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庆师范大学体育类、艺术类、国家专项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公布!

安庆师范大学体育类、艺术类、国家专项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公布!

安庆师范大学体育类、艺术类、国家专项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公布!
安庆师范大学体育类、艺术类、国家专项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公布!

7月14日,安庆师范大学2019年体育类第一批(本科)投档最低分排名公布。(9011安庆师范大学)

9011安庆师范大学:

投档人数100人

投档最低分160.61分

综合分排名700名

7月13日,2019年艺术类第二批(本科)投档最低分排名也已公布。

9011 安庆师范大学(模块三):

投档人数90人

投档最低分647.34分

综合分排名310名

附2019年艺术类第二批、体育类第一批(本科)控制线:

2019年艺术类第二批控制线

2019年体育类第一批(本科)控制线

2019年国家专项计划投档最低分排名9011安庆师范大学

(理工类)本科一批院校(专业):

投档人数50人

投档最低分501分

投档最低分排名71816名(文史类)本科一批院校(专业):

投档人数90人

投档最低分553分

投档最低分排名17102名

目前已有不少同学收到了录取通知:

还没有收到通知的家长、同学们也别心急,

根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工作安排,

如下表所示:

欢迎大家报考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报考指南是安徽专业的高校报考指导平台,汇聚了各大高校招生办老师的专业智慧,只为让你为高考全力以赴时,一分也不浪费,将适合你的大学带到你面前,开启不一样的人生。具体报考详情可以电话咨询安徽报考指南。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全国体育博士点--介绍

体育博士生点 北体大:四个博士点都有(1987年开始培养体育学博士,招收的一个博士是目前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博士生导师田野教授(1991年毕业)) 上海体院:四个博士点都有(1987年开始培养体育学博士,招收的一个博士是目前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王广虎教授(1993年毕业))

师卢健教授(1997年毕业))) 苏州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1年设立) 福建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1年设立,目前有黄汉升教授、陈俊钦教授、周登嵩教授、李鸿江教授、孙民治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后面三位为首都体育学院的兼职博导,其中孙民治教授已经退休) 东北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姜立嘉教授、张强教授、陈刚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陈小平教授、王培勇教授、张冰教授、仇军教授四位博士生导师,曾经的博导陈希教授已经离开,调任教育部副部长) 浙江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王进教授一位博士生导师,另外,曾经的博导丛湖平、凌平都已离开浙大,而王健教授则挂靠心理学招生) 河北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刘建国教授、赵斌教授、赵焕斌教授、何玉秀教授、刘志红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其中刘建国教授已经退休) 山西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李建英教授、李金龙教授、石岩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大: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毛振明教授、殷恒婵教授、乔德才教授、杨国庆教授四位博士生导师) 辽宁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何敏学教授、于文谦教授、黄滨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 华中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王健教授、王斌教授、刁在箴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其中刁在箴教授已经退休) 河南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王崇喜教授、乔风杰教授、杨军教授、杨改生教授、粟胜夫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 武汉体院: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 湖南师大: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李艳翎教授、金育强教授、马卫平教授、龚正伟教授四位博士生导师) 南京师大: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顾渊彦教授、田雨普教授、孙庆祝教授、周学荣教授、邹玉玲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其中顾渊彦教授已经退休)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硕士点分类:教育学 带Z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博士点 北京体育大学 Z 东北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Z 华南师范大学 Z 华中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山西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Z 苏州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硕士点 安徽师范大学 北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Z

安徽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方案

安徽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方案 根据教育部、安徽省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为做好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学校 2020 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党组关于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有序推进学校复学复课的工作要求,坚持“统一部署、联防联控、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分期分批、确保安全”的工作原则,全面细致做好 2020 年秋季学期师生员工安全返校,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及教育部、安徽省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二、组织机构 (一)由安徽大学公共卫生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返校工作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应急处置工 作的指挥、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研究解决应对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医院,米浪静院长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宣传、师生信息反馈、安全保卫、疫情监测信息管理、药品保障、应急卫生防治、纪检督查七个专项工作组,具体负责全校疫情预防、科普宣传、监管协调、舆情掌控、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等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秋季学生返校、

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切实加强校园管理、科学统筹教学科研活动、有序组织学生实践课程实习、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 健全群防群控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和院系密切配合、纪检部门执纪问责的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单位、班级、教职工、学生”五级疫情防控内部防护网;落实联防联控机制,畅通与所在地市、区级政府及疾控部门的沟通渠道,提升突发疫情处置能力,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三、工作原则 1. 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组,密切关注疫情变化,按照属人管理、分工负责、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具体要求,完善与学校相关部门以及与辖区疾病控制机构、定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等沟通合作,汇聚疫情防控工作合力,全力做好本单位师生员工安全返校工作。 2. 坚持以人为本。有关部门和院系要按照错峰、分批次、分时段的工作要求,对照返校工作方案,有序组织本单位师生员工分批分类返校。要加强师生返校安全提醒和防护教育,提高师生员工返校途中自我防护能力。 3. 严格责任落实。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协防协控,制定各专项工作方案、细化举措,做好学生返校期间各项工作。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以上率下、加强指导,构建以分管学生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学生辅导员、学生

安徽大学体育课程大纲(3)教学内容

安徽大学体育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引言 一、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动态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国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等方向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大学体育课程也同步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大学体育课程的变化动因来自新世纪的社会变革,来自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这种需求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萌发的,因此,其发展趋势也是无法阻挡的。 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及社会中的人对体育的需求,这种需求规模的扩大,导致体育课程发展的规模的扩大,需求的变化则导致体育课程发展内容的变化,抓住了需求,就是抓住了体育课程发展的脉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体育课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体育课程对改善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教育界和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第三,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四,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规范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教材的质量不断提高。这些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一些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的过多过细,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等,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因此,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990年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学校体育包括运动训练、课外活动等做出了有关规定,并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和进取精神等。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中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原则、评价标准等的要求,编写出安徽大学体育课程大纲,作为学度体育课程管理及评价的基础,也是指导体育教学、课余体育等的指导性文件依据。 二、课程理念更新 在近年来的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过程,高校体育改革历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理念的更新改变了过去知道纲要的要求,在构件课程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但是,对于具体的一所高等学校来说,当要建立适合特点的课程模式之时,此时的理念更新并不是照搬《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理念,而是根据《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理念为依据,提出我校有个性化特征的、符合本校实际的新理念,我们不能忽视理念更新在构件体育课程模式中的重大作用。既要反映符合本校特点的理念更新,又要符合《指导纲要》的共性理念,完全反映出学校特点的个性理念。 教育部将体育课程确定为活动课程,而我们可以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理解为: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配合德、智、体、美全面教育,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活动课程。它包括: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

安庆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安庆师范大学文件 校政字〔2016〕12号 关于印发《安庆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 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学院、各直属单位: 《安庆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安庆师范大学 2016年7月1日

安庆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省学位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学士学位授予标准 第一条凡具备下列条件的应届本科(含专升本)毕业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品行端正。 (二)本科在校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成绩优良,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育实习或专业实习等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及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二条成人高等教育(指函授、业余、成人脱产班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业,成绩优良(其中外国语课程须参加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的成人本科生申请学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可以申请学士学位。具体标准按《安庆师范大学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授予学士学位:

(一)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育实习或专业实习等考核不合格,未取得毕业资格者; (二)必修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若补考次数在一次以上者,均按一门次计算)考试补考次数累计达八门次(含八门次)、专升本学生累计达五门次(含五门次)以上,且不符合特议条件者; (三)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无明显进步或突出表现,且不符合特议条件者。 第四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申请特议: (一)受到“记过”处分满两年,之后未再受任何处分,各方面表现良好,有明显进步者; (二)受到“记过”处分未满两年,之后未再受任何处分,或者补考次数累计达到八门次以上且不超过十门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考取研究生的; 2.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部分A类项目(见附表一)获奖的; 3.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部分B类项目(见附表二)获得一等及一等奖以上的; (三)补考次数累计超过十门次,符合本条第(二)项第1、2条件之一者; (四)其他重大事项需要提出特议的。 第五条特议需经学生本人书面申请,学生所在学院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同意并提出特议报告,经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特议批准的,可授予学士学位。

安徽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施方案

安徽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施方案 《形势与政策》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已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列入本科生培养计划,为2个学分,各专业在1-8学期进行,每学期开设16个学时。针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弹性大、动态性强的特点,确保课程教学全覆盖、四年不断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采取网络教学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本学期在全校2011级和2012级本科生全面开设,现就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课时、载体 教学内容:教育部社科司编发的《2013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教学课时:总学时16课时,其中网络教学8课时,专题讨论8课时; 教学平台:学校教务处主页,点击形势与政策课进入教学平台.(教务处主页右下角处) 二、网络教学 1、思政部准备专题教学相关资料,并录制专题教学视频;上传专题教学视频、课件和辅助资料等;发布专题讨论题目;发布课程作业,并提供参考答案要点。 2、学生以学号和密码登录教学平台,观看专题教学视频,浏览辅导材料,进行网上讨论和完成作业等。

三、专题讨论 1、专题讨论指导老师 全校各院系学生辅导员为《形势与政策》课专题讨论指导老师。 各院系学生在网络学习基础上,围绕相关专题的内容,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由辅导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 2、专题讨论指导老师主要职责 (1)向本院系的所有学生传达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网上学习通知; (2)及时了解本院系的所有学生学习专题教学视频、浏览学习材料情况; (3)组织本院系的所有学生进行专题讨论; (4)布置课程作业,并进行评阅; (5)根据本院系每位学生网上学习、专题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定每位学生每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成绩,并记录在案。 四、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由各院系统一安排,课程总成绩为各学期考核平均成绩,在四年级下学期末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登入教务系统,确定学分。最后登入成绩分为五个级别赋分,即:“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成绩评定主要由三个部分(网络学习的情况×50%+参加专题讨论的情况×30%+网上作业完成情况×20%)组成: 1、网络学习的成绩:凡是学生网上学习时间超过320分钟(含320分钟),学生网上学习成绩就为50分满分,在160分钟至320分钟之间(含160分钟),

体育欣赏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体育欣赏这门课程是学生闲暇之余的一个重要生活组成部分。体育欣赏的教学目的着眼于对体育欣赏内容的讲解与分析,着重对体育欣赏传统价值观念中继承下来的观念和意识进行深入宣扬。通过体育欣赏课教学使学生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学生体育欣赏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审美和欣赏观念,提高学生欣赏体育的水平。使学生学习掌握现代生活新观念,使学生真正终生受益。 二、课程介绍 体育欣赏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奥运会项目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使学生以欣赏者的视听为主要手段,以学生的内心体验为特征,从而达到领悟体育的真谛,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同时还对学生进行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方面积极影响,利用体育名人成长事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32学时) 第一章体育欣赏课程目的意义及课堂常规(2学时) 第二章奥运项目欣赏 第一节奥运会、亚运会及田径项目欣赏(2学时) 主要内容: 1.奥运会介绍、会徽及口号;奥运会开幕式、奖牌;关注北京奥运会 2.亚运会历史、简介及口号;2006年多哈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欣赏 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上述章节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项目的欣赏。 第二节田径、篮球项目欣赏(2学时) 主要内容: 1.田径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田径比赛的场地、设施及规则;田径比赛的主要技术;如何欣赏田径比赛 2.篮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篮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篮球比赛的主要技术;篮球竞赛规则要领;如何欣赏篮球比赛 学习要求: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上述章节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田径、篮球项目的欣赏。 第三节足球、排球项目欣赏(2学时) 主要内容: 1.足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足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足球比赛的主要技术;足球竞赛规则要领;如何欣赏足球比赛 2.排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排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排球比赛的主要技术;排球竞赛规则要领;如何欣赏排球比赛 学习要求:让学生了解上述章节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足球、排球项目的欣赏。 第四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项目欣赏(2学时) 主要内容: 1.乒乓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乒乓球比赛的主要击球技术;乒乓球竞赛规则要领;如何欣赏乒乓球比赛 2.羽毛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羽毛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羽毛球比赛的主要击球技术;羽毛球竞赛规则要点;如何欣赏羽毛球比赛 3.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网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网球比赛的主要技术;网球竞赛规则要点;如何欣赏网球比赛 学习要求:让学生了解上述章节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项目的欣赏。

学校体育馆、风雨操场设计调研报告

风雨操场 设计调研报告

针对这次设计任务,我认为风雨操场作为一个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其设计的核心问题就是各种功能区的布置和流线的组织,那么如何设计出合理的流线来组织各个功能分区将成为风雨操场设计的关键所在。为了做好这一设计,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选取了部分学校的风雨操场进行了实地调研,现介绍如下: 一、风雨操场设计分析 (一)、风雨操场的定义和功能 就我的理解来说,风雨操场就是在室外天气条件不适宜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一个可以进行各种基本体育运动的室内空间就是风雨操场,或者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小型的体育馆。 (二)、风雨操场的设计要点 1、风雨操场的面积应满足日常体育教学的需要,也应考虑全校师生聚会的需要,在面积上应符合建设标准的规定,在设计上应符合规范要求。 2、风雨操场可具备满足学校举办各种集会、活动的使用要求,在纵轴线一端设置简易型舞台,并考虑在适当位置设置存放活动座椅的库房。 3、风雨操场的位置应与室外运动场地靠近,以便二者连成一体综合使用。 4、为方便使用,风雨操场内应设置必要的辅助用房,如体育器材室、体育教研室、更衣室、淋浴及卫生间等。 5、出入口的数量和宽度,以满足最大容纳人数的紧急疏散要求。

6、当风雨操场有对外开发的可能性时,应考虑其出入口的位置与学校出入口的关系,不应使外来使用者的交通流线穿过教学区。 7、风雨操场应采用自然采光通风,主要采光面为南北向,即风雨操场的长轴为东西向,但东西山墙上不得开设采光窗以防止产生眩光。 8、风雨操场的室内空间应满足下表要求 9、运动区四周(沿墙边)可布置活动座椅。可利用层高设置跑马廊,用来观看比赛及休息。 10、根据建筑功能,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并处理好大小空间的有机转换。充分利用建筑层高的变化及结构特点,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及建筑形象。 11、处理好风雨操场和校园整体环境的关系,对建筑风格和尺度准确定位;结合周边运动场地,合理组织各种流线设计,避免交

安徽大学本科教育教材

安徽大学本科教育教材 公共基础类 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出版时间开本订数 978-7-5664-087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 读本) 钱广荣25.00 2014.12 16K 978-7-5664-0854-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钱广荣19.80 2014.12 16K 978-7-5664-0412-1 从科学发展观到中国梦编写组22.80 2014.07 (1版3印) 16K 978-7-5664-0599-9 形势与政策 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 程省级建设项目 张中和 主编9.50 2014.01 (5版2印) 16K 978-7-5664-0831-0 形势与政策黄伟 吕明13.00 2014.12 (1版2印) 16K 978-7-5664-0179-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版)汪荣有 胡伯项27.00 2015.01 (2版6印) 16K 978-7-81110-788-3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修订版)张脉强29.00 2015.01 (5版6印) 16K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六版)吴玉才 杨荣32.00 2015.07 (即出) 16K 978-7-5664-0893-8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李平 主编38.00 2014.11 16K 978-7-5664-028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姚本先 主编29.80 2013.08 (1版7印) 16K 978-7-5664-0893-8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 姚本先 主编30.00 2015.05 (2版1印) 16K 978-7-5664-0486-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二版) 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程艺24.00 2014.11 (2版5印) 16K 978-7-5664-0636-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倪阳34.00 2014.01 (1版2印) 16K

安庆师范学院2010—2011学年获得奖学金学生名单

附件一: 2010—2011学年获得奖学金学生名单 一等奖学金(837人) 文学院(76人) 陈素梅蒋光美石芬顾广灿刘安然裴凤娟杨丹傅之欢唐旭龚雅琦盛卿珊潘孝丽张胜男张至邈金鹏王梦琪葛宪莹戴梦溪赵云瑾吴玉洁方书胡庆华王丹平孙文仲吴玲吴旻月徐遵平赵媛翟结玲陈朝阳房培培宋彬彬蔡宏远王华雷何丽花应莹周芹韩杰冉小娟孙小敏江士媛张艺铭胡美娇许丽吴晨露严坤坤王晓瑜周芸方娜卢婷婷刘磊程耀华陶陶宋楠楠王伟张苗苗宫晨晨潘然徐玮陆杨洪橙产静马宣宣舒颖张芳芽张大千陈蔓青刘婷郑江燕陈梦圆谢青青汪燕荚伟葛彩英朱之润吴灵燕 外国语学院(68人) 蔡静静熊怡文毕念慈钱晨张旻李梦杰李婷婷邱菊花叶云云刘颖高麦麦吴瑾宜张正华方茜王佳佳赵芬何娟孔瑗汪晶晶何畅刘薇周蓉蓉徐凌晨王晶夏青汪程程童亚运何大宝程亚妮王澈韩程成潘迪侯璐石成孙海霞刘慧陈亚娜陈洁邵燕钱姝张文静江韦韦周珊珊李文亚郭蕊张晶晶王巧赵成成赵可吴洵金哲刘珺陈婷吴翠平闫蕴刘蕾陶迎年任丽荣汤旭东朱小二曹婷芬黄玉青刘雨晴李梦露赵芳影江南燕吴黄玲欧阳君彦 政法学院(39人) 姚远王芳俞瑶瑶昝林萱许琰王婉婧王雪峰桑坤宋严超付漫贾丽季学强孙宣李盼盼胡琼琼李亚兰卜席席潘俊美赵嫚査慧尹萍于海燕陈静汪鸿哲谢卉琪袁先艳黄俊英吴菊香刘烦徐辉胡超江宁玉黄晏如王舒顾方瑞张娅李奎连朱文静汪黄海

经济与管理学院(71人) 白瑄刘宇晴唐梅婷许婷吴军何士圆丁校丽张振曹璐张明月冯倩陈文学陶主崔尔婷甘国婷杨圆圆张杨唐凌男裴卫才陈纪云陈冲程成张季朱一元佘凤茹王聪金奕吴岚岚李媛媛宋晓燕龚若平刘莉张洋李亚玲方小美方亚岚胡亚琼刘辉刘慧燕赵子娟张亚联徐慧慧任次慧童遥乔芹梅养凤张津玲何燕青金永梅刘停停沈永根杨玲玲董嘉忆钱军孙红霞张玲红孙莉丁守军张富祥韦宇刘宁盖张慧珊周妍群李伟平孙平刘敏孙何杰余卫张永宾温瑞琪黄明露 人文与社会学院(31人) 江洁赵敏董玲钱冬林孙莹洪慧媛张婉孙惠玲罗巧英黄亚桂余伟龚伟刘倩文胡月张健李春燕汪珊珊吴玲玉郑燕方文娟曹振胡春霞李德海陈良彦钱莹黄惠邹伟利吴梅李婷婷余佳郑方子穗 美术学院(24人) 王文武唐成晨花桃丁文吉朱庆智马玲鲁睿胡丝婷王大为潘岚章锐胡茂恳蒋怡然罗鑫宛高飞邬晓庆高燕沈李娟李双庆耿青梅时成成鲁亚斌方雨王定超 音乐学院(23人) 李静吴敏李文殊廖定明韩传琴刘艳敏王迪王蓉付亚红夏秋晨王艳胡陈星万孝斌叶森邵雪郑文飞余彦君赵朦尤巡罗烨吴荧荧李丹丹谷新颖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76人) 李婷吴娟王涣聂晓珍宣云云邓姗姗李二平王玉洁苏俊涛高欢龚雪朱钊颖周汝梅陈思姜秋亚王亮任福梅叶远婷林连昆吕永席吴飞汪亚运钱红艳李金鼎谢文娟周娜徐亮孙玉陈海青王金凤

校运动会赞助方案

安徽大学第49届运动会 赞助方案 安徽大学商学院学生会 2011.3

安徽大学校运动会与磬苑校区简介 安徽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之一(211重点大学),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有很强的影响力。 一年一届的校运动会是我校一个学年中最重要的大型综合性活动之一,本届运动会时间为4月中旬,在新校区新建成的体育场举行,体育馆钢屋盖跨度87.8米,挑沿跨度97.9米,是国内最大的弦支穹顶结构,总占地面积12700平米。全校20个院系参加,运动员达500多人,观看人数万人以上,声势浩大,乃安徽大学最大的综合性活动。 本次运动会在安大新区——磬苑校区举行,磬苑校区面积2000多亩,地处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大学城,毗邻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学专科学校,水利水电学院,三联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经过六年多的建设,已拥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两万多学子。但由于地势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这一庞大的极具消费潜力的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是一片沃土,这是一方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所以在校运动会期间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是商家树立自己良好品牌形象,扩大消费市场的最佳途径。 因此,对于贵公司来说,在校运动会上做宣传,无疑是能够获得几万人深入长久宣传效果的明智之举。

安徽大学商学院简介 安徽大学商学院是安徽大学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完善学科结构,在安徽大学原工商管理学院的基础上,融入管理学院原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经济学院原电子商务等专业,于2010年5月成立的新学院。 安徽大学商学院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规模已达到500人、本科生近2500人,是安徽大学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作为全校人数最多,影响力较强的一个学院,商学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参加校内各种活动,取得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不断扩大着院系的校内外影响力。 商学院一直秉承“人文商道责任创新”的办学理念,鼓励本院学生充分利用本专业的知识敢于打破传统,积极创新各种宣传方式实现企业、学校、全校学生的利益最大化,专业的我们会让专业的你们看到专业的宣传效果! 安徽大学商学院学生会下设九个部门,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紧密合作,是安徽大学20个院系学生会中最大的学生会组织。现学生会有干事近200人,行动力强大,执行力优秀。学院学生会工作向来受到老师和团委的重视,在学校大大小小活动中代表商学院数次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一致好评。 商学院学生会曾多次与商家企业合作开展过校园宣传活动,有着经验丰富的学生领导团体,优秀的领导者加上执行力强大的干事团体,商学院学生会一直是商家企业校园宣传的不二选择。

体育院校排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15个独立的体育院校(原来的福建体育学院被并入集美大学,解放军体育学院听说要裁掉,但至今没有确切消息)和150个左右师范院校和普通院校的体育院(系),这里不包括台湾的三所体育院校和香港体育学院。从整体学术水平看,体育院校里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应该是前4名,师范和普通院校里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体能占据前5名(全部有博士点)。从体育学的四大学科看,我认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最强的是华南师范大学(至少拥有国内10 大本专业教授的2-3人);运动人体科学最强的显然是北京体育大学(是目前全国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最强的是上海体育学院(全国最早有该学科博士点的学校);体育教育训练学则要看术科专业的不同分布而定,整体看应该是北京体育大学强一些,但优势不大,且某些术科没有优势。要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我的建议是:院校专业优先,适当考虑地域和导师水平。北京体育大学虽然不是所有学科都第一,但整体学术氛围和国际国内区位优势无可替代,上海体育学院也还可以,其他在北京的学校,如北京师范大学,给我的感觉是虽然有1-2个知名教授,但整体离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和体育学术的主战场有较大距离。体育学共有5个本科专业。按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体育学是教育学门下的一个学科类。考虑到体育学类的特点,本书将其单独排名。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1999~2001年发布的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18409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7名是 校名1 武汉体育学院 2 北体育学博导。排名 京体育大学 3 上海体育学院 4 成都体育学院 5 广州体育学院 6 沈阳体育学院7 西安体育学院8 天津体育学院9 首都体育学院10 福建师范大学11 华南师范大学12 聊城师范学院13 华东师范大学14 浙江大学15 浙江师范大学16 河北师范大学17 扬州大学18 中国矿业大学19 苏州大学20 北京师范大学21 陕西师范大学22 安徽师范大学23 曲阜师范大学24 山东体育学院25 湖北大学26 西北师范大学27 南京师范大学28 河南师范大学29 西

《高等数学A(二)》教学大纲-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高等数学A (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中文名称::高等数学A (二) 课程英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 A (II)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GG31002 学分/学时学时:: 4/102 开课学期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类別课程类別::必修;1年级;公共基础 适用专业适用专业::理工科(非数学类) 先修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 (一) 后修课程后修课程::高等数学A (三) 开课单位开课单位::数学科学学院大学数学教学中心 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课程性质:: 《高等数学A(二)》是理工科(非数学)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数学基础知识和工具.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高等数学A(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变量微积分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9章 空间解析几何 (16学时) §9.1 空间直角坐标系 §9.2 向量代数

§9.3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9.4 几种常见的二次曲面 本章的重点是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曲面方程的概念.难点是向量的向量积;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常见二次曲面的画法.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会求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的夹角、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会求点到直线及点到平面的距离;会求简单柱面和旋转曲面的方程.本章习题:见配套习题册. 第10章多元函数微分学(21学时) §10.1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10.2 偏导数与全微分 §10.3 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 §10.4 隐函数求导法则 §10.5 偏导数在几何上的应用 §10.6 多元函数的泰勒公式 §10.7 多元函数的极值 本章的重点是多元函数的概念;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多元复合函数—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难点是复合函数的高阶偏导数;隐函数的偏导数;求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求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多元复合函数—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会求全微分;方向导数与梯度的计算;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会求二元函数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最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本章习题:见配套习题册. 第11章重积分(14学时) §11.1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1.2 二重积分的计算 §11.3 三重积分 §11.4 重积分的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二重、三重积分的概念,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下求解三重积分.难点是利用一般的变量

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 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集中体现: 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乱划清了界限。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世界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2)物质也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自身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3)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可想象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因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4、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来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劳动创造的。

安徽大学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2006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类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总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由于该门课程的内容渗透领域极其广泛以及它所处的重要地位,因而学生对该门课程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从事该专业工作的成败。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 (1)握基尔霍夫定律和各种基本电路理论元件(包括电阻、独立电源、受控源、电容、电感、 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充分理解它们是各种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2)能熟练计算、分析电阻电路。学习基本网络拓扑概念,熟练掌握各种电路分析方法(如 2b法、1b法、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等),并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适用场合,正确使用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以及它们的各种应用(如分析含非线性元件的电路等); (3)掌握电路置换和等效的含义及方法,熟练应用置换和各种等效电路来简化电路分析; (4)能熟练计算、分析一阶、二阶动态电路。牢固掌握时间常数、特征根、固有频率的概念, 充分理解动态电路响应的叠加性,及响应的分解。不仅能对动态电路进行正确计算,而且要能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有深刻的了解; (5)掌握相量法的原理及其应用条件。能熟练使用相量法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转化为复数 代数方程的求解。掌握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的意义、关系及计算。 掌握电路的频率响应与谐振特性; (6)掌握含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7)掌握双口网络的各种参数及其计算。 2.本课程与其他有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1)与高等数学的关系:本课程所要用到的数学工具应在高等学课程中打好基础,并注意时 间上的配合。在开设本课程时,高等数学院已讲授常微分方程。本课程还要用到矩阵的知识; (2)与大学物理的关系:通过普物电磁学部分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电磁运动的一般规律, 并能进行初步计算,还应使学生了解简谐振动的数学描述。本课程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教学; (3)与信号与系统的关系:本课程只讲授最基本的电路理论和分析方法,《信号与系统》讲 授较深入的内容,大体来说,《信号与系统》着重于一般系统分析方法的阐述,所涉及到的一些具体电路也是从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的。本课程只讨论一、二阶电路的分析,而《信号与系统》则讨论高阶电路系统的分析。在激励信号源方面,本课程只考虑直流、正弦、阶跃等简单信号,《信号与系统》则考虑用上述简单信号及冲激信号、指数信号作为单元信号所组成的任意复杂信号。此外,在分析方法方面,本课程使用古典的时域分析方法和初级的变换域分析方法——相量法,而《信号与系统》则使用时域卷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安徽大学简版)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修订稿 (2018年6月) 撰写:朱云鹃 课程名称:管理经济学 英文译名:Managerial Economics 总学时:40 学分:3 本大纲以国家MBA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安徽大学实际教学和研究情况编写而成。 一、总纲部分 1.课程目的 管理经济学课程是MBA专业学生的学位课,它是一门把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学科。其教学目的: 一是为管理经济学的学员较为系统地介绍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分析方法,使其能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实践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二是管理经济学是MBA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通过教学促使学员能学好其它专业管理课并为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使学员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市场体系;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提高学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本课程共由十个单元课程组成,每个单元3~6个学时。大纲中标有“*”号的为选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讲。 2.教学方法 采用以学员主动思考、教师系统理论介绍、师生共同参与案例分析和研讨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将课程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方法,与学员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以丰富学员的知识,积累学员的经验,提高实际管理能力。 3.课堂参与 出勤、听课、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4.考核形式 课堂表现(出勤、研讨与案例分析)占30%左右;卷面考试占70%左右。

5.建议教材 吴德庆、马月才等编著,管理经济学(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主要参考书 (1)詹姆斯·R·麦圭根、R·查尔斯·莫邪、弗雷得里克·H·B·哈里斯著,李国津译,管理经济学应用、战略与策略(原书第9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最新版 (2)陈章武.管理经济学(修订版,MBA教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3)William Boys,李自杰著.刘伟译.新管理经济学,中国市场出版社,最新版 (4)朱云鹃著.微观经济学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最新版北师大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5 二、单元部分 单元一管理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及基本方法 1.教学主题 (1)管理经济学的内涵 (2)经济学基本假设 (3)企业的经营目标 (4)机会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5)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边际分析法和最优化原理) (6)管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2.阅读材料 见教材。 3.研讨题目 (1)什么是边际分析法?在管理决策中使用边际分析法有什么意义? (2)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经济利润?什么是机会成本?为什么说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 (4)思考现实中经常遇到哪些经济学问题?例如学习时间应当怎样分配? (5)“质量不是免费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学校承诺,保证让每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