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安徽阜阳未来学校期中测试卷期
- 格式:doc
- 大小:43.81 KB
- 文档页数:6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三物理期中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在时间t内电流所做的功为60J,若改为并联再接到电源上,则在相同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为()A.15J B.30J C.120J D.240J.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有................................................................... ()A.道路旁的隔声板B.防噪声耳罩C.在学校周围建设绿化带减弱噪声D.摩托车的消声器3.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下图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C.“凿壁偷光” D.“立竿见影”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现象的是()A.太阳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B.斜插入水中的铅笔看似弯折C.白天,浓密树荫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D.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5.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
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6.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7.甲、乙两物体互相摩擦后都带了电。
2018-2019学年(下)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中)1 2 345678910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2+35C.236⨯=D.2.估计×+的运算结果是( )A .3到4之间B .4到5之间C .5到6之间D .6到7之间 3.若=﹣a 成立,则满足的条件是( )A .a >0B .a <0C .a ≥0D .a ≤04.如图,由四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构成的田字格,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在田字格中最多可以作长为的线段( )A .8条B .6条C .7条D .4条5.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它的最长边上的高为( )A .6B .4.8C .2.4D .86.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具备的性质是( )A 对角线互相平分B 对角线互相垂直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 对角线相等 7.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B.三内角之比为1∶2∶3C.三边长之比为3∶4∶5D.三内角之比为3∶4∶5 8. 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连结AE 、EF 、AF ,则△AEF 的周长为( )A .cm B.cm C.cm D.cm9.如图所示,将一根长为24 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 cm ,高8 cm 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班级 姓名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___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则h的取值范围是()B.A.h≤17 cm B.h≥8 cm C.15 cm≤h≤16 cm D.7 cm≤h≤16 cm第8题第9题第10题10 矩形ABCD中,P、R分别是BC和DC上的点,E、F分别是AP和RP的中点,当点P在BC上从点B向点C移动,而点R不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线段EF的长逐渐增长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C.线段EF的长始终不变D.线段EF的长与点P的位置有关二. 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 计算:+=.12. 菱形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 , 8cm则菱形的面积为13.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连接DE和BF,分别取DE,BF的中点M,N,连接AM,CN,MN,若AB= 22,BC= 2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4. 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6,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D(2,0)在OA 上,P是OB上一动点,则PA+PD的最小值为.第13题第14题三解答题(写出解题过程,只写结果不得分)15.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①(4﹣6)÷2②﹣(﹣2)0+16. (8分)已知:x=+,y=﹣,求代数式x2﹣y2+5xy的值.17.(8分)如图,(1).图1中有1个正方形,图2中有5个正方形;图3中有________个正方形,图4中有______个正方形;(2).图n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正方形。
阜阳市小学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 等边B. 直角C. 钝角【答案】A【考点】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解析】【解答】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2.(2分)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2,5),B点用数对表示数(2,2),C点用数对表示为(4,2),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等腰【答案】C【考点】数对与位置,三角形的分类【解析】【解答】解:如图,三角形AB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先确定各点的位置并画出图形再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即可。
3.(2分)被减数是三位小数,减数是一位小数,差是()。
A. 两位小数B. 四位小数C. 三位小数【答案】C【考点】多位小数的加减法【解析】【解答】解:被减数是三位小数,减数是一位小数,差是三位小数;故答案为:C。
【分析】小数相减,相同数位对齐,被减数三位小数的百分位不与减数一位小数的任何一位做差,故差的百分位不会为零,仍为三位小数。
4.(2分)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答案】A【考点】三角形的分类【解析】【解答】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三角形按角分成: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成:一般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等腰三角形,据此解答.5.(2分)观察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A. B. C.【答案】C【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解析】【解答】解:如图,故答案为:C.【分析】从前面看到的是有两层正方形,下层3个,上层1个靠左;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因此的解.6.(2分)9.05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竞培)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注意事项: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耕地天然状态下作物需水量和亏水量的平衡状态图。
据此回答 1~2 题。
1.图中亏水量 7~8 月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积雪的融化B.降水量的增大C.冰川融水增多D.湖水补给河水2.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A.东北平原B.河西走廊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某研究机构将我国范围内北京时间 21:00 至次日 3:00 之间发生的现场消费(不包括网络消费)定义为“夜间消费”,并认为“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可以反映出各地的夜间经济活跃程度。
下图示意该研究机构绘制的 2016 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台湾缺资料)。
读图回答 3~4 题。
3.我国“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总体是A.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B.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C.内陆地区高于沿海地区D.平原地区高于山地地区4.该图未能真实反映出新疆的夜间经济活跃程度,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我国各地的A.经度差异B.纬度差异C.人口密度差异D.消费习惯差异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
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沟渠纵横的水田,前方高山耸立、左侧椰林成排。
他们步行进入村落,但见民居间涌泉处处。
村主任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
据此回答 5~6 题。
5.该地可能位于我国A.山东B.台湾C.四川D.浙江6.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A.地形B.河流C.土壤D.植被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某铁路修建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图 a)。
图 b 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遮阳棚在暖季(7 月至 9 月)某日与冷季(11 月至次年 3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第Ⅰ卷(6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复数()12a ia R i+∈+为纯虚数,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a =( ) A. 3- B. 2 C. 2- D. 32.函数()()23xf x x e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0-∞B .()0,+∞C .(),3-∞和()1,+∞D .()3,1- 3.若函数()3cos f x a x =-,则()f a '=( )A .23sin a a +B .23sin a a -C .sin aD .cos a4.函数()y f x =是R 上的连续可导函数, 若()()()223f x x x =+-',则()f x 的极值点为( )A .3, 2-B .()2,0-C .()()2,0,3,0-D .2-5.曲线12-+=x xe y x在0=x 处的切线方程为( )A .31y x =-B .31y x =--C .13+=x yD .21y x =-- 6.某次比赛结束后,记者询问裁判进入半决赛的甲、乙、丙、丁四位参赛者谁获得了冠军,裁判给出了三条线索:①乙、丙、丁中的一人获得冠军;②丙获得冠军;③甲、乙、丁中的一人获得冠军.若给出的三条线索中有一条是真的,两条是假的,则获得冠军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7.设P 为曲线2:23C y x x =++上的点,且曲线C 在点P 处切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0,]4π,则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A .[0,1]B .[1,0]-C .1[,1]2D .1[1,]2--8.下面给出了四个类比推理:①由“若,,a b c R ∈,则()()ab c a bc =”类比推出“若a,b,c 为三个向量,则(⋅⋅⋅⋅(a b)c =a b c)”;②“,a b 为实数,若220a b +=,则0a b ==”类比推出“12,z z 为复数,若2212120,0z z z z +===则”③“在平面内,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类比推出“在空间中,四面体的任意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大于第四个面的面积”④“在平面内,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圆”类比推出“在空间中,过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四个点有且只有一个球”.上述四个推理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9.函数()(1cos )sin f x x x =+在[,]ππ-上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10.已知()21ln 2f x x a x =-在区间()0,2上不单调,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00,2- B .()()4,00,4- C .()0,2 D .()0,411. 已知偶函数()y f x =对于任意的0,2x π⎡⎫∈⎪⎢⎣⎭满足()()cos sin 0f x x f x x '+>,(其中()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 43f ππ⎛⎫⎛⎫-⎪< ⎪⎝⎭⎝⎭ B 34f ππ<⎛⎫⎛⎫- ⎪ ⎪⎝⎭⎝⎭-C. ()04f π⎛>-⎫⎪⎝⎭D .43f ππ⎛⎫⎛⎫ ⎪ ⎪⎝⎭⎝⎭< 12.设函数()()2340f x x ax a =->与()22ln g x a x b =+有公共点,且在公共点处的切线方程相同,则实数b 的最大值为( ) A .21e B .212e C .213e D .214e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复数2(1iz i i=+为虚数单位)的虚部为________ 14.=+⎰dx x e x)2(10 .15.已知函数()2cos sin 2f x x x =-,则()f x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16.函数32()32f x x x ax a =-+--,若存在唯一的正整数0x ,使得0()0f 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0分)已知复数()()R a i a a i z ∈++--=2312. (1)若z z =,求z ;(2)若在复平面内复数z 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求a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12分)(1)已知0,0a b >>且2a b +>,求证:1b a +,1ab+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2)已知0a >,111b a ->>19.(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1ln(2)(2x ax x f -+=(a 为实数). (I )若)(x f 在1-=x 处有极值,求a 的值;(II )若)(x f 在[32]--,上是增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12分) 已知数列{}n a 满足2111122n n n a a na +=-+,且13a =. (1)计算2a 、3a 、4a 的值,由此猜想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对你的结论进行证明.21.(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ln (1)f x x a x =+-.(Ⅰ)求证:当0a ≤时,函数()f x 在1[,]2e 上存在唯一的零点;(Ⅱ)当0a >时,若存在(0,)x ∈+∞,使得()220f x a +->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22.(本小题12分) 已知函数()21ln (0)2f x x x a x a =-+> . (1)讨论()f x 的单调性;(2)若()f x 存在两个极值点12,x x ,求证: ()()1232ln24f x f x --+>.高二年级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C 2.D【解析】()()23xf x x e =-⇒ ()()()'13xf x x x e =--+.令f ′(x )>0⇒−3<x <1故f (x )在(−3,1)上单调递增。
阜阳XX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题,共计36分)1.3的平方根是()A.±B.9 C.D.±9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3 B.=2 C.D.3.在下列各数0、、3π、、6.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的0依次增加1个)、、无理数的个数是()A.1 B.2 C.3 D.4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4 B.∠1=∠2 C.∠D=∠DCE D.∠D+∠ACD=180°6.如图,AB∥CD∥EF,AF∥CG,则图中与∠A(不包括∠A)相等的角有()A.5个B.4个C.3个D.2个7.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20°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是由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的,已知点A(﹣2,1)的对应点为A′(3,1),点B的对应点为B′(4,0),则点B的坐标为()A.(9,0)B.(﹣1,0)C.(3,﹣1)D.(﹣3,﹣1)9.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1,它的边长为a,则a﹣1的边长大小为()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10.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A.(2,2)B.(3,3)C.(3,2)D.(2,3)11.给出下列说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12.如图,如果AB∥EF,EF∥CD,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1+∠2﹣∠3=90°B.∠1﹣∠2+∠3=90°C.∠1+∠2+∠3=90°D.∠2+∠3﹣∠1=18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6题,共计18分)13.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4.的平方根为;若x2=9,y3=﹣8,则x+y=.15.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若∠EFG=56°,则∠1=,∠2=.16.已知点P(2a﹣6,a+1),若点P在坐标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P(1,0),点P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P4的坐标是,点P 第8次跳动至P8的坐标为;则点P第256次跳动至P256的坐标是.18.如图1,将三角板ABC与三角板ADE摆放在一起;如图2,固定三角板ABC,将三角板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CAE=α(0°<α<180°).当△ADE的一边与△ABC的某一边平行(不共线)时,写出旋转角α的所有可能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19.计算:(1)(2).20.解方程或方程组:(1)(1﹣2x)2﹣36=0(2)2(x﹣1)3=﹣.21.看图填空:已知如图,AD⊥BC于D,EG⊥BC于G,∠E=∠1,求证:AD平分∠BAC.证明:∵AD⊥BC于D,EG⊥BC于G(已知)∴∠ADC=90°,∠EGC=90°()∴∠ADC=∠EGC(等量代换)∴AD∥EG()∴∠1=∠2()∠E=∠3()又∵∠E=∠1(已知)∴∠2=∠3()∴AD平分∠BAC().2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4),B(3,﹣1),C(﹣3,﹣2),D(﹣2,3)(1)在图上画出四边形ABCD,并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若P为四边形ABCD形内一点,已知P坐标为(﹣1,1),将四边形ABCD 通过平移后,P的坐标变为(2,﹣2),根据平移的规则,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 平移后的四个顶点的坐标.23.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试求M﹣N的值.24.如图,BD⊥AC于D,EF⊥AC于F,DM∥BC,∠1=∠2.求证:∠AMD=∠AGF.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α),B(b,α),且α、b满足(a﹣2)2+|b﹣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AB.(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CD(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连接MC,MD,使S△MCD=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阜阳XX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题,共计36分)1.3的平方根是()A.±B.9 C.D.±9【考点】平方根.【分析】直接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解.【解答】解:∵()2=3,∴3的平方根是为.故选A.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3 B.=2 C.D.【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开方运算,可得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解答】解;A、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A错误;B、﹣8的立方根是﹣2,故B错误;C、|﹣4|=4,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C正确;D、算术平方根都是非负数,故D错误;故选:C.3.在下列各数0、、3π、、6.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的0依次增加1个)、、无理数的个数是()A.1 B.2 C.3 D.4【考点】无理数.【分析】先把化为3的形式,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这一组数中的无理数有3π、6.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的0依次增加1个)、共3个.故选C.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2,4)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2,﹣4),故(﹣2,﹣4)在第三象限.故选:C.5.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4 B.∠1=∠2 C.∠D=∠DCE D.∠D+∠ACD=18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分别进行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B、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此选项正确;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D、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6.如图,AB∥CD∥EF,AF∥CG,则图中与∠A(不包括∠A)相等的角有()A.5个B.4个C.3个D.2个【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与∠A相等的角有∠ADC、∠AFE、∠EGC、∠GCD.【解答】解:∵AB∥CD,∴∠A=∠ADC;∵AB∥EF,∴∠A=∠AFE;∵AF∥CG,∴∠EGC=∠AFE=∠A;∵CD∥EF,∴∠EGC=∠DCG=∠A;所以与∠A相等的角有∠ADC、∠AFE、∠EGC、∠GCD四个,故选B.7.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2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说明两次拐弯后的方向是平行的.对题中的四个选项提供的条件,运用平行线的判定进行判断,能判定两直线平行者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实线为行驶路线):A符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其余均不符合平行线的判定.故选A.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是由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的,已知点A(﹣2,1)的对应点为A′(3,1),点B的对应点为B′(4,0),则点B的坐标为()A.(9,0)B.(﹣1,0)C.(3,﹣1)D.(﹣3,﹣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对应点A、A′找出平移规律,然后设点B的坐标为(x,y),根据平移规律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点A(﹣2,1)的对应点为A′(3,1),∴3﹣(﹣2)=3+2=5,∴平移规律是横坐标向右平移5个单位,纵坐标不变,设点B的坐标为(x,y),则x+5=4,y=0,解得x=﹣1,y=0,所以点B的坐标为(﹣1,0).故选B.9.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1,它的边长为a,则a﹣1的边长大小为()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出边长a,再估算出a的范围,进而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得到a﹣1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一个正方形面积为21,∴正方形的边长a=,∴4<<5,∴3<﹣1<4,即3<a﹣1<4.故选B.10.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A.(2,2)B.(3,3)C.(3,2)D.(2,3)【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因为(﹣1,﹣1)、(﹣1,2)两点横坐标相等,长方形有一边平行于y 轴,(﹣1,﹣1)、(3,﹣1)两点纵坐标相等,长方形有一边平行于x轴,过(﹣1,2)、(3,﹣1)两点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点为第四个顶点.【解答】解:过(﹣1,2)、(3,﹣1)两点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点为(3,2),即为第四个顶点坐标.故选:C.11.给出下列说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邻补角;点到直线的距离.【分析】正确理解对顶角、同位角、相交线、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逐一判断.【解答】解:(1)同位角只是一种位置关系,只有两条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相等,错误;(2)强调了在平面内,正确;(3)不符合对顶角的定义,错误;(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不是指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本身,而是指垂线段的长度.故选:B.12.如图,如果AB∥EF,EF∥CD,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1+∠2﹣∠3=90°B.∠1﹣∠2+∠3=90°C.∠1+∠2+∠3=90°D.∠2+∠3﹣∠1=18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用∠2、∠3分别表示出∠BOE和∠COF,再由平角的定义可找到关系式.【解答】解:∵AB∥EF,∴∠2+∠BOE=180°,∴∠BOE=180°﹣∠2,同理可得∠COF=180°﹣∠3,∵O在EF上,∴∠BOE+∠1+∠COF=180°,∴180°﹣∠2+∠1+180°﹣∠3=180°,即∠2+∠3﹣∠1=180°,故选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6题,共计18分)13.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命题中的条件是两个角相等,放在“如果”的后面,结论是这两个角的补角相等,应放在“那么”的后面.【解答】解:题设为:对顶角,结论为:相等,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14.的平方根为±2;若x2=9,y3=﹣8,则x+y=1或﹣5.【考点】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先求得=4,然后再求得平方根;依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可求得x、y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4,4的平方根是±2,∴的平方根为±2.∵x2=9,y3=﹣8,∴x=±3,y=﹣2.当x=3,y=﹣2时,x+y=3+(﹣2)=1;当x=﹣3,y=﹣2时,x+y=﹣3+(﹣2)=﹣5.故答案为:±2;1或﹣5.15.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若∠EFG=56°,则∠1=68°,∠2=112°.【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首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求∠FED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1的度数,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2的度数.【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MEF=∠FED,∠EFC+∠GFE=180°,∵AD∥BC,∠EFG=56°,∴∠FED=∠EFG=56°,∵∠1+∠GEF+∠FED=180°,∴∠1=180°﹣56°﹣56°=68°,又∵∠1+∠2=180°,∴∠2=180°﹣68°=112°.故答案为:68°,112°.16.已知点P(2a﹣6,a+1),若点P在坐标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8,0)或(0,4).【考点】点的坐标.【分析】分点P在x轴上,纵坐标为0;在y轴上,横坐标为0,分别列式求出a的值,再求解即可.【解答】解:当P在x轴上时,a+1=0,解得a=﹣1,P(﹣8,0);当P在y轴上时,2a﹣6=0,解得a=3,P(0,4).所以P(﹣8,0)或(0,4).故答案为(﹣8,0)或(0,4).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P(1,0),点P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P4的坐标是(2,2),点P 第8次跳动至P8的坐标为(3,4);则点P第256次跳动至P256的坐标是(65,128).【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观察图象,结合点的跳动数据,可找出规律“每经4次变化后点的横坐标增加1,纵坐标增加2.”由此规律结合P0(1,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观察图象,结合点的跳动可知:P0(1,0)→P4(2,2)→P8(3,4)→…,由此可知每经4次变化后点的横坐标增加1,纵坐标增加2,∵256÷4=64,64+1=65,64×2=128,∴P256的坐标是(65,128).故答案为:(2,2);(3,4);(65,128).18.如图1,将三角板ABC与三角板ADE摆放在一起;如图2,固定三角板ABC,将三角板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CAE=α(0°<α<180°).当△ADE的一边与△ABC的某一边平行(不共线)时,写出旋转角α的所有可能的度数为15°,45°,105°,135°,15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要分5种情况进行讨论:AD∥BC、DE∥AB、DE∥BC、DE∥AC、AE∥BC分别画出图形,再分别计算出度数即可.【解答】解:当△ADE的一边与△ABC的某一边平行(不共线)时,旋转角α的所有可能的情况如下图所示:①当AD∥BC时,α=15°;②当DE∥AB时,α=45°;③当DE∥BC时,α=105°;④当DE∥AC时,α=135°;⑤当AE∥BC时,α=150°.故答案为:15°,45°,105°,135°,150°.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19.计算:(1)(2).【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1)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及数的开方法则分别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先去括号及绝对值符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1)原式=2﹣﹣+1﹣4=﹣1﹣2;(2)原式=﹣2+﹣1﹣3﹣=﹣6.20.解方程或方程组:(1)(1﹣2x)2﹣36=0(2)2(x﹣1)3=﹣.【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1)先移项,然后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得到1﹣2x=±6,然后解得x的值即可;(2)方程两边先同时除以2,然后再依据立方根的定义得到x﹣1=,最后解得x的值即可.【解答】解:(1)移项得:(1﹣2x)2=36,则1﹣2x=±6,当1﹣2x=6时,解得;x=﹣,当1﹣2x=﹣6时,解得:x=.(2)由题意得:(x﹣1)3=﹣,则x﹣1=﹣,解得;x=﹣.21.看图填空:已知如图,AD⊥BC于D,EG⊥BC于G,∠E=∠1,求证:AD平分∠BAC.证明:∵AD⊥BC于D,EG⊥BC于G(已知)∴∠ADC=90°,∠EGC=90°(垂直的定义)∴∠ADC=∠EGC(等量代换)∴AD∥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1(已知)∴∠2=∠3(等量代换)∴AD平分∠BAC(角平分线的定义).【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垂直可证明AD∥EG,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1=∠2=∠3=∠E,可证得结论,据此填空即可.【解答】证明:∵AD⊥BC于D,EG⊥BC于G(已知),∴∠ADC=90°,∠EGC=90°(垂直的定义),∴∠ADC=∠EGC(等量代换),∴AD∥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1(已知),∴∠2=∠3(等量代换),∴AD平分∠BAC(角平分线的定义).故答案为: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角平分线的定义.2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4),B(3,﹣1),C(﹣3,﹣2),D(﹣2,3)(1)在图上画出四边形ABCD,并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若P为四边形ABCD形内一点,已知P坐标为(﹣1,1),将四边形ABCD 通过平移后,P的坐标变为(2,﹣2),根据平移的规则,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 平移后的四个顶点的坐标.【考点】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在坐标系内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即可;(2)根据P点坐标的变化写出各点坐标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S四边形ABCD=6×6﹣×6×1﹣×5×1﹣×5×1﹣1=36﹣3﹣﹣﹣1=36﹣3﹣5﹣1=27;(2)∵P坐标为(﹣1,1),将四边形ABCD通过平移后,P的坐标变为(2,﹣2),∴平移后各点横坐标加3,纵坐标减3,∴平移后的点坐标A(6,1),B(6,﹣4),C(0,﹣5),D(1,0).23.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试求M﹣N的值.【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求出M、N的值,代入可得出M﹣N 的平方根.【解答】解:因为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所以可得:m﹣4=2,2m﹣4n+3=3,解得:m=6,n=3,把m=6,n=3代入m+3=9,n﹣2=1,所以可得M=3,N=1,把M=3,N=1代入M﹣N=3﹣1=2.24.如图,BD⊥AC于D,EF⊥AC于F,DM∥BC,∠1=∠2.求证:∠AMD=∠AGF.【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BD⊥AC,EF⊥AC,得到B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2=∠CBD,等量代换得到∠1=∠CB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得到GF∥BC,证得MD∥G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BD⊥AC,EF⊥AC,∴BD∥EF,∴∠2=∠CBD,∵∠2=∠1,∴∠1=∠CBD,∴GF∥BC,∵BC∥DM,∴MD∥GF,∴∠AMD=∠AGF.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α),B(b,α),且α、b满足(a﹣2)2+|b﹣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AB.(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CD(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连接MC,MD,使S△MCD=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1)先由非负数性质求出a=2,b=4,再根据平移规律,得出点C,D 的坐标,然后根据四边形ABDC的面积=AB×OA即可求解;(2)存在.设M坐标为(0,m),根据S△PAB=S四边形ABDC,列出方程求出m的值,即可确定M点坐标;(3)过P点作PE∥AB交OC与E点,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AP+∠DOP=∠APE+∠OPE=∠APO,故比值为1.【解答】解:(1)∵(a﹣2)2+|b﹣4|=0,∴a=2,b=4,∴A(0,2),B(4,2).∵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 的对应点C,D,∴C(﹣1,0),D(3,0).=AB×OA=4×2=8;∴S四边形ABDC(2)在y轴上存在一点M,使S△MCD=S四边形ABCD.设M坐标为(0,m).∵S△MCD=S四边形ABDC,∴×4|m|=8,∴2|m|=8,解得m=±4.∴M(0,4)或(0,﹣4);(3)当点P在BD上移动时,=1不变,理由如下:过点P作PE∥AB交OA于E.∵CD由AB平移得到,则CD∥AB,∴PE∥CD,∴∠BAP=∠APE,∠DOP=∠OPE,∴∠BAP+∠DOP=∠APE+∠OPE=∠APO,∴=1.。
安徽省阜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27分)1.小明同学对一些物体的重力进行了估测,你认为其中不可能的是()A.一名中学生约重400NB.拿起一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0.5N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重约为4ND.一只普通的苹果约重为0.15N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B.电动自行车的车把刻有凹凸不平的条纹C.为把作业本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橡皮擦D.我们学校的垃圾箱下方装有轮子便于同学移动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公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小型客车驾驶员及前排就坐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B.正常行驶的火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C.扔出去的铅球,最终总要落回地面D.行驶的自行车停止踩动后,仍会继续前进4.壁虎爬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墙对壁虎的吸引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壁虎对墙的压力和墙对壁虎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情况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A. B. C. D.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A.两艘船并排同向高速行驶时容易相撞B.汽车的安全气囊在紧急情况时自动弹出C.地铁站台边设置黄色警示线D.飞机机翼设计成上部凸起的流线型获得升力7.下列事例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用活塞式抽水机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B.吸盘吸玻璃C.在茶壶盖上做了一个小孔D.潜水员在深海中要穿抗压服8.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2D.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9.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时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二.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0.“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一定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作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受(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11.在向上爬杆过程中,手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为防止滑下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写出一条即可)12.滑板车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小明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图中小明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当小明蹬一下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由于向前滑行一段距离.13.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g,则汤匙重N.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如图,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1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N.15.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p B.p 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 C变小可采取的方法是.16.“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吨,表示它浮在海平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800吨,此时舰所受的浮力是N.当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海水>ρ江水)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6分)17.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东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分析评估小东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改正.问题:(1);(2);改正:(1);(2).18.如图所示是小华利用合金块.水等器材来探究浮力的实验情景.设计甲.乙.丙所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合金块侵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N,合金块的密度为kg/m3.1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认为: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的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文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文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的?答:.(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3)请将小文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根据小文的结论,可以推理出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将做运动.四.计算(20题8分,21题9分,共17分)20.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的质量为0.3Kg,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21.2011年7月28日上午12点15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完成第三次下潜科学考察与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m,载人潜水器在水下多次进行坐底,并且开展了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和取样作业,获得了近底精细地形资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5000m级水深的突破,表明了中国有能力到达占全球面积70%的海洋深处进行探索.如图所示,它的长.宽.高分别是8.2m.3.0m与3.4m 空重不超过22t,最大荷载是240kg.(g取10N/kg)求:(1)“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m时受到的海水对它的压强是多少?(ρ海水=1.03×103kg/m3)(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全潜入水下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怎样实现下潜和上浮的?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27分)1.小明同学对一些物体的重力进行了估测,你认为其中不可能的是()A.一名中学生约重400NB.拿起一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0.5N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重约为4ND.一只普通的苹果约重为0.15N【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分析】对我们生活中不常接触的重力单位N,多数人看到数据后很难跟生活经验对上号,所以我们可以将题目中的数据经过重力计算公式G=mg,算出其质量,就感觉比较容易分析判断了.【解答】解:A.由G=mg,得:=≈40.8kg,符合实际.B.由G=mg,得:=≈0.05kg=50g,符合实际.C.由G=mg,得:=≈0.4kg=400g,符合实际.D.由G=mg,得:=≈0.015kg=15g,不符合实际.故选D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B.电动自行车的车把刻有凹凸不平的条纹C.为把作业本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橡皮擦D.我们学校的垃圾箱下方装有轮子便于同学移动【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B.自行车手把上有凹凸不平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C.为把作业本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橡皮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学校的垃圾箱下方装有轮子,这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便于同学移动,符合题意.故选D.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公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小型客车驾驶员及前排就坐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B.正常行驶的火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C.扔出去的铅球,最终总要落回地面D.行驶的自行车停止踩动后,仍会继续前进【考点】惯性.【分析】根据惯性定律进行分析,即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解答】解:A.系好安全带是防止在汽车急刹车时,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使人受伤,所以A选项与惯性有关;B.由于火车行驶的速度较大,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物体还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行驶,所以不会在短距离内将车刹住,故B选项与惯性有关;C.扔出去的物体,由于重力作用,最终要落回地面,故C选项与惯性无关;D.自行车本来就处于运动状态,当停止踩动,由于惯性自行车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进行向前运动,故D选项与惯性有关.故选C.4.壁虎爬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墙对壁虎的吸引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壁虎对墙的压力和墙对壁虎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分析】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因此对壁虎进行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受力分析,即壁虎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在水平方向受到吸引力和支持力作用.【解答】解:因为壁虎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壁虎受到平衡力作用;而壁虎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水平方向受到引力和支持力作用,因此壁虎的重力与墙对壁虎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B.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情况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A. B. C. D.【考点】力的示意图.【分析】空中飞行的物体,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从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A 符合题意;故选A.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A.两艘船并排同向高速行驶时容易相撞B.汽车的安全气囊在紧急情况时自动弹出C.地铁站台边设置黄色警示线D.飞机机翼设计成上部凸起的流线型获得升力【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对于流体来说,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A.两船并排快速前行,可导致中间水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水压着船向中间靠近,造成事故.所以船舶航行时应避免两艘靠近的船并排前进,故A正确;B.汽车急刹车时,汽车急剧减速,司机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这样就会撞到前面的方向盘上,对司机造成伤害.安全气囊在此时自动充气弹出,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对司机的压强,避免造成人体伤害.不能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故B错误;C.人离列车太近时,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使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很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向列车出现事故,故C正确;D.飞机机翼上部凸起,在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在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便形成向上的升力,故D正确;故选B.7.下列事例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用活塞式抽水机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B.吸盘吸玻璃C.在茶壶盖上做了一个小孔D.潜水员在深海中要穿抗压服【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解答】解:A.抽水是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强,故A错误;B.吸盘吸玻璃,这是利用大气压将吸盘压在玻璃板上的,故B错误;C.茶壶上的小孔,可以利用大气压强使水顺利倒出,故C错误;D.潜水员在深海中要穿抗压服,这是利用液体压强的缘故,与大气压无关,故D正确;故选D.8.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2D.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分析】分析绳子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当金属块从水中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未露出液面,此时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的浮力不变,绳子的拉力也不变,即为图中的AB段.(1)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没有浸入水中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据此求出金属块重.来判断A是否符合题意.(2)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据此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知道金属块的重,利用重力公式求金属块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金属块的密度.来判断B.C是否符合题意.(3)首先判断拉力的在t1至t2时间段内的变化,再利用公式F浮=G ﹣F拉判断浮力的变化.来判断D是否符合题意.【解答】解: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没有浸入水中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从图可知,该金属块重力为:G=F拉=54N,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即为图中的AB段,从图可知,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4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G﹣F拉=54N﹣34N=20N.故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F浮=ρ水v排g,∴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V金=V排===0.002m3,∵G=mg,∴金属块的质量为:m===5.4kg,金属块的密度为:ρ金===2.7×103kg/m3.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从图可知,绳子的拉力在t1至t2时间段内逐渐的变大,则由公式F浮=G ﹣F拉可知,金属块的重力不变,而拉力逐渐的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小.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9.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时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分析】(1)先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判断出气泡所受液体压强变化情况,再根据气泡内外压强大小关系判断出气泡体积变化情况.(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以要判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就看气泡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即可.【解答】解:(1)气泡上升时,h变小,由P=ρgh得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因此气泡的体积变大,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所以气泡内的压强变小;(2)由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气泡所受的浮力在变大.故选D.二.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0.“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一定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作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受非平衡力(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解答】解:(1)卫星用力喷射高温气体是,被喷射的气体对卫星也有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卫星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则卫星所处的状态为非平衡状态,故卫星受非平衡力作用.故答案为:相互;非平衡力.11.在向上爬杆过程中,手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为防止滑下可以采用的办法是用防滑粉.(写出一条即可)【考点】摩擦力的方向.【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摩擦力的方向理解透彻;二是要明确为了防止下滑是要增大摩擦力.此题答案比较开放,关键要抓住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解答】解:因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该同学在学校体育馆做爬杆运动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其相对运动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他在向上爬杆时手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为防止滑下就是要增大他在向上爬杆时手受到的摩擦力,而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积.变滚动为滑动等,所以握紧杆(或增大压力).用防滑粉(或用毛巾擦干手上的汗使接触面粗糙些)都可以防止下滑.故分别填:竖直向上;用防滑粉.12.滑板车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小明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图中小明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小明蹬一下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由于惯性物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1)将一只脚踏在滑板上,另一只脚向后蹬地,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滑板一个向前的力,使滑板车前进.(2)小明和滑板原来是运动的,停止向后蹬地,小明和滑板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滑行一段距离.故答案为:相互的;惯性.13.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g,则汤匙重0.49N.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如图,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考点】重力的计算;重力示意图.【分析】由图示和杠杆原理可知,汤匙静止时,支撑汤匙的点即为重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解答】解:图中所示汤匙静止时,手指尖与汤匙接触的位置即为重心,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大小为G=0.05kg×9.8N/kg=0.49N.如图所示:故答案为:0.49;重力示意图见解答.1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t=5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分析】(1)由图乙的v﹣t图象可以判断物体在不同时刻的运动情况;由图甲的F﹣t图象可以得出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受到的推力大小.(2)由图乙v﹣t图象找出物体什么时候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及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力.【解答】解:(1)由图乙的v﹣t图象可以知道,在0~2s内,物体处于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图乙的F﹣t图象可知,在0~2s内推力F=f,由平衡条件得,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1N;(2)由图乙的v﹣t图象可知,在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f=F,由图乙的F﹣t图象可知,在4s~6s内,推力F=2N,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F=2N,则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此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答案为:1;2;0.15.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p B.p 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 C>p A>p B,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 C变小可采取的方法是把水倒出一部分.【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分析】判断物体所受液体压强大小的关键是看液体的深度,液体的深度指得是该点到液面的距离.已知h B<h A=h C,ρ酒精<ρ水根据公式P=ρgh可求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若想减小C点的压强,可以让C点所成的深度变小.【解答】解:由图可知,三点所处的深度关系,h B<h A=h C,A.B在同一液体中,根据公式P=ρgh可知,p A>p B,A.C在同一深度,C点在水中,A 点在酒精中,但ρ酒精<ρ水根据公式P=ρgh可知p C>p A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 C变小可采取的方法是减小C点所处的深度,即可以将水倒出一部分;故答案为:p C>p A>p B;把水倒出一部分.16.“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吨,表示它浮在海平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800吨,此时舰所受的浮力是 4.8×107N.当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的浮力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海水>ρ江水)【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题中条件要算浮力,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题中已经告诉我们驱逐舰的排水量,则根据公式G排=m排g即可算出驱逐舰排开水的重力,即为浮力;驱逐舰在海洋和长江中行驶时,都处于漂浮状态,所受的浮力都等于重力.【解答】解:驱逐舰排开水的质量:m排=4800t=4.8×106kg,驱逐舰受到的浮力:F浮=m排g=4.8×106kg×10N/kg=4.8×107N,驱逐舰在海洋中行驶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驱逐舰在长江中行驶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所以驱逐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的浮力不变.故答案为 4.8×107,不变.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6分)17.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东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分析评估小东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改正.问题:(1)溢水杯的水量不足,这样小桶中所接的水的重力小于铁块的排开水的重力;。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十校联考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姓名:得分:日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40 分)1、(4分) 下列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C.√8D.√2A.√4B.√122、(4分)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x2-2x+y=0B.x(x+2)=0C.x3-√2+3=0D.(x+5)x=x23、(4分) 下面计算中正确的是()A.√6−√2=√3B.(2√3)2=36=1 D.2√3×3√2=6√6C.√54、(4分) 方程x(x-6)=0的根是()A.x1=0,x2=-6B.x1=0,x2=6C.x=6D.x=05、(4分) 若√18a是整数,则正整数a的最小值是()A.2B.3C.4D.56、(4分) 一元二次方程x2-4x-4=0配方后可化为()A.(x-2)2=4B.(x-2)2=8C.(x-4)2=4D.(x-4)2=87、(4分) 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2,3B.5,11,12C.2,2√2,2√3D.6,8,98、(4分) 下列根式中能与√3合并的是()A.√6B.√9C.√12D.√189、(4分) 公元3世纪,我国数学家赵爽在《周牌算经》中巧妙地运用如图所示的“弦图”来证明勾股定理,该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的较长直角边长为a,短直角边长为b,大正方形面积为20,且(a+b)2=32.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A.6B.8C.10D.1210、(4分) (2-√5)2018(2+√2019的值为()A.-1B.2−√5C.-2−√5D.2+√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11、(5分) √2×√6=______.12、(5分) 把一元二次方程(-x-1)2=3化为一般形式是______.13、(5分) 如图,在一个高为5m,长为13m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则地毯的长度至少是______.14、(5分) 在△ABC中,已知AC=10cm,BC=3√5cm,AB边上的高CD=6cm,则AB=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15、(8分) 计算:(2+√3)(√3-2)+√12×√23−√6÷√34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82 分)16、(8分) 解方程:(x-3)(x+1)=1.17、(8分) 如图,在8×8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1)在正方形方格网中画出△ABC,使AB=√5cm,AC=2√5cm,BC=5cm;(2)计算△ABC的面积.18、(8分) 已知n=√2019−m−√m−2019-6,求√m−n的值.19、(10分) 今年春季某地区流感爆发,开始时有4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96人患了流感.若每轮每人传染的人数相同,求每轮每人传染的人数.20、(10分) 设3−√2的小数部分为m,3+√2的小数部分为n,求(m-3)(n+2)的值.21、(12分)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2(a-1)x+a+1=0有两个实数根.(1)求a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若a为最大的正整数,求此时方程的根.22、(12分) 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直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N处,线段AN交CD于点M.(1)求证:△ADM≌△CNM;(2)若AB=8cm,BC=4cm,求线段MN的长.23、(14分) 如图,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长方形地面,观察下列图形并解答问题.(1)在第a个图中,共有______块白瓷砖和______块黑瓷砖(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若按上图的方式铺一块长方形地面共用了420块瓷砖,求此时a的值;(3)已知白瓷砖每块6元,黑瓷砖每块8元,某工厂按如图方式铺设厂房地面,其中黑瓷砖的费用比白瓷砖的费用多924元,问白瓷砖和黑瓷砖各用了多少块?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十校联考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第 1 题】【答案】D【解析】解:A.√4=2可以化简,不是最简二次根式;B.√1被开方数是分数,不是最简二次根式;2C.√8=2√2可以化简,不是最简二次根式;D.√2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D.要选择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答案,就是要求知道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2、被开方数不能再开方.由被选答案可以用排除法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第 2 题】【答案】B【解析】解:A、该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属于二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B、该方程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C、该方程未知数的指数是3,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错误.D、由原方程得到:5x=0,该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1,属于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本题利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2+bx+c=0(且a≠0).【第 3 题】【答案】D【解析】解:A、√6与√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错误;B、(2√3)2=12,故选项错误;=√5,故选项错误;C、√5D、2√3×3√2=6√6,故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即可作出判断.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一个基础内容,需要熟练掌握.【第 4 题】【答案】B【解析】解:∵x(x-6)=0,∴x=0或x-6=0,解得:x1=0,x2=6,故选:B.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属于中考常考题型.【第 5 题】【答案】A【解析】解:∵18=2×32,∴√18a是整数的正整数a的最小值是2.故选:A.把18分解质因数,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解答.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把18分解成平方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第 6 题】【答案】B【解析】解:x2-4x-4=0,x2-4x=4,x2-4x+4=4+4,(x-2)2=8,故选:B.移项,配方,变形后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正确配方是解此题的关键.【第 7 题】【答案】C【解析】解:A、1+2=3,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不能组成三角形,也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52+112≠1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2)2+(2√2)2=(2√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符合题意;D、62+82≠9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第 8 题】【答案】C【解析】解:A、√6不能化简,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错误;B、√9=3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错误;C、√12=2√3是同类二次根式,正确;D、√18=3√2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错误;故选:C.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各个根式,看看是否是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化简能力,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第 9 题】【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a+b)2=32,∴a2+2ab+b2=32,∵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0,2ab=32-20=12,∴小正方形的面积为20-12=8.故选:B.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a+b)2=32,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0,可以得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关键.【第 10 题】【答案】D【解析】解:(2-√5)2018(2+√5)2019=[(√5-2)(√5+2)]2018(√5+2)=(5-4)2018(√5+2)=1×(√5+2)=2+√5.故选:D.先利用积的乘方得到原式=[(√5-2)(√5+2)]2018•(√5+2),然后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第 11 题】【答案】2√3【解析】解:√2×√6=√2×6=√12=2√3.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结果要化简.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ab(a≥0,b≥0).【第 12 题】【答案】x2+2x-2=0【解析】解:方程整理得:x2+2x+1=3,即x2+2x-2=0,故答案为:x2+2x-2=0方程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整理即可得到结果.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第 13 题】【答案】17m【解析】解:由勾股定理得:楼梯的水平宽度=√132−52=12,∵地毯铺满楼梯是其长度的和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地毯的长度至少是12+5=17米.故答案为:17m.当地毯铺满楼梯时其长度的和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水平宽度,然后求得地毯的长度即可.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第 14 题】【答案】11cm或5cm【解析】解:如图1,在Rt△ACD中,AD=√AC2−CD2=8,在Rt△BCD中,BD=√BC2−CD2=3,∴AB=AD+BD=11(cm),如图2,AB=AD-BD=5(cm),则AB=11cm或5cm,故答案为:11cm或5cm.分点D在线段BC上、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第 15 题】【答案】解:(2+√3)(√3-2)+√12×√23−√6÷√34=3-4+2√2-2√2=-1.【解析】先算平方差公式,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再合并同类项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第 16 题】【答案】解:(x-3)(x+1)=1.x2-2x-3=1x2-2x=4x2-2x+1=4+1,即(x-1)2=5,∴x-1=±√5,∴x1=1+√5,x2=1-√5.【解析】利用配方法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关键是根据方程的特点,合理地选择解方程的方法.【第 17 题】【答案】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5×2=5.(2)S△ABC=12【解析】(1)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要求画出三角形即可.(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第 18 题】【答案】解:∵√2019−m与√m−2019有意义,∴m=2019,则n=-6,故√m−n=√2019+6=45.【解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m,n的值,进而化简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得出m,n的值是解题关键.【第 19 题】【答案】解:设每轮传染的人数是x人,根据题意得:4x+4+(4x+4)x=196,解得:x=6或x=-8(不合题意,舍去).答:每轮传染的人数是6个人.【解析】设每轮传染的人数是x人,根据有4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96人患了流感,列方程求解即可.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读懂题意,准确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此题要注意判断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舍去不合题意的解.【第 20 题】【答案】解:∵1<√2<2,∴1<3−√2<2,4<3+√2<5,∴m=3−√2−1=2−√2,n=3+√2−4=√2−1,∴(m-3)(n+2)=(2−√2−3)×(√2−1+2)=(−1−√2)×(1+√2)=-(1+√2)2=-(1+2√2+2)=-3-2√2.【解析】首先估算出√2的范围,然后可求得m、n的值,最后即可求得(m-3)(n+2)的值.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求得m、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第 21 题】【答案】解:(1)由题意知△≥0,即4(a-1)2-4(a-2)(a+1)≥0,解得:a≤3,∴a≤3且a≠2;(2)由题意知a=3,则方程为x2-4x+4=0,解得:x1=x2=2.【解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列出不等式,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a的范围;(2)将a的值代入得出方程,解之可得.本题考查的是根的判别式,熟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第 22 题】【答案】证明:(1)由折叠得:BC=NC,∠B=∠N=90°,∵ABCD是矩形,∴AD=BC,∠D=∠B=90°,∴AD=CN,∠D=∠N,又∵∠AMD=∠CMN,∴△ADM≌△CNM(AAS)(2)由(1)得MD=MN,设MN=x=MD,则MC=8-x,在Rt△CMN中,由勾股定理得:x2+42=(8-x)2,解得:x=3,即:MN=3.答:MN的长为3.【解析】(1)根据折叠和矩形的性质,再加上公共角,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由(1)可得MN=DM,设未知数,把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MNC中,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考查矩形的性质、折叠得性质以及三角形全等和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的转化和设合适的未知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 23 题】【答案】4a+6 a(a+1)【解析】解:(1)根据第a个图形的黑瓷砖的每行有(a+1)个,每列有a个,黑瓷砖的数量为a(a+1),∵图形每一横行有a+3块瓷砖,每一竖行有a+2块瓷砖,所以总块数为(a+2)(a+3),∴白瓷砖块数为:(a+2)(a+3)-a(a+1)=4a+6.故答案为:4a+6;a(a+1),(2)结合图形意得:(a+2)(a+3)=420,解得:a1=18,a2=-23(不合题意舍去)∴按图的方式铺一块长方形地面共用了420块瓷砖时a的值为18.(3)由(1)得:工厂所用黑瓷砖的费用为8a(a+1)元,白瓷砖的费用为6(4a+6)元.依题意得:8a(a+1)-6(4a+6)=924解得:a1=12,a2=-10(不合题意舍去)黑瓷砖块数=a(a+1)=156,白瓷砖块数=4a+6=54,答:白瓷砖和黑瓷砖分别用了54、156块.(1)由图形可知:图形每一横行有a+3块瓷砖,每一竖行有a+2块瓷砖,所以总块数为(a+2)(a+3),根据第a个图形的黑瓷砖的每行有(a+1)个,每列有a个,即可表示黑瓷砖的数量为a(a+1),再让总数减去黑瓷砖的数量即为白瓷砖的数量.(2)依据(1)的规律即可列方程求解;(3)由(1)可知黑瓷砖有a(a+1)块,白瓷砖有(4a+6)块,根据黑瓷砖的费用比白瓷砖的费用多924元即可列出方程求解.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和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结合图形用代数式表示出黑、白瓷砖的数量,再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5页,三大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型共12题,1~9为单选每小题4分,10~12为多选,每小题4分,共4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不一定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B.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C. 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D. 物体受恒力作用时,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答案】C【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A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变速圆周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圆心,B错误;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方向竖直向下,则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C正确;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靠合力提供向心力,合力方向时刻改变,可知物体受恒力作用,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D错误.2.如图所示,质量为小球以动量P0水平抛出,恰好垂直打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球落在斜面上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答案】B【解析】【详解】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解得: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为:B正确。
3.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答案】C【解析】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焦点位置,选项A错误;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木星和火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不是始终相等,离太阳较近点速度较大,较远点的速度较小,选项B错误;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可知,木星与火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选项C正确;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但是不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面积,选项D错误;故选C.4.高140米,直径达120米的超梦幻摩天轮已经成为了阜阳生态园的新名片,“摩天轮”静静地伫立在生态园湖心岛之上,当齿轮转动,随之高度缓缓上升,摩天轮带您领略“极目楚天舒”的人生大境,透过缆车窗户观赏方圆数十公里的景致,该是何等壮阔、何等浪漫的体验!假设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乘客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B. 在最低点时,乘客所受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C. 在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合力对乘客做功为零D. 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功率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项: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摩天轮在运动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乘客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动能不变,但高度变化,重力势能在变化,所以机械能在变化,故A错误;B项:在最低点时,由于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F,向心力指向上方,所以座椅对他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故B错误;C项:在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为零,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力对乘客做功为零,故C正确;D项: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乘客的重力不变,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时刻改变,竖直分速度在变化,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在变化,故D错误。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 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 小题;每小题1.5 分, 满分7.5 分)听下面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At home.B. In a hospital.C. At a hotel.2.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Mr. Stone’s lessons?A. Meaningless.B. Helpful.C. Unnecessary.3.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play?A. EnjoyableB. Terrific.C. Too modern.4. When will the man check out?A. September 7.B. September 10.C. October 10.5. What is the man’s opinion of the exam?A. The exam questions were too difficult.B. The questions had little connection with the course.C. He found the questions confusing.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1.5 分, 满分22.5 分)听下面5 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 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 秒钟;听完后, 各小题将给出5 秒钟的作答时间。
2018-2019上安徽阜阳未来学校期中测试卷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诗经·蒹葭》)②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⑦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⑧陆游《游山西村》中由自然景色转入描写农村风俗的句子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默写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共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判断和努力的方向。
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亨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lún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①空虚的。
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②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安逸.(yì)lún(伦)理奢侈.(chǐ)(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亨乐”,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享乐”。
(2分)(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虚荣”“空虚”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2分)(4)将文中的画线句缩写为一个短句。
(要求:10个字以内,不改变句子原意)(2分)理想是善、美和真。
(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朝花夕拾》中所写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中。
在她的怂恿下,鲁迅在父亲临死时大声喊叫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2分)(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
虽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终将此书完成。
而同样的,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也具有如此坚强无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分)4.2018年是狗年。
某班以“狗年说狗”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2分)(1)狗年已至,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为下面给出的上联选择最合适的下联(D)(3分) 上联:金鸡操胜券下联:A.义犬报民安B.神犬迎旭日C.玉犬来贺年D.玉犬报佳音(2)仔细阅读下面介绍狗文化的文字,按要求做出修改。
(6分)[A]狗是“六畜”,而“六畜”是人丁兴旺的象征。
[B]一家人对于狗来说,带来了欢乐,带来了陪伴,也带来了忠信的守护。
儒家君子倡导的“忠信”,完美地体现在狗的身上。
狗从来不会虚伪地奉承,也不会被利益所诱惑。
[C]它只是在主人空闲之余,给主人带来快乐,在主人外出时,给予这个家忠诚的守护。
儒家的“外忠内信”,体现在狗的身上,即是对诱惑的拒绝,对家的守护。
狗正是这么一位践行着儒家传统文化的具有忠信品格的真正“儒者”。
①[A]处画线句中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修改意见:在第一个“六畜”后加“之一”。
(2分)②[B]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修改意见:将“一家人”和“狗”调换位置。
(2分)③[C]处画线句中有一处标点不当,修改意见: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2分)(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宠物狗成了一种时尚,但随之而来的是:在公园里、居民小区里狗粪随处可见,狗叫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更有甚者,狗伤人的恶性事件时常发生。
请你就此现象,给养狗者提一条建议。
(3分)示例:请宠物狗饲养者及时给狗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不要随意放养。
(3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阅读和写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题考查对联。
对联要求上下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结构相同,内容相关。
上联“金鸡操胜券”由名词“金鸡”和动宾短语“操胜券”组成,下联的句子结构要与其相同,尾字要是平声(第一声和第二声)字,再根据“佳音”与“胜券”在内容上的相关性,可确定选D。
第(2)题考查语病修改。
[A]句中,狗只是“六畜”中的一个,所以要加“之一”。
[B]句中,“对于”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带来了欢乐……”的是“狗”而不是“一家人”,所以,二者要调换位置。
[C]句包含两个分句,并且“在主人空闲之余,给主人带来快乐”和“在主人外出时,给予这个家忠诚的守护”是并列关系,所以第二个逗号要改成分号。
第(3)题考查口语交际。
注意所提建议要具有针对性,并且具体可行。
本题针对的问题是养狗污染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并且危及公共安全。
因此,可从给狗防疫、圈养狗等方面入手。
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1分)老家门前的杨桃树翰儒①远远望见杨桃树,心便踏实,温暖。
【A】老屋在树的后面,见了树,仿佛进了家。
②杨桃树高大、茂盛,庇护着低矮的老屋。
这是村里唯一一棵杨桃树。
③杨桃树好像一年里总在开花,总在结果,总在给我们喜悦。
细小的花儿,或聚成花伞,或组成圆锥状,它开在树叶下,或开在树干上。
花散发着淡淡的香,微风一吹,香满一方。
一树的花,惹来无数的蜜蜂,“嗡嗡”地叫,叫声此起彼伏。
老人“埋怨”:吵死啦,满世界“嗡嗡嗡”。
小孩则乐了,端着碗来到树下的门坪,边扒拉着饭,边往树上张望。
花像雨一样掉下来,砸着衣服,砸在头上,心痒痒的。
一不留神,碗里便盛着花,竟还“嘻嘻”地笑着:看我怎么吃了你!还真有调皮的,和着稀饭,“嗞溜”地把花一块儿吃下去,花瓣粥。
那年月穷,都喝稀得照见人头的粥。
④【B】满满的一树花。
那些结不了果的花纷纷往下掉,不停地掉,掉得门坪像铺满了花地毯。
这边的花在掉,那边不掉的花在结果。
果子一天一个样,大得让人老想爬树,探个究竟。
杨桃树很好爬,高不到两米处便开杈,越往上开的树丫越多。
有些小孩鬼精,两三个人合谋,用肩顶着脚,把人往树丫上送。
因此村子里的小孩都学会了爬树。
⑤长长的一年里,就指望着结果的日子里爬杨桃树。
那金黄饱满的硕果在枝头上,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十分诱人。
大人不敢爬上枝头,怕树枝承受不起体重,只好蹲在树主干上,很不情愿地让路,眼巴巴地望着那些胆大的小孩,一步一步地向挂着硕果的枝头逼近。
而树下,常常围着胆小的小孩,他们屏气凝神,手脚心冒着汗,仰望树上的小孩惊险地采摘果子。
看到金黄的硕果被他们摘下来时,都长长地舒气,接着便羡慕得兀自流口水。
爬树摘果,都是背着父母偷干的。
⑥这时候的杨桃树最美。
青枝绿叶,硕果累累,多彩绚丽。
除了晚上,白天几乎都是这种情景。
树欲静而人不止。
杨桃树休想清静。
【C】⑦果子差不多采摘完时,杨桃树已是残枝败叶,颓废不堪。
但杨桃树不用施肥、浇水、除虫,个把月后又一派生机勃勃,精神抖擞,准备着下一轮开花、结果。
它没有索求,只有奉献。
⑧村子里没有其他水果,就只有这棵杨桃树,即便杨桃是甜酸的,但足以让人陶醉、迷恋、钟爱。
小孩爱把杨桃果切成一片一片,极像一颗颗五角星,然后再慢慢嚼吃一颗颗“五角星”。
不熟的青果,味道既酸又涩,起初硬着头皮吃,吃得挤眉弄眼,太阳穴冒汗。
后来,切成薄片,撒些盐巴,搅和一阵,再吃,感觉好多了。
⑨后来,我家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户一户地往城镇搬迁,忙碌不已,冷落、忽视了杨桃树。
杨桃树好像懂人心似的,一天天地枯萎下去。
而今,村子荒了,杨桃树也没了。
⑩【D】我常常想再回去看看老家门前的杨桃树,它曾给我们乐,给我们笑,给我们吃,给我们闹……可如今杨桃树不在了,老屋也荒芜了。
从某种意义来说,杨桃树就是老家,老家便是杨桃树。
如今树不在了,希望老家还好。
(有删改)5.文章第③段至第⑧段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6分)①在杨桃树下看花,喝花瓣粥;②爬树摘果子;③吃果子。
(每点2分,共6分)6.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它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C)(3分) 村里没有什么比杨桃树更吸引人的。
A.【A】处B.【B】处C.【C】处D.【D】处7.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强调杨桃树开花、结果不断给“我们”带来喜悦,抒发了作者对杨桃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每点2分,共4分)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杨桃比作金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杨桃成熟时诱人的光泽,表达了作者对杨桃树的喜爱之情。
(2分)9.作者认为老家的这棵杨桃树枯萎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作者认为杨桃树枯萎是因为村里人家一户一户地往城镇搬迁,忙碌不已,冷落、忽视了杨桃树。
(2分)表达了作者对杨桃树的惋惜、对疏远家乡的愧疚,更表达了对忙碌、浮躁的现代生活的反思。
(3分)[二](19分)谈热忱①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
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虽屡历险境,九死一生,却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着热忱,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②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热爱某项事业或工作的一种执着的感情,它能给一个人强大的精神支持。
③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收获更大的成果。
众所周知,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投入得越多,那么他在这方面收获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对于一个热忱的人来说,他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有满腔热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美国前总统卡特年轻时曾在海军服役,有一次他在与海曼·里科弗将军谈话后发现,自己在时事、文学、海军战术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
此后,他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学习和工作中,竭尽全力将自身蕴藏的潜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后来他不仅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军官,而且成为美国的最高领导人。
④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够战胜各种困难。
热忱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让你能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获得一些精神层面的支持,让你能够以苦为乐,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困难,从而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居里夫人提取镭时,提取设备极其简陋,每天的工作单调乏味,但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使她乐在其中。
最终,她成功地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陈景润在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证明时,每天只能待在狭小的屋子里,用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草纸上演算,但对数学的满腔热忱,让他感受不到外界环境的恶劣、自身工作的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