解剖( )不逊( )寓居( )芦荟( )杳无消息( )陌生( )挟着( )匿名(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烂熳.( ) 油光可鉴.( ) 芦荟.( ) 抑扬顿挫.( ) 不逊.( ) 匿.名( ) 诘.责( ) 喝.彩( ) 凄.然( ) 深恶.痛疾( ) fēi红( ) yì站( ) 落dì( ) 托cí( ) 教huì( ) yǎo无消息( )二、选择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绎站..,写道:日暮..里。
B.他便叮嘱..。
..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C.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奇形..。
D.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遥无消息....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B.在常规能源中,水能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C.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优质农产品付更高价格。
D.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大会上,全体成员一致决定,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上海举办。
5.下列句子说法中错误的一句是()A.狭义的新闻是消息,其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新闻结构主要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正文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结构”。
B.藤野先生给鲁迅的信中“谨呈周君”,其中“周”是周树人,“君”是尊称的意思。
C.《与朱元思书》意思是给朱元思的信。
6 《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基础锤炼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xùn),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B.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萋然,便说了一个慰(wèi)安他的谎话。
C.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bā)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婉如小姑娘的发髻(jì)一般。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出国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B.王老师尽管嗓子哑了,说不出话,但讲起课来依然抑扬顿挫。
C.松、竹、梅以其不惧风雪的傲然风骨为世人展现出高风亮节的形象,这也正是无数正人君子品格的写照。
D.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东西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鲁迅在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关系。
B.“为中国”与“为学术”,既是藤野先生爱护鲁迅的出发点,而是他们师生之间产生友谊的基础。
C.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地照耀着人们,给人以精神和力量。
D.理解学生、热爱学生,使藤野先生具有了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
4.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下列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材料一:尊师就是尊敬师长,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尊敬师长的人会以一言一行来表达对师长的敬与爱。
不忘师恩,敬师爱师,应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美德。
材料二: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材料三: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向很尊敬。
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状况。
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之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藤野先生》课堂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高耸(sǒng) 绯红(fēi) 驿站(shì)
B. 烂漫(màn) 模胡(muó) 顿挫(cuò)
C. 芦荟(huì) 匿名(mì) 深恶痛疾(wù)
D. 诘责(jié) 教诲(huǐ) 畸形(jī)
2.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1)宛如()(2)解散()(3)倘若()(4)芋梗()(5)解剖()
(6)不逊()(7)油光可鉴()(8)凄然()(9)霉菌()(10)瞥见()
3. 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喝彩发髻为难拆开
B. 抑扬慌话叹息叮嘱
C. 疑惑偷懒拖辞掌故
D. 介意泄漏为难操心
4. 在横线上解释划线字。
(1)油光可鉴__________
(2) 不逊__________
(3) 匿名__________
(4) 诘责__________
(5) 深恶痛疾__________
5. 对下面句子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写在()内。
(1)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
(A拟人B比喻C夸张)
(2)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
(A夸张B拟人C比喻)
(3) 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A比喻B夸张C反语)
6.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主语、谓语,用“||”线隔开,指出宾语,用“”表示。
(1)仙台是一个市镇。
(2)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
(3)我们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
(4)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
(5)我从此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6)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
(7)我只留两个箱子。
(8)起初生过纺车气的人也对纺车发生了感情。
(9)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都很有感情。
(10)纺车跟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犁、学习用的书和笔一样,成为大家亲密的伙伴。
二、阅读
(一)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1.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下文有什么作用?
2.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也”是承什么而说的?“无非”是什么意思?“这样”指的是什么?
3. 这段主要是写()
A. 东京樱花烂漫的景象
B. 我与“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
C. 我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反感。
D. 我对东京的失望情绪。
(二)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也无怪他们疑惑:__________
(2)“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__________
(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__________
2. 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第三段中作者写道:“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作者觉得“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A. 叫声特别响,使人听了很不舒服。
B. 叫声违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听课。
C. 是日本学生发出的叫声,而作者是中国人。
D. 日本青年的叫声极大地刺伤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4. 第三段中作者写道:“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那时那地”是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意见却变化了”指作者的什么想法?
5. 用一句话概括(二)选文内容准确的是()
A. 作者对日本“爱国青年”的反感。
B. 日本“爱国青年”的军国主义思想。
C.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D. 电影演的是日本枪毙中国人。
(三)
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场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抑扬顿挫
(2)深恶痛疾
2. 结合课文的内容,指出文中词语的含义。
(1)似乎
(2)良心发现
(3)增加勇气
(4)继续写
3. 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 C
2. (1) 宛(wǎn) 2 散(sǎn) 3 倘(tǎng) (4)芋(yù) (5)剖(pōu)
(6)逊(xùn) (7)鉴(jiàn) (8)凄(qī) (9)菌(jūn) (10)瞥(piē)
3. D
4. (1)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用,“当镜子照”
(2)逊,谦逊。
(3)匿,隐藏。
(4)诘,质问。
(5)恶,厌恶。
5. (1) B 2 A、C 3 C
6. (1) 仙台||是一个市镇。
(2)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
(3)我们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
(4)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
(5)我||从此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6)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
(7)我||只留两个箱子。
(8)起初生过纺车气的人||也对纺车发生了感情。
(9)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都很有感情。
(10)纺车||跟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犁、学习用的书和笔一样,成为大家亲密的伙伴。
二、阅读
(一)
1. 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并引起下文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描写。
2. 南京水师学堂。
只不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行为。
3. D
(二)
1. (1)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2)日本所谓的“爱国青年”(3)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
2. 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者和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爱国青年”把中国人看作低能儿的极为愤慨的感情。
3. D
4. “那时”指看电影以后,“那地”指在仙台,“意见却变化了”指决定弃医从文。
5. C
(三)
1.(1)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2)深深的厌恶和痛恨。
2. (1)表明并未真的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强烈的表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爱国思想、斗争精神受到触动。
(3)作者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迫害,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和中国的希望,增加斗争的勇气。
(4)作者受藤野先生的鼓舞,有了斗争的勇气,继续写些同反动文人战斗的檄文。
3. 怀念藤野先生,增加了战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