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吩磺隆的作用,噻吩磺隆除什么草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除草剂的种类1.阿畏达通用名称:野麦畏其他名称:燕麦畏加工剂型:40%乳油用药量:每亩用40%阿畏达150-200ml]防治对象:野燕麦、毒麦、黑麦使用时期:小麦、大麦播前或秋施,秋施在气温降到50C以下进行。
使用技术:麦子播种前,把地整平耙细,每亩用40%燕麦畏150—200ml兑水25公斤或细土25公斤充分拌和均匀喷雾或撒施全田,施药后应立即进行混土,混土深度为5—6cm混土后既可播种,播种深度为3—4cm,要求播种深度在药层以上。
注意事项:1、燕麦畏有挥发性,最好施药后随即混土。
2、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3、燕麦畏乳油具有可燃性,应在空气流通处操作,切勿储存在高温或有明火的地方,储存时遇低温而形成结晶,放暖处摇动,可再溶解,不影响药效。
2.百草敌通用名称:麦草畏加工剂型:48%水剂使用时期:播后苗前处理,春小麦3叶1心至5叶期(分蘖盛期)为适药时期。
冬小麦4叶期至分蘖末期为施药适期。
冬小麦冬眠期(越冬期)不易施药。
使用方法:春小麦上使用,于小麦苗后3至5叶期。
田间阔叶杂草基本出齐,每亩用48.2%麦草畏20—25ml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杂草茎叶。
冬小麦上使用,于小麦苗后3叶期后至分蘖末期。
每亩用48.2%麦草畏20—25ml 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杂草茎叶。
选早晚风小,气温低是施药,一般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停止施药。
混用:麦草畏不宜单用,可与2钾4氯混用,可扩大杀草谱,对抗性杂草有效。
防治对象:猪殃殃、藜、牛繁缕、大巢菜、播娘蒿,苍耳,田旋花,刺儿菜,问荆蔼菜,蒲公英注意事项:1、麦草畏活性高,使用量低,使用时必须掌握好用量;2、麦草畏在小麦三叶期前和拔节穗期使用对小一长有严重影响,如在雌雄蕊分化,尤其是减数分裂期使用将发生严重不孕;3、小麦施后可能出现匍匐,倾斜或弯曲现象,一般一周后恢复正常,小麦由于受不良环境条件或病虫害生长发育不良,不宜使用百草敌。
3.骠马通用名称:精恶唑禾草灵(威霸)加工剂量:6.9%骠马水乳剂、10.8%乳油使用时期:杂草2~4叶期,野燕麦3~5叶期防治对象:用于防除以野燕麦为主的麦田杂草,还可防除看麦娘,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对雀麦和节节麦防效差,对阔叶杂草无效使用技术:每亩用6.9%骠马水乳剂40~60毫升,对水25~30千克混用:与苯磺隆、伴地农、使它隆等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混用,不能与百草敌,2甲4氯钠混用,否则会降低防效注意事项:a. 土壤墒情好或灌水后施药可提高药效b. 一般在上午9时~16时停止施药c. 不能与排草丹(灭草松)甲羧除草醚百草敌激素类盐制剂混用d. 骠马不能用于大麦,燕麦田4.宝收(阔叶散)通用名称:噻磺隆(噻吩磺隆)加工剂型:75%干悬浮剂用药量:每亩用75%宝收1-2克,一年生杂草用低药量,多年生杂草用高药量。
苯磺隆一、类别:磺酰脲类除草剂二、类型:内吸传导型三、作用方式:根、叶吸收植物体内传导,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活性,影响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四、中毒症状:生长点坏死、叶脉失绿,植物生长收到严重抑制、矮化,最终死亡五、死亡时间:敏感施药后停止生长,1-3周死亡六、施药时期:小麦2叶期至拔节期七、用药量10%苯磺隆10g-20g/亩八、施药温度与湿度:温度10度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上九、残效期:60天左右十、应用作物:小麦十一、药害症状:用量过大或施药后遇低温,可能引起麦苗新生叶叶鞘基部断裂,进而出现新生麦苗枯死现象,十二、防治对象:播娘蒿、荠菜、麦瓶草、碎米荠菜、麦家公、藜、反枝苋(对地肤、繁缕、蓼、猪殃殃也有防效)对卷茎蓼、田蓟、田旋花、泽漆效果不显著十三、注意事项:1、每季作物只能用1次2、选择风小或无风天气,避免漂移到阔叶作物花生敏感,下茬作物不能种花生噻吩磺隆一、类别:磺酰脲类除草剂二、类型:内吸传导型三、作用方式:叶面、根迅速传导,通过抑制支链氨基酸合成,阻止细胞分裂,使敏感作物停止生长四、中毒症状:施药后10几个小时受害,保持青绿,停止生长,1-3周后生长点上的叶片开始退绿变黄,周边叶片披垂,随后生长点枯死(心叶变黄,叶片皱缩,叶脉和叶柄输导组织变褐,脆而易折)五、死亡时间:敏感施药后停止生长,1周后死亡,低温用药4周后才能全部死亡六、施药时期:小麦2叶期至孕穗期前、杂草出齐2-4叶期七、用药量75%干悬浮剂1-3g/亩八、施药温度与湿度:5度以下禁止施药九、残效期:30天后对后茬作物无药害,比苯磺隆更安全十、应用作物:小麦、玉米、大豆十一、药害症状:用量过大或施药后遇低温,可能引起麦苗新生叶叶鞘基部断裂,进而出现新生麦苗枯死现象,十二、防治对象: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苘麻、野蒜、反枝苋、马齿苋、播娘蒿、荠菜、藜、猪毛菜、猪殃殃、婆婆纳、龙葵、牛繁缕、繁缕、王不留行、地肤,对刺菜和田旋花无效十三、注意事项:1、活性高,用药量低,需要先配置母液2、需要加入液量0.2%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专利名称:含噻吩磺隆、乙羧氟草醚与氯氟吡氧乙酸的除草组合物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肖伟荣
申请号:CN201310190736.5
申请日:20130522
公开号:CN103250723A
公开日:
201308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噻吩磺隆、乙羧氟草醚与氯氟吡氧乙酸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除草组合物以噻吩磺隆、乙羧氟草醚与氯氟吡氧乙酸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噻吩磺隆、乙羧氟草醚与氯氟吡氧乙酸的重量比为10:10:22。
本发明除草组合物以噻吩磺隆、乙羧氟草醚与氯氟吡氧乙酸为主要有效成分,本发明将三种除草剂复配起来使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除草谱广,除草速度快,杂草抗药性增长慢,对小麦、玉米作物及后茬作物安全无毒。
申请人:吴江市德佐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地址:21521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黎里镇工业园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惠忠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王佰成,孟祥海,张星哲,等.烟嘧·莠去津和硝磺草酮·莠去津防除玉米田间杂草[J ].中南农业科技,2023,44(9):20-24.黑龙江省玉米田常用封闭除草剂有乙草胺、异丙甲草胺、2,4-滴丁酯、2,4-滴异辛酯、莠去津、嗪草酮、噻吩磺隆等。
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都属于酰胺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被杂草幼芽吸收,稗草等禾本科杂草通过胚芽鞘吸收,藜、反枝苋等阔叶杂草通过下胚轴吸收然后向上传导,根也能吸收,但吸收量少,传导速度慢。
酰胺类除草剂应用量最大的是乙草胺,其次是异丙甲草胺,乙草胺除草活性高于异丙甲草胺,但对玉米的安全性低于异丙甲草胺[1]。
2,4-滴丁酯、2,4-滴异辛酯属苯氧羧酸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被杂草的根、茎、叶吸收,有效防除藜、反枝苋、酸模叶蓼、苍耳、猪毛菜、田旋花、水棘针、问荆等杂草[2]。
噻吩磺隆属磺酰脲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具有安全性好、毒性低、残效期短的特点,可被杂草根、茎、叶吸收,能有效防除藜、反枝苋、酸模叶蓼等多种阔叶杂草。
常用的茎叶处理除草剂主要有苯唑草酮、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2甲4氯、百草枯等。
苯唑草酮属于吡唑啉酮类选择性除草剂,可被杂草的叶片吸收,并在杂草体内向上和向下双向传导,施药期长,玉米2~12叶期均可施药,对玉米高度安全[3]。
烟嘧磺隆属磺酰脲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4],可被杂草茎、叶、根部吸收并迅速传导,杂草吸收药剂后立即停止生长,生长点褪绿白化,逐渐扩展到其他茎、叶部。
一般在施药后3~4d 可看到杂草受害症状,但整株枯死需要10~20d ,杂草枯死后呈赤褐色。
硝磺草酮属三酮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5],可被杂草的根、茎、叶吸收,杂草吸收药剂后茎叶白化死亡,能防除稗草、狗尾草、野黍、藜、反枝苋、酸模叶蓼等杂草[6],在玉米3~8叶期均可使用,对玉米安全。
硝磺草酮对狗尾草、野黍的防效不如烟嘧磺隆,但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好于烟嘧磺隆,且杂草的死亡速度较快,对玉米的安全性好于烟嘧磺隆[7]。
30/774 近几年水稻茬小麦田硬草、菵草、日本看麦娘等杂草发生量大,用什么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相当的重要。
适用于小麦田的土壤封闭处理剂主要有绿麦隆、异丙隆、乙草胺、苄嘧磺隆、噻吩磺隆等,苄嘧磺隆、噻吩磺隆适用于防除阔叶杂草,绿麦隆、异丙隆、乙草胺适用于防除大多数种类的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
生产上可以因地制宜选用相关药剂,注意在播种盖籽后适墒用药。
小麦播后苗前能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但小麦对乙草胺敏感,使用不当如用药量过大,施药后短期内土壤湿度过大甚至长时间有积水,容易对小麦造成药害。
麦田施用含乙草胺的除草剂,应提前开好沟系,保证施药后至小麦齐苗前田间不积水,避免在雨前施药:施药后遇雨,应及时排水降湿,田间不能有积水。
目前没有乙草胺单剂登记用于小麦田除草,有混配产品登记用于小麦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如19%苄•乙•扑可湿性粉剂(含苄嘧黄隆1.9%、乙草胺11.5%、扑草净5.6%,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427.5~570克,折合每亩用苄嘧磺隆纯药2.8 5~3.8克、乙草胺纯药17.25~23克、扑草净纯药8.4~11.2克)、50%噻磺•乙草胺可湿性粉剂(含噻吩磺隆2%,乙草胺4 8%,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525~600克,折合每亩用嚷吩磺隆纯药1.4~1.6克、乙草胺纯药33.6~38.4克)等。
生产上最好选用登记用于小麦田的乙草胺产品,并严格按其使用技术施药。
50%绿麦•异丙隆可湿性粉剂,近几年用于小麦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表现对小麦安全性好,施药后短期内遇雨也不易产生药害,能防除硬草、菵草、日本看麦娘、棒头草、播娘蒿、婆婆纳、大巢菜等较多种类的一年生杂草。
小麦播后苗前可以优先选用该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适墒每亩用该药200克左右加水50公斤对土壤喷粗雾,喷匀喷透。
(江苏农业科技报)麦田适用土壤封闭处理剂大白菜包心期易发生软腐病 软腐病是大白菜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特别是大白菜进入包心期后易感病,常导致植株成片腐烂死亡,应注意及时防治。
麦田春季除草剂选取:噻吩磺隆比苯磺隆好春季许多地区开始了除草的历程,麦田除草对除草剂选择经常以苯磺隆作为主要选用对象,但是经常使用苯磺隆经常会发生抗药性以及其它问题,所以吩磺隆就是一个好的替代品。
噻吩磺隆又简称噻磺隆,商品名有阔叶散、宝收、麦田青、麦哈哈等,是内吸传导型苗后处理剂,在禾谷类作物与阔叶杂草之间有很高的选择性,可用于麦田、玉米田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如播娘蒿、繁缕、牛繁缕、荠菜、猪殃殃、麦瓶草、荠麦蔓、麦家公、大巢菜、猪毛菜、狼把草、酸模、藜、鬼针草、遏蓝菜、鼬瓣花、麦蓝菜、野西瓜苗、野田芥、羊蹄、3叶以前的鸭跖草等。
对苣荬菜、刺儿菜、田蓟、田旋花等多年生草有一定抑制作用。
杂草受药后十几小时就受害,虽然仍保持青绿,但已经停止生长,1-3周后生长点的叶片开始退绿变黄,周边叶片披垂,随后生长点枯死,草株萎缩,最后整株死亡。
个别未死草株,生长严重受抑制,萎缩在麦株或玉米株下面,难于开花结实。
噻吩磺隆的选择性很高,对小麦、玉米很安全,药剂在小麦体内被迅速降解为糖类物质,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
噻吩磺隆在土壤中被好气性微生物迅速分解,残效期只有30天,因而在麦田使用后对花生、大豆、芝麻、棉花、水稻、蔬菜、花卉等后茬作物无任何影响,比使用苯磺隆、氯磺隆、甲磺隆更安全。
噻吩磺隆产品有10%、15%、25%、30%、70%、75%可湿性粉剂,75%干悬浮剂。
在麦田施用,于小麦、大麦二叶期至早穗期亩用有效成分1.5-2.5克,其中在长江流域麦区用1.5-1.8克,黄河流域麦区用1.8-2克,东北和西北麦区用2.1-2.4克,在干旱条件下或杂草密度大、草株大、低温时应使用高剂量。
折合制剂用量为10%可湿性粉剂15-25克或15%可湿性粉剂10-16.7克或25%可湿性粉剂6-10克或75%可湿性粉剂(干悬浮剂)2-2.7克,对水30-40公斤,喷洒茎叶。
在喷洒液中加人0.125%-0.2%中性洗衣粉,可显著提高药效;一般是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每药桶装水12.5公斤,可加洗衣粉25克。
常见除草剂类别及其特点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分为:时差、位差、形态、生理生化等;
1、位差选择
利用作物和杂草的种子或根系在土壤中的位置不同,施用除草剂后,使杂草种子或根系接触药物,而作物种子或根系不接触药剂,这样杀死杂草保护作物;
比如,花生播种后出苗前喷洒乙草胺进行土壤处理,杂草种子大多集中于土壤表面,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首先发芽,其芽鞘或幼芽幼根一旦接触并吸收到乙草胺后中毒死亡,位于土壤3厘米之下的花生种子发芽后靠位于地表之下的胚轴把幼芽推出地面而不会中毒;
2、时差选择
利用作物与杂草发芽出土的时间差异,使用除草剂防除杂草;
例如,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喷洒百草枯、草甘膦等除治已经出土生长的杂草,但对尚未出土的玉米幼苗无害;
3、形态选择
不同植物的形态差异性在接受到药剂的剂量上有差别,使用除草剂时予以利用;。
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药效研究摘要进行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在玉米播后苗前即玉米播后3~5 d施药(杂草四至五叶期)对玉米田稗草、狗尾草、藜、苋、蓼、苘麻、铁苋菜、卷茎蓼等杂草均具有非常显著的防治效果,对苍耳、鸭跖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剂用量以120~150 g/hm2为宜。
关键词玉米田杂草;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安全性;防效为明确不同用量的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对玉米田阔叶型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出苗和生长的安全性,为该产品的登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该试验[1]。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集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玉米试验田进行,该试验地地势平坦,属于秋整地,肥力中等[2-3],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pH值7.0,有机质含量2.26%,前茬作物为大豆,采用乙草胺+2,4-滴丁酯封闭除草,对后茬作物及杂草无影响。
1.2 试验材料供试玉米品种:吉单27;试验对象: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P.beauv)、狗尾草(Setaria vridiis Beauv)、藜(Chenop-odium album L.)、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蓼(Polyyonum bungeanum)、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 L.)、荞麦蔓(Polygonum convolvulus L.)、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4]。
供试药剂:南京祥宇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河北宣化美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润收)。
1.3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南京祥宇)120 g/hm2(A)、150 g/hm2(B)、180 g/hm2(C)、300 g/hm2(D),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润收,河北宣化)150 g/hm2(E),以人工除草(CK1)及空白(CK2)作对照。
探讨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效果摘要:研究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能有效防除反枝苋、铁苋菜、茴麻、黎等大豆田阔叶杂草,对大豆安全,注意与防除禾本科杂草大豆田除草剂混用,以扩大杀草谱。
关键词: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大豆田;阔叶杂草;防效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4.6万hm2,而大豆面积不超过2 000 hm2,玉米和大豆比例严重失调,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是当前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因此向农民推荐有效安全的大豆田除草剂及其使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特于2016年进行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大豆田杂草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土壤pH值7.0,垄距55 cm,株距15 cm。
前茬作物为玉米,未施用除草剂。
大豆采用直播清种,大豆田杂草主要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反枝苋(Abutilon theophrasti)、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藜(Chenopodium a1bum Linn)。
1.2 试验材料供试作物为大豆,品种为铁丰29。
供试药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北京东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
1.3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北京东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0.0 g/hm2(A)、37.5 g/hm2(B)、45.0 g/hm2(C)、75.0 g/hm2(D),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37.5 g/hm2(E)、以人工除草(CK1)、空白(CK2)作对照。
4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
1.4 试验过程于大豆播后苗前,杂草萌芽未出土时,采用山东卫士牌手动喷雾器施药1次(5月19日),喷雾时力求均匀周到,施药后镇压。
小麦主要除草剂的使用盘点作者:王迪轩来源:《新农村》 2019年第11期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局(413002)王迪轩麦田杂草种类多,其化学除草主要有土壤封闭处理和选择性茎叶处理两种方式。
其中,土壤封闭处理是指在播种后出苗前将药剂均匀施于土壤表面,控制杂草的出苗危害,目前较少使用。
选择性茎叶处理是根据田间已出苗的杂草主要种类和数量,选择相应的一种或几种除草剂进行防除。
1.用于防除小麦阔叶杂草的除草剂(1)苯磺隆药剂特点: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除草剂。
对部分2,4-滴丁酯类药剂不能防除的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
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使用方法:在小麦2叶期至拔节期均可施用。
以杂草生长旺盛期(3~4叶期)施药防效最好,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15克,或75%苯磺隆干悬浮剂1~1.5克,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茎叶。
施药后10~30天可见到对杂草的抑制作用。
(2)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使它隆)药剂特点:吡啶类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使用方法:从小麦出苗到抽穗均可使用,在杂草小苗时使用效果最佳,用量为每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50~60 毫升,兑水25~30 千克进行茎叶喷雾。
可与2,4-滴,二甲四氯等混用增加对婆婆纳、田旋花、藜、泽漆等杂草的防除效果,也可与精恶唑禾草灵混用,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应尽量在杂草小苗时使用,杂草植株较大影响除草效果。
(3)苄嘧磺隆药剂特点:苄嘧磺隆是磺酰脲类超高效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加入安全剂等可用于小麦田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
使用方法:用量为每亩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40 克,兑水30~40 千克均匀喷雾。
可与麦草畏、唑酮草酯混用可扩大杀草谱,提高除除效果。
冬前用药防效优于春季用药。
(4)甲硫嘧磺隆药剂特点:对磺酰脲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而得到的新除草剂。
对阔叶杂草有很好的效果。
对稗草等单子叶杂草也有一定的防效。
噻吩磺隆防治谷田阔叶杂草药效试验
徐淑霞;周青
【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噻吩磺隆防治谷田阔叶杂草,对马齿苋和苋菜的防治效果较好,对铁苋的防效较差.2006年试验结果显示25%噻吩磺隆666.7m2适宜用量为5 g,为进一步验证最小使用量,2007年选用15%噻吩磺隆进行试验,结果适宜用量为3 g.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徐淑霞;周青
【作者单位】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安阳,455000;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51.22+9
【相关文献】
1.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效果研究 [J], 李金栋
2.75%噻吩磺隆防除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药效试验 [J], 李龙
3.噻吩磺隆15%可湿性粉剂防除夏玉米田、冬小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J], 陈秀双;贾彦华
4.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防除大豆田间阔叶杂草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J], 冯渊;高明
5.75%噻吩磺隆·苯磺隆WDG对RTDS春油菜田一年生阔叶杂草防除效果与安全性 [J], 高慧;惠向娟;李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噻吩磺隆的作用,噻吩磺隆除什么草
噻吩磺隆是一种高效选择性芽后茎叶处理剂,属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除草剂。
但噻吩磺隆的作用是什么,噻吩磺隆能除什么草,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火爆农资招商网详细为大家介绍噻吩磺隆的作用有哪些?
噻吩磺隆的作用:
噻吩磺隆为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除草剂。
当施用噻吩磺隆除草剂后被植物叶、根吸收,并在植物内迅速传导,使植物在受药后1~3周内死亡,对禾谷类作物有较强的耐药性。
噻吩磺隆在土壤中可以快速分解,在30天后对下茬作物无害;噻吩磺隆可以用于小麦、大麦、玉米等作物用防除阔叶杂草。
噻吩磺隆除草剂可以防除的杂草有反枝苋、马齿苋、猪殃殃、婆婆纳、播娘蒿、牛繁缕、荠菜、地肤、春蓼等,但对田旋花、刺儿菜及禾本科杂草无效。
噻吩磺隆主要用于防除禾谷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田间的阔叶杂草,如反枝苋、马齿苋、播娘蒿、荠菜、猪毛菜、猪殃殃、婆婆纳、牛繁缕等,对刺儿菜、田旋花及禾草等无效。
小麦、大麦2叶期到孕穗前,杂草出齐至2~4叶期,用75%干悬剂0.25~0.41g/100m2,对水4.5kg,加入液量0.2%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茎叶喷雾处理。
噻吩磺隆的作用以及噻吩磺隆除什么草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到这里,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