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治疗.pdf
- 格式:pdf
- 大小:8.60 MB
- 文档页数:60
建议:工作中,应养成定时起身走动的习惯,在家中也应多活动身体。
家庭科学·新健康
健康一点通
2024·05
药、川芎、吴茱萸、牡丹皮、半夏、麦冬、阿胶、生姜、甘草、桂枝等药物,可实现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功效。
中,当归、芍药、川芎可实现活血化瘀、止经的功效;吴茱萸可实现疏肝下气、止痛散功效;牡丹皮可实现活血化瘀、凉血清热的;半夏可实现化痰燥湿、止呕和胃的功效;麦实现消炎抗菌、生津泻热的功效;阿胶可实肺滋阴、止血补血的功效;生姜可实现驱寒、增进食欲的功效;甘草可实现清热解毒、益脾的功效;桂枝可实现解肌发汗、温经通脉效。
诸药合用共奏,可实现温经养血、活血、疏肝理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寒热兼具,消施,正合月经不调患者。
代医学研究得出,温经汤对患者机体内信递系统可发挥双向调节功效,即为出现过剩进行抑制,出现不足情况进行补充。
之,针对女性月经不调采用中医治疗时,承活血散瘀、疏肝解郁的治疗原则,温经汤作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常用药方,结合患际情况,给予温经汤治疗,可收获可观的治果。
新概念
·健康新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或正困这
11。
文章编号:WHR201909267逍遥丸联合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效果分析邓晓莉辽宁省庄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辽宁庄河 116400【摘 要】目的:探讨逍遥丸联合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效果。
方法:选择辽宁省庄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0例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月经不调患者。
随机分组,逍遥丸治疗组的患者单纯给予逍遥丸治疗,逍遥丸配合四物汤组在上述基础上用四物汤治疗。
比较治疗的效果。
结果:逍遥丸配合四物汤组月经不调疗效高于逍遥丸治疗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早于逍遥丸治疗组,月经血量恢复正常的时间早于逍遥丸治疗组,月经期正常时间早于逍遥丸治疗组,月经周期正常时间早于逍遥丸治疗组,卵泡雌激素、黄体生成素、血清雌二醇相比较逍遥丸治疗组更好,犘<0.05,且两组均没有出现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均可耐受。
结论:逍遥丸+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逍遥丸;四物汤;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可对女性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研究显示,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者减少,月经周期和月经期延长或者缩短,患者还可出现痛经等症状。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是肝气郁结,长期气滞血瘀引起[1]。
本研究选择辽宁省庄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0例月经不调患者。
随机分组,逍遥丸治疗组单纯给予患者口服逍遥丸治疗,逍遥丸配合四物汤组则除了口服逍遥丸,还服用四物汤治疗。
比较治疗安全性和疗效,分析了逍遥丸联合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辽宁省庄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0例月经不调患者。
随机分组,其中,逍遥丸治疗组年龄23~46岁,平均(33.12±2.12)岁。
逍遥丸配合四物汤组年龄23~48岁,平均(33.17±2.21)岁。
逍遥丸治疗组、逍遥丸配合四物汤组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逍遥丸治疗组实施逍遥丸治疗,每次给予逍遥丸治疗,每次8丸,每日3次。
第六篇敷熨熏浴类技术第一章穴位敷贴技术穴位敷贴技术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发挥治疗作用。
常用于软组织损伤等疼痛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药物选择临床有效的方剂,都可以熬膏或者研末作为穴位贴敷用药防治相应疾病。
但与内服药物相比,穴位贴敷用药还有以下特点:1.通经走窜、开窍活络类药物:如冰片、麝香、丁香、薄荷、细辛、白芷等。
此类药物具有芳香通络作用,能够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拔病外出。
但此类药物易耗伤人体气血,不宜过量使用。
2.刺激发泡类药物:如白芥子、斑蝥、毛茛、蒜泥、生姜、甘遂等。
此类药物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能够较好地发挥刺激腧穴作用,以达到调节经络脏腑功能的效果。
3.气味俱厚类:如生半夏、附子、川乌、草乌、巴豆、生南星等。
此类药物气味俱厚,药力峻猛,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
这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掌握用量及贴敷时间,不宜用量过大,贴敷时间也不宜过长。
(二)赋型剂的选择赋形剂能够帮助药物的附着,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因此,赋形剂选用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保健治疗的效果。
现代穴位贴敷中主要常用赋型剂为:水、盐水、白酒或黄酒、醋、生姜汁、蒜泥、蜂蜜、鸡蛋清、凡士林等。
此外,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赋形剂。
1.水:可将药粉调为散剂、糊剂、饼剂等,既能使贴敷的药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又有利于药物附着和渗透。
2.盐水:性味咸寒,能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
3.酒:性大热、味甘、辛。
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用酒调和贴敷药,则可起到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促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以发挥作用。
4.醋:性味酸苦、温。
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淤止痛、矫味矫臭作用。
应用醋调和贴敷药,可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
月经失调的病因及治疗措施发表时间:2020-11-16T15:31:47.0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1期作者:向娟[导读] 正常的月经是周期、经期以及出血量、颜色、性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自限性。
随着成年之后,情绪向娟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化成中心卫生院四川巴中 636034正常的月经是周期、经期以及出血量、颜色、性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自限性。
随着成年之后,情绪、劳累、疾病、生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现象,也就是说月经的周期、经期、量色等发生改变,或伴随着其他不适症状的疾病,往往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
那么,我们接下来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月经失调?哪些原因造成月经失调,又应该采取何种治疗措施?1、月经失调的简介当患者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出血量等任何异常,都被称为月经失调。
患者还可能伴随经前、经期腹痛、头痛、全身不适症状等,作为一种现代女性的常见妇科疾病,月经失调严重影响并制约着患者的生活、工作,大多数女性深受其害,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也引起了广泛重视。
正常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影响,而这些所有生理活动都在大脑皮层调控下完成。
因此,正常的月经周期、经期、出血量表现都具有个体规律性、自限性。
本文所讨论的月经不调包括月经稀发、月经频发、月经量过多、月经量过少、月经中期出血、闭经等。
2、月经失调的原因2.1精神状态不佳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和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长期的心理抑郁、易怒、生气,或因精神上受到某种刺激、创伤,或因学习或工作而紧张,都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例如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等。
2.2生活不规律从对一些月经失调患者的分析中发现,生活不规律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过度节食、肥胖等,是引起月经失调的重要因素。
究其原因,可能是长时间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女性内分泌问题,从而影响其生理状态,造成对月经的影响。
28中国乡村医药逍遥丸联合炔诺酮治疗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效果观察杨黎丽内分泌紊乱导致月经不调,临床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等。
西医治疗以孕激素、雌激素调整月经周期为主,但效果不十分理想。
本文通过探讨逍遥丸联合炔诺酮治疗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观察其效果及对激素水平和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86例,以痛经、经量减少、经期缩短及月经稀发为主要表现,符合《妇产科学》[1]中月经不调的诊断标准。
排除影响本研究的其他病情。
本次观察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情且同意。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
观察组年龄31~43岁,平均(36.9±3.6)岁;病程3~54个月,平均(28.7±5.4)个月;平均经期时长(2.4±0.6)天,平均月经量(28.8±7.3)ml。
对照组年龄32~42岁,平均(37.3±5.8)岁;病程3~57个月,平均(29.2±6.1)个月;平均经期时长(2.5±0.5)天,平均月经量(29.1±6.8)mL。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炔诺酮治疗,于患者月经第5天口服炔诺酮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mg,每日1次,连用21天。
观察组联合逍遥丸(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g),每次8丸,作者单位:313018 浙江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人民医院妇产科通信作者:杨黎丽,每日3次口服,连服21天。
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
1.3 观察指标 ① 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变化,包括雌二醇(E 2)、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② 治疗前后的血清β-EP水平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③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显效:月经周期明显缩短,患者月经量基本恢复正常,痛经等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月经周期、月经量及痛经等主要症状均有改善;无效:月经周期、月经量及痛经等主要症状无改善。
农家之友2012.09月经不调怎么办?专家表示,月经不调发病率高,症状也多,而且不同类型的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法不同。
下面推荐6款专治月经不调的饮酒养生法。
月经不调的饮酒养生治疗法对于月经不调的女性来说,是简单有效的。
1、山楂黄酒饮材料:佛手、砂仁、山楂各30克,黄酒500毫升。
做法:将佛手、砂仁和山楂洗净晾干,加入黄酒中浸泡3天后即可饮用,每天2次,每次30毫升。
功能:山楂黄酒饮疏肝理气、活血调经,专治气滞性月经不调。
2、玫瑰花饮材料:玫瑰花700克、冰糖400克、黄酒3000毫升。
做法:将玫瑰花、冰糖和黄酒一同装入一个瓷罐内,密封贮存1个月后即可饮用。
每天1次~2次,每次50毫升~150毫升。
功能:玫瑰花饮行气和血,专治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
3、附黄酒饮材料:香附20克、当归10克、黄酒500毫升。
做法:将香附和当归洗净晾干,放入黄酒中浸泡3天后即可饮用,每天2次,每次30毫升,如果觉得苦,可加入白糖调味。
功能:附黄酒饮疏肝理气、养血、活血、调经,专治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
4、当归甜酒饮材料:当归30克、党参20克、甜酒500毫升。
做法:将当归、党参和甜酒放入一个可密封的杯中,密封浸泡一周以上可饮服,于月经后,每天饮服2次,每次30毫升~60毫升,连服6天~7天。
功能:当归甜酒饮补气养血,专治气血虚型月经不调。
5、青皮黄酒饮材料:青皮、小茴香各15克,黄酒500毫升。
做法:将青皮和小茴香洗净晾干,加入黄酒中浸泡3天后饮用。
每天2次,每次30毫升。
功能:青皮黄酒饮疏肝理气、调经,专治气滞性月经不调。
6、枸杞白酒饮材料:枸杞40克、杜仲20克、白酒400毫升。
做法:将枸杞和杜仲洗净晾干,放入白酒中浸泡一周后即可饮用,每天1次~2次,每次10毫升~30毫升。
功能:枸杞白酒饮补肾调经,专治肾虚型月经不调。
N (董天豪)维C 银翘片、扑热息痛、布洛芬、泰诺等退热镇痛的感冒药,其主要成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对胃黏膜有损害,常使慢性胃病复发或诱发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甚至有合并出血的可能。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14卷第4期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以猝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蹇涩流涎、偏身麻木为主症,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
笔者2009年1月~2011年1月采用药物治疗及针刺结合治疗脑梗死7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观察患者为陕西省洋县医院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71例,男34例,女37例;年龄52~73岁;病程2个月~12年。
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诊断要点》[1]的脑梗死恢复期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中风,并排除其它疾病所导致的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蹇涩流涎、偏身麻木见症患者。
1.2剔除标准依从性不良者;中途退出临床观察者;不能按时复查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
2治疗方法2.1药物治疗①西药:予丹参注射液20ml、维脑路通5mg/d、尼莫地平10mg/d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阿斯匹林片、维生素C、维生素E片剂,每日各1片。
②中药:予口服补阳还五汤。
药物组成:生黄芪120g,当归9g,川芎9g,赤芍6g,地龙6g,红花6g,桃仁6g,乳香3g,没药3g。
随证加减(用量根据症状轻重决定):肝阳上亢者加天麻、代赭石、夏枯草;阴虚者加墨旱莲、麦冬、太子参;血虚者加熟地黄、阿胶。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2.2针刺治疗近端选穴(患侧):上廉泉、金津、玉液、地仓、颊车。
远端选穴(患侧):百会、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风痰盛者,加太冲、丰隆,肝阳上亢加太冲。
刺法:上廉泉向舌根方向刺入,不留针;金津、玉液点刺出血;其它穴位留针30min;足三里穴用补法,太冲穴用泻法,早晚各治疗1次。
以上治疗8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自拟)优:语言表达准确,可单独行走,上肢可抬高过头,生活能够自理,感觉无异常者;良:语言表达较清楚,可单独行走,上肢可抬高但不能过头,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四肢偶有不适感觉但不明显者;好转:言语表达欠准确,但尚可表达大概意思,四肢肌力增强但功能恢复欠佳,生活仍需别人照顾者;差: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综述与进展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研究进展吴英1,李东红2,刘静2 (1.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 675000;2.云南新华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云南昆明 650224)摘要:月经不调为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或出血量异常,可伴随月经前期、经期腹痛及全身症状,该病近年来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月经不调;效果分析;进展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发生与后天失调、先天不足有关。
肾为人之根本,为先天性因素;如果女性冲任亏虚、肾气不足,会引起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引起气滞血瘀,导致月经失调。
后天性月经不调则会受到邪气、疲劳、七情影响,导致患者脏腑之气受损。
脾统血,主运化。
如果患者脾失健运,会对运化水谷精微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患者气血生化乏源。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疾病的历史悠久。
1中医对月经的认识以及月经不调的中医理论1.1 中医对月经的认识中医将月经称之为“月信、月水、月事、天癸”等。
《景岳全书》中记载:“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经水不调,病多在肾”,“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在脾肾中,以肾为重要。
唐代药王孙思邈于《千金方》提出:“病若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水不利,腰酸痛,名曰肝虚寒也。
”《黄帝内经》中针对月经以及和月经有关的疾病进行了详实的分析。
医书《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古代圣贤理论见仁见智,对月经的总结十分到位。
1.2 月经不调的中医理论中医认为导致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原因主要为体质因素、过分疲劳、饮食不当、房事所伤、情志因素、寒热湿邪侵袭等。
血气不和、脏腑功能异常为病理病机。
在此影响下,直接或间接影响冲任督带、胞络、胞脉、胞宫。
另外,也会导致患者的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衡。
·140·引言据统计,现今已婚育龄女性月经不调比例达到17.6%[1]。
月经不调是妇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月经不调是指月经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而出现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的妇科常见疾病之一[2];中医将月经不调分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月经过多、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崩漏、闭经、痛经等。
欧阳惠卿教授是全国妇科名医,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教老师,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
欧阳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0载,尤其擅长治疗月经不调。
笔者有幸跟师出诊,现将其关于月经不调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与同道共飨。
1病因病机中国古代医家对月经不调的认识,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肾气盛衰、天癸至竭与月经的产生密切相关。
《古今医鉴》曰:“夫女子十四则月水行,男子十六则阳精溢,此皆合乎阴阳之数…,…各及其时”《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载曰“腹痛经后气血弱,痛在经前气血凝,气滞腹胀血滞痛,更审虚实寒热恻”,指出月经不调其病机大多以气血亏虚、气滞、血瘀为主,辨证论治需多加注重寒热虚实。
这表明古代医学家们对月经不调的深刻认识。
基于古代医家的认识及临床实践,欧阳教授认为当代女性由于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因素,造成内分泌紊乱[3],进而易致月经不调,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紊乱、冲任受损密切相关。
1.1…从脏腑论治月经不调《黄帝内经》曰“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肾气盛实,才能促使天癸逐渐成熟,任通冲盛才能月事以时下。
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等因素引起肾的生理功能失常,就会发生与其机制相关的月经不调,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所载“妇人因情欲房事,以致经脉不调者,其病皆在肾经。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July32(7)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改变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明显不适为表现[1]。
近年来,在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女性月经不调发生率明显上升。
西医治疗月经不调多以雌、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疗法调整月经周期,疗效不一[2]。
月经不调在中医中归为“经乱”、“月经愆期”等,相关研究[3]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本研究在西医基础治疗上,结合中医理论采用当归赤芍活血汤辅助治疗月经不调(血虚气滞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月经不调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29.52±4.26岁;平均体质量20.57±2.71kg/m2;平均病程21.74±6.03个月。
观察组平均年龄28.87±6.13岁;平均体质量20.13±2.29kg/m2;平均病程22.58±5.61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1)符合月经不调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2)年龄18~40岁;(3)入组前1个月内未接受雌、孕激素或中药治疗;(4)研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月经不调;(2)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3)凝血功能异常患者。
1.3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4]中月经失调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辨证属血虚气滞型,主症:月经后期、月经量少;次症: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心悸失眠、精神郁闷、乳胀肋痛、舌质暗红,脉弦涩或虚细。
1.4方法(1)对照组:给予雌激素、孕激素周期疗法,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片(生产厂家:Jenapharm GmbH&Co.K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38),1片/天,连续服用14天后加用地屈孕酮片(生产厂家:Abbott Healthcare Products B.V,注册证号:H20170221),1片/天,继续使用7天为一个周期,连续应用2个月经周期。
治疗⽉经不调中药⽅ 中药对⼥性的⽉经不调和痛经有着很好的效果,与西药相⽐,安全性更⾼,副作⽤更⼩,在此建议⽤中成药治疗⽉经不调与痛经。
下⾯⼩编准备了治疗⽉经不调中药⽅,希望对您有帮助! 治疗⽉经不调中药⽅:脾肾⽓虚型 主证:⽉经周期紊乱,或先期⽽⾄,或后期未来,或先后⽆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淡,质稀薄,⾯⾊⽩,神疲乏⼒,⽓短懒⾔,腰膝酸软,头晕⽿鸣,⼩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
⾆质淡胖有齿印,苔⽩,脉细⽆⼒,尺脉弱。
治法:健脾补肾,益⽓调经。
⽅药: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
党参20克,黄芪20克,⽩术15克,炙⽢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脂15克,菟丝⼦20克,艾叶10克,⾸乌30克,当归12克。
⽅解:本⽅⽤党参、黄芪、⽩术健脾益⽓,熟地、补⾻脂、菟丝⼦、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调经,⾸乌、当归养⾎调经,炙⽢草调和诸药。
加减法:正值经期量多,去当归,加阿胶12克(另溶)、乌贼⾻12克、⾦樱⼦30克、艾叶⽤炭以⽌⾎。
经期延长,⽇久不断,加炒蒲黄10克、益母草30克以祛瘀⽌⾎。
纳呆⾷少,加淮⼭药20克、砂仁9克(后下)、陈⽪6克以⾏⽓健脾胃。
若⽉经后期未⾄加巴戟9克、⽜膝12克、鸡⾎藤30克、川芎10克以通经。
治疗⽉经不调中药⽅:肝肾阴虚型 主证:⽉经周期多提前,或先后⽆定,经期延长,经⾊鲜红,量或多或少,两颧潮红,⼿⾜⼼热,咽于⼝燥,失眠多梦,⼩便黄少,⼤便于结。
⾆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清热调经。
⽅药:⼆⾄丸合两地汤加减。
⼥贞⼦15克,旱莲草18克,⼲地20克,⽩芍15克,⽞参15克,麦冬15克,⼭茱萸12克,菟丝⼦15克,五味⼦9克。
⽅解:本⽅⽤⼥贞⼦、旱莲草、⼭茱萸、菟丝⼦滋养肝肾,于地、⽩芍、⽞参、麦冬滋阴清热,五味⼦交通⼼肾,并有收涩⽌⾎的作⽤。
加减法:正值经期,⽉经量多,加阿胶12克(另溶)、岗稔根30克、乌贼⾻12克、⾦樱⼦30克以养⾎收涩⽌⾎。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赵秋棠
申请号:CN201110355569.6
申请日:20111111
公开号:CN102357218A
公开日:
201202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配比原料制备而得,益母草12份、延胡索8份、当归12份、红花10份、寄生黄7份、鸡血藤10份、牛膝8份、川芎7份、白芍9份、熟地7份、花椒7份、蒲公英5份、桂枝5份、陈皮8份,合欢皮5份、麦芽3份、白果5份、牡蛎5份。
本发明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对月经不调有治愈的功效,对人体无毒无害,标本兼治、无副作用、价格低廉,制作简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申请人:赵秋棠
地址: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启阳路87号临沂市妇幼保健院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